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1007
阅读:6892
发表:2014/8/30
81章 都市 小说
《美女草莽》第67章:谷主借死人传话**元帅夺兵权比武
0
…
66
67
68
…
80
全部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4-X-01011】
夏日上岸后,看了一眼遍地的金兵尸体,知道自己带出的一万人马全军覆灭,回临安向金兀术交不了差,不问斩也得撤职,对着雁渡寒拱手说道:“感谢姑娘不杀之恩,败将如有来生,当结草衔环,报答姑娘。”
雁渡寒指着遍地尸体,大声说道:“这就是你们的大金铁骑,惶惶不可终日的北金军队。你不用对本谷主说谢,你们在中原干了不少坏事,罄竹难书,杀一百次也罪有应得。留你等性命非本谷主心慈手软,是要让你回去告诉金兀术:别如缩头乌龟似地躲在临安不出来,有种将二十万北金大军带到雁荡山去,本姑娘在雁荡山下与他摆开阵势决战一场,是英雄好汉就来,是缩头乌龟就爬出临安滚回北金去!如若不然,本姑娘立即率四十万人马,去北金黄龙府端了他的老窝!”
夏日看了一眼破天和乌龙,问道:“今日兵败如此,不知二位将军有何打算”
“听从元帅吩咐!”二人同时回答。
夏日对雁渡寒说道:“姑娘所说之话,恐败将已没有机会向金兀术转达。”
“为何?”雁渡寒问道。
“经此一仗,败将人马全军覆灭,谁还敢去见金兀术,看着这满地尸体,败将兄弟三人决定退出这场战争,还望姑娘成全。”
“你们要去哪里?”雁渡寒问道。
“这个……,”夏日犹豫了一下,说道:“天下之大,何处不是我们的安生之所,只求姑娘放过我等便可。”
雁渡寒说道:“只要三位不再杀中原人,中原人也不会为难你们,何去何从,三位自便吧。”
夏日、乌龙、破天三人骑上马,向雁渡寒拱了一下手,打马而去。
三人没有回秦府见金兀术,骑马悄悄绕过临安,顺沿海线逃回金国后,进黄龙府向金世宗谎说是受金兀术指令,回国禀告攻破临安战绩。金世宗闻言极其高兴,没有丝毫怀疑,更没多想禀告战绩何须元帅将军亲自回朝,兴奋中重奖了三人。第二天早朝时,三人没有上朝,金世宗差人去府中相请,说请三人上朝向文武大臣谈南朝战况,结果去的差人回报金世宗,说三人携家带小,逃得无影无踪。
若干年后,窝阔台继承蒙古汗位,称合罕皇帝,率蒙古大军,联合宋军、中原义军共同征讨金国,中原义军先锋万歆和於苓在北漠迷路,误入一偏远山谷,见那山谷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住着三户人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不说后话,也不说雁渡寒、叼中华一行如何去雁荡山,只说芦苇荡里的死尸,在那横七竖八的尸体中,却有一个大活人,这人就是南宋朝御林军前营统制张俊。
张俊和秦阿土是秦桧身边一武一文两大心腹,秦阿土在大理崇圣寺翻船出家后,秦桧将秦府内外的一切文武事务都交给了张俊。金兀术派夏日率兵追击叼中华一行时,秦桧暗中派张俊跟在三人后面,出城探看情况。老奸巨猾的秦桧担心张俊被江南百姓和义军认出后日子不好过,叫他换上金兵服饰,混在金兵队伍里观察夏日三人及打探义军的情况。当三人迷路及与雁渡寒等打斗时,他一直默不作声,在一旁静静观看,后见子墨等率领的义军包围了芦苇荡,他认识子墨等四员宋将,听秦阿土说过四人投奔草鱼水寒的事情,知道子墨曾是韩世忠将军手下得力战将,亦是水中大战的高手,曾协助韩世忠在黄天荡围困金兀术四十八天,金兀术数万人马都将他没有办法。今日芦苇荡河流纵横,遇到水战高手,夏日这一万人马算死定了。他知道今日再劫难逃,趁两军混战之机,将金兵的血抹在自己身上,倒地装死。
云冰如、叼中华、雁渡寒等与夏日等的打斗及后来的对话,被活死人张俊看得一清二楚,听得明明自白。待三人与夏日等走后,他连忙从地上爬起,偷偷追上前,躲在芦苇丛中观看,见雁渡寒等人召集两万人马浩浩荡荡去了雁荡山,确信雁渡寒说在雁荡山摆战场不是假话后,急忙骑上一匹受伤战马,跌跌撞撞地逃回了秦府。
在秦桧和金兀术面前,他将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夸大其辞,说得活灵活现。说夏日不仅中了草寇的埋伏,还有朝廷军队的将军出现,估计草寇与军队约有十万之众。当金兀术告诉他那书生将军是岳飞余党叼中华时,他将芦苇荡的战事、雁渡寒与夏日的对话等,夸大到了极其荒唐的地步:说草寇中有一女首领,不仅长得极其漂亮,武功利害,且会飞行,其飞行速度如闪电,比弓箭快一百倍。还说夏日等三人被那女首领美色迷惑,放弃攻打,未战先逃,使一万大金国雄兵遭到覆灭。最后他告诉金兀术,说那女首领放出话来:如果金兀术呆在临安城不出去,做缩头乌龟,不去雁荡山与她摆阵决战,她立即就会率中原义军四十万人马,去金国黄龙府操金兀术他十八代祖宗!
张俊害怕难逃贪生怕死之责,不仅无中生有,还将雁渡寒的话无限夸大,将“端他的老窝”说成“操他十八代祖宗”,这一夸大之词无意中帮了中原义军的大忙,金兀术听后气得咬牙切齿,暴跳如雷。当即抓起金雀大板斧,十分生气地对秦桧说道:“秦相国,看看你们南朝这些草寇,简直无法无天!本大元帅马上集合人马,杀奔雁荡山去,要看看那黄毛丫头究竟有多大能耐!”
秦桧投靠金国,卖国求荣,视金兀术如上宾。但一个杀人魔王住在自己府上,总感觉周身上下不舒服,时时如坐针毡,说不准金兀术一时不高兴,一板斧将自己脑袋砍掉也难说。听得金兀术说要去雁荡山打仗,心中暗暗高兴,终于可以送走这瘟神了。但嘴上仍然说道:“大元帅何必与那草寇一般见识,只需往在本府,不与他计较便是。”
哈迷蚩也说道:“秦相国所说甚是,那南蛮义军乃江湖草寇,只懂钻山沟、爬地洞、下河沟、摸鱼虾等不登大雅的雕虫小技。他们使的正是雕虫小技中的调虎离山之计,其目的是要将大元帅调出临安,只要我们撤出,南朝又回到南蛮手中,望大元帅三思。”
金兀术怒道:“本大元帅便当了这南朝皇帝,南蛮草寇隔三叉五进城捣乱一番,今日烧龙轿,明日烧胡须,如此折腾让本大元帅如何吃得下,睡得着?这样的皇帝当着有何意义?”说完又看了一眼张俊,对秦桧说道:“秦相国,将那皇帝位置留着,待本大元帅去将草寇杀光回来再坐,张统制熟悉江南路道,作本大元帅的开路先锋,一起攻打雁荡山!”
