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2915
成片时长:约74分钟
阅读:9955
发表:2013/7/31
20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饮恨昌谷》第37集
1
…
36
37
38
…
9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大唐至德三年 九 月 初八日
杜黄裳、贺兰纠正和一身戎装的郭旰、李贺在风雪中深情地望着平叛台…
22,[叠印]居庸关—范阳城外/内,日,外。
狼烟中…
郭子仪和李光弼骑着战马一起指挥着呐喊声声的唐军将士在攻打着居庸关…
青夷军拚死的抵抗着…
范阳城洞开。
郭子仪、李光弼一马当先地闯进了城门。
唐军潮水般地涌进了城去…
巷战在激烈打斗中…
23,幽州平叛台,日,外。
三人依依惜别…
郭旰向杜黄裳、贺兰纠正抱拳行礼:“杜相、贺兰将军!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外面的风雪大,您们还是回衙署吧?感谢相国大人替郭某在朝野里修桥铺路,感谢贺兰将军借兵于我。呵呵呵,同时也非常感谢两位屈尊为郭某壮行!”
杜黄裳还着礼:“郭元帅,您这是什么话?咱们都是大唐帝国的栋梁之材,为了江山社稷,何谈您我?本相希望郭元帅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辱家门,能以令尊大人的当年壮志为楷模,杀出国威!我等着您凯旋归来!”他摇着郭旰的手臂深情地,“郭世兄,您此去任重道远,不管有千难万险,但是一定要给我挺直腰杆。只有这样,兄弟在朝里才好替您说话。啊?我以朝廷名义向柳城严大人行文,让他夹道欢迎您大军。他那儿离黑水靺鞨近,有什么困难,让他多帮您?这是我的手书…”递了过去。
郭旰双手接过杜黄裳的手书贴在胸前:“谢谢!谢谢杜相的古道热肠!”闪出泪光。
“哎?哭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您我兄弟还会再见面的!”杜黄裳动情地,“另外军中有啥事,可派人到长安城府上去找我?啊?我一定为您两肋插刀!”
郭旰泪花涔涔地:“杜相,风雪之中,有您的古道热肠话?温暖多了!我郭旰一定不辱使命!”他挥着双拳,“一定多打胜仗,多打胜仗!”
杜黄裳笑着:“去吧,去吧!有世兄的这句话,我也温暖多了,不白在风雪中为您壮行?”
贺兰纠正在一边嬉笑着:“哎哎?哎哎?郭世兄,这不对吧?您老兄一直可劲地巴结京官,怎么说也得给咱这外官招呼几句吧?呵呵呵。”
“那里?那里?世兄要挑礼咯。”郭旰亲切地向贺兰纠正抱拳,“贺兰兄,大恩不言谢!兄弟我就不说客套话了!”
“谁让要您谢了?”贺兰纠正笑嘻嘻地,“郭元帅,我不是在杜相面前玩个小插曲吗?呵呵,咱俩谁给谁呀!至交嘛,朋友之间谁没有点危难?您要去的东地有什么困难,尽管到咱这幽州来说,兄弟义不容辞嘛。”
郭旰噙着热泪:“杜相、贺兰将军!我郭旰谢谢您们啦!”一揖倒地。
贺兰纠正:“谢我们什么呀?”
“呵呵,繁文缛节。要说谢嘛,那就谢大唐帝国吧!我们都是她的子民。”杜黄裳谈笑风生地,蓦地凝固笑容,“哎哟,看我这记性还不如忘性好呢?前番为了咱军中给养的事,我向朝廷上书要出使新罗国、扶桑国的请求,皇上有了答复。陛下要我就地出使友好邻国。”
郭旰孩子般的天真:“真的!皇上真的是这么说了?”
贺兰纠正、李贺也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杜黄裳:“这次多亏了文臣裴度、李絳的仗义直言,又得到了武将高崇文、李愬将军的鼎力相助;值为一题的是言官韩愈、白乐天、皇甫湜在这件事里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哼,他李吉甫就是‘熊瞎子打立正’,这次也遮不了天?皇上终于在一波三折的反复中同意了下官就地出使新罗、扶桑国的决定。”他孩子气地笑着,“郭世兄,天无绝人之路!呵呵,呵呵,这次您军中的兵马给养问题是十有八九解决了?这不是皇上的圣旨!”急不可待地从怀里掏出黄灿灿的“圣旨”晃动着…
众人震撼了。
“杜相,贺兰将军!这是真的吗?太好了,这太好了!”郭旰抹着眼睛不相信地,“杜相,您要能出使、通融新罗、扶桑两国来帮我们,那真真胜过从长安城调过三十万大军呀?哎,好好,好好!”
