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诊断
剧本诊断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6763
成片时长:每集约30分钟
阅读:9328
发表:2015/4/28 修改:2015/4/30
23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国宝》第14-19集
秋实先生 [贵州贵阳]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4-19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战争  爱国  近代

  
  15 、北平地方法院临时监房(内/日)
  伍敬源衣衫陈旧,蓬发长须,倒背着双手面壁而立。
  
  监房的铁门打开了,法警甲匆匆跑进来,拉着伍敬源的胳膊:“伍先生,快走吧!”
  伍敬源不解地反问:“怎么!我用得着逃跑吗?”
  法警甲:“你误会了!我不是来帮助你逃跑的。该逃跑的人早已跑光了,你还在这里等什么?”
  伍敬源:“案子的事怎么说法?”
  法警甲:“哪还有人管你这破事,早都逃命去了。嗨!日本鬼子祸害了半个中国,却救了你这一时。快走吧!”
  
  伍敬源迟疑了一下,跟着法警甲走出监房。
  
  16 、北平·大街上(外/日)
  日光暗淡。
  伍敬源独自走在大街上,不时抬头望望久别的市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油然而生!
  
  ——古城,在铁蹄蹂躏前显得特别的沉寂!
  
  17 、神武门前(外/日)
  伍敬源顺着大街慢慢行走,不知不觉走到景山前大街,来到神武门前——眼望着萧肃、暗淡、紧闭的神武门,悲情、愁情、冤情、伤情交集在一起,顿生一种想向亲人倾诉、想向母亲撒娇的情愫,不禁落下两滴心酸的泪水。
  沉默相对——昔日霸气冲天的紫禁城,如今也黯然神殇——
  
  18 、北平郊野(外/日)
  伍敬源盲然无目标的走着——郊外的荒野,经过战火摧残的盛夏的郊野,缺失了满目葱绿,唯有枯焦的殘枝和饱受蹂躏的败草。
  
  太阳西坠在地平线上,半脸余晖把战后的荒原渲染得更加焦灼。
  
  伍敬源放眼四顾,似乎在寻找新的出路——终于,他又迈开了沉稳的步伐向前走去。他,越走越远,身影越来越小,最后完全融合在金色的霞光里——
  
  遥远的地方,不时传来隆隆的炮声——
  
  19 、南京城(外/日)
  天空,黑云压顶!
  旷野,涌动着蚁群般的难民。
  南京城里难民、灾民,洪水般涌来——
  大街小巷,人满为患!
  
  20 、南京军营(外/日)
  国军正在大撤退:人喊马叫,笛响车鸣,一派闻风而逃的场面——
  
  21 、下关火车站(外/日)
  一列长长的火车,满灌着狼狈不堪的国军队伍西奔而去——
  停在站台上的列车,国军队伍在拼命往上拥挤!
  站台上,军警挥舞着皮鞭棍棒驱赶着靠近的难民——
  
  22 、飞机场(外/日)
  明故宫机场——达官贵人们拥挤在候机厅里,焦急的等待着航班消息!
  三叉河机场——达官贵人们朝着刚刚降落的客机蜂拥而去——
  大校场机场——党国要员们在护卫的簇拥下陆续登机——
  小营飞机场——蒋介石的专用飞机准备起飞。
  
  23 、朝天宫·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外/日)
  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外,一副落魄相的伍敬源徜徉走来——
  庄重和李铁走出办公室,猛然看见踉跄而来的伍敬源,庄重一个楞怔,大声呼叫:“伍先生!伍先生回来了——伍先生回来了——”
  院事和同仁们闻声赶来,围着伍敬源问候不止。簇拥着把伍敬源迎进会客室。
  
  24 、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会客室里(内/日)
  几十个院事和同仁围着伍敬源,把会客室塞得满满的。
  庄重:“伍先生,你是怎么来到南京的?”
  伍敬源茫茫地望着空间:“一言难尽啊——”
  赵玉恒:“听说你在北平也受到余先生冤案的牵连,大伙都急坏了,却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帮助你——让你受苦了!”
  在座都微微低下头,沉默着。
  陈维钧打破寂静:“伍先生,故宫博物院的情况怎么样了?”
  伍敬源捧着一只热气腾腾的茶杯,慢慢喝了一口,向大伙叙述着:
  “……日本人还没进北平,国府后来任命的那几个博物院管理人差不多都跑光了!听说只留下几个工役看守。日本鬼子进紫禁城就像进自己的家门一样方便。故宫被翻了个底朝天,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剩下——”
  
