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6763
成片时长:每集约30分钟
阅读:9328
发表:2015/4/28 修改:2015/4/30
23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国宝》第14-19集
1-7
8-13
14-19
20-23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李溥祥沉思着,(内心独白:“刺客原来不是冲着我来的!” )轻轻摇摇头,说:“不知道——”
24 、南京·中央医院(内/日)
李溥祥换了一套挺括的干净衣裤,同怀抱花篮的刘素鲜向病房走来,走廊上的卫兵频频向他行礼致敬!
走廊上,何应钦夫妇迎面走来。李溥祥快步迎上去握着何应钦的手。
李溥祥:“将军好!夫人好!”
何应钦:“好好好。你们也是来看望汪先生的?我们刚从那里出来——溥祥啊!你老弟大仁大义,堪称楷模,令人敬佩!”
李溥祥:“将军夸奖了——我这也是不得己而为之啊——”
何应钦:“谦虚!谦虚!好吧,你们先去看望汪先生。改日我设宴为你老弟压惊。”
刘素鲜挥着手:“何将军,回见!夫人,回见!”
25 、中央医院特级病房(内/日)
进了病房,两位身穿中山装的特派专护很崇拜地对李溥祥行鞠躬礼。
坐在汪精卫病床边凳子上的陈璧君也站起来,礼貌地向李溥祥欠欠身子:“李先生好!” 李溥祥突然产生一种“承受不起的”殊荣感,显得有点惶惑。头脑里慎思着(内心独白:原来他们都把我当成舍身救汪精卫的英雄了——我这是因祸得福啊!)
陈璧君接过李溥祥手上的花篮,放下后说:“李先生大义禀然,舍生取义,我们一家永远都会记住你的恩德……”
李溥祥:“太太言重了!歹徒竟敢在中央全会这样隆重的场合公然行刺,这是对领袖的大逆不道,对党国的大逆不道,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大逆不道,当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溥祥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汪精卫躺在病床上说:“溥祥来了?请坐吧。”
李溥祥:“汪院长醒了!好啊好啊!”
陈璧君:“李先生前两次来看望时,我们兆铭一直在昏迷中。昨天才苏醒过来。医生说:已经脱离危险了。”
李溥祥:“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汪精卫:“坐吧。溥祥啊,我虽然身负重伤,这条命却是你救下来的。我感谢你,却又不得不说你两句:你太冒险了!你在扑向歹徒的同时,子弹几乎是贴着你的身子飞过来的;如果你光荣了,我会活的安稳吗?!”
李溥祥:“你快别这么说了——保护领袖,溥祥义不容辞!”
汪精卫:“回想往事,我自觉得对你的关心帮助太不够了——以后,只要我还活着,定当全力帮助你,你该做什么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意外收获使李溥祥受宠若惊!说:“谢谢领袖栽培,溥祥永远忠于你!”
护士走进来,说:“病人刚苏复,需要静养,请李委员少与他说话。”
李溥祥:“好的好的——院长,你好好休养,溥祥就先回去了。”
汪精卫:“好的。你回去吧。要注意自我保护。再见!”
陈璧君:“李先生再见!”
26 、上海·沧州别墅客厅(内/日)
刘洋坐在李溥祥对面,兴致勃勃地说:“姐夫,你这次虽说是有惊无险,却也因此扉声华夏,荣光万里,连蒋委员长都为之感叹!”
李溥祥掏出一支烟自己点上,喷出一口浓重的烟雾,摆摆手:“不说那事了。检举余进振等人的材料整理好了吗?”
刘洋:“早整理好,已经报送国府了。过两天要召开特别会议审议。”
李溥祥:“好好好!这就好。对手一天不倒,我就一天下不了火焰山!”
27 、南京·行政院会议大厅(内/日)
林森主持的审议故宫博物院古物纠纷案会议正在进行——
刘洋:“……据民国最高法院方面查实,余进振、伍敬源等人在处分物品中有巨大嫌疑!其一、余进振曾购买三千元物品而款额不清;其二、宫中物品均系珍品,则处分方案中却定以七折便卖,主谋者个人从中牟取暴利;其三,余进振、伍敬源一伙纵拥下属姚壮壮等人盗窃贵重物品多件……”
马相廷惊愕得张大了嘴吧 ——心里在说:“天大的诬陷、栽赃、陷害啊!”
