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0066
阅读:7132
发表:2014/8/12
81章 都市 小说
《美女草莽》第47章:皇帝登朝议岀兵**军师上表成通牒
0
…
46
47
48
…
80
全部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4-X-00849】
且说中原北方女真国完颜阿骨打,原为女真族一部落首领,因崇拜狼而又从祖上开始生吃狼血狼肉,自诩为“总领狼主”,于天庆五年称帝,创立大金王国。完颜阿骨打生有五个儿子,金兀术为第四子。因北漠气候寒冷,一片荒凉,完颜阿骨打羡慕中原花花世界,锦绣河山,封四子金兀术为扫南大元帅,出兵中原,一心要夺取宋室天下。谁知身体不佳,金兀术正在训练兵马时,阿骨打却一命呜呼。
阿骨打临终时,原打算将帝位传与自己的儿子,但儿子们都喜欢打仗,不是当皇帝的料,只好将帝位传给兄弟完颜晟。完颜晟继兄为帝,称金太宗,他比阿骨打的儿子们更喜欢战争,继位后仅两年便攻灭了辽国,同年发动对北宋朝的掠夺战争,于天会五年攻灭北宋,将北宋朝父子皇帝宋徽宗、宋钦宗绑架至金国,先关押于农安城鹿亭一枯井之下,后转移至五国城,虐待而死。
完颜晟之后,太祖阿骨打嫡长孙完颜亶继位,号金熙宗。他曾受学于汉人文士,能用汉文填诗作赋,即位后对金国旧制进行了一系烈改革,本是一位好皇帝。由于女真贵族派系斗争激烈,他不得不大开杀戒,除杀死大批曾在中原作战的文臣武将外,对完颜家族之人也毫不手软。阿骨打的庶孙子完颜亮见金熙宗杀人如麻,知道自己消极金宋战争的政见与金熙宗不合,难逃一死,不如先下手为强,与部下合谋杀死了金熙宗。
完颜亮篡夺皇位后称海陵皇帝。海陵皇帝不喜欢战争,上任前曾率兵攻打南宋,大败亏输后逃回金国,篡夺皇位后,知道中原人在战场上不好对付,只好改打为谈,与南宋奸臣秦桧构结,欲以割让中原北方土地停息战争。
完颜亮认为:土地割让后,战争可以停止,杀戮可以避免。土地不管归哪个国家所有,他是不能搬家的,仅仅是所有权的变更而已,土地依然是块土地,谁也不能将其据为私有,百姓仍可在那片土地上生存。而秦桧则不同,以签定割让士地契约为借口,从中谋取个人私利,是典型的奸臣卖国行为。
完颜亮上台不久,阿骨打另一孙子完颜雍在辽阳另立朝廷,自封皇帝,改年号为大定。山高皇帝远,完颜亮错误地估计完颜雍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未及时派兵剿灭。由于完颜亮消极战争,被视为继承祖业不力,加之他调整战略布局时大量使用外姓人员,使得完颜家族之人对他不滿,宫内的人与远在辽阳的完颜雍串通,完颜雍率兵杀回黄龙府,将他掀下龙庭,篡夺了皇位,封他为金废帝,意即无用的皇帝;降为海陵庶人,意即一般百姓,流放金蒙边关采石。这个完颜雍,就是金国的末代皇帝金世宗。
这天金世宗按例登朝,文武百官齐聚朝堂之上,文臣多于武将,分左右而立。金世宗见众大臣一言不发,说道:“诸爱卿有事出班请奏,无亊卷帘退朝。”说完欲起身退朝。
金国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国家,以武力和野蛮著称。阿骨打称帝后,由于北漠极其荒凉,没有一座象样的皇宫,朝廷议事极其简单,阿骨打将文武官员招集在一起,或在帐蓬内,或在草地及山坡上议事,众官员除对阿骨打马首是瞻外,基本没有多余礼节。后来阿骨打欲伐中原,派军师哈迷蚩暗中入中原打探情况,哈迷蚩虽不是完颜家族之人,但自幼读书,聪明绝顶,号称“智多星”。他深知要夺取中原天下,必须熟悉中原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化,进中原后他开始学习中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熟知了自秦始皇到武则天的一系列朝堂礼节。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明以来的一系列宫廷礼节,将其源源本本地搬回了金国,使这个野蛮的国家有了朝堂礼仪,至阿骨打之后,皇帝的称号后加上了“宗”字。
金兀术见金世宗起身要走,出班问道:“请问世宗皇上,本大元帅上奏重伐南朝出征奏章,已上奏两月有余,为何至今不见回复?且兵马未到?粮草未齐?”金兀术是金国军队领衔中坚,一付盛气凌人的模样,说话毫不客气。
在临闾关大战中,金兀术的金雀大板斧被欧阳锋凝空震断,斧头反弹削掉一块鼻尖,逃回金国后,请名医为他重新补上了一块,修补不很完整,显得有些下塌。他从父亲完颜阿骨打开始,历金太宗、金熙宗、海陵皇帝,再到金世宗,已历五代,是金国的五朝元老。年龄虽已偏高,但却是一个战争狂人,在休养五年之中,时时不忘金宋战争,每日不御盔甲,战袍披身,做出一副随时准备出征打仗的姿态。
金世宗虽然是皇帝,高坐龙椅而目空一切,但他却是阿骨打的孙子,比金兀术低一辈,说话自然有些客气:“皇叔的奏章朕早已准奏,只是……。”
“既然准奏为何兵马未到?只是什么?”金兀术双眼瞪得溜圆,狠狠地看着金世宗,在金国朝堂上,只有金兀术自恃功高盖主,敢对这位晚辈皇帝瞪眼。
金世宗对金兀术急于要打下中原江山的用意极其清楚:由于阿骨打不太喜欢金兀术,没让他当皇帝,金兀术十分窝火,进中原后将这股火气撒在了中原百姓头上,逢人便杀,见房子就烧,见宝贝就抢,一心要夺取宋室天下,在中原另立江山。金兀术临闾关大败后逃回金国,金世宗虽不对他另眼看待,但他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去世后,儿子难免不受金世宗的窝囊气,于是他一心要重入中原,打下江山给儿子。
金兀术欲用金国的人力物力为自己打江山的意图早被金世宗看破,但他又不便揭穿,只好干咳了两声,以掩饰自己的心虚,说道:“皇叔二十多年来一直在中原作战,鞍马劳顿,极其辛苦,朕想请皇叔在家休养,重伐中原之事,朕欲另派他人。”
“嫌本大元帅老了?不中用了?不想要本大元帅了?是不是?”金兀术见金世宗不让他领兵重入中原,眼看儿子当皇帝之事将成泡影,一口一个大元帅,端出老资格大发雷霆:“五年前本大元帅兵逼临安,再有两天功夫便可将南朝那狗皇帝赵构生擒,你却派飞蒙与阿飞风急火燎地赶来,不仅不为本大元帅助战,反命本大元帅回农安城解围,失去了吞并南朝战机。谁知农安城没事,本大元帅却在临闾关遭到南蛮草寇伏击,折损二十万兵马,还将本大元帅鼻子削掉一块,这仇本大元帅不亲自去报,难道还要劳烦皇上你御驾亲征?”
