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4647
阅读:4735
发表:2021/5/10
奇幻
小说
点石成金之杨门惨案(下)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十六节
鬼附身,小试牛刀初扬名
十年后,野鹤老人如约来到私塾,带走杨家遗孤,取名悟生,为其传艺授道。十五年之后,悟生早已是一位翩翩少年,长得虎头燕额,背厚如龟,目光似剑藏真光,眉尖还有颗黑痣,耳大贴面,坠入珠,地阁方正。普通人眼里,悟生这幅相貌,绝对算不上英俊,甚至有点丑陋,只有识相人才会惊叹他的异人命格。学艺满载后,悟生拜别师父,满怀着少年的一腔热血情怀,想凭借这一身本领,除妖卫道,独创江湖。他独自一人游荡,在一个偏僻贫困的小村镇落了脚。
初来乍到,在这里,悟生是个外乡人,虽从师父那里学了不少本事,奈何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本打算暂时靠算卦来维持生计,可村民们见他如此年轻,长得又十分“磕碜”,就挂起了算命先生的招牌,心生疑虑,怀疑他多半是个骗子,不是十足的信任。为了吃口饭,悟生只好干起了替人写信的营生。
这天,他一如往常的在街边摆了一张小桌,上满摆好笔墨和纸张,悠闲又无聊地看着来往的人群。这时,张宅的大门打开了,一个管家模样的男人急匆匆跑出来,一会儿带着个郎中急匆匆赶进门,就这样,来回跑了四趟。刚开始,悟生以为是这家人有谁生病了,没放在心上,可突然一阵刺耳的吵闹和女人的哭叫、责骂声传了出来。悟生思忖了一下,莫非这家是出了什么事?他掐指算了算,微微一笑,口中喃喃自语:“生意来了!”
他起身走到张宅门口,看门的下人蛮横挡住他。
“站住,干什么的?”
那下人瞪着眼看悟生,一副狗眼看人低的样子。
“我料你家夫人的病绝非郎中治得好,我是…….”
“滚!滚!江湖骗子!”
悟生话还没说完,就被这个下人推搡着赶出来。悟生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起来。
“待会儿你会来求我。”
说罢,悟生无所谓地走到自己的摊位,闭目养神。
“求你?呸!”
那下人没好气地骂了一句,砰地一下,就将门关上了。
屋内,张夫人瞪着一双大眼,蓬头乱发地在地上坐着,浑身颤抖,口中念念有词,还不是伴着一些白沫。
“你们这些不肖子孙,自己吃饱喝足了,就把你祖宗忘一边了?亏得是祖上护佑,不然,你们早就饿死啦!瞅瞅你们一个个干的那些勾当事,说出来真是丢死人!我那坟都荒成什么样儿了,也没个人给我收拾!……”
张老爷和三个儿子都吓得在张夫人面前跪着,大气不敢出一声。郎中在一旁看得心慌,对着管家耳语了几句。
“赶紧去请个法师吧,夫人这不是疯病,是中邪了!”
郎中说完,立马撒腿就走人了。管家着急得爬到张老爷身边。
“老爷,夫人是中邪了,得赶紧找个道长法师。”
“那还不快去找?”
张老爷说着,一边擦擦额头上的汗。
“可是,老爷,咱这地方,貌似没有什么法师。”
“哎呀,现在不管怎样,都要找。看到没?”张老爷偷偷指了指此刻正在翻白眼,口吐白沫的夫人。“再晚,人就没了!”
“是,是!这就去!”
管家爬起来,赶紧往门外走。他看到守门的下人,招招手,示意他过来。
“阿福,你可知道这附近有什么法师?”
阿福摇摇头。
“咱这小地方,怎么可能会有法师呢。”
管家听得直皱眉头,急得团团转。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就当管家苦于无计可施的时候,阿福突然想起了什么。
“哦,我想起来了,刚才有个长得很丑的人找上门来,自称他是什么来着。”
“什么?”
管家着急得追问。
阿福不好意思地笑着,摸摸头。
“我以为是江湖骗子,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我赶走了。”
“你这混小子!现在人在哪儿?快带我去!”
“就在外面街道摆摊写信,应该还在。”
管家三步并两步跨出大门,阿福紧跟其后,给管家指路。
“就在那儿,你看。”
阿福指着远处端坐在摊前的悟生说道。悟生听到有急匆匆的脚步声赶来,但依旧闭着眼。管家走到悟生面前,毕恭毕敬地行了一个礼。
“先生莫怪,是我这下人不懂礼数,冲撞您了,我给您赔个不是。”
管家笑呵呵地赔了一个礼,但见眼前这位先生无动于衷。
“先生,可是道长啊?”