林世曾:“姚壮壮的事以前不是查过了吗?”
李溥祥打断林世曾的提问,说:“据鄙人所知,余进振之所以如此为所欲为,则因身后有着一群同谋和支持者。余进振及身后的同谋和支持者不仅在故宫古物案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还涉嫌‘通共’!这是我们在座者均不可忽视的重大政治倾向问题!……”
——林世曾闻言脸色刹白!
——吴震禹闻言坐立不安!
与会者甲悄悄问身旁的人:“这是怎么啦?问题突然变得如此严重!”
与会者乙低声回答:“仁兄忘了!二十年代初期张静江、林世曾、吴震禹、蔡元培等人组织的勤工俭学会,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蔡和森、王若飞、李维汉、李立三、聂荣臻、李富春、蔡畅等留法学生都是他们亲自推荐或选送的。”
与会者甲:“这不是扯得太离谱了嘛!”
与会者乙:“溥祥这是借题发挥,拉出蒋委员长的反共大旗作虎皮来镇住余进振身后的支持者。”
与会者甲:“溥祥这家伙太阴毒了!”
与会者乙:“算了,明则保身,别把自己卷进去就行了。”
林森:“——与本案无直接关系的话题容后再议吧。关于本案的发言请继续!”
李溥祥:“……在古物南迁中,有太庙金制祭器二十六箱未运到上海。另外,传说余进振曾私送大批成扇给过张学良……”
马相廷惊恐得浑身微微颤抖,满脸冷汗。
苏伟民:“成扇应属古物馆掌握,马先生亦在古物馆工作,是当然的知情人——可有此事?”
马相廷完全惊呆了!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什么——
苏伟民:“马先生!可有此事?”
马相廷这时才醒悟:(内心独白:通知我这个平头百姓来参加这么重要的会议,原是为了胁迫我作伪证啊!)。仓惶间语无伦次地说着:“啊!……我……什么?不……不……不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啊——”马相廷说着,不禁伤心的痛哭起来——
会场静默了——
林森:“对于罢免余进振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的提案,在座有何异议?”
苏伟民:“还是先查一查,把事情搞清楚为好。”
……
28 、上海·黄浦江边(外/日)
夜晚。
万盏灯火倒映江中,此刻的黄浦江就像一座变幻莫测的神奇迷宫——
苏伟民矗立江边,手扶栏杆,目视波光粼粼的江面,双眉凝重——
伤痊未愈的余进振左臂吊着绷带,右手扶着拐杖,坐在一条石墩上,盼望着苏伟民的下文——苏伟民沉默着。
余进振:“……后来去查过没有?结果怎样?”
苏伟民叹息着说:“查了——我就是受行政院委派前来督查的。今天刚刚结束,我就赶过来看你了。”
余进振急切地问:“结果呢?”
苏伟民:“出动一百多人查了几天,翻动了两万多大箱……”
【化出】——
29 、上海·临时库房(内/日)
——大库房里,百多人正在查检,写票的、抬箱的、开箱的、验货的、点数的、记录的、回装的、封箱的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朱贵生说:“我看就算了,几天过去了,还不是在瞎忙乎!没有的东西怎能找得出来!”
苏伟民:“那怎么行!二十六大箱珍宝不是小事,马虎不得,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又一个大木箱抬出来,封条上的取货栏和编号栏都空着——
工役总领班庄重报告:“苏先生、朱先生,这一箱的封条上只有博物院的签署和行政院的印记,没有填写出货地点和封箱编号。怎么处理?”
朱贵生没有说话,侧身走开。
苏伟民说:“打开!”
木箱打开了。验货员取出物品仔细地看了看说:“没错——这就是太庙的祭器。”
苏伟民:“继续检查。逐一清点数目,不得马虎!”
庄重:“苏先生,这里又发现一箱!”
抬箱的力夫:“这里又发现一箱——”
……
【化入】——
30 、黄浦江边(外/日)
黄浦江边:
苏伟民:“经过认真严格的查点,二十六箱全部查出,只是在一只箱子里多出四十六颗纬珠和一些细小的米珠——可能是装箱时粗心大意所致。”
余进振不解的自问:“怎么会有二十六箱的封条未填写完整呢?”
