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7350
成片时长:每集约38分钟
阅读:11182
发表:2015/4/28 修改:2015/4/30
23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国宝》第20-23集
秋实先生 [贵州贵阳]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20-23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战争  爱国  近代

  陈维钧:“好在抗战结束了,我们的东奔西跑也要结束了,连‘骨肉分离’的国宝也和我们一样要团聚了。”
  伍敬源:“但愿我们团聚后,再也不要分开了。如果国宝真的有灵,它们也会像我们一样,为分离而悲伤、为聚合而庆幸的。”
  赵玉恒:“遗憾我们只是一个有思想的机器——命运却掌握在别人手上——”
  周宏纹:“都别伤感了。回来后,我为你们摆庆功宴!——再见!”
  
  34、西路护运队·石油沟驻地(外/日)
  文物已经装上了卡车。
  冯冰招呼着:“都抓紧点啊!”
  陶林:“冯助理,我们在这里留个合影吧!”
  一青年:“怎么,你还留念这穷山弱水吗?”
  陶林:“就因为它穷山弱水,才有留念的意义啊!”
  赵玉恒:“说得对,大家都过来合影留念,让我们永远都记住这一段艰难的岁月——”
  照相机前,陶林高呼:“告别了!石油沟——”
  
  35 、北路护运队·峨眉·岳武庙(外/日)
  岳武庙前,长长的车队整装待发。
  依依不舍的百姓拥挤在岳武庙前,庄重、姜福海等人在同他们一个个握手告别。
  伍敬源在与几个政府官员握手告别。
  一群孩子拉着陈谦不肯放手。陈谦安慰他们说:“我走以后,政府会安排其他老师来教你们。你们一定要继续读书,好好学习。以后有机会我会回来看望你们的。”
  
  车队出发了,夹杂着孩子们鸣咽的“再见”声越离越远,越来越弱,最后一点也听不见了。
  
  36 、中路护运队·安谷·渡槽边(外/日)
  文物箱已经全部装上渡船。
  前来送别的人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爆竹连天。
  陈维钧把五块黑底金字的牌匾分别送到安谷六祠宋、易、陈、梁、赵氏五位德高望重的老族长手上,再把一块金底黑字的牌匾送到袍哥“舵把子”、安谷乡乡长刘钊手上。牌匾上镌刻着“功侔鲁壁”大字。
  陈维钧:“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兄弟姐妹,我们在安谷八年的时间里,得到你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兢兢业业的帮助,使我们的文物保护任务得到顺利完成。在今天临别之际,我向你们表示真诚的感谢!并代表民国政府向为保护文物做出特殊贡献的安谷六祠颁赠‘功侔鲁壁’牌匾。你们同样是‘国宝卫士’,国家和人民永远会记住你们……”
  
  刘钊对着抱在手上的牌匾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回头问身边的老幺:“功侔鲁壁是啷个意思喃?”
  老幺:“好像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的九代孙孔鲋将礼记、尚书、论语、春秋、孝经等儒家竹简,藏于曲阜孔府的一堵夹壁内才避免焚烧。到汉武帝时,鲁恭王刘余扩建宫室、拆墙后才发现,使儒家经典得以流芳万代,永垂不朽。功侔鲁壁的意思就是你们的功劳和孔鲋的功劳一样永垂不朽!”
  刘钊打了老幺脑袋一巴掌,说:“你个龟儿子啷个晓得那么多喃!”
  
  船队启动了。刘钊和岸上的人在向着船队招手;陈维钧和护运队的人也在向岸上的人招手。
  田野里传来优美的《桃花源》歌声:
  
  看山看水看四川,四川到处桃花源……
  
  37 、江轮上(外/日)
  顺水的江轮跑得特别欢畅!
  长江两岸美景不胜收——西路护运队的青年们在甲板上欢呼雀跃——
  
  38 、朝天门码头(外/日)
  江轮呜呜鸣叫着准备起航。
  伍敬源双手捧着李铁的遗像慢慢走上甲板,轻声呼唤着:“李铁,好兄弟,咱们回家!”
  
  39、三峡(外/日)
  三峡的风不再鸣咽。
  长江的浪不在狂躁。
  江轮穿过三峡,陈维钧和队员们静静地矗立在甲板上,默默地悼念着烈士毛凤——
  
  40 、南京·朝天宫(内/日)
  朝天宫古物存放库前的原“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牌匾换成了“中央博物院”牌匾。
  
  中央博物院前人山人海,彩旗飘扬,欢庆的礼炮声不绝于耳。
  气宇轩昂的军乐队吹奏着热情洋溢的欢迎乐曲;龙灯队、舞狮队相继登场。人们载歌载舞迎接国宝顺利回归……
  
  长长的文物运载车队,从欢迎队伍中间缓缓穿过,源源开进中央博物院。
  
  【叠影字幕家旁白】
  为了躲避炮火的摧残和日寇的掠夺,英勇顽强的故宫人肩负着
  保卫国宝的重任,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大
  半个中国,行程十万余里,用血与魂谱写出一曲中国文化知识分子
  抗战的壮丽凯歌,于一九四七年底胜利返回南京,给中华民族交上
  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 二 十 二 集
  