贺兰纠正调侃着:“我的元帅麾下!杜相这不真的要出使新罗、扶桑吗?难道您世兄还在梦里?”
李贺牵着战马走了过来向三人稽首,看着郭旰:“元帅,…”
杜黄裳欣赏地看着李贺:“这少年郎是谁呀?呵呵,一身铮铮铁骨呀!”
郭旰口讷地:“他…他是,他是…”
贺兰纠正惊讶地:“郭元帅!这小兄弟不是您的少年军师吗?哎呀,您老兄怎么把他藏到现在,不让兄弟见到他?真是的…”遗憾地搓着手。
郭旰惊惧地:“这个…”
杜黄裳:“少年军师?怎么回事!”
郭旰更加慌乱地:“启禀…杜相…杜相,是这…这样,他是老郑王之后。他的父亲便是前朝大名鼎鼎儒将晋肃公。啊?他…他叫李贺,是言官韩愈的门外弟子…”
“郭元帅!您不要遮掩了?怕什么?害怕欺君之罪呀!呵呵呵。”杜黄裳诙谐地笑着,“哦,晋肃公,我当然知道?肃宗朝时,他是当朝名仕。他和族伯父杜鸿渐在灵武同朝为官,而且还是密友。”他打量着李贺,“只是没有想到他的儿郎是韩退之的门生?呵呵呵。”
郭旰忐忑地:“恕下官不恭。打吐蕃时,朝内无谋士可用。下官当时只是奉皇上密旨去取天下隐士晋肃公出山。谁知那时晋肃公年老多病,而且还出了家,实在不能奉命。情急中,我看此子言谈不俗,叵有治兵之道,便秘密启用了他。也是此人不辱使命,平吐蕃、剿回鹘,曾多立战功。这次若不是他在我面前力陈,并且引经据典,说汉光武帝当年昆阳大战曾用两万兵马战胜王莽的四十二万大军的轶事。这个以寡胜多的故事,大大激发了我军的士气。说不定这时候,我已向皇上、还有您相国大人撂挑子了?”
杜黄裳:“噢,竟有这等事?”
贺兰纠正:“当然有这事!我听说,要不是此人?郭世兄的军中差点哗变。”
“那倒不至于。”郭旰小心翼翼地,“两位不会在皇上面前告我欺君之罪吧?”
贺兰纠正摇着头:“当然不会!我愿为世兄守口如瓶。”
杜黄裳上前拍拍李贺的肩头:“如果真象元帅说的那样?我非但不会告发你们,而且等你们剿灭番贼后,还要替这位小兄弟在皇上面前保用、请功呢?”他摇着手和颜悦色地冲着李贺,“呵呵呵,小伙子,让本相问问你?”
李贺不卑不亢地施礼:“相国大人!您当然可以问呀!”
“呵呵呵,有气度!”杜黄裳上下打量着李贺,“哦,你就是五岁能作诗,而且名动京城的李长吉啊?听说后来七岁那年陪着韩愈、皇甫湜在家乡昌谷汉山之巅的光武庙里,写下了‘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的佳句。被韩退之收为门外弟子,有这事吧?啊!哈哈,哈哈。”
李贺落落大方地:“启禀相国大人的话,那正是在下!”
“有豪气,我喜欢!”杜黄裳饶有兴趣地,“那你能不能说说咱们这次平叛黑水靺鞨,该怎样分兵迎敌?”
李贺铮铮地:“相国大人!在下只能长话短说了?本来象这种北国冰封的季节是不能用兵的,但是既然朝廷敦促用兵,我们只好背水一战了!当然并不是说背水之战就不能打胜仗?而是困难重重,不能用常规的战法用兵。啊,黑水靺鞨陈兵百万、以逸待劳地等着我们;而我等大唐帝国之原有兵马加上新添幽州兵马,也不过五六十万之众,而且是疲劳之师;这敌众我寡之势,显然于我军不利…”
杜黄裳、贺兰纠正钦佩地颌首。
李贺:“…以在下看来,伸出两个拳头分兵打人,倒不如各个击溃敌军战线。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所以我们只能合兵一处,采取扫荡、蚕食的战术,慢慢去消灭敌人。这样虽然战果不是那样突如其来,但却有功倍事半的效果。”他含笑地盯着杜黄裳,“如果我军采取四面分头去迎击敌军的话,显然兵马和敌军相比,那是杯水车薪。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在天时、地理、人和还有给养都不占上风的势态下,冒然分兵而战,很有可能丧权辱师吃败仗的…”
24,新罗国王殿,日,内。
画外音:“大唐帝国特使到!”