苏伟民:“我打电话去北平博物院询问了,据说那一批是溥祥督导封装的,不知怎么就忽略了封条中还有填写不全的。”
余进振若有所悟:“难怪溥祥能一口准确的报出有二十六箱存在问题;也难怪他急着要抢夺博物院的管理权——阴谋啊!必须揭穿!”
31 、叠影特技画面(内/日)
余进振左手吊着绷带,正在伏案挥笔疾书——
一只大信封,上书收信人:中华民国行政院——信封飞出画面。
余进振左手吊着绷带,正在伏案挥笔疾书——
一只大信封,上书收信人:中央监察委员会——信封飞出画面。
余进振左手吊着绷带,正在伏案挥笔疾书——
一只大信封,上书收信人: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信封飞出画面。
余进振左手吊着绷带,正挥汗如雨的在伏案挥笔疾书——
一只又一只的大信封飞出画面——
32 、行政院(内/日)
办公室里,一个官员拿着余进振的投书,叹息着说:“可怜这个余进振啊,碰了南墙都不知道回头——”
另一个职员接着说:“这个愚儒那是李溥祥的对手!人家有汪精卫做后盾!”
33 、中央监察委员会(内/日)
某办公室里,一个官员把信件轻轻地丢在桌上,寓意深长地说:“斗吧!斗吧!最好斗个玉石俱焚。”
34 、中华民国最高法院(内/日)
某办公室里,一个官员用火柴点燃了余进振的投诉信件,再用点燃了的信件点燃嘴里衔着的一支香烟——信件变成无数只黑蝴蝶在空中飞舞——
35 、南京·总统府(内/日)
宽大阔绰的办公室里,蒋介石靠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微闭双眼。
秘书长站在办公桌前,双手呈上一只信封,说:
“……这是北平故宫博物院的余进振院长呈上来的控告信。从内容上来看,似乎有隐情……”
蒋介石慢条斯理的问:“你说的是那个毛泽东的老师吗?他的好学生给我惹的麻烦不小啊——放在这里吧。”
36 、南京·最高法院法庭上(内/日)
伤未痊愈的余进振依然吊着绷带,坐在被告席上,愤怒的目光直射对面正在宣读《公诉书》的公诉人。
齐文贵神色慌张的坐在证人席上。
公诉人:“……查,被告余进振,在主持故宫博物院期间,擅自做主将处分物品低价折扣出售,从中渔利,私饱中囊——见《证明材料》之五;查被告余进振,在主持故宫博物院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侵吞价值三千余元的绸缎和皮货——见《证明材料》之六;查被告余进振,在主持故宫博物院期间,唆使、纵拥下属姚壮壮等人盗窃馆中珍品多起——见《证明材料》之七;查被告余进振,在组织古物南运期间,暗藏太庙金制祭器等珍贵宝物多达二十六箱——见《证明材料》之八……”
——听着那些无中生有、恶意栽赃、嫁祸于人的惊人条陈、那些恶语中伤的严词厉语,余进振气得脸色铁青,浑身发抖,忍不住站起来,挥舞着右手呼喊着:“造谣!污蔑!天理何在!天理何在啊!”喊着,终于口吐鲜血,栽倒在被告席上——
37 、北平·故宫博物院(内/日)
博物院已经关闭开放。院里冷冷清清。
38 、故宫博物院·院务办公室(内/日)
朱贵生:“——我这次来,还是继续侦查上次那个案子。据查,物品处分收入共有七十多万元。我疑心这个数字是否可靠?”
伍敬源:“当时的监察员,有北平地方法院的院长、检察署的检察长、北平政整会的黄郛委员长、军委会的何应钦委员长等人。投标有无情弊,你可以去向他们调查。账目是否清楚,你已查过,心里也该有数。如有疑问,该去问财务方面,或者到各得标金店去查对——这应该是办案常识,无需我提醒吧!”
朱贵生:“余先生有无私自下馆提货的现象?”
伍敬源:“没有。也不可能!我们的规章制度很完善、也很严格!”
朱贵生威胁地说:“难道说,身为一院之长,连视察院况的权利也没有?!”
伍敬源反唇相讥:“我看见你的车停在外面,显然你是坐车来的——难道说,你一个堂堂检察官,连走路的权利也没有吗?”
朱贵生尴尬了一阵,说:“——这样吧:这里有一份检举余先生的材料,伍先生帮忙签个字,你就什么事也没有了。”
伍敬源结果材料看了一眼,愤怒地摔在桌子上:“造谣!诬陷!卑鄙可耻!”
