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336
阅读:22
发表:2025/7/15
50章 军事,历史 小说
《大风之二 风雨苍黄》第6章:痛失两淮(1)
1
2
3
4
5
6
7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一
蒋介石向陈诚询问苏中战况,陈诚道:“我军占领了共军苏中海安、如皋等要地,基本态势是于我有利。然几次作战,略有被动,我军兵力有所损耗,机动兵力似已不多,难再北向全面进攻,若从别的战区抽调部队来苏作战,必不现实。我们拟重新调整部署,把重点放在扼守南通、丁堰、如皋、海安之公路干线,加紧海安、泰州一线之南的清剿,强化海安、如皋和泰州之间的防御,以求确保占领区之安全。”
蒋介石道:“十几万人撒网,漏洞总是会有的。你们千万不能思想麻痹,以防共军钻了空子。”
陈诚道:“是!”
******
李堡之战后,粟裕向华东局和中央汇报:“经我连续几次打击,歼敌三万余众,敌人已觉兵力难继,向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已不可能,战场态势已出现有利于我军的明显变化,似可乘胜再打几仗。”
8 月13日,毛泽东致电粟裕、谭震林,同意在苏中连续作战。电文称:“苏中各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即如交警总队,凡能歼灭者一概歼灭之。你们如能彻底粉碎苏中蒋军之进攻,对全局将有极大影响。惟希注意:(一)告诫部属,切勿骄傲;每次作战,均须精心计划,充分准备,不要轻敌。(二)适当休整部队,恢复疲劳,保存元气。”
电文中所称“交警总队”,乃是国民党为抢占铁路线而专门组建的一支特别的部队,对外称交通警察总队,老百姓管它叫警察局。
交通警察总队号称国民党的“袖珍王牌军”,由抗战时期的“忠义救国军”和上海税警团改编,名义上隶属国民政府交通部,实际上归国民党中央军委特务组织“军统”领导,直接受军统局长戴笠指挥。戴笠死后,划归军政部指挥。
这支国民党的“袖珍王牌军”,全部美式机械装备,配有卡车、摩托、卡宾枪、轻重机枪、高压水枪等,每人配有长短枪各一支。
陈诚见苏中连连失利,兵力损耗严重,怕李默庵顶不住,便调来交通警察第11总队及其下辖的五个大队共5000余人进驻苏中,三个大队及总队驻丁堰,一个大队驻林梓,另一个大队驻东陈。他们平时作威作福,自驻苏中以来,更是骄横狂妄。他们配合国民党地方政府,支持地主武装还乡团,对共产党领导的土改实行反攻,逮捕关押并枪杀共产党的村干部、民兵、土改积极分子,为苏中百姓所痛恨。
接到中央电报,粟裕、谭震林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商议下一步如何行动。
有人主张北上:“国民党拼死争夺苏中之地,他们增兵已达二十万之众,我们孤军奋战,苏中必难久守,不若趁此封锁线未牢之时,突围北上。”
那些将领们则主张西进:“我们四战四捷,不若趁此时机,夺回如皋、海安。”
粟裕则主张向南,他说:“向北是退却,我军一旦北退,国民党军势必向北围击,我军则必处于被动之地位,为我所不取;向西取如皋,也不现实,现在敌军虽然吃了几次亏,但兵力总数仍远远大于我军,我们不能和他们硬碰。我的想法是,向南,进入敌军腹地,以攻为守,打它个措手不及,使敌人后方不保,不敢轻易北犯。”
情报处长朱诚基报告:“刚刚收到情报,8月25日,国民党将于庐山召开军事会议,蒋介石亲自参加。”
粟裕道:“同志们,蒋介石将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我们下一步作战,意义将十分重大。现在的战场态势明显向我方好转,所以,我决定向南,钻到敌人肚子里去打,我们设想是从如皋之东一直向南,直指敌人巢穴南通。此乃敌之必救,敌人势必令如皋、海安之敌南下救援,如若这样,我们即可于运动中给敌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求得歼灭敌一至两个旅。对扩大我军的影响将产生非常重要之作用。”
8月19日,粟裕、谭震林电告中共中央和陈毅、张鼎丞、邓子恢:“我为争取二十五号敌顽庐山会议前,给敌顽一个严重打击,决以一、六师及五旅南下,攻占白蒲、丁堰、南通、海门一线,以使敌顽主力南援时,求得歼灭一个旅至两个旅。”
延安军委,毛泽东接电,站在地图前看了又看,对身边的朱德说道:“老总,你怎么看?粟裕是想要南下南通,这可是一着险棋哟。”
