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1573
成片时长:约135分钟
阅读:8418
发表:2018/8/17 修改:2018/8/29
主旋律
电影剧本
为了明天的出行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8-A-02108】
周五,有个班主任来到凯赛尔办公室反映他们班里有好几个学生没有到校,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凯赛尔立即给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去向。家长说不知道,不是上学去了吗?是不是孩子被人贩子拉去了?
全镇被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凯赛尔和学校保安立马满城寻找,凯赛尔看到远处走来热依罕的继父,一副悠闲自得,无所事事的样子,凯赛尔觉得有问题,热依罕今天也没有到学校啊,就和保安迎上前去,问道:“你好,你是热依罕的父亲吧,今天热依罕没到学校。”
继父:“哦,热依罕不上学了。”说完就想走。
凯赛尔:“站住!热依罕呢?”
继父:“热依罕就不要你们管了,瞎操心。”
凯赛尔一听就猜测可能孩子们被挟持到清真寺做乃麻子,对身边的保安说:“你赶快叫上所有的保安到清真寺来。”说完就向清真寺跑去。
继父站在原地冷笑。
第五十六场、清真寺,日、外
凯赛尔立刻跑到清真寺,一看,一个孩子都不见。
这时学校保安也赶到了。凯赛尔:“孩子们肯定是被人拦下了,甚至可能会用威胁的手段强迫孩子去学经,做乃麻子,向他们灌输极端宗教思想。我们要在镇里及周边村庄里大面积寻找,要发动家长一起找。”
众保安:“是!”分头散去。
第五十七场、大街小巷,日、外
凯塞尔等找遍大街小巷,终于在郊外一个偏僻的村落地下讲经点里找到了孩子们。推开门,孩子们看老师来了,奋力挣扎着要出去。
第五十八场、村口,日、外
艾拜都拉这时刚走到村口,远远地看到凯赛尔他们,就悄悄地转身走了。
第五十九场、村口,日、外
凯赛尔与伊不拉音等几个人发生了激烈争吵,大声告诉他们:“又是你,伊不拉音!你的事张书记会来找你的,跟学校无关。马上把学生放了,让学生回到学校上课。以后不允许学生到清真寺来,决不许任何人让学生信教。”
凯赛尔遭到伊不拉音等极端宗教分子的谩骂和侮辱。“你是个叛逆,不许阻挡孩子来念经,做乃麻子。”
凯赛尔坚决反驳,并在众保安的协助下,毅然把学生带回学校。
第六十场、学校教室,日、内
回到学校,凯塞尔发现几个女孩子返校时居然不穿校服,穿着宗教色彩服饰。他把这些孩子聚集在一起,询问为什么不穿校服。学生们告诉他,是家长不让穿。
凯塞尔给学生们讲了为啥不能穿宗教色彩服饰的道理,当即让几个孩子电话通知家长到学校来。召开有家长参加的全校大会。
会上凯塞尔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更应对中华文化有深刻的认同感,要摒弃那种错误的观念,要认同中国通用语言文字,说好中国话,当好中国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帮助孩子掌握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开启观察世界的天窗。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决不允许宗教干预教育,不允许孩子到清真寺去,不许孩子穿戴宗教色彩服饰,不允许信教,决不允许做乃麻子。教育和宗教要坚决分离。但一些宗教极端分子到处散布谣言,在暗地里搞破坏。”
他在学生大会上宣布学生一律穿校服,不许穿着宗教色彩服饰进校门。
会后他把家长们召集到教室,要求写出保证书,绝不允许孩子信仰宗教,绝不允许家长让孩子信教。否则,让家长把孩子带回家。他向家长们讲明了道理,作了耐心的说服,家长们连连点头说:“玛古玛古(可以的意思)”,向凯塞尔表示了自己的悔改之意。
为了孩子们美好的明天,为了实现一个个幼小心灵里纯洁的梦想,凯赛尔与极端宗教势力对冲,作坚决斗争,他绝不能看着孩子们被极端宗教引向邪路,毁掉美好人生。
第六十一场、学校值班室,夜、外
歹徒不甘失败,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就在当晚深夜,阿不力孜等歹徒趁学校保安乏困之际,放火烧了学校的值班室。值班室又紧连着汉族教师的宿舍,教师在保安的保护下才得以安全逃身。
熊熊大火映红了夜空……,
第六十二场、学校办公室,夜、内
深夜,凯赛尔一人疲倦的坐在办公椅上,头上的灯随着吹进来的风晃来晃去,凯赛尔的影子也在铺满燃烧后飘落下来的灰烬的办公桌上摇来摇去。每当他人生遇到坎坷的时候,他就会想起儿时的杜鹃姐。
夜晚,凯塞尔在短信里给杜鹃姐讲了最近所发生的这一切事情。
