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6535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6665
发表:2020/6/5
48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南下干部》第24-26集
1-5
…
24-26
45-46
47-48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郭文高无奈:小秦,停外面去。
三人整整衣襟,又将小车推了回去。
10,省计委,王副主任办公室,内,日
王副主任正在俯案翻阅文件,从外面传来敲门声。
他头也没抬:请进。
秘书推开门报告:王主任,南华县有三位同志找您。
王副主任:进来吧。
郭文高等三人走进办公室。
李校长双手递过介绍信和教育厅批文。
郭文高和蓝春芳自己找座位坐下。
王副主任把介绍信和批文粗略流览了一遍,这才抬头把三人逐一打量了一番。
王副主任:噢,你就是南华的郭文高县长吧?这事儿不好办呀,教育切块资金,计委原则上是下拨给各地市掌握使用,目前还没有直接下拨给县里的先例,这个口子不好开也开不得,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省类似的情况太多了。所以你们的困难确实爱莫能助,计委也只能按规定办事,我建议你们还是直接找找滨湖行署吧。
郭文高:王主任,您说的行署和有关部门我们都找过了,他们都说教育切块资金主要用于师资培训和设备购置,基建项目只能专门立项请您这儿进行调剂。您看,教育厅不都批了吗?
王副主任:教育厅也真是乱弹琴,明知我这儿难为无米之炊,还左一个批文右一个批文往我这儿塞,他们做好人让计委来得罪人,真拿他们没办法。
三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王副主任拿起桌上电话机话筒:秘书处吗?国家计委的同志到了没有?好,你先安排他们到宾馆住下,我马上就过来。
这无疑是逐客令,三人知趣地站起身来。
11,省委,胡志伟办公室,内,日
胡志伟:大力,你昨天的汇报材料省委通过了,我的联系点就定在你们城北乡柞树村。
他随即拿起桌上的受话器:王秘书长,叫小孙和小沙过来一趟。
丁大力高兴得站起身来:首长,您什么时候下去?
胡志伟:唉,我哪有时间下去哟,真有时间也不可能长驻。联系点联系点,我只能是青蜓点水挂个名儿吧。不过,我派两个秘书跟你下去,他俩长期住在点上给你当助手。一来让他们掌握点上的情况,二来让他们在农村锻炼锻炼,有情况由你直接向我汇报。
丁大力:首长,您对联系点还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胡志伟:具体要求也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要把农村的真实情况及时准确地给我报上来。
丁大力:首长放心,情况不实和马后炮,您都打我的板子。
胡志伟:嗯,不光打板子,情况有误造成指导全省工作出了偏差,只怕还要摘乌纱帽。
丁大力:行。
胡志伟起身来到窗前。
他招手:大力你过来。你还认得那车吗?
丁大力:那不是您的专车吗?谁不认识?
胡志伟:这是车钥匙,你把它开到点上去。
丁大力:啊?我开去?那可是您去年刚换的坐骑呀。
胡志伟:大力,机关事务局又要给我换新车了。我想农村工作辛苦,你身上又有伤,有辆车上上下下会方便一些。当然罗,为了方方面面都说得过去,这车还是属省委机关事务局,所有费用开支也由机关事务局负担,车挂在省委联系点名下,由你一个人掌握使用,你看怎么样?
丁大力:首长,车还是交给两个秘书使用吧,我两条腿也跑习惯了。
胡志伟:他们两个学生娃娃,用什么车?让他们锻炼锻炼好。等会儿你们三个人一道回南华去。
丁大力这才把车钥匙收进兜里。
小孙和小沙推门进来。
胡志伟招手:来来来,你们相互认识一下。
12,南华大街,外,日
伏尔加和美国吉普先后穿过东门,驶上南华大街。
大街上一下子又轰动起来:
群众甲:哎哎,瞧丁政委开那车,多漂亮!
群众乙:不是说,丁政委原先那车被收上去了吗?
