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1573
成片时长:约135分钟
阅读:8262
发表:2018/8/17 修改:2018/8/29
主旋律
电影剧本
为了明天的出行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8-A-02108】
第十四场、学校工地,日、外
(叠)国语小学建设现场。
民工们丈量土地,挖房基,砌墙,上房梁,安门窗的建设现场都有凯赛尔忙碌的身影在其中。
一日,凯赛尔与民工们在安装学校大门。
这时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走了过来。伊不拉音看着快完工的学校,对凯赛尔:“同学,你这学校真建起来了,以后就可以挣很多很多的钱了。我给你祷告,请胡大保佑您。”
凯赛尔:“伊不拉音,我们办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校。”
伊不拉音:“你,怎么不教我们民族语言了?”边说边往里走。
凯赛尔:“这你不懂了吧,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只有一种语言作为这个国家的通用语言文字,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文字就是汉语。”
阿不力孜:“这…这…这…那不行。”
凯赛尔:“我就是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子孙后代过上富裕的日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才办的这所学校。”
伊不拉音在学校转了一圈后走出来接话道:“谁说我们贫穷落后了,现在每家都能吃得饱饭,至少有人看得懂经书,还有胡大的保佑。”
凯赛尔:“你们真该去内地看看,开开眼界,祖国内地现在是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能死守在阿勒葛镇这片小天地中。”
凯赛尔说完“咔嗒”一声,一把大锁把大铁门锁上,把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锁在学校外面。
第十五场、艾拜都拉家,夜、内
晚上,艾拜都拉的家。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轻轻推开大门走进来,经过院子走到客厅脱掉鞋,在地毯上随艾拜都做乃麻子。
然后艾拜都拉盘腿而坐,双目微闭,嘴里“嘟嘟囔囔”颂着古兰经。
艾拜都拉阿訇念完一段经后,才睁开眼睛看看两位,转过身来坐定后,问到:“来了?”又闭上了眼睛。
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同时点点头:“嗯。”
伊不拉音:“打听清楚了,学校的事。凯赛尔要办全日制汉语学校。”
艾拜都拉睁开眼睛:“咹?”
伊不拉音:“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在学校只能说普通话,娃娃晚上不能回家,住在学校里。”
艾拜都拉听到这里转过身去。
“这还了得!……不行。”向身后的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招手。
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逐向前,三个脑袋凑在一起商量怎么阻止凯赛尔办学。
第十六场、学校办公室,日、内
教室,办公室建好了,张书记来查看学校工地,边走边与凯赛尔交谈。
凯赛尔:“张书记您来的正好,建学生宿舍没钱了,我正为这事犯愁。”
张书记:“犯什么愁啊,这不学校都建好了,还挺漂亮。”
凯赛尔:“教室,办公室是都有了,但我想过了,我们这种学校一定要有学生宿舍,办成全日制的,学生住校有很多好处,学生在学习语言阶段,与老师同吃同住,经常在一起有利于交流,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之中。”
张书记:“嗯,说的有道理,继续说下去。”