国王站起身:“谨宣天朝使臣上殿!”
画外音:“陛下有旨!谨宣天朝使臣上殿—!”
杜黄裳一行持节,迈着官步款款而入。他们向着新罗国王行起了君臣参拜礼…
杜黄裳的声音:“大唐帝国中书侍郎、平章事,右宰相杜黄裳率众使臣参拜国王陛下!”
众使臣礼着的声音:“臣等参拜国王陛下!”
国王挥手笑着:“平身!平身!呵呵,呵呵,天朝的使节多气派?真是礼仪之邦啊!”
杜黄裳等:“谢陛下!”
国王笑逐颜开:“免礼,免礼免礼!”
杜黄裳双手拱起呈上请表:“陛下!这是我们大唐帝国的‘出使表’,有请国王陛下过目。”
一殿内侍监接过了“出使表”,递到了国王的手里。
国王展菚看了起来…
杜黄裳挥了一下手,喊着:“有请我们大唐帝国天子陛下送给新罗国王陛下的礼物!”
差役们一一抬进来了礼物…
国王合菚,看着礼物大喜。
杜黄裳高声地:“国王陛下!我大唐帝国天子陛下礼赠新罗国丝绸、玉帛十万匹,景德镇细瓷十万件,上好茶叶十万斤…”
差役们褪去了礼物的封皮…
[特写] 丝绸、瓷器、茶叶都放射出珍光异彩…
新罗国王馋涎欲滴:“呵呵呵,小王何德何能,敢劳上邦大唐天子陛下如此青睐?放心!回去告诉你们的皇上,就说你们大唐帝国的事,就是我新罗国的事!我们是友邦也!”
杜黄裳深深一揖:“多谢国王陛下恩典!”
“哎?好说,好说!铲除两国之间的匪患恐怖之事,我们有共同的责任!”国王倏然蹙起眉头,“杜宰相,这么说?那黑厮耶律得珍在黑水关果然起事了!”
杜黄裳跃跃欲试:“禀国王陛下!逆臣耶律得珍在我大唐渤海郡,杀我朝廷命官,驱我天朝驻军,陈兵百万,擅自称帝,意欲图谋不轨。现在贼势漫延,而我大唐距此遥远,鞭长莫及。所以想请国王陛下助我国一臂之力,这给养问题还请陛下…”
“哈哈哈,哈哈哈,不就是一个毛贼吗?他要是在我们新罗呀,早就戬了他!杜宰相,你放心地回去给你们皇上说,你们要清理黑水靺鞨门户,我新罗国责无旁贷。再说,大唐帝国那是上善若水,礼仪之邦呀?你们有难,我岂可等闲视之?”国王冷笑着,“耶律得珍!你这个黑贼?当年你在高句丽喝醉酒大肆侮辱我新罗、扶桑两国,想不到你贼枭也有今日?哼,你死定了!”
杜黄裳施着礼:“国王陛下!卑臣代我们大唐天子陛下,代大唐子民们谢谢您!”
国王思衬着:“杜宰相,我国可以帮你们,但是怎样帮你们?这是你们大唐的内政。我国总不能有干涉你们大唐内政之嫌吧?”
杜黄裳:“陛下,这没问题!我国由于路途遥远,给养、军备物资运不过来。您们可装船开到平壤港。让我们那里安东都护府的人把海船换上我们的号牌,把海员换成我们的号衣。这样驶出平壤港,船到渤海郡七台子河岸,那就是千秋大功一件…”
25,扶余府外,日,外。
鹅毛大雪。
大唐兵马在继续行进中…
郭旰和李贺骑着战马、披着披风在中军队列中,并辔而进。
26,平城京女皇殿,日,外。
推古女皇在御案前走来走去:“各位爱卿!现在大唐帝国的使臣已经在新罗国了。想必不久就要莅临我国。看来这次大唐帝国要和逆臣耶律得珍开战势在必行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帮大唐国一把,咱可不能坐山观虎斗呀?”