  (智挫运台计划)
  
  
  
  1 、中央博物院前(外/日)
  周宏纹同陈维钧、伍敬源、赵玉恒热情地拥抱着——
  伍敬源:“今天怎么搞这么大的排场?”
  周宏纹:“今天是以国府名义主办、行政院撑头、我们中央博物院配合举办 ‘避寇内迁文物回京首展仪式暨护宝功臣表彰大会’的特殊日子……”
  伍敬源:“怎么又成了‘中央博物院’?”
  陈维钧:“看来,老蒋是不让国宝会北平故宫了。”
  赵玉恒:“想也没有用——好在没落在日本人手上。”
  伍敬源:“那可不一样!人挪活,花挪死——故宫的宝物不在故宫,意义就不同了。”
  周宏纹:“这肯定都是老蒋的意思,国府出出面而已——不说这些了,我们先进去吧,护宝功臣表彰大会少了你们几位可不行的。”
  
  2 、中央博物院(内/日)
  中央博物院内,“避寇内迁文物回京首展仪式暨护宝功臣表彰大会”在中央博物院进行——陈维钧、伍敬源、赵玉恒等人在主席台上前排就座。
  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在讲话:“……文物是人类智慧之凝聚、社会发展之体现、文明进步之标志、民族精神之延续。在抗战爆发前及抗战期间,你们故宫人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保护文物免遭战火摧残,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历时十五年,行程十万余里,克服了空前的艰难,用生命保护着国宝,用实际行动创造了世界文物搬迁史上的奇迹——你们是文化抗战的勇士,是护宝的功臣,是民族的英雄!于此,我代表中华民国政府,特向在这次护宝行动中功勋卓著的陈维钧、伍敬源、赵玉恒先生颁发抗日胜利勋章!”
  这时,何应钦拉着李溥祥的手从坐席上站起来走向主席台。
  何应钦:“在这里,我也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护宝英雄!他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李溥祥先生。李溥祥先生在首都南京沦陷期间、在近三千箱国宝落入敌手之后,不畏个人艰险,只身渗入敌寇内部与敌人巧妙周旋,终于从日寇手上全部夺回已经丧失了的两千九百七十一箱珍贵文物。我提议全场为我们的孤胆英雄鼓掌欢迎!” 说完,何应钦带头鼓起掌来。
  
  会场上除了零落的几下掌声外,全都报以疑惑和费解的眼光。授勋表彰大会遭遇暂时的冷场。
  
  主持大会的司仪愣了片刻,即高呼着:“奏乐——”
  热烈的军乐声骤然响起——
  授勋仪式在热烈欢快的军乐声中进行——
  
  【化出】——
  
  3 、李铁的家里(内/日)
  堂屋里的案桌上陈设着烈士李铁的遗像。遗像前的清香在叹气,白烛在流泪……
  周身素服的李铁遗孀泪流满面的站在一旁。已经长大了的三个子女披麻戴孝跪在案桌前啼哭不止。
  伍敬源取下佩戴在胸前的“抗日胜利勋章” 端端正正地挂在李铁的遗像框上。
  伍敬源率北路护运队全体成员向烈士鞠躬致哀—
  
  【化入】——
  
  4 、中央博物院·避寇内迁文物回京首展仪式暨护宝功臣表彰大会会场(内/日)
  欢庆的军乐声仍在继续进行——
  
  5 、东北战场(外/日)
  热烈的军乐化为雄壮的进行曲——
  浩浩荡荡的国军将士在雄壮的进行曲军乐声中向前推进——
  雄壮的进行曲军乐声逐渐被飞机的轰鸣声和隆隆的战车行进声取代——
  飞机的轰鸣声和隆隆的战车行进声逐渐被震耳欲聋的的枪炮声和爆炸声淹没——
  
  (三大战役的剪辑资料)
  
  【叠影字幕加旁白】
  抗战胜利的喜庆还没有过去,蒋介石即发动了反共、反人民
1 ... 5 6 7 8 9 10 11 ... 16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奉天承运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迪接送
  • 编剧
    庆婉柔
  • 其他
    pet
  • 制片人
    ren
  • 学生
    洋葱哥
  • 导演
    lit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6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天地同心(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红伤(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报答(主旋律, 爱情, 都市)
江山儿女(主旋律, 爱情, 军事)
几度风月几度情(主旋律, 爱情)
叠出的祸端(主旋律)
夺粮(主旋律, 军事)
为了和平(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127墓穴(主旋律, 军事)
风雨桥(主旋律)
北平危机(主旋律, 古装)
夫妻相(主旋律)
天地同心(主旋律)
顾氏兄弟(主旋律)
我们进城啦!(主旋律, 爱情, 农村)
幸福花儿开(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