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0962
阅读:12222
发表:2012/4/4
20章 主旋律 小说
《天行有常》第5章
1
2
3
4
5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它将永远站在那里,告诫中华儿女:落后就要挨打,救亡才能图存;不要忘记过去、务求民族复兴。
圆明园这个综合中西建筑艺术、规模宏大、举世罕有的宽阔园林、壮丽宫殿建筑群及其收藏的许多精致艺术品和珍贵图书文物,都遭到空前绝后的浩劫,成为一堆堆败瓦颓垣。参与焚掠的强盗头子、英国殖民主义者戈登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圆明园被毁灭了,它毁灭于英、法强盗之手,也毁于清廷的腐败无能。
1860年10月18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
世界上最野蛮的强盗——英法联军,丧心病狂地把大清皇家行宫圆明园化为灰烬。
圆明园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珍藏着无数瑰宝,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宏大园林。
英国、法国,这两个自诩为地球上最文明、最先进的国家,导演并演出了这一幕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的惨剧。
在1860年10月18日以前,北京西郊的圆明园,自辽至清,经营150年,由康熙赐名“圆明园”,后又增修长春国、绮春国(万春园),合称“圆明三园”。
圆明三园,周围10公里,占地350公顷。三园共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又用挖湖开河掘出的泥土堆成大小土山200余座。山复水转,层层叠叠,林光晴霁,池影澄清,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若干处山水环抱、意趣各异的区域。不论山巅山麓、低谷平川、水中湖畔,在水光山色之间、绿荫垂柳之下,都掩映着一处处美仑美奂的建筑:红墙黄瓦的壮丽宫殿、椽檐飞桃的楼台亭阁,曲折连绵的花径走廊。山野林园的景色用亭榭楼阁来点缀;而置身楼台、凭栏眺望,又是一幅幅山明水秀的图画。白天,登岛望远,景色奇绝,变化万千。绿荫下闪现着金碧辉煌的魏峨宫殿,庭院里陈列着千姿万态的奇星花卉。
天下有名园林,无不跻身圆明园。特意杏花田园景,武陵春色泰山松。万山桃株,人面桃花桃源中。
长春园里,有一组洋建筑,分为谐奇趣、万花阵、远瀛观、海宴堂、线法山、大水法等十余处,统称“西洋楼”。这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又吸取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福海居圆明园中心,湖中央有三座小岛,取名“莲岛瑶台”,岛上桥梁相连,珍珠缀饰,殿阁百余间,俱是普陀莲花的人间天府。
1856年,英法侵略者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向中国发动战争。他们盘踞广州,三攻大沽。10月,侵略军的铁蹄踏进了北京,抢劫并烧毁了圆明园。
被英法强盗烧毁的圆明园,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圆明园昔日的风采,记录着西方侵略者摧残人类文明精华的罪行。
它将永远站立在那里,告诫千秋万代中华儿女:不要忘记过去。
天行有常之第11章风雨飘摇(二)
四 、 西太后•奕
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吓得咸丰帝携慈禧逃往热河承德行宫,由恭亲王奕等留守北京,负责谈判事宜。
列强侵华,使神州大地形势大为动荡;强盗所过所到之处,人民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动荡不止的形势,列强有形无形的魔力,把清廷捏成了两坨,一坨在承德,一坨在北京。
在承德的一坨,仅存皇帝名,已无多少权力,咸丰是核心人物。此时,清廷大权掌握在护送咸丰逃往承德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肃顺等人手里,肃顺尤得咸丰信任,他是咸丰帝的主要助手。在北京的一坨,由列强操纵,奕訢是核心走狗。
肃顺,1816年生,这年44岁,本属黄金时段,却已发白显老,宗室贵族,爱新觉罗氏,字豫亭,满洲镶蓝旗人。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为镇压太平天国,主张重用汉族官僚地主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虽然这些人正在与太平军血战,还是引起了王公贵族的不满。他们认为,让汉族人执掌军权,对清廷大为不利,并非长远之计。其实,八族子弟已腐朽堕落,再想提振乃祖努尔哈赤、皇太极雄风已不可能。
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之问题,肃顺主张发纸币。他对外寇疑惧颇深,对外国侵略者的过高要求不肯应允,甚至起而抗争。
载垣、端华、肃顺等一行人马护卫咸丰到承德,时日不知。一日,忽见一飞侠高士在行宫大门边干着一件什么事。大内高手正欲捕杀此人,却发现此人身上并无兵器,也不见发射暗器,只见他手中掷下一物,便使踏雪无痕轻功而去。肃顺听了汇报,甚觉蹊跷,便带几位随从来到门边探查究竟。