首辅躬身向前:“启禀天皇陛下!按照我扶桑国国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惯例,他这中华之邦纷争之事,咱们还是不参加为好?再说他唐国对我们也没唯利可图呀!”
“哼,哼哼,无利不起早的家伙!你把我们大扶桑说成什么了?”推古女皇拂袖,“依本皇看来,这个规矩得改一改?谁说大唐对我们没好处?历史上,这中华之邦对我国有恩啊!两国之间是不是同根同种?连咱们的国粹文化都是人家中土帮助创造的!就连政治、宗教习俗、礼仪之典,那样不是人家的翻版?现在忘了人家啦?想当年我们扶桑国落后啊?咱们派到唐都长安去了,那是一批又一批的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这才有我们大扶桑的现代文明!再说人家大唐也不忘咱们扶桑呀?就说大唐圣僧鉴真为了帮助我们而东渡,拚着性命,那是五次才飘洋过水成功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义呀!啊!做人不可忘本呀?”
首辅嗫嚅着:“陛下,可是…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准备迎接大唐的使节团吧。”推古女皇面色一冷,“再说那黑贼耶律得珍当年在高句丽喝醉酒,指名道姓藐视我扶桑国和新罗国的。孤皇和他有仇!孤皇绝不能坐视他继续祸害上善若水的大唐帝国,哼!”她看着唯唯诺诺的首辅,“把全岛的军备物资定期集结起来,不得有误!”
首辅躬身:“哈依!”
画外音:“大唐帝国特使杜黄裳一行到!”
“快请!”推古女皇笑吟吟地扶冠下阶:“谨宣大唐帝国特使上殿!”
画外音:“谨宣大唐帝国特使上殿—!”
27,行军途中,日,外。
风雪中…
唐军在挺进中…
郭旰在马上看着李贺皱了一下眉头:“军师,你说这鬼天气?唉,下它个鸟雪不停!咱们离开扶余府行军有些日子了吧?”
李贺在马上眯眼环顾四周:“元帅,我估摸着也有月余了吧?”
郭旰叹着气:“我估摸着也差不多。唉,这鬼天气?”
白度挥着马鞭向前一指:“元帅,您看少帅他们回来了!”
郭闯、郭勇两人翻穿着羊皮服,一路快马奔了过来…
两人在中军前下马,向着郭旰、李贺行礼:“启禀父帅、军师!末将奉令前去哨探,现已在公主岭和九间房子一带附近发现敌情!”
郭旰苦笑着看了一眼李贺:“千里寻兔子,我们终于要和黑贼干上了?呵呵,呵呵。”
“元帅,这么说咱们就要吃上兔子肉了?”李贺用长指爪抓了两大片飞舞的雪花,“哦,那咱们就也在这公主岭附近安营扎寨吧!两位将军,你们还是说说哨探来的具体军情吧!”
28,九间房子敌大营,夜,外。
呼伦鹤雄在热气腾腾的大帐内走来走去:“耶律将军!哎呀,你老兄也能沉得住气?这次南蛮子郭旰的唐人兵马已找上门了,现已兵临公主岭前和咱们对峙着。咱们倒是如何用兵呀?”
耶律答孛蜷过了在火盆上面的手臂,端起了酒觥:“哎呀,坐下!坐下!我说你老弟急什么?猴屁股坐不住金銮殿,真是的…”
呼伦鹤雄无奈地坐在了耶律答孛的对面,端起了酒觥。
耶律答孛抿了一口酒,阴笑着:“呵呵呵,鹤雄老弟,你猴急什么呀?啊!皇上不是说了嘛,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嘛。”他狞笑起来,“我笑南蛮子郭旰他不会用兵。他呀已犯了兵家大忌,焉有不败之理?哼哼。”
呼伦鹤雄摇着酒觥:“老大!可是他唐军已逼上咱的家门,咱们主动出击,给南蛮子一点颜色看看?别让琼斯他们笑话我们黑水人象土老鳖卧着!”
