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9670
成片时长:约64分钟
阅读:10811
发表:2013/7/24 修改:2013/8/21
20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红巾魂》第1集
1
2
3
4
5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 孙中山与廖仲恺在交谈。
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也故作姿态,联名发电邀请我去北京,做起了共商国事的假戏来。
廖仲恺:那是针对冯玉祥在惺惺作态。
孙中山:北京事变是武人推翻武人。既然他们提出了统一的问题,无论真假,就应该去谈,即使谈不成功,也会得到一个宣传主义、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狼子野心的好机会。这次,可以将北京当成一个讲坛,为中国老百姓向全世界说话。
廖仲恺:先生要注意个人安危!
孙中山: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了,我们要无畏地走向军阀的刀山剑树,去开辟一个新的战场。
场1--22、港口/永丰舰上 日 外
△ 一声汽笛响。
△ 孙中山容颜消瘦、面色苍白,夫人与之一起站在缓缓起航的永丰舰的左舷上,向岸上的人群挥着博士帽。
△ 寒风吹动孙中山长袍的下摆,稀疏的斑鬓让他看上去稍显憔悴。
△ 送别的人群里,很多人流着泪使劲挥手,呼喊嘱咐着……
-----先生,一路顺风……
-----先生,当心身体,多多保重……
-----先生,千万注意安全……
场1--23、黄埔军校内/会议室 日 内
廖仲恺:(深情、声音暗哑)先生勉支病体,在北京和封建军阀进行了无数回合的苦斗。为了分崩离析之局得以收拾,长治久安之策得以实施,筹谋统一建设之方略,废除不平等之条约,召开CP同志提出过的国民会议,他不惜呕心沥血、肝肠操碎。先生的病,是因国家民族而患,也因我们未能很好替他分忧才患的啊!(左眉上方的痣,颤了一下,深邃的大眼,闪着泪光)
△ 全会场人,神情严肃,有的眼含泪花。
廖仲恺:(擦了擦眼角的泪)记得去年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先生要我们学习列宁的经验,成立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大家共同负责。军校的事也要共同负责。(停顿)我们的担子十分沉重,革命的形势危机四伏。现在,又到了一个非常时期!(扫视会场的每一个人,强调‘非常时期’这个词)
△ 廖仲恺放下水杯,在桌面上画出一副严重的形势图:
一支箭头,从江西方向指向广东,代表北洋军阀的军队;一支箭头,从湖南方向指向广东,代表窃据湖南的军阀部队;另外三个箭头从省内东江一带,一齐指向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城市广州。
△ 廖仲恺将另外三个箭头的区域划了个圈,写下了‘紧急’二字。
廖仲恺:大家看,这就是目前的局势,已到了非常紧急的关头。
△ 全会场人的视线都投向桌面的形势图。
廖仲恺:国贼陈炯明,最近将所部改成了救粤军,分三路想我扑来。(比画着桌上的图)一路由惠阳地区,向保安、东莞、石龙进攻,已经攻占了保安、东莞; 一路由海陆丰地区出动,已经越过淡水,进窥广州;一路由河源、五华一带,向三南移动,图抄我北伐军后路,并分兵向龙门、贴近我广州的增城进扰;盘踞雷州半岛等地的陈炯明判军,也在蠢动策应其主力!
△ 廖仲恺扫视全场军官,继续道。
廖仲恺:大家看这些箭头,广州已面临敌人的夹击。
△ 会场军官窃窃私语起来。
廖仲恺:先生北上前常说,孔明昔日欲出中原,先擒孟获。吾党欲出长江,非先灭陈不可。(停顿)能图广东,乃能有力图长江。否则,腹背受敌!(停顿)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个锦囊妙计就是-----东征!(两个指头,在桌上敲了一下,以加重语气)
场1--24、黄埔岛/码头 日 外
△ 蒋先云捧着周恩来交给他的尉迟送的文稿,登上汽艇。
士兵:蒋秘书好,去哪?