群众甲:那哪叫收?那叫换。丁政委行政级别高,按规定他换下旧车给郭文高,省里另外给他配新车,听说这新车还是省里胡书记的专车,出厂才一年多呢。
群众丙:怪不得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早前丁政委开那美国吉普的时候,可是威风八面呀,怎么把人一换,就蔫儿巴叽的了呢。
群众甲:这你就不懂了,俗话说好马配好鞍,马不精神,鞍再漂亮也是白搭。瞧瞧,又趴窝了不是?
果然,小秦开的吉普车又当街熄火了。
丁大力开着车一声长鸣,飞速而去。
在人们的讪笑和议论声中,郭文高和蓝春芳下得车来,同李校长一道,将车推得搭火启动,重新上车后,才让他们摆脱了尴尬。
13,农业局大院,外,日
伏尔加一停稳,彭仲秋等一大批县局领导就把车围了个水泄不通,看的看摸的摸问的问,令丁大力应接不暇。
彭仲秋:老丁,开胡书记这车,感觉不一样吧?
丁大力:不一样,确实不一样,这苏联老大哥的玩艺儿,平稳舒适还能听曲儿,油门一点一百码玩儿似的。
常委甲:啊?还能听曲儿,那不是一路开车一路逛戏园子吗?
常委乙:老大哥还就是老大哥啊。
李小宝也带着一大批人武部干部赶了过来。
丁大力:哟,消息蛮灵通嘛,也凑热闹来了。
李小宝:可不,首长专车谁不稀罕?我们也就沾光饱个眼福,您还舍不得呀?
14,丁大力家,内,日
辽湘扔下书包就喊:妈,姥爷,省里又给爸配新车了,好漂亮好漂亮的,还有乌龟壳呢!
郝二妮正忙着炒菜:是吗?那敢情好。你爸腿上有伤,有了车就少遭一些罪了。
郝老爷子高兴地:这么说,你爸肯定是补到实缺了。
郝二妮:爸,什么湿缺干缺,您别瞎掰活,兴许是首长看他一身是伤,照顾他的呢。
孩子们催促:妈,快看看去吧,车可漂亮呢,县里看车的人,都缠着爸出不来了。
郝二妮:就你们稀罕,车再好不也就是四个轱辘吗?看什么,妈没空,你们陪姥爷去吧。
孩子们簇拥着姥爷出了家门。
郝二妮赶到门口叮嘱:哎,车是你爸的命,别毛手毛脚把车弄坏了,当心你爸揍你。哎,还有,人多别挤着你姥爷!
15,南华一中,校长办公室,内,日
李校长一进办公室,老师们就闻讯赶来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询问教学楼项目的情况。
老师甲:李校长,这回县长局长一齐出马,新建教学楼的项目应该有戏了吧?
李校长:唉,没戏,倒憋了一肚子气回来。
老师乙:难道县长的面子他们都不给?
李校长:唉,别提了,县长到了省里,人家不拿你当根葱,进门热脸挨冷脸不说,连车都不让你进他机关大院,别问了,提起这事儿,烦。
老师丙:李校长,项目不批教学楼一旦出事儿,那可是人命关天哪。
李校长:唉,谁说不是?可县长局长都解决不了,我一个小小的校长有什么办法?
老师丁:那您是一校之长,总不能看水流舟吧,真要垮楼出了人命,坐班房挨板子的首先是你校长,不会是他县长和局长。
人圈外的曾庆仁一直用心地听着,这时插言:事关学生安危,我多句嘴,诸位以为如何?