杜鹃姐鼓励他,要让文化认同,就要突围,坚持下去,不要气馁。要有文化自信,认准的道路,就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只有坚持,梦想才会成真。汉语作为中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汉语是新疆大地上唯一一种沿用了几千年的语言文字。
最后杜鹃姐在短信里发来了《淮南子本经训》的一段话:“昔者仓颉造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第六十三场、公安机关,日、外
随着公安机关的介入,案件很快告破。这个由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偷着办的地下学經点,煽动家长送孩子学經,企图用宗教束缚孩子们,给孩子们灌输极端宗教思想,毒害下一代,教唆学生家长不要送孩子到学校上学,并且纠集一些宗教极端分子帮他们干一些伤天害理、违法犯罪的团伙,除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下落不明外悉数被公安干警带走,绳之以法。
第六十四场、学校教室,日、内
课堂上,李老师给孩子们上《汉字的起源》国学课,黑板上写着“昔者仓颉造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他演讲得激情四射,说:“传说仓颉造出字的那天,老天感动地用粟米下了一场雨,魑魅魍魉无处遁形,在夜里大哭。汉字就是一道光,照亮了我们这个文明之前的蒙昧与黑暗。”
第六十五场、学校宿舍,日、内
课堂下。老师们和学生同吃同住,在生活中谈心交流。老师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待学生如自己的孩子,从洗漱、叠被褥、整理床铺教起,耐心照顾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普通话。
第六十六场、学校宿舍,夜、内
玛依奴尔半夜三更查房给学生盖被子。
小不点生病了,小唐老师带到医院看病。
李老师带迪丽拜克孜到商店买衣服、鞋子;
体育课,迪丽拜克孜不小心划破了衣服。晚上灯下李老师一针一线给她缝补衣服。
(画外童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迪丽拜克孜热泪盈眶,拥抱李老师。
第六十七场、学校办公室,日、内
期末考试分数刚出来,凯赛尔校长在办公室挂了一个大黑板,上面写着“期末成绩名单”几个大字,第一排二年级下面写满了学生的名字和分数,中间一年级下面也写满了学生的名字和分数,凯赛尔站在黑板前看着同学们的成绩,更加坚信这几年的付出是值得的,办国语小学这条路是走对了。
这时玛依奴尔走了进来忧虑的:“凯赛尔,这次是小唐要走了。”
凯赛尔转过头来看着玛依奴尔,顿了一会:“托什干河里的水要流走,阻挡是阻挡不住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停地改变这一现状。老师是学生们的火种,没有好的老师,学生们心里的光,就没有人去点亮。”
玛依奴尔:“小唐老师是我们这儿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学校招进来的第一个老师啊。”
凯赛尔:“是啊,我们不必埋怨老师们。因为,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相反,只要是来过国语小学的老师,哪怕只有一天,都是对国语小学和孩子们的一种奉献。”
玛依奴尔:“是啊,我知道,我们民办学校是自己养活自己,老乡们收入也不多,部分家庭还处在贫困线下,所以我们学校收费不多,给老师发的工资也不如公办学校高,那儿留得住人。呃!这些年轻的老师走就走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留不住就走吧,可是到哪儿招聘教师?下学期开学,缺教师怎么办。”
凯赛尔看着学校大门,语气坚定地:“我们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有这两百来个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一切都会有办法的。”
第六十八场、路上,日、外
小唐走了。他的学生们跟在车后面,一直在送他,依依不舍,汽车来了小唐老师跨上汽车时,阿里木交给了小唐老师用红绸扎着的一包礼物。车启动渐渐远去,学生们站在原地满脸泪水,不愿离去。
车上小唐老师打开礼物,只见里面是一摞学生们写给他的信,小唐老师一封一封地翻看。
“唐老师我是小艾克热木今天您走了同学们都哭了同学们都不想让您走。小艾克热木写的”
“唐老师你回来吧?我们会想您的。我们永远爱您。您和李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艾丽皮热”
