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6692
                                    
                                    
                                        阅读:7550
                                    
                                    
										发表:2016/7/28
                                    
                                    
                                    
                                        10章 惊悚 小说
                                    
                                    
                                    
                                    
                                        《寻找天堂》第9-10章
                                    
                                    
                                1-3
                                        4-6
                                        7-8
                                        9-10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不行,不行,我不会演戏。”老胡慌忙站起来。
“紧张什么,你以为人家真的给你演啊,像你这样的人,演个巫师什么的可能还行,要演其他的,我看差得远了。”乡长摆手,示意老胡坐下。老胡知道乡长在讽刺他,继续站着说,“乡长你小看我了,你以为电影《刘三姐》我没看过呀,我敢说,要是给我演莫怀仁,肯定要比原来演得好。”刘青山觉得老胡不但高估了自己,还顶撞了乡长,赶紧把老胡拉回到凳子上说,“你就别吹了,再吹牛皮可就破了!”
“不要紧,他只是随便说说嘛。”马阳笑着看老胡。
“不,我不是随便说说,莫怀仁不就是个邪恶的地主吗,要是给我演,我肯定演得比他邪,比他恶。”老胡做出很认真的样子。马阳和古丽看到老胡有些激动,就对着老胡点头,表示相信他的能力,这才让他平静下来。就在大家谈得很投入的时候,马阳接到一个电话。接完电话,马阳跟大家说厂里有事,需要我和小古回去一趟,日后有什么情况我们再电话联系。乡长说那行,我们等待你们的消息,之后和紫羽等人送马阳和古丽离开村子。
  
八
  
几个星期过去,不见马阳和古丽来消息,乡长打电话到电影厂,问是否还来红河村拍《刘三姐》,电影厂说由于投资方变卦,《刘三姐》暂时不拍了。问完情况,乡长打电话给刘青山和紫羽,传达电影厂的意思。接完电话,紫羽突发奇想,跟刘青山说,“他们不来演就算了,我们自己演。”
“自己演?”
“对。”
“我们自己演没人来拍呀。”
“没人拍我们也演。”
“去哪里演?”
“我们村不是有戏台吗,就在我们村里演。”
“这倒是个好想法,可我们演什么?”
“就演《刘三姐》啊。”
“那演员怎么安排?”
“我来演刘三姐,老胡来演莫怀仁,你来演阿牛哥。”
“我喜欢演阿牛哥,那秀才呢?”
“要不你来演秀才。”
“我演秀才,那谁来演阿牛哥?”
“不用阿牛哥了。”
“啊,为什么?”
“我们只演刘三姐与秀才对歌那部分。”
“我还以为演阿牛哥可以抱一下刘三姐呢。”
“你想到哪里去了。”
“我只是提醒你红湖四面的桃花快要盛开了。”
“你到底演不演秀才?”
