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6478
成片时长:每集约31分钟
阅读:1502
发表:2025/4/8
54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弦歌向西南》第1-5集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25.南苑,29军营房外阵地,外,拂晓
凌晨,天色还灰蒙蒙的。陈之阳背着大刀,提着步枪,与士兵们紧张地进入简易防御阵地。这阵地只是些破败土圩子。阵地前方是一大片高粱地,早熟的高粱已经秀穗。
中校:阵地前高粱地影响观察和射击,百米之内全部砍掉!
陈之阳等学兵们走出阵地,用大刀砍高粱……
26.南苑,日军进攻出发阵地,外,拂晓
大批日军利用高梁地的遮蔽,迅速进入出发阵地。
日军大佐联队长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中国守军阵地。
联队长对中佐军官:支那军的主要防御方向在西面和南面,而东侧是他们防御薄弱之处。
中佐:联队长,据情报,东侧是宋哲元的学兵团,是刚入伍的学生。
联队长:好,以少量兵力佯攻他们的主要防御阵地,而集中主力猛攻东侧学兵防线,一旦打垮他们,整个防御体系就会崩塌!
27.南苑,日军进攻出发阵地,外,晨
高粱地里,日军坦克和大队步兵、骑兵正朝学兵阵地方向隐蔽机动。
日军四十门火炮正在调整角度,瞄向学兵阵地。
28.学兵团阵地,外,晨
阵地堑壕内,中校在低姿穿行。
中校:大家别怕,我们这儿不是小鬼子进攻主要方向,别忘了刚讲的射击要领,注意节省子弹!
突然,炮兵向南苑学兵团阵地猛烈轰击。
尔后二十多架轰炸机低空投弹。
巨大爆炸声使学兵团阵地颤抖起来,被一片火海掩没。
学兵们赖以依托的土圩子在大炮和飞机轰炸下,很快被摧平。学兵死伤惨重。
突然,数辆坦克从高粱地钻出,后面紧跟数百日军步兵,向学兵阵地扑来。
中校:他娘的,没想到,小鬼子先攻我学兵阵地!
有学兵慌乱地想撤退。
中校:要死命守住!不能后退!
陈之阳: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守住阵地,把鬼子消灭在阵地前!
陈之阳和同学们不太熟地据枪射击。因不符合战术规范,隐蔽不当,学兵不断被击中牺牲。
29.学兵团阵地,外,日
鬼子攻击凶猛,学兵阵地很快被突破。
中校拔出大刀:咱众人对付一个小鬼子,杀呀!
陈之阳和众学兵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搏。
学兵们明显不占优势。很多同学被日本兵刺中,鲜血喷出,仍奋力抱着敌人厮打,陆续死在敌人刺刀之下。
一个鬼子朝陈之阳不停地突刺。
陈之阳拼命躲闪,突然被刺中左肩,鲜血从涌出,待鬼子拔枪时,陈之阳急忙挥刀,砍中鬼子持枪的前臂,趁鬼子失去控制,拼尽力气朝他颈上就一刀,这家伙栽倒在地。
他一阵晕眩,也倒下去。
30.学兵团阵地,外,日
学兵们拼死抵抗。在敌人的机枪扫射下,一片片倒下。
中校军官也壮烈牺牲。
日军端枪在检查战场,发现有喘气的中国兵就剌上一刀。
躺在地上的陈之阳浑身是血。鬼子踢他一脚,从他身边走过。
31.学兵团阵地,外,日
获胜的日军官兵们聚在一起,举着刀枪和太阳旗,发出胜利的嚎叫。
32.北平,陈宅,外,日
陈伯年边欣赏着窗前绿竹,边用水瓢给竹子浇水。
陈老爷子在躺椅上正眯着眼看书。
突然,二弟陈伯强急跑进院,朝爹匆忙问安后,急把大哥拉进堂屋。陈伯强,三十多岁,是清华大学理学院副教授,中共清华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性情沉稳,身材匀称,不戴眼镜。
院中的陈老爷子紧盯堂屋方向,更加焦虑不安。
33.陈宅,内,日
陈伯强:大哥,听清华同学们说,之阳到南苑参战去了,中国守军战败,日军占领南苑!
陈伯年:信儿准不准?
陈伯强:准!准!好几个同学都告诉我了!
陈伯年:之阳他……他不是正在西苑军训么?
陈伯强:没有,卢沟桥一开战,军训就提前结束了!
陈伯年:这小子哪会打仗,不是白白送死吗!他平时受你影响最大,该不又是你鼓动的吧?
