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0092
成片时长:约65分钟
阅读:6727
发表:2016/8/9
47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双箭传奇》第15集
1-2
…
14
15
16
…
4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 十五 集
249 肄业局吴监督办公房 白 内 (1880年秋)
吴监督站在办公房窗前,皱着眉头手捋花白的三缕胡须朝外面凝视,叹了口气自语道:“为了大清朝,为了皇上,勿怪老夫无情了……”说完他坐在办公案桌后,提笔疾书,可以看到苍劲的毛笔字迹(随即出现吴监督的画外音:)
“……然纯甫若何不尽职,若何纵容学生,任其放荡淫佚,甚有恋美女子者,并授学生种种不应得之权利!适异忘本,目无师长,学生在美国专学美国人为运动游戏之事,读书时少而游戏时多,或效尤美人,入各种秘密会社,有为宗教者,有为政治者,皆有不正当之行为。……又因习耶教或入星期日教会学校,故生半入耶稣教。此等学生,若更令其久居美国,必致全失其爱国心,他日纵能学成回国,非特无益于国家,亦且有害于社会。近一年来臣虽竭尽全力,然学童之状已然定形实难扭转,欲为中国国家谋幸福计,当从速解散留学事务所,撤回留美学生……”
吴监督重重地放下笔,又一次长叹一声。
250 哈特福德至华盛顿火车上 白 内
吴监督身着官服,带着一名随从在从哈特福德到华盛顿的火车上,吴监督皱着眉头凝神望着窗外后退的大地山林,但似乎视若不见,显然他在想着什么:
吴监督眼前出现了有一些学童身穿西服在局里说笑甚至打闹,自己在给学童上汉文课讲论语的时候,下面穿西服的学童交头接耳,并不专注听讲,有一个幼童低头看着书桌下什么,他走过去看是一本英文爱情小说,他叫学童站起来问:“你看什么书呢?”学童以为他不会英语,糊弄他道:“是本生活教科书。”吴监督当场指出:“据我所见,是一本年轻人谈情说爱之书,用英语念道:“Scarler and Black”对吗?”诸学童皆大惊,不知道老夫子的吴监督竟然会英语?!
周日,自己派出去的杂役站在教堂对面的隐秘处观望,看到有学童穿着西装和美国家长一同走进了教堂;甚至还看到有幼童脑后没有辫子,让杂役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杂役看到常之然、张有强、谭尧薰从另一处教堂出来,他们背后都没有辫子,边走边谈,然后把三只手搭在一起“嘿!”了一声。
251 华盛顿 大清国驻美国公使馆 白 内
吴监督和随从从华盛顿火车站出来,搭上一辆敞篷马车最后停在一座楼房前面,门前一块大木牌上写着:“大清国驻美国公使馆”。
陈南斌的公使办公室内是中式陈设,会客这边是八仙桌,陈南斌和吴嘉善监督已经谈了一会了。
吴监督忧心忡忡的道:“陈大人,下官深感责任重大,不得不特意赶来向大人禀报,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已沾其恶习,即使下官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为国家大计极应将局裁撤。”
吴监督说完看着陈南斌,陈南斌站起来踱步有时道:“吴大人所言吾亦有所体会,区大人、容增祥大人亦曾与吾及朝廷反映,今如所言确有积重难返之势,但是否撤局乃重大事体,本官无权定夺,总宜咨呈北洋大臣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酌夺,吴大人以为如何?”
吴监督道:“如此甚好,下官亦向李大人禀报,也烦请陈大人咨呈朝廷。”
“好,本官当义不容辞。”陈南斌道。
吴监督站起身抱拳道:“如此下官就放心了。陈大人公务繁忙,下官就此告辞。”
陈南斌道:“吴大人不在此歇息数日再返程?”
