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6763
成片时长:每集约30分钟
阅读:9320
发表:2015/4/28 修改:2015/4/30
23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国宝》第14-19集
1-7
8-13
14-19
20-23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朱贵生:“海内存知己嘛!——我借花献佛,回敬诸位——请!”
某检察官:“此番公事已毕,朱检察官大可开开心心的在天津玩几天,让弟兄们好好尽尽地主之谊。”
朱贵生:“公事已毕不假,只是我想借机去北平故宫看看,遗憾没带介绍信,敢烦贵署开具一张?”
某检察官:“小事一桩!小事一桩!来来来,先喝酒!”
朱贵生:“来!咱们共同举杯——干!”
25 、北平·故宫博物院会客室(内/日)
朱贵生来到故宫博物院接待室,把介绍信递给庶务科的孙科长。
【介绍信的特写镜头】
天津高等高法院检察署
介绍信
兹有本院检察官朱贵生先生前来你院参观。望与接待!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
(镜头拉出)
孙科长拿着介绍信,满面笑容地说:“欢迎,欢迎!”
朱贵生:“听说宫中处分了很多物品。我希望能看看贵院物品处分的文件。”
孙科长:“这个——我要向院长请示一下。”
【叠影字幕】
故宫博物院庶务科——孙科长
26 、故宫博物院·院长办公室(内/日)
院长余进振正在处理公文,孙科长进来汇报:“天津高等高法院检察署的朱贵生检察官持介绍信来我院参观,却又提出希望看看贵院物品处分的文件。是否让他看?请院长指示——”
余进振未加思索地对孙科长说:“……恐怕是法院方面查看有无情弊,也是事理之常。你通知财务科闫科长交给他吧。”
27 、故宫博物院财务科(内/日)
孙科长对闫科长说:“天津高等法院检察署一位姓朱的检察官要求查看我院物品处分的财务账簿。院长叫我通知你把有关账簿交给他。朱检察官现在院办会客室,你给他送过去吧。”
闫科长:“好的。我马上送过去。”
【叠影字幕】
故宫博物院新任财务科科长——闫肃
28 、故宫博物院会客室(内/日)
朱贵生翻阅着账簿,对闫科长说:“这些账簿我要带回去细细查阅。”
闫科长:“那不好吧!我们的财务账簿是不能随便交给外人的。”
朱贵生:“我是以检察官的身份提取材料。我会给你写一个收据的。”
闫科长:“这事你找院长说去吧。我没有权利把博物院的财务账簿交给你。你写收据也不行的。”
朱贵生:“你需要我采取强制手段吗?”
闫科长:“請朱检察官不要为难我们办事人员,如果你非要对我采取强制措施,只有从我身上踏过去了。”
朱贵生:“你以为我没有这个权利是吗?”
闫科长:“不知道朱检察官是针对我还是针对博物院来的。我只是对博物院负责!”
……
29 、故宫博物院·院务办公室(内/日)
庶务科孙科长火急火燎跑进院务办公室。
孙科长:“伍先生!伍先生!遇到麻烦了!”
伍敬源放下手上的文件,问:“什么事?你说清楚点!”
孙科长:“天津高等法院检察署一位姓朱的检察官要求查看我院物品处分的财务账簿。院长叫我通知财务科把有关账簿交给他。闫科长把账簿交给朱检察官后,朱检察官又提出要把账簿带走。闫科长不同意他带走,双方正僵持着,你看怎么办好?”
伍敬源:“他带有介绍信吗?”
孙科长:“有。就是这个。”
伍敬源看了看介绍信后,厉声说:“——这不行!他拿着天津高等法院检察署的参观介绍信,怎么能查阅文件!”
“哦——”孙科长恍然大悟:“院长已经允许,财务上的有关账册已经交给他了”
伍敬源:“孙科长,院里本来就人手不足,现在又分南京、北平两地办公,显然困难重重,大家务必多担待些才好!”
孙科长:“是!感谢伍先生教诲!今后一定多加小心!”
伍敬源:“你先回去吧。不允许他把账册带走!”
