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0007
成片时长:约64分钟
阅读:617
发表:2024/4/29
45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詹天佑》第16集
1
2
16
19
…
45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9 班丹湖畔 野营地帐篷 夜 内 外
夜深了,帐篷里学童们钻在毯子里,借着从帐篷窗口射进来的月光还在兴奋的说话。
突然,帐篷门被拉开了,进来了一个人,黑暗中大家看不清是谁,不由得惊呼:“谁?” “什么人?”
有手疾眼快的学童赶紧点着了蜡烛和马灯,原来是容闳大人!只见他身穿官服,显得疲惫。大家都是和衣而卧,于是匆忙起身。
梁敦彦:(惊疑地) “容大人,怎么半夜赶来了?”
唐少易:“容大人,是不是有紧急的事情?”
容闳:(平了气息)“是有紧急的事情,你们通知全体学童在外面空地集合,我有话说。”
大家看到容大人严肃的脸色知道是有大事,什么事呢?谁也不敢问,纷纷走出了帐篷。
10 班丹湖畔 野营地帐篷外 夜 外
全部学童都围站在快燃尽的篝火旁边,先前还熊熊燃烧的篝火此时已经只剩下了零星的火苗,没有了生气。学童个个瞪着疑虑的眼睛看着容大人,有的学童交头接耳的在互相询问。
容闳:(站在快熄灭的篝火旁扫视了大家一遍,低沉的声音)“我是专程从华盛顿来的,先到了哈特福德,见了吴大人,然后连夜赶到这里是为了传达大清朝皇帝的谕旨。”(他又看了大家一眼)“但这绝不是好消息。”
容闳:(学童们都以惊疑的目光看着自己,他慢慢地)“但却不得不说,谕旨宣布撤销驻美肄业局,撤全部学童回国。”
众学童:(发出一声惊呼)“啊!”此时的月亮躲进了云层。
学童甲:(黑暗中大声问):“容大人,为什么要撤回?”
容闳:“我传达的是皇上的谕旨,在大清朝这就是至高无上的命令,任何人都只能服从。”
学童乙:(喊) “我们都已经上大学了,明年就毕业,也要撤回吗?是不是已上大学的可以不撤?”
容闳:“曾经做过很多不撤或半撤的努力,但是都失败了,所以只能无一例外的全部撤回国。”
学童丙:“为什么早不通知我们?吴监督还批准我们来郊游,还给我们买帐篷,这全是假的?是蒙蔽我们?”
容奎:(突然站到前面大声)“一定是吴嘉善这个老东西使的坏,看我们学洋俗不顺眼,告御状!”
容闳看到自己的侄子这样肆无忌惮的攻击长官,知道如果不喝住他,学童们很可能被煽动起来,闹起事来就难办了,所以他立刻上前一步。
容闳:(手指着容奎怒喝)“容奎你胡说什么?闭上你的嘴!你以为是我的侄子就敢如此目无长上?还不快快退下!”
容奎没想到遭到叔叔当头棒喝,不敢再顶撞,只好怏怏退下。
果然别的学童看到容大人发如此大的火来训斥自己的侄子,也不敢太过分。
谭尧薰:“容大人,我很想学完大学,可以不回去吗?”
容闳:“刚才我已经说了,这是朝廷、皇上的圣旨,任何人不得违反,只能撤回。”
容闳看看大家一个个垂头丧气,有的盯着眼前的篝火,实际上已经奄奄一息。
容闳:“执行皇上的命令刻不容缓,所以我们只能连夜回肄业局,然后去向自己寄住的美国家长和学校说明必须回国的原因。当然,如何撤离,我和陈兰彬大人,吴监督还要商量出个办法,估计要分几批回国,李鸿章大人急用的20名电报生先回。”
随着容闳说完,篝火的最后一点火苗熄灭了,月亮躲在浓云后面,顿时眼前一片黑暗,这一伙人黑黝黝地孤零零地站立在广袤的原野中。
11 路途中 夜 外
学童们背负着行囊两人并肩列队,在时隐时现的月光下逶迤而行。
容奎:“之然,你刚才怎么没说话?你认为我们就乖乖的撤回吗?”