吴监督道:“谢陈大人关爱,此次往返数日局里还不知会出何等事体呢,下官还是早早返回吧。。”
陈南斌道:“既如此吾亦不强留了,吴大人一路保重。”说着抱拳相送,吴监督亦回礼而别。
252 安徽肥西大潜山下 山野庭院 白 外
茅草亭子里黝黑脸白褂子的短衣人道:“刘公客气,赐教谈不上,见闻倒是不少,我来说说美国的铁路吧。美国最长的铁路叫什么名字知道吗?”他看了看大家都茫然的看着他,他接着道:“叫太平洋铁路,有三千多公里长,横贯美国东西。没建铁路之前从纽约到旧金山走旱路得七个月之久,还可能中途陈尸于沙漠、峻岭、草原之中。如果乘船得绕道南美洲的合恩角,最快也得六个月。”
刘敏川惊道:“比我们去四川还长!建好铁路之后呢?”
短衣人道:“只需要七天!”大家都啧啧称奇的样子,他接着道:“要说美国称为一整个的国家,还真依赖这条铁路呢?”
少冲问道:“先生,你怎么这么清楚?亲身经历吗?这三千多公里铁路建了多长时间?”
短衣人道:“我就是建铁路的华工啊,从1862年到1869年共七年,原来计划十四年建成。”
刘敏川问道:“如何提前了如此之多?”
短衣人道:“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政府颁布了法案,规定建铁路两侧三十公里土地归铁路公司开发利用,你想有两家公司建铁路,哪家不是拼了命的往前赶啊?建的越长占地越多嘛。”
此时东方镜和向导已经到达院子门外,看到里面四人。向导道:“穿葛色长衫者即刘公敏川。”
东方镜道:“哦。”他们听到里面的说话。
三十多岁穿西服的问道:“另一个原因呢?”
短衣人道:“那就是我们华工的勤劳和智慧,西段一千一百多公里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承建的,铁路全部穿山越岭,工程异常艰巨危险,生活异常艰苦,建这段铁路百分之九十五是华工,建这段铁路中遇难的华工达四千多人,是华工的艰辛努力,用四年建成了这条铁路的西段。”
刘敏川长叹一声道:“真不容易啊!……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没有法案,没有华工,就不会建成这条铁路……可是到现在整个中国,除了台湾,听说丁日常在那建了一条矿区铁路,大陆一条铁路都没有,太可悲了……”
短衣人道:“听说两年前英国人在上海建了条淞沪铁路还被拆了!欧洲各国,美国,日本都建了很多铁路,刘公,你说为何在中国建条铁路这么难啊?!”
刘敏川激动的站了起来,踱步道:“还不是朝廷上有些鸟人从中作梗!他们是杞人忧天,自寻烦恼,弄得朝廷左右为难。现在的中国啊,就像裹脚老太太,寸步难行。还亏得有个李宏彰大人力主洋务,否则中国还不知落后成什么样子呢!”
“说得好!”东方镜在院门外高喊。亭中四人抬头看去,一器宇轩昂青年站在门前,旁边一人牵着两头毛驴。
刘敏川认得是自己家的人,于是喊道:“王四,你带何人到此?不知我在此会友不见客人吗?”
向导王四道:“老爷,小的不敢,只是这位爷说带着李中堂大人给老爷的亲笔信,一定要我带来找你,小的怕耽误了老爷的大事,只好带来了。”
刘敏川对东方镜道:“你是何人?为何喊‘说得好’?听到我们议论了?你是李中堂大人派来的?他的信函在哪里?”一连串的问题砸向东方镜。
东方镜笑道:“可以进来说话吗?”
刘敏川连忙走出亭子迎接道:“失敬失敬!请进来说话。”
王四忙侧身推开半截栅栏门,东方镜走了进来,对迎上前来的刘敏川打躬作揖道:“先生定然是刘敏川大人了?”
刘敏川也回礼道:“我正是刘敏川,你是……”
东方镜道:“我是李中堂帐下之行走东方镜,秉承李中堂大人之命专程送信给刘大人。”说着从身上拿出一个信封双手递给刘敏川。
刘敏川伸手接过信,抽出信纸展开,浏览一会哈哈笑道:“哈哈哈,知我者少荃兄也!”转身对跟过来的三位友人道:“我们正在清谈铁路,这回来实的了。”
短衣人惊讶道:“难道中堂大人招你去修铁路?太好了,修哪段?”