30 、故宫博物院·院长办公室(内/日)
伍敬源:“——院内文件是不好交出去的。况且,他拿的是参观介绍信。”
余进振:“那只好让他在院内看了。”
伍敬源:“他到底是来干什么的?为什么要以参观的名义,却干着与参观无关的事情——我看,这事不会简单。”
余进振:“已经这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31 、博物院会客室(内/暮)
闫科长与朱贵生正激烈地争论着。
闫科长:“博物院的财务账簿事关博物院的经济命脉,你怎么可以说带走就带走?你这么做是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
朱贵生:“我再说一遍,我是检察官,我有权利提取一切所需材料!”
闫科长:“我也再说一遍,我不归你检察院管辖!你所需要,应该去向院长索取!”
朱贵生:“可是,院长叫你把账簿交给我!”
闫科长:“但是,院长没有叫我把账簿交给你带走!”
双方正争执着,孙科长回来了。
孙科长:“我向院领导请示了。院领导不同意朱检察官把账簿带走。”
朱贵生:“然而,你们院领导却没有告诉我不能把账簿带走啊!”
闫科长:“你也没有当面告诉我们院领导要把账簿带走啊!”
朱贵生软了下来:“那好吧。这些账簿今天我暂时不带走,你们也不能移动。咱们就地封存。明天我再来看。”
双方取得统一意见后,用一张白纸将账簿包裹起来,用浆糊牢,各自签上名字,锁进保险柜里。
32 、姚壮壮住所(内/晚)
简陋的房间里,姚壮壮正在与朱贵生交谈:
姚壮壮:“——你要注意那一笔三千元的购货单,不是在星期天买的。院里规定,只有在星期天才对外出售物品。”
朱贵生:“很好。其他还有吗?”
姚壮壮:“我想起来再告诉你吧。”
33 、故宫博物院·院务办公室(内/日)
朱贵生带了姚壮壮和一个书记官来。坐下后,朱贵生查看着物品处分方案问:
“宫里的金器都是纯金,应该加码出售,为什么还要打折?”
伍敬源:“处分的金器都没有艺术价值和保管价值,所以要处分——另外,纯金是不能制成金器的,镶焊时要加焊料,所以要打折。组织‘鉴定委员会’时,政府各部门都派人参加议定的——这也算照章办事。”
这时,姚壮壮从购物存根里翻出一页,递给朱贵生,说:“就是这一笔,余院长买的,有三千元的绸缎和皮货,不是在星期天买的——大家都有一些——”说完坐回原位。
朱贵生:“余院长,这是你买的吗?”
余进振:“是的。”
朱贵生:“为什么不在星期天买?”
伍敬源:“星期天是针对外客,人多拥挤,所以对院内员工和一些特殊身份、特殊地位的人士及外国公使等就安排在星期六下午购买。”
朱贵生:“伍先生也买了吗?”
伍敬源:“买了。”
朱贵生:“买了多少?”
伍敬源:“一件灰鼠皮统,六十元。”
朱贵生:“也是星期六买的吗?”
伍敬源:“不!因为我买的少,就在星期天买了。”
朱贵生:“这些处分物品是先估价后发卖还是先选定了才估价?”
姚壮壮猛地跳起来:“先估价!——哦,不!后估价。”说完马上又缩头回去。
傅文杰:“姓姚的,你凭什么在这里信口雌黄造谣生事!?”
朱贵生:“他为什么不能说?”
傅文杰:“被本院开除了的偷汉,无权过问院事!”
朱贵生:“据我们了解,事情不是你说的这样——”
正说着,员工李铁大踏步地走进来,面对着朱贵生说:“事情就是这样!我亲眼所见,我能证明!”——这时,大家才看到门前已经围了一大群工役。
姚壮壮看见李铁一双鄙视的眼光直射自己,顿生一种无地自容感,悄悄把凳子往朱贵生身后挪了挪——
朱贵生看着李铁,问:“你叫什么名字?”
李铁坦然地回答:“李铁——”
朱贵生蔑视地看了李铁一眼,在小本子上记下。然后说:
“好吧,就到这里——这几份购货存根和《物品处分方案》我要带走。”
伍敬源:“不行!”
朱贵生:“检察官有扣押职权!”
伍敬源毫不示弱:“我们也有特别规定:故宫博物院的片纸只字不能携出神武门!”
朱贵生:“我带有法警,可以强制执行!”
伍敬源:“我们故宫的警卫队也可以扣押你!”
