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6763
成片时长:每集约30分钟
阅读:9316
发表:2015/4/28 修改:2015/4/30
23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国宝》第14-19集
1-7
8-13
14-19
20-23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伍敬源:“那要等到什么时候?这么多重宝在车站上过夜太危险了!出了问题谁负责?”
苏伟民:“先到行政院看看有没有回电再说吧。”
【镜头拉出】
伏尔加在灯火辉煌的大街上一驶而过——
19 、行政院休息室(内/夜)
凭窗放眼,一览古城夜景——
室内,伍敬源焦躁不安地来回走动着——苏伟民从外面走进来,高兴地说:
“妥了!向军政部借了五百士兵参加保护。他们已经动身了——要求贵院酌量津贴伙食费——”
伍敬源疾步上前握住苏伟民的手,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我再到下关去看看。”
苏伟民:“也好。伏尔加就先留给你使用,我已经关照司机了。你一路上本很辛苦了!忙完了也早点休息!”
20 、下关火车站(外/夜)
火车站外围和站台上都布满了国军士兵。
魏营长高声吼叫着:“都给老子打起精神,别他妈懒懒散散的。出了丁点儿差错老子要你们的命!”
伍敬源走上前,握着魏营长的手:“辛苦魏营长、辛苦国军弟兄们了!”
魏营长:“没事!南京不像北平,长官放心好了。有我五百弟兄在,保管连老鼠也钻不过去!”
伍敬源走到一号车厢前,姜福海和宪兵队长迎上来。
姜福海:“伍先生,联系咋样了?”
伍敬源:“还在联系。望二位继续尽心守护,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姜福海、宪兵队长:“请伍先生放心,在下一定尽心尽责,绝无差错!”
伍敬源在姜福海、宪兵队长的陪同下,重新巡视了一遍列车——
21 、中央饭店(外/深夜)
在朦胧的夜色中,依然可辨中央饭店那清晰的轮廓和伟岸的雄姿。
22 、中央饭店(内/深夜)
客房里关闭了照明灯,光线显得暗淡。伍敬源躺在床上,静静地抽着烟。
子夜。远处的钟楼敲响了凌晨一点。
伍敬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于是起身,合着睡衣走到窗前,轻轻推开窗户,一阵牛毛细雨迎面洒来:“啊——下雨了!”
伍敬源矗立窗前凝神沉思,任凭风吹雨洒——
远处,稀稀落落的灯火,犹如几只被定格了的萤火虫——
南京的夜——幽暗、萧瑟、悠长——
23 、南京·李溥祥寓所前(外/晨)
清晨。伏尔加载着伍敬源赶到李溥祥寓所。
伍敬源下了车,在仆人的引领下走进寓所。
24 、李溥祥寓所前(外/晨)
伍敬源满脸的疲劳,两眼布满血丝——
李溥祥穿着睡袍、打着哈欠走来:
“敬源兄,这么早就赶过来了!——怎么,又是一夜没睡?”
伍敬源:“溥祥先生——西安、洛阳到底有没有存放地点啊!”
李溥祥:“呕……等一等——”
伍敬源:“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李溥祥:“呕呕……等一等……再等一等——”
伍敬源两眼盯着李溥祥,说:“那么多贵重物品甩在火车站,天又下着雨,文物损坏了怎么办?我是专门来找你拿主意的!”
李溥祥无赖般地说:“那你想办法呀!你不是总押运官吗?”
伍敬源看了李溥祥一眼,苦恼地摇摇头转身向外走去。
李溥祥木然地站在那里,似乎在思考什么,似乎什么都没想。
25 、伏尔加车上(外/晨)
伍敬源上了伏尔加,伏尔加茫然地向前驶去。车轮碾过湿漉漉的水泥路面,车身上粘满了污浊的泥浆。
26 、行政院(内/日)
小休息室里,伍敬源深深地叹着气!
苏伟民:“西安洛阳两地的电报都回来了。没有地点存放——”
坐在伍敬源对面的苏伟民,望着他那布满愁容的脸,说:“不然,我们先想点别的办法对付暂时?”
