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6811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6417
发表:2020/6/10
48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南下干部》第27-29集
1-5
…
27-29
45-46
47-48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丁大力吃惊地:哎呀,秀姑你腿上出血啦,这是什么玩艺儿?
陈秀姑:这叫蚂煌,没事儿。哎呀您腿上也有一条!
丁大力低头一看,腿上果然叮着条大蚂蝗。他连忙伸手去摘。
郑有庚伸手拦住:别,丁政委,蚂蝗叮人不能硬摘,越摘蚂蝗叮得越紧,要这样用手拍。
说着拍打了几下,蚂蝗果然掉下来了。伤口上也淌出了鲜血。
郑有庚用稻草帮他将血刮净,又将稻草系在他腿上伤口处,血才慢慢止住。
丁大力:蚂蝗,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咱们北方可没有这玩艺儿。怎么叮上去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呢?妈的,这小家伙跟特务分子似的,叮住你就还不松口了。哎大伙儿都停停,相互检查检查,看腿上有蚂蝗没有。
一时间,秧田里拍打声咒骂声响成一片。
丁大力:你瞧瞧,瞧瞧,这不遭大罪了吗?有庚,这蚂蝗就没个法子治治?
郑有庚:习惯了,蚂蝗咬咬又不伤筋动骨,没谁把它当回事儿。这家伙您别看它个儿小,能耐可大呢,刀砍火烧都弄它不死。
丁大力:妈的,真这么厉害,你们不更遭罪了吗?不行,无论如何得想个法子治治它。蒋介石八百万军队都能消灭,就没有治不了蚂蝗的道理。
11,昌万兴家,外,日
昌子龙裤腿高卷,泥迹斑斑。他手提白灰桶,正在帮家里粉刷墙壁。
〔特写〕他泥腿上巴着一条蚂蟥。吸出的鲜血正顺腿流淌,他却全然不知。
昌幺姑端茶过来,惊叫:哥,你腿上有蚂蝗!
昌子龙:一条蚂蝗也大惊小怪的,少见多怪。
他放下石灰桶,朝腿上拍打几下,蚂蝗掉了下来,他随手捡起蚂蝗,将它扔进空灰桶里。
喝过茶,他提上空灰桶朝洗灰池边走去。
他来到洗灰池边,舀上白灰浆正要往桶里倒,突然一下子怔住了。
〔特写〕刚放桶里的那条蚂蟥被残留在桶底的白灰浆杀死了。
昌幺姑走过来:四哥,你看什么呢?那么入神。
昌子龙:蚂蟥被石灰水杀死了。
昌幺姑:不会吧,蚂蝗刀砍火烧都不怕,还怕石灰水不成?
昌子龙:不信你自已来瞧。
昌幺姑一看:嘿,卤水点豆腐,还真一物降一物呀。四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昌子龙:我估摸,蚂蟥可能怕强碱。
昌幺姑:有谱没谱,瞎估摸的吧?
昌子龙:石灰含碳酸钙,属强碱性质,蚂蟥沾它就死,怎么是瞎估摸呢。
满身泥迹斑斑的丁大力和老霍走了过来。
丁大力:那不是小五子吗?学校放假了?
昌子龙直起身来:丁政委您好。学校放春插假,回来想把房子粉刷一下。
丁大力:你蹲在这池边琢磨什么呢?
昌子龙:没什么,蚂蝗被石灰水呛死了,我在估摸这里头的科学道理。
丁大力:是吗?
他俯身细看面露喜色,自语:蚂蝗怕石灰,这么说蚂蝗能治了?老霍,马上把郑有庚叫来!
老霍:郑支书食堂吃饭去了。我们洗了脸去食堂吃饭,不正好能碰到他吗?
丁大力:还洗什么洗?治蚂蝗要紧,你快去叫呀。
老霍:丁政委,食堂都开饭了,吃了饭也不迟吧。
丁大力:我说你这人哪,办事怎么就没个轻重缓急呢?迟点儿吃饭又饿不死人,早点儿把蚂蝗治了,群众要少遭多少罪,哪事儿大哪事儿小,还分不清吗?