“演啊,谁说不演了。”
商量好后,紫羽就去街上买《刘三姐》的影碟,拿到村委会办公室里播放,叫刘青山和老胡来观摩。刘青山说我们都已经很熟悉《刘三姐》的剧情了,而且里面的对歌我们也基本上背得下来,不如我们明天就开始演,在实战中碰上什么问题再解决。紫羽和老胡同意刘青山意见。第二天,由紫羽等人自编自导自演的山寨版《刘三姐》歌舞剧开始在村里的戏台上表演。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前来观看。大家对紫羽等人的精彩表演抱以热烈的掌声。然而第一场演出刚结束,紫羽就说,“我们以后不演《刘三姐》了。”
“为什么?”刘青山疑惑不解。
“因为老百姓都已经熟悉关于刘三姐的故事,再说我们怎么演也不会超过专业演员。而且最关键的是,电影《刘三姐》里讲的是刘三姐战胜邪恶地主的故事,现在没了地主,没了秀才,农民也不用流离失所,受剥削,受压迫,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不如这样,我们村里成立一个壮剧团,平时表演一些贴近当下生活的情景剧。”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刘青山兴奋起来。
“不过,成立壮剧团表演节目不能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所以壮剧团的成员必须是群众自愿来当,——你作为村委会主任,老是参加演出影响了公事也不好,所以我想你还是不参加壮剧团为好,至于我吗……”
“你从小爱唱歌跳舞,我觉得你应该加入壮剧团。”
“可是村里的事……”
“你好好带壮剧团吧,村里的事由我来办就行了。”
“那就谢谢你了。”
“谢什么,我和你是一家人,不用客气。”
“谁跟你是一家人了!”
“我开个玩笑嘛。”
成立壮剧团的计划一经传出,村里的群众就纷纷到村委会报名参加。由于名额有限,村委会只能择优录取。几天后,红河村壮剧团正式成立,成员五男五女共十名,团长由紫羽担任,副团长由老胡担任。壮剧团成立后,大家要演什么以及怎么演成了一大难题。为此,紫羽和老胡等人经常在村委会办公室碰头,一起编创故事。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大家编创出了《虐待老人法不容》、《求神不灵》、《近亲结婚结苦果》、《强扭的瓜不甜》等小品。其中,在《虐待老人法不容》的剧情里,老胡饰演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紫羽饰演老人的儿媳。因为两人平时缺乏沟通与理解,以致产生矛盾,儿媳对老人进行虐待,迫使老人上吊自杀,最后,儿媳被判入狱。小品搬到戏台上表演时,由于紫羽和老胡演得特别逼真,把台下的许多村民们感动得泪流涕零。
听说红河村的壮剧团表演的节目很精彩,乡里其他村子的群众经常结队前来观看。后来,为了让更多的群众能够看到红河村壮剧团的精彩演出,乡里决定,让红河村壮剧团到乡里的各个村子巡回演出。
小品《求神不灵》是紫羽和老胡的杰作。在小品里,紫羽饰演村里的年轻妇女阿香,老胡饰演村里的巫师。有一天,阿香发现自己的孩子发高烧,急忙去请巫师来做法。巫师又是唱又是跳,说是要求神来把附在孩子身上的鬼魂赶走,结果无论巫师怎么求神,怎么做法,孩子的高烧都没有退,而且是越来越严重,出现了生命危险。没办法,阿香只好把孩子拿到医院救治,结果孩子的高烧很快就退去,孩子的性命才得以保存。每次紫羽和老胡上台表演小品《求神不灵》,台下都暴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因为每个节目的表演都很精彩,红河村壮剧团的名声越来越大。红河村壮剧团也因此经常应邀到外地演出,并且慢慢地从乡里演到县里,再从县里演到市里,最后从市里演到省里。然而不幸的是,在省里表演完自己的拿手好戏后,老胡病倒在地,经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因为自己失去了最好的搭档,也因为剧团里忽然少了一位最重要演员,紫羽只好带着村里的壮剧团回到家乡。
  