伍敬源:“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苏伟民:“中央体育场有很多运动员宿舍,结构非常牢固,现在都空闲着,离全国运动会还有半年多时间,可以去协商借用一下,那里归陵园委员会管,要去找林主席才行。另外,黄浦路那边新建的中央医院听说已经完工,可能还没有投入使用,也可以去协商暂用一段时间。”
伍敬源:“那就快去啊!马上就去。”
苏伟民:“中央医院我很熟悉,我先打个电话联系一下,你等一等。”
苏伟民出去了。伍敬源抽着烟,在屋里不停地来回走动着——
苏伟民回来了,摊开空空的两手表示没有收获:“他们也急着使用,马上就要进入。只有去看看体育场那边的情况了。林主席你是熟悉的,我就不陪你去了。”
27 、林森住宅外(外/日)
这是一座普通的住宅,院子里还晾着衣服,完全没有高官府邸的气派和威严,环境却很优雅而安宁。
28 、林森住宅里(内/日)
客厅也不宽大,陈设也很简单,仿佛一处民宅。
佣人送上茶水,很客气地说:“请坐。林主席马上出来。”
伍敬源:“谢谢!”
说着话,林森从里间走出来——六十四岁高龄的林森,白须飘拂,步履稳健,布衣布鞋,穿着朴素,令人肃然起敬。
伍敬源站起来鞠躬致意:“林主席您好!”
林森:“好。好。坐。”林森的国语中带着浓重的福建口音。“从北平来?有什么事?”
伍敬源:“日本人已经占领了河北省大部分地方,国府要求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古物南迁,并在上海找好了存放地点。第一批文物到了南京,才听说方案改变了,要求存放到西安和洛阳两地,然而,西安洛阳两地却回复没有存放地点。我到南京一个星期了,为了国宝的安全,特来请示林主席可否暂存中央体育场空闲的运动员宿舍。”
林森突然严肃起来:“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办事!存放地点都没确定好就盲目搬运,这是对国宝负责的态度吗?”
伍敬源:“林主席,我们不是没有确定存放地点就盲目搬运。而是确定了的存放地点在国宝运出后被中政会议临时改变、导致国宝无处安身——2月8日晚上的中政会议你不也参加了吗?”
林森沉思着没有回答,头脑中飞快地回忆着中政会议的情景——
【化出】
中政会议上。
李溥祥:“……迁西安、洛阳两地本属理成自然,况两地均有较可靠的古集群建筑,于寄存古物有相当的方便之处。而迁移上海,托庇租界,尤为国耻!所以应改迁西安、洛阳两地为好。这也是本院同仁的一致要求——”
沉默——
主持人林森:“诸位有不同见解吗?”
——与会者均抱着与己无关的态度,一个个显得漠然置之。
林森:“没有人发表不同意见,那么此案即是通过了。”
【化入】——
29 、林森住宅里(内/日)
林森的语气又温和下来:“哦——如你所说,怎么又要求改迁西安洛阳呢?”
伍敬源:“故宫博物院一向遵从国府的安排,除了李委员溥祥先生以外,并没有人提出要求迁往西安洛阳,也没有人知道李溥祥委员来了南京,更没有人知道中政会议改变了国府会议决定了的迁移方向,所以才出了后面的一系列问题。”
林森:“哦——哦——那也不行!中央体育场是为全国运动会准备的,不能为你们那点事乱了国府的计划。”
伍敬源:“全国运动会不是还有半年吗?古物南迁也是国府和中央的的安排,蒋先生也是这么要求的!”
林森想了想:“还是不行!你另外想办法吧。”
——伍敬源失落地走出林宅。
30 、上海·沧州别墅餐厅(内/暮)
刘素鲜夹菜放在刘洋面前的盘子里,说:“弟弟,这些都是你爱吃的菜,姐亲自下厨给你做的,多吃点——你好久都没来看望姐了。”
刘洋:“谢谢姐!这一段时间太忙了,我心里还是很惦记姐和姐夫的——姐做的菜就是好吃!”
李溥祥:“好吃就多吃点,在自己家里没有那么多客套——来,喝酒。”
三只盛着法国红葡萄酒的高脚酒杯相互碰了一下又分开了。
刘洋:“姐夫,古物分迁的计划不会有变化了吧?”
李溥祥:“没问题——中政会议是林主席亲自主持召开的,会前汪精卫给他交了底,他不会不考虑汪精卫的面子,当然他更不愿意自食其言——这个定案变不了了。”
刘洋:“伍敬源会妥协吗?”
李溥祥:“他现在已经焦头烂额了。到他实在撑不下去时我再出面,到时候他还不得乖乖听我的摆布!”
刘素鲜:“吃菜,吃菜,别都光顾了讲话,菜都放凉了——我叫吴妈再热热吧。”
刘洋:“姐,不用,这样挺好。来,干!”
31 、下关火车站·一号车厢里(内/日)
宪兵队长穿着不整地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挎在身上的配枪掉在地上——
几个押运人员聚在一起无声地吃着东西,一幅幅阴沉的苦瓜脸——
卫队长姜福海愁绪万端地靠着车厢壁,两眼茫然而无神!
