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1573
成片时长:约135分钟
阅读:8419
发表:2018/8/17 修改:2018/8/29
主旋律
电影剧本
为了明天的出行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8-A-02108】
第一百二十九场、学校教室,日、内
学校各个教室,学生们已在晨读了。
校园里小唐老师给孩子们教唱经典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一百三十场、学校办公室,日、内
自治区组织部机关干部,要从大老远的乌鲁木齐来和住村的村民们结对认亲,几十个人大多数不懂民族语言。
语言不通,怎么开展认亲活动?这事还难住了李队长。
他突然想到了国语小学的孩子们,立即拿起电话。
“凯塞尔校长,你好!有个事情请你帮忙。”
第一百三十一场、学校办公室,日、内
凯赛尔:“李队长,不客气。有啥事你说。”
第一百三十二场、学校办公室,日、内
李队长:“后天有40多位机关干部来村里结对认亲。你知道他们从大城市来,对民语言不通,村民们对普通话也不懂,还想请你们的小翻译们帮帮忙。”
第一百三十三场、学校办公室,日、内
凯赛尔:“知道了,李队长。请放心,那就每户选派一个小翻译。”
第一百三十四场、学校办公室,日、内
李队长:“呵呵,多少没事。每户派两个岂不更好?这样能给更多同学们锻炼的机会。”
第一百三十五场、学校办公室,日、外
凯塞尔在学校里号召学生们争当小志愿者去做翻译,这个消息在学校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各班级同学都踊跃报名参加,很快,凯塞尔办公室门前就拥满了报名的学生,一个下午报名人数达到了480人,他从高年级报名的学生里挑选1名,然后又从低年级挑选1名,搭配着配对去给认亲干部做翻译。
第一百三十六场、大轿子车,日、外
当天上午,大轿子车满载从乌鲁木齐前来结对认亲的机关干部及家属,来到“访汇聚”工作队住处,等大家一下车,李队长和当翻译的学生们早就在门口等候。
当李队长给大家介绍这些小翻译的时候,有些人露出怀疑的眼光和表情。
这么小的孩子能当翻译?这些李队长都看到了:“呵呵,大家尽管放心,不要看他们年纪小,个个都是好样的。有什么尽管给他们说,保证大家满意。”
小翻译志愿者陪同大人,被分散到各家各户,大人们带着小翻译来到“亲戚”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沟通交流起来没有了障碍。
孩子们出色的翻译表现,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多亏有了这些孩子当翻译,使这次认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来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孩子们就像一座桥梁,使他们走得更近,心与心也更加贴近,犹如一见如故的老朋友。”结亲团领队满意地对李队长说。
第一百三十七场、学校操场上,日、内
秋天,全疆要举办双语口语大赛,国语小学向组委会申请报名参加这次大赛,并积极做好节目及比赛环节的排练。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向组委会特别推荐了国语小学代表队。
学校为了这次口语大赛,在全校选拔选手,各班级经过诵读比赛,把口语好,普通话发音标准的学生推荐到学校参赛队。
经过各班级筛选,选拔40名学生参赛。
口语大赛分为诵读,讲故事,文艺表演等几个环节,对选手要求比较高,要想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真是难上加难。
别的组别选手只是一两个人参加,国语小学一下子选了这么多人,肯定排练难度增大。
参赛的选手每天要照常上课,然后利用课余时间排练。
小唐老师担任导演,凯赛尔陪同排练节目。
热依罕被选为集体诵读的领读人,也是讲故事的人。
第一百三十八场、学校操场上,日、外
星期六,随着大赛时间的临近,参赛队在加紧排练节目,许多学生家长都来看孩子排练,操场上,随着音乐响起,孩子们一遍一遍练习诵读,热依罕也一遍一遍练习讲故事。
休息时间,孩子们跑到校门口各自见家长,好多家长都给孩子带来了水果吊干杏、核桃、巴旦木,有的家长为孩子到区府演节目,还专门给孩子买了崭新的衣服送来。
热依罕的母亲也来了,她给孩子送来了热腾腾的抓饭,让女儿趁热快吃,她知道女儿代表学校去区府参加比赛,女儿有出息了,她感到一生从来没有的光荣和骄傲。
妈妈:“啥时间去比赛?”
