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47350
成片时长:每集约38分钟
阅读:11185
发表:2015/4/28 修改:2015/4/30
23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国宝》第20-23集
1-7
8-13
14-19
20-23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掌声中,美国代表在《波茨坦宣言》上签字。
……
26、重庆大街上(外/日)
重庆大街上,报童叫卖着跑过: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发表,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
人们蜂拥抢购报纸——
到处都是欢呼声和扬眉吐气的笑声——
【叠影字幕加画外音】
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七日,美、英、苏三国在德国柏林西郊波茨坦
召开会议,对日发出敦促投降的最后通牒:《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
降之波茨坦公告》。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于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七日
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不管美、英、中三国《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如何,
都将予以不理,始终坚持既定的根本方针,坚决为完成大东亚战争而
迈进。
同年8月6日、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9日,
苏联对日宣战。日本政府被迫于10日通过中立国瑞士向中、美、英、
苏发出乞降照会。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接受《波茨坦公告》
的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27、峨眉县政府·庆祝宴会(内/夜)
并不华丽的宴会大厅里牵挂了很多彩色花纸条及彩灯,前台壁面铺着
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正中悬挂着蒋介石的大幅照片。
宴会厅里人来人往,个个眉开眼笑,喜气洋洋!
一位官员在台前讲话:“……抗敌八年,我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在蒋委员长的统帅下,在前方将士的浴血奋战下、在盟军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工农商学兵的通力合作下,终于打败了猖狂一时的小日本,把侵略者赶回了老家,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庆辉惶。我们请来的客人有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军届长官、文人学士。另外,我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贵客,他就是当今有名的书画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北平故宫博物院驻峨眉办事处主任伍敬源先生。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伍先生给大家讲话!”
伍敬源微笑着走上前台,向场下鞠了一躬:“各位长官,各位父老,各位先生、女士,各位朋友。今天我们有幸共聚一堂,同庆抗战胜利。从九·一八开始,我们为了保护国宝,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万里迁徙。在峨眉的这段日子里,得到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和国军朋友的大力支持帮助,我在这里深表谢意!并邀请各位共同举杯欢庆!”
热情洋溢的场面——
花天酒地的场面——
28 、安谷乡场上(外/日)
闫肃快步走着。刘钊带着老幺迎面走来。
刘钊:“哟!这不是闫先生嘛,匆匆忙忙去哪堂哦?”
闫肃:“是舵爷啊,你看我这只顾看路不顾抬头——我们陈主任差我来请舵爷过去吃餐便饭、喝杯小酒。”说着,郑重其事地拿出一封请柬。
刘钊哈哈笑着说:“喝酒啊!好事,好事!你不来请我也要去!”
29 、中路护运队·乐山安谷乡·护运队餐室(内/傍晚)
餐室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两壁点燃若干支蜡烛,餐室里亮堂堂的。
刘钊走进来:“哟!好喜庆的,是哪个兄弟要办喜事是不是?”
陈维钧:“今天就是有大喜事才请舵把子过来啊!”
刘钊:“那样喜事?”
陈维钧:“上菜!斟酒!今天大家都要喝高兴啊!”
刘钊:“要得。喝不高兴我还不得走了哦!”
酒、菜都上了桌面——
刘钊:“哇!这么丰富——哥子,到底是那样喜事?”
陈维钧端起酒碗,邀约说:“大家都端起来。这第一碗酒,为庆祝抗战胜利这一
天大的喜事——干!”
大家一口喝干了。
陈维钧又端起酒:“大家再端起来。这第二碗酒,我们护运队共同敬这八年来给了我们最大帮助、大仁大义的刘乡长!”
队员们异口同声:“共敬大仁大义的刘乡长!”
刘钊放下碗:“不忙不忙——你哥子把自家的金表和派克钢笔当了,原来就是为了敬我一碗酒啊!”
听了刘钊的话,队员们都感到很诧异!
陈维钧不好意思地:“舵把子,你……怎么知道的?”
刘钊:“还问我是啷个晓得的!安谷地面上,有哪样事我不晓得!”说着,从衣兜里掏出金表和钢笔:“拿回去!”
陈维钧:“兄弟,我……已经把它当出去了。”
刘钊:“来安谷八年了,到现在你都不晓得那家当铺是我开的?——拿回去!不拿回去这个酒兄弟我不喝了!”
众人感概不已!都站起来端起酒碗:“我们共敬大仁大义的刘乡长,请刘乡长喝了这碗酒——”
刘钊“嗨!”地叹了一声,慢慢站起来:“谢了——干!”
30 、西路护运队·石油沟驻地(内/晚)
队员们正在吃晚饭。菜饭虽然清淡,气氛却很热烈!
冯冰:“庆祝抗战胜利,我们大碗喝酒,大块吃大肉,来——干!”
