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6478
成片时长:每集约31分钟
阅读:1507
发表:2025/4/8
54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弦歌向西南》第1-5集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陈伯年:你们,竟然把大学变成撒旦的地狱!
日军大佐:哼,北大是当年反日运动发起者,你们要为此承担后果!
30.北京大学校园图书馆,内,日
鬼子们在图书馆内乱翻。不停地抽出中国文化类图书,成筐成麻袋地抬出去堆到广场上。
31.北京大学北侧广场,外,日
鬼子兵向书堆浇汽油。图书突然被点着,冒起滚滚浓烟。嗜书如命的陈伯年发疯似地冲过来阻止。
陈伯年:你们为什么烧书?不许烧书!
他和沈二堂等众教授从大火中抢出图书,被鬼子凶狠夺过去,又投进火堆。双方激烈推搡,陈伯年头发已乱,满脸鼻涕眼泪。
陈伯年:还我图书!不许毁灭文化!卑鄙!强盗!
日军大佐:说对了,就是要毁灭你们的文化!在沈阳时,五个月我们就烧了你们六百五十万册书,这点算什么?烧!烧!烧!涉及支那文化、历史的全烧毁,让我们大和文化在这里生根!
陈伯年:你们休想!休想!休想!
他被推倒一边。
鬼子兵们把更多的书箱投入火中,野焰更加猛烈。
陈伯年顿足捶胸:生复何用!生复何用啊!
沈二堂:陈先生,怎么办?
陈伯年:我们走!
32.北京大学校园地下室,内,日
教师们跟着陈伯年向校外走去。大佐突然一挥手,众多鬼子端着剌刀枪,站成一排,闪着寒光的刀尖对着教师们。
大佐:陈先生,快答应配合我们办学!中国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陈伯年:我也告诉你,中国还有句话,叫士可杀,不可辱!
被逼急的陈教授一下子拽开衣领,露出胸膛,疯了一般。
陈伯年:三岛倭奴,来吧!你看我们敢眨眼不!
众教师学着陈伯年,一齐向鬼子刀锋逼近,胸膛触碰到刺刀尖,但还是不停下脚步,威严气势逼迫鬼子一点点向后退。
大佐无奈地打个手势,士兵们闪开一条路。众教师跟着陈伯年,在刀丛间昂首走出北大。
33.北大校门外,外,日
教师们围着陈伯年急切地寻求办法。
教授甲:没想到他们如此野蛮!
陈伯年:现在清楚了,他们不仅仅是军事占领,还要摧毁我们的文化和教育!
从远处跑来一群同学,大家焦急地围在老师们周围。
同学甲:老师,学校还能办吗?
同学乙:老师,我们舍不得学校!
同学丙满含热泪:老师,我们还想读书!
众同学哭喊:我们还要读书!
陈伯年:老师记住你们的话。
34.北平,陈宅,外,日
陈老爷子正在树阴下闭目发呆。门被咣铛一声撞开。陈伯年头发很乱,目光呆滞地走进院子,看到惊讶的老父亲,泪水一下涌出。
陈伯年:北大……回不去了!
35.北平西北郊,清华大学理学院试验室,内,日
几位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忙碌着。清华理学院物理系主任叶庚尧教授正率陈伯强等骨干进行物理试验。
叶庚尧教授,偏瘦,戴眼镜,早年留学欧美,是国际著名原子理论专家。说话带浙江诸暨口音。习惯摸着下巴说话。口头语是“你知道”和“没问题”。
陈伯强兴奋地:叶教授,数据出来了,与前面数据一样!
叶庚尧:这说明我们试验的思路是对的!下一步,我们要研制粒子加速器,把这五十毫克的镭派上用场,没问题!
老师甲:叶先生,这五十毫克镭可是咱清华理学院的镇院之宝啊!
叶庚尧:唉,你们知道,这可是我留学毕业时导师送我的,极其珍贵,一定让它发挥作用,没问题。
陈伯强:先生,日军已进北平城,我们清华虽处郊外,但也不可大意。
叶庚尧:嗯,大家抓紧,把整个试验全部完成……
36.北平,陈宅/清华教务办公室,外/内,日
屋里电话响了。陈伯年疲惫、沮丧地拿起电话。对方是清华大学教务长、拄着双拐的独腿教授潘明袒。
潘明袒:陈先生,听说日军闯进北大了?
