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1573
成片时长:约135分钟
阅读:8256
发表:2018/8/17 修改:2018/8/29
主旋律
电影剧本
为了明天的出行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8-A-02108】
听到李老师大声喊道,同学立刻安静了下来。有些正在乱窜的孩子呆住了,大声说话的孩子嘴还半张着,不敢再出声,有的孩子眼睛直溜溜看着老师。安静了片刻,李老师拿出教学图片,准备上课。
“哇——”,坐在教室角落里的一个小不点男孩突然放声哭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扯着嗓子在嚎,而且沿着墙往外跑。李老师一下子愣住了,赶忙上前安抚,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边说“怎么了,怎么了?”。
小不点听不懂,也不听,开始在李老师怀里挣扎,小手乱抓,双脚乱蹬,控制不住。李老师就将孩子抱出教室,为稳定孩子情绪,她用脸面贴近孩子的脸面,小不点发疯似的一下子在李老师的脸上抓了一把,鲜血直流,她手松开了,小不点撒腿就朝校门口跑去。
闻讯赶来的凯塞尔目睹了眼前发生的一幕,快步上前拦住,把小不点交给了在校门外等候的母亲。
李老师伤心地哭了。
第四十场、学校教室,日、内
教室里孩子们的哭声,也引起了那些把孩子送进学校后不放心,还探头探脑在校门外不愿离开的家长们的担忧,听到哭声,都以为是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汉族老师的虐待,他们一个个冲进学校,满脸气愤。
卖馕小女孩的继父:“你是怎么教我的孩子的?”
哭叫小男孩的妈妈:“第一天就把我的孩子教哭,叫我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你们教?”
卖馕小女孩的继父冲进教室,拉起小女孩就往外走:“走,跟我回去,这学我们不上了。”
小女孩不起来:“不嘛,我就要读书嘛。”边说边哭了起来。
指责声、哭声像暴风骤雨,把李老师浇了个透心凉,她满腹委屈,脸上流的不知是血水还是泪水。
凯塞尔连忙过来解释:“孩子们第一次到学校上学,因为听不懂,所以才哭起来,过几天,以后会慢慢好的,请家长们放心。”但任凭凯塞尔如何解释、挽留,还是有一些家长现场就把孩子带走了,几十个孩子,不一会就走了一大半。
凯赛尔站在空荡荡的操场,看着四周不禁想起了父亲带着一家老小走出大山的情景。
第四十一场、托什干河,日、外
(回忆)上世纪70年代初,凯塞尔父母从偏远的农村带着几个孩子在兵团落户。第一次走出偏僻的山村。
这也是凯塞尔第一次走近并看到托什干河,一步一步靠近托什干河,眼前的一切让年少的凯塞尔目不暇接,远处的雪山经太阳一照,发着耀眼的光芒,宽阔的托什干河,河岸的绿树一棵一棵连成了线,沿着河东去的方向延伸出去,看不到尽头。
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快接近托什干河的时候,凯塞尔突然不敢再往前迈步了,波涛汹涌的托什干河发出的怒吼,让他觉得害怕,不由得身子一抖,紧紧抓住父亲的手。
“你觉得这是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儿子?” 父亲见状,指着托什干河问。
“是!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河!” 凯塞尔听了,果断地回答。
“等你将来长大了,走出这里、走出新疆,就会看到比托什干河更大更宽更长的河,到那时,你就会知道,世界有多大!”听到回答,父亲语重心长地说。
当时,年少的凯塞尔还不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也没有多想。(完)
第四十二场、路上,夜、外
晚上,凯赛尔从学校出来,在大门旁叮嘱守门王大爷,晚上要注意安全,把大门锁好,这才放心地往家走。
走到半路上,突然有蒙面人从路旁的树林里钻出来,用胳膊卡住了他的脖子,拿刀威胁他说道:“放弃办学校,放弃让孩子们学习汉语言,否则这把刀子不会答应的。”
“放下你的屠刀!我不会改变我所做的一切。还想威胁我,你们做梦去吧。”凯塞尔一边说,一边在打主意。