常之然:“当然不能,我觉得应当和容大人谈谈,这次留学是容大人发起的,这些年也是他在操劳,我想其实他更不愿意撤局,所以我们请他再想想办法,我们总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回去吧?”
容奎:“对,我们据理力争,也许会有转机。只是——谁去谈更合适呢?总不会只去一两个人吧?”
王年克:(在后面)“起码应当有五六个人,才有点气势。”
容奎:“之然,咱俩算上,行吗?”
常之然:“还应当有监督比较喜欢的学童,像天佑,敦彦,梁如浩等。再加上谭尧薰。”
容奎:“可他们刚才没吱声,他们是什么态度?尤其天佑大学毕业了,和我们想法能一样吗?”
王年克:“我想没问题,天佑是会为大伙着想的。”
常之然:“离他们比较远,要不可以问一问。等回到肄业局再说吧。”
容奎:“好吧。”
一行队伍匆匆在原野、小路上走着……
12 肄业局 容闳办公房 日 内
肄业局容闳的办公房,容闳坐在案桌后面,六七个学童站在前面施礼,问好,容闳站起来伸手:“你们都坐吧,不要客气。” 学童们也就都坐下了。
谭尧熏:(站了起来)“容大人,我们全体学童在这里学得好好的,明年有的后年许多同学就毕业了,我就不明白,朝廷为什么让我们全都回国?”说完坐下了。
常之然:(也站起来)“容大人,我也不明白,我们究竟是犯了哪条法?突然要撤回我们?就说我们沾染西方习俗,我们整天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能不变吗?况且,就说沾染了又怎么了?大清朝人就不能有西方人习俗吗?”
容闳:(对詹天佑)“天佑,你怎么看这件事?”
詹天佑:(站起来)“容大人,学生以为,全部撤局与朝廷与学童都损失甚大,九年来朝廷花费巨资,今学童绝大部分尚未毕业,真正的科技还没有学到手,此时全撤,报效朝廷能力将大打折扣,有悖大人极力争取才得以实现的留学之初衷,有碍朝廷之强国富民之宏愿,故大人是否能和朝廷再商量,改变主意?”
容闳:“敦彦,你看呢?”
梁敦彦:(站起)“学生亦觉得全撤十分可惜,能否就事论事,学童中有何问题纠正什么问题,不再撤局?”
容闳:“你们还是太年轻,从小生活在这西方自由民主的社会中,你们没有亲身体会,在中国咱们的皇上一言九鼎,已经下了谕旨,是不可能改变的,否则就成了皇上还有错了,不执行皇上的谕旨,那是要杀头的。所以,你们的心情我完全理解,说实话,我和你们一样想不通,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别说我了,就是陈兰彬大人,李鸿章大人也是改变不了的……”
容闳:(看到大家都在注意的听,继续说) “据我所知,撤局除了你们提到的原因,还有两国关系中的许多复杂的原因,所以你们一定要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个事实……”
谭尧熏:(又站了起来气鼓鼓地)“容大人,你说的都有道理,可是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还是得中途缀学,我咽不下这口气,我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我不想回去!”
常之然也站起来:“是的,我们都不想回去!”
容奎也站了起来:“我也不想回去。”
詹天佑:(等也站了起来) “大人,我虽然听从大人和朝廷的安排,但是确实盼望朝廷能重新考虑此问题,改变撤局的决定。”
梁敦彦:“我的意见和天佑一样。”
常之然:“不想中断学业回去的可不止我们几个,几乎全部,我们今天和容大人是协商,如果不成,我们可以组织上街游行,美国法律是允许的,看看美国社会怎么说。”
谭尧熏:“容大人,把矛盾公开到美国社会,对大清朝是十分不利的,对你们诸位大人也很不利。”
张有强:(一直没有说话的) “我们甚至可以宣布脱离中国,因为皇上的做法太霸道了!”