“这……,皇叔这是从何说起?”金兀术自恃在中原征战数年,劳苦功高,又仗着自己是皇室长辈,根本不将金世宗这晚辈皇帝看在眼里,几句话就将金世宗顶得不知如何回答。
镇北大元帅兰屠夫与大金三英及颇骆等战将站在朝堂下,他们对当年调金兀术回农安救援一事十分清楚:中原义军兵临农安城下,命金兀术回国,一是为农安解围,二是与兰屠夫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将中原义军围歼在农安城外的草原上。谁知中原义军仅用两天时间就攻破农安城,并快速撤出,到临闾关守株待兔,金兀术才着了道。他们见金兀术将旧事拿出来威逼金世宗,加之又是外姓人员,不知该帮哪一方说话,只好闷在心里不做声。
军师哈迷蚩见二人僵持,立即上前解围,他虽不是完颜家族人员,但随金兀术一道,摧毁了北宋朝,活捉了徽钦二帝,将南宋皇帝赵构追到临安,偏安江南。在多年的共同战斗中,他与金兀术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同样属于金国五朝元老、战功显赫的人物,在朝堂上说话,很有份量。
哈迷蚩摸了摸自己的耳朵,笑了笑说道:“大元帅不必生气,既是打仗,哪有不流血的?当年本军师随你初入中原,到得南朝地界,在第一关潞安州,被节度使陆登割了耳朵,这些年本军师还照样活着。大元帅的鼻子虽说被削掉一块,但你仍是威风凛凛的扫南大元帅,丝毫无损元帅雄风。这事不能责怪皇上,要怪本军师,当年临闾关大战,正值家母去世,本军师回家奔丧,不在大元帅身旁才使你遭此厄难,千万别怪皇上,别怪皇上,要怪就怪本军师吧。”
哈迷蚩不愧任军师多年,老谋深算,将亊情全揽在自己身上,既安慰了金兀术,又给金世宗解了围。表面看是个和事佬,左右逢缘,实则有更深一层意思:有我哈迷蚩在,你金兀术在南北宋朝夺关斩将,所向披靡。本军师才离开一会,你就被削掉一块鼻子,大败亏输,损折二十万兵马。那削掉你鼻子的人,不是南朝正规军队,而是一群不入流的江湖草寇,可见你金兀术之低能,不仅你金兀术离不开本军师,金国朝廷也是不能缺少本军师的。
“哈军师。”金世宗叫道。
“微臣在。”哈迷蚩又摸了摸自己的耳朵。
“扫南大元帅上奏的重伐中原出征奏章,想必由你亲自草拟,有何高见,说来听听。”
哈迷蚩毕恭毕敬地说道:“微臣岂敢有高见,一切但凭皇上定夺。奏章只是一则请示出征的文字而已,皇上如若准奏,我等即刻出兵,扫平南朝便是。”停了一下,他用眼光扫了一眼兰屠夫,见兰屠夫微微地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至于说高见,微臣没有。昨晚与兀术和兰屠夫两位大元帅赏月饮酒,才知道真正的高见在二位大元帅心中,皇上不妨听听他二人的高见,对这次重伐中原,才是至关重要的。”
金世宗听说兰屠夫也有高见,十分奇怪:“镇北大元帅一直住镇金国,从未踏入中原半步,有何高见?”
兰屠夫见金世宗问起,环顾了一下四周,说道:“请皇上避退闲杂人等,末将才方便说话。”
“满朝文武全是朕的亲信大臣,何来闲杂人等?叫朕如何让他们避退?”金世宗有些不高兴。
兰屠夫又说道:“皇上有所不知,此事极为重要,必须退去所有文武大臣,末将才敢细说。”
金世宗见他说得十分神秘,只好退去其他文武大臣,只留下大金三英与颇骆一班曾到中原参过战的武将,然后问道:“什么事如此严重?说来听听。”
“这事得追述至兀术大元帅初伐中原之时,”兰屠夫不慌不忙,说出一番话来:“当年兀术大元帅奉命讨伐北宋朝,不仅活捉了徽钦二帝,还从中原带回两个孩子,一个是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名叫陆文龙,刚满两岁,到金国后拜兀术大元帅为义父;另一个是河间府太守张叔夜之子,叫张文虎。
“那时圣上你在辽阳,两个孩子来金国后,兀术大元帅将其送到倭肯哈达山学武。一同送去的还有皇室子弟颇骆,几年后挞懒前辈的干儿子阿飞也送了去,四人除阿飞稍长外,另三人年纪一般大小,成了师兄弟。阿飞是大师兄,颇骆是二师兄,陆文龙是三师弟,张文虎是小师弟。
“十多年后,他们学成出师,阿飞与颇骆在朝廷效力,陆文龙随兀术大元帅去南朝参战。这是大元帅的高招,借南朝人的手杀南朝人。那陆文龙是南朝军人之后,继承其父衣钵,文武双全,使两支长枪,人称双枪陆文龙。在攻打朱仙镇时,兀术大元帅命其作先锋,他竟连败岳家军十六员大将,将岳飞逼到了尴尬之境。
“后来岳飞知道陆文龙是陆登之子,与部将王佐商议收服陆文龙,那王佐竟然砍断自己一只臂膀,利用苦肉计,骗过了兀术大元帅,到金营每日为陆文龙说书,得到信任后,对陆文龙乳母述说了前由,在一个月黑之夜,三人反出金营,投奔了岳飞。”
“竟然有这等事?朕怎么没听说过?那张文虎又是怎么一回事?后来去了哪里?”金世宗听入了迷,忘记是在朝堂之上,以为是与大臣在聊家常。
“皇上没有听说,是因为你一直在辽阳,”兰屠夫继续说道:“张文虎是张叔夜的儿子,张叔夜原为河间府太守,因招安梁山草寇有功,被封为海州知府,兀术大元帅围困北宋京师时,他曾率军救援,死命血战中受伤,夫妇二人及孩子被兀术大元帅活捉。谁知张叔夜夫妇竟是两头倔牛,在押往金国途中,走到金宋界河白沟,宁死不踏入金国半步,夫妇二人静卧绝食而亡。
“兀术大元帅知道后,曾为张叔夜的忠心而掉泪,将其子张文虎送到倭肯哈达山学习。张文虎少不更事,但聪明绝顶,不仅双习金汉两文,且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虽说只使一柄普通长剑,其功夫远在双枪陆文龙之上。”说到这里,兰屠夫突然不说了,看了颇骆一眼,二人微微地笑了笑。
“后来呢?那张文虎去了哪里?”金世宗感觉有些好奇。
兰屠夫没有回答金世宗的问话,却转移了另一话题,问道:“皇上可否还记得,当年南朝江湖草寇前来攻打农安一事?”