老霍:好好,我这就去。
12,田边,外,日
丁大力郑有庚等人站在田塍上,正在做石灰灭蚂蝗的试验。
水田里,几个社员顺风抛撒着石灰。
食堂里正吃午饭的社员,都被这新奇的场面吸引过来了,一个个端着饭钵,叽叽喳喳指指点点的,好不热闹。
社员甲:嘿,新鲜! 撒石灰干什么?
社员乙:听说是治蚂蝗呢。
社员丙:雷公都打不死蚂蝗,这玩艺儿能行吗?
社员乙:难说,丁政委说行。
远处一个小伙子在高声叫喊:哎,你们快过来看哪,田里的蚂蝗都死了一层呢。
社员们涌了过去。
丁大力和郑有庚跳下田去仔细检查,果然效果很好。
丁大力高兴地:我说呢,这世界上都是一物降一物,没有治不了的东西。有庚,马上组织石灰,每丘田里都撒。
13,田野里,外,日
路上挑石灰的、田里撒石灰的,场面蔚为壮观。
禾苗迎风起伏,宛如绿色的海洋。
14,肖丙寅家,内,日
肖丙寅在柜台里照看生意。
何英保提着一大袋礼品走进店来。
肖丙寅起身相迎:同志,你想买点什么?
何英保放下礼品:肖大伯,我是何英保呀。那年暑假来过的,肖琴的同学,您不认识了?
肖丙寅脸色变了:噢,是你呀,你来干什么?
何英保:大伯,当年是我的不是,我特地向您和肖琴赔礼道歉来了。
肖丙寅:何老师,赔礼道歉我倒不在乎,只是我们家琴儿伤得太深,恐怕覆水难收呀。
何英保:所以,还请大伯看在我跟肖琴相爱三年的份上,帮我劝劝肖琴,我想重修旧好,与她一道孝敬您老人家。
肖丙寅想了想:这样吧,话我带到,这礼不能收,你带回去。
他说着把礼品递了过来。
何英保连连摆手:不不,这是小侄专门从长沙带来,孝敬您老的。
他说完,匆匆离去。
15,南华一中,外,日
教学楼和图书馆工地热火朝天,工程都已经接近封顶。
丁大力开着伏尔加过来。
他发现在工地上检查质量的李校长,连忙停下车来。
他下车:李校长!
李校长一见是丁大力,连忙赶了过来。
丁大力从车内拿出胡志伟的题词:李校长,胡书记的题字给你们弄来了,我也可以交差了。
李校长接过题字,展开细看:太好了!我们真不知怎么谢您才好呢。
丁大力:瞧你说的,国家的钱用在国家身上,谢我干什么?呃,老曾的字题好了吧?
李校长脸色一下阴了下来:嗨,这事儿恐怕又要麻烦了,我正要给您汇报呢……
丁大力:是不是他不肯题字?
李校长:那倒不是。他说题字就得署名,不署名他就不题字,卡这儿了。丁政委您说这能署名吗?他要署名,我这校长也就当到头了。
丁大力笑笑:这家伙,一身傲骨,当了右派尾巴还不夹起来。李校长你放心,我有办法治得了他。
李校长:您该不是让他题字署名吧?
丁大力:放心吧,我包你们双方满意,皆大欢喜。
16,肖丙寅家,内,日
肖丙寅在柜台照看生意。
肖琴背着扫帚走进店堂。
肖丙寅:琴儿,刚才何英保来过了。喏,还留了一包东西。
肖琴:爸,这礼,您就不该收。
肖丙寅:谁收呀?我让他拿回去,他人早走了。
邮递员骑车经过店铺:肖老板,你的报纸。
肖琴接过报纸:哎等等。师傅,帮我寄送一盒东西。就送一中,您顺道。
邮递员:好,你快点儿。
肖琴:马上就好。爸,找个纸盒,把那包东西封好。
肖丙寅哎了一声,拿个纸盒包装起来。
肖琴拿过便笺,俯在柜台上抄了一段古词。
〔特写,古词〕: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她接着在纸盒上写好收信人地址姓名,将便笺插入纸盒缝隙处,并拿出一毛钱递给邮递员。
肖琴:麻烦您了,这是邮资。
邮递员:邮资算了,放心,路不远,我保证给你送到就是。
肖琴:那怎么好意思,谢谢您了。
肖丙寅赶忙递过一枝香烟:那就劳烦您了。
17,曾庆仁宿舍,内,日
曾庆仁在练习书法。
丁大力和李校长走了进来:噢,练书法呢。
曾庆仁:二位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结伴而来,该不是为图书馆题字的事儿吧?