蒋先云:去趟印刷厂。
场1--25、黄埔军校内/会议室 日 内
廖仲恺:对于省外的敌人,已有部队前去抵御。军事的重心,是进击陈炯明,以三路对三路。第一路,以建国粤军张民达师长、叶剑英参谋长率领的第二师和第四师等部队组成,延广州至九龙的铁路向平冈、淡水进攻前进,称右路军;(扫视众人,停顿)第二路,是滇军杨希闵的部队,由增城、博罗向河源、老隆攻击前进,城左路军;(停顿)第三路,是桂军刘振寰的部队,攻击兵家必争的重城惠州,并策应两翼,称中路军。三路军队统称‘联军’。现在,联军已按计划出动。
△ 一片掌声,军官们纷纷鼓掌叫好。
△ 廖仲恺招招手示意掌声停,然后对蒋介石道。
廖仲恺:蒋校长,我校要加紧战前准备,拟加入右路军。
△ 蒋介石坐得笔直,脸无半点表情。
蒋介石OS:右路军由任达民任总指挥,我可不愿受制于鄙薄我的人。得向建国粤军总司令许老总活动活动,以在指挥部里谋取一个满意的权柄。
蒋介石:(不动声色)指挥部都有哪些人选?
廖仲恺:指挥部人员的名单暂时还不能宣布。(扫视众人)大家,对加入右路军作战,有什么想法?
蒋介石:本席再次表示,愿秉先生训导,接受大元帅府命令,率领校军教导两团、全部学生队,加入右路作战,消灭陈逆,直捣潮汕,灭此朝食,义无返顾。具体意见,请大家先谈。
△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用手指掐着脸上的金丝眼镜框,笑望着蒋介石,一副卑微的表情,向蒋介石乞讨一次发言机会。
△ 蒋介石点了点下颏。
△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立即会意,放下掐眼镜的手,对众人道。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校军虽组建不久,没有经过大的战斗,但士气甚高,将士用命,鄙人表示,本团唯党代表、校长马首是瞻。(摘下眼镜)记得去年夏天,我校成立不久,一位滇军的将军,曾对校长说,一些学生娃娃,几杆破枪,小心我灭你们!(停顿)此话表面近乎戏言,实则泄露了对我校的嫉妒、仇视。唯怕本党有了党军,夺了他们的饭碗、地盘。(停顿)我们不怕陈逆,只怕有的友军,从一己之私出发,不予协同,隔岸观火。兵法云,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陈炯明,是很会用借刀杀人之计的。
廖仲恺OS:他倒也看得明白,滇、桂二军,名义上打着国民革命的旗号,实际上各怀异志,只把革命当做过河的跳石。为了联合对敌,我不便对部下说什么,自己心里警惕着就是。
△ 蒋介石瞪了戴金丝眼镜的团长一眼。
△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立即钳口,不吭声了。
△ 戴戒指的团长举起戴戒指的手,摸了一下油光水滑的头发,手托腮帮,道。
戴戒指的团长:东征的事,校长早已告诫我们注意,思想有些准备。但实际问题甚多。首先是军械需要补充。(眼睛滴溜着瞄了瞄周恩来)
△ 周恩来正全神听着。
戴戒指的团长:不错,革命是要靠精神的,但不能无凭借。开校时,我校只有三十杆破枪。一天下午,总理电谕,苏俄补充我们的枪械船到。哈!哈!天大的喜事,乐得我们拍手打掌。于是,学生做码头小工,官长做工头,一箱一箱的枪械扛上岸。连我的衣服也扛破了。我一查,长枪八千支,小手枪十支,小得好玩,可以装在洋服上边的口袋里。当时就少了一支……(瞄了一眼蒋介石)
△ 蒋介石脸色透出红来,表情有些不自然。
戴戒指的团长:(收回视线,故意清了下嗓子)恩……(扯回话题)我们的枪械还是不够,子弹缺少,最好请俄顾问转告他们的上峰,再运来一些,多成立几个车轮式重机枪连,多给几门克式山炮。第二,马匹问题。本团只一匹小马,象害了三期肺病,到了战场,弄不好不是我骑它,而是它来骑我,怎么指挥?(停顿)第三,伕子问题。党军明令不准抓伕子。打死的打伤的,谁来抬?粮草谁来运?就怕我这当团长的,跛子唱戏下不了台。
△ 军官们有的愁眉紧锁,有的交头私语起来。。
戴戒指的团长:还有一个,水的问题。听说,陈逆把水井全放了毒,从香港买来的洋毒。喝一口就要当在天之灵。还有,(搬着五个指头数着)饷的问题、被服的问题、语言不通的问题、老百姓中陈毒太深的问题、战斗经验不足的问题……(注视廖仲恺)我把这些问题,呈述给我们黄埔的慈母廖先生,以便防范于未然,解决问题、问题……
△ 军官们继续私语。
廖仲恺:(笑呵呵)你是一个问题专家!