陈伯强:不是,我也是刚听说!
陈伯年:我早跟你说过,你搞啥信仰我管不了,可不能影响孩子们!
兄弟俩的谈话声惊动了秀珍和之光、之明,他们都凑过来。
秀珍:无论如何,你得把大儿子快给我找回来!
陈伯年:情况紧急,必须冒险去一趟南苑!
陈伯强:大哥,我跟您一起去。
陈伯年:走!
陈伯强:嫂子,之阳的事儿先别告诉咱爹。
陈之光:我们也要去。
陈伯年:你们俩,好好给我在家温书!
34.陈宅,外,日
陈氏兄弟俩急匆匆走出院门。
树下歇凉的陈老爷子盯着俩儿子背影,脸上流露出焦虑和痛苦。
35.北平市内街道,外,日
陈伯年和陈伯强坐在新雇来的马车上,在大街上飞奔。陈伯年和陈伯强焦虑地还嫌马跑得不快,催促着赶车人,大鞭子甩得啪啪响。
陈伯年:……之阳这臭小子,心越来越野,“一二.九”时,上街闹闹也就算了,可现在,竟打仗去了!
陈伯强:国家都这样了,正直的中国人都着急。
陈伯年:哼,不撞南墙不回头,看我怎么收拾他!
36.北平市内街道,外,日
马车在街上疾奔,胡同和民房不停地闪过。
陈伯强:……大哥,南苑失守,日军肯定要占领北平,教育怕是很难维持,下一步您有何打算?
陈伯年:他日本人能把学校怎样?还能关了学校?
陈伯强:日本人绝不会让中国人自己办学,看看眼下的东北,就知道下一步的华北和北平了!
37.北平郊外,乡间土路,外,下午
马车驶出城区,进入乡村土道。路两边全是高粱、玉米地。在陈氏兄弟催促下,赶车人一个劲儿地挥鞭抽马背,坐车人随车颠簸得更厉害。
陈伯强:……大哥在学界影响大,如果向政府提出呼吁,把学校撤到南方,继续办学教书呢?
陈伯年:你是说南下?不行,绝对不行!
陈伯强:为什么?
陈伯年:中国历史上,把战乱时的南下称为南渡,每次南渡,结局都不好!
赶车人又猛甩鞭子,“啪”“啪”的响声在田野回荡。马车后面掀起阵阵黄尘。
陈伯年:晋元帝、宋高宗、还有南明政权,都是从北方撤到南方,还是被灭掉了。
陈伯强:噢?
陈伯年:如果呼吁政府南下办学,很可能要重蹈历次南渡覆辙,怕是回不来喽,你尽瞎想!
38.乡间路上,外,下午
马车经过简易小桥。
陈伯年:……再说,爹年老多病,一大家子老小,怎禁得起南下折腾?孩子们学业中断怎么办?满屋子藏书、资料,那一大四合院子家产,咱能背走?更何况我们的大学了,图书馆、试验室,那么多的教学设备,又怎么运?谈何容易!
陈伯强:难道大哥要困在这里么?
陈伯年:不管怎么说,咱们得守着家,守着学校,还要督促孩子们完成学业。这仗长不了,当年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后来不都撤了?我就不信熬不走他日本人!你也别乱跑,好好跟我在家呆着!
39.乡间路上,外,下午
马车在田间道上驰奔。两侧地里的高梁有一人多高,已经秀穗。
突然传来阵阵枪声,马车上的三个人都紧张起来。陈伯强示意车夫停车。他警惕地起身站在马车上,向远方眺望。
40.乡间路上,外,下午
大队日军步兵、骑兵和炮兵骄横地向这边开来。前面汽车上,日军尖兵端着歪把子机枪,不时向两旁青纱帐进行试探性射击。
陈伯强:是日军,进高粱地,快!
陈伯强跳下车,配合车夫,掉转马头,刚把大车拉进高粱地,日军的机枪就扫向他们,高粱穗和叶子哗哗落下,吓得陈伯年赶紧趴在车上,陈伯强有意用身体护着大哥。赶车人紧紧抱住马头,怕它受惊。
陈伯年:坏……坏了,日本人瞧见咱们了。
陈之强:都别动!
透过青纱帐的缝隙,能看到日军队伍正快速开进。
陈伯年:这么多鬼子往北开,莫非,南苑的仗打完了?