丁大力笑了:瞧瞧,这家伙都快成精了。既然知道,那咱们就推开窗户说亮话,也用不着客套了。学校请你题字,是佥校师生尊重你,就就别让学校为难。我上胡书记那儿求字,一说就成,他摊开纸立马就写好了。上你这儿求字,总不会要我们三顾茅庐吧。
曾庆仁:老丁,不是我曾某人非要端个什么架子摆个什么臭谱,自古题字署名已成惯例,求字者以示尊重,写字者以示负责。我曾庆仁有名有姓,既然要我题字,却又不让署名,我干嘛犯贱自取其辱呢?所以我想不题也罢,还请二位鉴谅。
丁大力:我说你们这些文化人哪,个个穷酸劲有余,灵活性不足,什么事儿都爱认死理,非要一条道走到黑。其实只要为人家想想,事情都还是可以通融转圜的嘛。
曾庆仁:通融转圜?老丁,曾庆仁三字臭名昭著,我敢落款,他李校长敢挂吗?
说得李校长一脸尴尬。
丁大力:老曾,你知道李校长不敢挂,说明你还有点儿自知之明,也说明你还能为别人作想,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变通一下呢?
曾庆仁:怎么变通?
丁大力:你们文化人一般既有名又有字还有号,我听人说过,你名庆仁字学羲号西门渔翁,图书馆题字署名西门渔翁,文化圈里的人知道就行了,这不也为李校长解了难吗?
陈秀姑:这叫蚂煌,没事儿。哎呀您腿上也有一条!
丁大力低头一看,腿上果然叮着条大蚂蝗。他连忙伸手去摘。
郑有庚伸手拦住:别,丁政委,蚂蝗叮人不能硬摘,越摘蚂蝗叮得越紧,要这样用手拍。
说着拍打了几下,蚂蝗果然掉下来了。伤口上也淌出了鲜血。
郑有庚用稻草帮他将血刮净,又将稻草系在他腿上伤口处,血才慢慢止住。
丁大力:蚂蝗,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咱们北方可没有这玩艺儿。怎么叮上去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呢?妈的,这小家伙跟特务分子似的,叮住你就还不松口了。哎大伙儿都停停,相互检查检查,看腿上有蚂蝗没有。
一时间,秧田里拍打声咒骂声响成一片。
丁大力:你瞧瞧,瞧瞧,这不遭大罪了吗?有庚,这蚂蝗就没个法子治治?
郑有庚:习惯了,蚂蝗咬咬又不伤筋动骨,没谁把它当回事儿。这家伙您别看它个儿小,能耐可大呢,刀砍火烧都弄它不死。
丁大力:妈的,真这么厉害,你们不更遭罪了吗?不行,无论如何得想个法子治治它。蒋介石八百万军队都能消灭,就没有治不了蚂蝗的道理。
11,昌万兴家,外,日
昌子龙裤腿高卷,泥迹斑斑。他手提白灰桶,正在帮家里粉刷墙壁。
〔特写〕他泥腿上巴着一条蚂蟥。吸出的鲜血正顺腿流淌,他却全然不知。
昌幺姑端茶过来,惊叫:哥,你腿上有蚂蝗!