叼中华、良弓、雁渡寒、雪莲等大败夏日率领的一万金兵于临安城外芦苇荡,按云横总兵事前筹谋,子墨、张胜二人各率五千人马居左,王福、李朝各率五千人马居右,叼中华一行居中,一路浩浩荡荡,走走停停,两日之后,见雁荡山遥遥在望。
雁荡山位于江南温州,人说她是一座大美之山,众多诡形殊状的峰嶂洞瀑,错落分布于这座大山之中,大美难状,大景难绘。诗人曾赞叹她“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古往今来,雁荡山已被无数文人的笔尖一再切割,一再摹写,一再雕绘。 据说最早叩开雁荡之门的著名文人是南朝诗人谢灵运,但他仅仅是叩开大门而已,在云遮雾罩、乱石荆蔓挡道的门前蹑足而止,未能一窥雁荡山的奥密。
真正使雁荡山名彰于外的是唐代三位僧人,一位是西域诺巨那;另一位是画《山川两戒图》、留下“南戒尽于雁荡”之语的一行和尚;最后一位是写出脍炙人口的名句“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的晚唐诗僧贯休。三位僧人的光临,使雁荡山“始于唐,盛于宋”,由于起步较晚,未能在中原“五岳”中分得一席之地。雄奇而不失蕴藉,散淡而不显枯寂,幽深外复有畅旷,险峻处也带秀丽,“雁荡自奇,不附五岳;龙湫所注,别为一川”,在前辈文人所有关于雁荡山的文字中,此联最是令人神往!
众人来到山前,见云横、杨玉瑶夫妇早已等候多时,云冰如见到爹娘,高兴得忘乎所以,立即大叫着“爹!娘!”跑了上去。
云横见女儿跑上前来,一脸严肃:“什么爹啊娘的,要叫云总兵,杨副总兵。”云冰如见父亲一脸严肃,吓得不敢说话,伸了一下舌头,跑到母亲杨玉瑶身边站着。
杨玉瑶嗔了云横一眼:“看你那神气样,将我乖女儿吓出病来,我可要找你算帐!”
云横见众人到来,立即迎上前去,拱手说道:“众位辛苦,快进大帐歇息。”
进得帐中,见里面空空如也,无桌无椅又无凳,只是大帐四周摆放了一些较平滑的石头。小玩子说道:“云总兵,这就是你的中军帐?叫大家进来坐石头,太不合情理了吧。”
云横笑了笑:“当然不合情理,哪能与你们草鱼水寨相比,喝的碧螺春,吃的大闸蟹,坐的竹椅子,观的是阳澄湖美景。这是雁荡山,除了石头就是树,我们只在这里等金兀术到来,打一仗就向秦岭撤退,不在此安营扎寨,何须讲究许多。”
雁渡寒说道:“云总兵说得甚是有理,打仗何须讲究。既然如此,何不叫众人一同到帐外的小山坡上休息,那里有石头、有树、有草,空气也好,还能看见前面的官道,如金兀术追来,也好提前作一些准备。”
一行人来到山坡上,杨玉瑶安排众人坐下,云横说道:“雁谷主尽可放心,本总兵与玉瑶早已安排完毕,金兵追来,仍由子墨、张胜二将各率五千人马居左、王福、李朝各率五千人马居右,本总兵与玉瑶率一万人马居中,以牵金兀术鼻子为主,各位一同随行便是。”
叼中华说道:“有云总兵率领,这仗好打多了。”
“叼将军不必如此说,打仗还得仰仗众位,说说吧,这次进临安城都干了些什么?金兀术可被你们激怒?”云横问道。
云冰如正与杨玉瑶说临安之事,听得父亲问起,立即抢着回答:“可好玩了,我和卓玛姐姐去抢金兀术的雪火龙战马,金兀术被我狠狠地抽了两鞭,脸上打出一个大红十字架来。”
“哦,有这事?你不怕?”云横瞪大双眼,看着云冰如,有些似信非信。
“有什么可怕的?”杨玉瑶将云冰如拉在身边坐下,摸着女儿的头发对云横说道:“我杨玉瑶的女儿,那还有假?她外公亲自执鞭传教,当然尽了全力。我爹的功夫与欧阳前辈不相伯仲,没有两鞭子,还能在三秦大地上立足?如儿,好样的,有你娘的味道,当年娘在秦岭山下,大金三英率四百金兵追杀扎西多吉和悠悠,你娘一鞭将鲁水城打下马来,让他在地上来了个狗吃屎。”
云横看着夫人和女儿笑了笑,对杨玉瑶说道:“说得津津有味,莫非女儿与我毫无干系?是你一人所生?有能耐在没嫁给本总兵之前,怎不在你娘家先生一个出来让我看看。”
“你!”杨玉瑶的脸一下红了。
“哈哈哈哈!”众人一阵轰堂大笑。
笑过之后,云横正色说道:“本总兵说东你娘俩说西,不着边际,眼看金兀术就要追来,怎样打才不露牵引痕迹,心中没数,众位先说说城里的情况。”
叼中华将金兀术进城后与南宋签订契约、秦桧为金兀术制龙轿、以及在城中招摇过市及打斗等说了一遍。云横听后气愤地说道:“秦岭至准河一线划归北金,中原的大好河山被砍掉一半,赵构皇帝真是窝囊透顶,对天下百姓犯下了滔天大罪,历史上将记载他这耻辱的一笔,天下不知又有多少百姓要遭殃。”
“可不是,”雁渡寒接着说道:“卖国告示一贴出,立即引来大批百姓围观,叼将军说了几句公道话,御林军就要抓人,我们及时赶到,与御林军和几员北金大将打了起来。”
“后来呢?”云横又问。
众人七嘴八舌地将城里的事说完,又将在城外芦苇荡斩杀一万金兵之事说了一遍,直听得云横连连叫好。
良弓有些不高兴,说道:“云总兵,你别听了一半就叫好,这仗打得虽然很过瘾,但在下对芦苇荡一战也有看法,本人要状告雁谷主。”
“哦,”云横笑道:“你莫非要为湿鞋之事在本总兵面前再与雁谷主争个是非高下?”
良弓在云横面前状告雁渡寒,不用疑问,定是在芦苇荡箭射夏日,雁渡寒飞身扑救之事,他当时极其生气。良弓和叼中华在秦岭训练兵马时,在和秦岭山寒众好汉闲聊中,曾说起当年大闹黑山谷之事,西北狼告诉他:听午夜飞说,四大护卫其实也是苦命人,本是中州一带名门望族之后,属千金之体,父母被金兵杀害,金兀术要将她们送去金国学武,是午夜飞听见哭声,杀死押送金兵救出来的。既然雁渡寒与金兵有血海深仇,为何又要飞身扑救金国元帅?在草鱼水寨良弓曾听扎西多吉说义军中埋藏有奸细,难道雁渡寒就那奸细?但红尘大师赠玉蝴蝶说“两只蝴蝶中深藏玄妙”的话时,雁渡寒当时并不在场。良弓实在想不明白,只好向云横告状,要雁渡寒拿话来说。
良弓见云横问起,说道:“湿鞋之事是本人与雁谷主开玩笑,现在要就事论事,在下对芦苇荡一战有些看法,不得不说。北金元帅夏日在中原干了不少坏事,尤其绑架歆儿苓儿,罪不可恕。这次被义军将其围困在芦苇荡中,与叼中华打斗马脚踩空,掉进河里,正是杀他的大好时机。在下开弓射头,谁知箭矢将穿过其头颅之际,雁谷主不顾一切飞身扑救,致使夏日死里逃生。当年在农安城外,金兵偷袭我大营,叼中华欲杀鲁水城,被北金公主呼儿长鞭解救,呼儿从小生长在北金,与鲁水城是儿时好友,这也罢了。可在芦苇荡,雁谷主长剑扑救北金元帅,是何居心?难道与夏日也是好朋友?请云总兵明辩。”
“哦!有这等事?”云横有些不信,问雁渡寒:“雁谷主,良弓所言是否真实?为何如此,说来听听。”
雁渡寒看了良弓一眼,答道:“确有其事,本谷主不仅救了夏日性命,还放走了他与破天、乌龙两员北金大将。”
“算你没在云总兵面前撒谎!”良弓有些得意。
“本谷主没必要撒谎!”雁渡寒冷笑了一声,不慌不忙地说道:“芦苇荡一战,义军杀死一万金兵,按北金惯例,战场上全军覆灭,主将回去必定问斩,那夏日与破天乌龙已是败军之将,纵然逃得回去,也难免一死,本谷主临危救他一命,乃是攻心之计。”
良弓说道:“死了活该!义军打仗,杀的就是北金人,不想让他死,还打什么仗?不如散伙回家睡觉去。”
雁渡寒又看了良弓一眼:“你知道什么?你以为只有三员金将率一万兵马?还有一人夹在金兵群中,不知你是否看出来?”