容闳听着,脸色变得越来越紧张,他站了起来,走到窗前朝外看,学童们盯着他的背后。
一会,他转过身来,脸色有所缓和,脸上很困难的挤出来一丝笑容:“学童们,我在传达皇帝谕旨的时候忽略了一个我认为是次要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必须要告诉你们了,那就是这次回国仅仅是度假,度假结束还要再返回美国完成所学。”
容闳这么一说大家都十分怀疑的看着容闳,是真的吗?
谭尧熏:“容大人,你说的是真的吗?你原来为什么会忽略?我感到很奇怪。”
常之然:“是不是现在为了稳住我们而编造出来的?容大人,我们一直都非常信任你,因为是你让我们来到了美国。”
容奎:“天佑,你说呢?你相信容大人的话吗?”
詹天佑:“我更愿意问题在肄业局解决,拿到美国社会去对我们国家非常不利,对学童也不利,而且我认为绝大多数学童是不会赞同去游行,起码我不会。容奎问我的话,我宁愿相信容大人所说是真的,尽管我无法证明这一点。可是我们都是容大人从香港,从上海带出来的,漫长的九年来,容大人所做的每件事几乎都是为了我们学童,我想不出来不相信容大人的理由。”
常之然:(问梁敦彦)“你也相信容大人的美丽的谎言?”
梁敦彦:“我和天佑观点一致,确实没有可补充的了。”
谭尧熏:“天佑,敦彦,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找你们两位来不是为了附和容大人的话,而是通过强硬的表态迫使他和皇上改变态度,美国的议会辩论是怎样的,你们没有看过报纸吗?”
詹天佑:“让我来我只能表达大家的共同想法,至于一些临时起意的说法,我认为正确的我才附和。”
梁敦彦:“我们国家的体制和美国不一样,我们即使再强硬,能改变皇上的谕旨吗?硬碰会碰得头破血流。”
容闳:(抓住机会再次表态) “诸位学童,你们应当相信我说的话,你们只有先回国,度假之后,再返回美国继续学业,这才是最现实的路。”
停顿,大家似乎都在思考。
容奎:(对之然和谭尧熏)“也许——我们应当相信容大人的话?他可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啊!”
常之然和谭尧熏互相看看。
常之然:(对容奎):“既然你也如此说,也许我们只能承认现实了?”
张有强:(恨恨地)“怎么你们都软了?我们就只能沦为挨宰的羔羊了!”
谭尧熏:“我还是不相信。”
容闳:(找准时机)“好了,今天就谈到这吧,回去告诉大家明天要各自去做家长和学校的工作,我和吴监督也需要拟定一个详细的归国计划。好了,回去休息吧!”说着站了起来,学童们只好站起来,退出了容闳的办公室。
13 胥各庄火车站 日 外 (1881年底)
红底白字的大条幅悬挂在胥各庄火轮车站墙上,上书“庆祝唐胥铁路建成通车”几个大字。
车站人声鼎沸十分热闹,有官员、士绅、平民百姓。交谈,观望,还有站在马车上看的,坐在轿子里的。卖小吃、小百货的商贩,小孩子在人群中乱窜。
最引人注目的是扛着或挎着盒子的摄影师了,他们在等待着中国大陆第一列火车的出现。
有人喊:“剪彩了!”
大家听到炮仗声叮咚、小鞭炮噼里啪啦像爆豆似的响了起来。
只见前方一道大幕拉开,十匹高大俊美的骡子和马披红戴绿,站在铁道中央和两侧,缰绳后面拉着二节火车车厢。
观光的人群:(议论纷纷)“啊?这就是火轮车吗?” “这些骡马在这做什么?”