——双方僵持住了。
余进振和解地说:“让他抄一份去吧。”
34 、神武门前(外/日)
伍敬源:“朱先生,你拿的是参观介绍信,而你的行为不是参观介绍信可以解释的。我们这里是文化机关,大家对公事不熟悉,放纵你了。”
朱贵生:“我当然有特殊任务。”
伍敬源:“你这样做等于是问案!”
朱贵生:“检查庭是随地可以开的,不比法院推事。”
伍敬源:“那原告是谁呢?”
朱贵生:“现在不能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再见!”
伍敬源:“不送。”
朱贵生一伙人上车走了。伍敬源仍站在原地,目光朝着朱贵生等人远去的方向,自言自语说了一句:故宫博物院的多事之秋要来了——
35 、汤山别墅(外/日)
绿树掩隐、修竹环绕的汤山别墅坐落在汤山镇外嶂峦起伏的群山之间。山上,层林郁茂,松涛似海,峦岫争奇,浮云轻缠;山下,平湖浩渺,涟漪多姿,曲柳垂杨,画舫红楼;近处更是红花绿树,荷亭莲蒲,溪清水响,曲径通幽——
汤山别墅的大阳台上:伍敬源、余进振、林世曾、等人,或坐或站,或抽烟,或喝茶。一个个只是沉默不语,各怀思绪!——虽说汤山湖光山色美、云淡蓝天高,可博物院同仁们的心中都笼罩着重重迷雾,沉沉阴霾,压抑得山色逊美,湖水失光,青山消沉,修竹垂泪——
余进振打破沉寂说:“——这既是一团不散的疑云,我们为何不拨开它见个分晓呢?”
伍敬源接着说:“对呀!朱贵生既然利用参观介绍信搞侦查,就说明他们搞的是不便公开的私下活动。我们干脆把他推开,他的主谋者就不得不露头了。”
林世曾:“此事尚不明底细,恐怕还是稳妥点好。”
伍敬源:“那就采用密电形式行知蒋委员长和行政院汪精卫院长——”
余进振:“我看这样行。”
36 、南京·行政院(内/日)
汪精卫坐在大办公桌前正翻阅着文件——
【叠影字幕】
行政院继任院长——汪精卫
苏伟民:“报告!”
汪精卫:“进来。”
苏伟民:“汪院长,你的密电。”
汪精卫接过密电,查看了一下封口,没有被动过的痕迹。随即说:“你下去吧。”
某检察官:“此番公事已毕,朱检察官大可开开心心的在天津玩几天,让弟兄们好好尽尽地主之谊。”
朱贵生:“公事已毕不假,只是我想借机去北平故宫看看,遗憾没带介绍信,敢烦贵署开具一张?”
某检察官:“小事一桩!小事一桩!来来来,先喝酒!”
朱贵生:“来!咱们共同举杯——干!”
25 、北平·故宫博物院会客室(内/日)
朱贵生来到故宫博物院接待室,把介绍信递给庶务科的孙科长。
【介绍信的特写镜头】
天津高等高法院检察署
介绍信
兹有本院检察官朱贵生先生前来你院参观。望与接待!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
(镜头拉出)
孙科长拿着介绍信,满面笑容地说:“欢迎,欢迎!”
朱贵生:“听说宫中处分了很多物品。我希望能看看贵院物品处分的文件。”
孙科长:“这个——我要向院长请示一下。”
【叠影字幕】
故宫博物院庶务科——孙科长
26 、故宫博物院·院长办公室(内/日)
院长余进振正在处理公文,孙科长进来汇报:“天津高等高法院检察署的朱贵生检察官持介绍信来我院参观,却又提出希望看看贵院物品处分的文件。是否让他看?请院长指示——”
余进振未加思索地对孙科长说:“……恐怕是法院方面查看有无情弊,也是事理之常。你通知财务科闫科长交给他吧。”
27 、故宫博物院财务科(内/日)
孙科长对闫科长说:“天津高等法院检察署一位姓朱的检察官要求查看我院物品处分的财务账簿。院长叫我通知你把有关账簿交给他。朱检察官现在院办会客室,你给他送过去吧。”
闫科长:“好的。我马上送过去。”
【叠影字幕】
故宫博物院新任财务科科长——闫肃
28 、故宫博物院会客室(内/日)
朱贵生翻阅着账簿,对闫科长说:“这些账簿我要带回去细细查阅。”
闫科长:“那不好吧!我们的财务账簿是不能随便交给外人的。”
朱贵生:“我是以检察官的身份提取材料。我会给你写一个收据的。”
闫科长:“这事你找院长说去吧。我没有权利把博物院的财务账簿交给你。你写收据也不行的。”
朱贵生:“你需要我采取强制手段吗?”