李校长:老曾,你有什么好主意只管说,只要能解学校之难,一切都由我扛着。
曾庆仁: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呀,既然县长局长碰了壁,你不妨找丁政委出面试试。当年我就有这个想法,但局里不同意,我也只好作罢。其实省里好多领导都是老丁的战友,现在楼房危情加重,请老丁出面把实情递上去,也许会有意外效果。
文主任:对呀,听说丁政委还救过省委胡书记的命呢,这次回南华,胡书记把自已的专车都送给他了,按说走老曾指的路子,应该有一定把握。
李校长:可丁政委与我们教育系统不搭界,不知他肯不肯为这事儿出马。
曾庆仁:李校长,这事儿你放心,老丁这人我知道,凡属老百姓的难事儿,他最热心。
李校长:老曾,我还从来没有直接跟他打过交道呢。
曾庆仁:没关系,明天我陪你去找他,老丁这人很好说话的。
16,柞树村,昌万兴家,内,日
一大桌人正在吃早饭。
丁大力一边啃馒头,一边看报告和批文。
李校长和曾庆仁坐在旁边喝茶,都冀盼地望着他。
少顷,丁大力把报告一拍:噢?一幢危楼里挤了一千多个学生娃娃,不出事儿则已,出事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道理都明摆在这儿了,省计委为什么不批?
李校长:唉,丁政委,一言难尽呀。省计委条条框框一大堆,左一条右一条的,说得我们头都晕了。其实说到底,我看还是我们人微言轻,放省衙门里不起眼吧。
丁大力站起身来:妈的,人命关天的大事儿,总得有个衙门管呀,没人管那不成他妈国民党了吗?小孙小沙,你们这两天要有庚带着再转转,先熟悉熟悉柞树的情况。我为他们这事,去省里跑跑。
小孙小沙:好,您去吧。
丁大力手一挥:走。
李校长愣愣地:就走呀?
丁大力:对,就走。老曾,你是老校长,善始善终,也一块儿跑一趟吧。
曾庆仁:老丁,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李校长,这事儿,你最好把宣传部张部长也带上
李校长:对对,我叫上张部长一道去。
昌万兴:哎丁政委,您馒头还没吃呢,带上,水也给您备好了,给您,路上吃。
他边说边把馒头和军用水壶递到了丁大力手中。
17,车上,外,日
丁大力开着伏尔加,风驰电掣行驶在公路上。
李校长:这么多年了,丁政委还是军人本色,雷厉风行呀。
丁大力:不雷厉风行不行呀,人命关天,能拖拖拉拉吗?
李校长:您不知道,省计委的王副主任架子可大哩。
丁大力:架子再大,还能大过共产党的王法呀。
张部长:弄不好,恐怕还得麻烦您,去找找省委胡书记。
丁大力:先看看情况再说吧。
18,省计委大院,外,日
丁大力的伏尔加随着上班的车流,鱼贯进入省计委大院。
王副主任的小车,恰好跟在丁大力的伏尔加后面,他透过车窗玻璃,发现了伏尔加后面特殊的车牌颜色和号码,脸上露出了惊奇的神色。
他拍拍司机的肩膀:跟上伏尔加,它停哪儿你停哪儿。
不一会儿,两车前后停在了林荫道上。
王副主任抢先下车,奔上前去:请问,你就是南华的丁大力同志吧?
丁大力诧异地:是呀,你认识我?
王副主任:我不认识你,认识这车呀,谁不知道胡书记这红牌003号专车,前不久给南华的丁大力了。噢别误会,其实我是认识你的,嗯,模样没变,只是老了,人也发福了。
丁大力:恕我眼拙,你是?
王副主任:我是一三七师的王福寿,你是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因为不在一个师又听过你的事迹报告会,所以我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了。哎我说,你无事不登三宝殿,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李校长早就瞅空朝王副主任噜了噜嘴。
丁大力会意:你王主任吧?俗话说赶得好不如撞得巧,听说老兄如今大权在握,有桩小事想向你汇报,还望大力支持。
王副主任:好说,好说,办公室里谈。
19,王副主任办公室,内,日
王副主任将丁大力等三人让进办公室,和办事员一道,又是请坐又是敬烟又是筛茶,忙得不亦乐乎。
丁大力悄声问李校长:王副主任挺好嘛,李校长,你们是不是认错人了?