“啊?不不!琼斯那些洋毛子怎么想,我管不着!不过,鹤雄老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是不给他们南蛮子颜色看,他们也得败退?”耶律答孛奸笑着,“现在北国冰封,根本不是用兵季节。他唐军不识时务,孤注一掷地贸然进犯,他人生地不熟的;给养也是个大问题。就是咱不打他们,他们也得冻死、饿死?而咱们就不一样了,咱们兵强马壮、以逸待劳,怕他什么?待俟到来春,他们不早就滚蛋了?免得腥了手脚。”
呼伦鹤雄伸过嘴巴:“老兄,你是说…”
杜黄裳、贺兰纠正和一身戎装的郭旰、李贺在风雪中深情地望着平叛台…
22,[叠印]居庸关—范阳城外/内,日,外。
狼烟中…
郭子仪和李光弼骑着战马一起指挥着呐喊声声的唐军将士在攻打着居庸关…
青夷军拚死的抵抗着…
范阳城洞开。
郭子仪、李光弼一马当先地闯进了城门。
唐军潮水般地涌进了城去…
巷战在激烈打斗中…
23,幽州平叛台,日,外。
三人依依惜别…
郭旰向杜黄裳、贺兰纠正抱拳行礼:“杜相、贺兰将军!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外面的风雪大,您们还是回衙署吧?感谢相国大人替郭某在朝野里修桥铺路,感谢贺兰将军借兵于我。呵呵呵,同时也非常感谢两位屈尊为郭某壮行!”
杜黄裳还着礼:“郭元帅,您这是什么话?咱们都是大唐帝国的栋梁之材,为了江山社稷,何谈您我?本相希望郭元帅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辱家门,能以令尊大人的当年壮志为楷模,杀出国威!我等着您凯旋归来!”他摇着郭旰的手臂深情地,“郭世兄,您此去任重道远,不管有千难万险,但是一定要给我挺直腰杆。只有这样,兄弟在朝里才好替您说话。啊?我以朝廷名义向柳城严大人行文,让他夹道欢迎您大军。他那儿离黑水靺鞨近,有什么困难,让他多帮您?这是我的手书…”递了过去。
郭旰双手接过杜黄裳的手书贴在胸前:“谢谢!谢谢杜相的古道热肠!”闪出泪光。
“哎?哭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您我兄弟还会再见面的!”杜黄裳动情地,“另外军中有啥事,可派人到长安城府上去找我?啊?我一定为您两肋插刀!”
郭旰泪花涔涔地:“杜相,风雪之中,有您的古道热肠话?温暖多了!我郭旰一定不辱使命!”他挥着双拳,“一定多打胜仗,多打胜仗!”
杜黄裳笑着:“去吧,去吧!有世兄的这句话,我也温暖多了,不白在风雪中为您壮行?”
贺兰纠正在一边嬉笑着:“哎哎?哎哎?郭世兄,这不对吧?您老兄一直可劲地巴结京官,怎么说也得给咱这外官招呼几句吧?呵呵呵。”
“那里?那里?世兄要挑礼咯。”郭旰亲切地向贺兰纠正抱拳,“贺兰兄,大恩不言谢!兄弟我就不说客套话了!”
“谁让要您谢了?”贺兰纠正笑嘻嘻地,“郭元帅,我不是在杜相面前玩个小插曲吗?呵呵,咱俩谁给谁呀!至交嘛,朋友之间谁没有点危难?您要去的东地有什么困难,尽管到咱这幽州来说,兄弟义不容辞嘛。”
郭旰噙着热泪:“杜相、贺兰将军!我郭旰谢谢您们啦!”一揖倒地。
贺兰纠正:“谢我们什么呀?”
“呵呵,繁文缛节。要说谢嘛,那就谢大唐帝国吧!我们都是她的子民。”杜黄裳谈笑风生地,蓦地凝固笑容,“哎哟,看我这记性还不如忘性好呢?前番为了咱军中给养的事,我向朝廷上书要出使新罗国、扶桑国的请求,皇上有了答复。陛下要我就地出使友好邻国。”
郭旰孩子般的天真:“真的!皇上真的是这么说了?”
贺兰纠正、李贺也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杜黄裳:“这次多亏了文臣裴度、李絳的仗义直言,又得到了武将高崇文、李愬将军的鼎力相助;值为一题的是言官韩愈、白乐天、皇甫湜在这件事里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哼,他李吉甫就是‘熊瞎子打立正’,这次也遮不了天?皇上终于在一波三折的反复中同意了下官就地出使新罗、扶桑国的决定。”他孩子气地笑着,“郭世兄,天无绝人之路!呵呵,呵呵,这次您军中的兵马给养问题是十有八九解决了?这不是皇上的圣旨!”急不可待地从怀里掏出黄灿灿的“圣旨”晃动着…
众人震撼了。
“杜相,贺兰将军!这是真的吗?太好了,这太好了!”郭旰抹着眼睛不相信地,“杜相,您要能出使、通融新罗、扶桑两国来帮我们,那真真胜过从长安城调过三十万大军呀?哎,好好,好好!”