管家小心翼翼地问,悟生还是闭眼不回答。
管家很纳闷,看向阿福,低声问他。
“这人是不是聋子?”
阿福连忙摆手摇头。
“不是。”
阿福走上前,硬着头皮,扑通一声跪地上。
“先生,是我有眼不识泰山,刚才得罪了。现在来求您,救我家夫人一命!”
悟生这才睁开眼,看了眼阿福跟管家,不紧不慢地站起身。
“那就走一趟吧。”
悟生跟着他们走了进去。屋里已经乱做一团,张夫人正躺在地上抽搐,像极了羊癫疯,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张老爷看到管家带人进来了,赶紧迎上去。
“请到道长没有?”
管家指指身边的悟生。
“这位就是。”
悟生笑着行了一个礼。张老爷看了一眼悟生,心头顿了一下,俯首帖耳问管家。
“这么个年轻人就是道长,不会是骗子吧?”
“是不是骗子,一试便知。”
“也罢,只能这样了。”
张老爷对着悟生露出一丝笑容。
“那,道长,请!”
其他人都站到一边围观,想看看这位道长到底有什么本事。
悟生走到张夫人跟前,口中喃喃几句咒语,围着她转了两圈。
“张老爷,麻烦给我一碗清水,三根筷子和一把米面。”
张老爷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能着急得摆手。管家赶紧按悟生的吩咐,端来他需要的东西。悟生端着碗里的水,放在门槛上,然后一根筷子平行一放,另两根直直地在水中央站立住。悟生朝着水碗里的筷子使劲撒去一把米面,口中念叨。
“还不快走!折磨个苦命的女人有什么意思。”
筷子纹丝不动。悟生接着又撒了几把,筷子依旧矗立不倒。悟生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可是你自找的。张老爷,拿一根鞭子,找点朱砂来。”
众人听到道长居然要鞭子,很是困惑,尤其是张老爷。
“道长,你要鞭子做什么?”
“要救命,只管拿来。”
张老爷只好让下人找了根鞭子。悟生接过鞭子,手指舔了一下唾沫,沾了点朱砂,然后往顺着鞭子滑下去,不知怎的,这鞭子仿佛有了魔力一般,朱砂划过的痕迹,突然变得金光闪烁。悟生举起鞭子,朝着张夫人狠狠抽下去,打得张夫人支哇乱叫,满地打滚。张老爷跟三个儿子看得心疼,大儿子挺出一步阻拦。
“住手!你这个骗子,分明就是想害我娘的性命。你要是再敢动我娘一下,我打断你的腿!”
“看清楚了,此刻的她,可不是你娘,是你祖宗!”
老大听得心惊,往后一缩,没敢在言语。悟生丢下鞭子。张夫人像个受惊的小孩一般,乖乖在地上蜷缩成一团。悟生俯下身。
“我说,不管你是张家几十代祖宗,也不能这么乱来吧。”
“他们这些混蛋不孝子孙,自己吃饱了,都不知道给我送点!寒冬腊月的,住的地方又冷,身上也没个暖和衣服。我能不生气吗?”
悟生站起身,对着众人。
“听明白没有?”
“明白了。明白了。”
众人点点头,异口同声地回答。
悟生又对着张夫人。
“阴阳两隔,本就殊途。你就这么附体,伤害无辜,我本来可以收了你……”
“道长饶命,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那祖宗一听悟生要收她的话,吓得立马赔罪。
“这次就放过你,下次可不能如此造次。你的要求,他们一定会照办,速速离开!”
“多谢道长。”
张夫人一骨碌爬起来,磕头感谢悟生。
突然,那碗里的筷子倒下去了,张夫人平静地躺到了地上。张老爷一家看得目瞪口呆。
“快把夫人抬进去吧。”
两个下人将夫人扶起来,慢慢走近内房,儿子们和两个丫鬟跟了进去。
“多谢道长,您可是我张家的大恩人呐!”
张老爷上前,激动地握住悟生的手。
“这倒不必。赶紧扫墓上香祭拜吧,免得她再来找你们。”
“对,对!管家,赶紧去置办,吃的,穿的,用的,纸钱什么的,越多越好。”
“明白!”