【化出】
32 、姜福海家中(内/日)
姜福海无奈地对妻子说:“我要出一趟远差,大约一个礼拜左右才能回来。老娘的病,就费你心照顾着了。”
姜妻:“是什么紧要的事非你亲自出差吗?”
姜福海:“院里的事你别打听了,非我亲自带队去不可的。”
里间传来姜母的声音:“咳咳咳——儿啦,别掖着藏着了,我都听见了。”
姜福海和姜妻忙跑到里间床前:“娘,把您吵醒了!”
姜母:“咳咳咳——儿啦,娘这是老毛病,撑得住,你放心去吧。别误了大事——”
姜福海:“娘,你老安心养着,儿子惦着您呐,一定快去快回!”
姜福海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两块银元递给姜妻:“我这还有两块银元,你先将就给娘抓点药。”
姜母硬撑起来阻拦:“听娘的话,出门在外多有不方便,自个儿留着花吧!咳咳咳咳!”
姜福海:“娘!娘!你老别急,儿子听话就是了。”
姜福海说着话,偷偷把银元塞到姜母的枕头下面:“娘,那您歇着,儿走了……”
33 、下关火车站(外/日)
站台上,守车的士兵松松垮垮,懒懒散散,自顾找墙根、柱子、树干等物体倚靠,东倒西歪的休闲着。魏营长没了踪影。
一节车皮的门开着——车门内的地面上积了一滩雨水。浸泡在积水中的木箱上贴着“文献馆档案箱”字样的封条。
一个东北宪兵拄着枪坐在车厢门旁的包装箱上,嘴里骂骂咧咧:“……领他娘的这是啥逑差事?就这么干耗着都半个月了还没动静——我真倒他娘八辈子的霉了……”
伍敬源拖着如灌了铅般沉重的双腿一步步走来。愁眉苦脸的姜福海匆忙迎上前去问道:“伍先生,还没有着落吗?”
伍敬源强打着精神:“正联系着啦——哦,我在电话里问过了,余院长两次差人送钱送药到你家看望你老母。你母亲的病也好多了。她托看望她的人带话给你:好好办你的公事。”
姜福海感动得泪如泉涌,一下子跪倒在伍敬源面前,哭着说:“伍先生——我不好好办公事还对得起你吗!”
苏伟民:“先到行政院看看有没有回电再说吧。”
【镜头拉出】
伏尔加在灯火辉煌的大街上一驶而过——
19 、行政院休息室(内/夜)
凭窗放眼,一览古城夜景——
室内,伍敬源焦躁不安地来回走动着——苏伟民从外面走进来,高兴地说:
“妥了!向军政部借了五百士兵参加保护。他们已经动身了——要求贵院酌量津贴伙食费——”
伍敬源疾步上前握住苏伟民的手,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我再到下关去看看。”
苏伟民:“也好。伏尔加就先留给你使用,我已经关照司机了。你一路上本很辛苦了!忙完了也早点休息!”
20 、下关火车站(外/夜)
火车站外围和站台上都布满了国军士兵。
魏营长高声吼叫着:“都给老子打起精神,别他妈懒懒散散的。出了丁点儿差错老子要你们的命!”
伍敬源走上前,握着魏营长的手:“辛苦魏营长、辛苦国军弟兄们了!”
魏营长:“没事!南京不像北平,长官放心好了。有我五百弟兄在,保管连老鼠也钻不过去!”
伍敬源走到一号车厢前,姜福海和宪兵队长迎上来。
姜福海:“伍先生,联系咋样了?”
伍敬源:“还在联系。望二位继续尽心守护,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姜福海、宪兵队长:“请伍先生放心,在下一定尽心尽责,绝无差错!”
伍敬源在姜福海、宪兵队长的陪同下,重新巡视了一遍列车——
21 、中央饭店(外/深夜)
在朦胧的夜色中,依然可辨中央饭店那清晰的轮廓和伟岸的雄姿。
22 、中央饭店(内/深夜)
客房里关闭了照明灯,光线显得暗淡。伍敬源躺在床上,静静地抽着烟。
子夜。远处的钟楼敲响了凌晨一点。
伍敬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于是起身,合着睡衣走到窗前,轻轻推开窗户,一阵牛毛细雨迎面洒来:“啊——下雨了!”