昌子龙:一条蚂蝗也大惊小怪的,少见多怪。
他放下石灰桶,朝腿上拍打几下,蚂蝗掉了下来,他随手捡起蚂蝗,将它扔进空灰桶里。
喝过茶,他提上空灰桶朝洗灰池边走去。
他来到洗灰池边,舀上白灰浆正要往桶里倒,突然一下子怔住了。
〔特写〕刚放桶里的那条蚂蟥被残留在桶底的白灰浆杀死了。
昌幺姑走过来:四哥,你看什么呢?那么入神。
昌子龙:蚂蟥被石灰水杀死了。
昌幺姑:不会吧,蚂蝗刀砍火烧都不怕,还怕石灰水不成?
昌子龙:不信你自已来瞧。
昌幺姑一看:嘿,卤水点豆腐,还真一物降一物呀。四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昌子龙:我估摸,蚂蟥可能怕强碱。
昌幺姑:有谱没谱,瞎估摸的吧?
昌子龙:石灰含碳酸钙,属强碱性质,蚂蟥沾它就死,怎么是瞎估摸呢。
满身泥迹斑斑的丁大力和老霍走了过来。
丁大力:那不是小五子吗?学校放假了?
昌子龙直起身来:丁政委您好。学校放春插假,回来想把房子粉刷一下。
丁大力:你蹲在这池边琢磨什么呢?
昌子龙:没什么,蚂蝗被石灰水呛死了,我在估摸这里头的科学道理。
丁大力:是吗?
他俯身细看面露喜色,自语:蚂蝗怕石灰,这么说蚂蝗能治了?老霍,马上把郑有庚叫来!
老霍:郑支书食堂吃饭去了。我们洗了脸去食堂吃饭,不正好能碰到他吗?
丁大力:还洗什么洗?治蚂蝗要紧,你快去叫呀。
老霍:丁政委,食堂都开饭了,吃了饭也不迟吧。
丁大力:我说你这人哪,办事怎么就没个轻重缓急呢?迟点儿吃饭又饿不死人,早点儿把蚂蝗治了,群众要少遭多少罪,哪事儿大哪事儿小,还分不清吗?
老霍:好好,我这就去。
12,田边,外,日
丁大力郑有庚等人站在田塍上,正在做石灰灭蚂蝗的试验。
水田里,几个社员顺风抛撒着石灰。
食堂里正吃午饭的社员,都被这新奇的场面吸引过来了,一个个端着饭钵,叽叽喳喳指指点点的,好不热闹。
社员甲:嘿,新鲜! 撒石灰干什么?
社员乙:听说是治蚂蝗呢。
社员丙:雷公都打不死蚂蝗,这玩艺儿能行吗?
社员乙:难说,丁政委说行。
远处一个小伙子在高声叫喊:哎,你们快过来看哪,田里的蚂蝗都死了一层呢。
社员们涌了过去。
丁大力和郑有庚跳下田去仔细检查,果然效果很好。
丁大力高兴地:我说呢,这世界上都是一物降一物,没有治不了的东西。有庚,马上组织石灰,每丘田里都撒。
13,田野里,外,日
路上挑石灰的、田里撒石灰的,场面蔚为壮观。
禾苗迎风起伏,宛如绿色的海洋。
14,肖丙寅家,内,日
肖丙寅在柜台里照看生意。
何英保提着一大袋礼品走进店来。
肖丙寅起身相迎:同志,你想买点什么?
何英保放下礼品:肖大伯,我是何英保呀。那年暑假来过的,肖琴的同学,您不认识了?
肖丙寅脸色变了:噢,是你呀,你来干什么?
何英保:大伯,当年是我的不是,我特地向您和肖琴赔礼道歉来了。
肖丙寅:何老师,赔礼道歉我倒不在乎,只是我们家琴儿伤得太深,恐怕覆水难收呀。
何英保:所以,还请大伯看在我跟肖琴相爱三年的份上,帮我劝劝肖琴,我想重修旧好,与她一道孝敬您老人家。
肖丙寅想了想:这样吧,话我带到,这礼不能收,你带回去。
他说着把礼品递了过来。
何英保连连摆手:不不,这是小侄专门从长沙带来,孝敬您老的。
他说完,匆匆离去。
15,南华一中,外,日
教学楼和图书馆工地热火朝天,工程都已经接近封顶。
丁大力开着伏尔加过来。
他发现在工地上检查质量的李校长,连忙停下车来。
他下车:李校长!
