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1409
成片时长:每集约35分钟
阅读:7352
发表:2019/8/13 修改:2019/10/10
29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卫国军魂》第1-3集
1-3
30-31
4-8
9-13
14-18
19-23
24-29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泰平叫住强军:快来见过长栓爷。(对古长栓)叔,这是我儿子。
强军向古长栓鞠躬问好:爷爷好!
古长栓看着强军,笑着:你好!(对泰平疑惑地)泰平啊,你的孩子还这么小?
泰平自嘲地笑了笑:娶媳妇晚呢。
镇长笑着插话:黑五类子女,谁敢嫁?
古长栓不解地看着镇长。
泰平解释:因为父亲当过国民党兵……都过去了,现在日子越过越好。
古长栓看了看干净整洁的院子,欣慰地点了点头。
院子里,强军正和母亲一起拿着木槌,一人一下地打着石臼里的糯米。
泰平:父亲一直以为您已经不在了……
古长栓:抗战胜利后,你父亲因为腿伤退役了,本来我也不想干了,可在一天晚上,被稀里糊涂地装上船,船到了大海上才知道要把我们送到台湾,我和几个弟兄就跳了船,想游回大陆,可又被后边的船抓了回去,差点儿被枪毙。
泰平:父亲是听逃回来的人说的,以为您已经……
古长栓点了点头:这些年,你们是怎么过的?
泰平:父亲这些年过的很苦,一直把奶奶送了终,带着我,一生也未再娶……
古长栓对泰平:奶奶的坟在哪?
泰平:在后山,和我冬梅婶子的坟在一起,吃完饭我带您去。
古长栓的目光变得很凝重,他又向秦智勇的屋子里望去。
古长栓问泰平:你父亲提起过你冬梅婶子吗?
泰平摇摇头。
古长栓站起身,向秦智勇的屋里走去。
32. 秦智勇屋内/院子里 内/外 日
秦智勇依然面向里躺在床上,紧紧闭着眼睛。
古长栓走到秦智勇床边:智勇哥,你真的不记得我了?
秦智勇依旧一动不动地躺着。
古长栓在床边坐下,眼里闪着泪花:你把咱们排的弟兄都忘了?老杨、老曹、老黄、还有二鬼子,你都不记得了?我可是老在梦里见到他们啊……
秦智勇慢慢睁开眼睛。
古长栓还在自顾自地絮叨着:你领着咱们排的弟兄,出生入死,跟鬼子打了多少恶仗啊,你咋都忘了……还有冬梅,你也忘了,不应该啊……
秦智勇身子动了一下。
屋外传来打糯米的声音(画外音)。
秦智勇仿佛听见了什么,他起身下床,拄着拐棍,一瘸一拐地走出房间。
古长栓疑惑地看着秦智勇的背影。
秦智勇站在院子里,呆呆地盯着院门。
院子里,强军和母亲一起拿着木槌,一人一下地打着石臼里的糯米。
古长栓跟了出来,镇长也有些吃惊地看着秦智勇。
泰平习以为常地笑笑:没事没事,他准是又想起谁了。
强军和母亲继续打着石臼里的糯米。
木槌打糯米的声音在秦智勇的耳边重重地回响着。
秦智勇幻觉:院子里,冬梅爹和智勇爹正各拿着一根木槌,一人一下地打着石臼里的糯米。院门一响,冬梅挑着水桶走进院子,冬梅提起水桶,向水缸里倒水,年轻的秦智勇从院门探进头来,小声喊着“冬梅”,冬梅放下水桶,下意识地喊了一声“智勇哥”,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正打糯米的两个老人。
冬梅爹笑着:去吧,还等啥?