  【化出】——
  
  25 、北平·故宫·神武门(外/日)
  神武门被砸开了,一队鬼子兵在军官的指挥下冲进故宫,几个留值的职员和下人抱着头、颤颤兢兢的蹲在角落里,任凭日寇来往横行——
  
  26 、养心殿(内/日)
  贴着封条的养心殿宫门被砸开,鬼子兵嚎叫着冲进去,案桌、柜台、展架或被砸烂,或被推倒——
  
  27 、乾清宫(内/日)
  乾清宫的宫门被撞开了,鬼子兵蜂拥而入,一阵乒乒乓乓的摔打声传来,鬼子军官厉声喝止,用指挥刀指着存放的古物器皿说:“这些通通的带走!”
  
  28 、太和殿前(外/日)
  太和殿前,鬼子军官围着骈列两旁的鹿、鹤、马、鼎及宝座两旁的猊炉、香亭之类看个不够。翻译官讨好的说:“太君,这些都是上好的铜器,融化了可以制造枪弹炮弹。”
  鬼子军官喜不自禁地摆摆手说:“不不不!你的不懂!”然后对着鬼子兵说:“统统的带走!”于是,一群被抓来的民伕在刺刀的威逼下动手拆卸大件铜器……
  
  29 、太和门广场(外/日)
  太和门广场上堆积的被掠夺物资,正在被装上日军的卡车……
  日军的卡车源源不断的开进太和门广场——
  满载着掠夺物资的日军卡车源源不断的驶离太和门广场——
  
  【化入】——
  
  30 、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会客室里(内/日)
  伍敬源泪流满面的说:“——还有一批不能断定年代的铜缸66座、铜炮4尊、铜灯亭91座据说被日本人运往天津去冶炼熔化,用以制造炮弹壳、枪弹壳!——完了,全都完了!一件有价值的东西都没留下——”
  会客室里骂声一遍:“强盗!” ,“可恶的强盗!”
  ……
  
  31 、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库房(内/日)
  大库房里,周宏文伴着伍敬源交谈着。
  伍敬源:“……南迁的文物都在这里?”
  周宏文:“分三个库房存放。全部完好。现在就是人手奇缺!余进振与李溥祥的争斗,把人心都搅散了,不少人离开了博物院,反倒是南下的工役回来不少。但是,新增的人员多数不懂文物管理——你回来就好了。”
  伍敬源:“庄重也算是个老宫人了——他现在怎么样?”
  周宏文:“庄重人品好,能力也比较强,已被列入了编制,现在是劳务科的科长了。”
  伍敬源:“用人之际嘛!很好,此人有正义感!——余先生的案子后来怎么定论?”
  周宏文:“淞沪会战开始,宋院长子文回到行政院,博物院的情况有了好转。余先生去世了,再加上前线战事紧迫,所谓的故宫盗宝案也就无人再提起,不了了之。”
  伍敬源猛然想起什么,问:“我刚才好像看见李铁了——他不是也被抓起来了吗?他是怎么来到南京的?”
  周宏纹:“法院没把他们工役当回事,关了几天就放了,后来跟着难民到了南京——这一打击没有挫伤他们热爱国宝的积极性,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保护国宝的信念——这些都是庄重努力的结果——庄重,人才难得啊!”
  伍敬源:“前线吃紧,南京亦不安稳,对国宝也该做下一步打算了。”
  周宏文:“是的。国府正在做预案——”
  