管家疾步跑了出去。
“现在完事了,张老爷,我这酬劳?”
“放心,一定不会亏待你!来人,去账房领五十两银子给道长。”
这么长时间以来,这是悟生第一次赚到如此多的钱,这下可以好久不用摆摊写信了。经过张老爷家这一事,悟生的名气和威望逐渐在村镇散开,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不是算命,就是乔迁安宅,或者丧葬风水之类。总之,大家再也不以相貌和年纪瞧不起他,都尊称他为悟道长。
第十七节
田棍骗符卖假药
镇上有个姓田的光棍,懒汉一个,长得又瘦又高,浑身皮肤黝黑,脸糙得跟老树皮一样,三十出头,一笑,一脸褶子。别人的脸掐上去或许是肉,反正他这张脸,一扯,全是皮。因为早些年间,他也经常扮作道士的行头,去外村“化缘”,说白了就是要饭。所以村民们给他起了个很唏嘘的称号“田棍儿”,稍微尊重一下,就叫“棍儿哥”。这不,田棍也听说了悟道长的事,于是打起了歪主意。
悟生正在院里劈柴,打算起锅做饭。田棍撇着一双八字腿,背着手走到柴门前,敲了敲门。
“悟道长,在不在家?”
悟生听到门外好像有人喊,便停下手中的斧头,走过去开门。一看,是田棍。
“田大哥,快进来。”
不管村里人如何看待田棍,悟生眼里,人人都一样。听到有人喊他大哥,田棍打心底里开始飘起来,背着手走进去,放眼打量了一下悟生简陋的住处。
“好歹也是个有本事的道长,怎么住的这么寒酸?”
“哦,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睡觉就行了,我对住的地方,没那么多要求。”
“话不能这么说。俗话说,房子就是主人的门面。实在不行,你搬去我那儿住吧,反正有空房,不像你这屋,雨天漏雨,刮个大风都能飞了。”
“多谢田大哥好意,不过我早就习惯这种生活了,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悟生再三推让,田棍也就不好再强人所难。
“田大哥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吗?”
悟生看他一脸的心思,猜想也不是专门来关心他的。田棍咳了几下,露出几分难意的笑容,磨叽了一会儿,才开口。
“其实吧,我今天找你,是想让你帮个忙。”
鬼附身,小试牛刀初扬名
十年后,野鹤老人如约来到私塾,带走杨家遗孤,取名悟生,为其传艺授道。十五年之后,悟生早已是一位翩翩少年,长得虎头燕额,背厚如龟,目光似剑藏真光,眉尖还有颗黑痣,耳大贴面,坠入珠,地阁方正。普通人眼里,悟生这幅相貌,绝对算不上英俊,甚至有点丑陋,只有识相人才会惊叹他的异人命格。学艺满载后,悟生拜别师父,满怀着少年的一腔热血情怀,想凭借这一身本领,除妖卫道,独创江湖。他独自一人游荡,在一个偏僻贫困的小村镇落了脚。
初来乍到,在这里,悟生是个外乡人,虽从师父那里学了不少本事,奈何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本打算暂时靠算卦来维持生计,可村民们见他如此年轻,长得又十分“磕碜”,就挂起了算命先生的招牌,心生疑虑,怀疑他多半是个骗子,不是十足的信任。为了吃口饭,悟生只好干起了替人写信的营生。
这天,他一如往常的在街边摆了一张小桌,上满摆好笔墨和纸张,悠闲又无聊地看着来往的人群。这时,张宅的大门打开了,一个管家模样的男人急匆匆跑出来,一会儿带着个郎中急匆匆赶进门,就这样,来回跑了四趟。刚开始,悟生以为是这家人有谁生病了,没放在心上,可突然一阵刺耳的吵闹和女人的哭叫、责骂声传了出来。悟生思忖了一下,莫非这家是出了什么事?他掐指算了算,微微一笑,口中喃喃自语:“生意来了!”
他起身走到张宅门口,看门的下人蛮横挡住他。
“站住,干什么的?”
那下人瞪着眼看悟生,一副狗眼看人低的样子。
“我料你家夫人的病绝非郎中治得好,我是…….”
“滚!滚!江湖骗子!”
悟生话还没说完,就被这个下人推搡着赶出来。悟生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起来。
“待会儿你会来求我。”
说罢,悟生无所谓地走到自己的摊位,闭目养神。
“求你?呸!”