冬梅低着头跑出院子,两个老人笑着看着两个年轻人跑远了。
幻觉结束。
秦智勇激动地环视着院子,好像在寻找着什么,脸上渐渐露出失望的神色,然后颤颤巍巍地又回到屋里,躺倒在床上。
古长栓看着躺在床上的秦智勇,轻轻叹了口气。
泰平把古长栓拉回到桌前坐下,有些伤感地:爹这些年,一直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长栓叔,先吃饭吧。
屋里。秦智勇从枕头下边哆哆嗦嗦地拿出一个鸳鸯荷包,凑在眼前,仔细地看着。
屋外传来古长栓的声音(画外音):当年,我和你父亲一起打鬼子,一晃儿啊,六十多年了,那仗打的惨啊……
33. 秦智勇家院子里 外 日
古长栓的话引起了强军的兴趣,他停下手里的木槌,看着古长栓。
34. 秦智勇屋内 内 日
秦智勇拿着鸳鸯荷包,仔细地看着、看着……
耳边响起冬梅银铃般的笑声(画外音)。
35. 1941年秋 湘北 河东村村口 玉米地里 外 黄昏
字幕:1941年秋 湘北
冬梅和秦智勇并坐在玉米地里,她“咯咯咯”地笑着。秦智勇把嘴伸向冬梅的脸,冬梅伸手推开秦智勇凑过来的嘴。
冬梅嗔笑着:智勇哥,我还没过门儿呢,不能这样。
秦智勇:怕什么?又没人看见。
冬梅笑着:老天在看。
秦智勇:我爹跟你爹都说好了,过了年就给咱俩成亲。
秦智勇说着又要搂抱冬梅,被冬梅推开。
冬梅态度坚决地: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再闹我就走了,我娘还让我早点回去捏糍粑呢。
秦智勇赌气地躺下。
36. 村里 冬梅家院内 外 黄昏
院子里,冬梅爹和智勇爹正各拿着一根木槌,一人一下地打着石臼里的糯米。
冬梅娘一边喂着鸡、猪,一边向院门外张望。
冬梅娘自语:这女儿家子跑哪去了?
冬梅爹笑着对智勇爹:准是跟智勇在一起。
智勇爹有些忧虑地:过了年就赶紧把他们的事办了,说不定哪天日本人就会打过来。
37. 玉米地里 外 黄昏
冬梅:听说日本人可坏了,杀人、放火、抢东西,还祸害女人——
智勇翻身坐起,把冬梅搂在怀里:别怕,有我在。
冬梅依偎在秦智勇的肩头,她从怀里拿出自己绣的鸳鸯荷包伸到秦智勇的眼前。
秦智勇抢过荷包,惊喜地:送给我的?
冬梅羞涩地点点头,秦智勇小心翼翼地把荷包揣进怀里。
冬梅:智勇哥,你说日本人真的会打来吗?
秦智勇满不在乎地:上次日本人在长沙吃了亏,还敢再来?来了也不怕,谁来咱老百姓也得种地吃饭,娶妻生娃。(说着又嬉皮笑脸地向冬梅凑过去)将来我们要生一大窝儿娃,男娃女娃都要。
冬梅依偎在秦智勇的怀里,羞涩地:生娃又不是猪下崽,咋能一窝一窝的。
秦智勇笑嘻嘻地又要把嘴伸向冬梅的脸,冬梅突然直起身,六神无主地:要是日本人这个时候来了呢,咋办?
秦智勇有些扫兴,他手指着玉米地外的捞刀河:看到了吗?要是日本人真来了,我就背着你跳进捞刀河里,游啊游啊,游到大海里,听说大海好大好大啊!
冬梅看着秦智勇故作认真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
38. 冬梅家院内 外 黄昏
冬梅爹:……日本人也是人,他再不讲理,咱忍忍不就行了。当年蒙古人来过,满族人来过,如今咋啦?
智勇爹认同地点着头。
冬梅爹:这些年土匪、官兵也没少来,咱老百姓不还是照样种地吃饭?
智勇爹附和着:老哥说的是啊。
智勇娘匆匆跑进院子。
冬梅娘:她婶子来啦。
智勇娘顾不上跟冬梅娘打招呼,对智勇爹急三火四地:他爹,智勇跑哪去了?
智勇爹:咋啦?
