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道》欣赏者,一生享受,辈子有福。
第 21 章、满屋飘荡豆花香
午餐桌是把那三张桌子拉开,就成了三桌,刚好二十四人。
明为“豆花饭”,实际上豆花只是“八大碗”“十大碗”“十二大碗”之一。“八大碗”相配的有红烧肉,回锅肉、粉蒸肉、东坡肉、蒜泥白肉,无骨蹄膀,以酥肉为主的酥肉粉条汤。是名符其实的肉食餐。
大家坐好了,等待上菜。荣大叔站着说:“我特别高兴:花岩今天有三大喜事:一、小珠子皇国凤回来了……”
众人立即鼓掌“哗哗”响,表示热烈欢迎。
荣大叔:“二、皇国凤为我乡、我县,抓获了五个罪犯。为我县除了大害。”
众人又掌声大作。
荣大叔:“三、皇国凤给我们花岩的发展,出了最好方案!”
掌声雷动。
荣大叔:“三大喜事,天地也献礼。今早晨,我们在江里打得一条大鲶鱼,重八十六斤……”
大家又拍掌。
荣大叔:“我们今天的午餐,是以鲶鱼肉为主的‘豆花鱼肉餐’。包谷饭。三壶‘惠宜’北京二锅头,我请客。大家欢乐一场,开怀畅饮!”
人们大笑:“哈哈……”
荣大叔:“趁此机会,我要说一下。有一条大鲟鱼,被大船螺旋桨砍成了重伤。也同大鲶鱼捞起来了;我们立即交给国家。但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检验后说:这鲟鱼是产了卵,无力地要回游的衰老鱼,重伤过度,已经无法医治,快要死亡;但肉还可食用。就留给我们穷乡镇处理。”
人们不禁参差不齐叹道:“好可惜呀!”
王春惠说:“别个产了卵,身体衰弱,受了重伤,如果人还要吃它,就太没良心了!”
皇国凤赞同说:“鲟鱼是国家保护的珍稀品种。无论死活,我们都不能食用。以免别人以此为由,昧良心借什么‘已经伤了病了’,就杀害而食。”
荣大叔:“对对对!春惠、国凤有爱护野生动物园观念。所以,我们不食用国家保护的动物。那条鲟鱼,还在江水里,围栏保护着。我们要精心喂养它。如果它好了,算是我乡的成绩;若是死了,就张开护栏,让它浑尸,长眠在江里。”
“好。”人们点头称是。
……
开饭了。首先上来第一道菜:豆花。浓浓的豆花香气,立即飘散满屋。
皇国凤一喜:“啊!多年没有闻到豆花香了。这是谁做的豆花呀?”
荣大叔:“是您母亲的徒弟:舒芳芳。”
皇国凤:“啊!舒嬢嬢!”顿时想起:母亲当年有一手做豆花的好手艺,我在读小学时就嫡传给我,学精通了。一斤黄豆产六、七斤豆花,用石膏点豆浆,点出来的豆花,‘告水’清澈,豆花筷子拈起不散,在“浇油辣子葱姜蒜和其他调料的醮水”里打个滚,也不会掉;醮了入嘴,口感绵扎柔嫩豆府香,十分好吃、非常下饭。所以“叫花岩”的许多年轻妇女,都来我家向母亲学技。我母亲不吝赐教,不但教做豆花,还教做香豆干,毛豆腐、豆腐乳。不少妇女学了,竟然去外乡摆豆花店,卖豆花致富。舒嬢嬢就在叫花岩街,开了一个“豆制品店”,卖豆腐、香豆干,毛豆腐、豆腐乳;销售到外地城镇,赚钱盖了新房屋,成了小康之家。“啊!做豆制品,是花岩的一个强项。我在北京,常常买‘忠州豆腐乳’吃。我们花岩乡,应该搞一个黄豆制品业。就搞‘香豆干’吧。‘香豆干’营养丰富,软硬适宜,保存时期长,携带方便,老中青少皆合口味,尤其适合旅游、旅行、出差,以及工农商学兵,随时食用。但是,我在全国,没有买到这种物美价廉的产品。所以,我要使‘花岩香豆干’,成为花岩的名牌产品,达到产业化生产,销售到全国、全世界去。好!这是花岩致富的一项!我要把本少利厚的产品,一项一项地增加。使花岩迅速富起来!”