“唐老师我们想你,希望你快点回来吧?我们江(将)来好好学习,我们不会忘记你的,唐老师别忘(记)我们,我们爱你。——阿依左克热”
“唐老师您别走,我们以前让您生气了。但是,我们还是喜欢您,爱您。真希望您三年级上册快点来。您来的时候我要您送(送您)大大的礼物。唐老师我爱您。”
“亲爱的老师再见。”
“唐老师你是最(好)心的一个老师。不然我们也(不)会哭。我们也会爱你。我们的事,你也要去打我们的手。老师这是我们得(的)事。你是一位好老师,老师你信(幸)福。老师我们都是学生。老师你也是学生。老师我叫艾尼提扎尔。老师再见。”
车到了镇口,小唐老师看着手中的信,满脑子都是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影子,一幕幕情景展现在眼前,忽然他犹豫了,明白了,这里才是他实现人生梦想的地方,今生注定了他离不开这里的孩子。他让司机停下车,慢慢下车折了回来。
第六十九场、学校门外,日、外
凯赛尔站在学生身后,远远望着小唐老师走来,大步迎上去,拥抱在一起。
小唐老师:“我离不开这里的孩子。当我离开时,我满脑子都是他们,我要陪伴他们成长。”学生们高兴地把小唐老师紧紧地围住,有的搀着他的胳膊,有的拉着他的手,生怕唐老师再走掉……
第七十场、学生家,日、外
开学前,汉族老师家访,孩子做小翻译。
第七十一场、学校教室,日、外
日出日落,转眼三年过去了。
这天学校正常的上课,学生们都都带上了红领巾。小唐老师声情并茂地在给学生们上中华文化课:“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你们已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不仅仅是基础的学习汉字了,更应该了解的是中华文化和文化背后的故事,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嫦娥的故事。
有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独去,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一天,嫦娥独自在家,有人想偷不死药,被逼无奈,嫦娥危急之时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不知道嫦娥飞到哪里去了,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馅饼点心,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吃月饼的风俗就在民间传开了。”
这时玛依奴尔走了进来,直接走到讲台上对小唐老师耳语:“迪丽拜克孜的奶奶住院了。”
小唐老师:“哦。”点点头。
玛依奴尔转头看了一眼迪丽拜克孜,就出去了。
小唐老师:“同学们,中秋的月饼象征着天上的月亮,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故事讲完了,现在谁会背诵关于中秋月的古诗词啊?”话音一落,同学们都举起了手。
迪丽拜克孜:“老师,我会。”
“好,迪丽拜克孜背诵。”一阵掌声响起。
迪丽拜克孜:“《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小不点:“李白的诗我也会背诵。
《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阿里木:“老师,我会背诵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小唐老师边让同学背诗边走到迪丽拜克孜身边:“迪丽拜克孜下课到办公室找一下李老师。”
第七十二场、校长办公室,日、内
凯赛尔坐在给区党委写报告,这时桌子上的电话铃响了,凯赛尔接起来:“凯塞尔吗?”
“我是。请问你是?”
“我是上边的。近段时间有人反映你的学校存在很多问题,必须立即整改,我们对你们学校意见很大呀!”
“什么问题?”
“反映最大的主要是课程设置有问题。你们怎么能不用课程设置上的教材呢?按领导要求,民族学生要开足开齐所有民族语言课程,这也是规定,知道吗?”
“这是哪个领导的规定?我们学校已经开办了三年了,我们的办学是得到教育局认可的,况且,这三年来逐渐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认同,生源一届比一届成倍增加。你是谁?”
“我是谁不重要,你要根据有关领导交待,全面整顿,开足开齐所有民语言课程,否则要责令相关部门对你们办学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也许你们学校就别开门了…”电话“啪”地挂断。
第七十三场、医院,日、内
李老师带着迪丽拜克孜来到了奶奶的病房前。
迪丽拜克孜:“医生,我奶奶的病现在怎么样了?”