鞭炮过后,车把式扬起鞭子,清脆的噼啪声响起,骡马都卖力的向前使劲,车厢果然被它们拉动了,平稳的向前。后面是四匹骡马拉一节货车车厢,车厢里面装的是煤,一节一节的,蔚为壮观。
有人议论:“不是火车吗?这叫什么车啊?”
另一人:“这不是马拉车吗?哪里是火车啊?”
中国的、外国的摄影记者都在按动着他们的镁光灯,记录下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闻。
外国记者甲:“这就是中国的第一辆火车?”
外国记者乙:“真奇怪,明明应当是火车,怎么变成了马拉车?”
记者甲:“闻所未闻,中国第一次出现的火车竟然是马拉火车!”
记者乙:“真是创造了中国的奇迹,太可悲了!”
记者甲:“这将成为明天世界的头号新闻!”
记者乙:“不过,总算有了铁路,总算有了一点进步。”
记者甲:“大清朝啊,这点进步太可怜了!”
(画外音:) 1881年底中国的首条铁路通车,但却是马拉火车。到1882年中国周边形势日紧,供需矛盾严重,开平矿务局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由英国总工程师金哒指导中国工人利用废旧起重机锅炉和废旧材料制造出一台蒸汽机车头,能牵引100多吨货物,命名为“中国火箭号”,行驶一段时间保守派又知道了,再次发难,奉旨查办,勒令停驶。当时中法战争前夕,海防吃紧,水师及货轮和洋行都需大量煤,李鸿章等人多次上疏,数月后才准许用机车牵引,中国从1865年到1882年历经十七年的艰难险阻才诞生了第一条标准轨距长9.7公里的唐胥铁路。
14 美国 容闳家 晚 内
容闳身着便服跪在卧室床上,面对着墙上的一张基督教主的画像正在虔诚的做着祷告,只听得他嘴中念念有词但是听不清楚。他的夫人玛尼推门看了看,然后关门退了出去。
不一会玛尼端着杯咖啡又推开门进来,走到容闳面前才发现容闳刚刚做完祈祷,竟然泪流满面,她吃惊的放下咖啡坐在旁边,取出手绢替丈夫擦眼泪。
玛尼:“亲爱的,怎么了?怎么哭了?祈祷这么久?”
容闳还沉浸在刚才的情绪中,一时没有回答。
玛尼:“恢复一下吧,不要过于伤感。”一边说,一边从上到下在容闳的背上抚摸,好像是要理顺他心中之郁闷。
容闳:(转过脸来握着玛尼的手伤感地)“亲爱的,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撒这样的弥天大谎……我的心好痛。”
玛尼:(吃惊地看着丈夫) “为什么?是你故意的吗?你撒了什么大谎?”
容闳:(叹了口气)“不得已啊,咳——”
玛尼:(着急地)“亲爱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是撒谎的人啊!快告诉我。”
容闳:“……就这样,学童已经把我逼到了死路,再想不出办法来,学童们就会上街游行,甚至会宣布脱离中国国籍,你想想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中国的、大清朝的、我的、肄业局的脸面往哪里放?甚至会演变成两国间严重的政治事件,肄业局、包括我都会罪责难逃!我只有稳住他们,我只好编了个美丽的谎言……可是,我心中难受啊,我只好向上帝深深的忏悔,求得宽恕……”说着深深的低下了头。
玛尼:(爱抚的摩挲着容闳的肩膀和头,轻声地) “亲爱的,我觉得你是无辜的,无奈的,因为你不这样做不但学童会受到严重的伤害,更多的人也会受到伤害,包括学童们的中国家长、美国家长、肄业局、驻美公使馆甚至大清朝廷的人,都会受到牵连,所以你的谎言能让学童们平安回国,保护了许多人也保护了我们自己,确实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亲爱的,不要自疚了,上帝会原谅你的……”
容闳:(抬起脸看着妻子)“亲爱的,谢谢你如此善解人意……”将妻子搂进怀里,容闳的眼泪落在玛尼的肩上。
15 印刷机 日 内
夜深了,帐篷里学童们钻在毯子里,借着从帐篷窗口射进来的月光还在兴奋的说话。
突然,帐篷门被拉开了,进来了一个人,黑暗中大家看不清是谁,不由得惊呼:“谁?” “什么人?”