“记得记得,当年你说南蛮草寇将来攻打农安,朕还有些不相信,问消息从何而来,你也没有告诉朕,究竟是怎么回事?”金世宗越来越感兴趣,觉得兰屠夫肚子里一定有货。
“那年五月,张文虎从南朝回来……。”
“张文虎也去了南朝?”金世宗急不可耐。
兰屠夫点了点头,说道:“皇上不要心急,听末将慢慢告诉你:其实未将也不认识张文虎,他从南朝回来,将草寇欲攻打农之事告诉了他大师兄阿飞,说南朝江湖草寇组织了一支队伍,他们自称中原义军。这支队伍远非南宋朝廷军队可比,虽属乌合之众,但却云集了南朝中所有江湖人士及武林高手,各种奇门怪招层出不穷,其中有几人尚属江湖中的宗师级人物。他们欲攻打农安是蓄谋已久,且对两个皇帝志在必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并说兀术大元帅在中原战事繁忙,可能无暇顾及农安,托阿飞转告圣上作好准备。”
“那阿飞为何不曾向朕禀告?”金世宗问道。
“阿飞原为挞懒的干儿子,挞懒自粘罕元帅死后,主持国政,自恃是太祖阿骨打堂弟,不将兀术大元帅等人放在眼里,力求与南朝议和,要将已到手的土地归还南朝。兀术大元帅忍无可忍,以通宋罪将其除掉。由于阿飞是挞懒干儿子,海陵帝消极战争,在割让土地上与挞懒观点相同,本来十分喜欢阿飞,谁知阿飞干爹挞懒死后,又拜杀爹仇人兀术大元帅为义父,海陵帝对阿飞这种墙头草行为不耻,一气之下罚阿飞永远不得进宫面圣。阿飞是末将属下大将,海陵帝不见他,便只好将这事告知末将,末将立即上奏,谁知海陵帝不仅不招兀术大元帅回朝救援,反而不以为然地说‘人家来讨要自己的皇帝,是情理之中的事,告诉他们两个皇帝死了,他们要见尸也可以,掘开坟墓让他们看看不就得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后来皇上你从辽阳回来,末将再次将此事上奏于你,皇上英明,立即采取制作毒箭、加高城墙、拓宽护城河、撤出黄龙府成员等措施,使南蛮草寇扑空,大金国免遭一劫。”
金世宗说道:“原来如此。”转身又问金兀术:“兰屠夫大元帅说得有些不明白,阿飞既为挞懒前辈的干儿子,挞懒死后又拜了皇叔你为义父,海陵帝也封他为十大将军之一,纵然对他的墙头草行为不耻,罚其永远不得进宫,难道皇叔对海陵帝的决断竟不闻不问,不为自己的干儿子撑腰?”
金兀术冷冷说道:“本大元帅要杀掉挞懒,其实并非他力求与南朝议和,亦非他不将本大元帅放在眼里,而是他知道阿飞的身世秘密,杀挞懒是为了保住这个秘密,挞懒死后,大金国朝廷中除本大元帅与军师外,再没有第三者知道阿飞的身世。”
“阿飞是什么人?他的身世有何重要?”金世宗来了兴趣。
金兀术洋洋得意地说道:“说好听点,阿飞是本大元帅身边的一枚棋子,说难听点,他又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走狗。所以不让其进宫是海陵帝英明,有阿飞一人在我手中,胜过拥有千军万马,是以征讨南朝非本大元帅莫属,若換其他人前去,定会全军覆灭。陆文龙、颇骆、张文虎三人与阿飞虽是师兄弟,但亦不知阿飞是何身世,皇上你只管稳坐龙庭,知不知阿飞身世有何重要。”
金兀术后面两句话,等于给金世宗一个不留面子的答复,即“你没必要知道”。金世宗顿时有些尴尬,只好说道:“皇叔不说也罢,难怪兰屠夫大元帅要朕避退闲杂人等,看来你们将朕也并入闲杂人等之列了。”说到闲杂人等,他习惯性地扫视了一遍大殿,见只有金兀术、兰屠夫,哈迷蚩及颇骆和大金三英在殿上,突然感觉少了什么,问道:“阿飞没资格进宫姑且不论,夏日元帅及破天、苦烈八、乌龙、尤文图、飞蒙等大将为何没来上朝?朕感觉很久没见到他们,都上哪里去了?”
金兀术与兰屠夫同是金国的大元帅。金兀术是五朝元老,兰屠夫是少壮派领衔中坚,二人虽貌合神离,但有一个共同之处,瞧不起金世宗。夏日元帅等人是金兀术与兰屠夫和哈迷蚩三人共同派去中原捣乱的,如此大事,按常理应事前征得金世宗的同意,三人却偏偏不卖帐,未向金世宗吐露半分。如果不说起阿飞,金世宗可能至今也发现不了。
夏日等一行在中原拦截天山兄弟,绑架万歆於苓,追杀哥舒与风潇潇、大理追杀洪七公与周伯通及小昔,干了不少坏事,金兀术与兰屠夫及哈迷蚩都知道,惟有金世宗一人不知,其目的是要架空金世宗。
面对金世宗的问话,金兀术和兰屠夫都没有回答,二人看了一眼哈迷蚩,哈迷蚩笑道:“启禀皇上,他们七人去了南朝,这事微臣与兀术大元帅曾向你禀告过,你当时曾同意,难道皇上每日在后宫与娘娘们作乐,竟将这天大的正事搞忘了?”
夏日等七人进中原,是金兀术、哈迷蚩、米兰屠夫三人私下决定的,并未向金世宗禀告,哈迷蚩却说金世宗在后宫作乐将正事搞忘了,使金世宗百口莫辩。
金世宗见哈迷蚩在朝堂上说他不干正事在后宫作乐,一时有些尴尬,但哈迷蚩是五朝元老,如果发怒,金兀术会站在哈迷蚩一边,帮他说话,事情会弄得更加尴尬,只好问道:“现在战争已经停息,他们去干什么?”
哈迷蚩答道:“二位大元帅将重要事情说了一半,下一半由微臣向皇上禀告。”
“还有什么重要事情?”金世宗又问。
“据张文虎传回消息:金宋战争停歇五年有余,这五年中原风调雨顺,南蛮皇帝赵构又开始歌舞升平,花天酒地,欲将皇室从临安迁回汴京。不少岳飞旧部则乘此机会大练兵马,五年前攻打农安的江湖草寇,亦形成了气候,如他们官寇勾结,联手反扑金国,如何是好?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出兵攻打南朝,否则南蛮羽翼丰满,恐怕就不好对付了。”
金世宗拍着书案大怒道:“赵构那小子又做美梦了,让他一片江南喘气,是大金国的恩赐,他竟然不知趣,欲迁都回汴京,那汴京在秦岭淮河以北,早晚要归我大金国所有,绝不能让他回去,立即出兵南朝,将那小子给朕绑到金国来,农安城的枯井是专为他们南朝皇帝准备的!”
哈迷蚩说道:“皇上所言甚是,立即出兵南朝,不能给南蛮喘息之机,且必须速战速决。但本次出兵与前几次不同。”
“有何不同?”
哈迷蚩上前一步说道:“以前出兵,由兀术大元帅独领一支兵马,昨夜微臣与兀术、兰屠夫两位大元帅商议,本次出兵须得两路兵马,两位大元帅各率一路,分头挺进,方能获得成功。”
“以前由皇叔一人率兵,便将那南蛮打得东躲西藏,今次为何要分兵两路?”