△ 周恩来快速地在本子上做着记录。
△ 廖仲恺转脸向着周恩来,笑微微地道。
廖仲恺:CP的大将,你发表发表……
△ 正做着记录的周恩来,放下钢笔,肘放桌上,目光深沉,语含忧思,道。
周恩来:孙先生抱病北京,我们日夜关切。读着《民国日报》发表的克礼医生布告,心弦与总理的心脏、脉搏,一同颤动。昨据北京行馆的消息,服中药以来,脉缓热退,舌苔转润……这是个好消息。唯愿他早日康复,南归领导革命……
△ 全会场一片寂静,军官们脸色变得严肃。
△ 廖仲恺感动地抿嘴点了点头。
周恩来:(谦虚)兄弟是个青年,服务不久,学识经验都不丰富,所说或多谬误,要请诸位指正。(扫视众人)刚才,有的官佐,谈了一大堆问题。关键是什么呢?
△ 戴戒指的团长瞄了瞄周恩来。
周恩来:革命数十年尚未成功者,因多数军队是前清遗留而来,即有新招的兵,也仿前清旧制。此种军队,不知人民痛苦,不知政治的意义。我党总理常说,如欲使中国和平,须有为人民所用之军队,故设立本校。于军事教育外,授予政治教育,告以人民如何受压迫,解除人民痛苦之途径。我校部队,经过主义熏陶,多数渐渐知道,(停顿)打仗是为人民而打。(停顿)这是以往任何军队不能比匹的。对此,我们官佐首先应有坚定的信心。问题应当解决,信心必须树立。先被问题吓坏,问题也必不能解决。官佐应是解决问题的实干家,而不应成立问题的俘虏兵!
△ 戴戒指的团长眼光瞄向廖仲恺,象在寻找对自己的同情。
△ 廖仲恺望着周恩来,连连点着头。
△ 戴戒指的团长眼光又瞄向蒋介石,神色充满委屈。
△ 蒋介石正跟着校党代表点着头,笑望着周恩来,根本不理会戴戒指团长的眼神。
△ 戴戒指的团长神情充满沮丧,嘟着嘴,掏出一包镀金烟盒,取出一支司令牌香烟,在盒盖上重重地礅了一气。
周恩来:本校军队,人只五千,力量太小,若无人民的援助,不足负重大责任。必须和人民建立血肉关系,通力合作。这是问题的关键。
△ 廖仲恺轻轻离座,缓缓渡步,若有所思。
周恩来:有了东江人民的支持,什么水呀,伕子呀,走路呀,吃饭呀,中陈毒呀,都能得到解决,迎刃而解。
廖仲恺:(停步插话)先生北上宣言说,第一步,使武力与民众结合;第二步,使武力成为民众之武力。恩来的话,切中要旨。
周恩来:我们政治部,特起草了《告东江人民书》、《告百粤父老兄弟姊妹》等文件,请党代表、校长审正。
(第一集完)
场1--24、黄埔岛/码头 日 外
△ 蒋先云捧着周恩来交给他的尉迟送的文稿,登上汽艇。
士兵:蒋秘书好,去哪?
蒋先云:去趟印刷厂。
场1--25、黄埔军校内/会议室 日 内
廖仲恺:对于省外的敌人,已有部队前去抵御。军事的重心,是进击陈炯明,以三路对三路。第一路,以建国粤军张民达师长、叶剑英参谋长率领的第二师和第四师等部队组成,延广州至九龙的铁路向平冈、淡水进攻前进,称右路军;(扫视众人,停顿)第二路,是滇军杨希闵的部队,由增城、博罗向河源、老隆攻击前进,城左路军;(停顿)第三路,是桂军刘振寰的部队,攻击兵家必争的重城惠州,并策应两翼,称中路军。三路军队统称‘联军’。现在,联军已按计划出动。
△ 一片掌声,军官们纷纷鼓掌叫好。
△ 廖仲恺招招手示意停止鼓掌,然后对蒋介石道。
廖仲恺:蒋校长,我校要加紧战前准备,拟加入右路军。
△ 蒋介石坐得笔直,脸无半点表情。
蒋介石OS:右路军由任达民任总指挥,我可不愿意受制于鄙薄自己的人。得向建国粤军总司令许老总活动活动,以在指挥部里谋取一个我满意的权柄。
蒋介石:指挥部都有哪些人选?