陶林夹起一片冬瓜看了看,说:“抗战胜利了,我这一高兴,还真从冬瓜片里吃出肉味来了!”
一青年:“你若再喝两碗凉开水,不会就醉倒了吧?”
赵玉恒:“趁大家都高兴,我出一道谜语——打一个中国古代人物!”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吧,谜面是——”
赵玉恒:“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
桃林抢先回答:“屈原!”
有人问:“为什么是屈原?”
陶林:“不就是美国的那两颗原子弹叫日本屈服了吗!”
另一青年:“有点道理——也不对!美国的原子弹没有投出去之前,他小日本已经
山穷水尽了!怎么会是屈原呢?我说呀,是苏武!”
冯冰:“按照你的分析法,我认为也不对。日本在整个战争阶段,损失了一百多万军队,在中国战场就被消灭了七十多万;苏联红军是在日本鬼子油已枯灯将灭的时候才出来打了一棒落水狗,苏联红军的威武、有点武之不雅啊!”
又一青年:“看来,解这道谜还挺难的!”
冯冰:“难?有什么难的!”
叫“难”的青年不服地说:“那你就直说呗,卖什么关子!”
冯冰:“这不明摆着的吗!八年抗战,谁指挥的?——蒋雄!”
王教授:“哎哎哎!你这说我就不同意。抗战八年,我在西南,他也在西南;我来西南是为了保卫国宝,他到西南是为了保命——还称啥雄啊!”
冯冰含沙射影地:“你该不会说是王维吧!”
王教授:“别拿我来开涮!我确实也有人选——”
大家同声问:“谁?”
王教授轻声说:“毛——遂——”
赵玉恒警惕地:“嘘——”向外努努嘴。
一个青年起身开门看了看:“没事。哨兵站得很远,听不见!”
大家都不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相互微微点头。
赵玉恒:“算了,都散了吧。早点休息,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31 、南京·中山陵·还都大典(外/日)
南京城内一派节日气氛:全城大街小巷飘扬着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到处悬挂着彩旗和五颜六色的横幅标语。
一身戎装的蒋介石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挽着夫人,拾级而上;文武官员分列左右,恭恭敬敬地站在石阶上欢迎。蒋介石在礼炮声中就位。唱国歌、献花过后,由蒋介石领着全体到会人员向孙中山遗像和抗战阵亡国军盟军将士及死难同胞默哀3分钟;接下来,蒋介石率中央常委、国府委员、各院部会负责人、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代表,绕行孙中山陵寝一周……
【画外音】
一九四六年五月五日,是国民政府举行还都大典的日子,也是孙
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广州革命政府二十五周年纪念日,还
是《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公布十周年的日子。
9时整,蒋介石夫妇到达陵寝顶层,庆祝国民政府还都暨广州革命
政府成立纪念典礼开始。蒋介石在鸣放101响礼炮声中就位。唱国歌、
献花过后,由张道藩恭读谒陵文告;继而由蒋介石领着全体到会人员向
孙中山遗像和抗战阵亡国军盟军将士及死难同胞默哀3分钟;接下来,
蒋介石率中央常委、国府委员、各院部会负责人、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代
表,绕行孙中山陵寝一周;最后,由蒋介石致训词。
蒋介石:“今日中正与我们同胞,仍能在首都相见,聚首一堂,这是何等欣慰,实在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纪念的一天。今日之迁都,只能表示对日抗战的结束,就是我们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国策,率领全体军民同胞,牺牲奋斗,得到的一个胜利。但是,我们今日沈阳虽已收复,而东北整个的行政与主权的完整,还需要我们全国同胞为国家为民族精诚合作继续地努力奋勉,来保持我们最后胜利光荣的战果。我今日对我们同胞特别提出几个要求来使人们今后共同一致努力建国的方针,就是:一要戒浪费,二要尚节约,三要明礼义,四要知廉耻,五要负责任,六要守纪律。礼义廉耻,我和你们一样要奉行!我决心“追随全体同胞拥护国民政府,来建立三民主义统一独立平等自由富强康乐的新中国。”
吴震禹轻声对身旁的林世曾说:“听出来了吧,老蒋的意思是现在要集中力量把东北从共产党手上夺过来。”
林世曾:“老将办事总是比毛泽东慢一步,他还没来得及掉兵遣将,共产党就占领了东北。夺不夺得回来,那就看天意了!”