哈迷蚩答道:“以前兵伐南朝,只需对付朝廷兵马,而自五年前南蛮攻破农安城后,南朝又多了一支江湖草寇,这支草寇兵马虽说是乌合之众,但势力胜过南朝军队,厉害非常。如仍由兀术大元帅单独率军讨伐南朝,那南朝军队与江湖草寇联合夹击,兀术大元帅必会顾此失彼,很难在短期内取胜,由兰屠夫大元帅另率一支兵马,牵制南朝草寇,让兀术大元帅直逼临安,活捉宋高宗。”
金世宗原打算命兰屠夫率兵进中原,以破灭金兀术用金国钱财为儿子打江山的皇帝梦,现在见哈迷蚩要兰屠夫一同出征,正中下怀,心中暗暗高兴。他知道金兀术与兰屠夫虽然同为大元帅,但一个是五朝元老,一个是少壮派,二人常常面和心不和。兰屠夫同去中原,正好在暗中监视金兀术的一举一动,如果金兀术打下南朝不回金国,在中原另立江山与自己分庭抗礼,他便命兰屠夫趁金兀术立足未稳之际,将其杀掉,除去心头之患。
金世宗听说要活捉赵构,知道金兀术与哈迷蚩背着他已经将人马安排妥当,攻打南朝金兀术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心中不悦,仍装出十分高兴的模样,说道:“朕听得有些不明白,哈军师为何安排兰屠夫大元帅牵制南朝草寇,能否细细道来。”
哈迷蚩见金世宗感兴趣,说道:“微臣这几年一直跟随兀术大元帅招兵买马,南朝草寇之事不十分清楚,皇上若喜欢听,还是请兰屠夫大元帅从头述说,”
兰屠夫拱手说道:“回皇上,南朝军队自岳飞死后,近几年虽勤练兵马,但基本没有威胁,不少战将及岳飞旧部,已被秦桧或撤或调,或杀或贬,搞得支离破碎。我军要攻打南朝,其阻力不是朝廷军队,而是五前攻破农安那支江湖草寇。
那草寇号称中原义军,遍及南朝各个角落,南宋朝廷视为打家劫舍的强盗,多次派兵围剿而一无所获。他们平常聚啸山林,吃喝玩乐,无所事事,衣冠不整,游手好闲。一旦有外军入境,便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是一块打不烂嚼不动的大骨头。为清除这块骨头,未将与兀术大元帅及哈迷蚩军师已命夏日元帅等七人,潜入中原,暗杀草寇头目,他们已获得很好战绩。”
“什么好战绩?朕为何不曾听说?快说来听听。”
“那南蛮草寇核心人物欧阳锋今年春天发病,本来有一神医要去为他医冶,夏日元帅率众将军在途中奋勇拦截,拖延了时间,获得成功,那神医赶到时,欧阳锋已魂归西天。”
“干得好!”金世宗笑着说道。
“欧阳锋死后,”兰屠夫继续说道:“南蛮草寇仍十分活跃,除一些零散的所谓侠士外,还有青青山寨、秦岭山寨、剑南山庄和草鱼水寨等山寨人马。
“青青山寨地处中原西南边陲,以藏民为主,有一支极其厉害的草原骑兵,但这支骑兵远离中原,消息不通,只要不将我们讨伐南朝的消息传进去,他们不会走出草原,所以不足为患。
“第二支是蜀地西部的剑南山庄,山庄人虽说勤练武功,较为利害,但大多是酿酒工人,非我金国铁骑对手,五年前阿飞与飞蒙两位将军在临闾关外与其交过手,简直就如酒囊饭袋,如果不是来了大批南蛮援兵,他们早被消灭了。
“与剑南山庄一样不足为患的山寨还有草鱼水寨,这帮人住在阳澄湖,全是当地一群渔民,他们在水中可以翻江倒海,但基本没有陆地功夫,五年前攻打农安,本要凭借水上功夫突破农安护城河,但因天寒地冻而不敢下水,后来是军师午夜飞出主意命其割杂草,效仿孔明草船借箭而收取了我们的毒箭。所以只要不是水战,他们只有干瞪眼,毫无打仗能力。
“最令人头痛是秦岭山寨,地处军事要塞,中原核心之地,一有风吹草动,消息立即会从秦岭传遍中原。秦岭山寨聚集有数万人马,是一支极其厉害的山贼草冠,是进入中原的最大障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无山无派的散兵游俑,但都不足为患,最近得到消息,夏日元帅正率几位将军在大理国追杀周伯通、洪七公与小昔,他三人虽然武功利害,但到了大理国,便如落单的小鸟,纵有天大本事,也难逃一死。
“南蛮草寇军师午夜飞,原为黑山谷谷主,临闾关大战后升任草寇军师,此人广读兵书,足智多谋,且武功极其利害。她的儿子与草鱼水寨首领草鱼的女儿被夏日元帅等活捉,已送来金国,这两个孩子以后便是第二个陆文龙、张文虎。这事在南蛮草寇中震动极大,午夜飞至今不知两个孩子在何处,仍如无头苍蝇一般在中原四处寻找。如果大金国突然大兵入南朝,可给中原人一个措手不及,午夜飞虽是军师,但无心为南蛮草寇出谋划策,讨伐南朝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保证。”
“哈哈哈哈!”金世宗大笑着说道:“兰屠夫大元帅足不出金国,竟对南朝状况如此了解,不愧我大金国贤臣也!这些事你如何知道?”
“回皇上,是张文虎传回来的。”
“又是张文虎,南朝河间府太守张叔夜之子?他现在哪里?为什么对南朝之事如此清楚?”金世宗问道。
兰屠夫再次向四周扫视了一下,确信没有闲杂人后,说道:“他学成之后,本来要让其在军中效力,由于陆文龙反出金营之事,他师傅不让他再到军营,担心日后会成第二个陆文龙,安排他去南朝以游侠身份在江湖中行走,刺探南朝军情,与阿飞和颇骆双线联系,谁知他竟然混进了南蛮中原义军,且在义军中还有了较高的地位。”
金世宗看了一眼颇骆,问道:“颇骆总兵,你与阿飞、陆文龙、张文虎是师兄弟,你师傅是何方高人?竟然安排如此细密?且那张文虎与你及阿飞双线联系,张文虎在南朝究竟干什么,为何对南蛮草寇人马如此清楚?”
颇骆上前躬身答道:“回皇上,末将与阿飞、陆文龙、张文虎确系师兄弟,师傅是何方高人,末将实再不敢向你透露半分。我兄弟四人学成出山时,家师曾严厉告诫:谁要将他泄露出去,将被废掉武功,满门抄斩。至于张文虎在南朝究竟干什么,末将只能告诉你:他是家师一生授徒生涯的得意之笔。末将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实再不敢胡言乱语,望皇上体谅末将的苦衷。”
金世宗听颇骆如此一说,不便追问,沉默了一会说道:“如此看来,令师确系世外高人,既然不肯露相,朕也不便再问。”又对兰屠夫说道:“原来兰屠夫大元帅手中还有这张王牌,这些年你一直在朕身边,竟然没对朕说过半分,本要追究欺君之罪,五年前南蛮攻入农安城,你提前劝朕撤出黄龙府,否则朕就如他们的皇帝一般,被抓去关在南朝的枯井下,现在事情已经明白,朕念在五年前你的功劳上,不再追究。南蛮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来你们已商定好讨伐中原计谋,说来听听。”
哈迷蚩不冷不热地说道:“过去之事皇上不必再提,不是兰屠夫大元帅不告诉你,这件事乃金太宗老皇上在天会三年抓获南朝两个皇帝后安排的,他曾告诫微臣,绝不可对任何人透露此事,微臣谨遵先皇教诲,不敢对任何人说起,前皇帝完颜亮也浑然不知。兰屠夫大元帅当时年幼,更是不明白,是南蛮草寇攻打农安前夕才从阿飞口中得知。因先皇有诫,事关大金国社稷,兰屠夫大元帅也不愿将此事说出来。今日讨伐南朝计谋已定,兵粮已足,中原即将成为我大金国囊中之物,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微臣与兰屠夫大元帅将此事说与皇上,还望皇上多多体谅臣等为是。”