热依罕:“下一星期六晚上决赛,到时电视现场直播。”
妈妈:“女儿,妈妈到时在家里和村上的人一起看你们比赛,你一走上台,妈妈就给你加油!可别忘了,我和邻里们都在看着你。”妈妈一席话说得热依罕心里好温暖,好久没有听见妈妈这样亲切的话语。
“这是妈妈用去年拾棉花挣得钱给你买了一件艾德莱斯裙子,你到城里去穿上。”说完,妈妈从提包里拿出裙子,让女儿看。
妈妈:“好看吗?”。
热依罕:“妈妈,好看极了,我喜欢。”上前拉着妈妈的手,泪水在眼哐里打转转。
第一百三十九场、学校操场上,日、外
在自治区举办的双语口语大赛现场,台下都是来自于全疆的各民族师生和家长,国语小学的孩子们身着孔子服饰,准备参加口语大赛。
在幕后,主持人和凯赛尔在谈话。
主持人:“凯赛尔校长,和你商量一下。学生们穿这些服饰表演节目合适吗?我建议穿便装上台,毕竟台下坐着全疆各个民族的师生和相关领导,而且要现场直播。”
凯赛尔:“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都是炎黄子孙,这有什么不合适的?穿什么服饰表演不是小事,但穿上它就代表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再说,我们也经过了多天的准备,临时更换服饰会对孩子们的表演有负面影响。”
主持人为难的样子。“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凯赛尔:“如果是因为服饰不让我们上台,那我就带孩子回去。”
第一百四十场、演播厅,日、内
凯赛尔的坚持,主持人也无奈,最后主持人只好妥协,毕竟这是组委会的决定。
大赛在紧张地进行着,国语小学代表队被安排在最后出场。
主持人:“在南疆,有一所民办国语小学。今天,他们从遥远的乌赤托克县而来,身着几千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服饰参加比赛,大家掌声欢迎!”
舞台上国语小学代表队的学生们身着孔子服饰一亮相,台下竟然鸦雀无声。
在古筝音乐声中,学生们用整齐的、标准的,带着深厚感情的语调在诵读着《论语》,那声音在演播大厅回荡。
完后掌声在演播大厅久久不息,通过电视在天山南北播出。
第一百四十一场、直播电视,日、内
(叠入)国语小学组织在校学生观看这场电视直播,孩子们也告诉了家长这场直播晚会。
比赛进行到讲故事环节,领读《论语》的热依罕用标准的普通话深情地在讲《凯赛尔校长和他的国语小学》。
“我们校长凯赛尔,从新疆大学汉语专业毕业后,为了让家乡的孩子从小学习汉语,他和妻子携手创业,开过超市、药店、饭馆,他一直节衣缩食,毅然拿出自己十多年的积蓄,办起了一所国语小学。他对我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无比关怀,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在学校我们快乐成长。他有句名言“只有语言通,才能感情通;只要语言通,就能心灵通”。
讲着讲着,热依罕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在几乎哽咽声中讲完了故事。台下评委们和观众也都眼含泪水,一阵沉寂后,掌声雷鸣般响起来。
评选结果最终公布。
主持人:“我宣布:国语小学代表队获得大赛第一名!”