九
  
从省城回来的那天夜里,紫羽打开母亲生前用过的木箱,看到木箱里有个红包裹,就把红包裹打开,发现里面有一张折叠的床单。她把床单铺开,看到上面绣有一个漂亮的“喜”字,就用手去抚摸,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天亮不久,紫羽就拿绣有“喜”字的床单去给刘青山看。
“真漂亮!你去哪里弄来?”
“是母亲留给我的。”
“哦,我知道了,你是不是来提醒我?”
“提醒什么?”
“我们应该结婚了呀。”
“不是。”
“你不想和我结婚啊。”
“不是。”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是什么?”
“我是想……”
“你是不是跟别人好上了?”
“别瞎猜。”
“好,我不瞎猜,你说吧。”
“我想在村里成立一个刺绣小组。”
“刺绣?”
“对,就是编织壮锦。”
“有用吗?”
“当然有用,我们除了绣床单,还可以绣背带、被套、枕头套、围巾等等,反正用途可多了。”
“那就随便你吧。”
过几天,紫羽在村里成立了一个十多人的刺绣小组,自己任组长。起初,紫羽先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好图案,然后让组员们根据图案编织锦面。因为每天都要经历数万次机械的动作,组员们觉得非常枯燥,有的没干几天就想打退堂鼓。后来,紫羽跟组员们讲,如果你们觉得按我设计的图案来织太枯燥,那你们可以自己设计,想织什么就织什么。组员们听了兴趣盎然,织的时候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在经纬之间融入自己丰富的生活感受,把壮锦织得惟妙惟肖。一天,刘青山来到壮锦编织房,看到大家编织了几百幅壮锦,就问紫羽为什么要编织这么多。紫羽说我们留着自己用,用不完就拿去卖。刘青山冷笑一下,说现在外边卖的壮锦都是用机器做的,哪里还有手工做的,你们不要枉费心思了。紫羽说我觉得手工做的更好,比机器做的色调更加鲜艳,图样更加精美,以前我去北京,看到人家卖的壮锦都是手工做的,很受人欢迎。听紫羽提到北京,刘青山就兴奋地说,前段时间县电视台播发一条新闻,内容是要向全县征集壮锦作品,通过评比,把最好的一幅送去毛主席纪念堂,以表达壮族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仰与思念之情。紫羽问是不是谁都可以拿去参加评比。刘青山说这点新闻里没有规定,应该是本县的人都可以拿去。
用半个月的时间,紫羽编织出了一幅美丽的壮锦。她拿去评比时,专家给予很高的评价,说她的壮锦做工非常精细,图案内容很有创意,只可惜尺寸不符合标准,入不了围。因为自己精心编织的壮锦没有被评上,紫羽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家里后不吃不喝。刘青山上门来安慰紫羽,说这次评不上没关系,反正以后还有其它机会。刘青山话刚说完,紫羽的手机铃声就响起来。紫羽心不在焉地拿起手机来问,“什么事?”
“你好,我是一个外商,中文名字叫黄长江。”
“对不起,你打错了。”
“先别挂,你是紫羽吧。”
“对,你找我有事吗?”
“是这样的,今天有个专家给我打电话,说你的壮锦织得特别好,我想与你合作。”
“合作?怎么合作?”
“这样吧,我明天过去和你面谈。”
“行。”
第二天,黄长江来到红河村与紫羽商谈有关合作事宜。黄长江认为:要把壮锦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就必须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要求壮锦的品牌内涵应该是民族的、手工的、原生态的,做到内涵与品质的统一,而且壮锦不能仅限于背带和被面等传统而狭窄的使用范围,应该要让其以更新更多样化的面貌出现,如壁挂、背包、衣服饰品等,此外还要拓宽壮锦的销售渠道,将壮锦销售到国内国外各地。紫羽觉得黄长江说得有理,就同意与黄长江合作,两人签订协议,规定壮锦的生产由紫羽负责,销售由黄长江负责。
协议签订后,紫羽把村里的刺绣小组扩充到一百人,并加强对组员们的培训,不断提高她们的刺绣技艺。编织壮锦时,要求壮锦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由组里统一拟定,也可以让买方拟定,总之内容丰富多采,融民族性、艺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每件壮锦既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又有具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没过多久,红湖四面的桃花陆续盛开。刘青山来到村里的壮锦编织房跟紫羽说,“我们结婚的时间到了!”
“你说什么?”紫羽的手仍在忙碌着。
“我是说我们应该结婚了。”
“结婚?”紫羽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刘青山。
“你说过等到红湖四面的桃花盛开我们就结婚,难道你忘了?”
“这哪忘得了。”紫羽站起来,接着说,“不过……”
“不过什么?你不会变卦吧?”
“怎么会呢,我只是想等我编织完自己最喜欢的壮锦后再办喜酒。”
“那得花多长时间呀?”
“半个月就行了。”
“那好吧。”
半个月后,紫羽编织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壮锦。她最喜欢的壮锦其实只是一张床单,床单上面绣的只是一对美丽的鸳鸯。
早晨,温暖的阳光跃过那美山顶,铺洒到广阔的湖面上,活泼的鹭群在湖面上飞来飞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紫羽轻盈地走上村里的戏台,挂晒在戏台栏杆上的绣有一对鸳鸯的壮锦随风摆动。走到戏台的中央后,紫羽满怀深情地环视着红湖的四周,最后把目光停留在空荡荡地观众台上。忽然,她看到观众台上坐满了人,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她。她闭上眼睛,一股神秘的力量使她的手和脚开始舞动起来。同时,她的脑海里不停地闪过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的面容。跳着跳着,她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随后摔倒在戏台上,鲜血从在她的嘴角里慢慢地流出。就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她感到自己满身疲惫,像是徒步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就在她想紧闭双眼的时候,婉转而悠长的歌声从远处飘来。她从地上爬起来,盛开的桃花、飞翔的白鹭、闪光的湖面、空蒙的群山等种种美好的事物又映入她的眼帘。她又开始舞动自己的身体,在戏台的中央悠悠地旋转着。
                        