李校长张口结舌,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才好。
王副主任:大力同志,我知道你今天找我,是专门为南华一中新建教学楼项目来的,是吧?
丁大力:王主任真不愧是上级领导,未卜先知,一眼就让你看出来了。
王副主任;什么未卜先知,你别当着李校长的面挤兑我了。李校长,前些天你们来这儿不是不批,这个口子我们不敢开呀。全省类似你们南华一中的情况,少说也有好几十起,你们这儿口子一开,我这张门就要挤破了,所以只能严格地控制审批,僧多粥少我们也难呀,李校长,还望你能够体谅哟。
李校长:哪里哪里,您这么说,我们就不好意思了。
丁大力:王主任,这也不能怪你,要怪只怪他们的报告罗里罗索没有突出重点。要是我当一中校长,报告就一句话:危楼会出人命!王主任爱民如子,你看他批不批?
王副主任笑了:妈的,你将我的军是吧?好好好,首长都怕你泡磨菇,我就更不敢领教了。也算你们运气好,眼看就年底了,我这儿教育应急资金还剩几十万,原本是准备结转留存下年度使用的,你一来我也就留不住了。李校长,报告带来了吗?
李校长:带来了带来了。
他连忙起身递上报告。
王副主任看了看报告:呃,你们不是说图书馆也要新建吗?
李校长:就是,就是,我们怕批不了那么多,所以重点只报了教学楼项目……
丁大力连忙打断话头,反客为主:哎我说,你们文化人办事太婆婆妈妈了,拉屎拉半截还留半截,一口气拉完不就得了。那破图书馆还怎么使用?好事儿成双嘛,是吧张部长。
张部长会意,连忙帮腔:对对对,好事成双。
王副主任笑笑:老丁,你小子挺会替别人当家呀。看来今天摊上你,我是甭想脱身了。罢罢罢,按你说的好事成双,教学楼和图书馆全部新建,四十万够了吧?
李校长忙不迭地:够了够了,足够了。
王副主任:那你马上补一个建图书馆的报告,写几句话就成,我一并给你们批了。
三人整整衣襟,又将小车推了回去。
10,省计委,王副主任办公室,内,日
王副主任正在俯案翻阅文件,从外面传来敲门声。
他头也没抬:请进。
秘书推开门报告:王主任,南华县有三位同志找您。
王副主任:进来吧。
郭文高等三人走进办公室。
李校长双手递过介绍信和教育厅批文。
郭文高和蓝春芳自己找座位坐下。
王副主任把介绍信和批文粗略流览了一遍,这才抬头把三人逐一打量了一番。
王副主任:噢,你就是南华的郭文高县长吧?这事儿不好办呀,教育切块资金,计委原则上是下拨给各地市掌握使用,目前还没有直接下拨给县里的先例,这个口子不好开也开不得,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省类似的情况太多了。所以你们的困难确实爱莫能助,计委也只能按规定办事,我建议你们还是直接找找滨湖行署吧。
郭文高:王主任,您说的行署和有关部门我们都找过了,他们都说教育切块资金主要用于师资培训和设备购置,基建项目只能专门立项请您这儿进行调剂。您看,教育厅不都批了吗?
王副主任:教育厅也真是乱弹琴,明知我这儿难为无米之炊,还左一个批文右一个批文往我这儿塞,他们做好人让计委来得罪人,真拿他们没办法。
三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王副主任拿起桌上电话机话筒:秘书处吗?国家计委的同志到了没有?好,你先安排他们到宾馆住下,我马上就过来。
这无疑是逐客令,三人知趣地站起身来。
11,省委,胡志伟办公室,内,日
胡志伟:大力,你昨天的汇报材料省委通过了,我的联系点就定在你们城北乡柞树村。
他随即拿起桌上的受话器:王秘书长,叫小孙和小沙过来一趟。
丁大力高兴得站起身来:首长,您什么时候下去?