41.南苑,29军学兵团阵地,外,日
陈氏兄弟的马车终于来到南苑。车夫一声“吁”,勒住马,大车在路边停下,马喘着粗气,浑身冒汗。
凌晨,天色还灰蒙蒙的。陈之阳背着大刀,提着步枪,与士兵们紧张地进入简易防御阵地。这阵地只是些破败土圩子。阵地前方是一大片高粱地,早熟的高粱已经秀穗。
中校:阵地前高粱地影响观察和射击,百米之内全部砍掉!
陈之阳等学兵们走出阵地,用大刀砍高粱……
26.南苑,日军进攻出发阵地,外,拂晓
大批日军利用高梁地的遮蔽,迅速进入出发阵地。
日军大佐联队长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中国守军阵地。
联队长对中佐军官:支那军的主要防御方向在西面和南面,而东侧是他们防御薄弱之处。
中佐:联队长,据情报,东侧是宋哲元的学兵团,是刚入伍的学生。
联队长:好,以少量兵力佯攻他们的主要防御阵地,而集中主力猛攻东侧学兵防线,一旦打垮他们,整个防御体系就会崩塌!
27.南苑,日军进攻出发阵地,外,晨
高粱地里,日军坦克和大队步兵、骑兵正朝学兵阵地方向隐蔽机动。
日军四十门火炮正在调整角度,瞄向学兵阵地。
28.学兵团阵地,外,晨
阵地堑壕内,中校在低姿穿行。
中校:大家别怕,我们这儿不是小鬼子进攻主要方向,别忘了刚讲的射击要领,注意节省子弹!
突然,炮兵向南苑学兵团阵地猛烈轰击。
尔后二十多架轰炸机低空投弹。
巨大爆炸声使学兵团阵地颤抖起来,被一片火海掩没。
学兵们赖以依托的土圩子在大炮和飞机轰炸下,很快被摧平。学兵死伤惨重。
突然,数辆坦克从高粱地钻出,后面紧跟数百日军步兵,向学兵阵地扑来。
中校:他娘的,没想到,小鬼子先攻我学兵阵地!
有学兵慌乱地想撤退。
中校:要死命守住!不能后退!
陈之阳: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守住阵地,把鬼子消灭在阵地前!
陈之阳和同学们不太熟地据枪射击。因不符合战术规范,隐蔽不当,学兵不断被击中牺牲。
29.学兵团阵地,外,日
鬼子攻击凶猛,学兵阵地很快被突破。
中校拔出大刀:咱众人对付一个小鬼子,杀呀!
陈之阳和众学兵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搏。
学兵们明显不占优势。很多同学被日本兵刺中,鲜血喷出,仍奋力抱着敌人厮打,陆续死在敌人刺刀之下。
一个鬼子朝陈之阳不停地突刺。
陈之阳拼命躲闪,突然被刺中左肩,鲜血从涌出,待鬼子拔枪时,陈之阳急忙挥刀,砍中鬼子持枪的前臂,趁鬼子失去控制,拼尽力气朝他颈上就一刀,这家伙栽倒在地。
他一阵晕眩,也倒下去。
30.学兵团阵地,外,日
学兵们拼死抵抗。在敌人的机枪扫射下,一片片倒下。
中校军官也壮烈牺牲。
日军端枪在检查战场,发现有喘气的中国兵就剌上一刀。
躺在地上的陈之阳浑身是血。鬼子踢他一脚,从他身边走过。
31.学兵团阵地,外,日
获胜的日军官兵们聚在一起,举着刀枪和太阳旗,发出胜利的嚎叫。
32.北平,陈宅,外,日
陈伯年边欣赏着窗前绿竹,边用水瓢给竹子浇水。
陈老爷子在躺椅上正眯着眼看书。
突然,二弟陈伯强急跑进院,朝爹匆忙问安后,急把大哥拉进堂屋。陈伯强,三十多岁,是清华大学理学院副教授,中共清华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性情沉稳,身材匀称,不戴眼镜。
院中的陈老爷子紧盯堂屋方向,更加焦虑不安。
33.陈宅,内,日
陈伯强:大哥,听清华同学们说,之阳到南苑参战去了,中国守军战败,日军占领南苑!
陈伯年:信儿准不准?
陈伯强:准!准!好几个同学都告诉我了!
陈伯年:之阳他……他不是正在西苑军训么?
陈伯强:没有,卢沟桥一开战,军训就提前结束了!
陈伯年:这小子哪会打仗,不是白白送死吗!他平时受你影响最大,该不又是你鼓动的吧?
陈伯强:不是,我也是刚听说!