凯赛尔:“我怕这些孩子们白天在学校学到的,放学后离开学校回去又会全都忘光掉。所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早日让孩子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我想了,这宿舍还得必须建起来。”
张书记为难的:“凯赛尔,你知道,咱们这个乡是个穷乡,家底子薄,财政也很困难,为让群众早日脱贫,乡政府也是绞尽脑汁想办法。”
张书记走出学校,到自行车前顿了顿:“这样吧,回头,我给县委、县政府请示一下,把我们的想法和困难给他们说清楚,我想上级领导是会支持我们的。”
凯赛尔:“谢谢张书记!”看着骑车远去的张书记,凯赛尔回想起小时候和杜鹃姐在一起学习的情景。
第十七场、公路上,日、外
(回忆)兵团土坝操场小凯赛尔扶着自行车让杜鹃姐学车。杜鹃姐骑在自行车上歪歪倒倒,胆战心惊,满脸涨得通红。
小凯赛尔扶着自行车跟着跑,跑得满头大汗,俩人一不小心,连人带车倒在了地上,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头的汗水混着尘土,花猫一个,于是俩人哈哈大笑。
杜鹃姐坐起来,拍拍衣服上的沙土:“凯赛尔,不骑了,累了。我们该学习了。”说着顺手检过一树枝在地上写划。
小凯赛尔起身扶起自行车,蹲在杜鹃姐边上,跟着杜鹃姐学写汉字。(完)
第十八场、艾拜都拉家,日、内
艾拜都拉阿訇的家,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三人坐在饭桌前吃饭。
艾拜都拉喝一口奶茶说道:“我想好了,对付凯赛尔的学校,有一个办法。”
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停下手中的酒和肉,看着艾拜都拉。
艾拜都拉看看俩人:“我们让家长送娃娃们来学《古兰经》。”俩人不解地摇摇头。
阿不力孜嘴里嚼着肉,含混不清地:“就是,就是。”
艾拜都拉:“就是,就是。光知道吃肉,要动动脑筋。”说道心字时指指自己的头。
伊不拉音点点头道:“知道叙利亚不,战争已经在阿拉伯世界打响。”
艾拜都拉竖手在嘴前:“胡大保佑,莫谈时事。”
第十九场、凯赛尔家,夜、内
晚上凯赛尔回到家,见妻子还没回来,就把两个娃娃打发出去买东西吃了,一个人在家里翻箱倒柜寻找。
玛依奴尔回来看见,问他在找什么?凯赛尔把今天和张书记的谈话和学校缺钱盖学生宿舍的事给妻子说了,让妻子把最近做生意赚的钱都拿出来, 玛依奴尔说:“上次已经全部给你了,一分钱不剩。”
凯赛尔:“这已经快小半年了,多多少少应该有一部分利润了吧?”
玛依奴尔不同意。凯赛尔对她说道:“如果学校不盖宿舍,学生不留在学校里,那学习就没有太大效果。”
玛依奴尔听他这么说,只好从箱子低下拿出10万块钱摆在桌子上,说:“就这么多,你总得把流动资金给我留下吧,还有两个娃娃要养活。”
玛依奴尔也深知丈夫的办学心愿,对凯赛尔办学她还是支持的,但也不能日子都不过了,把他们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挣来的钱,十几年的心血就这样白白流走了吧。
凯赛尔不听妻子劝说,倔强得像头毛驴子,把所有的钱装进挎包就要出门,妻子还拽着凯赛尔的挎包:“你把钱都拿走,以后我们的日子还怎样过呀!”凯赛尔甩开妻子,说钱会还给你的,然后转身出去。
妻子看着出门去的凯赛尔,眼泪大滴大滴地掉了下来。
第二十场、学校办公室,日、内
国语学校简陋的办公室,县主管教育的克然木副县长和教育局周局长坐在茶几两边的木椅子上,局长旁边还站着一个30岁左右的老师打扮的女人。
凯赛尔满脸大汗的走进来。
张书记给凯赛尔介绍两位领导。
克然木副县长:“哦,你就是凯赛尔,精神可喜可嘉,县上接到镇党委的汇报后,马上召开常委会,讨论一致决定,拨款30万元支持你建学生宿舍。你这个想法很好,另外再送你一张采买单,购置学生被褥及厨房灶具,你安排好工地,明天就去办理相关手续。”
凯赛尔听克然木副县长这么说,激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双手机械地搓动着,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周局长指着站在身边的李老师,对凯塞尔说:“我给你们两位介绍一下,这位是凯赛尔校长,这位是李老师。”
李老师:“凯赛尔校长好!”