“还有谁!”良弓有些不解。
雁渡寒对云横说道:“本谷主不知道那人是谁,在临安城打斗时,见他一直在秦桧与金兀术二人之间奔忙,应该是秦桧面前的红人,但他为何作金人打扮,令人有些费解。”
叼中华说道:“在秦桧与金兀术身旁,除几员北金大将外,另一人是御林军前营统制,不知姓什名谁,雁谷主说的莫非是此人?”
“正是此人。”雁渡寒答道。
“秦桧身边有一文一武两大红人,”云横说道:“文官是秦府大总管秦阿土,武官叫张俊,不知雁谷主说的是其中哪一个?”
“张俊!”叼中华抢着说道:“原来是这个歹人,他原是一名抗金将领,与岳元帅、韩世忠并称南宋三大将,武功十分高强,这厮一直嫉妒元帅,后投靠秦桧,帮秦桧制造伪证,陷害元帅父子于风波亭。本将军不认识他,在临安与他打斗时,可惜兵器不趁手,留了他一命。雁谷主既然在芦苇荡看见他在金兵群中,为何不早说?否则本将军绝不放过他!”
“原来如此。”雁渡寒继续说道:“本谷主认出他后,不知他混在金兵群中是何用意,便不露声色观察,后来见子墨等四员宋将率义军包围了芦苇荡,众金兵慌乱中四处奔逃,张俊却趁我们与夏日、乌龙、破天打斗时,不伤自败,倒在地下装死。本谷主看出他是活人后,没有声张,又见夏日落水,良弓举箭射杀,情急之中出手救了夏日。
“完颜阿骨打创立北金后,立下规定:凡出征将士,如在外全军覆灭,不带一兵一卒,只身回营者,立斩不论。三人带出的兵马已被子墨等将军杀了个一干二净,夏日等人知道后果,决不敢回临安见金兀术,惟一出路就是逃走,他们逃走后,谁又去给金兀术带话?本谷主不可能对着躺在地上的活死人张俊去说吧?
“本谷主救出夏日,放走他们三人,知道他们宁死也不敢回临安,但仍不动声色地将要对金兀术说的话,对他们大声地说了一遍,其目的是要让张俊听得明白,我们走后,利用他回去向秦桧和金兀术禀告,金兀术听后必会暴跳如雷,撤出临安,率大军向雁荡山追来。”
接着,雁渡寒又将对夏日说的话,向云横和众人说了一遍,直听得云横不住地点头。
“高!确实是高!”云横竖着大拇指,高兴地说道:“难怪午夜飞从大理去北金前,托小沙弥带信给奕荣盟主,说她不在之时,雁谷主可任军师之职,今日观之,果然不假,佩服佩服!”
雁渡寒笑道:“感谢云总兵夸奖,杀死夏日,金宋战争仍不能停止,本谷主也是一时情急才想出此招,还望云总兵多多指教为是。”
良弓听了雁渡寒的解释,感觉自己在云横总兵面前告状,有些对不住她,上前说道:“你早说明白就没有这场误会,良弓佩服,不过以后你当了军师,可别给在下小鞋穿。”
雁渡寒怒道:“乱嚼什么舌头!谁说本谷主要任军师?谁敢给你穿小鞋,只要你不乱说湿鞋,天下就太平了。”
“哈哈哈哈!”众人一阵大笑。
这时,一位士兵气喘喘地跑上山坡,对云横说道:“启禀云总兵,金兀术率大军追来,前路先锋已离雁荡山不远,请云总兵定夺。”
“来得好!”云横一拍大腿,高兴地对众人说道:“下山去迎接金兀术大元帅。”众人随云横下得山来,见山下的平地上,义军一万人马整齐排例,虽衣冠各异,但军纪严明,人人斗志昂扬,精神饱满。
云横来到队伍面前,扫视了一遍,挥手说道:“义军将士听着:金兀术已率大军追来,约有近二十万兵马,义军是打不过的,我们的战术是:金兵不追,我们不跑,金兵若追,我们就跑,要将他们拖出江南,牵到秦岭,众军士可明白?”
“明白!”万人同声回答,声震雁荡山!
声音一落,只见前面尘头大起,约有四百匹快马奔来,叼中华看了一眼领头人与后面四百军士的服饰,对云横说道:“来者是朝廷御林军,金兀术为何会命御林军打头阵?他们都是中原人,领头的就是御林军前营统制张俊。”
雁渡寒说道:“此人正是芦苇荡里那活死人。”
张俊奔到阵前,顿时惊呆了,云横夫妇他不认识,见二人在叼中华一群人中间,后面还有一万人马严阵以待,知道云横是领头的。明白这群草寇是有预谋地到临安捣乱,芦苇荡杀人,雁荡山阻兵,立即一挥手,勒紧马缰,压住阵脚。
有金兀术近二十万大军在后,张俊毫不惊慌,大刀指着云横,骂道:“大胆反贼,竟敢阻挡朝廷御林军,识实务的,快快下马投降,本统制保你等一个全尸。若然痴迷不误,金兀术大元帅二十万兵马瞬间便到,大金铁骑将你等踏成肉酱,尸骨无存!”
云横冷笑着说道:“原来阁下是朝廷御林军前营统制,既为御林军首领,为何不在临安城保护赵构那狗皇帝,却带着御林军与北金兵马跑来荒郊野外,是何道理?”
“朝廷大事岂是你等江湖草寇能明白,”张俊有意拖延时间,等金兀术到来:“南宋朝与大金国已缔结友好邻国,签定了地界契约,秦岭至淮河一线已属金国领地。金国兵马在自己土地上,谁说要本统制带着?纵使不划界线,缔结友好关系,亦是友军,你等江湖草寇,不明朝廷事理,休得从中作梗!”
云横见御林军后面又起尘头,知道金兀术率大军到来,心中暗暗高兴:终于将这老贼牵出了临安城,免去了百姓受难。立即拔出长剑,指着张俊大骂道:“狗奸贼!一口一个大金国,真是不要脸到极至,难道北金人是你的袓宗?你这不要脸的卖国贼,前番与秦桧勾结,制造伪证陷害岳元帅父子于风波亭,今番又卖国求荣,割地划界,只差没将自己老祖宗一并卖掉,本总兵不屑与你这卖国走狗磨牙,滚一边去!给你后面的北金爹让条路出来!”
张俊回头看了一眼,见金兀术大军到来,一边让路,一边说道:“真是不知好歹的草寇,死到临头还嘴硬,看大元帅如何收拾你等!”
金兀术和哈迷蚩带着苦烈八、飞蒙、尤文图、阿飞四员大将,快马加鞭冲上前来。见义军挡住去路,不与任何人搭话,挥着金雀大板斧,怒气冲冲地问道:“是谁说要率四十万人马去黄龙府操本大元帅十八代祖宗的?说这话的人给本大元帅站出来!”
义军人马排一字长蛇阵站立金兀术面前,云横与杨玉瑶居中,左首是叼中华、良弓、雪莲、小玩子、浪翻云,右首是雁渡寒、达娃卓玛、云冰如、孔雀翎、蓝蜻蜓、雨夜蝶。金兀术出阵后一句无头无尾的问话,使众人如坠五里云烟,因为谁也没说过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金兀术为何会冒出这样的话来。
张俊上前,大刀指着雁渡寒对金兀术说道:“就是那穿红衣的小娘们。”
“哈哈哈哈!”良弓终于又找到戏说雁渡寒的借口,大笑道:“雁军师、雁谷主,雁妹妹,雁渡寒,你一个黄花大闺女,自己尚且待字闺阁,操金兀术他十八代祖宗的话你也说得出口?”