朱德道:“苏中战场的局势于我刚有好转,但进攻南通,条件尚不成熟,打不好,将陷于被动。不过是,南下意图很好,可以考虑。”
毛泽东道:“老总说得对。”
于是,毛泽东电示粟、谭:“同意你们南下作战,但不必强攻城市。你们在攻占通如线后,敌人也有固守原地不敢南下之可能。如在敌人不敢增援的情况下,可以西进如(皋)黄(桥)公路,相机进占黄桥,以调动或逼退海安之敌,在运动中歼灭之。”
粟裕、谭震林接电,谭震林道:“中央来电,似不同意我们取南通。”
粟裕道:“中央意见十分中肯,进攻南通条件不成熟,我们要冒很大危险。”
谭震林道:“拟重新制定南下作战方针,通知各师、纵队重新进行南下部署。”
当日召开师、纵队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将原来攻打南通之计划改变为攻打丁、林。
粟裕对将领们道:“ 南下攻打南通尚不可实行,我们决定重新调整部署,决定以黄桥为进攻方向,缩小正面,不攻白蒲,而从丁堰、林梓打开缺口,先行消灭驻丁堰、林梓之敌军。”
谭震林说:“以黄桥为主攻方向,首先攻打丁堰、林梓,这也是一步险棋,我们应充分考虑到,丁堰、林梓处在南通至如皋的公路干线上,北离如皋15公里,南距南通100公里,如果我们插进去,会有遭南北之敌合击之危险。丁堰、林梓又恰在李默庵的军事封锁网内,我们进去打,等于往敌人肚子里钻。而且,驻丁堰、林梓的是敌交通警察第11总队五个大队,他们装备精良,一色美式武器,兵员骨干大都是军统特务,连以上军官都是军校生,向有袖珍王牌军之称。但是,”谭震林继续说:“我们也应看到有利的一面,越是危险,敌人往往越会松懈麻痹!我们四仗伤亡不小,但老百姓拥护我们,纷纷送子弟参军,还有五六千俘虏愿意跟我们干,我们减员都得到了补充。而且有地方民兵武装更加壮大。至于武器,我们不但没有减少,还大大增加了。四仗,国民党给我们‘送’了不少,特别是王铁汉,他那是一个师的装备,全‘送’给我们了。”
粟裕也道:“至于那个交通警察总队,他们装备精良,作威作福,可他们没有和大部队作战,缺少正规作战经验。我们正可以从这里打开缺口,钻到敌人的肚子里打,以便威胁敌军的后方基础,打乱他们的部署。”
会后,又电报中央和陈毅, 中央军委和陈毅复电,同意华中野战军主力作战行动计划。指出:“若海安、如皋之敌固守原地不敢南下,请考虑否可以攻占磨头镇、张黄港,并相机攻占黄桥,将这些敌后市镇上之敌军,哪怕每处一营一连予以歼灭,均有极大意义”。
******
蒋介石向陈诚询问苏中战况,陈诚道:“我军占领了共军苏中海安、如皋等要地,基本态势是于我有利。然几次作战,略有被动,我军兵力有所损耗,机动兵力似已不多,难再北向全面进攻,若从别的战区抽调部队来苏作战,必不现实。我们拟重新调整部署,把重点放在扼守南通、丁堰、如皋、海安之公路干线,加紧海安、泰州一线之南的清剿,强化海安、如皋和泰州之间的防御,以求确保占领区之安全。”
蒋介石道:“十几万人撒网,漏洞总是会有的。你们千万不能思想麻痹,以防共军钻了空子。”
陈诚道:“是!”
******
李堡之战后,粟裕向华东局和中央汇报:“经我连续几次打击,歼敌三万余众,敌人已觉兵力难继,向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已不可能,战场态势已出现有利于我军的明显变化,似可乘胜再打几仗。”
8 月13日,毛泽东致电粟裕、谭震林,同意在苏中连续作战。电文称:“苏中各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即如交警总队,凡能歼灭者一概歼灭之。你们如能彻底粉碎苏中蒋军之进攻,对全局将有极大影响。惟希注意:(一)告诫部属,切勿骄傲;每次作战,均须精心计划,充分准备,不要轻敌。(二)适当休整部队,恢复疲劳,保存元气。”
电文中所称“交警总队”,乃是国民党为抢占铁路线而专门组建的一支特别的部队,对外称交通警察总队,老百姓管它叫警察局。
交通警察总队号称国民党的“袖珍王牌军”,由抗战时期的“忠义救国军”和上海税警团改编,名义上隶属国民政府交通部,实际上归国民党中央军委特务组织“军统”领导,直接受军统局长戴笠指挥。戴笠死后,划归军政部指挥。
这支国民党的“袖珍王牌军”,全部美式机械装备,配有卡车、摩托、卡宾枪、轻重机枪、高压水枪等,每人配有长短枪各一支。
陈诚见苏中连连失利,兵力损耗严重,怕李默庵顶不住,便调来交通警察第11总队及其下辖的五个大队共5000余人进驻苏中,三个大队及总队驻丁堰,一个大队驻林梓,另一个大队驻东陈。他们平时作威作福,自驻苏中以来,更是骄横狂妄。他们配合国民党地方政府,支持地主武装还乡团,对共产党领导的土改实行反攻,逮捕关押并枪杀共产党的村干部、民兵、土改积极分子,为苏中百姓所痛恨。
