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
10-12
13-15
16-18
…
25-2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李纨正和她寡婶款叙离别之情,李纹、李绮在旁侧耳细听。
宝玉向她们走来,看着李纹、李绮笑问:“大嫂嫂,这两位妹妹……”
李纨先拉着大妹子笑道:“这个大的叫李纹……”
宝玉指着小的抢着说:“噢,那你就是李绮了!”
李绮惊奇地笑道:“你怎么会知道的?”
“宝玉!”宝钗招手叫道。
宝玉回头,忙朝宝钗身边走去。
“宝兄弟,这是我叔伯兄弟薛蝌。”宝钗指着薛蝌。
宝玉拉着薛蝌的手笑道:“谁知宝姐姐的亲哥哥是那个样予,这叔伯兄弟倒象是宝姐姐的同胞兄弟似的。”
宝钗“噗哧”笑道:“你又说呆话了。”一眼瞥见邢岫烟在贾母跟前,忙推宝玉说:“邢姑娘你见过没有?”宝玉摇摇头:“不知道她在哪里。”
宝钗笑道:“走,咱们见见去。”说着向贾母处走去。
邢夫人的嫂子正在向那夫人诉说:“你哥哥说,这一程家中艰难,让我带着你侄女儿岫烟进京来投奔。这一上京,全仗你给治房舍,帮盘缠呢。”
邢夫人皱了皱双眉。
宝玉听见这番话,看了看岫烟,猴在贾母耳边嘀咕了一阵。
贾母笑向邢夫人道:“你侄女儿也不必家去了,园里住几天,逛逛再去。”
邢夫人兄嫂连忙向贾母拜谢。
邢夫人便将岫烟交给凤姐:“我把人交给你了,好好掂掇安排吧。”
凤姐拉着岫烟,筹算了一回说:“我想把岫烟送到迎春一处去住,老祖宗看呢?”
贾母笑道:“好,好,这正合我的意思。”
“史大姑娘来了!”琥珀在门口高声传报。
史湘云笑着进来,向众人频频点头,快步走到贾母榻前,行了见面礼。
贾母搂着湘云,对凤姐说:“她叔叔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了家眷去上任。我舍不得湘云,把她留下了,接来家中,你要另设一处给她住。”
湘云在贾母怀里扭着:“一个人住怪冷清的,我要和宝姐姐一处住。”
贾母笑推湘云道:“好,依你,快跟了宝丫头去吧。”
湘云高兴地扑到宝钗怀里,亲热地搂在一起笑了。
宝玉朝湘云会意地一笑,又环顾岫烟、李纹、李绮、宝琴,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一个赛似一个!”一面说,一面自笑自叹。
10 衡芜范,书房
香菱拉着湘云:“湘云姑娘来了,我又多了个请教谈诗的先生。”
宝钗看看香菱,又瞧瞧湘云,连连摇头笑道:“我实在聒噪得受不得了。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
湘云信以为真,天真地问:“是哪两个?好姐姐,你告诉我。”
宝钗一本正经地指着香菱和湘云说:“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
湘云、香菱都大笑起来。
“宝琴姑娘来了。”小丫头在门外报告。
宝琴披着一领斗篷进来,金翠辉煌。
宝钗拉着宝琴看了看,笑问:“好妹妹,这是哪里来的?”
宝琴:“因下雪珠儿,老太太找了这一件给我的。”
香菱上来瞧道:“怪道这么好看,原来是孔雀毛织的。”
湘云摆摆手:“哪里是孔雀毛,这是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可见老太太疼你了,这样疼宝玉,也没给他穿。”
宝钗拉着宝琴的手:“真如俗话说的,‘各人有缘法’。她再想不到她这会子来,既来了,又有老太太这么疼她。”
琥珀走进来笑道:“老太太说了,叫宝姑娘别管紧了琴姑娘。她还小呢,让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宝钗忙起身答应了,又推宝琴笑道:“你也不知是哪里来的福气!你倒去吧,仔细我们委屈着你。我就不信我哪些儿不如你!”