胡志伟:唉,我哪有时间下去哟,真有时间也不可能长驻。联系点联系点,我只能是青蜓点水挂个名儿吧。不过,我派两个秘书跟你下去,他俩长期住在点上给你当助手。一来让他们掌握点上的情况,二来让他们在农村锻炼锻炼,有情况由你直接向我汇报。
丁大力:首长,您对联系点还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胡志伟:具体要求也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要把农村的真实情况及时准确地给我报上来。
丁大力:首长放心,情况不实和马后炮,您都打我的板子。
胡志伟:嗯,不光打板子,情况有误造成指导全省工作出了偏差,只怕还要摘乌纱帽。
丁大力:行。
胡志伟起身来到窗前。
他招手:大力你过来。你还认得那车吗?
丁大力:那不是您的专车吗?谁不认识?
胡志伟:这是车钥匙,你把它开到点上去。
丁大力:啊?我开去?那可是您去年刚换的坐骑呀。
胡志伟:大力,机关事务局又要给我换新车了。我想农村工作辛苦,你身上又有伤,有辆车上上下下会方便一些。当然罗,为了方方面面都说得过去,这车还是属省委机关事务局,所有费用开支也由机关事务局负担,车挂在省委联系点名下,由你一个人掌握使用,你看怎么样?
丁大力:首长,车还是交给两个秘书使用吧,我两条腿也跑习惯了。
胡志伟:他们两个学生娃娃,用什么车?让他们锻炼锻炼好。等会儿你们三个人一道回南华去。
丁大力这才把车钥匙收进兜里。
小孙和小沙推门进来。
胡志伟招手:来来来,你们相互认识一下。
12,南华大街,外,日
伏尔加和美国吉普先后穿过东门,驶上南华大街。
大街上一下子又轰动起来:
群众甲:哎哎,瞧丁政委开那车,多漂亮!
群众乙:不是说,丁政委原先那车被收上去了吗?
群众甲:那哪叫收?那叫换。丁政委行政级别高,按规定他换下旧车给郭文高,省里另外给他配新车,听说这新车还是省里胡书记的专车,出厂才一年多呢。
群众丙:怪不得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早前丁政委开那美国吉普的时候,可是威风八面呀,怎么把人一换,就蔫儿巴叽的了呢。
群众甲:这你就不懂了,俗话说好马配好鞍,马不精神,鞍再漂亮也是白搭。瞧瞧,又趴窝了不是?
果然,小秦开的吉普车又当街熄火了。
丁大力开着车一声长鸣,飞速而去。
在人们的讪笑和议论声中,郭文高和蓝春芳下得车来,同李校长一道,将车推得搭火启动,重新上车后,才让他们摆脱了尴尬。
13,农业局大院,外,日
伏尔加一停稳,彭仲秋等一大批县局领导就把车围了个水泄不通,看的看摸的摸问的问,令丁大力应接不暇。
彭仲秋:老丁,开胡书记这车,感觉不一样吧?
丁大力:不一样,确实不一样,这苏联老大哥的玩艺儿,平稳舒适还能听曲儿,油门一点一百码玩儿似的。
常委甲:啊?还能听曲儿,那不是一路开车一路逛戏园子吗?
常委乙:老大哥还就是老大哥啊。
李小宝也带着一大批人武部干部赶了过来。
丁大力:哟,消息蛮灵通嘛,也凑热闹来了。
李小宝:可不,首长专车谁不稀罕?我们也就沾光饱个眼福,您还舍不得呀?
14,丁大力家,内,日
辽湘扔下书包就喊:妈,姥爷,省里又给爸配新车了,好漂亮好漂亮的,还有乌龟壳呢!