贺兰纠正调侃着:“我的元帅麾下!杜相这不真的要出使新罗、扶桑吗?难道您世兄还在梦里?”
李贺牵着战马走了过来向三人稽首,看着郭旰:“元帅,…”
杜黄裳欣赏地看着李贺:“这少年郎是谁呀?呵呵,一身铮铮铁骨呀!”
郭旰口讷地:“他…他是,他是…”
贺兰纠正惊讶地:“郭元帅!这小兄弟不是您的少年军师吗?哎呀,您老兄怎么把他藏到现在,不让兄弟见到他?真是的…”遗憾地搓着手。
郭旰惊惧地:“这个…”
杜黄裳:“少年军师?怎么回事!”
郭旰更加慌乱地:“启禀…杜相…杜相,是这…这样,他是老郑王之后。他的父亲便是前朝大名鼎鼎儒将晋肃公。啊?他…他叫李贺,是言官韩愈的门外弟子…”
“郭元帅!您不要遮掩了?怕什么?害怕欺君之罪呀!呵呵呵。”杜黄裳诙谐地笑着,“哦,晋肃公,我当然知道?肃宗朝时,他是当朝名仕。他和族伯父杜鸿渐在灵武同朝为官,而且还是密友。”他打量着李贺,“只是没有想到他的儿郎是韩退之的门生?呵呵呵。”
郭旰忐忑地:“恕下官不恭。打吐蕃时,朝内无谋士可用。下官当时只是奉皇上密旨去取天下隐士晋肃公出山。谁知那时晋肃公年老多病,而且还出了家,实在不能奉命。情急中,我看此子言谈不俗,叵有治兵之道,便秘密启用了他。也是此人不辱使命,平吐蕃、剿回鹘,曾多立战功。这次若不是他在我面前力陈,并且引经据典,说汉光武帝当年昆阳大战曾用两万兵马战胜王莽的四十二万大军的轶事。这个以寡胜多的故事,大大激发了我军的士气。说不定这时候,我已向皇上、还有您相国大人撂挑子了?”
杜黄裳:“噢,竟有这等事?”
贺兰纠正:“当然有这事!我听说,要不是此人?郭世兄的军中差点哗变。”
“那倒不至于。”郭旰小心翼翼地,“两位不会在皇上面前告我欺君之罪吧?”
贺兰纠正摇着头:“当然不会!我愿为世兄守口如瓶。”
杜黄裳上前拍拍李贺的肩头:“如果真象元帅说的那样?我非但不会告发你们,而且等你们剿灭番贼后,还要替这位小兄弟在皇上面前保用、请功呢?”他摇着手和颜悦色地冲着李贺,“呵呵呵,小伙子,让本相问问你?”
李贺不卑不亢地施礼:“相国大人!您当然可以问呀!”
“呵呵呵,有气度!”杜黄裳上下打量着李贺,“哦,你就是五岁能作诗,而且名动京城的李长吉啊?听说后来七岁那年陪着韩愈、皇甫湜在家乡昌谷汉山之巅的光武庙里,写下了‘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的佳句。被韩退之收为门外弟子,有这事吧?啊!哈哈,哈哈。”
李贺落落大方地:“启禀相国大人的话,那正是在下!”
“有豪气,我喜欢!”杜黄裳饶有兴趣地,“那你能不能说说咱们这次平叛黑水靺鞨,该怎样分兵迎敌?”
李贺铮铮地:“相国大人!在下只能长话短说了?本来象这种北国冰封的季节是不能用兵的,但是既然朝廷敦促用兵,我们只好背水一战了!当然并不是说背水之战就不能打胜仗?而是困难重重,不能用常规的战法用兵。啊,黑水靺鞨陈兵百万、以逸待劳地等着我们;而我等大唐帝国之原有兵马加上新添幽州兵马,也不过五六十万之众,而且是疲劳之师;这敌众我寡之势,显然于我军不利…”
杜黄裳、贺兰纠正钦佩地颌首。
李贺:“…以在下看来,伸出两个拳头分兵打人,倒不如各个击溃敌军战线。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所以我们只能合兵一处,采取扫荡、蚕食的战术,慢慢去消灭敌人。这样虽然战果不是那样突如其来,但却有功倍事半的效果。”他含笑地盯着杜黄裳,“如果我军采取四面分头去迎击敌军的话,显然兵马和敌军相比,那是杯水车薪。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在天时、地理、人和还有给养都不占上风的势态下,冒然分兵而战,很有可能丧权辱师吃败仗的…”
24,新罗国王殿,日,内。
画外音:“大唐帝国特使到!”