32 、故宫博物院重庆总办事处会议室(内/日)
会议已近尾声——
周宏纹:“……日本人投降已经大半年了,国民政府、中央党部和各大部门都已经回到南京。行政院也批准了文物还都,我奉命也要先回南京为你们打前站了。你们回去以后立即着手准备回迁。”
33 、故宫博物院重庆总办事处前(外/日)
周宏纹与陈维钧、伍敬源、赵玉恒一一握手:“转眼分别就是八年多了,好不容易见面了,又匆匆赶你们回去搬家,真是于心不忍,却又别无他法——”
……
26、重庆大街上(外/日)
重庆大街上,报童叫卖着跑过: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发表,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
人们蜂拥抢购报纸——
到处都是欢呼声和扬眉吐气的笑声——
【叠影字幕加画外音】
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七日,美、英、苏三国在德国柏林西郊波茨坦
召开会议,对日发出敦促投降的最后通牒:《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
降之波茨坦公告》。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于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七日
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不管美、英、中三国《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如何,
都将予以不理,始终坚持既定的根本方针,坚决为完成大东亚战争而
迈进。
同年8月6日、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9日,
苏联对日宣战。日本政府被迫于10日通过中立国瑞士向中、美、英、
苏发出乞降照会。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接受《波茨坦公告》
的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27、峨眉县政府·庆祝宴会(内/夜)
并不华丽的宴会大厅里牵挂了很多彩色花纸条及彩灯,前台壁面铺着
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正中悬挂着蒋介石的大幅照片。
宴会厅里人来人往,个个眉开眼笑,喜气洋洋!
一位官员在台前讲话:“……抗敌八年,我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在蒋委员长的统帅下,在前方将士的浴血奋战下、在盟军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工农商学兵的通力合作下,终于打败了猖狂一时的小日本,把侵略者赶回了老家,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庆辉惶。我们请来的客人有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军届长官、文人学士。另外,我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贵客,他就是当今有名的书画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北平故宫博物院驻峨眉办事处主任伍敬源先生。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伍先生给大家讲话!”
伍敬源微笑着走上前台,向场下鞠了一躬:“各位长官,各位父老,各位先生、女士,各位朋友。今天我们有幸共聚一堂,同庆抗战胜利。从九·一八开始,我们为了保护国宝,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万里迁徙。在峨眉的这段日子里,得到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和国军朋友的大力支持帮助,我在这里深表谢意!并邀请各位共同举杯欢庆!”
热情洋溢的场面——
花天酒地的场面——
28 、安谷乡场上(外/日)
闫肃快步走着。刘钊带着老幺迎面走来。
刘钊:“哟!这不是闫先生嘛,匆匆忙忙去哪堂哦?”
闫肃:“是舵爷啊,你看我这只顾看路不顾抬头——我们陈主任差我来请舵爷过去吃餐便饭、喝杯小酒。”说着,郑重其事地拿出一封请柬。
刘钊哈哈笑着说:“喝酒啊!好事,好事!你不来请我也要去!”
29 、中路护运队·乐山安谷乡·护运队餐室(内/傍晚)
餐室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两壁点燃若干支蜡烛,餐室里亮堂堂的。
刘钊走进来:“哟!好喜庆的,是哪个兄弟要办喜事是不是?”
陈维钧:“今天就是有大喜事才请舵把子过来啊!”
刘钊:“那样喜事?”
陈维钧:“上菜!斟酒!今天大家都要喝高兴啊!”
刘钊:“要得。喝不高兴我还不得走了哦!”
酒、菜都上了桌面——
刘钊:“哇!这么丰富——哥子,到底是那样喜事?”
陈维钧端起酒碗,邀约说:“大家都端起来。这第一碗酒,为庆祝抗战胜利这一
天大的喜事——干!”
大家一口喝干了。
陈维钧又端起酒:“大家再端起来。这第二碗酒,我们护运队共同敬这八年来给了我们最大帮助、大仁大义的刘乡长!”
队员们异口同声:“共敬大仁大义的刘乡长!”
刘钊放下碗:“不忙不忙——你哥子把自家的金表和派克钢笔当了,原来就是为了敬我一碗酒啊!”
听了刘钊的话,队员们都感到很诧异!
陈维钧不好意思地:“舵把子,你……怎么知道的?”
刘钊:“还问我是啷个晓得的!安谷地面上,有哪样事我不晓得!”说着,从衣兜里掏出金表和钢笔:“拿回去!”
陈维钧:“兄弟,我……已经把它当出去了。”
刘钊:“来安谷八年了,到现在你都不晓得那家当铺是我开的?——拿回去!不拿回去这个酒兄弟我不喝了!”
众人感概不已!都站起来端起酒碗:“我们共敬大仁大义的刘乡长,请刘乡长喝了这碗酒——”
刘钊“嗨!”地叹了一声,慢慢站起来:“谢了——干!”
30 、西路护运队·石油沟驻地(内/晚)
队员们正在吃晚饭。菜饭虽然清淡,气氛却很热烈!
冯冰:“庆祝抗战胜利,我们大碗喝酒,大块吃大肉,来——干!”
陶林夹起一片冬瓜看了看,说:“抗战胜利了,我这一高兴,还真从冬瓜片里吃出肉味来了!”