郝二妮正忙着炒菜:是吗?那敢情好。你爸腿上有伤,有了车就少遭一些罪了。
郝老爷子高兴地:这么说,你爸肯定是补到实缺了。
郝二妮:爸,什么湿缺干缺,您别瞎掰活,兴许是首长看他一身是伤,照顾他的呢。
孩子们催促:妈,快看看去吧,车可漂亮呢,县里看车的人,都缠着爸出不来了。
郝二妮:就你们稀罕,车再好不也就是四个轱辘吗?看什么,妈没空,你们陪姥爷去吧。
孩子们簇拥着姥爷出了家门。
郝二妮赶到门口叮嘱:哎,车是你爸的命,别毛手毛脚把车弄坏了,当心你爸揍你。哎,还有,人多别挤着你姥爷!
15,南华一中,校长办公室,内,日
李校长一进办公室,老师们就闻讯赶来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询问教学楼项目的情况。
老师甲:李校长,这回县长局长一齐出马,新建教学楼的项目应该有戏了吧?
李校长:唉,没戏,倒憋了一肚子气回来。
老师乙:难道县长的面子他们都不给?
李校长:唉,别提了,县长到了省里,人家不拿你当根葱,进门热脸挨冷脸不说,连车都不让你进他机关大院,别问了,提起这事儿,烦。
老师丙:李校长,项目不批教学楼一旦出事儿,那可是人命关天哪。
李校长:唉,谁说不是?可县长局长都解决不了,我一个小小的校长有什么办法?
老师丁:那您是一校之长,总不能看水流舟吧,真要垮楼出了人命,坐班房挨板子的首先是你校长,不会是他县长和局长。
人圈外的曾庆仁一直用心地听着,这时插言:事关学生安危,我多句嘴,诸位以为如何?
李校长:老曾,你有什么好主意只管说,只要能解学校之难,一切都由我扛着。
曾庆仁: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呀,既然县长局长碰了壁,你不妨找丁政委出面试试。当年我就有这个想法,但局里不同意,我也只好作罢。其实省里好多领导都是老丁的战友,现在楼房危情加重,请老丁出面把实情递上去,也许会有意外效果。
文主任:对呀,听说丁政委还救过省委胡书记的命呢,这次回南华,胡书记把自已的专车都送给他了,按说走老曾指的路子,应该有一定把握。
李校长:可丁政委与我们教育系统不搭界,不知他肯不肯为这事儿出马。
曾庆仁:李校长,这事儿你放心,老丁这人我知道,凡属老百姓的难事儿,他最热心。
李校长:老曾,我还从来没有直接跟他打过交道呢。
曾庆仁:没关系,明天我陪你去找他,老丁这人很好说话的。
16,柞树村,昌万兴家,内,日
一大桌人正在吃早饭。
丁大力一边啃馒头,一边看报告和批文。
李校长和曾庆仁坐在旁边喝茶,都冀盼地望着他。
少顷,丁大力把报告一拍:噢?一幢危楼里挤了一千多个学生娃娃,不出事儿则已,出事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道理都明摆在这儿了,省计委为什么不批?
李校长:唉,丁政委,一言难尽呀。省计委条条框框一大堆,左一条右一条的,说得我们头都晕了。其实说到底,我看还是我们人微言轻,放省衙门里不起眼吧。
丁大力站起身来:妈的,人命关天的大事儿,总得有个衙门管呀,没人管那不成他妈国民党了吗?小孙小沙,你们这两天要有庚带着再转转,先熟悉熟悉柞树的情况。我为他们这事,去省里跑跑。
小孙小沙:好,您去吧。
丁大力手一挥:走。
李校长愣愣地:就走呀?
丁大力:对,就走。老曾,你是老校长,善始善终,也一块儿跑一趟吧。
曾庆仁:老丁,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李校长,这事儿,你最好把宣传部张部长也带上
李校长:对对,我叫上张部长一道去。
昌万兴:哎丁政委,您馒头还没吃呢,带上,水也给您备好了,给您,路上吃。
他边说边把馒头和军用水壶递到了丁大力手中。
17,车上,外,日
丁大力开着伏尔加,风驰电掣行驶在公路上。
李校长:这么多年了,丁政委还是军人本色,雷厉风行呀。
丁大力:不雷厉风行不行呀,人命关天,能拖拖拉拉吗?