廖仲恺:指挥部人员的名单暂时还不能宣布。(扫视众人)大家,对加入右路军作战,有什么想法?
蒋介石:本席再次表示,愿秉先生训导,接受大元帅府命令,率领校军教导两团、全部学生队,加入右路作战,消灭陈逆,直捣潮汕,灭此朝食,义无返顾。具体意见,请大家先谈。
△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用手指掐着脸上的金丝眼镜框,笑望着蒋介石,一副卑微的表情,向蒋介石乞讨一次发言机会。
△ 蒋介石点了点下颏。
△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立即会意,放下掐眼镜的手,对众人道。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校军虽组建不久,没有经过大的战斗,但士气甚高,将士用命,鄙人表示,本团唯党代表、校长马首是瞻。(摘下眼镜)记得去年夏天,我校成立不久,一位滇军的将军,曾对校长说,一些学生娃娃,几杆破枪,小心我灭你们!(停顿)此话表面近乎戏言,实则泄露了对我校的嫉妒、仇视。唯怕本党有了党军,夺了他们的饭碗、地盘。(停顿)我们不怕陈逆,只怕有的友军,从一己之私出发,不予协同,隔岸观火。兵法云,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陈炯明,是很会用借刀杀人之计的。
廖仲恺OS:他倒也看得明白,滇、桂二军,名义上打着国民革命的旗号,实际上各怀异志,只把革命当做过河的跳石。为了联合对敌,我不便对部下说什么,自己心里警惕着就是。
△ 蒋介石瞪了戴金丝眼镜的团长一眼。
△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立即钳口,不吭声了。
△ 戴戒指的团长举起戴戒指的手,摸了一下油光水滑的头发,手托腮帮,道。
戴戒指的团长:东征的事,校长早已告诫我们注意,思想有些准备。但实际问题甚多。首先是军械需要补充。(眼睛滴溜着瞄了瞄周恩来)
△ 周恩来正全神听着。
戴戒指的团长:不错,革命是要靠精神的,但不能无凭借。开校时,我校只有三十杆破枪。一天下午,总理电谕,苏俄补充我们的枪械船到。哈!哈!天大的喜事,乐得我们拍手打掌。于是,学生做码头小工,官长做工头,一箱一箱的枪械扛上岸。连我的衣服也扛破了。我一查,长枪八千支,小手枪十支,小得好玩,可以装在洋服上边的口袋里。当时就少了一支……(瞄了一眼蒋介石)
△ 蒋介石脸色透出红来,表情有些不自然。
戴戒指的团长:(收回视线,故意清了下嗓子)恩……(扯回话题)我们的枪械还是不够,子弹缺少,最好请俄顾问转告他们的上峰,再运来一些,多成立几个车轮式重机枪连,多给几门克式山炮。第二,马匹问题。本团只一匹小马,象害了三期肺病,到了战场,弄不好不是我骑它,而是它来骑我,怎么指挥?(停顿)第三,伕子问题。党军明令不准抓伕子。打死的打伤的,谁来抬?粮草谁来运?就怕我这当团长的,跛子唱戏下不了台。
△ 军官们有的愁眉紧锁,有的交头私语起来。。
戴戒指的团长:还有一个,水的问题。听说,陈逆把水井全放了毒,从香港买来的洋毒。喝一口就要当在天之灵。还有,(搬着五个指头数着)饷的问题、被服的问题、语言不通的问题、老百姓中陈毒太深的问题、战斗经验不足的问题……(注视廖仲恺)我把这些问题,呈述给我们黄埔的慈母廖先生,以便防范于未然,解决问题、问题……
△ 军官们继续私语。
廖仲恺:(笑呵呵)你是一个问题专家!