全镇被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凯赛尔和学校保安立马满城寻找,凯赛尔看到远处走来热依罕的继父,一副悠闲自得,无所事事的样子,凯赛尔觉得有问题,热依罕今天也没有到学校啊,就和保安迎上前去,问道:“你好,你是热依罕的父亲吧,今天热依罕没到学校。”
继父:“哦,热依罕不上学了。”说完就想走。
凯赛尔:“站住!热依罕呢?”
继父:“热依罕就不要你们管了,瞎操心。”
凯赛尔一听就猜测可能孩子们被挟持到清真寺做乃麻子,对身边的保安说:“你赶快叫上所有的保安到清真寺来。”说完就向清真寺跑去。
继父站在原地冷笑。
第五十六场、清真寺,日、外
凯赛尔立刻跑到清真寺,一看,一个孩子都不见。
这时学校保安也赶到了。凯赛尔:“孩子们肯定是被人拦下了,甚至可能会用威胁的手段强迫孩子去学经,做乃麻子,向他们灌输极端宗教思想。我们要在镇里及周边村庄里大面积寻找,要发动家长一起找。”
众保安:“是!”分头散去。
第五十七场、大街小巷,日、外
凯塞尔等找遍大街小巷,终于在郊外一个偏僻的村落地下讲经点里找到了孩子们。推开门,孩子们看老师来了,奋力挣扎着要出去。
第五十八场、村口,日、外
艾拜都拉这时刚走到村口,远远地看到凯赛尔他们,就悄悄地转身走了。
第五十九场、村口,日、外
凯赛尔与伊不拉音等几个人发生了激烈争吵,大声告诉他们:“又是你,伊不拉音!你的事张书记会来找你的,跟学校无关。马上把学生放了,让学生回到学校上课。以后不允许学生到清真寺来,决不许任何人让学生信教。”
凯赛尔遭到伊不拉音等极端宗教分子的谩骂和侮辱。“你是个叛逆,不许阻挡孩子来念经,做乃麻子。”
凯赛尔坚决反驳,并在众保安的协助下,毅然把学生带回学校。
第六十场、学校教室,日、内
回到学校,凯塞尔发现几个女孩子返校时居然不穿校服,穿着宗教色彩服饰。他把这些孩子聚集在一起,询问为什么不穿校服。学生们告诉他,是家长不让穿。
凯塞尔给学生们讲了为啥不能穿宗教色彩服饰的道理,当即让几个孩子电话通知家长到学校来。召开有家长参加的全校大会。
会上凯塞尔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更应对中华文化有深刻的认同感,要摒弃那种错误的观念,要认同中国通用语言文字,说好中国话,当好中国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帮助孩子掌握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开启观察世界的天窗。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决不允许宗教干预教育,不允许孩子到清真寺去,不许孩子穿戴宗教色彩服饰,不允许信教,决不允许做乃麻子。教育和宗教要坚决分离。但一些宗教极端分子到处散布谣言,在暗地里搞破坏。”
他在学生大会上宣布学生一律穿校服,不许穿着宗教色彩服饰进校门。
会后他把家长们召集到教室,要求写出保证书,绝不允许孩子信仰宗教,绝不允许家长让孩子信教。否则,让家长把孩子带回家。他向家长们讲明了道理,作了耐心的说服,家长们连连点头说:“玛古玛古(可以的意思)”,向凯塞尔表示了自己的悔改之意。
为了孩子们美好的明天,为了实现一个个幼小心灵里纯洁的梦想,凯赛尔与极端宗教势力对冲,作坚决斗争,他绝不能看着孩子们被极端宗教引向邪路,毁掉美好人生。
第六十一场、学校值班室,夜、外
歹徒不甘失败,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就在当晚深夜,阿不力孜等歹徒趁学校保安乏困之际,放火烧了学校的值班室。值班室又紧连着汉族教师的宿舍,教师在保安的保护下才得以安全逃身。
熊熊大火映红了夜空……,
第六十二场、学校办公室,夜、内
深夜,凯赛尔一人疲倦的坐在办公椅上,头上的灯随着吹进来的风晃来晃去,凯赛尔的影子也在铺满燃烧后飘落下来的灰烬的办公桌上摇来摇去。每当他人生遇到坎坷的时候,他就会想起儿时的杜鹃姐。
夜晚,凯塞尔在短信里给杜鹃姐讲了最近所发生的这一切事情。
杜鹃姐鼓励他,要让文化认同,就要突围,坚持下去,不要气馁。要有文化自信,认准的道路,就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只有坚持,梦想才会成真。汉语作为中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汉语是新疆大地上唯一一种沿用了几千年的语言文字。
最后杜鹃姐在短信里发来了《淮南子本经训》的一段话:“昔者仓颉造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第六十三场、公安机关,日、外
