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9315
                                    
                                    
                                        阅读:15395
                                    
                                    
										发表:2014/5/27
                                    
                                    
                                    
                                        
                                                犯罪 
                                            小说
                                    
                                    
                                    
                                    
                                        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林庭长的脸气愤得有点发青。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这个厂长,居然当着他的面就要打我们的法警,实在是不可理喻!
一顿饭,谁也吃不下,不欢而散。
赵龙生进房间就气呼呼地一头倒在了床上,而王厂长却还在骂着:“他娘的,我叫你们来干什么的?叫你们来白吃白住的?钱没要回来,反倒办成这样,你们只会吃饭?是猪!是饭桶!真是饭桶!……”
他的阵阵骂声实在是难以入耳,别看他长得那干瘪的样子,骂人的声音倒是特别洪亮,在这死气沉沉没有任何隔音设施的地方显得格外的刺耳。他每骂一声,我的心就仿佛被人揪了一下,越骂,我心里就越痛,就越堵得慌,这股气在我的胸中憋闷得实在难受。我们是吃原告的,千里迢迢带来的大米毕竟是吃了。可我们难道愿意这样吗?不!我们不愿意,不愿意!
之所以外出办案院里同意我们与原告一起出来,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及时与被告进行调解或就地开庭;而另一方面也确是为我们办案提供后勤保障,如带路、吃饭、住宿、车辆等。出省办案,地方政府在今年7 月份刚规定我们每天的伙食补贴从以前的几角钱提高到了一元二角,住宿费也提高到了十二元,但明确规定“出租汽车费用不得报销,每人每天交通费一元包干使用,不再凭据报销市内交通费”。而今,像桃县这样的县城根本没有公共汽车,何况到钱家庄、兴平、北化等几十里路的农村呢?如果我们租车去,哪怕是三轮车,财政上也不能报。如果我们走着去,村与村之间相隔一二十里倒不在话下,但村上没饭店、没住宿,那么我们还何谈办案?一天到晚只能丈量地球了。如果这租车下乡的车费由我们法官自己出,那么,我们八十多元的工资总收入,又能租几天车?我们法院起码法官的工资还有保障,殊不知还有多少贫困山区的法官不但工资不能按月发放,就连看病的医药费也不能及时报销。所以,我们除了财政上可以报销的火车票外,是吃了原告的,我们也不拿伙食补贴。但院领导一再强调,我们不能对当事人提要求,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住什么。
老实说,法官难道愿意这样吃原告的?
这不,吃了原告的,他们出了钱,法官没把事情办好,别人才不理解你是否尽了力,而只是心疼钱,只是想着花了钱就应该有回报。
“你们这些没用的东西,除了会吃饭还会什么?真是猪!真是饭桶!”他还在骂个不停。
我到法院已经有五年了,还从未受到过原告如此的侮辱,也从未碰到过如此不讲道理的厂长,我已经忍无可忍。怪不得他昨天才到这里,就因为嘴里不干不净,在大街上被人打了两次,别人一边打他一边说:“叫你还骂娘,叫你还骂娘。”当时我们一个劲儿地向人解释说:这是常州人的“口头禅”。现在想来,他是本性难改。
林庭长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看得出,他非常气愤,他在强忍着。他之所以能够忍着,是觉得他毕竟是我们的领导,我和龙生已经很激动了,他不想再出什么差错。
既然庭长顾忌太多,那我这个书记员就不要考虑这么多了,这口气不出不行了。从上午到现在接近傍晚,实在是憋得太久、太久,似乎这阴沉沉的天也故意让人透不过气来。一上午他就指桑骂槐了半天,现在他更是肆无忌惮,想骂谁就骂谁,真是目中无人。我对林庭长说:“我去对付他!”说完,我没等他同意就朝王厂长的房间走去。