                
                                            
                                            
                                            
                                “紧张什么,你以为人家真的给你演啊,像你这样的人,演个巫师什么的可能还行,要演其他的,我看差得远了。”乡长摆手,示意老胡坐下。老胡知道乡长在讽刺他,继续站着说,“乡长你小看我了,你以为电影《刘三姐》我没看过呀,我敢说,要是给我演莫怀仁,肯定要比原来演得好。”刘青山觉得老胡不但高估了自己,还顶撞了乡长,赶紧把老胡拉回到凳子上说,“你就别吹了,再吹牛皮可就破了!”
“不要紧,他只是随便说说嘛。”马阳笑着看老胡。
“不,我不是随便说说,莫怀仁不就是个邪恶的地主吗,要是给我演,我肯定演得比他邪,比他恶。”老胡做出很认真的样子。马阳和古丽看到老胡有些激动,就对着老胡点头,表示相信他的能力,这才让他平静下来。就在大家谈得很投入的时候,马阳接到一个电话。接完电话,马阳跟大家说厂里有事,需要我和小古回去一趟,日后有什么情况我们再电话联系。乡长说那行,我们等待你们的消息,之后和紫羽等人送马阳和古丽离开村子。
八
几个星期过去,不见马阳和古丽来消息,乡长打电话到电影厂,问是否还来红河村拍《刘三姐》,电影厂说由于投资方变卦,《刘三姐》暂时不拍了。问完情况,乡长打电话给刘青山和紫羽,传达电影厂的意思。接完电话,紫羽突发奇想,跟刘青山说,“他们不来演就算了,我们自己演。”
“自己演?”
“对。”
“我们自己演没人来拍呀。”
“没人拍我们也演。”
“去哪里演?”
“我们村不是有戏台吗,就在我们村里演。”
“这倒是个好想法,可我们演什么?”
“就演《刘三姐》啊。”
“那演员怎么安排?”
“我来演刘三姐,老胡来演莫怀仁,你来演阿牛哥。”
“我喜欢演阿牛哥,那秀才呢?”
“要不你来演秀才。”
“我演秀才,那谁来演阿牛哥?”
“不用阿牛哥了。”
“啊,为什么?”
“我们只演刘三姐与秀才对歌那部分。”
“我还以为演阿牛哥可以抱一下刘三姐呢。”
“你想到哪里去了。”
“我只是提醒你红湖四面的桃花快要盛开了。”
“你到底演不演秀才?”
“演啊,谁说不演了。”
商量好后,紫羽就去街上买《刘三姐》的影碟,拿到村委会办公室里播放,叫刘青山和老胡来观摩。刘青山说我们都已经很熟悉《刘三姐》的剧情了,而且里面的对歌我们也基本上背得下来,不如我们明天就开始演,在实战中碰上什么问题再解决。紫羽和老胡同意刘青山意见。第二天,由紫羽等人自编自导自演的山寨版《刘三姐》歌舞剧开始在村里的戏台上表演。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前来观看。大家对紫羽等人的精彩表演抱以热烈的掌声。然而第一场演出刚结束,紫羽就说,“我们以后不演《刘三姐》了。”
“为什么?”刘青山疑惑不解。
“因为老百姓都已经熟悉关于刘三姐的故事,再说我们怎么演也不会超过专业演员。而且最关键的是,电影《刘三姐》里讲的是刘三姐战胜邪恶地主的故事,现在没了地主,没了秀才,农民也不用流离失所,受剥削,受压迫,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不如这样,我们村里成立一个壮剧团,平时表演一些贴近当下生活的情景剧。”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刘青山兴奋起来。
“不过,成立壮剧团表演节目不能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所以壮剧团的成员必须是群众自愿来当,——你作为村委会主任,老是参加演出影响了公事也不好,所以我想你还是不参加壮剧团为好,至于我吗……”
“你从小爱唱歌跳舞,我觉得你应该加入壮剧团。”
“可是村里的事……”
“你好好带壮剧团吧,村里的事由我来办就行了。”
“那就谢谢你了。”
“谢什么,我和你是一家人,不用客气。”
“谁跟你是一家人了!”
“我开个玩笑嘛。”