(“花岩香豆干”,后来就成了花岩镇的一项大产业,远销外地。)
胡泽给皇国凤舀了半碗饭,放在她面前,同时道:“小珠子,您愣起干啥。吃啊!”
皇国凤看大家动起了筷子,拈那洁白的豆花,在各自的醮水碟里打滚,接着入口。一幅幅美食的神态,简直是一种享受。不由得乐道:“佳肴入口七情亡,只为自己五体刚。现在天天吃三次,休忘当年喝酸汤。”
李三嫂欢笑:“哈哈……您说得好。不过,打牙祭不是天天。而是九十天一次。我们乡长订了,‘全乡民众,大家奋斗,每三个月,集体打一次牙祭。表示大家团结。’今天您有口福,正巧碰到打牙祭。其实,我们平时都是靠政府给的‘最低生活费’,过安定的‘三餐饱、衣住好’的温饱日子。不大吃大喝。”
王春惠:“是啊!喝酸汤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有吃穿住,一年还四次打牙祭。我们心满意足,幸福了!”
皇国凤心中不禁一凉,说:“原来如此。这跟小康之家比,差距就太大了啊!”
李三嫂:“是啊!我们赤脚医生开‘经验交流会’休息时,大家闲聊,说:小康之家,时代不同,标准不同。封建社会的小康之家,连电灯也没有,只是吃穿住不成问题而已。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哇。”
皇国凤感观到辛酸。说:“花岩地区,地处死角,没有物产,没有收入,只得靠国家救济,拿最低生活费。部分人就最容易满足现状。”
李三嫂:“是啊!我最有深刻体会:我们花岩,比市中区的民众好得多……”
皇国凤:“啊?三嫂您这样认为?”
李三嫂:“我是赤脚医生,最清楚:我们这里,虽然‘叫花岩’名声不好听;但是自从三中全会以来,叫花岩乡民众,害病的人越来越少。近两年来基本无病。我十分清闲。许多常用药,没人看病,送人都没有人要。不是说‘无病是福’吗。所以我说:花岩乡民众,就是在享福。”
皇国凤:“啊三嫂,您说的有一定道理。因为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间不同,生活水准也不同,兴趣、爱好、想往也不同。解放前叫花岩乡,没有哪个看过电灯、电影、电视;极少有人读书。现在呢?大人扫盲,小孩读书,已经成风俗,是吧?”
李三嫂笑道:“您小珠子,从小就有许多板眼。说得是啊!确实,我们的生活水准,也太低了。社会在进步;我们也要进步才是。”
皇国凤:“对了!现在花岩乡,是三个月才打一次牙祭。我们不要满足现状。要按新的最富裕标准要求自己。比如说:打牙祭,就是吃肉。我们要把三个月才吃一次肉食,奋斗为每天吃三次肉食。也就是说,每吨都有肉吃。就不存在打牙祭的说法了。”
李三嫂笑道:“嗨哟我的天!那要有多少钱才能实现呐!”