我板着脸快步来到了这位怒气未消的厂长面前。
他突然见到我愤怒的样子,反倒停了下来。他瞪大了眼睛、略张着嘴巴看着我。我毫不客气地对他说:“首先我们是法官,不是你厂里的工人,更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你教训厂里的工人,我们管不着,但我们用不着你来教训,今天的事情我们已向院里作了汇报,该批评,该处分由院里作决定。第二,你有钱,是你的能耐,我们不稀罕,你不要以为有钱就能买到一切,就能让我们去做不必要的牺牲,就能让我们去死。你有钱,完全可以捐献给社会,甚至完全可以不来收这些款。第三,虽然我们一个月的工资不足百元,但我们也不至于穷得为了省这点饭钱跑到这里来每天吃你的大白菜、土豆丝,告诉你,我们在家里比这里吃得要好得多。所以,你不要以为你有饭我们就会来吃,要不是为了工作,你摆满汉全席,我们也不会来,我们不稀罕!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情,你的心里不好受,难道我们心里好受?你想把案件办好,难道我们不想把案件办好?王厂长,你是人,我们法官也是人!”
我一口气说完,心在“砰砰”地跳,鼻子酸得直冲脑门,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我不容他开口,转身就走出了他的房间。
出了这口怨气,我心里好受了许多。这下整个招待所安静极了。
事后,刘科长悄悄告诉我,说我真是胆大包天,从来没有人敢在厂长面前这样说话,当时他脸色都变了,他压根儿没有想到我会去教训他一通。
“活该。”我心里这样说道,他做他的土皇帝,我才不怕他。他这个村办厂的厂长,就仗着效益还可以,养成了他一身的霸气,他除了有钱,还有什么?
七、紧急增援
傍晚时分,院里来电话告知:已派宋副院长与办公室丁主任紧急增援我们,他们已上了下午三点我们来时的同一趟火车,有什么情况务必等明天院长来了以后再作决定。
宋院长原是经济庭庭长,丁主任原是刑庭庭长,他俩是我院的“法律专家”。他们的到来,表明了院里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25 日,这是我们来到桃县后最清闲,也是心情最沉重的一天。除了上午兴平染厂交来一万元执行款外,就是与桃县法院的潘庭长重复着拘留与赔偿的话题。当我们说一切待今天院长来了之后再说时,他们也就早早地走了,剩下的是难熬的等待。
刚来时说说笑笑的情景已荡然无存、恍若隔世。黑乎乎的走廊里不见人影,整个招待所里静悄悄的,谁也不说话,这种不正常的宁静让人不知所措。
赵龙生一直躺在床上,被林庭长批评了几句后,早意识到自己昨天太鲁莽,虽然是厂长老婆抓枪使枪走了火,但不管怎么说,要不是他这一抢,也就不会搞成现在这种局面,现在后悔一切为时已晚。
谁都看得出,林庭长的心情比谁都沉重,今天胡子也未刮,满脸倦容。看来他又是一夜未眠。案件没办好,当然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最大。可我认为他尽力了,他和我院一半以上的军人法官一样,脱掉军装来到法院后,为了适应这个新环境,都在努力地学习着法律,尽快地掌握着审判技巧,他们吃苦耐劳,忍受的无形压力,一般人很难理解。案件办到现在这样,能全怪他吗?
当然不能!要不是当初我首先提出这个不切实际的馊主意,也许就不会一早到侯厂长家,也就不会有赵龙生这一枪。虽然侯厂长妻子的眼睛已经恢复了正常,但有些人却据此大做文章,非要拘留赵法警不可,这样可以名正言顺地赖着不执行。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五个人这么早去,他们却好像事先已知道了我们的行动似的,侯厂长与儿子都不在家,厂门这么早就敞开着,车一进去就关门还上了锁,天刚蒙蒙亮十几个拿着刀子的小伙子就在厂里虎视眈眈;还有刚来时莫名其妙的查房,是隔墙有耳,还是巧合?还是……我越想越觉得奇怪,越想越理不出头绪。
这一天大家都在沉闷中度过。我坐在床上,一边为我儿子编织着毛裤,一边回忆着这几天的点点滴滴,等待着院长的到来。
傍晚时分,林庭长、赵法警和我早早地就来到了桃县长途车站,等待着院长的到来,等待着对我们各自的批评。
我们来得太早了,站在马路边空荡荡的车站土场上,站在这刺骨的寒风中,我们都很自然地将大衣的毛领子竖了起来,原地踏步晃动着增加热量,除了我们偶尔的咳嗽声,到处静静的,谁也不说话,看着一大片白蒙蒙毫无生机的原野,各自想着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领导。
车站周围黄土地上尚未消融的片片残雪,使寂寞的黄昏更增添了几分寒意。我们觉得凛冽的西北风把大地封冻的同时,仿佛也冻住了我们的嘴巴、冻住了我们原本活跃的心。
冷,我瑟瑟发抖,关键是心在颤抖,我既希望院长早点来,又希望他们能晚点来。
                                            