说话之间,宝玉,黛玉一齐进来。
湘云笑道:“宝姐姐,你这话虽是玩话,却有人真心是这样想的呢。”
琥珀手指着宝玉:“真心恼的再没别人,就只是他。”
宝钗、湘云异口同声:“他倒不是这样的人。”
琥珀又指着黛玉,笑道:“不是他,就是她。”
宝钗忙解释道:“更不是了。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样。她喜欢得比我还疼呢,哪里还恼?你别信口儿混说。”
黛玉若无其事,神态自如,亲昵地拉着宝琴的手,赶着叫“好妹妹”。
宝琴年轻心热,对黛玉亲敬异常,也赶着叫“好姐姐”。
宝玉仔细审度黛玉的声色,暗暗纳罕。
探春进来,见大家都在,兴奋地:“这回咱们的诗社可兴旺了。本来秋天就想起诗社,林姐姐病了,湘云又没来,总是七上八下的,扫了诗兴!”
宝玉兴高彩烈地:“这会子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才刚掐指一算,连我一共十三个。今年园里过年比往年更热闹了!”
探春望了望窗外,笑道:“看这天气,今儿夜里就要下雪了,这是入冬头一场雪,咱们明日就在芦雪庵起诗社吧。
11 潇湘馆,卧室(晚)
宝玉进门笑道:“我着那《西厢记 闹简》上有一句说得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是几时接了?你说说我听听。”
黛玉听了,禁不住也笑起来:“问得好。那天行牙牌令,我随口把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宝姐姐并不介意,反劝了我好些好话。后来我病了,她又送来燕窝。我才看出来,她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她藏奸。”
宝玉频频点头,打趣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
黛玉深为感慨地:“宝姐姐就算好了,来了个宝琴妹妹比她更好,我却没有这样的姐姐妹妹。……”说着想着不免又哭了起来。
宝玉忙递过一块手帕,劝解着:“你又自寻烦恼了。你瞧瞧,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你还不好生保养。”
黛玉接过手帕拭泪:“近来我觉得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似的。”
宝玉:“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心,岂有眼泪会少的!”
黛玉:“天不早了,你快请回去吧。”
宝玉:“明儿在芦雪庵起诗社,你也该早些歇息,养养精神。”
12 怡红院,宝玉卧室(清晨)
次日一早,宝玉掀开帐子一看,窗上光辉夺目。
宝玉忙披衣下床,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地下铺了一尺多厚的大雪,天上仍是搓棉扯絮一般。
13 芦雪庵外
宝玉披簑戴笠冒雪而来。
宝玉走到空旷处,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
丫鬟婆子们正在扫雪开径。
小丫鬟见宝玉来,停下扫帚,抿嘴笑道:“我们才说正少一个渔翁,这下都全了。”
一个婆子说:“姑娘们吃了饭才来呢,你也太性急了。”
14 贾母房中
众姐妹唧唧呱呱地说笑着。
宝玉进门:“我饿死了,快吃饭吧。”
贾母:“我知道你们今儿又有事情,连饭也不顾吃了。今儿有新鲜鹿肉,留着给你晚上吃吧。”
湘云悄悄地对宝玉:“有新鲜鹿肉,不如咱们要一块,自己拿了园里弄着,又玩又吃。”
宝玉乐得直蹦高,拍手叫好。
黛玉在一旁听见,抿嘴一笑。
15 芦雪庵,地炕屋内
众姊妹齐集在地炕屋内,只见杯盘果菜俱已摆齐。
李纨在安排座次:“李纹、李绮挨着我坐,岫烟与迎春做伴。”说着把李纹、李绮拉过来一左一右坐下。
迎春邀岫烟并排坐了。
李纹:“湘云,……湘云哪去了?”环视一周,又问:“宝玉呢?”