随着公安机关的介入,案件很快告破。这个由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偷着办的地下学經点,煽动家长送孩子学經,企图用宗教束缚孩子们,给孩子们灌输极端宗教思想,毒害下一代,教唆学生家长不要送孩子到学校上学,并且纠集一些宗教极端分子帮他们干一些伤天害理、违法犯罪的团伙,除伊不拉音和阿不力孜下落不明外悉数被公安干警带走,绳之以法。
第六十四场、学校教室,日、内
课堂上,李老师给孩子们上《汉字的起源》国学课,黑板上写着“昔者仓颉造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他演讲得激情四射,说:“传说仓颉造出字的那天,老天感动地用粟米下了一场雨,魑魅魍魉无处遁形,在夜里大哭。汉字就是一道光,照亮了我们这个文明之前的蒙昧与黑暗。”
第六十五场、学校宿舍,日、内
课堂下。老师们和学生同吃同住,在生活中谈心交流。老师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待学生如自己的孩子,从洗漱、叠被褥、整理床铺教起,耐心照顾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普通话。
第六十六场、学校宿舍,夜、内
玛依奴尔半夜三更查房给学生盖被子。
小不点生病了,小唐老师带到医院看病。
李老师带迪丽拜克孜到商店买衣服、鞋子;
体育课,迪丽拜克孜不小心划破了衣服。晚上灯下李老师一针一线给她缝补衣服。
(画外童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迪丽拜克孜热泪盈眶,拥抱李老师。
第六十七场、学校办公室,日、内
期末考试分数刚出来,凯赛尔校长在办公室挂了一个大黑板,上面写着“期末成绩名单”几个大字,第一排二年级下面写满了学生的名字和分数,中间一年级下面也写满了学生的名字和分数,凯赛尔站在黑板前看着同学们的成绩,更加坚信这几年的付出是值得的,办国语小学这条路是走对了。
这时玛依奴尔走了进来忧虑的:“凯赛尔,这次是小唐要走了。”
凯赛尔转过头来看着玛依奴尔,顿了一会:“托什干河里的水要流走,阻挡是阻挡不住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停地改变这一现状。老师是学生们的火种,没有好的老师,学生们心里的光,就没有人去点亮。”
玛依奴尔:“小唐老师是我们这儿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学校招进来的第一个老师啊。”
凯赛尔:“是啊,我们不必埋怨老师们。因为,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相反,只要是来过国语小学的老师,哪怕只有一天,都是对国语小学和孩子们的一种奉献。”
玛依奴尔:“是啊,我知道,我们民办学校是自己养活自己,老乡们收入也不多,部分家庭还处在贫困线下,所以我们学校收费不多,给老师发的工资也不如公办学校高,那儿留得住人。呃!这些年轻的老师走就走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留不住就走吧,可是到哪儿招聘教师?下学期开学,缺教师怎么办。”
凯赛尔看着学校大门,语气坚定地:“我们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有这两百来个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一切都会有办法的。”
第六十八场、路上,日、外
小唐走了。他的学生们跟在车后面,一直在送他,依依不舍,汽车来了小唐老师跨上汽车时,阿里木交给了小唐老师用红绸扎着的一包礼物。车启动渐渐远去,学生们站在原地满脸泪水,不愿离去。
车上小唐老师打开礼物,只见里面是一摞学生们写给他的信,小唐老师一封一封地翻看。
“唐老师我是小艾克热木今天您走了同学们都哭了同学们都不想让您走。小艾克热木写的”
“唐老师你回来吧?我们会想您的。我们永远爱您。您和李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艾丽皮热”
“唐老师我们想你,希望你快点回来吧?我们江(将)来好好学习,我们不会忘记你的,唐老师别忘(记)我们,我们爱你。——阿依左克热”
“唐老师您别走,我们以前让您生气了。但是,我们还是喜欢您,爱您。真希望您三年级上册快点来。您来的时候我要您送(送您)大大的礼物。唐老师我爱您。”
“亲爱的老师再见。”