                                            
                                一顿饭,谁也吃不下,不欢而散。
赵龙生进房间就气呼呼地一头倒在了床上,而王厂长却还在骂着:“他娘的,我叫你们来干什么的?叫你们来白吃白住的?钱没要回来,反倒办成这样,你们只会吃饭?是猪!是饭桶!真是饭桶!……”
他的阵阵骂声实在是难以入耳,别看他长得那干瘪的样子,骂人的声音倒是特别洪亮,在这死气沉沉没有任何隔音设施的地方显得格外的刺耳。他每骂一声,我的心就仿佛被人揪了一下,越骂,我心里就越痛,就越堵得慌,这股气在我的胸中憋闷得实在难受。我们是吃原告的,千里迢迢带来的大米毕竟是吃了。可我们难道愿意这样吗?不!我们不愿意,不愿意!
之所以外出办案院里同意我们与原告一起出来,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及时与被告进行调解或就地开庭;而另一方面也确是为我们办案提供后勤保障,如带路、吃饭、住宿、车辆等。出省办案,地方政府在今年7 月份刚规定我们每天的伙食补贴从以前的几角钱提高到了一元二角,住宿费也提高到了十二元,但明确规定“出租汽车费用不得报销,每人每天交通费一元包干使用,不再凭据报销市内交通费”。而今,像桃县这样的县城根本没有公共汽车,何况到钱家庄、兴平、北化等几十里路的农村呢?如果我们租车去,哪怕是三轮车,财政上也不能报。如果我们走着去,村与村之间相隔一二十里倒不在话下,但村上没饭店、没住宿,那么我们还何谈办案?一天到晚只能丈量地球了。如果这租车下乡的车费由我们法官自己出,那么,我们八十多元的工资总收入,又能租几天车?我们法院起码法官的工资还有保障,殊不知还有多少贫困山区的法官不但工资不能按月发放,就连看病的医药费也不能及时报销。所以,我们除了财政上可以报销的火车票外,是吃了原告的,我们也不拿伙食补贴。但院领导一再强调,我们不能对当事人提要求,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住什么。
老实说,法官难道愿意这样吃原告的?
这不,吃了原告的,他们出了钱,法官没把事情办好,别人才不理解你是否尽了力,而只是心疼钱,只是想着花了钱就应该有回报。
“你们这些没用的东西,除了会吃饭还会什么?真是猪!真是饭桶!”他还在骂个不停。
我到法院已经有五年了,还从未受到过原告如此的侮辱,也从未碰到过如此不讲道理的厂长,我已经忍无可忍。怪不得他昨天才到这里,就因为嘴里不干不净,在大街上被人打了两次,别人一边打他一边说:“叫你还骂娘,叫你还骂娘。”当时我们一个劲儿地向人解释说:这是常州人的“口头禅”。现在想来,他是本性难改。
林庭长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看得出,他非常气愤,他在强忍着。他之所以能够忍着,是觉得他毕竟是我们的领导,我和龙生已经很激动了,他不想再出什么差错。
既然庭长顾忌太多,那我这个书记员就不要考虑这么多了,这口气不出不行了。从上午到现在接近傍晚,实在是憋得太久、太久,似乎这阴沉沉的天也故意让人透不过气来。一上午他就指桑骂槐了半天,现在他更是肆无忌惮,想骂谁就骂谁,真是目中无人。我对林庭长说:“我去对付他!”说完,我没等他同意就朝王厂长的房间走去。
我板着脸快步来到了这位怒气未消的厂长面前。
他突然见到我愤怒的样子,反倒停了下来。他瞪大了眼睛、略张着嘴巴看着我。我毫不客气地对他说:“首先我们是法官,不是你厂里的工人,更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你教训厂里的工人,我们管不着,但我们用不着你来教训,今天的事情我们已向院里作了汇报,该批评,该处分由院里作决定。第二,你有钱,是你的能耐,我们不稀罕,你不要以为有钱就能买到一切,就能让我们去做不必要的牺牲,就能让我们去死。你有钱,完全可以捐献给社会,甚至完全可以不来收这些款。第三,虽然我们一个月的工资不足百元,但我们也不至于穷得为了省这点饭钱跑到这里来每天吃你的大白菜、土豆丝,告诉你,我们在家里比这里吃得要好得多。所以,你不要以为你有饭我们就会来吃,要不是为了工作,你摆满汉全席,我们也不会来,我们不稀罕!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情,你的心里不好受,难道我们心里好受?你想把案件办好,难道我们不想把案件办好?王厂长,你是人,我们法官也是人!”