接到中央电报,粟裕、谭震林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商议下一步如何行动。
有人主张北上:“国民党拼死争夺苏中之地,他们增兵已达二十万之众,我们孤军奋战,苏中必难久守,不若趁此封锁线未牢之时,突围北上。”
那些将领们则主张西进:“我们四战四捷,不若趁此时机,夺回如皋、海安。”
粟裕则主张向南,他说:“向北是退却,我军一旦北退,国民党军势必向北围击,我军则必处于被动之地位,为我所不取;向西取如皋,也不现实,现在敌军虽然吃了几次亏,但兵力总数仍远远大于我军,我们不能和他们硬碰。我的想法是,向南,进入敌军腹地,以攻为守,打它个措手不及,使敌人后方不保,不敢轻易北犯。”
情报处长朱诚基报告:“刚刚收到情报,8月25日,国民党将于庐山召开军事会议,蒋介石亲自参加。”
粟裕道:“同志们,蒋介石将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我们下一步作战,意义将十分重大。现在的战场态势明显向我方好转,所以,我决定向南,钻到敌人肚子里去打,我们设想是从如皋之东一直向南,直指敌人巢穴南通。此乃敌之必救,敌人势必令如皋、海安之敌南下救援,如若这样,我们即可于运动中给敌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求得歼灭敌一至两个旅。对扩大我军的影响将产生非常重要之作用。”
8月19日,粟裕、谭震林电告中共中央和陈毅、张鼎丞、邓子恢:“我为争取二十五号敌顽庐山会议前,给敌顽一个严重打击,决以一、六师及五旅南下,攻占白蒲、丁堰、南通、海门一线,以使敌顽主力南援时,求得歼灭一个旅至两个旅。”
延安军委,毛泽东接电,站在地图前看了又看,对身边的朱德说道:“老总,你怎么看?粟裕是想要南下南通,这可是一着险棋哟。”
朱德道:“苏中战场的局势于我刚有好转,但进攻南通,条件尚不成熟,打不好,将陷于被动。不过是,南下意图很好,可以考虑。”
毛泽东道:“老总说得对。”
于是,毛泽东电示粟、谭:“同意你们南下作战,但不必强攻城市。你们在攻占通如线后,敌人也有固守原地不敢南下之可能。如在敌人不敢增援的情况下,可以西进如(皋)黄(桥)公路,相机进占黄桥,以调动或逼退海安之敌,在运动中歼灭之。”
粟裕、谭震林接电,谭震林道:“中央来电,似不同意我们取南通。”
粟裕道:“中央意见十分中肯,进攻南通条件不成熟,我们要冒很大危险。”
谭震林道:“拟重新制定南下作战方针,通知各师、纵队重新进行南下部署。”
当日召开师、纵队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将原来攻打南通之计划改变为攻打丁、林。
粟裕对将领们道:“ 南下攻打南通尚不可实行,我们决定重新调整部署,决定以黄桥为进攻方向,缩小正面,不攻白蒲,而从丁堰、林梓打开缺口,先行消灭驻丁堰、林梓之敌军。”
谭震林说:“以黄桥为主攻方向,首先攻打丁堰、林梓,这也是一步险棋,我们应充分考虑到,丁堰、林梓处在南通至如皋的公路干线上,北离如皋15公里,南距南通100公里,如果我们插进去,会有遭南北之敌合击之危险。丁堰、林梓又恰在李默庵的军事封锁网内,我们进去打,等于往敌人肚子里钻。而且,驻丁堰、林梓的是敌交通警察第11总队五个大队,他们装备精良,一色美式武器,兵员骨干大都是军统特务,连以上军官都是军校生,向有袖珍王牌军之称。但是,”谭震林继续说:“我们也应看到有利的一面,越是危险,敌人往往越会松懈麻痹!我们四仗伤亡不小,但老百姓拥护我们,纷纷送子弟参军,还有五六千俘虏愿意跟我们干,我们减员都得到了补充。而且有地方民兵武装更加壮大。至于武器,我们不但没有减少,还大大增加了。四仗,国民党给我们‘送’了不少,特别是王铁汉,他那是一个师的装备,全‘送’给我们了。”
粟裕也道:“至于那个交通警察总队,他们装备精良,作威作福,可他们没有和大部队作战,缺少正规作战经验。我们正可以从这里打开缺口,钻到敌人的肚子里打,以便威胁敌军的后方基础,打乱他们的部署。”
会后,又电报中央和陈毅, 中央军委和陈毅复电,同意华中野战军主力作战行动计划。指出:“若海安、如皋之敌固守原地不敢南下,请考虑否可以攻占磨头镇、张黄港,并相机攻占黄桥,将这些敌后市镇上之敌军,哪怕每处一营一连予以歼灭,均有极大意义”。
******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