哈迷蚩这番话,虽说是要金世宗“体谅臣等”。却再次在金世宗面前摆老资格:这天大秘密,前皇上都浑然不知,何况你一个晚辈皇帝。所以进攻中原之事,不是你金世宗说了算,与“奏章只是一则请示出征的文字”相互配合,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只能由我们老辈人作主。
金世宗也是战争狂,一直对吞并中原抱有极大野心,当年海陵皇帝只要半壁江山,他便骂海陵皇帝小儿科,做事不大气,在吞并中原这一点上,他与金兀术、哈迷蚩观点一致,但他看不惯金兀术和哈迷蚩那种功高压主的模样,更不愿金兀术将金国的人马钱财拿到中原去另立江山,所以想换兰屠夫出征。现在见哈迷蚩下了最后通牒,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有又金兀术在一旁瞪起双眼看着他,只好说道:“朕已说过不再追究,还出什么体谅之言,快说说讨伐南朝的计谋。”
兰屠夫和哈迷蚩左右游说,终于说动金世宗,现在要哈迷蚩说岀兵攻打南宋朝的计湈,不知哈迷蚩如何回答?如果金国再次岀兵,南宋朝廷和中原义军如何应对?请看第四十八章:抢江山南悠撕告示,解花毒兄弟救王子。
阿骨打临终时,原打算将帝位传与自己的儿子,但儿子们都喜欢打仗,不是当皇帝的料,只好将帝位传给兄弟完颜晟。完颜晟继兄为帝,称金太宗,他比阿骨打的儿子们更喜欢战争,继位后仅两年便攻灭了辽国,同年发动对北宋朝的掠夺战争,于天会五年攻灭北宋,将北宋朝父子皇帝宋徽宗、宋钦宗绑架至金国,先关押于农安城鹿亭一枯井之下,后转移至五国城,虐待而死。
完颜晟之后,太祖阿骨打嫡长孙完颜亶继位,号金熙宗。他曾受学于汉人文士,能用汉文填诗作赋,即位后对金国旧制进行了一系烈改革,本是一位好皇帝。由于女真贵族派系斗争激烈,他不得不大开杀戒,除杀死大批曾在中原作战的文臣武将外,对完颜家族之人也毫不手软。阿骨打的庶孙子完颜亮见金熙宗杀人如麻,知道自己消极金宋战争的政见与金熙宗不合,难逃一死,不如先下手为强,与部下合谋杀死了金熙宗。
完颜亮篡夺皇位后称海陵皇帝。海陵皇帝不喜欢战争,上任前曾率兵攻打南宋,大败亏输后逃回金国,篡夺皇位后,知道中原人在战场上不好对付,只好改打为谈,与南宋奸臣秦桧构结,欲以割让中原北方土地停息战争。
完颜亮认为:土地割让后,战争可以停止,杀戮可以避免。土地不管归哪个国家所有,他是不能搬家的,仅仅是所有权的变更而已,土地依然是块土地,谁也不能将其据为私有,百姓仍可在那片土地上生存。而秦桧则不同,以签定割让士地契约为借口,从中谋取个人私利,是典型的奸臣卖国行为。
完颜亮上台不久,阿骨打另一孙子完颜雍在辽阳另立朝廷,自封皇帝,改年号为大定。山高皇帝远,完颜亮错误地估计完颜雍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未及时派兵剿灭。由于完颜亮消极战争,被视为继承祖业不力,加之他调整战略布局时大量使用外姓人员,使得完颜家族之人对他不滿,宫内的人与远在辽阳的完颜雍串通,完颜雍率兵杀回黄龙府,将他掀下龙庭,篡夺了皇位,封他为金废帝,意即无用的皇帝;降为海陵庶人,意即一般百姓,流放金蒙边关采石。这个完颜雍,就是金国的末代皇帝金世宗。
这天金世宗按例登朝,文武百官齐聚朝堂之上,文臣多于武将,分左右而立。金世宗见众大臣一言不发,说道:“诸爱卿有事出班请奏,无亊卷帘退朝。”说完欲起身退朝。
金国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国家,以武力和野蛮著称。阿骨打称帝后,由于北漠极其荒凉,没有一座象样的皇宫,朝廷议事极其简单,阿骨打将文武官员招集在一起,或在帐蓬内,或在草地及山坡上议事,众官员除对阿骨打马首是瞻外,基本没有多余礼节。后来阿骨打欲伐中原,派军师哈迷蚩暗中入中原打探情况,哈迷蚩虽不是完颜家族之人,但自幼读书,聪明绝顶,号称“智多星”。他深知要夺取中原天下,必须熟悉中原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化,进中原后他开始学习中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熟知了自秦始皇到武则天的一系列朝堂礼节。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明以来的一系列宫廷礼节,将其源源本本地搬回了金国,使这个野蛮的国家有了朝堂礼仪,至阿骨打之后,皇帝的称号后加上了“宗”字。
金兀术见金世宗起身要走,出班问道:“请问世宗皇上,本大元帅上奏重伐南朝出征奏章,已上奏两月有余,为何至今不见回复?且兵马未到?粮草未齐?”金兀术是金国军队领衔中坚,一付盛气凌人的模样,说话毫不客气。
在临闾关大战中,金兀术的金雀大板斧被欧阳锋凝空震断,斧头反弹削掉一块鼻尖,逃回金国后,请名医为他重新补上了一块,修补不很完整,显得有些下塌。他从父亲完颜阿骨打开始,历金太宗、金熙宗、海陵皇帝,再到金世宗,已历五代,是金国的五朝元老。年龄虽已偏高,但却是一个战争狂人,在休养五年之中,时时不忘金宋战争,每日不御盔甲,战袍披身,做出一副随时准备出征打仗的姿态。
金世宗虽然是皇帝,高坐龙椅而目空一切,但他却是阿骨打的孙子,比金兀术低一辈,说话自然有些客气:“皇叔的奏章朕早已准奏,只是……。”
“既然准奏为何兵马未到?只是什么?”金兀术双眼瞪得溜圆,狠狠地看着金世宗,在金国朝堂上,只有金兀术自恃功高盖主,敢对这位晚辈皇帝瞪眼。
金世宗对金兀术急于要打下中原江山的用意极其清楚:由于阿骨打不太喜欢金兀术,没让他当皇帝,金兀术十分窝火,进中原后将这股火气撒在了中原百姓头上,逢人便杀,见房子就烧,见宝贝就抢,一心要夺取宋室天下,在中原另立江山。金兀术临闾关大败后逃回金国,金世宗虽不对他另眼看待,但他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去世后,儿子难免不受金世宗的窝囊气,于是他一心要重入中原,打下江山给儿子。
金兀术欲用金国的人力物力为自己打江山的意图早被金世宗看破,但他又不便揭穿,只好干咳了两声,以掩饰自己的心虚,说道:“皇叔二十多年来一直在中原作战,鞍马劳顿,极其辛苦,朕想请皇叔在家休养,重伐中原之事,朕欲另派他人。”
“嫌本大元帅老了?不中用了?不想要本大元帅了?是不是?”金兀术见金世宗不让他领兵重入中原,眼看儿子当皇帝之事将成泡影,一口一个大元帅,端出老资格大发雷霆:“五年前本大元帅兵逼临安,再有两天功夫便可将南朝那狗皇帝赵构生擒,你却派飞蒙与阿飞风急火燎地赶来,不仅不为本大元帅助战,反命本大元帅回农安城解围,失去了吞并南朝战机。谁知农安城没事,本大元帅却在临闾关遭到南蛮草寇伏击,折损二十万兵马,还将本大元帅鼻子削掉一块,这仇本大元帅不亲自去报,难道还要劳烦皇上你御驾亲征?”