△ 周恩来快速地在本子上做着记录。
△ 廖仲恺转脸向着周恩来,笑微微地道。
廖仲恺:CP的大将,你发表发表……
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也故作姿态,联名发电邀请我去北京,做起了共商国事的假戏来。
廖仲恺:那是针对冯玉祥在惺惺作态。
孙中山:北京事变是武人推翻武人。既然他们提出了统一的问题,无论真假,就应该去谈,即使谈不成功,也会得到一个宣传主义、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狼子野心的好机会。这次,可以将北京当成一个讲坛,为中国老百姓向全世界说话。
廖仲恺:先生要注意个人安危!
孙中山: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了,我们要无畏地走向军阀的刀山剑树,去开辟一个新的战场。
场1--22、港口/永丰舰上 日 外
△ 一声汽笛响。
△ 孙中山容颜消瘦、面色苍白,夫人与之一起站在缓缓起航的永丰舰的左舷上,向岸上的人群挥着博士帽。
△ 寒风吹动孙中山长袍的下摆,稀疏的斑鬓让他看上去稍显憔悴。
△ 送别的人群里,很多人流着泪使劲挥手,呼喊嘱咐着……
-----先生,一路顺风……
-----先生,当心身体,多多保重……
-----先生,千万注意安全……
场1--23、黄埔军校内/会议室 日 内
廖仲恺:(深情、声音暗哑)先生勉支病体,在北京和封建军阀进行了无数回合的苦斗。为了分崩离析之局得以收拾,长治久安之策得以实施,筹谋统一建设之方略,废除不平等之条约,召开CP同志提出过的国民会议,他不惜呕心沥血、肝肠操碎。先生的病,是因国家民族而患,也因我们未能很好替他分忧才患的啊!(左眉上方的痣,颤了一下,深邃的大眼,闪着泪光)
△ 全会场人,神情严肃,有的眼含泪花。
廖仲恺:(擦了擦眼角的泪)记得去年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先生要我们学习列宁的经验,成立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大家共同负责。军校的事也要共同负责。(停顿)我们的担子十分沉重,革命的形势危机四伏。现在,又到了一个非常时期!(扫视会场的每一个人,强调‘非常时期’这个词)
△ 廖仲恺放下水杯,在桌面上画出一副严重的形势图:
一支箭头,从江西方向指向广东,代表北洋军阀的军队;一支箭头,从湖南方向指向广东,代表窃据湖南的军阀部队;另外三个箭头从省内东江一带,一齐指向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城市广州。
△ 廖仲恺将另外三个箭头的区域划了个圈,写下了‘紧急’二字。
廖仲恺:大家看,这就是目前的局势,已到了非常紧急的关头。
△ 全会场人的视线都投向桌面的形势图。
廖仲恺:国贼陈炯明,最近将所部改成了救粤军,分三路想我扑来。(比画着桌上的图)一路由惠阳地区,向保安、东莞、石龙进攻,已经攻占了保安、东莞; 一路由海陆丰地区出动,已经越过淡水,进窥广州;一路由河源、五华一带,向三南移动,图抄我北伐军后路,并分兵向龙门、贴近我广州的增城进扰;盘踞雷州半岛等地的陈炯明判军,也在蠢动策应其主力!
△ 廖仲恺扫视全场军官,继续道。
廖仲恺:大家看这些箭头,广州已面临敌人的夹击。
△ 会场军官窃窃私语起来。
廖仲恺:先生北上前常说,孔明昔日欲出中原,先擒孟获。吾党欲出长江,非先灭陈不可。(停顿)能图广东,乃能有力图长江。否则,腹背受敌!(停顿)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个锦囊妙计就是-----东征!(两个指头,在桌上敲了一下,以加重语气)
场1--24、黄埔岛/码头 日 外
△ 蒋先云捧着周恩来交给他的尉迟送的文稿,登上汽艇。
士兵:蒋秘书好,去哪?
