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剧本诊断
剧本诊断
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65191
成片时长:每集约54分钟
阅读:14439
发表:2016/5/6
50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蒋介石兵败大陆》第1-4集
李传估 [上海]
 出售价格:每集5万元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杜老板把小黑板挂在门上。
  
  2-15、小黑板特写
  今日现时米价:半袋法币一袋米。
  
  2-16、南京杜氏米店门口 外景 日 人物:杜老板、众市民
  买米的市民们看着小黑板。
  市民甲:这米价又涨了,昨天是一袋法币三袋米,这过了一夜就是一袋法币两袋米了。
  市民乙:这日子可真没法过了,刚才我去买油条,前面的是四两法币一根油条,可轮刚到我就涨价了,变成半斤法币一根油条了,本来我是拿出半斤法币准备买两根油条,结果只能买一根了。
  侧门打开了。
  杜老板手里拿着一枝粉笔走到小黑板面前,把米价擦掉,在黑板一写着。
  
  2-17、小黑板特写
  今日现时米价:一袋法币一袋米。
  
  2-18、南京杜氏米店门口 外景 日 人物:杜老板、众市民
  买米的市民们看着小黑板。
  市民甲:嗳,我说杜老板,你刚才挂出来是一袋法币两袋米,这米还没卖怎么就变成一袋法币一袋米了呢?
  杜老板:我说街房,我也不想涨价,你没看到我的几个米柜都改成钱柜了吗?可我也是没办法呀。我给你们说我乡下的家里,去年是五千块钱能买一头牛,今年五千钱块只能买一盒火柴了。
  市民乙:他娘的,这物价这么个涨法,叫我们老百姓怎么活啊。
  杜老板:我说街房,我这里是米店,莫谈国事啊。
  市民丙:好了,好了,杜老板快开门吧,不然又要涨价了。
  
  2-19、 南京 总统府会议室 内景 日 人物: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吴稚晖、陈果夫、戴季陶、张群、邵力子、吴铁成、陈布雷、朱家骅、陈诚、司徒雷登
  会议室里正在召开会议。
  宽大会议桌的主位上坐着蒋介石。
  叠影字幕:中华民国总统 蒋介石 字中正
  会议桌两旁依次坐着:
  李宗仁;
  叠影字幕:中华民国副总统 李宗仁 字德邻
  宋子文;
  叠影字幕:国民党广东省主席、行营主任、绥靖公署主任 宋子文
  孔祥熙;
  叠影字幕:国民政府行政院长 孔祥熙
  王云五;
  叠影字幕:国民党财政部长 王云五
  吴稚晖;
  叠影字幕:国民党制宪大会主席 吴稚晖
  俞鸿钧;
  叠影字幕:国民党中央银行总裁 俞鸿钧
  陈果夫;
  叠影字幕:国民党中央合作金库理事长 陈果夫
  戴季陶;
  叠影字幕:中华民国史馆馆长 戴季陶
  张群;
  叠影字幕:中民党行政院政务委员 张群 字岳军
  邵力子;
  叠影字幕:中华民国国民参政会秘书长 邵力子
  吴铁成;
  叠影字幕:国民党中央秘书长 吴铁成
  陈布雷;
  叠影字幕: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 陈布雷
  朱家骅;
  叠影字幕:国民党教育部长 朱家骅
  陈诚;
  叠影字幕:国民党参谋总长 陈诚 字辞修
  司徒雷登;
  叠影字幕:时任美利坚合众国驻中国大使 司徒雷登
  蒋经国;
  叠影字幕:蒋介石之子,国府整顿经济委员会主任上海督导员 蒋经国 字建丰
  蒋介石:诸位,今天我们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讨论国府的经济问题。眼下前线战事吃紧,几百万军队在前线打仗,可是我们的国库拿不出钱来买枪买炮买子弹。全国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现在拿法币去买米,是一袋法币一袋米。而一些不法商人,大量囤集金银、美元和大批重要战略物资,这样下去怎么得了,王部长,把你的想法向大家讲讲。
  王云五:为了改变国府眼下的经济壮况,充实国库,财政部制订了以下几条措施。一、由于法币超量发行,贬值到已经不能再贬的地步了。法币的声名狼藉,没有人愿要。因此,从即日起改革币制,发行金圆券代替法币。
  蒋介石:好,这条提得好。不然,早上去买根油条都得提一包钱去,也太不方便了。
  王云五:第二条,用金圆券收兑民间的黄金、白银、银元和外汇,增加国库储备。
  陈果夫:好,这条好。这样可以保证国库储备不贬值。
  王云五:财政部为了改变国府的经济壮况,制订了《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处分令有三个附件,一是《金圆券发行办法》,二是《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三是《整顿财及加强管制办法》。
  蒋介石:好,王部长,立即将这个处分令和三个附件发到各省,立即执行。
  王云五站起身:是。
  蒋介石:司徒雷登大使,你认为这几个法令如何?
  司徒雷登:为了振兴中国的经济,我完全赞同。
  蒋介石:那好,诸位,中央这次下了最大的决心进行币制改革,整理国家财政,加强经济管理体制,是为了实现国家振兴、民族振兴的大事,国府的各级机构必须坚决执行,我要求全体国府官员都要以身作则,率先执行,以期在短期内获得经济振兴。
  王云五:总统。
  蒋介石笑了笑:王部长,你还有话要讲,那好你把话讲完。
  王云五:总统,上海乃全国经济繁华的大都市,商贾云集,企业众多,我认为是这次进行币制改革的重点。因之我建议以上海为币制改革试点城市,选派得力人材在上海进行币制改革取得经验,而后推向全国。
  蒋介石:好,王部长这个建议提得好。国府如果多一些像王部长这样的官员,国府何愁不兴。经国,我看你到上海历练一下怎么样?
  蒋经国站起身:经国决不辱使命。
  蒋介石:好,你就任整顿经济委员会主任兼任上海经济督导员,立即上任。
  蒋经国:是。
  