那下人没好气地骂了一句,砰地一下,就将门关上了。
屋内,张夫人瞪着一双大眼,蓬头乱发地在地上坐着,浑身颤抖,口中念念有词,还不是伴着一些白沫。
“你们这些不肖子孙,自己吃饱喝足了,就把你祖宗忘一边了?亏得是祖上护佑,不然,你们早就饿死啦!瞅瞅你们一个个干的那些勾当事,说出来真是丢死人!我那坟都荒成什么样儿了,也没个人给我收拾!……”
张老爷和三个儿子都吓得在张夫人面前跪着,大气不敢出一声。郎中在一旁看得心慌,对着管家耳语了几句。
“赶紧去请个法师吧,夫人这不是疯病,是中邪了!”
郎中说完,立马撒腿就走人了。管家着急得爬到张老爷身边。
“老爷,夫人是中邪了,得赶紧找个道长法师。”
“那还不快去找?”
张老爷说着,一边擦擦额头上的汗。
“可是,老爷,咱这地方,貌似没有什么法师。”
“哎呀,现在不管怎样,都要找。看到没?”张老爷偷偷指了指此刻正在翻白眼,口吐白沫的夫人。“再晚,人就没了!”
“是,是!这就去!”
管家爬起来,赶紧往门外走。他看到守门的下人,招招手,示意他过来。
“阿福,你可知道这附近有什么法师?”
阿福摇摇头。
“咱这小地方,怎么可能会有法师呢。”
管家听得直皱眉头,急得团团转。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就当管家苦于无计可施的时候,阿福突然想起了什么。
“哦,我想起来了,刚才有个长得很丑的人找上门来,自称他是什么来着。”
“什么?”
管家着急得追问。
阿福不好意思地笑着,摸摸头。
“我以为是江湖骗子,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我赶走了。”
“你这混小子!现在人在哪儿?快带我去!”
“就在外面街道摆摊写信,应该还在。”
管家三步并两步跨出大门,阿福紧跟其后,给管家指路。
“就在那儿,你看。”
阿福指着远处端坐在摊前的悟生说道。悟生听到有急匆匆的脚步声赶来,但依旧闭着眼。管家走到悟生面前,毕恭毕敬地行了一个礼。
“先生莫怪,是我这下人不懂礼数,冲撞您了,我给您赔个不是。”
管家笑呵呵地赔了一个礼,但见眼前这位先生无动于衷。
“先生,可是道长啊?”
管家小心翼翼地问,悟生还是闭眼不回答。
管家很纳闷,看向阿福,低声问他。
“这人是不是聋子?”
阿福连忙摆手摇头。
“不是。”
阿福走上前,硬着头皮,扑通一声跪地上。
“先生,是我有眼不识泰山,刚才得罪了。现在来求您,救我家夫人一命!”
悟生这才睁开眼,看了眼阿福跟管家,不紧不慢地站起身。
“那就走一趟吧。”
悟生跟着他们走了进去。屋里已经乱做一团,张夫人正躺在地上抽搐,像极了羊癫疯,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张老爷看到管家带人进来了,赶紧迎上去。
“请到道长没有?”
管家指指身边的悟生。
“这位就是。”
悟生笑着行了一个礼。张老爷看了一眼悟生,心头顿了一下,俯首帖耳问管家。
“这么个年轻人就是道长,不会是骗子吧?”
“是不是骗子,一试便知。”
“也罢,只能这样了。”
张老爷对着悟生露出一丝笑容。
“那,道长,请!”
其他人都站到一边围观,想看看这位道长到底有什么本事。
悟生走到张夫人跟前,口中喃喃几句咒语,围着她转了两圈。
“张老爷,麻烦给我一碗清水,三根筷子和一把米面。”
张老爷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能着急得摆手。管家赶紧按悟生的吩咐,端来他需要的东西。悟生端着碗里的水,放在门槛上,然后一根筷子平行一放,另两根直直地在水中央站立住。悟生朝着水碗里的筷子使劲撒去一把米面,口中念叨。
“还不快走!折磨个苦命的女人有什么意思。”
筷子纹丝不动。悟生接着又撒了几把,筷子依旧矗立不倒。悟生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可是你自找的。张老爷,拿一根鞭子,找点朱砂来。”
众人听到道长居然要鞭子,很是困惑,尤其是张老爷。
“道长,你要鞭子做什么?”