有手疾眼快的学童赶紧点着了蜡烛和马灯,原来是容闳大人!只见他身穿官服,显得疲惫。大家都是和衣而卧,于是匆忙起身。
梁敦彦:(惊疑地) “容大人,怎么半夜赶来了?”
唐少易:“容大人,是不是有紧急的事情?”
容闳:(平了气息)“是有紧急的事情,你们通知全体学童在外面空地集合,我有话说。”
大家看到容大人严肃的脸色知道是有大事,什么事呢?谁也不敢问,纷纷走出了帐篷。
10 班丹湖畔 野营地帐篷外 夜 外
全部学童都围站在快燃尽的篝火旁边,先前还熊熊燃烧的篝火此时已经只剩下了零星的火苗,没有了生气。学童个个瞪着疑虑的眼睛看着容大人,有的学童交头接耳的在互相询问。
容闳:(站在快熄灭的篝火旁扫视了大家一遍,低沉的声音)“我是专程从华盛顿来的,先到了哈特福德,见了吴大人,然后连夜赶到这里是为了传达大清朝皇帝的谕旨。”(他又看了大家一眼)“但这绝不是好消息。”
容闳:(学童们都以惊疑的目光看着自己,他慢慢地)“但却不得不说,谕旨宣布撤销驻美肄业局,撤全部学童回国。”
众学童:(发出一声惊呼)“啊!”此时的月亮躲进了云层。
学童甲:(黑暗中大声问):“容大人,为什么要撤回?”
容闳:“我传达的是皇上的谕旨,在大清朝这就是至高无上的命令,任何人都只能服从。”
学童乙:(喊) “我们都已经上大学了,明年就毕业,也要撤回吗?是不是已上大学的可以不撤?”
容闳:“曾经做过很多不撤或半撤的努力,但是都失败了,所以只能无一例外的全部撤回国。”
学童丙:“为什么早不通知我们?吴监督还批准我们来郊游,还给我们买帐篷,这全是假的?是蒙蔽我们?”
容奎:(突然站到前面大声)“一定是吴嘉善这个老东西使的坏,看我们学洋俗不顺眼,告御状!”
容闳看到自己的侄子这样肆无忌惮的攻击长官,知道如果不喝住他,学童们很可能被煽动起来,闹起事来就难办了,所以他立刻上前一步。
容闳:(手指着容奎怒喝)“容奎你胡说什么?闭上你的嘴!你以为是我的侄子就敢如此目无长上?还不快快退下!”
容奎没想到遭到叔叔当头棒喝,不敢再顶撞,只好怏怏退下。
果然别的学童看到容大人发如此大的火来训斥自己的侄子,也不敢太过分。
谭尧薰:“容大人,我很想学完大学,可以不回去吗?”
容闳:“刚才我已经说了,这是朝廷、皇上的圣旨,任何人不得违反,只能撤回。”
容闳看看大家一个个垂头丧气,有的盯着眼前的篝火,实际上已经奄奄一息。
容闳:“执行皇上的命令刻不容缓,所以我们只能连夜回肄业局,然后去向自己寄住的美国家长和学校说明必须回国的原因。当然,如何撤离,我和陈兰彬大人,吴监督还要商量出个办法,估计要分几批回国,李鸿章大人急用的20名电报生先回。”
随着容闳说完,篝火的最后一点火苗熄灭了,月亮躲在浓云后面,顿时眼前一片黑暗,这一伙人黑黝黝地孤零零地站立在广袤的原野中。
11 路途中 夜 外
学童们背负着行囊两人并肩列队,在时隐时现的月光下逶迤而行。
容奎:“之然,你刚才怎么没说话?你认为我们就乖乖的撤回吗?”