国王站起身:“谨宣天朝使臣上殿!”
画外音:“陛下有旨!谨宣天朝使臣上殿—!”
杜黄裳一行持节,迈着官步款款而入。他们向着新罗国王行起了君臣参拜礼…
杜黄裳的声音:“大唐帝国中书侍郎、平章事,右宰相杜黄裳率众使臣参拜国王陛下!”
众使臣礼着的声音:“臣等参拜国王陛下!”
国王挥手笑着:“平身!平身!呵呵,呵呵,天朝的使节多气派?真是礼仪之邦啊!”
杜黄裳等:“谢陛下!”
国王笑逐颜开:“免礼,免礼免礼!”
杜黄裳双手拱起呈上请表:“陛下!这是我们大唐帝国的‘出使表’,有请国王陛下过目。”
一殿内侍监接过了“出使表”,递到了国王的手里。
国王展菚看了起来…
杜黄裳挥了一下手,喊着:“有请我们大唐帝国天子陛下送给新罗国王陛下的礼物!”
差役们一一抬进来了礼物…
国王合菚,看着礼物大喜。
杜黄裳高声地:“国王陛下!我大唐帝国天子陛下礼赠新罗国丝绸、玉帛十万匹,景德镇细瓷十万件,上好茶叶十万斤…”
差役们褪去了礼物的封皮…
[特写] 丝绸、瓷器、茶叶都放射出珍光异彩…
新罗国王馋涎欲滴:“呵呵呵,小王何德何能,敢劳上邦大唐天子陛下如此青睐?放心!回去告诉你们的皇上,就说你们大唐帝国的事,就是我新罗国的事!我们是友邦也!”
杜黄裳深深一揖:“多谢国王陛下恩典!”
“哎?好说,好说!铲除两国之间的匪患恐怖之事,我们有共同的责任!”国王倏然蹙起眉头,“杜宰相,这么说?那黑厮耶律得珍在黑水关果然起事了!”
杜黄裳跃跃欲试:“禀国王陛下!逆臣耶律得珍在我大唐渤海郡,杀我朝廷命官,驱我天朝驻军,陈兵百万,擅自称帝,意欲图谋不轨。现在贼势漫延,而我大唐距此遥远,鞭长莫及。所以想请国王陛下助我国一臂之力,这给养问题还请陛下…”
“哈哈哈,哈哈哈,不就是一个毛贼吗?他要是在我们新罗呀,早就戬了他!杜宰相,你放心地回去给你们皇上说,你们要清理黑水靺鞨门户,我新罗国责无旁贷。再说,大唐帝国那是上善若水,礼仪之邦呀?你们有难,我岂可等闲视之?”国王冷笑着,“耶律得珍!你这个黑贼?当年你在高句丽喝醉酒大肆侮辱我新罗、扶桑两国,想不到你贼枭也有今日?哼,你死定了!”
杜黄裳施着礼:“国王陛下!卑臣代我们大唐天子陛下,代大唐子民们谢谢您!”
国王思衬着:“杜宰相,我国可以帮你们,但是怎样帮你们?这是你们大唐的内政。我国总不能有干涉你们大唐内政之嫌吧?”
杜黄裳:“陛下,这没问题!我国由于路途遥远,给养、军备物资运不过来。您们可装船开到平壤港。让我们那里安东都护府的人把海船换上我们的号牌,把海员换成我们的号衣。这样驶出平壤港,船到渤海郡七台子河岸,那就是千秋大功一件…”
25,扶余府外,日,外。
鹅毛大雪。
大唐兵马在继续行进中…
郭旰和李贺骑着战马、披着披风在中军队列中,并辔而进。
26,平城京女皇殿,日,外。
推古女皇在御案前走来走去:“各位爱卿!现在大唐帝国的使臣已经在新罗国了。想必不久就要莅临我国。看来这次大唐帝国要和逆臣耶律得珍开战势在必行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帮大唐国一把,咱可不能坐山观虎斗呀?”
首辅躬身向前:“启禀天皇陛下!按照我扶桑国国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惯例,他这中华之邦纷争之事,咱们还是不参加为好?再说他唐国对我们也没唯利可图呀!”