  32 、行政院会议(内/日)
  民国政府行政院关于国宝避寇内迁方案讨论会议正在召开。
  宋子文:“……现在国家危难,日寇进逼,东北、华北失守,华东岌岌可危,博物院提出‘国宝避寇内迁’意见。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专题会议,请各位发表自己的见解。”
  林世曾:“九·一八事变后,国府对北平故宫古物南迁决策较快,给了博物院同仁一个较充分的准备时间,但是,还是有少部分没来得及转移遭日寇侵占。现在日寇集结三十万军队屯兵上海黄浦江及长江口岸,情势之严峻较卢沟桥事变有过之而无不及!华东危机,大战在即。博物院现在提出国宝避寇内迁是势在必行,行政院和国府应及早拿出决策安排转迁。”
  吴震禹:“大家都看得见,有很多政界高官和商界大贾都在忙着安排自家的后路,局势危机自不待言。博物院的国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华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缩影,首先安排它的保护、我认为毋容置疑。建议行政院和国府尽快决策。”
  宋子文:“博物院的文物总数是多少?”
  周宏纹:“本来有一万九千五百五十七箱,国家文物局又转过来一百五十箱。合计是一万九千七百零七大箱。”
  宋子文:“把你们的内迁计划说说吧。”
  周宏纹:“现在日寇进攻迅猛,到处实施狂轰滥炸。为避免不测,我们设想分南、北、中三路转迁。目前的最大困难是经费和运输工具。”
  宋子文:“这事我还要上报国府和中政会议。但是,出国参展的那批重宝你们可以提前转移,数量不多吗,经费和运输你们可以自己先解决。”
  汪精卫:“李溥祥先生,你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我希望你在这次文物内迁中发挥作用,勇挑大梁!”
  李溥祥:“溥祥一定不负领袖的厚望!”
  宋子文:“就这样吧。我还要向中央汇报。你们博物院提前做好内迁准备。”
  
  33、蒋介石府邸(内/日)
  蒋介石坐在办公桌前翻看着报告——
  蒋介石:“子文,此事你考虑欠妥了!第一,淞沪会战在即,一切运输工具都要服务于会战前线,不能受丝毫影响!第二,眼下大局未稳,民心浮动。国家首先考虑的是扭转局面,所以调集了七十五万军队抗击,胜负未知,现在就兴师动众地转迁那么大一批文物,势必动摇士气民心,增加不稳定因素——你这个报告还是先放一放——我们在冶山不是还建有一个密库吗,对防空袭相当有保障,你也可以安排他们就地分散储藏嘛!”
  
  34、南京·冶山密库(外/日)
  冶山密库远离市区,绿林掩隐。
  博物院的文物正在朝这里分散。密库外停放着运送文物的车辆,成群结队的民工们正在加紧搬运。
  庄重对陈维钧说:“国府出的这叫啥主意!南京一旦保不住,北郊百十来公里的地方可能太平吗?”
  陈维钧:“由他们折腾去吧。劳民伤财不得好处的事,他民国政府还办的少了吗?”
  
  35 、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办公室(内/日)
  周宏纹和赵玉恒在交谈着。
  周宏纹:“……把出国参展的八十箱重宝率先转移出去,这是行政院宋子文院长的交待。因为这批文物尤其贵重,我认为由你负责较为合适。不知赵先生有没有困难?”
  赵玉恒:“院长安排了我哪能推辞。具体方案确定了吧!”
  周宏纹:“此行的目标暂时定在湖南大学,行政院都已经为你安排妥了。博物院的卫队,你带一个小队随行,院里新来的那几个年轻人你也带上,另外由你自选合适的专业人员做配合。十四号有一艘建国论去武汉,行政院也联系好了。此行不要声张,一切都要秘密进行——哦!你看,今天已经十二号了。你就抓紧准备吧。”
  
  36 、上海·苏州河畔(外/日)
  枪弹密集如雨;
  炮声震耳欲聋;
  硝烟遮天蔽日;
  战火映红海疆;
  尸骨堆积如山;
  血水汇集成河——
  
  【叠影字幕加旁白】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第二次上海事变“淞沪会战”拉开战幕。
  日军投入九个师团和两个旅团约三十万余兵力,中国军队投入七十五
  个师和九个旅共七十五万余兵力,双方展开了中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
  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战役前后历时三个月时间,最后以日方损兵
  四万余人取胜,中方则死伤三十余万人而败走西南——
1 ... 7 8 9 10 11 12 13 ... 16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奉天承运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zxc
  • 学生
    big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编剧
    牛大力
  • 编剧
    uuu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1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天地同心(主旋律)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红伤(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报答(主旋律, 爱情, 都市)
江山儿女(主旋律, 爱情, 军事)
几度风月几度情(主旋律, 爱情)
叠出的祸端(主旋律)
夺粮(主旋律, 军事)
为了和平(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岁月如歌(主旋律)
悲情苦楝河(主旋律, 爱情, 农村)
叛乱即将发生(主旋律, 古装, 军事)
寒雨的春天(主旋律)
送你一束沙枣花(主旋律, 犯罪)
蔡伦传奇(主旋律, 古装)
白桦树下(主旋律, 爱情)
大梦小生活(主旋律, 都市, 犯罪)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