成立壮剧团的计划一经传出,村里的群众就纷纷到村委会报名参加。由于名额有限,村委会只能择优录取。几天后,红河村壮剧团正式成立,成员五男五女共十名,团长由紫羽担任,副团长由老胡担任。壮剧团成立后,大家要演什么以及怎么演成了一大难题。为此,紫羽和老胡等人经常在村委会办公室碰头,一起编创故事。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大家编创出了《虐待老人法不容》、《求神不灵》、《近亲结婚结苦果》、《强扭的瓜不甜》等小品。其中,在《虐待老人法不容》的剧情里,老胡饰演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紫羽饰演老人的儿媳。因为两人平时缺乏沟通与理解,以致产生矛盾,儿媳对老人进行虐待,迫使老人上吊自杀,最后,儿媳被判入狱。小品搬到戏台上表演时,由于紫羽和老胡演得特别逼真,把台下的许多村民们感动得泪流涕零。
听说红河村的壮剧团表演的节目很精彩,乡里其他村子的群众经常结队前来观看。后来,为了让更多的群众能够看到红河村壮剧团的精彩演出,乡里决定,让红河村壮剧团到乡里的各个村子巡回演出。
小品《求神不灵》是紫羽和老胡的杰作。在小品里,紫羽饰演村里的年轻妇女阿香,老胡饰演村里的巫师。有一天,阿香发现自己的孩子发高烧,急忙去请巫师来做法。巫师又是唱又是跳,说是要求神来把附在孩子身上的鬼魂赶走,结果无论巫师怎么求神,怎么做法,孩子的高烧都没有退,而且是越来越严重,出现了生命危险。没办法,阿香只好把孩子拿到医院救治,结果孩子的高烧很快就退去,孩子的性命才得以保存。每次紫羽和老胡上台表演小品《求神不灵》,台下都暴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因为每个节目的表演都很精彩,红河村壮剧团的名声越来越大。红河村壮剧团也因此经常应邀到外地演出,并且慢慢地从乡里演到县里,再从县里演到市里,最后从市里演到省里。然而不幸的是,在省里表演完自己的拿手好戏后,老胡病倒在地,经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因为自己失去了最好的搭档,也因为剧团里忽然少了一位最重要演员,紫羽只好带着村里的壮剧团回到家乡。
九
从省城回来的那天夜里,紫羽打开母亲生前用过的木箱,看到木箱里有个红包裹,就把红包裹打开,发现里面有一张折叠的床单。她把床单铺开,看到上面绣有一个漂亮的“喜”字,就用手去抚摸,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天亮不久,紫羽就拿绣有“喜”字的床单去给刘青山看。
“真漂亮!你去哪里弄来?”
“是母亲留给我的。”
“哦,我知道了,你是不是来提醒我?”
“提醒什么?”
“我们应该结婚了呀。”
“不是。”
“你不想和我结婚啊。”
“不是。”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是什么?”
“我是想……”
“你是不是跟别人好上了?”
“别瞎猜。”
“好,我不瞎猜,你说吧。”
“我想在村里成立一个刺绣小组。”
“刺绣?”
“对,就是编织壮锦。”
“有用吗?”
“当然有用,我们除了绣床单,还可以绣背带、被套、枕头套、围巾等等,反正用途可多了。”
“那就随便你吧。”
过几天,紫羽在村里成立了一个十多人的刺绣小组,自己任组长。起初,紫羽先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好图案,然后让组员们根据图案编织锦面。因为每天都要经历数万次机械的动作,组员们觉得非常枯燥,有的没干几天就想打退堂鼓。后来,紫羽跟组员们讲,如果你们觉得按我设计的图案来织太枯燥,那你们可以自己设计,想织什么就织什么。组员们听了兴趣盎然,织的时候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在经纬之间融入自己丰富的生活感受,把壮锦织得惟妙惟肖。一天,刘青山来到壮锦编织房,看到大家编织了几百幅壮锦,就问紫羽为什么要编织这么多。紫羽说我们留着自己用,用不完就拿去卖。刘青山冷笑一下,说现在外边卖的壮锦都是用机器做的,哪里还有手工做的,你们不要枉费心思了。紫羽说我觉得手工做的更好,比机器做的色调更加鲜艳,图样更加精美,以前我去北京,看到人家卖的壮锦都是手工做的,很受人欢迎。听紫羽提到北京,刘青山就兴奋地说,前段时间县电视台播发一条新闻,内容是要向全县征集壮锦作品,通过评比,把最好的一幅送去毛主席纪念堂,以表达壮族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仰与思念之情。紫羽问是不是谁都可以拿去参加评比。刘青山说这点新闻里没有规定,应该是本县的人都可以拿去。
用半个月的时间,紫羽编织出了一幅美丽的壮锦。她拿去评比时,专家给予很高的评价,说她的壮锦做工非常精细,图案内容很有创意,只可惜尺寸不符合标准,入不了围。因为自己精心编织的壮锦没有被评上,紫羽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家里后不吃不喝。刘青山上门来安慰紫羽,说这次评不上没关系,反正以后还有其它机会。刘青山话刚说完,紫羽的手机铃声就响起来。紫羽心不在焉地拿起手机来问,“什么事?”