一青年:“你若再喝两碗凉开水,不会就醉倒了吧?”
赵玉恒:“趁大家都高兴,我出一道谜语——打一个中国古代人物!”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吧,谜面是——”
赵玉恒:“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
桃林抢先回答:“屈原!”
有人问:“为什么是屈原?”
陶林:“不就是美国的那两颗原子弹叫日本屈服了吗!”
另一青年:“有点道理——也不对!美国的原子弹没有投出去之前,他小日本已经
山穷水尽了!怎么会是屈原呢?我说呀,是苏武!”
冯冰:“按照你的分析法,我认为也不对。日本在整个战争阶段,损失了一百多万军队,在中国战场就被消灭了七十多万;苏联红军是在日本鬼子油已枯灯将灭的时候才出来打了一棒落水狗,苏联红军的威武、有点武之不雅啊!”
又一青年:“看来,解这道谜还挺难的!”
冯冰:“难?有什么难的!”
叫“难”的青年不服地说:“那你就直说呗,卖什么关子!”
冯冰:“这不明摆着的吗!八年抗战,谁指挥的?——蒋雄!”
王教授:“哎哎哎!你这说我就不同意。抗战八年,我在西南,他也在西南;我来西南是为了保卫国宝,他到西南是为了保命——还称啥雄啊!”
冯冰含沙射影地:“你该不会说是王维吧!”
王教授:“别拿我来开涮!我确实也有人选——”
大家同声问:“谁?”
王教授轻声说:“毛——遂——”
赵玉恒警惕地:“嘘——”向外努努嘴。
一个青年起身开门看了看:“没事。哨兵站得很远,听不见!”
大家都不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相互微微点头。
赵玉恒:“算了,都散了吧。早点休息,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31 、南京·中山陵·还都大典(外/日)
南京城内一派节日气氛:全城大街小巷飘扬着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到处悬挂着彩旗和五颜六色的横幅标语。
一身戎装的蒋介石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挽着夫人,拾级而上;文武官员分列左右,恭恭敬敬地站在石阶上欢迎。蒋介石在礼炮声中就位。唱国歌、献花过后,由蒋介石领着全体到会人员向孙中山遗像和抗战阵亡国军盟军将士及死难同胞默哀3分钟;接下来,蒋介石率中央常委、国府委员、各院部会负责人、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代表,绕行孙中山陵寝一周……
【画外音】
一九四六年五月五日,是国民政府举行还都大典的日子,也是孙
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广州革命政府二十五周年纪念日,还
是《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公布十周年的日子。
9时整,蒋介石夫妇到达陵寝顶层,庆祝国民政府还都暨广州革命
政府成立纪念典礼开始。蒋介石在鸣放101响礼炮声中就位。唱国歌、
献花过后,由张道藩恭读谒陵文告;继而由蒋介石领着全体到会人员向
孙中山遗像和抗战阵亡国军盟军将士及死难同胞默哀3分钟;接下来,
蒋介石率中央常委、国府委员、各院部会负责人、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代
表,绕行孙中山陵寝一周;最后,由蒋介石致训词。
蒋介石:“今日中正与我们同胞,仍能在首都相见,聚首一堂,这是何等欣慰,实在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纪念的一天。今日之迁都,只能表示对日抗战的结束,就是我们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国策,率领全体军民同胞,牺牲奋斗,得到的一个胜利。但是,我们今日沈阳虽已收复,而东北整个的行政与主权的完整,还需要我们全国同胞为国家为民族精诚合作继续地努力奋勉,来保持我们最后胜利光荣的战果。我今日对我们同胞特别提出几个要求来使人们今后共同一致努力建国的方针,就是:一要戒浪费,二要尚节约,三要明礼义,四要知廉耻,五要负责任,六要守纪律。礼义廉耻,我和你们一样要奉行!我决心“追随全体同胞拥护国民政府,来建立三民主义统一独立平等自由富强康乐的新中国。”
吴震禹轻声对身旁的林世曾说:“听出来了吧,老蒋的意思是现在要集中力量把东北从共产党手上夺过来。”
林世曾:“老将办事总是比毛泽东慢一步,他还没来得及掉兵遣将,共产党就占领了东北。夺不夺得回来,那就看天意了!”
32 、故宫博物院重庆总办事处会议室(内/日)
会议已近尾声——
周宏纹:“……日本人投降已经大半年了,国民政府、中央党部和各大部门都已经回到南京。行政院也批准了文物还都,我奉命也要先回南京为你们打前站了。你们回去以后立即着手准备回迁。”
33 、故宫博物院重庆总办事处前(外/日)
周宏纹与陈维钧、伍敬源、赵玉恒一一握手:“转眼分别就是八年多了,好不容易见面了,又匆匆赶你们回去搬家,真是于心不忍,却又别无他法——”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