皇国凤:“不光是饮食要大大提高。同时衣住行玩1乐和其它各方面,都要相应发展。在‘不再要国家救济’的前提下,要达到家家有电视、电话、电灯、空调、冰箱,以及其他日用品。要丰富文艺生活、增强体育活动。要提高国防意识、环保意识,助人意识,健康意识,文化意识,文明意识……全乡民众,第一步要达到社会主义的小康之家标准。”
第 22 章、众人拾柴火焰高
皇国凤用电脑,将已经宣布的《花岩发展规划》,以及《申请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反复修改定稿,落款“教化岩乡党支部”“教化岩乡人民政府”,用电脑打印机,打印了一百份,盖大红公章,呈报给县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很快就得到了反响。
第一位来的是市农委主任带着属下,向花岩乡民众详细了解花岩乡的情况,观看了地貌。明确表示:支持。
第二位来的是环保局长和十几属下,爬上一座座石山,现场观察。指出:“‘环山槽’,在我市是新事物。因此要特别把细。一、不宜过长;二、槽距要适当;三、要用高号水泥防漏水;以免水渗入石缝或沙石,年深日久,造成山体崩溃、滑坡。”
皇国凤点头称是。其实她的设计中,就有这一项严防漏水、渗水。
接着是扶贫办、农机局、卫生局、公路局、交通局、文化局,公安局、旅游局、开发办、城建局,水利局、林业局、物资局、市县区委、政府……
李三嫂笑逐开颜,感慨万端幽默道:“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这是‘捅了马蜂窝’,纷纷的袭击来了。哈哈……可惜我们穷乡,不能招待吃饭,只招待我乡‘滴水岩’产的,每人一瓶矿泉水。”三嫂心里就浮现那滴水岩,有一个牙签粗的小洞,就跟猫撒尿似的,每天只淌二十多瓶清凉水,检验部门说是矿物质非常丰富,口感微甜。可惜它像二流子那样,不成器,到了冬季或天旱,滴水不出,所以形不成产业。
文化局最看中“与人等高的二百四十八尊石雕美女”。局长说:“虽然过去听说过:‘叫花岩(叫花岩)有石雕像’,但是轻描淡写,印象不深。所以直到现在,美女们还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绝品!得赶快开发出来!呈报‘物质文化遗产’。”
城建局长表示:“支持!将花岩至二台镇的十六公里山路,建成‘双向单车道’公路。本月就勘察、审定、开工。”
农机局长表示:“支持开‘环山槽’的改土钻、切割机、水泵、农用车。”
接着,旅游局、开发办、扶贫办、林业局、市区县委、政府。都表态;支持。
.
乡长办公室,其实是一兼多用的小会议室。
荣大叔站在桌前,开心极了!说:“到底是人才最重要!我们国凤,是宝贝!”
皇国凤乐道:“现在东风来了。但是,‘打铁要靠本身硬’。第一、财务要管好!杜绝贪污、挪用公款之类, 这要严明公正的专人负责;第二、全乡要团结、振奋;个个拿出干劲,踏踏实实奋战几年, 彻底洗清‘叫化’二字。第三、对于来我乡者,无论支不支持我乡,都要热心招待,不能冷冷冰冰一瓶水。将心比己,你去别家跑一趟,喝一口水就走了,一次可以,多几次,就表现没有人情味了。我的意思是说:吃住要当成久别重逢的兄弟姐妹一样,热情款待。我们乡虽然穷,没有特产;但要把‘鲶水沱’的鲶鱼,天天撒食喂养,使之用来做‘招待客人的豆花饭’;这就是‘死物用活’:成为有风味的;既实惠,又开心的纪念。这要成为我乡的风俗、人情,或叫风土人情。同时也是一种礼貌。其实我国富裕地区,大都如此。只是我乡穷,无能为力实行人之常情而已。”
荣大叔:“啊!国凤!您说得太好了!食宿是理所当然的事,确实应该注意。我们就派李三嫂,既是赤脚医生,又兼管鲶水沱喂鱼。重织一张网,网眼放大,三斤以下的鱼漏掉。四、五斤以上的,才移在网箱养起来,随用随取。舒芳芳就负责住宿和豆花饭。刘书记虽然退休了,但是才五十岁,要聘用;专管财务。”
皇国凤:“我说哩,怎么她不当头了。原来,不到五十岁就退休了,太早了吧!”
荣大叔:“别个华弹镇,四十五岁就退了。我乡四十八岁退休。我也快到了。让年青人上。领导年青化,知识化,才有朝气。就像您,文化高,思想解放,精力充沛,干劲实足……”
皇国凤:“您那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观点。现代什么时代了,四五十岁正当年,知识经验两齐全。六七十岁不算老,八九十岁才休闲。”
荣大叔:“哈哈,您还编个顺口溜哇……”
皇国凤:“您才四十六岁,正是体现生命价值观的时期,到六七十岁再讲。现在说正经的吧——农机库房里的设备,虽然是黄油封存的,但也必须保养才可用!您派六男、四女青年给我,明天就开始干。我带四个女青年保养水泵。派六个男青年去县农机局。我已经在电话上说好了:买六吋的水管,八百米,还有相应的配套管垫,连接螺栓;活搬手、ф12呆搬手,各十把。用船运来。款记在花岩乡政府的账号上。三个月之内,扶贫款下来了就付给。如果扶贫款滞后;我就请我母亲支援;若是母亲一时有困难;我就电话请惠姐帮忙。她用一万元‘炒股’,赚了三百多万;说是无偿支援我。但我不要,用了必须本利还清。叫做‘人亲财不亲,钱财要分明’。总之,我们决不拖欠卖方的款。讲信用是人的品质。说话算数。”
荣大叔:“对!我们花岩虽然穷。但是,穷得志气,饿得新鲜!不让别人看不起我们。”
皇国凤:“要大干快上了。您还得买六个手机,您,王春惠,刘书记、胡泽,李三嫂、舒嬢嬢,各一个……”
荣大叔:“呵?钟表是‘大的便利小的贵’。手机那么小, 我们玩不起格啊!”