周局长:“我把李老师选派到你们学校,在你这里这长期支教,做你的助手,希望你的学校越办越好。咱们都是一家人,以后办学有什么困难尽管说。”
凯赛尔紧紧握住周局长的手,连续说了几个“谢谢,谢谢。”。
周局长接着说:“李老师,师范大学毕业,你的学妹,担任过副校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管理水平,这次为支持国语小学的发展,县教育局特选派她到你这里来,全力支持你办学。”
第二十一场、阿不力孜家,日、内
阿不力孜的家在镇子的边上,爹妈死得早,单身一人,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料,这时无事在家看电视,电视上正播放着叙利亚战争。这时候,伊不拉音推门进来了。
阿不力孜:“大哥,坐。”
伊不拉音看了一圈乱糟糟的家,终于找到一块稍微干净的地方,用手掸了掸坐下。
伊不拉音:“好好跟着我干,干好了,才是真英雄,才有肉吃,有酒喝。”
阿不力孜:“是,大哥。我还要娶一个漂亮的媳妇。”说完俩人淫荡地大笑。
第二十二场、凯赛尔妻子饭店,日、外
凯赛尔妻子开的饭店。饭店门口凯赛尔边走出来,边对里面说:“好了,这饭店赶快打出去吧,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还等着你这后勤主管呢。”
凯赛尔走出饭店,来到街上张贴招聘教师广告宣传单,路遇见一位从内地来的残疾流浪歌手,正在伤感地弹唱自创的歌曲《爱的陪伴》,因为没人能听懂,人们对歌手小唐在街角的存在视而不见,来去匆匆。
凯赛尔上前和他交流,才知道小唐是内地名牌师范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从小因为一场车祸,不幸失去了左脚。他发奋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被中文系录取,几年的心血付出,终于毕业。然而,找工作时,多次因为残疾被拒绝。他彻底绝望了,只好收拾好自己的行囊,背上吉他,揣上毕业证书,登上西去的列车来到新疆。他一边给路人弹唱歌曲,换钱养活自己,一边寻找自己的归宿。
凯赛尔:“你愿意当教师吗?”
小唐抬起头来:“愿意,这是我的专业。”
凯赛尔:“教师是什么?”
小唐:“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凯赛尔:“孔子就是古代的老师。”
小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凯赛尔笑了。
“愿意到我的学校来吗?”
小唐激动的点点头,两滴眼泪顺着脸颊流下。
他被招聘为教师,主要代音乐、汉语课。
第二十三场、学校校园,日、外
国语小学经过民工们几个月的辛苦劳动终于建起来了。一排简陋宽大的平房做教室,教室的外墙写着“学好国语,面向世界”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另外几间加盖的学生宿舍和教师的办公室在侧面,学生宿舍和教室之间有一小花园,使校园显得格外简洁,在教室平房前边,还建有国旗台,国旗台后面平房的墙上有一巨幅孔子画像。
第二十四场、乡镇街道,日、外
凯赛尔带领老师们在各乡镇街道,乡村贴招生宣传单:
国语小学招生
广大家长:
国语小学开始招生了。你的孩子在这里可以接受国语教育教学,立足于现在,着眼于长远,重在增强孩子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幽雅温馨的育人环境、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静思儒雅的人文环境、教师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方式,使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
全日寄宿制封闭式管理,文明礼仪教育等模式使学生生活有规律,习惯能养成,让孩子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会做人。
我们尊重孩子的个性,张扬孩子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强,自信、自立、自理、自爱,用善良的、高尚的、儒雅的人文环境熏陶孩子们的心智,使之成为有高尚品德、有创造力和包容心的人才。
你有充分的理由选择国语私立学校,她将带你的孩子走上成才之路,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成长前途,欢迎你的孩子到国语小学来。
国语小学
老师们在路上碰到人就散发招生宣传单,都没人敢要,离他们远远的。
凯赛尔走到卖馕的小女孩前,递上一张宣传单:“小妹妹,到我们学校来读书吧。”卖馕的小女孩不理他,只管忙着卖馕。
凯赛尔无奈放下宣传单,转身走了,身后小女孩悄悄收起宣传单。
第二十五场、艾拜都拉家,日、内
艾拜都拉阿訇家的地下讲经点。艾拜都拉端坐着,面对着俩男一女三个小孩,捧着古兰经念一句,他对面的孩们跟着念一句。
这时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走了进来,艾拜都拉念完最后一句,说:“好了,孩子们,今天就到这里!”小孩们站起来出门。
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才走了过来盘腿坐下。
艾拜都拉看着小孩出门了,才问道:“怎么样?”