陈伯年:那里变成地狱了!
潘明袒:我还听说,天津的南开大、中、小学,都被日军焚毁!
陈伯年:消息是否可靠?
潘明袒:从天津逃出的南开老师亲口告诉我的。
陈伯年:你们清华怎样?
潘明袒:我们这儿远离城区,还没事儿,再说,清华靠庚款办学,有美国背景,量他日军还不敢怎样……
突然,窗外传来隆隆飞机声。潘明袒向窗外探头一望,只见三架涂着红太阳机徽的日军飞机在清华园盘旋,突然丢下数枚炸弹……
潘明袒:糟了,日军炸清华啦!
电话里传来爆炸声。陈伯年惊呆了。
37.清华园,内,日
电话听筒垂在空中晃动着。窗外硝烟火光中,老师、家眷们慌乱奔跑。
潘明袒拄着双拐边跑边喊叫:日本飞机轰炸,快去地下室!隐蔽!
38.清华大学理学院试验室,内,日
理学院叶庚尧教授正率陈伯强等几位老师埋头做试验。炸弹一响,大家有些慌乱,陈伯强赶紧护着叶庚尧,招呼众人向外疏散。
叶庚尧刚向外跑两步,突然又转身回来,抓起台面上的小铅筒,护在胸前,又跑了出去。
前面一颗炸弹爆炸,他被气浪吹倒,小铅筒滚向一边,他挣扎着赶紧把它又抓到手里,再次转身跑回试验室。
叶教授钻进内室,搬开桌子,熟练地在墙壁上抽出一块砖,将小铅筒放进去,迅速将砖堵好,把桌子推回原位置,又逃出屋外。
39.清华大学,科学馆地下室,内,日
潘明袒率师生家眷躲避在科学馆地下室。
洞口。陈伯强和几位男老师端进几盆沙子和一桶水。
陈伯强:把沙子和水放洞口,用来防火!
他把被单撕成条,浸水后发给大家。
陈伯强:如遇毒气,用它当防毒面具。
突然地下室外传来激烈枪声。
陈伯强:听枪声不远,好像就在清河一带。
潘明袒:告诉大家,天黑前不要出去……
40.通往清华大学的路上,外,日
日军大佐和中佐骑在马上,正率大队日军骑兵、步兵向清华前进。
中佐:大佐阁下,听说清华大学是靠美国退还的庚款办学的,是么?
大佐:哼!退还?那也是支那人的钱!
中佐:为什么?
大佐:当年国际联军击败清国军队,各国为争得更多赔款,都虚报战损率,美国人也在其中。
中佐:噢?
大佐:狡滑的美国人,为其在华长远利益考虑,决定退回部分庚款,在支那办学,培养亲美人才。
中佐:阁下,我们扫荡清华,是否会得罪美国?
大佐:清华大师云集,摧毁它,是对支那文化和教育沉重一击,其它问题不予考虑,加快行军速度!
41.清华大学,教务处,内,下午
潘明袒正紧张处理案头文书。护校队员甲气喘吁吁跑入。
队员甲:潘先生,大队日军正朝清华老南门开来!
消息震惊潘教务长和其他职员。
潘明袒:速通知老师和家眷们,马上撤离校园,都从后门走!
队员甲正欲离开。
潘明袒:等一下,你们校工组成护校队保护校产,过几天看情况再说。
42.通往清华大学的路上,外,日
日军正气势汹汹地向清华园疾进。
43.清华大学校园荷塘旁,内,下午
美丽的荷塘,荷花已过花期,碧绿的荷叶、莲蓬挺立水面。岸上,潘明袒指挥老师和大批家眷慌乱地向后门撤退。叶庚尧焦急地找到他。
叶庚尧:潘先生,你知道,我们那五十毫克镭还藏在试验室!
潘明袒:藏得隐蔽吗?
叶庚尧:隐蔽。
潘明袒:估计日军不会待太久,先藏在那儿。你马上护送梅先生家眷回城里婆家去,一定要安全送到。
44.清华大学老南门,外,日
日军骑兵从写有“清华园”的老南门冲进来。
两名护校队员上去阻拦,被日军用枪托打倒在地。
大佐军官一挥手,士兵们端枪冲向各教学楼、试验室。
日军大佐:哼,北大是当年反日运动发起者,你们要为此承担后果!