趁着对方不注意,凯赛尔抬起脚猛然向歹徒的脚面狠狠地踩了下去,歹徒疼痛地“啊—”了一声,随即剧烈的疼痛使歹徒松开了卡着凯赛尔的胳膊,手中的刀也滑落在地。
凯塞尔向前踹了歹徒一脚,蒙面人慌乱中,围在脸上的围巾掉了下来。
凯赛尔:“阿不力孜。”阿不力孜看到自己被发现,转身就跑了。
第四十三场、学校教室、晨、内
第二天,早上凯赛尔在学校巡视了一遍,教室里显得冷清了好多,4个班学生加起来不到50人,有一大半都没有来上课。
第四十四场、村里,日、外
凯塞尔心里很难过,但依然挨家挨户向家长做工作,承诺免费一个月,让家长带孩子来听课。他来到昨天课堂上哭闹的小不点家里,详细询问了家长。
凯塞尔:“对不起,我们没能管好孩子。让孩子受惊了。”
小不点男孩的母亲:“哈力·木拉提平时在家里就不大爱说话,昨天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说的汉语,可能心里有些胆怯,所以就哭着要回家。”
凯塞尔:“他一哭,老师想安慰他,抱了抱他。他可能是觉得老师陌生,就使劲挣扎,结果把老师的脸抓破了,鲜血直流。”
男孩母亲:“有人给我说,老师打骂孩子。我不信,就问孩子。他说老师没有打他。”
凯塞尔:“你不要听信那些谣言,光屁股的孩子不会撒谎。你放心,老师一定会把你的孩子教好。你就陪着孩子来上课,这个学期给他免费。”
小不点母亲点点头,答应带孩子上学。一场风波平息了。
第四十五场、学校教室,日、内
为了让家长知道学校是如何教孩子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吸引更多孩子来上学,凯赛尔邀请家长们到学校来,观看老师是如何上课的。
教室里坐满了一句国语都不懂的学生和家长,甚至窗户上也挤满了人,都在伸长脖子观看。
汉族老师和小学生交流困难,就一个老师说,另一个老师站在同学们前面,比划着做动作,同学们就模仿着做,帮助同学们记住一些日常汉语用语。
一个老师在台前做,一个老师在旁边说。
旁边的老师说:“起立!”台前的老师就站起来。
旁边是老师说:“坐下!”台前的老师就坐下,然后,孩子们就模仿着说。
老师说:“头发。”学生照着老师做,学着老师的话。
学到“妈妈”时,哈力·木拉提一边嘴上说着,一边跑到母亲面前,扑到妈妈怀里喊(汉语):“妈妈,妈妈!”
在旁边观看的家长笑了,翘起大拇指,嘴里说着“亚克西”。
几十个孩子的家长,在教室的窗户外面轮流站了3个星期,第四个星期开始人不多了,家长们都慢慢回家去了,因为他们相信了。
第四十六场、凯赛尔家,夜、内
晚上,凯赛尔一家人围在桌子上吃饭,凯赛尔对两个儿子说:“今后你们到学校上学,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爸爸办学,有些人不高兴,我害怕他们会打你们的主意。”
两个儿子啃着羊肉:“嗯,嗯”地答应着。
玛依奴尔:“慢点,慢点。有你们吃的。”
大儿子放下羊肉:“不怕,没事,我都是男子汉了,明年就上初中了。”
小儿子忙吞下嘴里的肉,差点被噎着:“好久没吃肉了。”
玛依奴尔:“听爸爸的话,学校有老师,但来回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两个儿子:“好,放心吧,妈妈保管没事。”
屋外,深秋的月亮高高挂在天上,映照着一家四口人的幸福。
第四十七场、月光下,夜、外
远处,月光的树影下一个黑影站在树后抽烟,烟头一灭一亮。
凯赛尔家屋外,从窗内传来玛依奴尔的声音:“好了,你们两个赶快睡觉了,明天还要上学呢。”
“好~了~!”随着哥哥的声音,其中一个窗户的灯关息了。
第四十八场、树影下,夜、外
树影下的人拿出手机打电话。
第四十九场、凯赛尔家外,夜、内
凯赛尔家屋外,从窗内传来玛依奴尔的声音:“凯赛尔,我老担心你的安全。”
凯赛尔:“不会的,放心吧。亲爱的,我已经知道是谁在使坏了,明天我就到镇里去给张书记他们说。”
玛依奴尔:“唉,我看他们是鬼迷心窍了。嗯,对了,我听说你的同学伊不拉音和境外还有关系。”
凯赛尔:“真的?”
玛依奴尔:“在饭店的时候,有一次伊不拉音带了几个个人来吃饭,鬼鬼祟祟的,上菜的时候听到一个年轻人说,参加什么IS。”
凯赛尔:“哦,这个事情还得引起注意,你怎么不早说?明天我还真得一早去找张书记。赶快睡了吧。”
第五十场、树影下,夜、外
树影下的人身后走来阿不力孜,问道:“还没睡?”
黑影:“已经上床了。”
阿不力孜流里流气的:“不会还要‘嘿,嘿’吧。”
黑影指阿不力孜:“大哥‘嘿,嘿’了?”