雁渡寒是个十分聪明的人,立即明白是张俊为逃避装死的罪责,在金兀术面前夸大其辞。将她说的“端了他的老窝”改成“操金兀术他十八代祖宗”。正如良弓所说,自己是一个待字闺阁的黄花大姑娘,怎会说出如此粗野的话来?不由大怒,双目圆睁,拔出长剑指着张俊大骂道:“好你个不要脸的卖国奸臣,认贼作父。本谷主看你是中原人,芦苇荡中放你一马,早知如此,不如一剑杀了来得干净,出阵吧!先替你北金干爹吃本谷主一剑!”打马就要冲出阵去。
张俊与岳飞、韩世忠并称南宋三大将,其武功自有过人之处,叼中华知道雁渡寒智慧超群,但武功绝不是张俊对手,立即上前拉住雁渡寒:“雁谷主且慢!张俊帮助秦桧陷害岳元帅父子,本将军早想取他性命。他马上功夫极其高强,今番出阵,非同一般比武,定是性命相博,待本将军打第一阵,先将他一枪挑了,为岳元帅父子报仇。”
云横说道:“叼将军说得不错,先将这认贼为父的卖国奸臣挑了,省得他碍手碍脚,本总兵命你打头阵,务必将张俊挑于马下,不得空手而回!”
“得令!”叼中华从马肚兜里取出机关枪,轻轻一抖,立即变成一支丈二长枪,一声呼啸,打马冲出阵前。
金兀术见是叼中华打头阵,对军师哈迷蚩说道:“又是这个老油条,每次捣乱都少不了他,当年谋杀岳飞时,为何不将他一并杀了,生出这许多事来。”
哈迷蚩说道:“大元帅有所不知,当年本军师与秦桧商议,让他叫宋高宗那昏庸皇帝发金牌召岳飞回朝,我军佯装暂退,岳飞见战事不紧,定会率叼中华与其他战将一同回朝,本可一网打尽。谁知秦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天之中竟冒充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引起了岳飞怀疑,便将所有战将留在军营,只带儿子岳云回朝,所以留下了祸患。”
“真是无能之极!”金兀术大叫道:“谁能将那厮的头砍下来,本大元帅坐了南朝皇帝宝座,他便是开国第一大元帅。”
苦烈八、飞蒙、尤文图、阿飞四员大将立在金兀术旁边,四人与叼中华在龙云镇交过手,知道叼中华极其历害,要砍下他的头不是易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打头阵。
张俊仗着有金兀术近二十万大军,欲在金兀术面前立头功,他想到当年与岳飞比过武,二人打成了平手,叼中华是岳飞手下战将,自会比岳飞技低一筹,拿下叼中华,是不存在任何问题。张俊与岳飞、韩世忠并称南宋三大将,为何张俊要与岳飞比武?此事说来话长。
绍兴七年,大将刘光世因屡惧金兵,被宋高宗以议和的名义召回,罢去兵权。刘光世被罢权后不久,岳飞和张俊同时回朝述职,完毕与宋高宋一道,在临安城楼上散步,三人就刘光世所率领的淮西军归属权问题,进行过一次长谈。
岳飞当时有十万人马,淮西军也有十万之众,他向宋高宗提出:将淮西军划归岳家军,经过整编训练后,他就有了二十万军队,先将金兀术打败后,再率二十万军队讨伐金国,将徽、钦二帝救回来,完成他“直捣黄龙救二帝”的抱负。
宋高宋对岳飞既极其喜欢,又十分憎恨,喜欢是因岳家军常打胜仗,他幻想着岳飞将金兀术赶出中原后,自己好好地做个皇帝,不再受寝食难安之苦,让中原百姓都过上平静的生活,在驱赶金兀术这一点上,他的心境与岳飞是一致的。憎恨是因救二帝这件事,宋高宗有自己的想法:我现在已经是中原的皇帝,你岳飞为何如此不明事理,非要去将二帝救回来,他们回来后,三个皇帝共同当朝,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哥哥,你叫本皇帝坐哪个位置?莫不是想逼本皇帝下台?宋高当时心里是这样想,但却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岳飞后来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绞杀于风波亭,宋高宗是点头同意了的,与他“直捣黄龙救二帝”的抱负有很大关系。
张俊当时已经投靠了秦桧,但外人一点知,他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心想如果岳飞收编了淮西军,获得指挥权,必会如虎添翼,一是将来秦桧难以控制;二是打进金国后,不但救出二帝,秦桧的卖国行径会彻底暴露,秦桧倒下,自己也会受牵连。所以在宋高宗面前,公开与岳飞争抢淮西军的指挥权,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二人争得面红耳赤,宋高宗对二人的心思一清二楚,不便公开偏袒任何一方,只好想出折中的办法:比武决定胜负。
第二天,二人在临安城举行了一场大比武,朝中所有文武官员齐聚演武场观战。二人从早上杀到黄昏,来来往往打了近千个回合,斗得精疲力竭,最后打成平手,准西军的指挥权问题,使宋高宗一时难以决断。
第三天,岳飞和张俊各自回到自己的军队,秦桧知道二人比武之事后,向宋高宋建议:淮西军既不给岳飞也不给张俊,让其独立,指挥权交给刘光世的部将王德统制。
淮西军中,与王德同为统制的还有一人,名叫郦琼,二人本来不合,见军权落入王德手中,心中极不满意,成天在军中率众闹事,宋高宗只好命王德率军撤回建康,并令刑部侍郎吕沚进淮西军节制郦琼。吕沚进淮西军后,表面安抚郦琼,暗中却向朝廷请求,要罢免郦琼的兵权。事情被秦桧知道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煽动郦琼发动叛乱。郦琼杀死吕祉等人后,带领近十万余人投降了金国傀儡伪齐刘豫,史称“淮西兵变”。宋高宗知道郦琼投降金国后,后悔不已。
再说张俊见金国大将谁也不愿打头阵,金兀术又说了“谁能将那厮的头砍下来,本大元帅坐了南朝皇帝宝座,他便是开国第一大元帅”的话,利欲熏心,想到岳飞与自己打个平手,叼中华肯定不及岳飞,开国第一大元帅的位置自己坐定了。立即提刀打马,对金兀术拱手说道:“大元帅,末将愿打头阵,将那叼中华立斩马下!”
张俊没有想到,当年岳飞与他比武,是为了收编淮西军十万人马,壮大岳家军后,要去讨伐金国营救二帝,但宋高宗当时的一句话使岳飞有些心灰意冷,宋高宗说“朕的家事非卿所当顾”,意思是说救不救二帝是我们赵家的事,不是你岳飞说了算,也不是你管得了的。在这种心境下,岳飞又因他是一员抗金大将,对朝廷曾立下功劳,不屑与其性命相搏,败给他岳飞心有不甘,胜了又扫他的面子,为大宋江山社稷,比他技高数筹的岳飞与他打成平手,是用了一番心计的。
“如此甚好!”金兀术点头同意,话音刚落,只听叼中华在阵中大叫道:“死不要脸的,竟然在金狗面前自称末将,大宋朝的脸让你丢尽了,先吃本将军一枪!”打马向张俊冲去。
张俊与叼中华在城中打过一场,叼中华使剑不能全盘施展,他误以为叼中华武功不济,见叼中华冲上前来,张俊大叫道:“岳飞沥泉枪号称天下第一,与本统制也只打个平手,你这厮乃岳飞手下战将,竟敢与本统制一争高下,真是既不怕死又不要命,不知天高地厚,本不屑与你打斗,但你这厮太狂妄,先将你脑袋砍下再说!”