伊不拉音:“我们每个乡镇都跑到了,基本上每家都打了招呼:不要把孩子送到凯赛尔那儿去上学,不能让汉族老师教孩子们,孩子是会被教坏的,将来不懂维吾尔族语,就不会念经了……”
阿不力孜:“我跟他们说了,谁敢上凯赛尔的学校,我就杀他全家。”
伊不拉音:“你就知道打打杀杀,多多动脑筋,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多培养我们的传承者,不能让他们走到歧途上去了。”
第二十六场、学校食堂,日、外
(叠)国语小学建设现场。
民工们丈量土地,挖房基,砌墙,上房梁,安门窗的建设现场都有凯赛尔忙碌的身影在其中。
一日,凯赛尔与民工们在安装学校大门。
这时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走了过来。伊不拉音看着快完工的学校,对凯赛尔:“同学,你这学校真建起来了,以后就可以挣很多很多的钱了。我给你祷告,请胡大保佑您。”
凯赛尔:“伊不拉音,我们办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校。”
伊不拉音:“你,怎么不教我们民族语言了?”边说边往里走。
凯赛尔:“这你不懂了吧,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只有一种语言作为这个国家的通用语言文字,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文字就是汉语。”
阿不力孜:“这…这…这…那不行。”
凯赛尔:“我就是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子孙后代过上富裕的日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才办的这所学校。”
伊不拉音在学校转了一圈后走出来接话道:“谁说我们贫穷落后了,现在每家都能吃得饱饭,至少有人看得懂经书,还有胡大的保佑。”
凯赛尔:“你们真该去内地看看,开开眼界,祖国内地现在是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能死守在阿勒葛镇这片小天地中。”
凯赛尔说完“咔嗒”一声,一把大锁把大铁门锁上,把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锁在学校外面。
第十五场、艾拜都拉家,夜、内
晚上,艾拜都拉的家。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轻轻推开大门走进来,经过院子走到客厅脱掉鞋,在地毯上随艾拜都做乃麻子。
然后艾拜都拉盘腿而坐,双目微闭,嘴里“嘟嘟囔囔”颂着古兰经。
艾拜都拉阿訇念完一段经后,才睁开眼睛看看两位,转过身来坐定后,问到:“来了?”又闭上了眼睛。
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同时点点头:“嗯。”
伊不拉音:“打听清楚了,学校的事。凯赛尔要办全日制汉语学校。”
艾拜都拉睁开眼睛:“咹?”
伊不拉音:“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在学校只能说普通话,娃娃晚上不能回家,住在学校里。”
艾拜都拉听到这里转过身去。
“这还了得!……不行。”向身后的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招手。
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逐向前,三个脑袋凑在一起商量怎么阻止凯赛尔办学。
第十六场、学校办公室,日、内
教室,办公室建好了,张书记来查看学校工地,边走边与凯赛尔交谈。
凯赛尔:“张书记您来的正好,建学生宿舍没钱了,我正为这事犯愁。”
张书记:“犯什么愁啊,这不学校都建好了,还挺漂亮。”
凯赛尔:“教室,办公室是都有了,但我想过了,我们这种学校一定要有学生宿舍,办成全日制的,学生住校有很多好处,学生在学习语言阶段,与老师同吃同住,经常在一起有利于交流,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之中。”
张书记:“嗯,说的有道理,继续说下去。”