李校长:您不知道,省计委的王副主任架子可大哩。
丁大力:架子再大,还能大过共产党的王法呀。
张部长:弄不好,恐怕还得麻烦您,去找找省委胡书记。
丁大力:先看看情况再说吧。
18,省计委大院,外,日
丁大力的伏尔加随着上班的车流,鱼贯进入省计委大院。
王副主任的小车,恰好跟在丁大力的伏尔加后面,他透过车窗玻璃,发现了伏尔加后面特殊的车牌颜色和号码,脸上露出了惊奇的神色。
他拍拍司机的肩膀:跟上伏尔加,它停哪儿你停哪儿。
不一会儿,两车前后停在了林荫道上。
王副主任抢先下车,奔上前去:请问,你就是南华的丁大力同志吧?
丁大力诧异地:是呀,你认识我?
王副主任:我不认识你,认识这车呀,谁不知道胡书记这红牌003号专车,前不久给南华的丁大力了。噢别误会,其实我是认识你的,嗯,模样没变,只是老了,人也发福了。
丁大力:恕我眼拙,你是?
王副主任:我是一三七师的王福寿,你是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因为不在一个师又听过你的事迹报告会,所以我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了。哎我说,你无事不登三宝殿,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李校长早就瞅空朝王副主任噜了噜嘴。
丁大力会意:你王主任吧?俗话说赶得好不如撞得巧,听说老兄如今大权在握,有桩小事想向你汇报,还望大力支持。
王副主任:好说,好说,办公室里谈。
19,王副主任办公室,内,日
王副主任将丁大力等三人让进办公室,和办事员一道,又是请坐又是敬烟又是筛茶,忙得不亦乐乎。
丁大力悄声问李校长:王副主任挺好嘛,李校长,你们是不是认错人了?
李校长张口结舌,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才好。
王副主任:大力同志,我知道你今天找我,是专门为南华一中新建教学楼项目来的,是吧?
丁大力:王主任真不愧是上级领导,未卜先知,一眼就让你看出来了。
王副主任;什么未卜先知,你别当着李校长的面挤兑我了。李校长,前些天你们来这儿不是不批,这个口子我们不敢开呀。全省类似你们南华一中的情况,少说也有好几十起,你们这儿口子一开,我这张门就要挤破了,所以只能严格地控制审批,僧多粥少我们也难呀,李校长,还望你能够体谅哟。
李校长:哪里哪里,您这么说,我们就不好意思了。
丁大力:王主任,这也不能怪你,要怪只怪他们的报告罗里罗索没有突出重点。要是我当一中校长,报告就一句话:危楼会出人命!王主任爱民如子,你看他批不批?
王副主任笑了:妈的,你将我的军是吧?好好好,首长都怕你泡磨菇,我就更不敢领教了。也算你们运气好,眼看就年底了,我这儿教育应急资金还剩几十万,原本是准备结转留存下年度使用的,你一来我也就留不住了。李校长,报告带来了吗?
李校长:带来了带来了。
他连忙起身递上报告。
王副主任看了看报告:呃,你们不是说图书馆也要新建吗?
李校长:就是,就是,我们怕批不了那么多,所以重点只报了教学楼项目……
丁大力连忙打断话头,反客为主:哎我说,你们文化人办事太婆婆妈妈了,拉屎拉半截还留半截,一口气拉完不就得了。那破图书馆还怎么使用?好事儿成双嘛,是吧张部长。
张部长会意,连忙帮腔:对对对,好事成双。
王副主任笑笑:老丁,你小子挺会替别人当家呀。看来今天摊上你,我是甭想脱身了。罢罢罢,按你说的好事成双,教学楼和图书馆全部新建,四十万够了吧?
李校长忙不迭地:够了够了,足够了。
王副主任:那你马上补一个建图书馆的报告,写几句话就成,我一并给你们批了。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