30.北京大学校园图书馆,内,日
鬼子们在图书馆内乱翻。不停地抽出中国文化类图书,成筐成麻袋地抬出去堆到广场上。
31.北京大学北侧广场,外,日
鬼子兵向书堆浇汽油。图书突然被点着,冒起滚滚浓烟。嗜书如命的陈伯年发疯似地冲过来阻止。
陈伯年:你们为什么烧书?不许烧书!
他和沈二堂等众教授从大火中抢出图书,被鬼子凶狠夺过去,又投进火堆。双方激烈推搡,陈伯年头发已乱,满脸鼻涕眼泪。
陈伯年:还我图书!不许毁灭文化!卑鄙!强盗!
日军大佐:说对了,就是要毁灭你们的文化!在沈阳时,五个月我们就烧了你们六百五十万册书,这点算什么?烧!烧!烧!涉及支那文化、历史的全烧毁,让我们大和文化在这里生根!
陈伯年:你们休想!休想!休想!
他被推倒一边。
鬼子兵们把更多的书箱投入火中,野焰更加猛烈。
陈伯年顿足捶胸:生复何用!生复何用啊!
沈二堂:陈先生,怎么办?
陈伯年:我们走!
32.北京大学校园地下室,内,日
教师们跟着陈伯年向校外走去。大佐突然一挥手,众多鬼子端着剌刀枪,站成一排,闪着寒光的刀尖对着教师们。
大佐:陈先生,快答应配合我们办学!中国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陈伯年:我也告诉你,中国还有句话,叫士可杀,不可辱!
被逼急的陈教授一下子拽开衣领,露出胸膛,疯了一般。
陈伯年:三岛倭奴,来吧!你看我们敢眨眼不!
众教师学着陈伯年,一齐向鬼子刀锋逼近,胸膛触碰到刺刀尖,但还是不停下脚步,威严气势逼迫鬼子一点点向后退。
大佐无奈地打个手势,士兵们闪开一条路。众教师跟着陈伯年,在刀丛间昂首走出北大。
33.北大校门外,外,日
教师们围着陈伯年急切地寻求办法。
教授甲:没想到他们如此野蛮!
陈伯年:现在清楚了,他们不仅仅是军事占领,还要摧毁我们的文化和教育!
从远处跑来一群同学,大家焦急地围在老师们周围。
同学甲:老师,学校还能办吗?
同学乙:老师,我们舍不得学校!
同学丙满含热泪:老师,我们还想读书!
众同学哭喊:我们还要读书!
陈伯年:老师记住你们的话。
34.北平,陈宅,外,日
陈老爷子正在树阴下闭目发呆。门被咣铛一声撞开。陈伯年头发很乱,目光呆滞地走进院子,看到惊讶的老父亲,泪水一下涌出。
陈伯年:北大……回不去了!
35.北平西北郊,清华大学理学院试验室,内,日
几位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忙碌着。清华理学院物理系主任叶庚尧教授正率陈伯强等骨干进行物理试验。
叶庚尧教授,偏瘦,戴眼镜,早年留学欧美,是国际著名原子理论专家。说话带浙江诸暨口音。习惯摸着下巴说话。口头语是“你知道”和“没问题”。
陈伯强兴奋地:叶教授,数据出来了,与前面数据一样!
叶庚尧:这说明我们试验的思路是对的!下一步,我们要研制粒子加速器,把这五十毫克的镭派上用场,没问题!
老师甲:叶先生,这五十毫克镭可是咱清华理学院的镇院之宝啊!
叶庚尧:唉,你们知道,这可是我留学毕业时导师送我的,极其珍贵,一定让它发挥作用,没问题。
陈伯强:先生,日军已进北平城,我们清华虽处郊外,但也不可大意。
叶庚尧:嗯,大家抓紧,把整个试验全部完成……
36.北平,陈宅/清华教务办公室,外/内,日
屋里电话响了。陈伯年疲惫、沮丧地拿起电话。对方是清华大学教务长、拄着双拐的独腿教授潘明袒。
潘明袒:陈先生,听说日军闯进北大了?