智勇娘上气不接下气地:听五大爷说,中央军吃了败仗,日本人快打过新墙河了!家家都在收拾东西要出去躲躲呢!
智勇爹一惊:新墙河!那离这儿可不远了!
冬梅爹和智勇爹都停下手里的活儿。
39. 新墙河南岸防线 国军阵地 外 黄昏
数架日军飞机从阵地上空呼啸而过,投下炸弹,阵地上硝烟弥漫、死伤惨重。
冯连长(二十八岁)从掀起的泥土中爬出来,扑到掩体上向前方望去。
阵地前方,日军士兵在坦克的掩护下正强渡新墙河。
老兵老杨(三十六岁,陕西人)哭丧着脸对冯连长:我的冯连长啊,这么硬打不行啊!鬼子有飞机战车,趁早儿转进吧!
冯连长把手中驳壳枪顶在老杨的脑门上,骂道:闭嘴!你敢再说我毙了你!
满脸络腮胡的机枪手老曹(三十岁,河北唐山人)见状赶紧把老杨拉到一边,埋怨道:老杨,你是找死吧?
老杨愤愤地:老曹,你知道,我老杨不是怕死鬼,可这么硬拼不是白白送死吗,动不动就拿枪毙吓唬人,还让人活不?
老曹劝着:小点声吧,祖宗,连长的脾气你还知不道。
一个通讯兵跑了过来,向冯连长敬礼:报告连长,团长命令我连马上转入二线阵地。
老杨听了,转悲为喜。
冯连长对身后的传令兵命令:命令二、三排转入二线阵地,一排阻击敌人。
传令兵:是!
传令兵跑去传令。
冯连长对老杨、老曹:老杨老曹,你们也留下。
老曹:是!
老杨又哭丧起脸:啊?
冯连长没理老杨,趴在掩体上,举起驳壳枪,大喊一声:打!
老曹架着捷克轻机枪,和战士们向渡河的敌人猛烈开火,正渡河的日本兵纷纷中弹倒在河里。
几辆日军97式坦克咆哮着冲过河来,炮口火光一闪,炮弹纷纷落在国军阵地上,很多战士被炮弹炸死。
冯连长肩部也被弹片击中,他扑倒在地,昏了过去,老杨见状忙跑过去,抱起冯连长,对老曹大喊:老曹!别他娘打了,连长挂花了!
老曹也慌了:那咋办?
老杨:鬼子战车上来了,打下去也是白白送命,听我的!背着连长,撤!
老曹:好!撤!
老曹把机枪交给旁边的一个战士,走到冯连长身旁蹲下,老杨扶起冯连长,帮老曹把冯连长背起来。
老杨对阵地上幸存的战士喊道:弟兄们!阻击敌人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按团部命令向二线阵地撤!
战士们跟着老杨、老曹沿壕沟向后撤去。
日军部队源源不断地渡过新墙河,中队长岩井骑在马上,挥舞着军刀,大喊着:突击!
岩井纵马冲上新墙河南岸。
满脸络腮胡的黑田曹长回头对身后的士兵小岛喊道:小岛,跟紧我!
小岛:是!
日军部队冲上新墙河南岸阵地。
40. 冬梅家院内 外 黄昏
智勇爹六神无主地:这可咋办——
智勇娘:还等啥啊!收拾东西先躲躲吧。
冬梅娘:往哪儿躲?
智勇娘:山里啊!
冬梅娘着急地:可这鸡啊猪啊咋带走啊——
冬梅爹又拿起木槌继续打着糯米,倔强地:他们打他们的,关咱老百姓啥事。我不走。到处都打仗,又不比逃土匪,往哪逃?稻子快熟了,都不要了?你们都走吧,我不走。
远处突然传来几声清脆的枪声。
四个人不禁大惊,智勇爹娘和冬梅娘忙向院门口跑去。
一个村民从院门口跑过,边跑边喊:来了来了!日本兵来了!我亲眼看见的,快跑吧!快跑吧!