我一口气说完,心在“砰砰”地跳,鼻子酸得直冲脑门,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我不容他开口,转身就走出了他的房间。
出了这口怨气,我心里好受了许多。这下整个招待所安静极了。
事后,刘科长悄悄告诉我,说我真是胆大包天,从来没有人敢在厂长面前这样说话,当时他脸色都变了,他压根儿没有想到我会去教训他一通。
“活该。”我心里这样说道,他做他的土皇帝,我才不怕他。他这个村办厂的厂长,就仗着效益还可以,养成了他一身的霸气,他除了有钱,还有什么?
七、紧急增援
傍晚时分,院里来电话告知:已派宋副院长与办公室丁主任紧急增援我们,他们已上了下午三点我们来时的同一趟火车,有什么情况务必等明天院长来了以后再作决定。
宋院长原是经济庭庭长,丁主任原是刑庭庭长,他俩是我院的“法律专家”。他们的到来,表明了院里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25 日,这是我们来到桃县后最清闲,也是心情最沉重的一天。除了上午兴平染厂交来一万元执行款外,就是与桃县法院的潘庭长重复着拘留与赔偿的话题。当我们说一切待今天院长来了之后再说时,他们也就早早地走了,剩下的是难熬的等待。
刚来时说说笑笑的情景已荡然无存、恍若隔世。黑乎乎的走廊里不见人影,整个招待所里静悄悄的,谁也不说话,这种不正常的宁静让人不知所措。
赵龙生一直躺在床上,被林庭长批评了几句后,早意识到自己昨天太鲁莽,虽然是厂长老婆抓枪使枪走了火,但不管怎么说,要不是他这一抢,也就不会搞成现在这种局面,现在后悔一切为时已晚。
谁都看得出,林庭长的心情比谁都沉重,今天胡子也未刮,满脸倦容。看来他又是一夜未眠。案件没办好,当然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最大。可我认为他尽力了,他和我院一半以上的军人法官一样,脱掉军装来到法院后,为了适应这个新环境,都在努力地学习着法律,尽快地掌握着审判技巧,他们吃苦耐劳,忍受的无形压力,一般人很难理解。案件办到现在这样,能全怪他吗?
当然不能!要不是当初我首先提出这个不切实际的馊主意,也许就不会一早到侯厂长家,也就不会有赵龙生这一枪。虽然侯厂长妻子的眼睛已经恢复了正常,但有些人却据此大做文章,非要拘留赵法警不可,这样可以名正言顺地赖着不执行。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五个人这么早去,他们却好像事先已知道了我们的行动似的,侯厂长与儿子都不在家,厂门这么早就敞开着,车一进去就关门还上了锁,天刚蒙蒙亮十几个拿着刀子的小伙子就在厂里虎视眈眈;还有刚来时莫名其妙的查房,是隔墙有耳,还是巧合?还是……我越想越觉得奇怪,越想越理不出头绪。
这一天大家都在沉闷中度过。我坐在床上,一边为我儿子编织着毛裤,一边回忆着这几天的点点滴滴,等待着院长的到来。
傍晚时分,林庭长、赵法警和我早早地就来到了桃县长途车站,等待着院长的到来,等待着对我们各自的批评。
我们来得太早了,站在马路边空荡荡的车站土场上,站在这刺骨的寒风中,我们都很自然地将大衣的毛领子竖了起来,原地踏步晃动着增加热量,除了我们偶尔的咳嗽声,到处静静的,谁也不说话,看着一大片白蒙蒙毫无生机的原野,各自想着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领导。
车站周围黄土地上尚未消融的片片残雪,使寂寞的黄昏更增添了几分寒意。我们觉得凛冽的西北风把大地封冻的同时,仿佛也冻住了我们的嘴巴、冻住了我们原本活跃的心。
冷,我瑟瑟发抖,关键是心在颤抖,我既希望院长早点来,又希望他们能晚点来。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