陈伯年:那里变成地狱了!
潘明袒:我还听说,天津的南开大、中、小学,都被日军焚毁!
陈伯年:消息是否可靠?
潘明袒:从天津逃出的南开老师亲口告诉我的。
陈伯年:你们清华怎样?
潘明袒:我们这儿远离城区,还没事儿,再说,清华靠庚款办学,有美国背景,量他日军还不敢怎样……
突然,窗外传来隆隆飞机声。潘明袒向窗外探头一望,只见三架涂着红太阳机徽的日军飞机在清华园盘旋,突然丢下数枚炸弹……
潘明袒:糟了,日军炸清华啦!
电话里传来爆炸声。陈伯年惊呆了。
37.清华园,内,日
电话听筒垂在空中晃动着。窗外硝烟火光中,老师、家眷们慌乱奔跑。
潘明袒拄着双拐边跑边喊叫:日本飞机轰炸,快去地下室!隐蔽!
38.清华大学理学院试验室,内,日
理学院叶庚尧教授正率陈伯强等几位老师埋头做试验。炸弹一响,大家有些慌乱,陈伯强赶紧护着叶庚尧,招呼众人向外疏散。
叶庚尧刚向外跑两步,突然又转身回来,抓起台面上的小铅筒,护在胸前,又跑了出去。
前面一颗炸弹爆炸,他被气浪吹倒,小铅筒滚向一边,他挣扎着赶紧把它又抓到手里,再次转身跑回试验室。
叶教授钻进内室,搬开桌子,熟练地在墙壁上抽出一块砖,将小铅筒放进去,迅速将砖堵好,把桌子推回原位置,又逃出屋外。
39.清华大学,科学馆地下室,内,日
潘明袒率师生家眷躲避在科学馆地下室。
洞口。陈伯强和几位男老师端进几盆沙子和一桶水。
陈伯强:把沙子和水放洞口,用来防火!
他把被单撕成条,浸水后发给大家。
陈伯强:如遇毒气,用它当防毒面具。
突然地下室外传来激烈枪声。
陈伯强:听枪声不远,好像就在清河一带。
潘明袒:告诉大家,天黑前不要出去……
40.通往清华大学的路上,外,日
日军大佐和中佐骑在马上,正率大队日军骑兵、步兵向清华前进。
中佐:大佐阁下,听说清华大学是靠美国退还的庚款办学的,是么?
大佐:哼!退还?那也是支那人的钱!
中佐:为什么?
大佐:当年国际联军击败清国军队,各国为争得更多赔款,都虚报战损率,美国人也在其中。
中佐:噢?
大佐:狡滑的美国人,为其在华长远利益考虑,决定退回部分庚款,在支那办学,培养亲美人才。
中佐:阁下,我们扫荡清华,是否会得罪美国?
大佐:清华大师云集,摧毁它,是对支那文化和教育沉重一击,其它问题不予考虑,加快行军速度!
41.清华大学,教务处,内,下午
潘明袒正紧张处理案头文书。护校队员甲气喘吁吁跑入。
队员甲:潘先生,大队日军正朝清华老南门开来!
消息震惊潘教务长和其他职员。
潘明袒:速通知老师和家眷们,马上撤离校园,都从后门走!
队员甲正欲离开。
潘明袒:等一下,你们校工组成护校队保护校产,过几天看情况再说。
42.通往清华大学的路上,外,日
日军正气势汹汹地向清华园疾进。
43.清华大学校园荷塘旁,内,下午
美丽的荷塘,荷花已过花期,碧绿的荷叶、莲蓬挺立水面。岸上,潘明袒指挥老师和大批家眷慌乱地向后门撤退。叶庚尧焦急地找到他。
叶庚尧:潘先生,你知道,我们那五十毫克镭还藏在试验室!
潘明袒:藏得隐蔽吗?
叶庚尧:隐蔽。
潘明袒:估计日军不会待太久,先藏在那儿。你马上护送梅先生家眷回城里婆家去,一定要安全送到。
44.清华大学老南门,外,日
日军骑兵从写有“清华园”的老南门冲进来。
两名护校队员上去阻拦,被日军用枪托打倒在地。
大佐军官一挥手,士兵们端枪冲向各教学楼、试验室。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