“这……,皇叔这是从何说起?”金兀术自恃在中原征战数年,劳苦功高,又仗着自己是皇室长辈,根本不将金世宗这晚辈皇帝看在眼里,几句话就将金世宗顶得不知如何回答。
镇北大元帅兰屠夫与大金三英及颇骆等战将站在朝堂下,他们对当年调金兀术回农安救援一事十分清楚:中原义军兵临农安城下,命金兀术回国,一是为农安解围,二是与兰屠夫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将中原义军围歼在农安城外的草原上。谁知中原义军仅用两天时间就攻破农安城,并快速撤出,到临闾关守株待兔,金兀术才着了道。他们见金兀术将旧事拿出来威逼金世宗,加之又是外姓人员,不知该帮哪一方说话,只好闷在心里不做声。
军师哈迷蚩见二人僵持,立即上前解围,他虽不是完颜家族人员,但随金兀术一道,摧毁了北宋朝,活捉了徽钦二帝,将南宋皇帝赵构追到临安,偏安江南。在多年的共同战斗中,他与金兀术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同样属于金国五朝元老、战功显赫的人物,在朝堂上说话,很有份量。
哈迷蚩摸了摸自己的耳朵,笑了笑说道:“大元帅不必生气,既是打仗,哪有不流血的?当年本军师随你初入中原,到得南朝地界,在第一关潞安州,被节度使陆登割了耳朵,这些年本军师还照样活着。大元帅的鼻子虽说被削掉一块,但你仍是威风凛凛的扫南大元帅,丝毫无损元帅雄风。这事不能责怪皇上,要怪本军师,当年临闾关大战,正值家母去世,本军师回家奔丧,不在大元帅身旁才使你遭此厄难,千万别怪皇上,别怪皇上,要怪就怪本军师吧。”
哈迷蚩不愧任军师多年,老谋深算,将亊情全揽在自己身上,既安慰了金兀术,又给金世宗解了围。表面看是个和事佬,左右逢缘,实则有更深一层意思:有我哈迷蚩在,你金兀术在南北宋朝夺关斩将,所向披靡。本军师才离开一会,你就被削掉一块鼻子,大败亏输,损折二十万兵马。那削掉你鼻子的人,不是南朝正规军队,而是一群不入流的江湖草寇,可见你金兀术之低能,不仅你金兀术离不开本军师,金国朝廷也是不能缺少本军师的。
“哈军师。”金世宗叫道。
“微臣在。”哈迷蚩又摸了摸自己的耳朵。
“扫南大元帅上奏的重伐中原出征奏章,想必由你亲自草拟,有何高见,说来听听。”
哈迷蚩毕恭毕敬地说道:“微臣岂敢有高见,一切但凭皇上定夺。奏章只是一则请示出征的文字而已,皇上如若准奏,我等即刻出兵,扫平南朝便是。”停了一下,他用眼光扫了一眼兰屠夫,见兰屠夫微微地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至于说高见,微臣没有。昨晚与兀术和兰屠夫两位大元帅赏月饮酒,才知道真正的高见在二位大元帅心中,皇上不妨听听他二人的高见,对这次重伐中原,才是至关重要的。”
金世宗听说兰屠夫也有高见,十分奇怪:“镇北大元帅一直住镇金国,从未踏入中原半步,有何高见?”
兰屠夫见金世宗问起,环顾了一下四周,说道:“请皇上避退闲杂人等,末将才方便说话。”
“满朝文武全是朕的亲信大臣,何来闲杂人等?叫朕如何让他们避退?”金世宗有些不高兴。
兰屠夫又说道:“皇上有所不知,此事极为重要,必须退去所有文武大臣,末将才敢细说。”
金世宗见他说得十分神秘,只好退去其他文武大臣,只留下大金三英与颇骆一班曾到中原参过战的武将,然后问道:“什么事如此严重?说来听听。”
“这事得追述至兀术大元帅初伐中原之时,”兰屠夫不慌不忙,说出一番话来:“当年兀术大元帅奉命讨伐北宋朝,不仅活捉了徽钦二帝,还从中原带回两个孩子,一个是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名叫陆文龙,刚满两岁,到金国后拜兀术大元帅为义父;另一个是河间府太守张叔夜之子,叫张文虎。
“那时圣上你在辽阳,两个孩子来金国后,兀术大元帅将其送到倭肯哈达山学武。一同送去的还有皇室子弟颇骆,几年后挞懒前辈的干儿子阿飞也送了去,四人除阿飞稍长外,另三人年纪一般大小,成了师兄弟。阿飞是大师兄,颇骆是二师兄,陆文龙是三师弟,张文虎是小师弟。
“十多年后,他们学成出师,阿飞与颇骆在朝廷效力,陆文龙随兀术大元帅去南朝参战。这是大元帅的高招,借南朝人的手杀南朝人。那陆文龙是南朝军人之后,继承其父衣钵,文武双全,使两支长枪,人称双枪陆文龙。在攻打朱仙镇时,兀术大元帅命其作先锋,他竟连败岳家军十六员大将,将岳飞逼到了尴尬之境。
“后来岳飞知道陆文龙是陆登之子,与部将王佐商议收服陆文龙,那王佐竟然砍断自己一只臂膀,利用苦肉计,骗过了兀术大元帅,到金营每日为陆文龙说书,得到信任后,对陆文龙乳母述说了前由,在一个月黑之夜,三人反出金营,投奔了岳飞。”
“竟然有这等事?朕怎么没听说过?那张文虎又是怎么一回事?后来去了哪里?”金世宗听入了迷,忘记是在朝堂之上,以为是与大臣在聊家常。
“皇上没有听说,是因为你一直在辽阳,”兰屠夫继续说道:“张文虎是张叔夜的儿子,张叔夜原为河间府太守,因招安梁山草寇有功,被封为海州知府,兀术大元帅围困北宋京师时,他曾率军救援,死命血战中受伤,夫妇二人及孩子被兀术大元帅活捉。谁知张叔夜夫妇竟是两头倔牛,在押往金国途中,走到金宋界河白沟,宁死不踏入金国半步,夫妇二人静卧绝食而亡。
“兀术大元帅知道后,曾为张叔夜的忠心而掉泪,将其子张文虎送到倭肯哈达山学习。张文虎少不更事,但聪明绝顶,不仅双习金汉两文,且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虽说只使一柄普通长剑,其功夫远在双枪陆文龙之上。”说到这里,兰屠夫突然不说了,看了颇骆一眼,二人微微地笑了笑。
“后来呢?那张文虎去了哪里?”金世宗感觉有些好奇。
兰屠夫没有回答金世宗的问话,却转移了另一话题,问道:“皇上可否还记得,当年南朝江湖草寇前来攻打农安一事?”
“记得记得,当年你说南蛮草寇将来攻打农安,朕还有些不相信,问消息从何而来,你也没有告诉朕,究竟是怎么回事?”金世宗越来越感兴趣,觉得兰屠夫肚子里一定有货。
“那年五月,张文虎从南朝回来……。”
“张文虎也去了南朝?”金世宗急不可耐。
兰屠夫点了点头,说道:“皇上不要心急,听末将慢慢告诉你:其实未将也不认识张文虎,他从南朝回来,将草寇欲攻打农之事告诉了他大师兄阿飞,说南朝江湖草寇组织了一支队伍,他们自称中原义军。这支队伍远非南宋朝廷军队可比,虽属乌合之众,但却云集了南朝中所有江湖人士及武林高手,各种奇门怪招层出不穷,其中有几人尚属江湖中的宗师级人物。他们欲攻打农安是蓄谋已久,且对两个皇帝志在必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并说兀术大元帅在中原战事繁忙,可能无暇顾及农安,托阿飞转告圣上作好准备。”
“那阿飞为何不曾向朕禀告?”金世宗问道。
“阿飞原为挞懒的干儿子,挞懒自粘罕元帅死后,主持国政,自恃是太祖阿骨打堂弟,不将兀术大元帅等人放在眼里,力求与南朝议和,要将已到手的土地归还南朝。兀术大元帅忍无可忍,以通宋罪将其除掉。由于阿飞是挞懒干儿子,海陵帝消极战争,在割让土地上与挞懒观点相同,本来十分喜欢阿飞,谁知阿飞干爹挞懒死后,又拜杀爹仇人兀术大元帅为义父,海陵帝对阿飞这种墙头草行为不耻,一气之下罚阿飞永远不得进宫面圣。阿飞是末将属下大将,海陵帝不见他,便只好将这事告知末将,末将立即上奏,谁知海陵帝不仅不招兀术大元帅回朝救援,反而不以为然地说‘人家来讨要自己的皇帝,是情理之中的事,告诉他们两个皇帝死了,他们要见尸也可以,掘开坟墓让他们看看不就得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后来皇上你从辽阳回来,末将再次将此事上奏于你,皇上英明,立即采取制作毒箭、加高城墙、拓宽护城河、撤出黄龙府成员等措施,使南蛮草寇扑空,大金国免遭一劫。”
金世宗说道:“原来如此。”转身又问金兀术:“兰屠夫大元帅说得有些不明白,阿飞既为挞懒前辈的干儿子,挞懒死后又拜了皇叔你为义父,海陵帝也封他为十大将军之一,纵然对他的墙头草行为不耻,罚其永远不得进宫,难道皇叔对海陵帝的决断竟不闻不问,不为自己的干儿子撑腰?”