阿不力孜:“去!”
第五十一场、凯赛尔家,夜、外
这时只见凯赛尔家的最后一个窗户也关灯了。阿不力孜两人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到院墙边,捡起石头向窗户砸去,“哐当”一声,惊醒了刚睡下的凯赛尔,儿子也在那边大叫:“爸爸!有坏人!”
凯赛尔套上裤子就追了出来,只见两个男人的背影窜进街巷后消失了,他知道肯定是有人对开办国语学校不满、抵触,指派人来威胁,再次警告他。
第五十二场、学校教室,日、内
第二天、国语小学小唐老师在上课。黑板上写着地图,中国,我爱中国几个字。黑板旁边一幅大大的中国地图,平铺在教室墙面上。
“北京,北京是我们的首都,我爱北京天安门。”小唐老师指着地图的北京两个字教孩子识字。
阿里木等全班的同学跟着念:“北京是我们的首都,我爱北京天安门。”
小唐老师问:“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我们现在在那?”
阿里木举起手。
小唐老师:“阿里木站起来说。”
阿里木站起来看着地图:“新疆,老师,我在新疆,而新疆在中国。”
一束阳光从窗外照进教室,照在阿里木黝黑的小脸上,这时,老师带着同学们念了起来“新疆自古以来便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我的家乡。”响亮的声音随着一股清风飘向美丽的校园,飘向天空,飘向远处。
第五十三场、学校外,日、外
学校门外街对面,阿不力孜坐在馒头柳树下观察着学校。
这时,只见凯赛尔神态从容的从镇政府回来,走进学校,没有一丝昨晚留下的惊慌痕迹。
阿不力孜看到此情,起身失望地走了。
第五十四场、艾拜都拉阿家,夜、内
艾拜都拉阿訇的家。
伊不拉音走进来,和艾拜都拉、阿不力孜坐下。
阿不力孜:“昨晚的事对凯赛尔,我看没起到作用,刚才还神态自若地到学校去了,就是晚了一点,不知道哪里去了。”
艾拜都拉:“学校不能让他就这样办下去,我们得想办法。”
伊不拉音:“就是。”
阿不力孜:“干脆来硬的算了,不打破脑袋打断腿,要不干脆玩失踪。”
艾拜都拉:“要这样,我们都待不下去了,动动脑筋,想点子。”
伊不拉音:“呃,我倒是觉得,我们不能这样小打小闹,对着干。”
第五十五场、凯赛尔办公室,日、内
“哇——”,坐在教室角落里的一个小不点男孩突然放声哭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扯着嗓子在嚎,而且沿着墙往外跑。李老师一下子愣住了,赶忙上前安抚,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边说“怎么了,怎么了?”。
小不点听不懂,也不听,开始在李老师怀里挣扎,小手乱抓,双脚乱蹬,控制不住。李老师就将孩子抱出教室,为稳定孩子情绪,她用脸面贴近孩子的脸面,小不点发疯似的一下子在李老师的脸上抓了一把,鲜血直流,她手松开了,小不点撒腿就朝校门口跑去。
闻讯赶来的凯塞尔目睹了眼前发生的一幕,快步上前拦住,把小不点交给了在校门外等候的母亲。
李老师伤心地哭了。
第四十场、学校教室,日、内
教室里孩子们的哭声,也引起了那些把孩子送进学校后不放心,还探头探脑在校门外不愿离开的家长们的担忧,听到哭声,都以为是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汉族老师的虐待,他们一个个冲进学校,满脸气愤。
卖馕小女孩的继父:“你是怎么教我的孩子的?”
哭叫小男孩的妈妈:“第一天就把我的孩子教哭,叫我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你们教?”