两马奔至中场,张俊立即先发制人,运足全身力气,一招单刀贯耳,向叼中华头上砍过来,他在金兀术面前立功心切,恨不能一刀将叼中华脑袋砍掉半边,来个马到成功。
叼中华长项是长枪大马,只要有这两样,休说张俊,金兀术也不看在眼里。见大刀砍来,立即举起长枪,在大刀片上重重一敲,只听金铁交鸣,张俊被震得手臂发麻,倒退一步,口中问道:“你小子得了岳飞真传?”
叼中华长枪一横,勒住马缰笑道:“元帅的大名也是你叫你?告诉你:元帅视本将军如兄弟,父子二人被你与秦桧害死,英灵不散,雄风犹存,时时在本将军左右暗中助威,元帅命本将军今日取你狗命,本将军不敢有违,要得罪了!”双腿一夹马肚,那马突然飞身而起,长枪如一道寒光,直向张俊射去!
张俊一边反击,一边骂道:“说什么英灵不散,雄风犹存,纯粹是放狗屁,老子生不怕人,死不怕鬼,岳飞的骨头早已变成了鼓槌,想要取本统制性命,你小子还嫩点!”
二人一边打一边斗嘴,刀来枪迎,枪去刀挡,来来往往战了四十余回合,不分胜败。云横见叼中华久战不下,对杨玉瑶说道:“刺激张俊一下。”杨玉瑶会意,立即指挥一万义军人马有节奏地一遍又一遍地高喊“杀了张俊!杀了张俊!”瞬时间喊声惊天动地,一浪高过一浪!
张俊作为金兀术的先锋,只带了四百名御林军。他平时仗着秦桧这棵大树作威作福,御林军士兵对他极其反感。不少人家中都受过金兵伤害,出城追赶义军,心中一万个不愿意,迫于张俊淫威又不敢不来,现在看张俊与叼中华打斗,又见义军喊声震天,谁也不愿为他助威,全都默默地骑在马上坐山观虎斗。
二人一个是岳飞帐前第一战将,一个是南宋朝三大将之一,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叼中华一心要为岳飞报仇,张俊要立争做开国第一大元帅,可谓各有意图,不知二人究竟谁高一筹?请看第六十八章:叼中华回枪挑张俊,罕不离率军困白马。
雁渡寒指着遍地尸体,大声说道:“这就是你们的大金铁骑,惶惶不可终日的北金军队。你不用对本谷主说谢,你们在中原干了不少坏事,罄竹难书,杀一百次也罪有应得。留你等性命非本谷主心慈手软,是要让你回去告诉金兀术:别如缩头乌龟似地躲在临安不出来,有种将二十万北金大军带到雁荡山去,本姑娘在雁荡山下与他摆开阵势决战一场,是英雄好汉就来,是缩头乌龟就爬出临安滚回北金去!如若不然,本姑娘立即率四十万人马,去北金黄龙府端了他的老窝!”
夏日看了一眼破天和乌龙,问道:“今日兵败如此,不知二位将军有何打算”
“听从元帅吩咐!”二人同时回答。
夏日对雁渡寒说道:“姑娘所说之话,恐败将已没有机会向金兀术转达。”
“为何?”雁渡寒问道。
“经此一仗,败将人马全军覆灭,谁还敢去见金兀术,看着这满地尸体,败将兄弟三人决定退出这场战争,还望姑娘成全。”
“你们要去哪里?”雁渡寒问道。
“这个……,”夏日犹豫了一下,说道:“天下之大,何处不是我们的安生之所,只求姑娘放过我等便可。”
雁渡寒说道:“只要三位不再杀中原人,中原人也不会为难你们,何去何从,三位自便吧。”
夏日、乌龙、破天三人骑上马,向雁渡寒拱了一下手,打马而去。
三人没有回秦府见金兀术,骑马悄悄绕过临安,顺沿海线逃回金国后,进黄龙府向金世宗谎说是受金兀术指令,回国禀告攻破临安战绩。金世宗闻言极其高兴,没有丝毫怀疑,更没多想禀告战绩何须元帅将军亲自回朝,兴奋中重奖了三人。第二天早朝时,三人没有上朝,金世宗差人去府中相请,说请三人上朝向文武大臣谈南朝战况,结果去的差人回报金世宗,说三人携家带小,逃得无影无踪。
若干年后,窝阔台继承蒙古汗位,称合罕皇帝,率蒙古大军,联合宋军、中原义军共同征讨金国,中原义军先锋万歆和於苓在北漠迷路,误入一偏远山谷,见那山谷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住着三户人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不说后话,也不说雁渡寒、叼中华一行如何去雁荡山,只说芦苇荡里的死尸,在那横七竖八的尸体中,却有一个大活人,这人就是南宋朝御林军前营统制张俊。
张俊和秦阿土是秦桧身边一武一文两大心腹,秦阿土在大理崇圣寺翻船出家后,秦桧将秦府内外的一切文武事务都交给了张俊。金兀术派夏日率兵追击叼中华一行时,秦桧暗中派张俊跟在三人后面,出城探看情况。老奸巨猾的秦桧担心张俊被江南百姓和义军认出后日子不好过,叫他换上金兵服饰,混在金兵队伍里观察夏日三人及打探义军的情况。当三人迷路及与雁渡寒等打斗时,他一直默不作声,在一旁静静观看,后见子墨等率领的义军包围了芦苇荡,他认识子墨等四员宋将,听秦阿土说过四人投奔草鱼水寒的事情,知道子墨曾是韩世忠将军手下得力战将,亦是水中大战的高手,曾协助韩世忠在黄天荡围困金兀术四十八天,金兀术数万人马都将他没有办法。今日芦苇荡河流纵横,遇到水战高手,夏日这一万人马算死定了。他知道今日再劫难逃,趁两军混战之机,将金兵的血抹在自己身上,倒地装死。
云冰如、叼中华、雁渡寒等与夏日等的打斗及后来的对话,被活死人张俊看得一清二楚,听得明明自白。待三人与夏日等走后,他连忙从地上爬起,偷偷追上前,躲在芦苇丛中观看,见雁渡寒等人召集两万人马浩浩荡荡去了雁荡山,确信雁渡寒说在雁荡山摆战场不是假话后,急忙骑上一匹受伤战马,跌跌撞撞地逃回了秦府。
在秦桧和金兀术面前,他将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夸大其辞,说得活灵活现。说夏日不仅中了草寇的埋伏,还有朝廷军队的将军出现,估计草寇与军队约有十万之众。当金兀术告诉他那书生将军是岳飞余党叼中华时,他将芦苇荡的战事、雁渡寒与夏日的对话等,夸大到了极其荒唐的地步:说草寇中有一女首领,不仅长得极其漂亮,武功利害,且会飞行,其飞行速度如闪电,比弓箭快一百倍。还说夏日等三人被那女首领美色迷惑,放弃攻打,未战先逃,使一万大金国雄兵遭到覆灭。最后他告诉金兀术,说那女首领放出话来:如果金兀术呆在临安城不出去,做缩头乌龟,不去雁荡山与她摆阵决战,她立即就会率中原义军四十万人马,去金国黄龙府操金兀术他十八代祖宗!
张俊害怕难逃贪生怕死之责,不仅无中生有,还将雁渡寒的话无限夸大,将“端他的老窝”说成“操他十八代祖宗”,这一夸大之词无意中帮了中原义军的大忙,金兀术听后气得咬牙切齿,暴跳如雷。当即抓起金雀大板斧,十分生气地对秦桧说道:“秦相国,看看你们南朝这些草寇,简直无法无天!本大元帅马上集合人马,杀奔雁荡山去,要看看那黄毛丫头究竟有多大能耐!”