刘敏川笑道:“修铁路到好了,是让我上疏朝廷,建言修铁路。”
穿西服的道:“刘公,你是在家休闲之人,怎么让你上疏?你上疏管用吗?”
东方镜道:“中堂大人说了,敏川是忠诚于国家之人,为了国家的发展会不计个人得失;是耿直之人,有话不会憋在心里;是有头脑之人,我从刚才你们的神仙会已经完全领略。所以中堂大人说此奏折非敏川莫属。”
刘敏川道:“哈哈,这高帽子我带着好受!不过,我知道,这上疏弄不好也会掉脑袋的。”
短衣人道:“有那么严重吗?”
253 海陆联运港口 电焊场地//机加工车间/野外//设计室 白 外//内
秋日下午的阳光甚为温暖,露天里天佑和哈里斯等实习生都穿着工作服,拿着电焊帽,全副“武装”的看着美国师傅演示电焊操作,师傅并不壮实,但是电焊技术却是高手,他的焊条点弧就着,焊完后用小锤凿开焊药后焊缝像许多弯月叠加一样非常完美漂亮。
洋师傅说话很冲:“好了,你们可以开始了,就按我讲的要领操作!”
同学们都蹲下来,开始在钢板上试焊。
“嗤”的一声,一个同学的焊条粘在钢板上了,他在使劲的拔,焊条没下来,焊把却和焊条分家了,他只好放下电焊帽用手拔下焊条。
“嗤”另一位同学也卡壳了,哈里斯,天佑,同学们纷纷都发生了这种情况,师傅生气了,怒道:“你们怎么搞的?一个个都这么笨吗?你们都是大学生,大学生应当聪明一点嘛!”
师傅看着这些大学生头上冒汗了,他依然声严厉色的道:“记住要领,要么轻点快提,要么轻划快提,你们不是下力过重,就是提晚了,你们要掌握要领,再试!”
同学们又开始操作,这回有所好转,但是打不着火或粘焊条的情况还是此起彼伏的发生着,这个师傅脾气暴,所以就这里喊几下,那边喉几声,实习生们已经个个连热带紧张,一张汗脸。
师傅敲开了一条焊缝的药皮对这个美国学生喊道:“你看看你焊的什么样?比狗啃的还难看!”他的焊缝确实坑坑洼洼,漏焊点也不少。那学生满脸涨红,站在那说不出一句话。
走到天佑前面敲开了焊药看看焊缝,说了一句:“还算凑合,但不均匀,你看到了吗?”
天佑答道:“是的,看到了。”
师傅问:“什么原因知道吗?”
天佑答道:“不知道,请师傅指教。”
师傅道:“是你的胳膊和手不稳造成的,如果手很稳,手动作的速度、弧度、距离都很稳定,焊缝就会好,就会符合要求,知道吗?”
天佑赶紧答道:“知道了,谢谢师傅。”
师傅道:“好了,今天就到这了,下班了,明天你们再来吧。”
学生们都纷纷放下电焊把,拿着自己的电焊帽走了。
哈里斯走过来看见天佑像傻了一样还站在那,说道:“詹姆斯走啊!傻啦?”
天佑道:“哈里斯,刚才师傅告诉的我觉得特别重要,我想再练练,你也练吧?你已经焊得很好了吗?”
哈里斯看了看天佑的焊缝道:“哪里,还没有你的好呢。”
天佑鼓动道:“那正好啊,我们一块练习,一定会有提高。”
他俩蹲下来,又开始练习电焊。
在机加工车间里,一架架机床整齐的排列着,有车床、刨床、铣床等等,实习生们在机床旁边聚精会神的看着,天佑,哈里斯都在盯着飞速转动的零件,两手在手轮上操作。旁边站着师傅。
老师带队,同学们在山野里架设三脚架,看仪器,报数据,在图板上记录,远处有扶着标杆的,他们在忙碌的测绘……
在一个很大的设计室里,学生们都伏在制图板前,用一字尺和大三角板绘图。天佑前面的图板上是一个部件图,挺复杂的,他正在用圆规画一个轴的剖面图。哈里斯走过来看了两眼,和他说了几句话,互相笑笑,哈里斯又走回自己的位置。
晚间,只有天佑和哈里斯在设计室里,天佑拿着一把计算尺对哈里斯道:“哈里斯,这计算尺太妙了,比手工计算、比用对数表都快了好多倍呢!”