伍敬源矗立窗前凝神沉思,任凭风吹雨洒——
远处,稀稀落落的灯火,犹如几只被定格了的萤火虫——
南京的夜——幽暗、萧瑟、悠长——
23 、南京·李溥祥寓所前(外/晨)
清晨。伏尔加载着伍敬源赶到李溥祥寓所。
伍敬源下了车,在仆人的引领下走进寓所。
24 、李溥祥寓所前(外/晨)
伍敬源满脸的疲劳,两眼布满血丝——
李溥祥穿着睡袍、打着哈欠走来:
“敬源兄,这么早就赶过来了!——怎么,又是一夜没睡?”
伍敬源:“溥祥先生——西安、洛阳到底有没有存放地点啊!”
李溥祥:“呕……等一等——”
伍敬源:“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李溥祥:“呕呕……等一等……再等一等——”
伍敬源两眼盯着李溥祥,说:“那么多贵重物品甩在火车站,天又下着雨,文物损坏了怎么办?我是专门来找你拿主意的!”
李溥祥无赖般地说:“那你想办法呀!你不是总押运官吗?”
伍敬源看了李溥祥一眼,苦恼地摇摇头转身向外走去。
李溥祥木然地站在那里,似乎在思考什么,似乎什么都没想。
25 、伏尔加车上(外/晨)
伍敬源上了伏尔加,伏尔加茫然地向前驶去。车轮碾过湿漉漉的水泥路面,车身上粘满了污浊的泥浆。
26 、行政院(内/日)
小休息室里,伍敬源深深地叹着气!
苏伟民:“西安洛阳两地的电报都回来了。没有地点存放——”
坐在伍敬源对面的苏伟民,望着他那布满愁容的脸,说:“不然,我们先想点别的办法对付暂时?”
伍敬源:“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苏伟民:“中央体育场有很多运动员宿舍,结构非常牢固,现在都空闲着,离全国运动会还有半年多时间,可以去协商借用一下,那里归陵园委员会管,要去找林主席才行。另外,黄浦路那边新建的中央医院听说已经完工,可能还没有投入使用,也可以去协商暂用一段时间。”
伍敬源:“那就快去啊!马上就去。”
苏伟民:“中央医院我很熟悉,我先打个电话联系一下,你等一等。”
苏伟民出去了。伍敬源抽着烟,在屋里不停地来回走动着——
苏伟民回来了,摊开空空的两手表示没有收获:“他们也急着使用,马上就要进入。只有去看看体育场那边的情况了。林主席你是熟悉的,我就不陪你去了。”
27 、林森住宅外(外/日)
这是一座普通的住宅,院子里还晾着衣服,完全没有高官府邸的气派和威严,环境却很优雅而安宁。
28 、林森住宅里(内/日)
客厅也不宽大,陈设也很简单,仿佛一处民宅。
佣人送上茶水,很客气地说:“请坐。林主席马上出来。”
伍敬源:“谢谢!”
说着话,林森从里间走出来——六十四岁高龄的林森,白须飘拂,步履稳健,布衣布鞋,穿着朴素,令人肃然起敬。
伍敬源站起来鞠躬致意:“林主席您好!”
林森:“好。好。坐。”林森的国语中带着浓重的福建口音。“从北平来?有什么事?”
伍敬源:“日本人已经占领了河北省大部分地方,国府要求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古物南迁,并在上海找好了存放地点。第一批文物到了南京,才听说方案改变了,要求存放到西安和洛阳两地,然而,西安洛阳两地却回复没有存放地点。我到南京一个星期了,为了国宝的安全,特来请示林主席可否暂存中央体育场空闲的运动员宿舍。”
林森突然严肃起来:“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办事!存放地点都没确定好就盲目搬运,这是对国宝负责的态度吗?”
伍敬源:“林主席,我们不是没有确定存放地点就盲目搬运。而是确定了的存放地点在国宝运出后被中政会议临时改变、导致国宝无处安身——2月8日晚上的中政会议你不也参加了吗?”
林森沉思着没有回答,头脑中飞快地回忆着中政会议的情景——
【化出】
中政会议上。
李溥祥:“……迁西安、洛阳两地本属理成自然,况两地均有较可靠的古集群建筑,于寄存古物有相当的方便之处。而迁移上海,托庇租界,尤为国耻!所以应改迁西安、洛阳两地为好。这也是本院同仁的一致要求——”
沉默——
主持人林森:“诸位有不同见解吗?”
——与会者均抱着与己无关的态度,一个个显得漠然置之。
林森:“没有人发表不同意见,那么此案即是通过了。”
【化入】——
29 、林森住宅里(内/日)
林森的语气又温和下来:“哦——如你所说,怎么又要求改迁西安洛阳呢?”