常之然:“当然不能,我觉得应当和容大人谈谈,这次留学是容大人发起的,这些年也是他在操劳,我想其实他更不愿意撤局,所以我们请他再想想办法,我们总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回去吧?”
容奎:“对,我们据理力争,也许会有转机。只是——谁去谈更合适呢?总不会只去一两个人吧?”
王年克:(在后面)“起码应当有五六个人,才有点气势。”
容奎:“之然,咱俩算上,行吗?”
常之然:“还应当有监督比较喜欢的学童,像天佑,敦彦,梁如浩等。再加上谭尧薰。”
容奎:“可他们刚才没吱声,他们是什么态度?尤其天佑大学毕业了,和我们想法能一样吗?”
王年克:“我想没问题,天佑是会为大伙着想的。”
常之然:“离他们比较远,要不可以问一问。等回到肄业局再说吧。”
容奎:“好吧。”
一行队伍匆匆在原野、小路上走着……
12 肄业局 容闳办公房 日 内
肄业局容闳的办公房,容闳坐在案桌后面,六七个学童站在前面施礼,问好,容闳站起来伸手:“你们都坐吧,不要客气。” 学童们也就都坐下了。
谭尧熏:(站了起来)“容大人,我们全体学童在这里学得好好的,明年有的后年许多同学就毕业了,我就不明白,朝廷为什么让我们全都回国?”说完坐下了。
常之然:(也站起来)“容大人,我也不明白,我们究竟是犯了哪条法?突然要撤回我们?就说我们沾染西方习俗,我们整天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能不变吗?况且,就说沾染了又怎么了?大清朝人就不能有西方人习俗吗?”
容闳:(对詹天佑)“天佑,你怎么看这件事?”
詹天佑:(站起来)“容大人,学生以为,全部撤局与朝廷与学童都损失甚大,九年来朝廷花费巨资,今学童绝大部分尚未毕业,真正的科技还没有学到手,此时全撤,报效朝廷能力将大打折扣,有悖大人极力争取才得以实现的留学之初衷,有碍朝廷之强国富民之宏愿,故大人是否能和朝廷再商量,改变主意?”
容闳:“敦彦,你看呢?”
梁敦彦:(站起)“学生亦觉得全撤十分可惜,能否就事论事,学童中有何问题纠正什么问题,不再撤局?”
容闳:“你们还是太年轻,从小生活在这西方自由民主的社会中,你们没有亲身体会,在中国咱们的皇上一言九鼎,已经下了谕旨,是不可能改变的,否则就成了皇上还有错了,不执行皇上的谕旨,那是要杀头的。所以,你们的心情我完全理解,说实话,我和你们一样想不通,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别说我了,就是陈兰彬大人,李鸿章大人也是改变不了的……”
容闳:(看到大家都在注意的听,继续说) “据我所知,撤局除了你们提到的原因,还有两国关系中的许多复杂的原因,所以你们一定要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个事实……”
谭尧熏:(又站了起来气鼓鼓地)“容大人,你说的都有道理,可是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还是得中途缀学,我咽不下这口气,我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我不想回去!”
常之然也站起来:“是的,我们都不想回去!”
容奎也站了起来:“我也不想回去。”
詹天佑:(等也站了起来) “大人,我虽然听从大人和朝廷的安排,但是确实盼望朝廷能重新考虑此问题,改变撤局的决定。”
梁敦彦:“我的意见和天佑一样。”
常之然:“不想中断学业回去的可不止我们几个,几乎全部,我们今天和容大人是协商,如果不成,我们可以组织上街游行,美国法律是允许的,看看美国社会怎么说。”
谭尧熏:“容大人,把矛盾公开到美国社会,对大清朝是十分不利的,对你们诸位大人也很不利。”
张有强:(一直没有说话的) “我们甚至可以宣布脱离中国,因为皇上的做法太霸道了!”