哈里斯也在座位上做着计算道:“是啊,我们学校都很少,而这里却较多,看来企业也是不怕花钱啊。”
天佑道:“花了钱但是抢回来了时间,还是合算啊。”
哈里斯道:“詹姆斯,你知道计算尺的历史吗?你不是很关注各种发明吗?”
天佑道:“我只知道计算尺是本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人发明的,法国人于六十年代发展了它,可惜美国应用的较少,现在这家港口有这么多把真是不错。”
哈里斯道:“答得不错!詹姆斯,你的的设计完成的怎么样了?”
天佑高兴的道:“有了这把计算尺快多了!真是利器啊!”
哈里斯道:“那你的《码头起重机研究》的毕业论文也就快了吧?”
天佑道:“是啊,哈里斯,你的那篇《龙门吊的研究》也快写好了吧?”
哈里斯笑道:“有你的带动,这不,晚上又来加班了,能不快吗?”
在烛光的照耀下他们互相的笑脸十分温馨友善。
254 安徽肥西大潜山下 山野庭院 白 外
刘敏川道:“你没进过官场当然不知道,龙颜大怒,谏官就该倒霉了,不是丢官,就是发配或者掉脑袋。”
短衣人道:“刘公,那你还写吗?”
刘敏川故意慢道:“我?——当然写!”
三个友人和东方镜都拱手道:“刘公真乃忘我之人,钦佩!”
刘敏川道:“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一朝为官,此生即应为朝廷赴汤蹈火,现上疏铁路事乃有利于国家和天下苍生,岂能只顾我项上头颅?故……”说着看着东方镜道:“少荃信中已讲,东方先生是铁路事情的明白人,可否给老夫讲讲?”
东方镜感动的:“刘大人有为国为民的心就已足够了。”
刘敏川道:“你们不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
东方镜道:“大人何出此言?”
刘敏川道:“这是因为反对实行洋务的人他们大多也是怀揣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也很强烈,他们认为捍卫祖宗之法不求变革就是为国为民,所以他们反对革新常常是捶胸顿足,痛心疾首。”
短衣人道:“那怎么办?”
刘敏川道:“所以啊,少荃兄让东方先生帮我写这道上疏呢。说你对铁路了解很多并有许多实际的感受。”
东方镜感慨的道:“大人此话确实不假,我从1865年和英国人在北京皇城根下建展览铁路到1872年参加修建日本的横滨铁路,再到1876年上海建淞沪铁路,前两年在台湾辅助丁日常大人修建基隆煤矿铁路,再到辅佐唐廷枢总办建唐胥铁路未准,至今又是两年过去了,中国大陆还是没有一寸铁路,真是历尽沧桑感慨万千啊!”
短衣人道:“没想到你年纪不大经历如此多的铁路事件。”
穿西服人道:“尽管如此,东方先生的参与顶多能增加上疏的说服力,不一定能奏效。”
穿长衫的年轻人道:“不奏效也要写,万一感动了太后和皇上,下一道圣旨,从此中国可以开始大修铁路了,那该多好啊!”
刘敏川大声道:“写,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吧,只好求圣上、太后大发善心了。”
穿西服人道:“可是那些卫道士也会写的,刘公还是要小心些。”
短衣人道:“既然写就不能怕,要不铁路是永远出不来的。”
刘敏川道:“好,我决计写,但是我想——”他略作思考,然后对东方镜道:“我欲和你一同回天津面见中堂大人,当面听取他的意思,素材也会更丰富,也便于切磋修改,这样写得会更合适,成功可能更大,你看如何?”