黛玉笑道:“他俩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
李婶走来:“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在那里商议着要吃生肉呢,说得有来有去的。”
探春笑道:“了不得,快拿了他两个来!”
黛玉得意地:“这可是云丫头闹的,我的卦再不错。”
16 芦雪庵,外屋
湘云、宝玉围着铁火炉儿,上面放着铁丝蒙,各拿把铁叉叉着一块生鹿肉,翻来复去地烧烤着。
炉火熊熊,鹿肉被烧烤得吱吱作响,逐渐由生变焦,冒出白烟来。
(画外音)探春:“你闻闻,香气这里都闻见了,我也吃去。”说着从里屋跑出,向火炉走来。
李纨也随着出来:“客已齐了,你们还吃不够?”
湘云一面吃一面说:“我吃这个才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要不是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
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里屋门口好奇地笑。
湘云向宝琴招手:“傻子,过来尝尝。”
宝琴朝湘云摆摆手:“怪脏的。”
宝钗出来推着宝琴:“你尝尝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她也爱吃。”
宝琴听了便过去吃了一块,边吃边赞:“真好吃!”
凤姐披着斗篷走进来:“吃这样好东西,也不告诉我!”说着也凑着一处吃起来。
平儿两手带着镯子,行动不便,褪去放在一边。
黛玉出来:“哪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
湘云右手拿着铁叉,左手拿着块焦鹿肉:“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大家吃毕,洗漱了一回。
平儿戴镯子时发觉少了一个,左右前后乱找了一番,踪迹全无。
凤姐胸有成竹地笑道:”我知道这镯子的去向。你们只管作诗去,也不用找,不出三日包管就有了。”
17 芦雪庵,地炕屋
墙上贴出诗题、韵脚、格式。
宝玉边看边念:“即景联句,五言排律一首,限二萧韵。”
凤姐自报奋勇地:“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下剩的我就不知道了。”
探春笑道:“越是粗话越好,你说了只管干正事去吧。”
凤姐:“我想下雪必刮北风。昨夜听见了一夜的北风,我有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可使得?”
宝玉向她们走来,看着李纹、李绮笑问:“大嫂嫂,这两位妹妹……”
李纨先拉着大妹子笑道:“这个大的叫李纹……”
宝玉指着小的抢着说:“噢,那你就是李绮了!”
李绮惊奇地笑道:“你怎么会知道的?”
“宝玉!”宝钗招手叫道。
宝玉回头,忙朝宝钗身边走去。
“宝兄弟,这是我叔伯兄弟薛蝌。”宝钗指着薛蝌。
宝玉拉着薛蝌的手笑道:“谁知宝姐姐的亲哥哥是那个样予,这叔伯兄弟倒象是宝姐姐的同胞兄弟似的。”
宝钗“噗哧”笑道:“你又说呆话了。”一眼瞥见邢岫烟在贾母跟前,忙推宝玉说:“邢姑娘你见过没有?”宝玉摇摇头:“不知道她在哪里。”
宝钗笑道:“走,咱们见见去。”说着向贾母处走去。
邢夫人的嫂子正在向那夫人诉说:“你哥哥说,这一程家中艰难,让我带着你侄女儿岫烟进京来投奔。这一上京,全仗你给治房舍,帮盘缠呢。”
邢夫人皱了皱双眉。
宝玉听见这番话,看了看岫烟,猴在贾母耳边嘀咕了一阵。
贾母笑向邢夫人道:“你侄女儿也不必家去了,园里住几天,逛逛再去。”
邢夫人兄嫂连忙向贾母拜谢。
邢夫人便将岫烟交给凤姐:“我把人交给你了,好好掂掇安排吧。”
凤姐拉着岫烟,筹算了一回说:“我想把岫烟送到迎春一处去住,老祖宗看呢?”