“哼,哼哼,无利不起早的家伙!你把我们大扶桑说成什么了?”推古女皇拂袖,“依本皇看来,这个规矩得改一改?谁说大唐对我们没好处?历史上,这中华之邦对我国有恩啊!两国之间是不是同根同种?连咱们的国粹文化都是人家中土帮助创造的!就连政治、宗教习俗、礼仪之典,那样不是人家的翻版?现在忘了人家啦?想当年我们扶桑国落后啊?咱们派到唐都长安去了,那是一批又一批的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这才有我们大扶桑的现代文明!再说人家大唐也不忘咱们扶桑呀?就说大唐圣僧鉴真为了帮助我们而东渡,拚着性命,那是五次才飘洋过水成功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义呀!啊!做人不可忘本呀?”
首辅嗫嚅着:“陛下,可是…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准备迎接大唐的使节团吧。”推古女皇面色一冷,“再说那黑贼耶律得珍当年在高句丽喝醉酒,指名道姓藐视我扶桑国和新罗国的。孤皇和他有仇!孤皇绝不能坐视他继续祸害上善若水的大唐帝国,哼!”她看着唯唯诺诺的首辅,“把全岛的军备物资定期集结起来,不得有误!”
首辅躬身:“哈依!”
画外音:“大唐帝国特使杜黄裳一行到!”
“快请!”推古女皇笑吟吟地扶冠下阶:“谨宣大唐帝国特使上殿!”
画外音:“谨宣大唐帝国特使上殿—!”
27,行军途中,日,外。
风雪中…
唐军在挺进中…
郭旰在马上看着李贺皱了一下眉头:“军师,你说这鬼天气?唉,下它个鸟雪不停!咱们离开扶余府行军有些日子了吧?”
李贺在马上眯眼环顾四周:“元帅,我估摸着也有月余了吧?”
郭旰叹着气:“我估摸着也差不多。唉,这鬼天气?”
白度挥着马鞭向前一指:“元帅,您看少帅他们回来了!”
郭闯、郭勇两人翻穿着羊皮服,一路快马奔了过来…
两人在中军前下马,向着郭旰、李贺行礼:“启禀父帅、军师!末将奉令前去哨探,现已在公主岭和九间房子一带附近发现敌情!”
郭旰苦笑着看了一眼李贺:“千里寻兔子,我们终于要和黑贼干上了?呵呵,呵呵。”
“元帅,这么说咱们就要吃上兔子肉了?”李贺用长指爪抓了两大片飞舞的雪花,“哦,那咱们就也在这公主岭附近安营扎寨吧!两位将军,你们还是说说哨探来的具体军情吧!”
28,九间房子敌大营,夜,外。
呼伦鹤雄在热气腾腾的大帐内走来走去:“耶律将军!哎呀,你老兄也能沉得住气?这次南蛮子郭旰的唐人兵马已找上门了,现已兵临公主岭前和咱们对峙着。咱们倒是如何用兵呀?”
耶律答孛蜷过了在火盆上面的手臂,端起了酒觥:“哎呀,坐下!坐下!我说你老弟急什么?猴屁股坐不住金銮殿,真是的…”
呼伦鹤雄无奈地坐在了耶律答孛的对面,端起了酒觥。
耶律答孛抿了一口酒,阴笑着:“呵呵呵,鹤雄老弟,你猴急什么呀?啊!皇上不是说了嘛,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嘛。”他狞笑起来,“我笑南蛮子郭旰他不会用兵。他呀已犯了兵家大忌,焉有不败之理?哼哼。”
呼伦鹤雄摇着酒觥:“老大!可是他唐军已逼上咱的家门,咱们主动出击,给南蛮子一点颜色看看?别让琼斯他们笑话我们黑水人象土老鳖卧着!”
“啊?不不!琼斯那些洋毛子怎么想,我管不着!不过,鹤雄老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是不给他们南蛮子颜色看,他们也得败退?”耶律答孛奸笑着,“现在北国冰封,根本不是用兵季节。他唐军不识时务,孤注一掷地贸然进犯,他人生地不熟的;给养也是个大问题。就是咱不打他们,他们也得冻死、饿死?而咱们就不一样了,咱们兵强马壮、以逸待劳,怕他什么?待俟到来春,他们不早就滚蛋了?免得腥了手脚。”
呼伦鹤雄伸过嘴巴:“老兄,你是说…”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