凯赛尔:“我怕这些孩子们白天在学校学到的,放学后离开学校回去又会全都忘光掉。所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早日让孩子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我想了,这宿舍还得必须建起来。”
张书记为难的:“凯赛尔,你知道,咱们这个乡是个穷乡,家底子薄,财政也很困难,为让群众早日脱贫,乡政府也是绞尽脑汁想办法。”
张书记走出学校,到自行车前顿了顿:“这样吧,回头,我给县委、县政府请示一下,把我们的想法和困难给他们说清楚,我想上级领导是会支持我们的。”
凯赛尔:“谢谢张书记!”看着骑车远去的张书记,凯赛尔回想起小时候和杜鹃姐在一起学习的情景。
第十七场、公路上,日、外
(回忆)兵团土坝操场小凯赛尔扶着自行车让杜鹃姐学车。杜鹃姐骑在自行车上歪歪倒倒,胆战心惊,满脸涨得通红。
小凯赛尔扶着自行车跟着跑,跑得满头大汗,俩人一不小心,连人带车倒在了地上,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头的汗水混着尘土,花猫一个,于是俩人哈哈大笑。
杜鹃姐坐起来,拍拍衣服上的沙土:“凯赛尔,不骑了,累了。我们该学习了。”说着顺手检过一树枝在地上写划。
小凯赛尔起身扶起自行车,蹲在杜鹃姐边上,跟着杜鹃姐学写汉字。(完)
第十八场、艾拜都拉家,日、内
艾拜都拉阿訇的家,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三人坐在饭桌前吃饭。
艾拜都拉喝一口奶茶说道:“我想好了,对付凯赛尔的学校,有一个办法。”
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停下手中的酒和肉,看着艾拜都拉。
艾拜都拉看看俩人:“我们让家长送娃娃们来学《古兰经》。”俩人不解地摇摇头。
阿不力孜嘴里嚼着肉,含混不清地:“就是,就是。”
艾拜都拉:“就是,就是。光知道吃肉,要动动脑筋。”说道心字时指指自己的头。
伊不拉音点点头道:“知道叙利亚不,战争已经在阿拉伯世界打响。”
艾拜都拉竖手在嘴前:“胡大保佑,莫谈时事。”
第十九场、凯赛尔家,夜、内
晚上凯赛尔回到家,见妻子还没回来,就把两个娃娃打发出去买东西吃了,一个人在家里翻箱倒柜寻找。
玛依奴尔回来看见,问他在找什么?凯赛尔把今天和张书记的谈话和学校缺钱盖学生宿舍的事给妻子说了,让妻子把最近做生意赚的钱都拿出来, 玛依奴尔说:“上次已经全部给你了,一分钱不剩。”
凯赛尔:“这已经快小半年了,多多少少应该有一部分利润了吧?”
玛依奴尔不同意。凯赛尔对她说道:“如果学校不盖宿舍,学生不留在学校里,那学习就没有太大效果。”
玛依奴尔听他这么说,只好从箱子低下拿出10万块钱摆在桌子上,说:“就这么多,你总得把流动资金给我留下吧,还有两个娃娃要养活。”
玛依奴尔也深知丈夫的办学心愿,对凯赛尔办学她还是支持的,但也不能日子都不过了,把他们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挣来的钱,十几年的心血就这样白白流走了吧。
凯赛尔不听妻子劝说,倔强得像头毛驴子,把所有的钱装进挎包就要出门,妻子还拽着凯赛尔的挎包:“你把钱都拿走,以后我们的日子还怎样过呀!”凯赛尔甩开妻子,说钱会还给你的,然后转身出去。
妻子看着出门去的凯赛尔,眼泪大滴大滴地掉了下来。
第二十场、学校办公室,日、内
国语学校简陋的办公室,县主管教育的克然木副县长和教育局周局长坐在茶几两边的木椅子上,局长旁边还站着一个30岁左右的老师打扮的女人。
凯赛尔满脸大汗的走进来。
张书记给凯赛尔介绍两位领导。
克然木副县长:“哦,你就是凯赛尔,精神可喜可嘉,县上接到镇党委的汇报后,马上召开常委会,讨论一致决定,拨款30万元支持你建学生宿舍。你这个想法很好,另外再送你一张采买单,购置学生被褥及厨房灶具,你安排好工地,明天就去办理相关手续。”
凯赛尔听克然木副县长这么说,激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双手机械地搓动着,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周局长指着站在身边的李老师,对凯塞尔说:“我给你们两位介绍一下,这位是凯赛尔校长,这位是李老师。”
李老师:“凯赛尔校长好!”