秦桧投靠金国,卖国求荣,视金兀术如上宾。但一个杀人魔王住在自己府上,总感觉周身上下不舒服,时时如坐针毡,说不准金兀术一时不高兴,一板斧将自己脑袋砍掉也难说。听得金兀术说要去雁荡山打仗,心中暗暗高兴,终于可以送走这瘟神了。但嘴上仍然说道:“大元帅何必与那草寇一般见识,只需往在本府,不与他计较便是。”
哈迷蚩也说道:“秦相国所说甚是,那南蛮义军乃江湖草寇,只懂钻山沟、爬地洞、下河沟、摸鱼虾等不登大雅的雕虫小技。他们使的正是雕虫小技中的调虎离山之计,其目的是要将大元帅调出临安,只要我们撤出,南朝又回到南蛮手中,望大元帅三思。”
金兀术怒道:“本大元帅便当了这南朝皇帝,南蛮草寇隔三叉五进城捣乱一番,今日烧龙轿,明日烧胡须,如此折腾让本大元帅如何吃得下,睡得着?这样的皇帝当着有何意义?”说完又看了一眼张俊,对秦桧说道:“秦相国,将那皇帝位置留着,待本大元帅去将草寇杀光回来再坐,张统制熟悉江南路道,作本大元帅的开路先锋,一起攻打雁荡山!”
叼中华、良弓、雁渡寒、雪莲等大败夏日率领的一万金兵于临安城外芦苇荡,按云横总兵事前筹谋,子墨、张胜二人各率五千人马居左,王福、李朝各率五千人马居右,叼中华一行居中,一路浩浩荡荡,走走停停,两日之后,见雁荡山遥遥在望。
雁荡山位于江南温州,人说她是一座大美之山,众多诡形殊状的峰嶂洞瀑,错落分布于这座大山之中,大美难状,大景难绘。诗人曾赞叹她“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古往今来,雁荡山已被无数文人的笔尖一再切割,一再摹写,一再雕绘。 据说最早叩开雁荡之门的著名文人是南朝诗人谢灵运,但他仅仅是叩开大门而已,在云遮雾罩、乱石荆蔓挡道的门前蹑足而止,未能一窥雁荡山的奥密。
真正使雁荡山名彰于外的是唐代三位僧人,一位是西域诺巨那;另一位是画《山川两戒图》、留下“南戒尽于雁荡”之语的一行和尚;最后一位是写出脍炙人口的名句“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的晚唐诗僧贯休。三位僧人的光临,使雁荡山“始于唐,盛于宋”,由于起步较晚,未能在中原“五岳”中分得一席之地。雄奇而不失蕴藉,散淡而不显枯寂,幽深外复有畅旷,险峻处也带秀丽,“雁荡自奇,不附五岳;龙湫所注,别为一川”,在前辈文人所有关于雁荡山的文字中,此联最是令人神往!
众人来到山前,见云横、杨玉瑶夫妇早已等候多时,云冰如见到爹娘,高兴得忘乎所以,立即大叫着“爹!娘!”跑了上去。
云横见女儿跑上前来,一脸严肃:“什么爹啊娘的,要叫云总兵,杨副总兵。”云冰如见父亲一脸严肃,吓得不敢说话,伸了一下舌头,跑到母亲杨玉瑶身边站着。
杨玉瑶嗔了云横一眼:“看你那神气样,将我乖女儿吓出病来,我可要找你算帐!”
云横见众人到来,立即迎上前去,拱手说道:“众位辛苦,快进大帐歇息。”
进得帐中,见里面空空如也,无桌无椅又无凳,只是大帐四周摆放了一些较平滑的石头。小玩子说道:“云总兵,这就是你的中军帐?叫大家进来坐石头,太不合情理了吧。”
云横笑了笑:“当然不合情理,哪能与你们草鱼水寨相比,喝的碧螺春,吃的大闸蟹,坐的竹椅子,观的是阳澄湖美景。这是雁荡山,除了石头就是树,我们只在这里等金兀术到来,打一仗就向秦岭撤退,不在此安营扎寨,何须讲究许多。”
雁渡寒说道:“云总兵说得甚是有理,打仗何须讲究。既然如此,何不叫众人一同到帐外的小山坡上休息,那里有石头、有树、有草,空气也好,还能看见前面的官道,如金兀术追来,也好提前作一些准备。”
一行人来到山坡上,杨玉瑶安排众人坐下,云横说道:“雁谷主尽可放心,本总兵与玉瑶早已安排完毕,金兵追来,仍由子墨、张胜二将各率五千人马居左、王福、李朝各率五千人马居右,本总兵与玉瑶率一万人马居中,以牵金兀术鼻子为主,各位一同随行便是。”
叼中华说道:“有云总兵率领,这仗好打多了。”
“叼将军不必如此说,打仗还得仰仗众位,说说吧,这次进临安城都干了些什么?金兀术可被你们激怒?”云横问道。
云冰如正与杨玉瑶说临安之事,听得父亲问起,立即抢着回答:“可好玩了,我和卓玛姐姐去抢金兀术的雪火龙战马,金兀术被我狠狠地抽了两鞭,脸上打出一个大红十字架来。”
“哦,有这事?你不怕?”云横瞪大双眼,看着云冰如,有些似信非信。
“有什么可怕的?”杨玉瑶将云冰如拉在身边坐下,摸着女儿的头发对云横说道:“我杨玉瑶的女儿,那还有假?她外公亲自执鞭传教,当然尽了全力。我爹的功夫与欧阳前辈不相伯仲,没有两鞭子,还能在三秦大地上立足?如儿,好样的,有你娘的味道,当年娘在秦岭山下,大金三英率四百金兵追杀扎西多吉和悠悠,你娘一鞭将鲁水城打下马来,让他在地上来了个狗吃屎。”
云横看着夫人和女儿笑了笑,对杨玉瑶说道:“说得津津有味,莫非女儿与我毫无干系?是你一人所生?有能耐在没嫁给本总兵之前,怎不在你娘家先生一个出来让我看看。”
“你!”杨玉瑶的脸一下红了。
“哈哈哈哈!”众人一阵轰堂大笑。
笑过之后,云横正色说道:“本总兵说东你娘俩说西,不着边际,眼看金兀术就要追来,怎样打才不露牵引痕迹,心中没数,众位先说说城里的情况。”
叼中华将金兀术进城后与南宋签订契约、秦桧为金兀术制龙轿、以及在城中招摇过市及打斗等说了一遍。云横听后气愤地说道:“秦岭至准河一线划归北金,中原的大好河山被砍掉一半,赵构皇帝真是窝囊透顶,对天下百姓犯下了滔天大罪,历史上将记载他这耻辱的一笔,天下不知又有多少百姓要遭殃。”
“可不是,”雁渡寒接着说道:“卖国告示一贴出,立即引来大批百姓围观,叼将军说了几句公道话,御林军就要抓人,我们及时赶到,与御林军和几员北金大将打了起来。”
“后来呢?”云横又问。
众人七嘴八舌地将城里的事说完,又将在城外芦苇荡斩杀一万金兵之事说了一遍,直听得云横连连叫好。
良弓有些不高兴,说道:“云总兵,你别听了一半就叫好,这仗打得虽然很过瘾,但在下对芦苇荡一战也有看法,本人要状告雁谷主。”
“哦,”云横笑道:“你莫非要为湿鞋之事在本总兵面前再与雁谷主争个是非高下?”