贾母笑道:“好,好,这正合我的意思。”
“史大姑娘来了!”琥珀在门口高声传报。
史湘云笑着进来,向众人频频点头,快步走到贾母榻前,行了见面礼。
贾母搂着湘云,对凤姐说:“她叔叔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了家眷去上任。我舍不得湘云,把她留下了,接来家中,你要另设一处给她住。”
湘云在贾母怀里扭着:“一个人住怪冷清的,我要和宝姐姐一处住。”
贾母笑推湘云道:“好,依你,快跟了宝丫头去吧。”
湘云高兴地扑到宝钗怀里,亲热地搂在一起笑了。
宝玉朝湘云会意地一笑,又环顾岫烟、李纹、李绮、宝琴,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一个赛似一个!”一面说,一面自笑自叹。
10 衡芜范,书房
香菱拉着湘云:“湘云姑娘来了,我又多了个请教谈诗的先生。”
宝钗看看香菱,又瞧瞧湘云,连连摇头笑道:“我实在聒噪得受不得了。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
湘云信以为真,天真地问:“是哪两个?好姐姐,你告诉我。”
宝钗一本正经地指着香菱和湘云说:“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
湘云、香菱都大笑起来。
“宝琴姑娘来了。”小丫头在门外报告。
宝琴披着一领斗篷进来,金翠辉煌。
宝钗拉着宝琴看了看,笑问:“好妹妹,这是哪里来的?”
宝琴:“因下雪珠儿,老太太找了这一件给我的。”
香菱上来瞧道:“怪道这么好看,原来是孔雀毛织的。”
湘云摆摆手:“哪里是孔雀毛,这是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可见老太太疼你了,这样疼宝玉,也没给他穿。”
宝钗拉着宝琴的手:“真如俗话说的,‘各人有缘法’。她再想不到她这会子来,既来了,又有老太太这么疼她。”
琥珀走进来笑道:“老太太说了,叫宝姑娘别管紧了琴姑娘。她还小呢,让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宝钗忙起身答应了,又推宝琴笑道:“你也不知是哪里来的福气!你倒去吧,仔细我们委屈着你。我就不信我哪些儿不如你!”
说话之间,宝玉,黛玉一齐进来。
湘云笑道:“宝姐姐,你这话虽是玩话,却有人真心是这样想的呢。”
琥珀手指着宝玉:“真心恼的再没别人,就只是他。”
宝钗、湘云异口同声:“他倒不是这样的人。”
琥珀又指着黛玉,笑道:“不是他,就是她。”
宝钗忙解释道:“更不是了。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样。她喜欢得比我还疼呢,哪里还恼?你别信口儿混说。”
黛玉若无其事,神态自如,亲昵地拉着宝琴的手,赶着叫“好妹妹”。
宝琴年轻心热,对黛玉亲敬异常,也赶着叫“好姐姐”。
宝玉仔细审度黛玉的声色,暗暗纳罕。
探春进来,见大家都在,兴奋地:“这回咱们的诗社可兴旺了。本来秋天就想起诗社,林姐姐病了,湘云又没来,总是七上八下的,扫了诗兴!”
宝玉兴高彩烈地:“这会子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才刚掐指一算,连我一共十三个。今年园里过年比往年更热闹了!”
探春望了望窗外,笑道:“看这天气,今儿夜里就要下雪了,这是入冬头一场雪,咱们明日就在芦雪庵起诗社吧。
11 潇湘馆,卧室(晚)
宝玉进门笑道:“我着那《西厢记 闹简》上有一句说得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是几时接了?你说说我听听。”
黛玉听了,禁不住也笑起来:“问得好。那天行牙牌令,我随口把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宝姐姐并不介意,反劝了我好些好话。后来我病了,她又送来燕窝。我才看出来,她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她藏奸。”
宝玉频频点头,打趣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
黛玉深为感慨地:“宝姐姐就算好了,来了个宝琴妹妹比她更好,我却没有这样的姐姐妹妹。……”说着想着不免又哭了起来。
宝玉忙递过一块手帕,劝解着:“你又自寻烦恼了。你瞧瞧,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你还不好生保养。”
黛玉接过手帕拭泪:“近来我觉得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似的。”
宝玉:“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心,岂有眼泪会少的!”