  2-20、南京 宋子文官邸 内景 晚 人物:宋子文
  宋子文坐在沙发上拿起电话:令侃吗?
  
  2-21、宋子文和孔令侃通电话画面
  孔令侃:是我,舅舅。
  宋子文:令侃哪,国府马上要推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代替法币。为了保证金圆券的顺利发行,国府准备以金圆兑换黄金、白银和银元。
  孔令侃:什么狗屁币制改革,那不是把黄金、白银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了吗?
  宋子文:令侃那,我跟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命令是才通过的,现在你们要抢时间赶快把黄金、白银、银元、物资囤集起来,这才是真家伙。
  孔令侃:我知道了,舅舅。我马上行动。
  宋子文:对,要快。还有你告诉你的那些叔叔阿姨们也要赶快动手,不便多说。明白我的意思吗?
  孔令侃:我知道了,舅舅。
  孔令侃放下电话。
  
  2-22、南京宋子文官邸 内景 晚 人物:宋子文
  宋子文放下电话:哼,金圆券兑换黄金,就是三岁小孩也懂是拿废纸换黄金啊。
  
  2-23、上海老庙黄金店 内景 日 人物:黄老板、众储户
  众储户手里拿着存储凭证在柜台前排队兑现黄金。
  黄老板和几名伙计边收取储户凭证,边给储户支取黄金。
  储户甲:黄老板,轮到我了。
  储户甲把凭证递给黄老板,黄老板看了看凭证。
  黄老板:吴经理,你这是两万两啊,全部取走?
  储户甲:全部取走。
  黄老板为难地:吴经理,你看这店里只有一万八千两了,是不是少取点?
  储户甲:不行。
  黄老板:好,好,好,我马上派人到库房取来。
  储户乙:黄老板,要多取点过来,还有我们哪。
  黄老板:我说各位老客,我真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把黄金都取走啊,你们就不打算要利息了吗?
  储户丙:我说黄老板,你的消息也真够闭塞的。你没听到说国府马上要发行金圆券了,要用金圆券兑换我们的黄金了。
  储户乙:黄老板,现在全国抡黄金、白银都疯了。我们的黄金在你这里他们一查到就要兑换我们的,那我们的黄金、银元就变成一堆废纸了啊。
  黄老板:啊,原来这第回事。
  
  2-24、南京 蒋介石官邸 内景 日 人物:蒋介石、蒋经国
  蒋介石坐在沙发上。
  蒋经国一身行装站在蒋介石面前:父亲,我马就要到上海去了,您还有什么训示吗?
  蒋介石:建丰啊,你到上海后要立即把黄金、白银冻结起来,严禁外流。这经济可是国之命脉,弄不好他就会张开血盆大口把我们的政权吞掉啊。
  蒋经国:父亲,您放心,我保证干出个样子给您看看。
  蒋介石:上海我的亲朋故友有很多,你要甩开膀子大胆地干,不要顾及这些。
  蒋经国:是。
  蒋介石:你带了多少人去?
  蒋经国:父亲,我把戡乱建国大队三百多人带去。
1 ... 6 7 8 9 10 11 12 ... 22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飞扬在线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迪接送
  • 编剧
    疏涵衍
  • 编剧
    竹雨凝
  • 其他
    pet
  • 制片人
    ren
  • 学生
    洋葱哥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7月几日?(提示:18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宁海特工战(谍战)
百万雄师过大江(军事)
绝艳匪首(谍战)
喋血古镇(主旋律)
红柳花(喜剧, 农村)
兵团姊妹花(主旋律, 农村)
铁血中安轮(军事)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天地同心(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红伤(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报答(主旋律, 爱情, 都市)
江山儿女(主旋律, 爱情, 军事)
几度风月几度情(主旋律, 爱情)
叠出的祸端(主旋律)
夺粮(主旋律, 军事)
为了和平(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潮中儿女(主旋律)
民国十八年(主旋律)
乡村警务室(主旋律)
风骨(主旋律, 爱情, 古装)
岁月如歌(主旋律)
参政(主旋律)
达瓦孜秘史(主旋律, 古装)
心债(主旋律, 农村)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