良弓在云横面前状告雁渡寒,不用疑问,定是在芦苇荡箭射夏日,雁渡寒飞身扑救之事,他当时极其生气。良弓和叼中华在秦岭训练兵马时,在和秦岭山寒众好汉闲聊中,曾说起当年大闹黑山谷之事,西北狼告诉他:听午夜飞说,四大护卫其实也是苦命人,本是中州一带名门望族之后,属千金之体,父母被金兵杀害,金兀术要将她们送去金国学武,是午夜飞听见哭声,杀死押送金兵救出来的。既然雁渡寒与金兵有血海深仇,为何又要飞身扑救金国元帅?在草鱼水寨良弓曾听扎西多吉说义军中埋藏有奸细,难道雁渡寒就那奸细?但红尘大师赠玉蝴蝶说“两只蝴蝶中深藏玄妙”的话时,雁渡寒当时并不在场。良弓实在想不明白,只好向云横告状,要雁渡寒拿话来说。
良弓见云横问起,说道:“湿鞋之事是本人与雁谷主开玩笑,现在要就事论事,在下对芦苇荡一战有些看法,不得不说。北金元帅夏日在中原干了不少坏事,尤其绑架歆儿苓儿,罪不可恕。这次被义军将其围困在芦苇荡中,与叼中华打斗马脚踩空,掉进河里,正是杀他的大好时机。在下开弓射头,谁知箭矢将穿过其头颅之际,雁谷主不顾一切飞身扑救,致使夏日死里逃生。当年在农安城外,金兵偷袭我大营,叼中华欲杀鲁水城,被北金公主呼儿长鞭解救,呼儿从小生长在北金,与鲁水城是儿时好友,这也罢了。可在芦苇荡,雁谷主长剑扑救北金元帅,是何居心?难道与夏日也是好朋友?请云总兵明辩。”
“哦!有这等事?”云横有些不信,问雁渡寒:“雁谷主,良弓所言是否真实?为何如此,说来听听。”
雁渡寒看了良弓一眼,答道:“确有其事,本谷主不仅救了夏日性命,还放走了他与破天、乌龙两员北金大将。”
“算你没在云总兵面前撒谎!”良弓有些得意。
“本谷主没必要撒谎!”雁渡寒冷笑了一声,不慌不忙地说道:“芦苇荡一战,义军杀死一万金兵,按北金惯例,战场上全军覆灭,主将回去必定问斩,那夏日与破天乌龙已是败军之将,纵然逃得回去,也难免一死,本谷主临危救他一命,乃是攻心之计。”
良弓说道:“死了活该!义军打仗,杀的就是北金人,不想让他死,还打什么仗?不如散伙回家睡觉去。”
雁渡寒又看了良弓一眼:“你知道什么?你以为只有三员金将率一万兵马?还有一人夹在金兵群中,不知你是否看出来?”
“还有谁!”良弓有些不解。
雁渡寒对云横说道:“本谷主不知道那人是谁,在临安城打斗时,见他一直在秦桧与金兀术二人之间奔忙,应该是秦桧面前的红人,但他为何作金人打扮,令人有些费解。”
叼中华说道:“在秦桧与金兀术身旁,除几员北金大将外,另一人是御林军前营统制,不知姓什名谁,雁谷主说的莫非是此人?”
“正是此人。”雁渡寒答道。
“秦桧身边有一文一武两大红人,”云横说道:“文官是秦府大总管秦阿土,武官叫张俊,不知雁谷主说的是其中哪一个?”
“张俊!”叼中华抢着说道:“原来是这个歹人,他原是一名抗金将领,与岳元帅、韩世忠并称南宋三大将,武功十分高强,这厮一直嫉妒元帅,后投靠秦桧,帮秦桧制造伪证,陷害元帅父子于风波亭。本将军不认识他,在临安与他打斗时,可惜兵器不趁手,留了他一命。雁谷主既然在芦苇荡看见他在金兵群中,为何不早说?否则本将军绝不放过他!”
“原来如此。”雁渡寒继续说道:“本谷主认出他后,不知他混在金兵群中是何用意,便不露声色观察,后来见子墨等四员宋将率义军包围了芦苇荡,众金兵慌乱中四处奔逃,张俊却趁我们与夏日、乌龙、破天打斗时,不伤自败,倒在地下装死。本谷主看出他是活人后,没有声张,又见夏日落水,良弓举箭射杀,情急之中出手救了夏日。
“完颜阿骨打创立北金后,立下规定:凡出征将士,如在外全军覆灭,不带一兵一卒,只身回营者,立斩不论。三人带出的兵马已被子墨等将军杀了个一干二净,夏日等人知道后果,决不敢回临安见金兀术,惟一出路就是逃走,他们逃走后,谁又去给金兀术带话?本谷主不可能对着躺在地上的活死人张俊去说吧?
“本谷主救出夏日,放走他们三人,知道他们宁死也不敢回临安,但仍不动声色地将要对金兀术说的话,对他们大声地说了一遍,其目的是要让张俊听得明白,我们走后,利用他回去向秦桧和金兀术禀告,金兀术听后必会暴跳如雷,撤出临安,率大军向雁荡山追来。”
接着,雁渡寒又将对夏日说的话,向云横和众人说了一遍,直听得云横不住地点头。
“高!确实是高!”云横竖着大拇指,高兴地说道:“难怪午夜飞从大理去北金前,托小沙弥带信给奕荣盟主,说她不在之时,雁谷主可任军师之职,今日观之,果然不假,佩服佩服!”
雁渡寒笑道:“感谢云总兵夸奖,杀死夏日,金宋战争仍不能停止,本谷主也是一时情急才想出此招,还望云总兵多多指教为是。”
良弓听了雁渡寒的解释,感觉自己在云横总兵面前告状,有些对不住她,上前说道:“你早说明白就没有这场误会,良弓佩服,不过以后你当了军师,可别给在下小鞋穿。”
雁渡寒怒道:“乱嚼什么舌头!谁说本谷主要任军师?谁敢给你穿小鞋,只要你不乱说湿鞋,天下就太平了。”
“哈哈哈哈!”众人一阵大笑。
这时,一位士兵气喘喘地跑上山坡,对云横说道:“启禀云总兵,金兀术率大军追来,前路先锋已离雁荡山不远,请云总兵定夺。”
“来得好!”云横一拍大腿,高兴地对众人说道:“下山去迎接金兀术大元帅。”众人随云横下得山来,见山下的平地上,义军一万人马整齐排例,虽衣冠各异,但军纪严明,人人斗志昂扬,精神饱满。
云横来到队伍面前,扫视了一遍,挥手说道:“义军将士听着:金兀术已率大军追来,约有近二十万兵马,义军是打不过的,我们的战术是:金兵不追,我们不跑,金兵若追,我们就跑,要将他们拖出江南,牵到秦岭,众军士可明白?”
“明白!”万人同声回答,声震雁荡山!
声音一落,只见前面尘头大起,约有四百匹快马奔来,叼中华看了一眼领头人与后面四百军士的服饰,对云横说道:“来者是朝廷御林军,金兀术为何会命御林军打头阵?他们都是中原人,领头的就是御林军前营统制张俊。”
雁渡寒说道:“此人正是芦苇荡里那活死人。”
张俊奔到阵前,顿时惊呆了,云横夫妇他不认识,见二人在叼中华一群人中间,后面还有一万人马严阵以待,知道云横是领头的。明白这群草寇是有预谋地到临安捣乱,芦苇荡杀人,雁荡山阻兵,立即一挥手,勒紧马缰,压住阵脚。
有金兀术近二十万大军在后,张俊毫不惊慌,大刀指着云横,骂道:“大胆反贼,竟敢阻挡朝廷御林军,识实务的,快快下马投降,本统制保你等一个全尸。若然痴迷不误,金兀术大元帅二十万兵马瞬间便到,大金铁骑将你等踏成肉酱,尸骨无存!”
云横冷笑着说道:“原来阁下是朝廷御林军前营统制,既为御林军首领,为何不在临安城保护赵构那狗皇帝,却带着御林军与北金兵马跑来荒郊野外,是何道理?”
“朝廷大事岂是你等江湖草寇能明白,”张俊有意拖延时间,等金兀术到来:“南宋朝与大金国已缔结友好邻国,签定了地界契约,秦岭至淮河一线已属金国领地。金国兵马在自己土地上,谁说要本统制带着?纵使不划界线,缔结友好关系,亦是友军,你等江湖草寇,不明朝廷事理,休得从中作梗!”