蒋先云:去趟印刷厂。
场1--25、黄埔军校内/会议室 日 内
廖仲恺:对于省外的敌人,已有部队前去抵御。军事的重心,是进击陈炯明,以三路对三路。第一路,以建国粤军张民达师长、叶剑英参谋长率领的第二师和第四师等部队组成,延广州至九龙的铁路向平冈、淡水进攻前进,称右路军;(扫视众人,停顿)第二路,是滇军杨希闵的部队,由增城、博罗向河源、老隆攻击前进,城左路军;(停顿)第三路,是桂军刘振寰的部队,攻击兵家必争的重城惠州,并策应两翼,称中路军。三路军队统称‘联军’。现在,联军已按计划出动。
△ 一片掌声,军官们纷纷鼓掌叫好。
△ 廖仲恺招招手示意掌声停,然后对蒋介石道。
廖仲恺:蒋校长,我校要加紧战前准备,拟加入右路军。
△ 蒋介石坐得笔直,脸无半点表情。
蒋介石OS:右路军由任达民任总指挥,我可不愿受制于鄙薄我的人。得向建国粤军总司令许老总活动活动,以在指挥部里谋取一个满意的权柄。
蒋介石:(不动声色)指挥部都有哪些人选?
廖仲恺:指挥部人员的名单暂时还不能宣布。(扫视众人)大家,对加入右路军作战,有什么想法?
蒋介石:本席再次表示,愿秉先生训导,接受大元帅府命令,率领校军教导两团、全部学生队,加入右路作战,消灭陈逆,直捣潮汕,灭此朝食,义无返顾。具体意见,请大家先谈。
△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用手指掐着脸上的金丝眼镜框,笑望着蒋介石,一副卑微的表情,向蒋介石乞讨一次发言机会。
△ 蒋介石点了点下颏。
△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立即会意,放下掐眼镜的手,对众人道。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校军虽组建不久,没有经过大的战斗,但士气甚高,将士用命,鄙人表示,本团唯党代表、校长马首是瞻。(摘下眼镜)记得去年夏天,我校成立不久,一位滇军的将军,曾对校长说,一些学生娃娃,几杆破枪,小心我灭你们!(停顿)此话表面近乎戏言,实则泄露了对我校的嫉妒、仇视。唯怕本党有了党军,夺了他们的饭碗、地盘。(停顿)我们不怕陈逆,只怕有的友军,从一己之私出发,不予协同,隔岸观火。兵法云,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陈炯明,是很会用借刀杀人之计的。
廖仲恺OS:他倒也看得明白,滇、桂二军,名义上打着国民革命的旗号,实际上各怀异志,只把革命当做过河的跳石。为了联合对敌,我不便对部下说什么,自己心里警惕着就是。
△ 蒋介石瞪了戴金丝眼镜的团长一眼。
△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立即钳口,不吭声了。
△ 戴戒指的团长举起戴戒指的手,摸了一下油光水滑的头发,手托腮帮,道。
戴戒指的团长:东征的事,校长早已告诫我们注意,思想有些准备。但实际问题甚多。首先是军械需要补充。(眼睛滴溜着瞄了瞄周恩来)
△ 周恩来正全神听着。
戴戒指的团长:不错,革命是要靠精神的,但不能无凭借。开校时,我校只有三十杆破枪。一天下午,总理电谕,苏俄补充我们的枪械船到。哈!哈!天大的喜事,乐得我们拍手打掌。于是,学生做码头小工,官长做工头,一箱一箱的枪械扛上岸。连我的衣服也扛破了。我一查,长枪八千支,小手枪十支,小得好玩,可以装在洋服上边的口袋里。当时就少了一支……(瞄了一眼蒋介石)
△ 蒋介石脸色透出红来,表情有些不自然。
戴戒指的团长:(收回视线,故意清了下嗓子)恩……(扯回话题)我们的枪械还是不够,子弹缺少,最好请俄顾问转告他们的上峰,再运来一些,多成立几个车轮式重机枪连,多给几门克式山炮。第二,马匹问题。本团只一匹小马,象害了三期肺病,到了战场,弄不好不是我骑它,而是它来骑我,怎么指挥?(停顿)第三,伕子问题。党军明令不准抓伕子。打死的打伤的,谁来抬?粮草谁来运?就怕我这当团长的,跛子唱戏下不了台。
△ 军官们有的愁眉紧锁,有的交头私语起来。。
戴戒指的团长:还有一个,水的问题。听说,陈逆把水井全放了毒,从香港买来的洋毒。喝一口就要当在天之灵。还有,(搬着五个指头数着)饷的问题、被服的问题、语言不通的问题、老百姓中陈毒太深的问题、战斗经验不足的问题……(注视廖仲恺)我把这些问题,呈述给我们黄埔的慈母廖先生,以便防范于未然,解决问题、问题……
△ 军官们继续私语。
廖仲恺:(笑呵呵)你是一个问题专家!
