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0962
阅读:12220
发表:2012/4/4
20章 主旋律 小说
《天行有常》第5章
1
2
3
4
5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咸丰:众爱卿意下如何?
奕訢:不可。现在有奕山而能阻俄夷,将其撤之,东北无守门者矣。或不批准《瑷珲条约》,则俄夷再起事端,谁也难于阻挡。
载垣:当今国乱当头,对内长毛贼尚末荡平,对外已无御寇之人。处此多事之秋,我们都得为皇上想想,怎样才能为他分忧。
奕:吾处处议和,以保国家安宁,亦是保皇上安宁也。
肃顺:只怕国土送完,吾辈将无立锥之地矣!
奕訢:不送亦可,你能给我御海之兵、御海之将乎?
端华:诸位宜心平气和,不必哄吵。怪只怪长毛反贼乱国,现在湘军、淮军讨平反贼之军事尚无胜利之望,更无以御外夷之后者矣。
肃顺:(本想给端华一句“彼时鸦片战争打败,《南京条约》签订,尚无长毛反贼乱国,何以也丧权辱国耶”,但因同受咸丰之宠信,还得顾一顾面子,便委婉陈词)如能招安长毛反贼,一致御侮,或许是条出路。
亦:此言差矣!天真耶?抑胡思耶?宁与外邦,不予家奴。家奴不管好,国之不国也。皇上,于今之计,非议和不可。俄美两国公使调停无效,英法联军不日即攻进北京城也。
争了半天,咸丰帝想起慈禧的枕边风,拿了主意:“还是奕弟议和为上……”才说得一句,竟又昏厥过去。
出得皇宫,肃顺北望兴京(赫图阿拉)、盛京(沈阳),双泪滚流,黯然神伤:吾祖努尔哈赤,吾祖皇太极,你们当年威风八面,是何等的兴盛啊!保佑保佑你的八旗子弟吧,自从嘉庆帝驾崩后,我们八旗子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啊……
回到家时,双襟已湿,仍不得稍安,以至彻夜难眠。他又日夜想念大沽炮台的守土将土,虽然他们英勇善战,但是,兵微将寡,他们哪里挡得住越来越多的外寇啊?
6月26日、27日,奕奉圣命去与英、法订立《天津条约》。这回,清廷也好,咸丰也好,都不敢望它是“万年和约”了,一天天提心吊胆,不知那日眼镜蛇又会出现在床头。
肃顺的预见是正确的。1859年6月,英法联军在美国兵船协助下轰击大沽炮台时,中国守军打了一次胜仗,击沉击伤敌舰多艘,打死打伤敌人500多人;英、法联军却于两个月后即8月在北塘登陆,攻占大沽、天津。9月,侵略军由天津继续进犯,逼近北京。
咸丰在北京坐了最后一次早朝,带领两宫后妃、一批官员逃往热河承德山庄皇家行宫,令奕留守北京,负责和议。
三、圆明园惨剧
咸丰逃了,形势糟了!
10月,侵略军的铁蹄踏进了北京。
10月5日晚,忧心忡忡的管园大臣文丰发现自己被困于一座金碧辉煌的城中,城墙到处是缺口,到处是残壁断垣,忽然,一个个火球在城内翻滚、燃烧,一个火球滚向他来,把他烧得浑身灼痛。
文丰大喊一声,夫人忙问何事,文丰说了噩梦,夫人说:“只怕夷人明天就真的要把我们烧死了!”夫妇俩浑身汗流,挨到天亮一看,到处一片死寂。
忽然,碧眼金发的法国侵略者攻到园门边来了。守园的中国士兵血洒园门。
文丰曾给慈禧解说过:“圆明园是世界第一园林,声名远播全球,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这世界第一奇观,这人类文明的奇迹。”
可是,这奇迹就要消失了,强盗来了,是什么也要抢、也要砸的。没有猎枪,豺狼就会张开大嘴,到处吞噬。
文丰一筹莫展,悲痛欲绝,他不愿看到祖国的瑰宝,在他眼皮底下被却掠、被毁坏,只好依依不舍地环顾四周,吻别了一件至宝,然后赶到 “莲岛瑶台”,吻别了一座大殿,最后来到湖岸,纵身跳下福海。
法军冲入园内。英国兵也接踵而进。英国军官赫利斯、法国将军海道门和他们的部下,一双双绿莹莹的魔眼僵住了,眼睛一动不动,眉毛一眨不眨。他们被富丽堂皇的建筑和规程如册的财物惊得目瞪口呆。
忽然,赫利斯想起了詹姆士•布鲁斯总司令对他的交待,便咆哮起来,海道门也跟着咆哮起来:“发财喽,抢战利品喽……”一声令下,不分官兵,一齐抢劫,头碰头,手撞手,到处搜寻,到处抢夺,狼奔豕突,蜂拥而上,人喊马嘶,鬼哭狼嚎,闹哄哄的,乱糟糟的。
强盗们、魔鬼们用各种语言叫喊、呼号,伴以扭打、抢夺。一个英军士兵抢到了一座大金塔,另一个英军士兵给了他一枪托,把他砸晕,把金塔抱回军营。群魔乱舞乱跳,演出惨绝人寰的抢夺、破坏、泯灭之“大戏”:扯来织品、丝绸,脱下军装包裹各种宝石、珍珠饰品,返回军营,又来二次、三次抢劫……不到天黑,不肯罢手。工兵掮来大斧,砍毁家具,取下饰物;撞开佛门,棒打佛像,拿走珍宝。
夜晚,强盗们忙着点数、欣赏战利品:银锅、天文镜、六分仪……
奕訢:不可。现在有奕山而能阻俄夷,将其撤之,东北无守门者矣。或不批准《瑷珲条约》,则俄夷再起事端,谁也难于阻挡。
载垣:当今国乱当头,对内长毛贼尚末荡平,对外已无御寇之人。处此多事之秋,我们都得为皇上想想,怎样才能为他分忧。
奕:吾处处议和,以保国家安宁,亦是保皇上安宁也。
肃顺:只怕国土送完,吾辈将无立锥之地矣!