朱贵生:“那好——再见。”
24 、南京·中央医院(内/日)
李溥祥换了一套挺括的干净衣裤,同怀抱花篮的刘素鲜向病房走来,走廊上的卫兵频频向他行礼致敬!
走廊上,何应钦夫妇迎面走来。李溥祥快步迎上去握着何应钦的手。
李溥祥:“将军好!夫人好!”
何应钦:“好好好。你们也是来看望汪先生的?我们刚从那里出来——溥祥啊!你老弟大仁大义,堪称楷模,令人敬佩!”
李溥祥:“将军夸奖了——我这也是不得己而为之啊——”
何应钦:“谦虚!谦虚!好吧,你们先去看望汪先生。改日我设宴为你老弟压惊。”
刘素鲜挥着手:“何将军,回见!夫人,回见!”
25 、中央医院特级病房(内/日)
进了病房,两位身穿中山装的特派专护很崇拜地对李溥祥行鞠躬礼。
坐在汪精卫病床边凳子上的陈璧君也站起来,礼貌地向李溥祥欠欠身子:“李先生好!” 李溥祥突然产生一种“承受不起的”殊荣感,显得有点惶惑。头脑里慎思着(内心独白:原来他们都把我当成舍身救汪精卫的英雄了——我这是因祸得福啊!)
陈璧君接过李溥祥手上的花篮,放下后说:“李先生大义禀然,舍生取义,我们一家永远都会记住你的恩德……”
李溥祥:“太太言重了!歹徒竟敢在中央全会这样隆重的场合公然行刺,这是对领袖的大逆不道,对党国的大逆不道,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大逆不道,当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溥祥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汪精卫躺在病床上说:“溥祥来了?请坐吧。”
李溥祥:“汪院长醒了!好啊好啊!”
陈璧君:“李先生前两次来看望时,我们兆铭一直在昏迷中。昨天才苏醒过来。医生说:已经脱离危险了。”
李溥祥:“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汪精卫:“坐吧。溥祥啊,我虽然身负重伤,这条命却是你救下来的。我感谢你,却又不得不说你两句:你太冒险了!你在扑向歹徒的同时,子弹几乎是贴着你的身子飞过来的;如果你光荣了,我会活的安稳吗?!”
李溥祥:“你快别这么说了——保护领袖,溥祥义不容辞!”
汪精卫:“回想往事,我自觉得对你的关心帮助太不够了——以后,只要我还活着,定当全力帮助你,你该做什么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意外收获使李溥祥受宠若惊!说:“谢谢领袖栽培,溥祥永远忠于你!”
护士走进来,说:“病人刚苏复,需要静养,请李委员少与他说话。”
李溥祥:“好的好的——院长,你好好休养,溥祥就先回去了。”
汪精卫:“好的。你回去吧。要注意自我保护。再见!”
陈璧君:“李先生再见!”
26 、上海·沧州别墅客厅(内/日)
刘洋坐在李溥祥对面,兴致勃勃地说:“姐夫,你这次虽说是有惊无险,却也因此扉声华夏,荣光万里,连蒋委员长都为之感叹!”
李溥祥掏出一支烟自己点上,喷出一口浓重的烟雾,摆摆手:“不说那事了。检举余进振等人的材料整理好了吗?”
刘洋:“早整理好,已经报送国府了。过两天要召开特别会议审议。”
李溥祥:“好好好!这就好。对手一天不倒,我就一天下不了火焰山!”
27 、南京·行政院会议大厅(内/日)
林森主持的审议故宫博物院古物纠纷案会议正在进行——
刘洋:“……据民国最高法院方面查实,余进振、伍敬源等人在处分物品中有巨大嫌疑!其一、余进振曾购买三千元物品而款额不清;其二、宫中物品均系珍品,则处分方案中却定以七折便卖,主谋者个人从中牟取暴利;其三,余进振、伍敬源一伙纵拥下属姚壮壮等人盗窃贵重物品多件……”
马相廷惊愕得张大了嘴吧 ——心里在说:“天大的诬陷、栽赃、陷害啊!”
林世曾:“姚壮壮的事以前不是查过了吗?”