△ 周恩来快速地在本子上做着记录。
△ 廖仲恺转脸向着周恩来,笑微微地道。
廖仲恺:CP的大将,你发表发表……
△ 正做着记录的周恩来,放下钢笔,肘放桌上,目光深沉,语含忧思,道。
周恩来:孙先生抱病北京,我们日夜关切。读着《民国日报》发表的克礼医生布告,心弦与总理的心脏、脉搏,一同颤动。昨据北京行馆的消息,服中药以来,脉缓热退,舌苔转润……这是个好消息。唯愿他早日康复,南归领导革命……
△ 全会场一片寂静,军官们脸色变得严肃。
△ 廖仲恺感动地抿嘴点了点头。
周恩来:(谦虚)兄弟是个青年,服务不久,学识经验都不丰富,所说或多谬误,要请诸位指正。(扫视众人)刚才,有的官佐,谈了一大堆问题。关键是什么呢?
△ 戴戒指的团长瞄了瞄周恩来。
周恩来:革命数十年尚未成功者,因多数军队是前清遗留而来,即有新招的兵,也仿前清旧制。此种军队,不知人民痛苦,不知政治的意义。我党总理常说,如欲使中国和平,须有为人民所用之军队,故设立本校。于军事教育外,授予政治教育,告以人民如何受压迫,解除人民痛苦之途径。我校部队,经过主义熏陶,多数渐渐知道,(停顿)打仗是为人民而打。(停顿)这是以往任何军队不能比匹的。对此,我们官佐首先应有坚定的信心。问题应当解决,信心必须树立。先被问题吓坏,问题也必不能解决。官佐应是解决问题的实干家,而不应成立问题的俘虏兵!
△ 戴戒指的团长眼光瞄向廖仲恺,象在寻找对自己的同情。
△ 廖仲恺望着周恩来,连连点着头。
△ 戴戒指的团长眼光又瞄向蒋介石,神色充满委屈。
△ 蒋介石正跟着校党代表点着头,笑望着周恩来,根本不理会戴戒指团长的眼神。
△ 戴戒指的团长神情充满沮丧,嘟着嘴,掏出一包镀金烟盒,取出一支司令牌香烟,在盒盖上重重地礅了一气。
周恩来:本校军队,人只五千,力量太小,若无人民的援助,不足负重大责任。必须和人民建立血肉关系,通力合作。这是问题的关键。
△ 廖仲恺轻轻离座,缓缓渡步,若有所思。
周恩来:有了东江人民的支持,什么水呀,伕子呀,走路呀,吃饭呀,中陈毒呀,都能得到解决,迎刃而解。
廖仲恺:(停步插话)先生北上宣言说,第一步,使武力与民众结合;第二步,使武力成为民众之武力。恩来的话,切中要旨。
周恩来:我们政治部,特起草了《告东江人民书》、《告百粤父老兄弟姊妹》等文件,请党代表、校长审正。
(第一集完)
场1--24、黄埔岛/码头 日 外
△ 蒋先云捧着周恩来交给他的尉迟送的文稿,登上汽艇。
士兵:蒋秘书好,去哪?
蒋先云:去趟印刷厂。
场1--25、黄埔军校内/会议室 日 内
廖仲恺:对于省外的敌人,已有部队前去抵御。军事的重心,是进击陈炯明,以三路对三路。第一路,以建国粤军张民达师长、叶剑英参谋长率领的第二师和第四师等部队组成,延广州至九龙的铁路向平冈、淡水进攻前进,称右路军;(扫视众人,停顿)第二路,是滇军杨希闵的部队,由增城、博罗向河源、老隆攻击前进,城左路军;(停顿)第三路,是桂军刘振寰的部队,攻击兵家必争的重城惠州,并策应两翼,称中路军。三路军队统称‘联军’。现在,联军已按计划出动。
△ 一片掌声,军官们纷纷鼓掌叫好。
△ 廖仲恺招招手示意停止鼓掌,然后对蒋介石道。
廖仲恺:蒋校长,我校要加紧战前准备,拟加入右路军。
△ 蒋介石坐得笔直,脸无半点表情。
蒋介石OS:右路军由任达民任总指挥,我可不愿意受制于鄙薄自己的人。得向建国粤军总司令许老总活动活动,以在指挥部里谋取一个我满意的权柄。
蒋介石:指挥部都有哪些人选?