容闳听着,脸色变得越来越紧张,他站了起来,走到窗前朝外看,学童们盯着他的背后。
一会,他转过身来,脸色有所缓和,脸上很困难的挤出来一丝笑容:“学童们,我在传达皇帝谕旨的时候忽略了一个我认为是次要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必须要告诉你们了,那就是这次回国仅仅是度假,度假结束还要再返回美国完成所学。”
容闳这么一说大家都十分怀疑的看着容闳,是真的吗?
谭尧熏:“容大人,你说的是真的吗?你原来为什么会忽略?我感到很奇怪。”
常之然:“是不是现在为了稳住我们而编造出来的?容大人,我们一直都非常信任你,因为是你让我们来到了美国。”
容奎:“天佑,你说呢?你相信容大人的话吗?”
詹天佑:“我更愿意问题在肄业局解决,拿到美国社会去对我们国家非常不利,对学童也不利,而且我认为绝大多数学童是不会赞同去游行,起码我不会。容奎问我的话,我宁愿相信容大人所说是真的,尽管我无法证明这一点。可是我们都是容大人从香港,从上海带出来的,漫长的九年来,容大人所做的每件事几乎都是为了我们学童,我想不出来不相信容大人的理由。”
常之然:(问梁敦彦)“你也相信容大人的美丽的谎言?”
梁敦彦:“我和天佑观点一致,确实没有可补充的了。”
谭尧熏:“天佑,敦彦,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找你们两位来不是为了附和容大人的话,而是通过强硬的表态迫使他和皇上改变态度,美国的议会辩论是怎样的,你们没有看过报纸吗?”
詹天佑:“让我来我只能表达大家的共同想法,至于一些临时起意的说法,我认为正确的我才附和。”
梁敦彦:“我们国家的体制和美国不一样,我们即使再强硬,能改变皇上的谕旨吗?硬碰会碰得头破血流。”
容闳:(抓住机会再次表态) “诸位学童,你们应当相信我说的话,你们只有先回国,度假之后,再返回美国继续学业,这才是最现实的路。”
停顿,大家似乎都在思考。
容奎:(对之然和谭尧熏)“也许——我们应当相信容大人的话?他可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啊!”
常之然和谭尧熏互相看看。
常之然:(对容奎):“既然你也如此说,也许我们只能承认现实了?”
张有强:(恨恨地)“怎么你们都软了?我们就只能沦为挨宰的羔羊了!”
谭尧熏:“我还是不相信。”
容闳:(找准时机)“好了,今天就谈到这吧,回去告诉大家明天要各自去做家长和学校的工作,我和吴监督也需要拟定一个详细的归国计划。好了,回去休息吧!”说着站了起来,学童们只好站起来,退出了容闳的办公室。
13 胥各庄火车站 日 外 (1881年底)
红底白字的大条幅悬挂在胥各庄火轮车站墙上,上书“庆祝唐胥铁路建成通车”几个大字。
车站人声鼎沸十分热闹,有官员、士绅、平民百姓。交谈,观望,还有站在马车上看的,坐在轿子里的。卖小吃、小百货的商贩,小孩子在人群中乱窜。
最引人注目的是扛着或挎着盒子的摄影师了,他们在等待着中国大陆第一列火车的出现。
有人喊:“剪彩了!”
大家听到炮仗声叮咚、小鞭炮噼里啪啦像爆豆似的响了起来。
只见前方一道大幕拉开,十匹高大俊美的骡子和马披红戴绿,站在铁道中央和两侧,缰绳后面拉着二节火车车厢。
观光的人群:(议论纷纷)“啊?这就是火轮车吗?” “这些骡马在这做什么?”