41. 玉米地里/玉米地旁土路上 外 黄昏
秦智勇听见枪声,忙钻出玉米地,站在土路上惊愕地向枪声传来的方向望去。
远处,一群从前线溃退下来的国军士兵正沿土路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第一集完)
强军向古长栓鞠躬问好:爷爷好!
古长栓看着强军,笑着:你好!(对泰平疑惑地)泰平啊,你的孩子还这么小?
泰平自嘲地笑了笑:娶媳妇晚呢。
镇长笑着插话:黑五类子女,谁敢嫁?
古长栓不解地看着镇长。
泰平解释:因为父亲当过国民党兵……都过去了,现在日子越过越好。
古长栓看了看干净整洁的院子,欣慰地点了点头。
院子里,强军正和母亲一起拿着木槌,一人一下地打着石臼里的糯米。
泰平:父亲一直以为您已经不在了……
古长栓:抗战胜利后,你父亲因为腿伤退役了,本来我也不想干了,可在一天晚上,被稀里糊涂地装上船,船到了大海上才知道要把我们送到台湾,我和几个弟兄就跳了船,想游回大陆,可又被后边的船抓了回去,差点儿被枪毙。
泰平:父亲是听逃回来的人说的,以为您已经……
古长栓点了点头:这些年,你们是怎么过的?
泰平:父亲这些年过的很苦,一直把奶奶送了终,带着我,一生也未再娶……
古长栓对泰平:奶奶的坟在哪?
泰平:在后山,和我冬梅婶子的坟在一起,吃完饭我带您去。
古长栓的目光变得很凝重,他又向秦智勇的屋子里望去。
古长栓问泰平:你父亲提起过你冬梅婶子吗?
泰平摇摇头。
古长栓站起身,向秦智勇的屋里走去。
32. 秦智勇屋内/院子里 内/外 日
秦智勇依然面向里躺在床上,紧紧闭着眼睛。
古长栓走到秦智勇床边:智勇哥,你真的不记得我了?
秦智勇依旧一动不动地躺着。
古长栓在床边坐下,眼里闪着泪花:你把咱们排的弟兄都忘了?老杨、老曹、老黄、还有二鬼子,你都不记得了?我可是老在梦里见到他们啊……
秦智勇慢慢睁开眼睛。
古长栓还在自顾自地絮叨着:你领着咱们排的弟兄,出生入死,跟鬼子打了多少恶仗啊,你咋都忘了……还有冬梅,你也忘了,不应该啊……
秦智勇身子动了一下。
屋外传来打糯米的声音(画外音)。
秦智勇仿佛听见了什么,他起身下床,拄着拐棍,一瘸一拐地走出房间。
古长栓疑惑地看着秦智勇的背影。
秦智勇站在院子里,呆呆地盯着院门。
院子里,强军和母亲一起拿着木槌,一人一下地打着石臼里的糯米。
古长栓跟了出来,镇长也有些吃惊地看着秦智勇。
泰平习以为常地笑笑:没事没事,他准是又想起谁了。
强军和母亲继续打着石臼里的糯米。
木槌打糯米的声音在秦智勇的耳边重重地回响着。
秦智勇幻觉:院子里,冬梅爹和智勇爹正各拿着一根木槌,一人一下地打着石臼里的糯米。院门一响,冬梅挑着水桶走进院子,冬梅提起水桶,向水缸里倒水,年轻的秦智勇从院门探进头来,小声喊着“冬梅”,冬梅放下水桶,下意识地喊了一声“智勇哥”,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正打糯米的两个老人。
冬梅爹笑着:去吧,还等啥?