肃顺到得行宫大门,差随从在大门团转搜寻,搜得一支排笔。肃顺大悟,便看那行宫大门上对联,上下联均显现出若明若暗、若隐若现的两个大字来。门上原来的对联为:
云卷千峰色
泉和万簌吟
圆明园这个综合中西建筑艺术、规模宏大、举世罕有的宽阔园林、壮丽宫殿建筑群及其收藏的许多精致艺术品和珍贵图书文物,都遭到空前绝后的浩劫,成为一堆堆败瓦颓垣。参与焚掠的强盗头子、英国殖民主义者戈登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圆明园被毁灭了,它毁灭于英、法强盗之手,也毁于清廷的腐败无能。
1860年10月18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
世界上最野蛮的强盗——英法联军,丧心病狂地把大清皇家行宫圆明园化为灰烬。
圆明园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珍藏着无数瑰宝,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宏大园林。
英国、法国,这两个自诩为地球上最文明、最先进的国家,导演并演出了这一幕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的惨剧。
在1860年10月18日以前,北京西郊的圆明园,自辽至清,经营150年,由康熙赐名“圆明园”,后又增修长春国、绮春国(万春园),合称“圆明三园”。
圆明三园,周围10公里,占地350公顷。三园共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又用挖湖开河掘出的泥土堆成大小土山200余座。山复水转,层层叠叠,林光晴霁,池影澄清,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若干处山水环抱、意趣各异的区域。不论山巅山麓、低谷平川、水中湖畔,在水光山色之间、绿荫垂柳之下,都掩映着一处处美仑美奂的建筑:红墙黄瓦的壮丽宫殿、椽檐飞桃的楼台亭阁,曲折连绵的花径走廊。山野林园的景色用亭榭楼阁来点缀;而置身楼台、凭栏眺望,又是一幅幅山明水秀的图画。白天,登岛望远,景色奇绝,变化万千。绿荫下闪现着金碧辉煌的魏峨宫殿,庭院里陈列着千姿万态的奇星花卉。
天下有名园林,无不跻身圆明园。特意杏花田园景,武陵春色泰山松。万山桃株,人面桃花桃源中。
长春园里,有一组洋建筑,分为谐奇趣、万花阵、远瀛观、海宴堂、线法山、大水法等十余处,统称“西洋楼”。这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又吸取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福海居圆明园中心,湖中央有三座小岛,取名“莲岛瑶台”,岛上桥梁相连,珍珠缀饰,殿阁百余间,俱是普陀莲花的人间天府。
1856年,英法侵略者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向中国发动战争。他们盘踞广州,三攻大沽。10月,侵略军的铁蹄踏进了北京,抢劫并烧毁了圆明园。
被英法强盗烧毁的圆明园,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圆明园昔日的风采,记录着西方侵略者摧残人类文明精华的罪行。
它将永远站立在那里,告诫千秋万代中华儿女:不要忘记过去。
天行有常之第11章风雨飘摇(二)
四 、 西太后•奕
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吓得咸丰帝携慈禧逃往热河承德行宫,由恭亲王奕等留守北京,负责谈判事宜。
列强侵华,使神州大地形势大为动荡;强盗所过所到之处,人民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动荡不止的形势,列强有形无形的魔力,把清廷捏成了两坨,一坨在承德,一坨在北京。
在承德的一坨,仅存皇帝名,已无多少权力,咸丰是核心人物。此时,清廷大权掌握在护送咸丰逃往承德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肃顺等人手里,肃顺尤得咸丰信任,他是咸丰帝的主要助手。在北京的一坨,由列强操纵,奕訢是核心走狗。
肃顺,1816年生,这年44岁,本属黄金时段,却已发白显老,宗室贵族,爱新觉罗氏,字豫亭,满洲镶蓝旗人。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为镇压太平天国,主张重用汉族官僚地主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虽然这些人正在与太平军血战,还是引起了王公贵族的不满。他们认为,让汉族人执掌军权,对清廷大为不利,并非长远之计。其实,八族子弟已腐朽堕落,再想提振乃祖努尔哈赤、皇太极雄风已不可能。
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之问题,肃顺主张发纸币。他对外寇疑惧颇深,对外国侵略者的过高要求不肯应允,甚至起而抗争。
载垣、端华、肃顺等一行人马护卫咸丰到承德,时日不知。一日,忽见一飞侠高士在行宫大门边干着一件什么事。大内高手正欲捕杀此人,却发现此人身上并无兵器,也不见发射暗器,只见他手中掷下一物,便使踏雪无痕轻功而去。肃顺听了汇报,甚觉蹊跷,便带几位随从来到门边探查究竟。
肃顺到得行宫大门,差随从在大门团转搜寻,搜得一支排笔。肃顺大悟,便看那行宫大门上对联,上下联均显现出若明若暗、若隐若现的两个大字来。门上原来的对联为:
云卷千峰色
泉和万簌吟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