廖仲恺:指挥部人员的名单暂时还不能宣布。(扫视众人)大家,对加入右路军作战,有什么想法?
蒋介石:本席再次表示,愿秉先生训导,接受大元帅府命令,率领校军教导两团、全部学生队,加入右路作战,消灭陈逆,直捣潮汕,灭此朝食,义无返顾。具体意见,请大家先谈。
△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用手指掐着脸上的金丝眼镜框,笑望着蒋介石,一副卑微的表情,向蒋介石乞讨一次发言机会。
△ 蒋介石点了点下颏。
△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立即会意,放下掐眼镜的手,对众人道。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校军虽组建不久,没有经过大的战斗,但士气甚高,将士用命,鄙人表示,本团唯党代表、校长马首是瞻。(摘下眼镜)记得去年夏天,我校成立不久,一位滇军的将军,曾对校长说,一些学生娃娃,几杆破枪,小心我灭你们!(停顿)此话表面近乎戏言,实则泄露了对我校的嫉妒、仇视。唯怕本党有了党军,夺了他们的饭碗、地盘。(停顿)我们不怕陈逆,只怕有的友军,从一己之私出发,不予协同,隔岸观火。兵法云,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陈炯明,是很会用借刀杀人之计的。
廖仲恺OS:他倒也看得明白,滇、桂二军,名义上打着国民革命的旗号,实际上各怀异志,只把革命当做过河的跳石。为了联合对敌,我不便对部下说什么,自己心里警惕着就是。
△ 蒋介石瞪了戴金丝眼镜的团长一眼。
△ 戴金丝眼镜的团长立即钳口,不吭声了。
△ 戴戒指的团长举起戴戒指的手,摸了一下油光水滑的头发,手托腮帮,道。
戴戒指的团长:东征的事,校长早已告诫我们注意,思想有些准备。但实际问题甚多。首先是军械需要补充。(眼睛滴溜着瞄了瞄周恩来)
△ 周恩来正全神听着。
戴戒指的团长:不错,革命是要靠精神的,但不能无凭借。开校时,我校只有三十杆破枪。一天下午,总理电谕,苏俄补充我们的枪械船到。哈!哈!天大的喜事,乐得我们拍手打掌。于是,学生做码头小工,官长做工头,一箱一箱的枪械扛上岸。连我的衣服也扛破了。我一查,长枪八千支,小手枪十支,小得好玩,可以装在洋服上边的口袋里。当时就少了一支……(瞄了一眼蒋介石)
△ 蒋介石脸色透出红来,表情有些不自然。
戴戒指的团长:(收回视线,故意清了下嗓子)恩……(扯回话题)我们的枪械还是不够,子弹缺少,最好请俄顾问转告他们的上峰,再运来一些,多成立几个车轮式重机枪连,多给几门克式山炮。第二,马匹问题。本团只一匹小马,象害了三期肺病,到了战场,弄不好不是我骑它,而是它来骑我,怎么指挥?(停顿)第三,伕子问题。党军明令不准抓伕子。打死的打伤的,谁来抬?粮草谁来运?就怕我这当团长的,跛子唱戏下不了台。
△ 军官们有的愁眉紧锁,有的交头私语起来。。
戴戒指的团长:还有一个,水的问题。听说,陈逆把水井全放了毒,从香港买来的洋毒。喝一口就要当在天之灵。还有,(搬着五个指头数着)饷的问题、被服的问题、语言不通的问题、老百姓中陈毒太深的问题、战斗经验不足的问题……(注视廖仲恺)我把这些问题,呈述给我们黄埔的慈母廖先生,以便防范于未然,解决问题、问题……
△ 军官们继续私语。
廖仲恺:(笑呵呵)你是一个问题专家!
△ 周恩来快速地在本子上做着记录。
△ 廖仲恺转脸向着周恩来,笑微微地道。
廖仲恺:CP的大将,你发表发表……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