冬梅低着头跑出院子,两个老人笑着看着两个年轻人跑远了。
幻觉结束。
秦智勇激动地环视着院子,好像在寻找着什么,脸上渐渐露出失望的神色,然后颤颤巍巍地又回到屋里,躺倒在床上。
古长栓看着躺在床上的秦智勇,轻轻叹了口气。
泰平把古长栓拉回到桌前坐下,有些伤感地:爹这些年,一直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长栓叔,先吃饭吧。
屋里。秦智勇从枕头下边哆哆嗦嗦地拿出一个鸳鸯荷包,凑在眼前,仔细地看着。
屋外传来古长栓的声音(画外音):当年,我和你父亲一起打鬼子,一晃儿啊,六十多年了,那仗打的惨啊……
33. 秦智勇家院子里 外 日
古长栓的话引起了强军的兴趣,他停下手里的木槌,看着古长栓。
34. 秦智勇屋内 内 日
秦智勇拿着鸳鸯荷包,仔细地看着、看着……
耳边响起冬梅银铃般的笑声(画外音)。
35. 1941年秋 湘北 河东村村口 玉米地里 外 黄昏
字幕:1941年秋 湘北
冬梅和秦智勇并坐在玉米地里,她“咯咯咯”地笑着。秦智勇把嘴伸向冬梅的脸,冬梅伸手推开秦智勇凑过来的嘴。
冬梅嗔笑着:智勇哥,我还没过门儿呢,不能这样。
秦智勇:怕什么?又没人看见。
冬梅笑着:老天在看。
秦智勇:我爹跟你爹都说好了,过了年就给咱俩成亲。
秦智勇说着又要搂抱冬梅,被冬梅推开。
冬梅态度坚决地: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再闹我就走了,我娘还让我早点回去捏糍粑呢。
秦智勇赌气地躺下。
36. 村里 冬梅家院内 外 黄昏
院子里,冬梅爹和智勇爹正各拿着一根木槌,一人一下地打着石臼里的糯米。
冬梅娘一边喂着鸡、猪,一边向院门外张望。
冬梅娘自语:这女儿家子跑哪去了?
冬梅爹笑着对智勇爹:准是跟智勇在一起。
智勇爹有些忧虑地:过了年就赶紧把他们的事办了,说不定哪天日本人就会打过来。
37. 玉米地里 外 黄昏
冬梅:听说日本人可坏了,杀人、放火、抢东西,还祸害女人——
智勇翻身坐起,把冬梅搂在怀里:别怕,有我在。
冬梅依偎在秦智勇的肩头,她从怀里拿出自己绣的鸳鸯荷包伸到秦智勇的眼前。
秦智勇抢过荷包,惊喜地:送给我的?
冬梅羞涩地点点头,秦智勇小心翼翼地把荷包揣进怀里。
冬梅:智勇哥,你说日本人真的会打来吗?
秦智勇满不在乎地:上次日本人在长沙吃了亏,还敢再来?来了也不怕,谁来咱老百姓也得种地吃饭,娶妻生娃。(说着又嬉皮笑脸地向冬梅凑过去)将来我们要生一大窝儿娃,男娃女娃都要。
冬梅依偎在秦智勇的怀里,羞涩地:生娃又不是猪下崽,咋能一窝一窝的。
秦智勇笑嘻嘻地又要把嘴伸向冬梅的脸,冬梅突然直起身,六神无主地:要是日本人这个时候来了呢,咋办?
秦智勇有些扫兴,他手指着玉米地外的捞刀河:看到了吗?要是日本人真来了,我就背着你跳进捞刀河里,游啊游啊,游到大海里,听说大海好大好大啊!
冬梅看着秦智勇故作认真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
38. 冬梅家院内 外 黄昏
冬梅爹:……日本人也是人,他再不讲理,咱忍忍不就行了。当年蒙古人来过,满族人来过,如今咋啦?
智勇爹认同地点着头。
冬梅爹:这些年土匪、官兵也没少来,咱老百姓不还是照样种地吃饭?
智勇爹附和着:老哥说的是啊。
智勇娘匆匆跑进院子。
冬梅娘:她婶子来啦。
智勇娘顾不上跟冬梅娘打招呼,对智勇爹急三火四地:他爹,智勇跑哪去了?
智勇爹:咋啦?
智勇娘上气不接下气地:听五大爷说,中央军吃了败仗,日本人快打过新墙河了!家家都在收拾东西要出去躲躲呢!
智勇爹一惊:新墙河!那离这儿可不远了!