皇国凤:“这是工作的需要。比方说,工个展开了,我们就各在一处干。例如您带队在山顶挖塘,有了要事要向您请示,未必哪个还要向山顶跑一趟吗?用手机打电话就行了。又比例如,有客人来了,就打电话通知李三嫂捞鲶鱼,叫舒嬢嬢准备豆花饭。就不用人跑来跑去口传。就可节省许多劳力。尤其是节约了时间,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增强了人与人感情……好处多多。”
荣大叔:“哦!”
皇国凤:“而且大众化的手机并不贵,两、三百元就买一个……”
荣大叔:“哎呀,要两三百元,才买一个……”
皇国凤:“啊!这都惊讶!人家功能复杂的‘玩格’手机,单价两三千,五六千,甚至有上万的,那才惊骇你。”
荣大叔:“呵呵!我的家当,也不值几千呐。”
皇国凤:“咦!您那房子,是你家祖业…… 不过现在不值价,两三千而已。到以后花岩发展起来时,就水涨船高,那时的值价就不得了了。现在,别个市中区,一块分把大的地皮,也值几十万。所以,您要叮嘱花岩的乡亲们,各自的房地产,没有您和我皇国凤的允许,不能卖。为什么?因您是干部,我是群众;干群意见一致,不是经典也有智。”
荣大叔:“对对对!要叫大家把眼光,放长远些。”
皇国凤:“这就是说:当干部的人,要处处为群众利益作想。我们花岩的百姓,本分老实忠厚,不会挣钱,容易上当。就要靠领导和亲朋,帮助开化、开导、指点、当参谋。”
荣大叔频频点头:“唔。同仙女在一起,就要粘仙气。您其实是充实我的头脑,使我受益不小!”
皇国凤:“因为我,以后要在您的领导下工作,所以我们要心灵相通,才能做好工作。领导和下级,要经常开展谈心活动,才会更亲切、更团结。”
第 23 章 泪诉乡民穷苦了
荣大叔:“……”本想要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忍下,闭口不言。
皇国凤看出了端倪。心想:“我哥、罗婆婆都说了:花岩的领导班子有问题。我就不便多问了。现在只接触了荣大叔、王春惠、胡泽,三个在职领导。其他的呢?”说:“荣大叔您是乡长。嬢嬢王春惠是副乡长。其余的领导,在做啥。”
荣大叔:“张白玉带着三十多人,打工去了。黎三九领着二十人、四只船的打鱼队,在沿江打鱼。高子明得了痛疯,走不得路,足不出户,在家织鱼网,还兼研究钓鱼技术。”
皇国凤:“啊!我在市中区的高房子上,举目就看见:岸边站着钓鱼的人不少,江面的小渔船,也来来往往。我小的时候很喜欢钓鱼,而且技术高超。姜太公钓鱼的钩是直的,后人传得神乎其神。我却连钩也不要,而是将蚯蚓捆成一小团,坠一个小石头,直投下去。鱼窝或寻食鱼,顺水流的寻食线路,感觉蚯蚓香味,就游来,狼吞虎咽。趁鱼吞下蚯蚓时,忽然起竿摔上岸,就钓着了。那时的鱼,品种不少;黄腊丁、石巴子、耗堂,小白鲢、水鼻子、盐巴郎……数量也多,一会儿一个,一小时就钓几十个。但现在,我看他们人多,就去现场观赏。看了一个多小时,二、三十人,谁也没有钓起来。我以为他们技术不行,借了一根竿,使出我的绝招,完整的一根蚯蚓,穿在鱼钩上投下去,放了很久,一直没有感觉,提起来,还是原封未动,甞也没有甞一下。他们也是:三小时多无收获。我问他们啥子原因。多是老年人,说:‘江里鱼极少;有的鱼还成了老油条,不吃。其实,我们只是乐趣,消磨时间而已。认真说;捞鱼捕虾,饿死全家。不能当成正而八经的业务。’我分析:现在长江里,为什么鱼少:一、鱼需要安静,最怕吵闹。但是江上航运繁忙,平均半小时就有船过,突突突的响声,迫使鱼不得安宁,或者逃走,严重影响了繁殖。二是污染,虽然我国把灭污染,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有的工厂,还时不时地产生污染。污染一次,水生动物就要受难很久很久,才可以重生起来。三是私人打捞过度。所以,江里的鱼,就寥寥无几了。我说这一段话的目的是:我乡的打鱼队,应该停止,回来做正事。”
荣大叔:“黎三九对于打鱼,最有兴趣,技术也高。每次都有收获。回来能交几百千把元给乡上。为大家改善伙食,作了贡献。不然的话,我们一年四次的‘打牙祭’,八大碗,办不起啊!”