李溥祥打断林世曾的提问,说:“据鄙人所知,余进振之所以如此为所欲为,则因身后有着一群同谋和支持者。余进振及身后的同谋和支持者不仅在故宫古物案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还涉嫌‘通共’!这是我们在座者均不可忽视的重大政治倾向问题!……”
——林世曾闻言脸色刹白!
——吴震禹闻言坐立不安!
与会者甲悄悄问身旁的人:“这是怎么啦?问题突然变得如此严重!”
与会者乙低声回答:“仁兄忘了!二十年代初期张静江、林世曾、吴震禹、蔡元培等人组织的勤工俭学会,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蔡和森、王若飞、李维汉、李立三、聂荣臻、李富春、蔡畅等留法学生都是他们亲自推荐或选送的。”
与会者甲:“这不是扯得太离谱了嘛!”
与会者乙:“溥祥这是借题发挥,拉出蒋委员长的反共大旗作虎皮来镇住余进振身后的支持者。”
与会者甲:“溥祥这家伙太阴毒了!”
与会者乙:“算了,明则保身,别把自己卷进去就行了。”
林森:“——与本案无直接关系的话题容后再议吧。关于本案的发言请继续!”
李溥祥:“……在古物南迁中,有太庙金制祭器二十六箱未运到上海。另外,传说余进振曾私送大批成扇给过张学良……”
马相廷惊恐得浑身微微颤抖,满脸冷汗。
苏伟民:“成扇应属古物馆掌握,马先生亦在古物馆工作,是当然的知情人——可有此事?”
马相廷完全惊呆了!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什么——
苏伟民:“马先生!可有此事?”
马相廷这时才醒悟:(内心独白:通知我这个平头百姓来参加这么重要的会议,原是为了胁迫我作伪证啊!)。仓惶间语无伦次地说着:“啊!……我……什么?不……不……不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啊——”马相廷说着,不禁伤心的痛哭起来——
会场静默了——
林森:“对于罢免余进振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的提案,在座有何异议?”
苏伟民:“还是先查一查,把事情搞清楚为好。”
……
28 、上海·黄浦江边(外/日)
夜晚。
万盏灯火倒映江中,此刻的黄浦江就像一座变幻莫测的神奇迷宫——
苏伟民矗立江边,手扶栏杆,目视波光粼粼的江面,双眉凝重——
伤痊未愈的余进振左臂吊着绷带,右手扶着拐杖,坐在一条石墩上,盼望着苏伟民的下文——苏伟民沉默着。
余进振:“……后来去查过没有?结果怎样?”
苏伟民叹息着说:“查了——我就是受行政院委派前来督查的。今天刚刚结束,我就赶过来看你了。”
余进振急切地问:“结果呢?”
苏伟民:“出动一百多人查了几天,翻动了两万多大箱……”
【化出】——
29 、上海·临时库房(内/日)
——大库房里,百多人正在查检,写票的、抬箱的、开箱的、验货的、点数的、记录的、回装的、封箱的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朱贵生说:“我看就算了,几天过去了,还不是在瞎忙乎!没有的东西怎能找得出来!”
苏伟民:“那怎么行!二十六大箱珍宝不是小事,马虎不得,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又一个大木箱抬出来,封条上的取货栏和编号栏都空着——
工役总领班庄重报告:“苏先生、朱先生,这一箱的封条上只有博物院的签署和行政院的印记,没有填写出货地点和封箱编号。怎么处理?”
朱贵生没有说话,侧身走开。
苏伟民说:“打开!”
木箱打开了。验货员取出物品仔细地看了看说:“没错——这就是太庙的祭器。”
苏伟民:“继续检查。逐一清点数目,不得马虎!”
庄重:“苏先生,这里又发现一箱!”
抬箱的力夫:“这里又发现一箱——”
……
【化入】——
30 、黄浦江边(外/日)
黄浦江边:
苏伟民:“经过认真严格的查点,二十六箱全部查出,只是在一只箱子里多出四十六颗纬珠和一些细小的米珠——可能是装箱时粗心大意所致。”
余进振不解的自问:“怎么会有二十六箱的封条未填写完整呢?”
苏伟民:“我打电话去北平博物院询问了,据说那一批是溥祥督导封装的,不知怎么就忽略了封条中还有填写不全的。”
余进振若有所悟:“难怪溥祥能一口准确的报出有二十六箱存在问题;也难怪他急着要抢夺博物院的管理权——阴谋啊!必须揭穿!”