奕訢:不送亦可,你能给我御海之兵、御海之将乎?
端华:诸位宜心平气和,不必哄吵。怪只怪长毛反贼乱国,现在湘军、淮军讨平反贼之军事尚无胜利之望,更无以御外夷之后者矣。
肃顺:(本想给端华一句“彼时鸦片战争打败,《南京条约》签订,尚无长毛反贼乱国,何以也丧权辱国耶”,但因同受咸丰之宠信,还得顾一顾面子,便委婉陈词)如能招安长毛反贼,一致御侮,或许是条出路。
亦:此言差矣!天真耶?抑胡思耶?宁与外邦,不予家奴。家奴不管好,国之不国也。皇上,于今之计,非议和不可。俄美两国公使调停无效,英法联军不日即攻进北京城也。
争了半天,咸丰帝想起慈禧的枕边风,拿了主意:“还是奕弟议和为上……”才说得一句,竟又昏厥过去。
出得皇宫,肃顺北望兴京(赫图阿拉)、盛京(沈阳),双泪滚流,黯然神伤:吾祖努尔哈赤,吾祖皇太极,你们当年威风八面,是何等的兴盛啊!保佑保佑你的八旗子弟吧,自从嘉庆帝驾崩后,我们八旗子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啊……
回到家时,双襟已湿,仍不得稍安,以至彻夜难眠。他又日夜想念大沽炮台的守土将土,虽然他们英勇善战,但是,兵微将寡,他们哪里挡得住越来越多的外寇啊?
6月26日、27日,奕奉圣命去与英、法订立《天津条约》。这回,清廷也好,咸丰也好,都不敢望它是“万年和约”了,一天天提心吊胆,不知那日眼镜蛇又会出现在床头。
肃顺的预见是正确的。1859年6月,英法联军在美国兵船协助下轰击大沽炮台时,中国守军打了一次胜仗,击沉击伤敌舰多艘,打死打伤敌人500多人;英、法联军却于两个月后即8月在北塘登陆,攻占大沽、天津。9月,侵略军由天津继续进犯,逼近北京。
咸丰在北京坐了最后一次早朝,带领两宫后妃、一批官员逃往热河承德山庄皇家行宫,令奕留守北京,负责和议。
三、圆明园惨剧
咸丰逃了,形势糟了!
10月,侵略军的铁蹄踏进了北京。
10月5日晚,忧心忡忡的管园大臣文丰发现自己被困于一座金碧辉煌的城中,城墙到处是缺口,到处是残壁断垣,忽然,一个个火球在城内翻滚、燃烧,一个火球滚向他来,把他烧得浑身灼痛。
文丰大喊一声,夫人忙问何事,文丰说了噩梦,夫人说:“只怕夷人明天就真的要把我们烧死了!”夫妇俩浑身汗流,挨到天亮一看,到处一片死寂。
忽然,碧眼金发的法国侵略者攻到园门边来了。守园的中国士兵血洒园门。
文丰曾给慈禧解说过:“圆明园是世界第一园林,声名远播全球,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这世界第一奇观,这人类文明的奇迹。”
可是,这奇迹就要消失了,强盗来了,是什么也要抢、也要砸的。没有猎枪,豺狼就会张开大嘴,到处吞噬。
文丰一筹莫展,悲痛欲绝,他不愿看到祖国的瑰宝,在他眼皮底下被却掠、被毁坏,只好依依不舍地环顾四周,吻别了一件至宝,然后赶到 “莲岛瑶台”,吻别了一座大殿,最后来到湖岸,纵身跳下福海。
法军冲入园内。英国兵也接踵而进。英国军官赫利斯、法国将军海道门和他们的部下,一双双绿莹莹的魔眼僵住了,眼睛一动不动,眉毛一眨不眨。他们被富丽堂皇的建筑和规程如册的财物惊得目瞪口呆。
忽然,赫利斯想起了詹姆士•布鲁斯总司令对他的交待,便咆哮起来,海道门也跟着咆哮起来:“发财喽,抢战利品喽……”一声令下,不分官兵,一齐抢劫,头碰头,手撞手,到处搜寻,到处抢夺,狼奔豕突,蜂拥而上,人喊马嘶,鬼哭狼嚎,闹哄哄的,乱糟糟的。
强盗们、魔鬼们用各种语言叫喊、呼号,伴以扭打、抢夺。一个英军士兵抢到了一座大金塔,另一个英军士兵给了他一枪托,把他砸晕,把金塔抱回军营。群魔乱舞乱跳,演出惨绝人寰的抢夺、破坏、泯灭之“大戏”:扯来织品、丝绸,脱下军装包裹各种宝石、珍珠饰品,返回军营,又来二次、三次抢劫……不到天黑,不肯罢手。工兵掮来大斧,砍毁家具,取下饰物;撞开佛门,棒打佛像,拿走珍宝。
夜晚,强盗们忙着点数、欣赏战利品:银锅、天文镜、六分仪……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