陈伯年:我早跟你说过,你搞啥信仰我管不了,可不能影响孩子们!
兄弟俩的谈话声惊动了秀珍和之光、之明,他们都凑过来。
秀珍:无论如何,你得把大儿子快给我找回来!
陈伯年:情况紧急,必须冒险去一趟南苑!
陈伯强:大哥,我跟您一起去。
陈伯年:走!
陈伯强:嫂子,之阳的事儿先别告诉咱爹。
陈之光:我们也要去。
陈伯年:你们俩,好好给我在家温书!
34.陈宅,外,日
陈氏兄弟俩急匆匆走出院门。
树下歇凉的陈老爷子盯着俩儿子背影,脸上流露出焦虑和痛苦。
35.北平市内街道,外,日
陈伯年和陈伯强坐在新雇来的马车上,在大街上飞奔。陈伯年和陈伯强焦虑地还嫌马跑得不快,催促着赶车人,大鞭子甩得啪啪响。
陈伯年:……之阳这臭小子,心越来越野,“一二.九”时,上街闹闹也就算了,可现在,竟打仗去了!
陈伯强:国家都这样了,正直的中国人都着急。
陈伯年:哼,不撞南墙不回头,看我怎么收拾他!
36.北平市内街道,外,日
马车在街上疾奔,胡同和民房不停地闪过。
陈伯强:……大哥,南苑失守,日军肯定要占领北平,教育怕是很难维持,下一步您有何打算?
陈伯年:他日本人能把学校怎样?还能关了学校?
陈伯强:日本人绝不会让中国人自己办学,看看眼下的东北,就知道下一步的华北和北平了!
37.北平郊外,乡间土路,外,下午
马车驶出城区,进入乡村土道。路两边全是高粱、玉米地。在陈氏兄弟催促下,赶车人一个劲儿地挥鞭抽马背,坐车人随车颠簸得更厉害。
陈伯强:……大哥在学界影响大,如果向政府提出呼吁,把学校撤到南方,继续办学教书呢?
陈伯年:你是说南下?不行,绝对不行!
陈伯强:为什么?
陈伯年:中国历史上,把战乱时的南下称为南渡,每次南渡,结局都不好!
赶车人又猛甩鞭子,“啪”“啪”的响声在田野回荡。马车后面掀起阵阵黄尘。
陈伯年:晋元帝、宋高宗、还有南明政权,都是从北方撤到南方,还是被灭掉了。
陈伯强:噢?
陈伯年:如果呼吁政府南下办学,很可能要重蹈历次南渡覆辙,怕是回不来喽,你尽瞎想!
38.乡间路上,外,下午
马车经过简易小桥。
陈伯年:……再说,爹年老多病,一大家子老小,怎禁得起南下折腾?孩子们学业中断怎么办?满屋子藏书、资料,那一大四合院子家产,咱能背走?更何况我们的大学了,图书馆、试验室,那么多的教学设备,又怎么运?谈何容易!
陈伯强:难道大哥要困在这里么?
陈伯年:不管怎么说,咱们得守着家,守着学校,还要督促孩子们完成学业。这仗长不了,当年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后来不都撤了?我就不信熬不走他日本人!你也别乱跑,好好跟我在家呆着!
39.乡间路上,外,下午
马车在田间道上驰奔。两侧地里的高梁有一人多高,已经秀穗。
突然传来阵阵枪声,马车上的三个人都紧张起来。陈伯强示意车夫停车。他警惕地起身站在马车上,向远方眺望。
40.乡间路上,外,下午
大队日军步兵、骑兵和炮兵骄横地向这边开来。前面汽车上,日军尖兵端着歪把子机枪,不时向两旁青纱帐进行试探性射击。
陈伯强:是日军,进高粱地,快!
陈伯强跳下车,配合车夫,掉转马头,刚把大车拉进高粱地,日军的机枪就扫向他们,高粱穗和叶子哗哗落下,吓得陈伯年赶紧趴在车上,陈伯强有意用身体护着大哥。赶车人紧紧抱住马头,怕它受惊。
陈伯年:坏……坏了,日本人瞧见咱们了。
陈之强:都别动!
透过青纱帐的缝隙,能看到日军队伍正快速开进。
陈伯年:这么多鬼子往北开,莫非,南苑的仗打完了?
41.南苑,29军学兵团阵地,外,日
陈氏兄弟的马车终于来到南苑。车夫一声“吁”,勒住马,大车在路边停下,马喘着粗气,浑身冒汗。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