第一百四十二场、叠入,日、内
(叠入)学校,国语小学师生们的眼睛里泪水也在打转转,欢呼跳跃起来。
第一百四十三场、演播厅,日、内
凯赛尔从颁奖者手中接过奖牌。
主持人:“下面请凯赛尔校长发表获奖感言。”
凯赛尔的讲话感动了在场所有评委和观众。“今天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明天的远行,今后我们还要办幼儿园,办中学,为我们的孩子今后走向富裕,走向世界做好准备。
每一个国家都有一种语言作为这个国家的通用语言。我们的国语就是汉语,学习好汉语走向世界,汉语也要走向世界。世界很多国家与地区对我们中国这个伟大的东方古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更是向往中国文化。一国之语言能够到哪里,一国之实力与影响就能够到哪里
文化传播带来友谊、和谐、包容,能使世界走向大同。”
第一百四十四场、大轿子车,日、外
经过六年的学习,国语小学第一届的同学们迎来了毕业升学内初班的考试。
校门口一辆大轿子车在等候学生,毕业班的学生家长送孩子参加内初班考试,凯赛尔和老师们在点名,组织学生有序上车。
家长叮嘱孩子们。
母亲与孩子们拥抱告别。
第一百四十五场、学校办公室,日、内
暑假。第一届毕业生成绩揭晓的日子,老师们埋头苦干了六年,终于迎来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那天,凯塞尔和老师们从凌晨开始在办公室守着电脑录取线公布。
早晨八点,内初班的分数线出来了,农村户口170分,城市户口220分。
开始查成绩单了,李老师的手一直在抖。凯塞尔也紧张:“咱们先从成绩最差的同学开始查。先查哈力·木拉提(小不点),这个孩子平时淘气,他考上内初班的希望不大。”
但是,鼠标一点,木拉提的分数出来的时候,李老师大叫了一声:“227分!”
这个农村孩子比城市户口分数线还要高,凯塞尔简直不敢相信,心开始扑通扑通地跳,继续从后往前查:230分,247分,228分……查了六七个孩子后凯塞尔哭着说:“李老师,别查了,孩子们太争气了!”
那一刻,办公室里所有的老师们都哭了,抱成一团大声地的哭:“我们成功了!”
国语小学第一届毕业生全部考上了内初班,其中阿里木考了地区第一,这一消息在整个乡上、县城都炸开了锅。
内初班考试成绩公布,学校大门口的墙上张贴着学生考试成绩表,一群家长和孩子在看,在奔走相告,这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乌赤托克小镇,人在茶饭闲余,街头巷尾议论着国语小学。
第一百四十六场、学校办公室,日、外
家长们为了感谢老师对娃娃们的培养教育,都到学校来想邀请老师们到自己家里吃饭,以表谢意。
看到家长朴实真诚的邀请,镇党委张书记和凯赛尔商量后,一致决定在学校食堂摆宴席,邀请毕业班的家长和同学们参加,也算是给毕业班的同学践行。
第一百四十七场、餐厅,日、内
宴席正式摆开,首先上桌的冷盘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菜,接下来是一盘盘的手抓羊肉、烤羊肉串、抓饭、卡瓦薄皮包子、卤肉鸡、奶皮饼等,还有各色南疆特色时令水果。
喝酒时候,家长为感谢各位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就一杯一杯的向老师敬酒,大家都是一口一杯,主人用维语说,儿女用汉语翻译,讲了一些幽默笑话,气氛热烈。
阿里木的父亲说出了所有家长的真心话:“我爸爸嘛不认识字,到我这里嘛家里穷,从小就没上好学。我到了30多岁才找上了媳妇,这女人就像个不抱窝的母鸡,好几年都不生。
到我儿子上学,遇到了你们这样好的老师,学好了国语才考上了内初班,将来要再考上大学,我家的穷根子嘛就断了。”阿里木用汉语翻译给老师们听,惹得大家都笑了。
天色已晚,宴会才宣告结束。
第一百四十八场、热依罕家,日、外
凯赛尔校长在热依罕要去上内初班的前一天来到家里看她。当凯赛尔推开大门,热依罕喜出望外,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妈妈,校长来了。”
热依罕妈妈赶忙迎出来,让到屋子里坐下倒茶。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