周局长:“我把李老师选派到你们学校,在你这里这长期支教,做你的助手,希望你的学校越办越好。咱们都是一家人,以后办学有什么困难尽管说。”
凯赛尔紧紧握住周局长的手,连续说了几个“谢谢,谢谢。”。
周局长接着说:“李老师,师范大学毕业,你的学妹,担任过副校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管理水平,这次为支持国语小学的发展,县教育局特选派她到你这里来,全力支持你办学。”
第二十一场、阿不力孜家,日、内
阿不力孜的家在镇子的边上,爹妈死得早,单身一人,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料,这时无事在家看电视,电视上正播放着叙利亚战争。这时候,伊不拉音推门进来了。
阿不力孜:“大哥,坐。”
伊不拉音看了一圈乱糟糟的家,终于找到一块稍微干净的地方,用手掸了掸坐下。
伊不拉音:“好好跟着我干,干好了,才是真英雄,才有肉吃,有酒喝。”
阿不力孜:“是,大哥。我还要娶一个漂亮的媳妇。”说完俩人淫荡地大笑。
第二十二场、凯赛尔妻子饭店,日、外
凯赛尔妻子开的饭店。饭店门口凯赛尔边走出来,边对里面说:“好了,这饭店赶快打出去吧,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还等着你这后勤主管呢。”
凯赛尔走出饭店,来到街上张贴招聘教师广告宣传单,路遇见一位从内地来的残疾流浪歌手,正在伤感地弹唱自创的歌曲《爱的陪伴》,因为没人能听懂,人们对歌手小唐在街角的存在视而不见,来去匆匆。
凯赛尔上前和他交流,才知道小唐是内地名牌师范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从小因为一场车祸,不幸失去了左脚。他发奋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被中文系录取,几年的心血付出,终于毕业。然而,找工作时,多次因为残疾被拒绝。他彻底绝望了,只好收拾好自己的行囊,背上吉他,揣上毕业证书,登上西去的列车来到新疆。他一边给路人弹唱歌曲,换钱养活自己,一边寻找自己的归宿。
凯赛尔:“你愿意当教师吗?”
小唐抬起头来:“愿意,这是我的专业。”
凯赛尔:“教师是什么?”
小唐:“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凯赛尔:“孔子就是古代的老师。”
小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凯赛尔笑了。
“愿意到我的学校来吗?”
小唐激动的点点头,两滴眼泪顺着脸颊流下。
他被招聘为教师,主要代音乐、汉语课。
第二十三场、学校校园,日、外
国语小学经过民工们几个月的辛苦劳动终于建起来了。一排简陋宽大的平房做教室,教室的外墙写着“学好国语,面向世界”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另外几间加盖的学生宿舍和教师的办公室在侧面,学生宿舍和教室之间有一小花园,使校园显得格外简洁,在教室平房前边,还建有国旗台,国旗台后面平房的墙上有一巨幅孔子画像。
第二十四场、乡镇街道,日、外
凯赛尔带领老师们在各乡镇街道,乡村贴招生宣传单:
国语小学招生
广大家长:
国语小学开始招生了。你的孩子在这里可以接受国语教育教学,立足于现在,着眼于长远,重在增强孩子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幽雅温馨的育人环境、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静思儒雅的人文环境、教师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方式,使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
全日寄宿制封闭式管理,文明礼仪教育等模式使学生生活有规律,习惯能养成,让孩子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会做人。
我们尊重孩子的个性,张扬孩子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强,自信、自立、自理、自爱,用善良的、高尚的、儒雅的人文环境熏陶孩子们的心智,使之成为有高尚品德、有创造力和包容心的人才。
你有充分的理由选择国语私立学校,她将带你的孩子走上成才之路,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成长前途,欢迎你的孩子到国语小学来。
国语小学
老师们在路上碰到人就散发招生宣传单,都没人敢要,离他们远远的。
凯赛尔走到卖馕的小女孩前,递上一张宣传单:“小妹妹,到我们学校来读书吧。”卖馕的小女孩不理他,只管忙着卖馕。
凯赛尔无奈放下宣传单,转身走了,身后小女孩悄悄收起宣传单。
第二十五场、艾拜都拉家,日、内
艾拜都拉阿訇家的地下讲经点。艾拜都拉端坐着,面对着俩男一女三个小孩,捧着古兰经念一句,他对面的孩们跟着念一句。
这时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走了进来,艾拜都拉念完最后一句,说:“好了,孩子们,今天就到这里!”小孩们站起来出门。
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才走了过来盘腿坐下。
艾拜都拉看着小孩出门了,才问道:“怎么样?”
伊不拉音:“我们每个乡镇都跑到了,基本上每家都打了招呼:不要把孩子送到凯赛尔那儿去上学,不能让汉族老师教孩子们,孩子是会被教坏的,将来不懂维吾尔族语,就不会念经了……”
阿不力孜:“我跟他们说了,谁敢上凯赛尔的学校,我就杀他全家。”
伊不拉音:“你就知道打打杀杀,多多动脑筋,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多培养我们的传承者,不能让他们走到歧途上去了。”
第二十六场、学校食堂,日、外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