卖馕小女孩的继父冲进教室,拉起小女孩就往外走:“走,跟我回去,这学我们不上了。”
小女孩不起来:“不嘛,我就要读书嘛。”边说边哭了起来。
指责声、哭声像暴风骤雨,把李老师浇了个透心凉,她满腹委屈,脸上流的不知是血水还是泪水。
凯塞尔连忙过来解释:“孩子们第一次到学校上学,因为听不懂,所以才哭起来,过几天,以后会慢慢好的,请家长们放心。”但任凭凯塞尔如何解释、挽留,还是有一些家长现场就把孩子带走了,几十个孩子,不一会就走了一大半。
凯赛尔站在空荡荡的操场,看着四周不禁想起了父亲带着一家老小走出大山的情景。
第四十一场、托什干河,日、外
(回忆)上世纪70年代初,凯塞尔父母从偏远的农村带着几个孩子在兵团落户。第一次走出偏僻的山村。
这也是凯塞尔第一次走近并看到托什干河,一步一步靠近托什干河,眼前的一切让年少的凯塞尔目不暇接,远处的雪山经太阳一照,发着耀眼的光芒,宽阔的托什干河,河岸的绿树一棵一棵连成了线,沿着河东去的方向延伸出去,看不到尽头。
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快接近托什干河的时候,凯塞尔突然不敢再往前迈步了,波涛汹涌的托什干河发出的怒吼,让他觉得害怕,不由得身子一抖,紧紧抓住父亲的手。
“你觉得这是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儿子?” 父亲见状,指着托什干河问。
“是!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河!” 凯塞尔听了,果断地回答。
“等你将来长大了,走出这里、走出新疆,就会看到比托什干河更大更宽更长的河,到那时,你就会知道,世界有多大!”听到回答,父亲语重心长地说。
当时,年少的凯塞尔还不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也没有多想。(完)
第四十二场、路上,夜、外
晚上,凯赛尔从学校出来,在大门旁叮嘱守门王大爷,晚上要注意安全,把大门锁好,这才放心地往家走。
走到半路上,突然有蒙面人从路旁的树林里钻出来,用胳膊卡住了他的脖子,拿刀威胁他说道:“放弃办学校,放弃让孩子们学习汉语言,否则这把刀子不会答应的。”
“放下你的屠刀!我不会改变我所做的一切。还想威胁我,你们做梦去吧。”凯塞尔一边说,一边在打主意。
趁着对方不注意,凯赛尔抬起脚猛然向歹徒的脚面狠狠地踩了下去,歹徒疼痛地“啊—”了一声,随即剧烈的疼痛使歹徒松开了卡着凯赛尔的胳膊,手中的刀也滑落在地。
凯塞尔向前踹了歹徒一脚,蒙面人慌乱中,围在脸上的围巾掉了下来。
凯赛尔:“阿不力孜。”阿不力孜看到自己被发现,转身就跑了。
第四十三场、学校教室、晨、内
第二天,早上凯赛尔在学校巡视了一遍,教室里显得冷清了好多,4个班学生加起来不到50人,有一大半都没有来上课。
第四十四场、村里,日、外
凯塞尔心里很难过,但依然挨家挨户向家长做工作,承诺免费一个月,让家长带孩子来听课。他来到昨天课堂上哭闹的小不点家里,详细询问了家长。
凯塞尔:“对不起,我们没能管好孩子。让孩子受惊了。”
小不点男孩的母亲:“哈力·木拉提平时在家里就不大爱说话,昨天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说的汉语,可能心里有些胆怯,所以就哭着要回家。”
凯塞尔:“他一哭,老师想安慰他,抱了抱他。他可能是觉得老师陌生,就使劲挣扎,结果把老师的脸抓破了,鲜血直流。”
男孩母亲:“有人给我说,老师打骂孩子。我不信,就问孩子。他说老师没有打他。”
凯塞尔:“你不要听信那些谣言,光屁股的孩子不会撒谎。你放心,老师一定会把你的孩子教好。你就陪着孩子来上课,这个学期给他免费。”
小不点母亲点点头,答应带孩子上学。一场风波平息了。
第四十五场、学校教室,日、内
为了让家长知道学校是如何教孩子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吸引更多孩子来上学,凯赛尔邀请家长们到学校来,观看老师是如何上课的。
教室里坐满了一句国语都不懂的学生和家长,甚至窗户上也挤满了人,都在伸长脖子观看。
汉族老师和小学生交流困难,就一个老师说,另一个老师站在同学们前面,比划着做动作,同学们就模仿着做,帮助同学们记住一些日常汉语用语。
一个老师在台前做,一个老师在旁边说。
旁边的老师说:“起立!”台前的老师就站起来。
旁边是老师说:“坐下!”台前的老师就坐下,然后,孩子们就模仿着说。
老师说:“头发。”学生照着老师做,学着老师的话。
学到“妈妈”时,哈力·木拉提一边嘴上说着,一边跑到母亲面前,扑到妈妈怀里喊(汉语):“妈妈,妈妈!”