东方镜高兴的道:“如此甚好,刘大人考虑十分周全,只是刘大人会辛苦了。”
刘敏川道:“这个无妨。这样吧”他转身对三位友人道:“此次聚会敏川聆听各位教诲受益匪浅,本欲在此论道数日方才过瘾,现有铁路事无奈中断,我和东方先生去天津,我等就此告别,待我回来择日再聚,各位以为如何?”说着拱手问候。
249 肄业局吴监督办公房 白 内 (1880年秋)
吴监督站在办公房窗前,皱着眉头手捋花白的三缕胡须朝外面凝视,叹了口气自语道:“为了大清朝,为了皇上,勿怪老夫无情了……”说完他坐在办公案桌后,提笔疾书,可以看到苍劲的毛笔字迹(随即出现吴监督的画外音:)
“……然纯甫若何不尽职,若何纵容学生,任其放荡淫佚,甚有恋美女子者,并授学生种种不应得之权利!适异忘本,目无师长,学生在美国专学美国人为运动游戏之事,读书时少而游戏时多,或效尤美人,入各种秘密会社,有为宗教者,有为政治者,皆有不正当之行为。……又因习耶教或入星期日教会学校,故生半入耶稣教。此等学生,若更令其久居美国,必致全失其爱国心,他日纵能学成回国,非特无益于国家,亦且有害于社会。近一年来臣虽竭尽全力,然学童之状已然定形实难扭转,欲为中国国家谋幸福计,当从速解散留学事务所,撤回留美学生……”
吴监督重重地放下笔,又一次长叹一声。
250 哈特福德至华盛顿火车上 白 内
吴监督身着官服,带着一名随从在从哈特福德到华盛顿的火车上,吴监督皱着眉头凝神望着窗外后退的大地山林,但似乎视若不见,显然他在想着什么:
吴监督眼前出现了有一些学童身穿西服在局里说笑甚至打闹,自己在给学童上汉文课讲论语的时候,下面穿西服的学童交头接耳,并不专注听讲,有一个幼童低头看着书桌下什么,他走过去看是一本英文爱情小说,他叫学童站起来问:“你看什么书呢?”学童以为他不会英语,糊弄他道:“是本生活教科书。”吴监督当场指出:“据我所见,是一本年轻人谈情说爱之书,用英语念道:“Scarler and Black”对吗?”诸学童皆大惊,不知道老夫子的吴监督竟然会英语?!
周日,自己派出去的杂役站在教堂对面的隐秘处观望,看到有学童穿着西装和美国家长一同走进了教堂;甚至还看到有幼童脑后没有辫子,让杂役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杂役看到常之然、张有强、谭尧薰从另一处教堂出来,他们背后都没有辫子,边走边谈,然后把三只手搭在一起“嘿!”了一声。
251 华盛顿 大清国驻美国公使馆 白 内
吴监督和随从从华盛顿火车站出来,搭上一辆敞篷马车最后停在一座楼房前面,门前一块大木牌上写着:“大清国驻美国公使馆”。
陈南斌的公使办公室内是中式陈设,会客这边是八仙桌,陈南斌和吴嘉善监督已经谈了一会了。
吴监督忧心忡忡的道:“陈大人,下官深感责任重大,不得不特意赶来向大人禀报,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已沾其恶习,即使下官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为国家大计极应将局裁撤。”
吴监督说完看着陈南斌,陈南斌站起来踱步有时道:“吴大人所言吾亦有所体会,区大人、容增祥大人亦曾与吾及朝廷反映,今如所言确有积重难返之势,但是否撤局乃重大事体,本官无权定夺,总宜咨呈北洋大臣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酌夺,吴大人以为如何?”
吴监督道:“如此甚好,下官亦向李大人禀报,也烦请陈大人咨呈朝廷。”
“好,本官当义不容辞。”陈南斌道。
吴监督站起身抱拳道:“如此下官就放心了。陈大人公务繁忙,下官就此告辞。”
陈南斌道:“吴大人不在此歇息数日再返程?”