皇国凤不禁感到辛酸,心想说:“这是‘穷日子穷过’的思想。”但又觉得不妥。道:“他们打鱼队,都是年轻健壮的干将,是大建设的生力军;在全乡上项目最忙的时候,他们得回来,好钢用在刀刃上。”
荣大叔:“那要到二月起至五月初,鱼的产仔期,政府不准打鱼、钓鱼了,他们就会自动回来。”
皇国凤:“五至九月是涨水季节,也打不到多少鱼。所以,我建议:打鱼队,二至九月参加大建设;十至一月底,打鱼。其实,冬天鱼沉底,也不是打鱼旺季。何况江里鱼少极了。所以,‘捞鱼捕虾,饿死全家。’我要向市政府建议,现在江鱼已经枯竭;重庆江段,不要打鱼。”
荣大叔:“您年轻人,真会想啊!”
皇国凤:“我深知,打鱼是一种娱乐性劳动。即使每网落空,也不会丧积极性。要想撤回他们,改变业务,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大事为先,就跟‘大敌当前’一样。做了大事,共同使花岩富庶了;再去江上,小打小唱的浪费青春吧。”
荣大叔:“要实现您的规划,大约要实干五年。”
皇国凤 :“如果公路迅速修通的话,我们艰巨的工作量,就是开环山槽。若是大家齐心合力,两年就可以完成。这是子子孙孙的大事,可以一劳永逸。所以,用两年时间,挥大汉,出大力,绿化了石山;结出了丰硕水果;为当代和后辈儿孙造福,是值得和光荣的。”
荣大叔:“唔。”
皇国凤:“我们要打磨一排石碑,将支持的、赞助的、关怀的、参与的,都铭刻在碑上。让大家感到光荣,让子子孙孙瞻仰前辈的丰功伟绩。这是花岩一个伟大的丰碑。”
荣大叔:“您的话很有激励性、煽动性、振奋人心。明天开动员大会,您要讲话哦。”
皇国凤:“哈哈!我讲话,我就讲规划。当仁不让。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所以,我要想知道:许多情况。首先是领导力量。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领导强则部下强。如果领导班子思想不一至,不能拧成一股绳,就是严重的问题。”
荣大叔:“是啊!”
皇国凤:“我听说,班子里,还有人,存在吃大锅饭的思想。谁呀?”
荣大叔不禁心一沉,叹道:“我啊!”
皇国凤:“啊!都什么时代,您还思还停滞不前,为什么?”