闫科长:“請朱检察官不要为难我们办事人员,如果你非要对我采取强制措施,只有从我身上踏过去了。”
朱贵生:“你以为我没有这个权利是吗?”
闫科长:“不知道朱检察官是针对我还是针对博物院来的。我只是对博物院负责!”
……
29 、故宫博物院·院务办公室(内/日)
庶务科孙科长火急火燎跑进院务办公室。
孙科长:“伍先生!伍先生!遇到麻烦了!”
伍敬源放下手上的文件,问:“什么事?你说清楚点!”
孙科长:“天津高等法院检察署一位姓朱的检察官要求查看我院物品处分的财务账簿。院长叫我通知财务科把有关账簿交给他。闫科长把账簿交给朱检察官后,朱检察官又提出要把账簿带走。闫科长不同意他带走,双方正僵持着,你看怎么办好?”
伍敬源:“他带有介绍信吗?”
孙科长:“有。就是这个。”
伍敬源看了看介绍信后,厉声说:“——这不行!他拿着天津高等法院检察署的参观介绍信,怎么能查阅文件!”
“哦——”孙科长恍然大悟:“院长已经允许,财务上的有关账册已经交给他了”
伍敬源:“孙科长,院里本来就人手不足,现在又分南京、北平两地办公,显然困难重重,大家务必多担待些才好!”
孙科长:“是!感谢伍先生教诲!今后一定多加小心!”
伍敬源:“你先回去吧。不允许他把账册带走!”
30 、故宫博物院·院长办公室(内/日)
伍敬源:“——院内文件是不好交出去的。况且,他拿的是参观介绍信。”
余进振:“那只好让他在院内看了。”
伍敬源:“他到底是来干什么的?为什么要以参观的名义,却干着与参观无关的事情——我看,这事不会简单。”
余进振:“已经这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31 、博物院会客室(内/暮)
闫科长与朱贵生正激烈地争论着。
闫科长:“博物院的财务账簿事关博物院的经济命脉,你怎么可以说带走就带走?你这么做是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
朱贵生:“我再说一遍,我是检察官,我有权利提取一切所需材料!”
闫科长:“我也再说一遍,我不归你检察院管辖!你所需要,应该去向院长索取!”
朱贵生:“可是,院长叫你把账簿交给我!”
闫科长:“但是,院长没有叫我把账簿交给你带走!”
双方正争执着,孙科长回来了。
孙科长:“我向院领导请示了。院领导不同意朱检察官把账簿带走。”
朱贵生:“然而,你们院领导却没有告诉我不能把账簿带走啊!”
闫科长:“你也没有当面告诉我们院领导要把账簿带走啊!”
朱贵生软了下来:“那好吧。这些账簿今天我暂时不带走,你们也不能移动。咱们就地封存。明天我再来看。”
双方取得统一意见后,用一张白纸将账簿包裹起来,用浆糊牢,各自签上名字,锁进保险柜里。
32 、姚壮壮住所(内/晚)
简陋的房间里,姚壮壮正在与朱贵生交谈:
姚壮壮:“——你要注意那一笔三千元的购货单,不是在星期天买的。院里规定,只有在星期天才对外出售物品。”
朱贵生:“很好。其他还有吗?”
姚壮壮:“我想起来再告诉你吧。”
33 、故宫博物院·院务办公室(内/日)
朱贵生带了姚壮壮和一个书记官来。坐下后,朱贵生查看着物品处分方案问:
“宫里的金器都是纯金,应该加码出售,为什么还要打折?”
伍敬源:“处分的金器都没有艺术价值和保管价值,所以要处分——另外,纯金是不能制成金器的,镶焊时要加焊料,所以要打折。组织‘鉴定委员会’时,政府各部门都派人参加议定的——这也算照章办事。”
这时,姚壮壮从购物存根里翻出一页,递给朱贵生,说:“就是这一笔,余院长买的,有三千元的绸缎和皮货,不是在星期天买的——大家都有一些——”说完坐回原位。
朱贵生:“余院长,这是你买的吗?”