吴监督道:“谢陈大人关爱,此次往返数日局里还不知会出何等事体呢,下官还是早早返回吧。。”
陈南斌道:“既如此吾亦不强留了,吴大人一路保重。”说着抱拳相送,吴监督亦回礼而别。
252 安徽肥西大潜山下 山野庭院 白 外
茅草亭子里黝黑脸白褂子的短衣人道:“刘公客气,赐教谈不上,见闻倒是不少,我来说说美国的铁路吧。美国最长的铁路叫什么名字知道吗?”他看了看大家都茫然的看着他,他接着道:“叫太平洋铁路,有三千多公里长,横贯美国东西。没建铁路之前从纽约到旧金山走旱路得七个月之久,还可能中途陈尸于沙漠、峻岭、草原之中。如果乘船得绕道南美洲的合恩角,最快也得六个月。”
刘敏川惊道:“比我们去四川还长!建好铁路之后呢?”
短衣人道:“只需要七天!”大家都啧啧称奇的样子,他接着道:“要说美国称为一整个的国家,还真依赖这条铁路呢?”
少冲问道:“先生,你怎么这么清楚?亲身经历吗?这三千多公里铁路建了多长时间?”
短衣人道:“我就是建铁路的华工啊,从1862年到1869年共七年,原来计划十四年建成。”
刘敏川问道:“如何提前了如此之多?”
短衣人道:“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政府颁布了法案,规定建铁路两侧三十公里土地归铁路公司开发利用,你想有两家公司建铁路,哪家不是拼了命的往前赶啊?建的越长占地越多嘛。”
此时东方镜和向导已经到达院子门外,看到里面四人。向导道:“穿葛色长衫者即刘公敏川。”
东方镜道:“哦。”他们听到里面的说话。
三十多岁穿西服的问道:“另一个原因呢?”
短衣人道:“那就是我们华工的勤劳和智慧,西段一千一百多公里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承建的,铁路全部穿山越岭,工程异常艰巨危险,生活异常艰苦,建这段铁路百分之九十五是华工,建这段铁路中遇难的华工达四千多人,是华工的艰辛努力,用四年建成了这条铁路的西段。”
刘敏川长叹一声道:“真不容易啊!……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没有法案,没有华工,就不会建成这条铁路……可是到现在整个中国,除了台湾,听说丁日常在那建了一条矿区铁路,大陆一条铁路都没有,太可悲了……”
短衣人道:“听说两年前英国人在上海建了条淞沪铁路还被拆了!欧洲各国,美国,日本都建了很多铁路,刘公,你说为何在中国建条铁路这么难啊?!”
刘敏川激动的站了起来,踱步道:“还不是朝廷上有些鸟人从中作梗!他们是杞人忧天,自寻烦恼,弄得朝廷左右为难。现在的中国啊,就像裹脚老太太,寸步难行。还亏得有个李宏彰大人力主洋务,否则中国还不知落后成什么样子呢!”
“说得好!”东方镜在院门外高喊。亭中四人抬头看去,一器宇轩昂青年站在门前,旁边一人牵着两头毛驴。
刘敏川认得是自己家的人,于是喊道:“王四,你带何人到此?不知我在此会友不见客人吗?”
向导王四道:“老爷,小的不敢,只是这位爷说带着李中堂大人给老爷的亲笔信,一定要我带来找你,小的怕耽误了老爷的大事,只好带来了。”
刘敏川对东方镜道:“你是何人?为何喊‘说得好’?听到我们议论了?你是李中堂大人派来的?他的信函在哪里?”一连串的问题砸向东方镜。
东方镜笑道:“可以进来说话吗?”
刘敏川连忙走出亭子迎接道:“失敬失敬!请进来说话。”
王四忙侧身推开半截栅栏门,东方镜走了进来,对迎上前来的刘敏川打躬作揖道:“先生定然是刘敏川大人了?”
刘敏川也回礼道:“我正是刘敏川,你是……”
东方镜道:“我是李中堂帐下之行走东方镜,秉承李中堂大人之命专程送信给刘大人。”说着从身上拿出一个信封双手递给刘敏川。
刘敏川伸手接过信,抽出信纸展开,浏览一会哈哈笑道:“哈哈哈,知我者少荃兄也!”转身对跟过来的三位友人道:“我们正在清谈铁路,这回来实的了。”
短衣人惊讶道:“难道中堂大人招你去修铁路?太好了,修哪段?”
刘敏川笑道:“修铁路到好了,是让我上疏朝廷,建言修铁路。”
穿西服的道:“刘公,你是在家休闲之人,怎么让你上疏?你上疏管用吗?”