“唐老师你是最(好)心的一个老师。不然我们也(不)会哭。我们也会爱你。我们的事,你也要去打我们的手。老师这是我们得(的)事。你是一位好老师,老师你信(幸)福。老师我们都是学生。老师你也是学生。老师我叫艾尼提扎尔。老师再见。”
车到了镇口,小唐老师看着手中的信,满脑子都是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影子,一幕幕情景展现在眼前,忽然他犹豫了,明白了,这里才是他实现人生梦想的地方,今生注定了他离不开这里的孩子。他让司机停下车,慢慢下车折了回来。
第六十九场、学校门外,日、外
凯赛尔站在学生身后,远远望着小唐老师走来,大步迎上去,拥抱在一起。
小唐老师:“我离不开这里的孩子。当我离开时,我满脑子都是他们,我要陪伴他们成长。”学生们高兴地把小唐老师紧紧地围住,有的搀着他的胳膊,有的拉着他的手,生怕唐老师再走掉……
第七十场、学生家,日、外
开学前,汉族老师家访,孩子做小翻译。
第七十一场、学校教室,日、外
日出日落,转眼三年过去了。
这天学校正常的上课,学生们都都带上了红领巾。小唐老师声情并茂地在给学生们上中华文化课:“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你们已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不仅仅是基础的学习汉字了,更应该了解的是中华文化和文化背后的故事,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嫦娥的故事。
有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独去,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一天,嫦娥独自在家,有人想偷不死药,被逼无奈,嫦娥危急之时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不知道嫦娥飞到哪里去了,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馅饼点心,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吃月饼的风俗就在民间传开了。”
这时玛依奴尔走了进来,直接走到讲台上对小唐老师耳语:“迪丽拜克孜的奶奶住院了。”
小唐老师:“哦。”点点头。
玛依奴尔转头看了一眼迪丽拜克孜,就出去了。
小唐老师:“同学们,中秋的月饼象征着天上的月亮,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故事讲完了,现在谁会背诵关于中秋月的古诗词啊?”话音一落,同学们都举起了手。
迪丽拜克孜:“老师,我会。”
“好,迪丽拜克孜背诵。”一阵掌声响起。
迪丽拜克孜:“《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小不点:“李白的诗我也会背诵。
《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阿里木:“老师,我会背诵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小唐老师边让同学背诗边走到迪丽拜克孜身边:“迪丽拜克孜下课到办公室找一下李老师。”
第七十二场、校长办公室,日、内
凯赛尔坐在给区党委写报告,这时桌子上的电话铃响了,凯赛尔接起来:“凯塞尔吗?”
“我是。请问你是?”
“我是上边的。近段时间有人反映你的学校存在很多问题,必须立即整改,我们对你们学校意见很大呀!”
“什么问题?”
“反映最大的主要是课程设置有问题。你们怎么能不用课程设置上的教材呢?按领导要求,民族学生要开足开齐所有民族语言课程,这也是规定,知道吗?”
“这是哪个领导的规定?我们学校已经开办了三年了,我们的办学是得到教育局认可的,况且,这三年来逐渐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认同,生源一届比一届成倍增加。你是谁?”
“我是谁不重要,你要根据有关领导交待,全面整顿,开足开齐所有民语言课程,否则要责令相关部门对你们办学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也许你们学校就别开门了…”电话“啪”地挂断。
第七十三场、医院,日、内
李老师带着迪丽拜克孜来到了奶奶的病房前。
迪丽拜克孜:“医生,我奶奶的病现在怎么样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