“要救命,只管拿来。”
张老爷只好让下人找了根鞭子。悟生接过鞭子,手指舔了一下唾沫,沾了点朱砂,然后往顺着鞭子滑下去,不知怎的,这鞭子仿佛有了魔力一般,朱砂划过的痕迹,突然变得金光闪烁。悟生举起鞭子,朝着张夫人狠狠抽下去,打得张夫人支哇乱叫,满地打滚。张老爷跟三个儿子看得心疼,大儿子挺出一步阻拦。
“住手!你这个骗子,分明就是想害我娘的性命。你要是再敢动我娘一下,我打断你的腿!”
“看清楚了,此刻的她,可不是你娘,是你祖宗!”
老大听得心惊,往后一缩,没敢在言语。悟生丢下鞭子。张夫人像个受惊的小孩一般,乖乖在地上蜷缩成一团。悟生俯下身。
“我说,不管你是张家几十代祖宗,也不能这么乱来吧。”
“他们这些混蛋不孝子孙,自己吃饱了,都不知道给我送点!寒冬腊月的,住的地方又冷,身上也没个暖和衣服。我能不生气吗?”
悟生站起身,对着众人。
“听明白没有?”
“明白了。明白了。”
众人点点头,异口同声地回答。
悟生又对着张夫人。
“阴阳两隔,本就殊途。你就这么附体,伤害无辜,我本来可以收了你……”
“道长饶命,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那祖宗一听悟生要收她的话,吓得立马赔罪。
“这次就放过你,下次可不能如此造次。你的要求,他们一定会照办,速速离开!”
“多谢道长。”
张夫人一骨碌爬起来,磕头感谢悟生。
突然,那碗里的筷子倒下去了,张夫人平静地躺到了地上。张老爷一家看得目瞪口呆。
“快把夫人抬进去吧。”
两个下人将夫人扶起来,慢慢走近内房,儿子们和两个丫鬟跟了进去。
“多谢道长,您可是我张家的大恩人呐!”
张老爷上前,激动地握住悟生的手。
“这倒不必。赶紧扫墓上香祭拜吧,免得她再来找你们。”
“对,对!管家,赶紧去置办,吃的,穿的,用的,纸钱什么的,越多越好。”
“明白!”
管家疾步跑了出去。
“现在完事了,张老爷,我这酬劳?”
“放心,一定不会亏待你!来人,去账房领五十两银子给道长。”
这么长时间以来,这是悟生第一次赚到如此多的钱,这下可以好久不用摆摊写信了。经过张老爷家这一事,悟生的名气和威望逐渐在村镇散开,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不是算命,就是乔迁安宅,或者丧葬风水之类。总之,大家再也不以相貌和年纪瞧不起他,都尊称他为悟道长。
第十七节
田棍骗符卖假药
镇上有个姓田的光棍,懒汉一个,长得又瘦又高,浑身皮肤黝黑,脸糙得跟老树皮一样,三十出头,一笑,一脸褶子。别人的脸掐上去或许是肉,反正他这张脸,一扯,全是皮。因为早些年间,他也经常扮作道士的行头,去外村“化缘”,说白了就是要饭。所以村民们给他起了个很唏嘘的称号“田棍儿”,稍微尊重一下,就叫“棍儿哥”。这不,田棍也听说了悟道长的事,于是打起了歪主意。
悟生正在院里劈柴,打算起锅做饭。田棍撇着一双八字腿,背着手走到柴门前,敲了敲门。
“悟道长,在不在家?”
悟生听到门外好像有人喊,便停下手中的斧头,走过去开门。一看,是田棍。
“田大哥,快进来。”
不管村里人如何看待田棍,悟生眼里,人人都一样。听到有人喊他大哥,田棍打心底里开始飘起来,背着手走进去,放眼打量了一下悟生简陋的住处。
“好歹也是个有本事的道长,怎么住的这么寒酸?”
“哦,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睡觉就行了,我对住的地方,没那么多要求。”
“话不能这么说。俗话说,房子就是主人的门面。实在不行,你搬去我那儿住吧,反正有空房,不像你这屋,雨天漏雨,刮个大风都能飞了。”
“多谢田大哥好意,不过我早就习惯这种生活了,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悟生再三推让,田棍也就不好再强人所难。
“田大哥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吗?”
悟生看他一脸的心思,猜想也不是专门来关心他的。田棍咳了几下,露出几分难意的笑容,磨叽了一会儿,才开口。
“其实吧,我今天找你,是想让你帮个忙。”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