东方镜道:“中堂大人说了,敏川是忠诚于国家之人,为了国家的发展会不计个人得失;是耿直之人,有话不会憋在心里;是有头脑之人,我从刚才你们的神仙会已经完全领略。所以中堂大人说此奏折非敏川莫属。”
刘敏川道:“哈哈,这高帽子我带着好受!不过,我知道,这上疏弄不好也会掉脑袋的。”
短衣人道:“有那么严重吗?”
253 海陆联运港口 电焊场地//机加工车间/野外//设计室 白 外//内
秋日下午的阳光甚为温暖,露天里天佑和哈里斯等实习生都穿着工作服,拿着电焊帽,全副“武装”的看着美国师傅演示电焊操作,师傅并不壮实,但是电焊技术却是高手,他的焊条点弧就着,焊完后用小锤凿开焊药后焊缝像许多弯月叠加一样非常完美漂亮。
洋师傅说话很冲:“好了,你们可以开始了,就按我讲的要领操作!”
同学们都蹲下来,开始在钢板上试焊。
“嗤”的一声,一个同学的焊条粘在钢板上了,他在使劲的拔,焊条没下来,焊把却和焊条分家了,他只好放下电焊帽用手拔下焊条。
“嗤”另一位同学也卡壳了,哈里斯,天佑,同学们纷纷都发生了这种情况,师傅生气了,怒道:“你们怎么搞的?一个个都这么笨吗?你们都是大学生,大学生应当聪明一点嘛!”
师傅看着这些大学生头上冒汗了,他依然声严厉色的道:“记住要领,要么轻点快提,要么轻划快提,你们不是下力过重,就是提晚了,你们要掌握要领,再试!”
同学们又开始操作,这回有所好转,但是打不着火或粘焊条的情况还是此起彼伏的发生着,这个师傅脾气暴,所以就这里喊几下,那边喉几声,实习生们已经个个连热带紧张,一张汗脸。
师傅敲开了一条焊缝的药皮对这个美国学生喊道:“你看看你焊的什么样?比狗啃的还难看!”他的焊缝确实坑坑洼洼,漏焊点也不少。那学生满脸涨红,站在那说不出一句话。
走到天佑前面敲开了焊药看看焊缝,说了一句:“还算凑合,但不均匀,你看到了吗?”
天佑答道:“是的,看到了。”
师傅问:“什么原因知道吗?”
天佑答道:“不知道,请师傅指教。”
师傅道:“是你的胳膊和手不稳造成的,如果手很稳,手动作的速度、弧度、距离都很稳定,焊缝就会好,就会符合要求,知道吗?”
天佑赶紧答道:“知道了,谢谢师傅。”
师傅道:“好了,今天就到这了,下班了,明天你们再来吧。”
学生们都纷纷放下电焊把,拿着自己的电焊帽走了。
哈里斯走过来看见天佑像傻了一样还站在那,说道:“詹姆斯走啊!傻啦?”
天佑道:“哈里斯,刚才师傅告诉的我觉得特别重要,我想再练练,你也练吧?你已经焊得很好了吗?”
哈里斯看了看天佑的焊缝道:“哪里,还没有你的好呢。”
天佑鼓动道:“那正好啊,我们一块练习,一定会有提高。”
他俩蹲下来,又开始练习电焊。
在机加工车间里,一架架机床整齐的排列着,有车床、刨床、铣床等等,实习生们在机床旁边聚精会神的看着,天佑,哈里斯都在盯着飞速转动的零件,两手在手轮上操作。旁边站着师傅。
老师带队,同学们在山野里架设三脚架,看仪器,报数据,在图板上记录,远处有扶着标杆的,他们在忙碌的测绘……
在一个很大的设计室里,学生们都伏在制图板前,用一字尺和大三角板绘图。天佑前面的图板上是一个部件图,挺复杂的,他正在用圆规画一个轴的剖面图。哈里斯走过来看了两眼,和他说了几句话,互相笑笑,哈里斯又走回自己的位置。
晚间,只有天佑和哈里斯在设计室里,天佑拿着一把计算尺对哈里斯道:“哈里斯,这计算尺太妙了,比手工计算、比用对数表都快了好多倍呢!”