冬梅爹和智勇爹都停下手里的活儿。
39. 新墙河南岸防线 国军阵地 外 黄昏
数架日军飞机从阵地上空呼啸而过,投下炸弹,阵地上硝烟弥漫、死伤惨重。
冯连长(二十八岁)从掀起的泥土中爬出来,扑到掩体上向前方望去。
阵地前方,日军士兵在坦克的掩护下正强渡新墙河。
老兵老杨(三十六岁,陕西人)哭丧着脸对冯连长:我的冯连长啊,这么硬打不行啊!鬼子有飞机战车,趁早儿转进吧!
冯连长把手中驳壳枪顶在老杨的脑门上,骂道:闭嘴!你敢再说我毙了你!
满脸络腮胡的机枪手老曹(三十岁,河北唐山人)见状赶紧把老杨拉到一边,埋怨道:老杨,你是找死吧?
老杨愤愤地:老曹,你知道,我老杨不是怕死鬼,可这么硬拼不是白白送死吗,动不动就拿枪毙吓唬人,还让人活不?
老曹劝着:小点声吧,祖宗,连长的脾气你还知不道。
一个通讯兵跑了过来,向冯连长敬礼:报告连长,团长命令我连马上转入二线阵地。
老杨听了,转悲为喜。
冯连长对身后的传令兵命令:命令二、三排转入二线阵地,一排阻击敌人。
传令兵:是!
传令兵跑去传令。
冯连长对老杨、老曹:老杨老曹,你们也留下。
老曹:是!
老杨又哭丧起脸:啊?
冯连长没理老杨,趴在掩体上,举起驳壳枪,大喊一声:打!
老曹架着捷克轻机枪,和战士们向渡河的敌人猛烈开火,正渡河的日本兵纷纷中弹倒在河里。
几辆日军97式坦克咆哮着冲过河来,炮口火光一闪,炮弹纷纷落在国军阵地上,很多战士被炮弹炸死。
冯连长肩部也被弹片击中,他扑倒在地,昏了过去,老杨见状忙跑过去,抱起冯连长,对老曹大喊:老曹!别他娘打了,连长挂花了!
老曹也慌了:那咋办?
老杨:鬼子战车上来了,打下去也是白白送命,听我的!背着连长,撤!
老曹:好!撤!
老曹把机枪交给旁边的一个战士,走到冯连长身旁蹲下,老杨扶起冯连长,帮老曹把冯连长背起来。
老杨对阵地上幸存的战士喊道:弟兄们!阻击敌人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按团部命令向二线阵地撤!
战士们跟着老杨、老曹沿壕沟向后撤去。
日军部队源源不断地渡过新墙河,中队长岩井骑在马上,挥舞着军刀,大喊着:突击!
岩井纵马冲上新墙河南岸。
满脸络腮胡的黑田曹长回头对身后的士兵小岛喊道:小岛,跟紧我!
小岛:是!
日军部队冲上新墙河南岸阵地。
40. 冬梅家院内 外 黄昏
智勇爹六神无主地:这可咋办——
智勇娘:还等啥啊!收拾东西先躲躲吧。
冬梅娘:往哪儿躲?
智勇娘:山里啊!
冬梅娘着急地:可这鸡啊猪啊咋带走啊——
冬梅爹又拿起木槌继续打着糯米,倔强地:他们打他们的,关咱老百姓啥事。我不走。到处都打仗,又不比逃土匪,往哪逃?稻子快熟了,都不要了?你们都走吧,我不走。
远处突然传来几声清脆的枪声。
四个人不禁大惊,智勇爹娘和冬梅娘忙向院门口跑去。
一个村民从院门口跑过,边跑边喊:来了来了!日本兵来了!我亲眼看见的,快跑吧!快跑吧!
41. 玉米地里/玉米地旁土路上 外 黄昏
秦智勇听见枪声,忙钻出玉米地,站在土路上惊愕地向枪声传来的方向望去。
远处,一群从前线溃退下来的国军士兵正沿土路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第一集完)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