黛玉:“天不早了,你快请回去吧。”
宝玉:“明儿在芦雪庵起诗社,你也该早些歇息,养养精神。”
12 怡红院,宝玉卧室(清晨)
次日一早,宝玉掀开帐子一看,窗上光辉夺目。
宝玉忙披衣下床,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地下铺了一尺多厚的大雪,天上仍是搓棉扯絮一般。
13 芦雪庵外
宝玉披簑戴笠冒雪而来。
宝玉走到空旷处,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
丫鬟婆子们正在扫雪开径。
小丫鬟见宝玉来,停下扫帚,抿嘴笑道:“我们才说正少一个渔翁,这下都全了。”
一个婆子说:“姑娘们吃了饭才来呢,你也太性急了。”
14 贾母房中
众姐妹唧唧呱呱地说笑着。
宝玉进门:“我饿死了,快吃饭吧。”
贾母:“我知道你们今儿又有事情,连饭也不顾吃了。今儿有新鲜鹿肉,留着给你晚上吃吧。”
湘云悄悄地对宝玉:“有新鲜鹿肉,不如咱们要一块,自己拿了园里弄着,又玩又吃。”
宝玉乐得直蹦高,拍手叫好。
黛玉在一旁听见,抿嘴一笑。
15 芦雪庵,地炕屋内
众姊妹齐集在地炕屋内,只见杯盘果菜俱已摆齐。
李纨在安排座次:“李纹、李绮挨着我坐,岫烟与迎春做伴。”说着把李纹、李绮拉过来一左一右坐下。
迎春邀岫烟并排坐了。
李纹:“湘云,……湘云哪去了?”环视一周,又问:“宝玉呢?”
黛玉笑道:“他俩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
李婶走来:“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在那里商议着要吃生肉呢,说得有来有去的。”
探春笑道:“了不得,快拿了他两个来!”
黛玉得意地:“这可是云丫头闹的,我的卦再不错。”
16 芦雪庵,外屋
湘云、宝玉围着铁火炉儿,上面放着铁丝蒙,各拿把铁叉叉着一块生鹿肉,翻来复去地烧烤着。
炉火熊熊,鹿肉被烧烤得吱吱作响,逐渐由生变焦,冒出白烟来。
(画外音)探春:“你闻闻,香气这里都闻见了,我也吃去。”说着从里屋跑出,向火炉走来。
李纨也随着出来:“客已齐了,你们还吃不够?”
湘云一面吃一面说:“我吃这个才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要不是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
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里屋门口好奇地笑。
湘云向宝琴招手:“傻子,过来尝尝。”
宝琴朝湘云摆摆手:“怪脏的。”
宝钗出来推着宝琴:“你尝尝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她也爱吃。”
宝琴听了便过去吃了一块,边吃边赞:“真好吃!”
凤姐披着斗篷走进来:“吃这样好东西,也不告诉我!”说着也凑着一处吃起来。
平儿两手带着镯子,行动不便,褪去放在一边。
黛玉出来:“哪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
湘云右手拿着铁叉,左手拿着块焦鹿肉:“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大家吃毕,洗漱了一回。
平儿戴镯子时发觉少了一个,左右前后乱找了一番,踪迹全无。
凤姐胸有成竹地笑道:”我知道这镯子的去向。你们只管作诗去,也不用找,不出三日包管就有了。”
17 芦雪庵,地炕屋
墙上贴出诗题、韵脚、格式。
宝玉边看边念:“即景联句,五言排律一首,限二萧韵。”
凤姐自报奋勇地:“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下剩的我就不知道了。”
探春笑道:“越是粗话越好,你说了只管干正事去吧。”
凤姐:“我想下雪必刮北风。昨夜听见了一夜的北风,我有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可使得?”
上一集
下一集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