伍敬源:“故宫博物院一向遵从国府的安排,除了李委员溥祥先生以外,并没有人提出要求迁往西安洛阳,也没有人知道李溥祥委员来了南京,更没有人知道中政会议改变了国府会议决定了的迁移方向,所以才出了后面的一系列问题。”
林森:“哦——哦——那也不行!中央体育场是为全国运动会准备的,不能为你们那点事乱了国府的计划。”
伍敬源:“全国运动会不是还有半年吗?古物南迁也是国府和中央的的安排,蒋先生也是这么要求的!”
林森想了想:“还是不行!你另外想办法吧。”
——伍敬源失落地走出林宅。
30 、上海·沧州别墅餐厅(内/暮)
刘素鲜夹菜放在刘洋面前的盘子里,说:“弟弟,这些都是你爱吃的菜,姐亲自下厨给你做的,多吃点——你好久都没来看望姐了。”
刘洋:“谢谢姐!这一段时间太忙了,我心里还是很惦记姐和姐夫的——姐做的菜就是好吃!”
李溥祥:“好吃就多吃点,在自己家里没有那么多客套——来,喝酒。”
三只盛着法国红葡萄酒的高脚酒杯相互碰了一下又分开了。
刘洋:“姐夫,古物分迁的计划不会有变化了吧?”
李溥祥:“没问题——中政会议是林主席亲自主持召开的,会前汪精卫给他交了底,他不会不考虑汪精卫的面子,当然他更不愿意自食其言——这个定案变不了了。”
刘洋:“伍敬源会妥协吗?”
李溥祥:“他现在已经焦头烂额了。到他实在撑不下去时我再出面,到时候他还不得乖乖听我的摆布!”
刘素鲜:“吃菜,吃菜,别都光顾了讲话,菜都放凉了——我叫吴妈再热热吧。”
刘洋:“姐,不用,这样挺好。来,干!”
31 、下关火车站·一号车厢里(内/日)
宪兵队长穿着不整地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挎在身上的配枪掉在地上——
几个押运人员聚在一起无声地吃着东西,一幅幅阴沉的苦瓜脸——
卫队长姜福海愁绪万端地靠着车厢壁,两眼茫然而无神!
【化出】
32 、姜福海家中(内/日)
姜福海无奈地对妻子说:“我要出一趟远差,大约一个礼拜左右才能回来。老娘的病,就费你心照顾着了。”
姜妻:“是什么紧要的事非你亲自出差吗?”
姜福海:“院里的事你别打听了,非我亲自带队去不可的。”
里间传来姜母的声音:“咳咳咳——儿啦,别掖着藏着了,我都听见了。”
姜福海和姜妻忙跑到里间床前:“娘,把您吵醒了!”
姜母:“咳咳咳——儿啦,娘这是老毛病,撑得住,你放心去吧。别误了大事——”
姜福海:“娘,你老安心养着,儿子惦着您呐,一定快去快回!”
姜福海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两块银元递给姜妻:“我这还有两块银元,你先将就给娘抓点药。”
姜母硬撑起来阻拦:“听娘的话,出门在外多有不方便,自个儿留着花吧!咳咳咳咳!”
姜福海:“娘!娘!你老别急,儿子听话就是了。”
姜福海说着话,偷偷把银元塞到姜母的枕头下面:“娘,那您歇着,儿走了……”
33 、下关火车站(外/日)
站台上,守车的士兵松松垮垮,懒懒散散,自顾找墙根、柱子、树干等物体倚靠,东倒西歪的休闲着。魏营长没了踪影。
一节车皮的门开着——车门内的地面上积了一滩雨水。浸泡在积水中的木箱上贴着“文献馆档案箱”字样的封条。
一个东北宪兵拄着枪坐在车厢门旁的包装箱上,嘴里骂骂咧咧:“……领他娘的这是啥逑差事?就这么干耗着都半个月了还没动静——我真倒他娘八辈子的霉了……”
伍敬源拖着如灌了铅般沉重的双腿一步步走来。愁眉苦脸的姜福海匆忙迎上前去问道:“伍先生,还没有着落吗?”
伍敬源强打着精神:“正联系着啦——哦,我在电话里问过了,余院长两次差人送钱送药到你家看望你老母。你母亲的病也好多了。她托看望她的人带话给你:好好办你的公事。”
姜福海感动得泪如泉涌,一下子跪倒在伍敬源面前,哭着说:“伍先生——我不好好办公事还对得起你吗!”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