金兀术冷冷说道:“本大元帅要杀掉挞懒,其实并非他力求与南朝议和,亦非他不将本大元帅放在眼里,而是他知道阿飞的身世秘密,杀挞懒是为了保住这个秘密,挞懒死后,大金国朝廷中除本大元帅与军师外,再没有第三者知道阿飞的身世。”
“阿飞是什么人?他的身世有何重要?”金世宗来了兴趣。
金兀术洋洋得意地说道:“说好听点,阿飞是本大元帅身边的一枚棋子,说难听点,他又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走狗。所以不让其进宫是海陵帝英明,有阿飞一人在我手中,胜过拥有千军万马,是以征讨南朝非本大元帅莫属,若換其他人前去,定会全军覆灭。陆文龙、颇骆、张文虎三人与阿飞虽是师兄弟,但亦不知阿飞是何身世,皇上你只管稳坐龙庭,知不知阿飞身世有何重要。”
金兀术后面两句话,等于给金世宗一个不留面子的答复,即“你没必要知道”。金世宗顿时有些尴尬,只好说道:“皇叔不说也罢,难怪兰屠夫大元帅要朕避退闲杂人等,看来你们将朕也并入闲杂人等之列了。”说到闲杂人等,他习惯性地扫视了一遍大殿,见只有金兀术、兰屠夫,哈迷蚩及颇骆和大金三英在殿上,突然感觉少了什么,问道:“阿飞没资格进宫姑且不论,夏日元帅及破天、苦烈八、乌龙、尤文图、飞蒙等大将为何没来上朝?朕感觉很久没见到他们,都上哪里去了?”
金兀术与兰屠夫同是金国的大元帅。金兀术是五朝元老,兰屠夫是少壮派领衔中坚,二人虽貌合神离,但有一个共同之处,瞧不起金世宗。夏日元帅等人是金兀术与兰屠夫和哈迷蚩三人共同派去中原捣乱的,如此大事,按常理应事前征得金世宗的同意,三人却偏偏不卖帐,未向金世宗吐露半分。如果不说起阿飞,金世宗可能至今也发现不了。
夏日等一行在中原拦截天山兄弟,绑架万歆於苓,追杀哥舒与风潇潇、大理追杀洪七公与周伯通及小昔,干了不少坏事,金兀术与兰屠夫及哈迷蚩都知道,惟有金世宗一人不知,其目的是要架空金世宗。
面对金世宗的问话,金兀术和兰屠夫都没有回答,二人看了一眼哈迷蚩,哈迷蚩笑道:“启禀皇上,他们七人去了南朝,这事微臣与兀术大元帅曾向你禀告过,你当时曾同意,难道皇上每日在后宫与娘娘们作乐,竟将这天大的正事搞忘了?”
夏日等七人进中原,是金兀术、哈迷蚩、米兰屠夫三人私下决定的,并未向金世宗禀告,哈迷蚩却说金世宗在后宫作乐将正事搞忘了,使金世宗百口莫辩。
金世宗见哈迷蚩在朝堂上说他不干正事在后宫作乐,一时有些尴尬,但哈迷蚩是五朝元老,如果发怒,金兀术会站在哈迷蚩一边,帮他说话,事情会弄得更加尴尬,只好问道:“现在战争已经停息,他们去干什么?”
哈迷蚩答道:“二位大元帅将重要事情说了一半,下一半由微臣向皇上禀告。”
“还有什么重要事情?”金世宗又问。
“据张文虎传回消息:金宋战争停歇五年有余,这五年中原风调雨顺,南蛮皇帝赵构又开始歌舞升平,花天酒地,欲将皇室从临安迁回汴京。不少岳飞旧部则乘此机会大练兵马,五年前攻打农安的江湖草寇,亦形成了气候,如他们官寇勾结,联手反扑金国,如何是好?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出兵攻打南朝,否则南蛮羽翼丰满,恐怕就不好对付了。”
金世宗拍着书案大怒道:“赵构那小子又做美梦了,让他一片江南喘气,是大金国的恩赐,他竟然不知趣,欲迁都回汴京,那汴京在秦岭淮河以北,早晚要归我大金国所有,绝不能让他回去,立即出兵南朝,将那小子给朕绑到金国来,农安城的枯井是专为他们南朝皇帝准备的!”
哈迷蚩说道:“皇上所言甚是,立即出兵南朝,不能给南蛮喘息之机,且必须速战速决。但本次出兵与前几次不同。”
“有何不同?”
哈迷蚩上前一步说道:“以前出兵,由兀术大元帅独领一支兵马,昨夜微臣与兀术、兰屠夫两位大元帅商议,本次出兵须得两路兵马,两位大元帅各率一路,分头挺进,方能获得成功。”
“以前由皇叔一人率兵,便将那南蛮打得东躲西藏,今次为何要分兵两路?”