在旁边观看的家长笑了,翘起大拇指,嘴里说着“亚克西”。
几十个孩子的家长,在教室的窗户外面轮流站了3个星期,第四个星期开始人不多了,家长们都慢慢回家去了,因为他们相信了。
第四十六场、凯赛尔家,夜、内
晚上,凯赛尔一家人围在桌子上吃饭,凯赛尔对两个儿子说:“今后你们到学校上学,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爸爸办学,有些人不高兴,我害怕他们会打你们的主意。”
两个儿子啃着羊肉:“嗯,嗯”地答应着。
玛依奴尔:“慢点,慢点。有你们吃的。”
大儿子放下羊肉:“不怕,没事,我都是男子汉了,明年就上初中了。”
小儿子忙吞下嘴里的肉,差点被噎着:“好久没吃肉了。”
玛依奴尔:“听爸爸的话,学校有老师,但来回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两个儿子:“好,放心吧,妈妈保管没事。”
屋外,深秋的月亮高高挂在天上,映照着一家四口人的幸福。
第四十七场、月光下,夜、外
远处,月光的树影下一个黑影站在树后抽烟,烟头一灭一亮。
凯赛尔家屋外,从窗内传来玛依奴尔的声音:“好了,你们两个赶快睡觉了,明天还要上学呢。”
“好~了~!”随着哥哥的声音,其中一个窗户的灯关息了。
第四十八场、树影下,夜、外
树影下的人拿出手机打电话。
第四十九场、凯赛尔家外,夜、内
凯赛尔家屋外,从窗内传来玛依奴尔的声音:“凯赛尔,我老担心你的安全。”
凯赛尔:“不会的,放心吧。亲爱的,我已经知道是谁在使坏了,明天我就到镇里去给张书记他们说。”
玛依奴尔:“唉,我看他们是鬼迷心窍了。嗯,对了,我听说你的同学伊不拉音和境外还有关系。”
凯赛尔:“真的?”
玛依奴尔:“在饭店的时候,有一次伊不拉音带了几个个人来吃饭,鬼鬼祟祟的,上菜的时候听到一个年轻人说,参加什么IS。”
凯赛尔:“哦,这个事情还得引起注意,你怎么不早说?明天我还真得一早去找张书记。赶快睡了吧。”
第五十场、树影下,夜、外
树影下的人身后走来阿不力孜,问道:“还没睡?”
黑影:“已经上床了。”
阿不力孜流里流气的:“不会还要‘嘿,嘿’吧。”
黑影指阿不力孜:“大哥‘嘿,嘿’了?”
阿不力孜:“去!”
第五十一场、凯赛尔家,夜、外
这时只见凯赛尔家的最后一个窗户也关灯了。阿不力孜两人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到院墙边,捡起石头向窗户砸去,“哐当”一声,惊醒了刚睡下的凯赛尔,儿子也在那边大叫:“爸爸!有坏人!”
凯赛尔套上裤子就追了出来,只见两个男人的背影窜进街巷后消失了,他知道肯定是有人对开办国语学校不满、抵触,指派人来威胁,再次警告他。
第五十二场、学校教室,日、内
第二天、国语小学小唐老师在上课。黑板上写着地图,中国,我爱中国几个字。黑板旁边一幅大大的中国地图,平铺在教室墙面上。
“北京,北京是我们的首都,我爱北京天安门。”小唐老师指着地图的北京两个字教孩子识字。
阿里木等全班的同学跟着念:“北京是我们的首都,我爱北京天安门。”
小唐老师问:“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我们现在在那?”
阿里木举起手。
小唐老师:“阿里木站起来说。”
阿里木站起来看着地图:“新疆,老师,我在新疆,而新疆在中国。”
一束阳光从窗外照进教室,照在阿里木黝黑的小脸上,这时,老师带着同学们念了起来“新疆自古以来便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我的家乡。”响亮的声音随着一股清风飘向美丽的校园,飘向天空,飘向远处。
第五十三场、学校外,日、外
学校门外街对面,阿不力孜坐在馒头柳树下观察着学校。
这时,只见凯赛尔神态从容的从镇政府回来,走进学校,没有一丝昨晚留下的惊慌痕迹。
阿不力孜看到此情,起身失望地走了。
第五十四场、艾拜都拉阿家,夜、内
艾拜都拉阿訇的家。
伊不拉音走进来,和艾拜都拉、阿不力孜坐下。
阿不力孜:“昨晚的事对凯赛尔,我看没起到作用,刚才还神态自若地到学校去了,就是晚了一点,不知道哪里去了。”
艾拜都拉:“学校不能让他就这样办下去,我们得想办法。”
伊不拉音:“就是。”
阿不力孜:“干脆来硬的算了,不打破脑袋打断腿,要不干脆玩失踪。”
艾拜都拉:“要这样,我们都待不下去了,动动脑筋,想点子。”
伊不拉音:“呃,我倒是觉得,我们不能这样小打小闹,对着干。”
第五十五场、凯赛尔办公室,日、内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