鞭炮过后,车把式扬起鞭子,清脆的噼啪声响起,骡马都卖力的向前使劲,车厢果然被它们拉动了,平稳的向前。后面是四匹骡马拉一节货车车厢,车厢里面装的是煤,一节一节的,蔚为壮观。
有人议论:“不是火车吗?这叫什么车啊?”
另一人:“这不是马拉车吗?哪里是火车啊?”
中国的、外国的摄影记者都在按动着他们的镁光灯,记录下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闻。
外国记者甲:“这就是中国的第一辆火车?”
外国记者乙:“真奇怪,明明应当是火车,怎么变成了马拉车?”
记者甲:“闻所未闻,中国第一次出现的火车竟然是马拉火车!”
记者乙:“真是创造了中国的奇迹,太可悲了!”
记者甲:“这将成为明天世界的头号新闻!”
记者乙:“不过,总算有了铁路,总算有了一点进步。”
记者甲:“大清朝啊,这点进步太可怜了!”
(画外音:) 1881年底中国的首条铁路通车,但却是马拉火车。到1882年中国周边形势日紧,供需矛盾严重,开平矿务局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由英国总工程师金哒指导中国工人利用废旧起重机锅炉和废旧材料制造出一台蒸汽机车头,能牵引100多吨货物,命名为“中国火箭号”,行驶一段时间保守派又知道了,再次发难,奉旨查办,勒令停驶。当时中法战争前夕,海防吃紧,水师及货轮和洋行都需大量煤,李鸿章等人多次上疏,数月后才准许用机车牵引,中国从1865年到1882年历经十七年的艰难险阻才诞生了第一条标准轨距长9.7公里的唐胥铁路。
14 美国 容闳家 晚 内
容闳身着便服跪在卧室床上,面对着墙上的一张基督教主的画像正在虔诚的做着祷告,只听得他嘴中念念有词但是听不清楚。他的夫人玛尼推门看了看,然后关门退了出去。
不一会玛尼端着杯咖啡又推开门进来,走到容闳面前才发现容闳刚刚做完祈祷,竟然泪流满面,她吃惊的放下咖啡坐在旁边,取出手绢替丈夫擦眼泪。
玛尼:“亲爱的,怎么了?怎么哭了?祈祷这么久?”
容闳还沉浸在刚才的情绪中,一时没有回答。
玛尼:“恢复一下吧,不要过于伤感。”一边说,一边从上到下在容闳的背上抚摸,好像是要理顺他心中之郁闷。
容闳:(转过脸来握着玛尼的手伤感地)“亲爱的,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撒这样的弥天大谎……我的心好痛。”
玛尼:(吃惊地看着丈夫) “为什么?是你故意的吗?你撒了什么大谎?”
容闳:(叹了口气)“不得已啊,咳——”
玛尼:(着急地)“亲爱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是撒谎的人啊!快告诉我。”
容闳:“……就这样,学童已经把我逼到了死路,再想不出办法来,学童们就会上街游行,甚至会宣布脱离中国国籍,你想想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中国的、大清朝的、我的、肄业局的脸面往哪里放?甚至会演变成两国间严重的政治事件,肄业局、包括我都会罪责难逃!我只有稳住他们,我只好编了个美丽的谎言……可是,我心中难受啊,我只好向上帝深深的忏悔,求得宽恕……”说着深深的低下了头。
玛尼:(爱抚的摩挲着容闳的肩膀和头,轻声地) “亲爱的,我觉得你是无辜的,无奈的,因为你不这样做不但学童会受到严重的伤害,更多的人也会受到伤害,包括学童们的中国家长、美国家长、肄业局、驻美公使馆甚至大清朝廷的人,都会受到牵连,所以你的谎言能让学童们平安回国,保护了许多人也保护了我们自己,确实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亲爱的,不要自疚了,上帝会原谅你的……”
容闳:(抬起脸看着妻子)“亲爱的,谢谢你如此善解人意……”将妻子搂进怀里,容闳的眼泪落在玛尼的肩上。
15 印刷机 日 内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一看见他就想起了京张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