31 、叠影特技画面(内/日)
余进振左手吊着绷带,正在伏案挥笔疾书——
一只大信封,上书收信人:中华民国行政院——信封飞出画面。
余进振左手吊着绷带,正在伏案挥笔疾书——
一只大信封,上书收信人:中央监察委员会——信封飞出画面。
余进振左手吊着绷带,正在伏案挥笔疾书——
一只大信封,上书收信人: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信封飞出画面。
余进振左手吊着绷带,正挥汗如雨的在伏案挥笔疾书——
一只又一只的大信封飞出画面——
32 、行政院(内/日)
办公室里,一个官员拿着余进振的投书,叹息着说:“可怜这个余进振啊,碰了南墙都不知道回头——”
另一个职员接着说:“这个愚儒那是李溥祥的对手!人家有汪精卫做后盾!”
33 、中央监察委员会(内/日)
某办公室里,一个官员把信件轻轻地丢在桌上,寓意深长地说:“斗吧!斗吧!最好斗个玉石俱焚。”
34 、中华民国最高法院(内/日)
某办公室里,一个官员用火柴点燃了余进振的投诉信件,再用点燃了的信件点燃嘴里衔着的一支香烟——信件变成无数只黑蝴蝶在空中飞舞——
35 、南京·总统府(内/日)
宽大阔绰的办公室里,蒋介石靠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微闭双眼。
秘书长站在办公桌前,双手呈上一只信封,说:
“……这是北平故宫博物院的余进振院长呈上来的控告信。从内容上来看,似乎有隐情……”
蒋介石慢条斯理的问:“你说的是那个毛泽东的老师吗?他的好学生给我惹的麻烦不小啊——放在这里吧。”
36 、南京·最高法院法庭上(内/日)
伤未痊愈的余进振依然吊着绷带,坐在被告席上,愤怒的目光直射对面正在宣读《公诉书》的公诉人。
齐文贵神色慌张的坐在证人席上。
公诉人:“……查,被告余进振,在主持故宫博物院期间,擅自做主将处分物品低价折扣出售,从中渔利,私饱中囊——见《证明材料》之五;查被告余进振,在主持故宫博物院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侵吞价值三千余元的绸缎和皮货——见《证明材料》之六;查被告余进振,在主持故宫博物院期间,唆使、纵拥下属姚壮壮等人盗窃馆中珍品多起——见《证明材料》之七;查被告余进振,在组织古物南运期间,暗藏太庙金制祭器等珍贵宝物多达二十六箱——见《证明材料》之八……”
——听着那些无中生有、恶意栽赃、嫁祸于人的惊人条陈、那些恶语中伤的严词厉语,余进振气得脸色铁青,浑身发抖,忍不住站起来,挥舞着右手呼喊着:“造谣!污蔑!天理何在!天理何在啊!”喊着,终于口吐鲜血,栽倒在被告席上——
37 、北平·故宫博物院(内/日)
博物院已经关闭开放。院里冷冷清清。
38 、故宫博物院·院务办公室(内/日)
朱贵生:“——我这次来,还是继续侦查上次那个案子。据查,物品处分收入共有七十多万元。我疑心这个数字是否可靠?”
伍敬源:“当时的监察员,有北平地方法院的院长、检察署的检察长、北平政整会的黄郛委员长、军委会的何应钦委员长等人。投标有无情弊,你可以去向他们调查。账目是否清楚,你已查过,心里也该有数。如有疑问,该去问财务方面,或者到各得标金店去查对——这应该是办案常识,无需我提醒吧!”
朱贵生:“余先生有无私自下馆提货的现象?”
伍敬源:“没有。也不可能!我们的规章制度很完善、也很严格!”
朱贵生威胁地说:“难道说,身为一院之长,连视察院况的权利也没有?!”
伍敬源反唇相讥:“我看见你的车停在外面,显然你是坐车来的——难道说,你一个堂堂检察官,连走路的权利也没有吗?”
朱贵生尴尬了一阵,说:“——这样吧:这里有一份检举余先生的材料,伍先生帮忙签个字,你就什么事也没有了。”
伍敬源结果材料看了一眼,愤怒地摔在桌子上:“造谣!诬陷!卑鄙可耻!”
朱贵生:“那好——再见。”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