荣大叔:“国凤您想啊:我们花岩都是叫化子,历来极穷,赤贫如洗。虽然国家关怀,给了基本生活费,人民不饿肚子了。有劳力的,能够搞点这样那样的收入,提高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吃得好一点,穿得体面一点,住得舒服一点,这很对。但是,我们有四分之三的人家,是弱势:一是有劳力无文化,缺技术,不知道如何挣钱,即便挣钱,收入也很少。二是有一百多家孩子还小,有五十多家老人多,有三十多家孤寡户,还有的是残疾人,还有其他……就不一一说了,他们都没有、或极少有劳动力。我的意思是,乡民以前穷苦了、穷怕了、饿枯了;现在我们共产党掌管天下,就要让人人都舒心。乡民同在一个乡,每天早不见晚见,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相互关照、相互提携,生话水平都差不多,安安静静,团结亲热;不是说‘安定是福’吗。所以,我们的收入,就是交给乡上,大家共享。这就是我们花岩的‘吃大锅饭’。”
“啊!”皇国凤愣了半天,抒了一口气,点头说:“我本想发表一席雄辩,指出吃大锅饭的弊政。但是,花岩乡,是一个无茅之地,‘穷鬼竟有三百户’的‘穷鬼窝’,大家穷怕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据说,我市还有两个乡,仍是‘人民公社’制。我的师傅孔繁萍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就暂时任其所以吧。”
荣大叔:“我刚才说到‘有劳力无文化,缺技术,不知道如何挣钱,即便挣钱,收入也很少。’是说我们出去打工的人,因为缺少文化,没有技术。基本上是干重活、粗活、劳累活,工钱却极少。比方说张白玉书记带去三十从多个健实青年,在重庆,参加建筑过:多座长江大桥,但都是干的粗活重活,钱最少。还要被私人承包工头,一凶、二恶、三处罚的吼,常常累得爬都爬不起来。还往往到期不发工钱。我戴着口罩,暗暗去看望,见过几次。不怪人家‘发态度’,而是我们的人,跟不上人家的需要。也就是说:素质不如人家。我好伤心……”荣大叔说到这里,忍不住泪水长倾。停了一会。继续说:“他们老实、忠厚、守信用、遵守规定,有为乡亲的感情……他们天天省吃俭用,回来,还要把钱,如数交给乡上,让大家过舒心日子。我都不忍心收他们的钱……我常常疚心、疼痛不已……”
第 24 章 天地人和事业顺
皇国凤同荣大叔带着几个乡村干部和几十个青年,用一天时间,在“滑峰山”上,把蓄水池、环山槽的开凿尺寸,测绘、栽桩、绳牵、锄挖线,标定了整疋山;由荣大叔主持,按尺寸开凿。
第二天,自己带着十个精悍青年,先将封存机库里的495柴油机、配备的发电机,保养和安装使用起来:供电;接着安装“泵水设备”。大家兴趣极浓,不计早中晚时间,苦干加巧干,奋战了两个多月,硬是安装好了五级泵站,以及配套的输变电线路。将长江水,泵上了“滑峰山”山顶。
众人举目一看,这一路管道,就像一条长龙,从江畔,昂首挺胸上天宇,简直是一道景观。花岩乡人人欢欣鼓舞,士气大振。
荣大叔看着长龙,情不自禁乐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国凤,眼看是个水嫩姑娘,竟然这么有本事,指挥加实干,把铁龙举上了陡坡山顶。‘花岩水上山’,实现了!”
皇国凤激情说:“该用国诗表达呀:五级泵站接力攀,长江玉液上高山。哗哗积在大塘内,力助花岩闯富关。”
吴二老爹笑道:“我也来一首:皇国少女驯铁龙,长江直上天底峰。骄傲当代后起秀,敢叫穷鬼变富翁!”
黎三九看着铁龙那么威武雄奇,看着已经开出来的五、六道‘环山槽’。不禁赞美:“咦!小珠子!您使我脑筋开了窍!不打鱼了,我们回来,参加打凿‘环山槽’!”
皇国凤笑道:“哈哈!到底不愧是共产党员。书记还没有给您们做思想工作,您就自告奋勇了。”
黎三九激奋说:“您不是在动员大会上讲了吗:建设家乡,是为我们和子孙造福的、大事中的大事。这样伟大和光荣的事不做,那还是有志青年吗!”
皇国凤:“好!欢迎打鱼队参加打凿‘环山槽’!从现在起。您们就是打凿‘环山槽’的成员了!我分派您们的任务:每天保证‘环山槽’全体人员,平均每人每天吃一斤肉。要鱼肉、猪肉、鸡肉、牛肉轮流吃。经费哪里来?就是您们:加强打鱼,卖鱼,解决四种肉的来源!做得到不?”
黎三九:“哈哈!小珠子!居然还让我们打鱼。”
皇国凤:“这是发挥您们的优势嘛。”
黎三九:“那我计算一下,有多少人?”
皇国凤:“包括你们二十一位,共计一百三十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