哈迷蚩答道:“以前兵伐南朝,只需对付朝廷兵马,而自五年前南蛮攻破农安城后,南朝又多了一支江湖草寇,这支草寇兵马虽说是乌合之众,但势力胜过南朝军队,厉害非常。如仍由兀术大元帅单独率军讨伐南朝,那南朝军队与江湖草寇联合夹击,兀术大元帅必会顾此失彼,很难在短期内取胜,由兰屠夫大元帅另率一支兵马,牵制南朝草寇,让兀术大元帅直逼临安,活捉宋高宗。”
金世宗原打算命兰屠夫率兵进中原,以破灭金兀术用金国钱财为儿子打江山的皇帝梦,现在见哈迷蚩要兰屠夫一同出征,正中下怀,心中暗暗高兴。他知道金兀术与兰屠夫虽然同为大元帅,但一个是五朝元老,一个是少壮派,二人常常面和心不和。兰屠夫同去中原,正好在暗中监视金兀术的一举一动,如果金兀术打下南朝不回金国,在中原另立江山与自己分庭抗礼,他便命兰屠夫趁金兀术立足未稳之际,将其杀掉,除去心头之患。
金世宗听说要活捉赵构,知道金兀术与哈迷蚩背着他已经将人马安排妥当,攻打南朝金兀术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心中不悦,仍装出十分高兴的模样,说道:“朕听得有些不明白,哈军师为何安排兰屠夫大元帅牵制南朝草寇,能否细细道来。”
哈迷蚩见金世宗感兴趣,说道:“微臣这几年一直跟随兀术大元帅招兵买马,南朝草寇之事不十分清楚,皇上若喜欢听,还是请兰屠夫大元帅从头述说,”
兰屠夫拱手说道:“回皇上,南朝军队自岳飞死后,近几年虽勤练兵马,但基本没有威胁,不少战将及岳飞旧部,已被秦桧或撤或调,或杀或贬,搞得支离破碎。我军要攻打南朝,其阻力不是朝廷军队,而是五前攻破农安那支江湖草寇。
那草寇号称中原义军,遍及南朝各个角落,南宋朝廷视为打家劫舍的强盗,多次派兵围剿而一无所获。他们平常聚啸山林,吃喝玩乐,无所事事,衣冠不整,游手好闲。一旦有外军入境,便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是一块打不烂嚼不动的大骨头。为清除这块骨头,未将与兀术大元帅及哈迷蚩军师已命夏日元帅等七人,潜入中原,暗杀草寇头目,他们已获得很好战绩。”
“什么好战绩?朕为何不曾听说?快说来听听。”
“那南蛮草寇核心人物欧阳锋今年春天发病,本来有一神医要去为他医冶,夏日元帅率众将军在途中奋勇拦截,拖延了时间,获得成功,那神医赶到时,欧阳锋已魂归西天。”
“干得好!”金世宗笑着说道。
“欧阳锋死后,”兰屠夫继续说道:“南蛮草寇仍十分活跃,除一些零散的所谓侠士外,还有青青山寨、秦岭山寨、剑南山庄和草鱼水寨等山寨人马。
“青青山寨地处中原西南边陲,以藏民为主,有一支极其厉害的草原骑兵,但这支骑兵远离中原,消息不通,只要不将我们讨伐南朝的消息传进去,他们不会走出草原,所以不足为患。
“第二支是蜀地西部的剑南山庄,山庄人虽说勤练武功,较为利害,但大多是酿酒工人,非我金国铁骑对手,五年前阿飞与飞蒙两位将军在临闾关外与其交过手,简直就如酒囊饭袋,如果不是来了大批南蛮援兵,他们早被消灭了。
“与剑南山庄一样不足为患的山寨还有草鱼水寨,这帮人住在阳澄湖,全是当地一群渔民,他们在水中可以翻江倒海,但基本没有陆地功夫,五年前攻打农安,本要凭借水上功夫突破农安护城河,但因天寒地冻而不敢下水,后来是军师午夜飞出主意命其割杂草,效仿孔明草船借箭而收取了我们的毒箭。所以只要不是水战,他们只有干瞪眼,毫无打仗能力。
“最令人头痛是秦岭山寨,地处军事要塞,中原核心之地,一有风吹草动,消息立即会从秦岭传遍中原。秦岭山寨聚集有数万人马,是一支极其厉害的山贼草冠,是进入中原的最大障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无山无派的散兵游俑,但都不足为患,最近得到消息,夏日元帅正率几位将军在大理国追杀周伯通、洪七公与小昔,他三人虽然武功利害,但到了大理国,便如落单的小鸟,纵有天大本事,也难逃一死。
“南蛮草寇军师午夜飞,原为黑山谷谷主,临闾关大战后升任草寇军师,此人广读兵书,足智多谋,且武功极其利害。她的儿子与草鱼水寨首领草鱼的女儿被夏日元帅等活捉,已送来金国,这两个孩子以后便是第二个陆文龙、张文虎。这事在南蛮草寇中震动极大,午夜飞至今不知两个孩子在何处,仍如无头苍蝇一般在中原四处寻找。如果大金国突然大兵入南朝,可给中原人一个措手不及,午夜飞虽是军师,但无心为南蛮草寇出谋划策,讨伐南朝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保证。”
“哈哈哈哈!”金世宗大笑着说道:“兰屠夫大元帅足不出金国,竟对南朝状况如此了解,不愧我大金国贤臣也!这些事你如何知道?”
“回皇上,是张文虎传回来的。”
“又是张文虎,南朝河间府太守张叔夜之子?他现在哪里?为什么对南朝之事如此清楚?”金世宗问道。
兰屠夫再次向四周扫视了一下,确信没有闲杂人后,说道:“他学成之后,本来要让其在军中效力,由于陆文龙反出金营之事,他师傅不让他再到军营,担心日后会成第二个陆文龙,安排他去南朝以游侠身份在江湖中行走,刺探南朝军情,与阿飞和颇骆双线联系,谁知他竟然混进了南蛮中原义军,且在义军中还有了较高的地位。”
金世宗看了一眼颇骆,问道:“颇骆总兵,你与阿飞、陆文龙、张文虎是师兄弟,你师傅是何方高人?竟然安排如此细密?且那张文虎与你及阿飞双线联系,张文虎在南朝究竟干什么,为何对南蛮草寇人马如此清楚?”
颇骆上前躬身答道:“回皇上,末将与阿飞、陆文龙、张文虎确系师兄弟,师傅是何方高人,末将实再不敢向你透露半分。我兄弟四人学成出山时,家师曾严厉告诫:谁要将他泄露出去,将被废掉武功,满门抄斩。至于张文虎在南朝究竟干什么,末将只能告诉你:他是家师一生授徒生涯的得意之笔。末将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实再不敢胡言乱语,望皇上体谅末将的苦衷。”
金世宗听颇骆如此一说,不便追问,沉默了一会说道:“如此看来,令师确系世外高人,既然不肯露相,朕也不便再问。”又对兰屠夫说道:“原来兰屠夫大元帅手中还有这张王牌,这些年你一直在朕身边,竟然没对朕说过半分,本要追究欺君之罪,五年前南蛮攻入农安城,你提前劝朕撤出黄龙府,否则朕就如他们的皇帝一般,被抓去关在南朝的枯井下,现在事情已经明白,朕念在五年前你的功劳上,不再追究。南蛮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来你们已商定好讨伐中原计谋,说来听听。”
哈迷蚩不冷不热地说道:“过去之事皇上不必再提,不是兰屠夫大元帅不告诉你,这件事乃金太宗老皇上在天会三年抓获南朝两个皇帝后安排的,他曾告诫微臣,绝不可对任何人透露此事,微臣谨遵先皇教诲,不敢对任何人说起,前皇帝完颜亮也浑然不知。兰屠夫大元帅当时年幼,更是不明白,是南蛮草寇攻打农安前夕才从阿飞口中得知。因先皇有诫,事关大金国社稷,兰屠夫大元帅也不愿将此事说出来。今日讨伐南朝计谋已定,兵粮已足,中原即将成为我大金国囊中之物,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微臣与兰屠夫大元帅将此事说与皇上,还望皇上多多体谅臣等为是。”
哈迷蚩这番话,虽说是要金世宗“体谅臣等”。却再次在金世宗面前摆老资格:这天大秘密,前皇上都浑然不知,何况你一个晚辈皇帝。所以进攻中原之事,不是你金世宗说了算,与“奏章只是一则请示出征的文字”相互配合,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只能由我们老辈人作主。
金世宗也是战争狂,一直对吞并中原抱有极大野心,当年海陵皇帝只要半壁江山,他便骂海陵皇帝小儿科,做事不大气,在吞并中原这一点上,他与金兀术、哈迷蚩观点一致,但他看不惯金兀术和哈迷蚩那种功高压主的模样,更不愿金兀术将金国的人马钱财拿到中原去另立江山,所以想换兰屠夫出征。现在见哈迷蚩下了最后通牒,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有又金兀术在一旁瞪起双眼看着他,只好说道:“朕已说过不再追究,还出什么体谅之言,快说说讨伐南朝的计谋。”
兰屠夫和哈迷蚩左右游说,终于说动金世宗,现在要哈迷蚩说岀兵攻打南宋朝的计湈,不知哈迷蚩如何回答?如果金国再次岀兵,南宋朝廷和中原义军如何应对?请看第四十八章:抢江山南悠撕告示,解花毒兄弟救王子。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