“你好,我是一个外商,中文名字叫黄长江。”
“对不起,你打错了。”
“先别挂,你是紫羽吧。”
“对,你找我有事吗?”
“是这样的,今天有个专家给我打电话,说你的壮锦织得特别好,我想与你合作。”
“合作?怎么合作?”
“这样吧,我明天过去和你面谈。”
“行。”
第二天,黄长江来到红河村与紫羽商谈有关合作事宜。黄长江认为:要把壮锦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就必须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要求壮锦的品牌内涵应该是民族的、手工的、原生态的,做到内涵与品质的统一,而且壮锦不能仅限于背带和被面等传统而狭窄的使用范围,应该要让其以更新更多样化的面貌出现,如壁挂、背包、衣服饰品等,此外还要拓宽壮锦的销售渠道,将壮锦销售到国内国外各地。紫羽觉得黄长江说得有理,就同意与黄长江合作,两人签订协议,规定壮锦的生产由紫羽负责,销售由黄长江负责。
协议签订后,紫羽把村里的刺绣小组扩充到一百人,并加强对组员们的培训,不断提高她们的刺绣技艺。编织壮锦时,要求壮锦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由组里统一拟定,也可以让买方拟定,总之内容丰富多采,融民族性、艺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每件壮锦既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又有具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没过多久,红湖四面的桃花陆续盛开。刘青山来到村里的壮锦编织房跟紫羽说,“我们结婚的时间到了!”
“你说什么?”紫羽的手仍在忙碌着。
“我是说我们应该结婚了。”
“结婚?”紫羽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刘青山。
“你说过等到红湖四面的桃花盛开我们就结婚,难道你忘了?”
“这哪忘得了。”紫羽站起来,接着说,“不过……”
“不过什么?你不会变卦吧?”
“怎么会呢,我只是想等我编织完自己最喜欢的壮锦后再办喜酒。”
“那得花多长时间呀?”
“半个月就行了。”
“那好吧。”
半个月后,紫羽编织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壮锦。她最喜欢的壮锦其实只是一张床单,床单上面绣的只是一对美丽的鸳鸯。
早晨,温暖的阳光跃过那美山顶,铺洒到广阔的湖面上,活泼的鹭群在湖面上飞来飞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紫羽轻盈地走上村里的戏台,挂晒在戏台栏杆上的绣有一对鸳鸯的壮锦随风摆动。走到戏台的中央后,紫羽满怀深情地环视着红湖的四周,最后把目光停留在空荡荡地观众台上。忽然,她看到观众台上坐满了人,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她。她闭上眼睛,一股神秘的力量使她的手和脚开始舞动起来。同时,她的脑海里不停地闪过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的面容。跳着跳着,她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随后摔倒在戏台上,鲜血从在她的嘴角里慢慢地流出。就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她感到自己满身疲惫,像是徒步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就在她想紧闭双眼的时候,婉转而悠长的歌声从远处飘来。她从地上爬起来,盛开的桃花、飞翔的白鹭、闪光的湖面、空蒙的群山等种种美好的事物又映入她的眼帘。她又开始舞动自己的身体,在戏台的中央悠悠地旋转着。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ICP备案号:
 ICP备案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