余进振:“是的。”
朱贵生:“为什么不在星期天买?”
伍敬源:“星期天是针对外客,人多拥挤,所以对院内员工和一些特殊身份、特殊地位的人士及外国公使等就安排在星期六下午购买。”
朱贵生:“伍先生也买了吗?”
伍敬源:“买了。”
朱贵生:“买了多少?”
伍敬源:“一件灰鼠皮统,六十元。”
朱贵生:“也是星期六买的吗?”
伍敬源:“不!因为我买的少,就在星期天买了。”
朱贵生:“这些处分物品是先估价后发卖还是先选定了才估价?”
姚壮壮猛地跳起来:“先估价!——哦,不!后估价。”说完马上又缩头回去。
傅文杰:“姓姚的,你凭什么在这里信口雌黄造谣生事!?”
朱贵生:“他为什么不能说?”
傅文杰:“被本院开除了的偷汉,无权过问院事!”
朱贵生:“据我们了解,事情不是你说的这样——”
正说着,员工李铁大踏步地走进来,面对着朱贵生说:“事情就是这样!我亲眼所见,我能证明!”——这时,大家才看到门前已经围了一大群工役。
姚壮壮看见李铁一双鄙视的眼光直射自己,顿生一种无地自容感,悄悄把凳子往朱贵生身后挪了挪——
朱贵生看着李铁,问:“你叫什么名字?”
李铁坦然地回答:“李铁——”
朱贵生蔑视地看了李铁一眼,在小本子上记下。然后说:
“好吧,就到这里——这几份购货存根和《物品处分方案》我要带走。”
伍敬源:“不行!”
朱贵生:“检察官有扣押职权!”
伍敬源毫不示弱:“我们也有特别规定:故宫博物院的片纸只字不能携出神武门!”
朱贵生:“我带有法警,可以强制执行!”
伍敬源:“我们故宫的警卫队也可以扣押你!”
——双方僵持住了。
余进振和解地说:“让他抄一份去吧。”
34 、神武门前(外/日)
伍敬源:“朱先生,你拿的是参观介绍信,而你的行为不是参观介绍信可以解释的。我们这里是文化机关,大家对公事不熟悉,放纵你了。”
朱贵生:“我当然有特殊任务。”
伍敬源:“你这样做等于是问案!”
朱贵生:“检查庭是随地可以开的,不比法院推事。”
伍敬源:“那原告是谁呢?”
朱贵生:“现在不能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再见!”
伍敬源:“不送。”
朱贵生一伙人上车走了。伍敬源仍站在原地,目光朝着朱贵生等人远去的方向,自言自语说了一句:故宫博物院的多事之秋要来了——
35 、汤山别墅(外/日)
绿树掩隐、修竹环绕的汤山别墅坐落在汤山镇外嶂峦起伏的群山之间。山上,层林郁茂,松涛似海,峦岫争奇,浮云轻缠;山下,平湖浩渺,涟漪多姿,曲柳垂杨,画舫红楼;近处更是红花绿树,荷亭莲蒲,溪清水响,曲径通幽——
汤山别墅的大阳台上:伍敬源、余进振、林世曾、等人,或坐或站,或抽烟,或喝茶。一个个只是沉默不语,各怀思绪!——虽说汤山湖光山色美、云淡蓝天高,可博物院同仁们的心中都笼罩着重重迷雾,沉沉阴霾,压抑得山色逊美,湖水失光,青山消沉,修竹垂泪——
余进振打破沉寂说:“——这既是一团不散的疑云,我们为何不拨开它见个分晓呢?”
伍敬源接着说:“对呀!朱贵生既然利用参观介绍信搞侦查,就说明他们搞的是不便公开的私下活动。我们干脆把他推开,他的主谋者就不得不露头了。”
林世曾:“此事尚不明底细,恐怕还是稳妥点好。”
伍敬源:“那就采用密电形式行知蒋委员长和行政院汪精卫院长——”
余进振:“我看这样行。”
36 、南京·行政院(内/日)
汪精卫坐在大办公桌前正翻阅着文件——
【叠影字幕】
行政院继任院长——汪精卫
苏伟民:“报告!”
汪精卫:“进来。”
苏伟民:“汪院长,你的密电。”
汪精卫接过密电,查看了一下封口,没有被动过的痕迹。随即说:“你下去吧。”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