哈里斯也在座位上做着计算道:“是啊,我们学校都很少,而这里却较多,看来企业也是不怕花钱啊。”
天佑道:“花了钱但是抢回来了时间,还是合算啊。”
哈里斯道:“詹姆斯,你知道计算尺的历史吗?你不是很关注各种发明吗?”
天佑道:“我只知道计算尺是本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人发明的,法国人于六十年代发展了它,可惜美国应用的较少,现在这家港口有这么多把真是不错。”
哈里斯道:“答得不错!詹姆斯,你的的设计完成的怎么样了?”
天佑高兴的道:“有了这把计算尺快多了!真是利器啊!”
哈里斯道:“那你的《码头起重机研究》的毕业论文也就快了吧?”
天佑道:“是啊,哈里斯,你的那篇《龙门吊的研究》也快写好了吧?”
哈里斯笑道:“有你的带动,这不,晚上又来加班了,能不快吗?”
在烛光的照耀下他们互相的笑脸十分温馨友善。
254 安徽肥西大潜山下 山野庭院 白 外
刘敏川道:“你没进过官场当然不知道,龙颜大怒,谏官就该倒霉了,不是丢官,就是发配或者掉脑袋。”
短衣人道:“刘公,那你还写吗?”
刘敏川故意慢道:“我?——当然写!”
三个友人和东方镜都拱手道:“刘公真乃忘我之人,钦佩!”
刘敏川道:“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一朝为官,此生即应为朝廷赴汤蹈火,现上疏铁路事乃有利于国家和天下苍生,岂能只顾我项上头颅?故……”说着看着东方镜道:“少荃信中已讲,东方先生是铁路事情的明白人,可否给老夫讲讲?”
东方镜感动的:“刘大人有为国为民的心就已足够了。”
刘敏川道:“你们不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
东方镜道:“大人何出此言?”
刘敏川道:“这是因为反对实行洋务的人他们大多也是怀揣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也很强烈,他们认为捍卫祖宗之法不求变革就是为国为民,所以他们反对革新常常是捶胸顿足,痛心疾首。”
短衣人道:“那怎么办?”
刘敏川道:“所以啊,少荃兄让东方先生帮我写这道上疏呢。说你对铁路了解很多并有许多实际的感受。”
东方镜感慨的道:“大人此话确实不假,我从1865年和英国人在北京皇城根下建展览铁路到1872年参加修建日本的横滨铁路,再到1876年上海建淞沪铁路,前两年在台湾辅助丁日常大人修建基隆煤矿铁路,再到辅佐唐廷枢总办建唐胥铁路未准,至今又是两年过去了,中国大陆还是没有一寸铁路,真是历尽沧桑感慨万千啊!”
短衣人道:“没想到你年纪不大经历如此多的铁路事件。”
穿西服人道:“尽管如此,东方先生的参与顶多能增加上疏的说服力,不一定能奏效。”
穿长衫的年轻人道:“不奏效也要写,万一感动了太后和皇上,下一道圣旨,从此中国可以开始大修铁路了,那该多好啊!”
刘敏川大声道:“写,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吧,只好求圣上、太后大发善心了。”
穿西服人道:“可是那些卫道士也会写的,刘公还是要小心些。”
短衣人道:“既然写就不能怕,要不铁路是永远出不来的。”
刘敏川道:“好,我决计写,但是我想——”他略作思考,然后对东方镜道:“我欲和你一同回天津面见中堂大人,当面听取他的意思,素材也会更丰富,也便于切磋修改,这样写得会更合适,成功可能更大,你看如何?”
东方镜高兴的道:“如此甚好,刘大人考虑十分周全,只是刘大人会辛苦了。”
刘敏川道:“这个无妨。这样吧”他转身对三位友人道:“此次聚会敏川聆听各位教诲受益匪浅,本欲在此论道数日方才过瘾,现有铁路事无奈中断,我和东方先生去天津,我等就此告别,待我回来择日再聚,各位以为如何?”说着拱手问候。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