李校长一见是丁大力,连忙赶了过来。
丁大力从车内拿出胡志伟的题词:李校长,胡书记的题字给你们弄来了,我也可以交差了。
李校长接过题字,展开细看:太好了!我们真不知怎么谢您才好呢。
丁大力:瞧你说的,国家的钱用在国家身上,谢我干什么?呃,老曾的字题好了吧?
李校长脸色一下阴了下来:嗨,这事儿恐怕又要麻烦了,我正要给您汇报呢……
丁大力:是不是他不肯题字?
李校长:那倒不是。他说题字就得署名,不署名他就不题字,卡这儿了。丁政委您说这能署名吗?他要署名,我这校长也就当到头了。
丁大力笑笑:这家伙,一身傲骨,当了右派尾巴还不夹起来。李校长你放心,我有办法治得了他。
李校长:您该不是让他题字署名吧?
丁大力:放心吧,我包你们双方满意,皆大欢喜。
16,肖丙寅家,内,日
肖丙寅在柜台照看生意。
肖琴背着扫帚走进店堂。
肖丙寅:琴儿,刚才何英保来过了。喏,还留了一包东西。
肖琴:爸,这礼,您就不该收。
肖丙寅:谁收呀?我让他拿回去,他人早走了。
邮递员骑车经过店铺:肖老板,你的报纸。
肖琴接过报纸:哎等等。师傅,帮我寄送一盒东西。就送一中,您顺道。
邮递员:好,你快点儿。
肖琴:马上就好。爸,找个纸盒,把那包东西封好。
肖丙寅哎了一声,拿个纸盒包装起来。
肖琴拿过便笺,俯在柜台上抄了一段古词。
〔特写,古词〕: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她接着在纸盒上写好收信人地址姓名,将便笺插入纸盒缝隙处,并拿出一毛钱递给邮递员。
肖琴:麻烦您了,这是邮资。
邮递员:邮资算了,放心,路不远,我保证给你送到就是。
肖琴:那怎么好意思,谢谢您了。
肖丙寅赶忙递过一枝香烟:那就劳烦您了。
17,曾庆仁宿舍,内,日
曾庆仁在练习书法。
丁大力和李校长走了进来:噢,练书法呢。
曾庆仁:二位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结伴而来,该不是为图书馆题字的事儿吧?
丁大力笑了:瞧瞧,这家伙都快成精了。既然知道,那咱们就推开窗户说亮话,也用不着客套了。学校请你题字,是佥校师生尊重你,就就别让学校为难。我上胡书记那儿求字,一说就成,他摊开纸立马就写好了。上你这儿求字,总不会要我们三顾茅庐吧。
曾庆仁:老丁,不是我曾某人非要端个什么架子摆个什么臭谱,自古题字署名已成惯例,求字者以示尊重,写字者以示负责。我曾庆仁有名有姓,既然要我题字,却又不让署名,我干嘛犯贱自取其辱呢?所以我想不题也罢,还请二位鉴谅。
丁大力:我说你们这些文化人哪,个个穷酸劲有余,灵活性不足,什么事儿都爱认死理,非要一条道走到黑。其实只要为人家想想,事情都还是可以通融转圜的嘛。
曾庆仁:通融转圜?老丁,曾庆仁三字臭名昭著,我敢落款,他李校长敢挂吗?
说得李校长一脸尴尬。
丁大力:老曾,你知道李校长不敢挂,说明你还有点儿自知之明,也说明你还能为别人作想,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变通一下呢?
曾庆仁:怎么变通?
丁大力:你们文化人一般既有名又有字还有号,我听人说过,你名庆仁字学羲号西门渔翁,图书馆题字署名西门渔翁,文化圈里的人知道就行了,这不也为李校长解了难吗?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