云横见御林军后面又起尘头,知道金兀术率大军到来,心中暗暗高兴:终于将这老贼牵出了临安城,免去了百姓受难。立即拔出长剑,指着张俊大骂道:“狗奸贼!一口一个大金国,真是不要脸到极至,难道北金人是你的袓宗?你这不要脸的卖国贼,前番与秦桧勾结,制造伪证陷害岳元帅父子于风波亭,今番又卖国求荣,割地划界,只差没将自己老祖宗一并卖掉,本总兵不屑与你这卖国走狗磨牙,滚一边去!给你后面的北金爹让条路出来!”
张俊回头看了一眼,见金兀术大军到来,一边让路,一边说道:“真是不知好歹的草寇,死到临头还嘴硬,看大元帅如何收拾你等!”
金兀术和哈迷蚩带着苦烈八、飞蒙、尤文图、阿飞四员大将,快马加鞭冲上前来。见义军挡住去路,不与任何人搭话,挥着金雀大板斧,怒气冲冲地问道:“是谁说要率四十万人马去黄龙府操本大元帅十八代祖宗的?说这话的人给本大元帅站出来!”
义军人马排一字长蛇阵站立金兀术面前,云横与杨玉瑶居中,左首是叼中华、良弓、雪莲、小玩子、浪翻云,右首是雁渡寒、达娃卓玛、云冰如、孔雀翎、蓝蜻蜓、雨夜蝶。金兀术出阵后一句无头无尾的问话,使众人如坠五里云烟,因为谁也没说过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金兀术为何会冒出这样的话来。
张俊上前,大刀指着雁渡寒对金兀术说道:“就是那穿红衣的小娘们。”
“哈哈哈哈!”良弓终于又找到戏说雁渡寒的借口,大笑道:“雁军师、雁谷主,雁妹妹,雁渡寒,你一个黄花大闺女,自己尚且待字闺阁,操金兀术他十八代祖宗的话你也说得出口?”
雁渡寒是个十分聪明的人,立即明白是张俊为逃避装死的罪责,在金兀术面前夸大其辞。将她说的“端了他的老窝”改成“操金兀术他十八代祖宗”。正如良弓所说,自己是一个待字闺阁的黄花大姑娘,怎会说出如此粗野的话来?不由大怒,双目圆睁,拔出长剑指着张俊大骂道:“好你个不要脸的卖国奸臣,认贼作父。本谷主看你是中原人,芦苇荡中放你一马,早知如此,不如一剑杀了来得干净,出阵吧!先替你北金干爹吃本谷主一剑!”打马就要冲出阵去。
张俊与岳飞、韩世忠并称南宋三大将,其武功自有过人之处,叼中华知道雁渡寒智慧超群,但武功绝不是张俊对手,立即上前拉住雁渡寒:“雁谷主且慢!张俊帮助秦桧陷害岳元帅父子,本将军早想取他性命。他马上功夫极其高强,今番出阵,非同一般比武,定是性命相博,待本将军打第一阵,先将他一枪挑了,为岳元帅父子报仇。”
云横说道:“叼将军说得不错,先将这认贼为父的卖国奸臣挑了,省得他碍手碍脚,本总兵命你打头阵,务必将张俊挑于马下,不得空手而回!”
“得令!”叼中华从马肚兜里取出机关枪,轻轻一抖,立即变成一支丈二长枪,一声呼啸,打马冲出阵前。
金兀术见是叼中华打头阵,对军师哈迷蚩说道:“又是这个老油条,每次捣乱都少不了他,当年谋杀岳飞时,为何不将他一并杀了,生出这许多事来。”
哈迷蚩说道:“大元帅有所不知,当年本军师与秦桧商议,让他叫宋高宗那昏庸皇帝发金牌召岳飞回朝,我军佯装暂退,岳飞见战事不紧,定会率叼中华与其他战将一同回朝,本可一网打尽。谁知秦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天之中竟冒充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引起了岳飞怀疑,便将所有战将留在军营,只带儿子岳云回朝,所以留下了祸患。”
“真是无能之极!”金兀术大叫道:“谁能将那厮的头砍下来,本大元帅坐了南朝皇帝宝座,他便是开国第一大元帅。”
苦烈八、飞蒙、尤文图、阿飞四员大将立在金兀术旁边,四人与叼中华在龙云镇交过手,知道叼中华极其历害,要砍下他的头不是易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打头阵。
张俊仗着有金兀术近二十万大军,欲在金兀术面前立头功,他想到当年与岳飞比过武,二人打成了平手,叼中华是岳飞手下战将,自会比岳飞技低一筹,拿下叼中华,是不存在任何问题。张俊与岳飞、韩世忠并称南宋三大将,为何张俊要与岳飞比武?此事说来话长。
绍兴七年,大将刘光世因屡惧金兵,被宋高宗以议和的名义召回,罢去兵权。刘光世被罢权后不久,岳飞和张俊同时回朝述职,完毕与宋高宋一道,在临安城楼上散步,三人就刘光世所率领的淮西军归属权问题,进行过一次长谈。
岳飞当时有十万人马,淮西军也有十万之众,他向宋高宗提出:将淮西军划归岳家军,经过整编训练后,他就有了二十万军队,先将金兀术打败后,再率二十万军队讨伐金国,将徽、钦二帝救回来,完成他“直捣黄龙救二帝”的抱负。
宋高宋对岳飞既极其喜欢,又十分憎恨,喜欢是因岳家军常打胜仗,他幻想着岳飞将金兀术赶出中原后,自己好好地做个皇帝,不再受寝食难安之苦,让中原百姓都过上平静的生活,在驱赶金兀术这一点上,他的心境与岳飞是一致的。憎恨是因救二帝这件事,宋高宗有自己的想法:我现在已经是中原的皇帝,你岳飞为何如此不明事理,非要去将二帝救回来,他们回来后,三个皇帝共同当朝,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哥哥,你叫本皇帝坐哪个位置?莫不是想逼本皇帝下台?宋高当时心里是这样想,但却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岳飞后来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绞杀于风波亭,宋高宗是点头同意了的,与他“直捣黄龙救二帝”的抱负有很大关系。
张俊当时已经投靠了秦桧,但外人一点知,他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心想如果岳飞收编了淮西军,获得指挥权,必会如虎添翼,一是将来秦桧难以控制;二是打进金国后,不但救出二帝,秦桧的卖国行径会彻底暴露,秦桧倒下,自己也会受牵连。所以在宋高宗面前,公开与岳飞争抢淮西军的指挥权,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二人争得面红耳赤,宋高宗对二人的心思一清二楚,不便公开偏袒任何一方,只好想出折中的办法:比武决定胜负。
第二天,二人在临安城举行了一场大比武,朝中所有文武官员齐聚演武场观战。二人从早上杀到黄昏,来来往往打了近千个回合,斗得精疲力竭,最后打成平手,准西军的指挥权问题,使宋高宗一时难以决断。
第三天,岳飞和张俊各自回到自己的军队,秦桧知道二人比武之事后,向宋高宋建议:淮西军既不给岳飞也不给张俊,让其独立,指挥权交给刘光世的部将王德统制。
淮西军中,与王德同为统制的还有一人,名叫郦琼,二人本来不合,见军权落入王德手中,心中极不满意,成天在军中率众闹事,宋高宗只好命王德率军撤回建康,并令刑部侍郎吕沚进淮西军节制郦琼。吕沚进淮西军后,表面安抚郦琼,暗中却向朝廷请求,要罢免郦琼的兵权。事情被秦桧知道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煽动郦琼发动叛乱。郦琼杀死吕祉等人后,带领近十万余人投降了金国傀儡伪齐刘豫,史称“淮西兵变”。宋高宗知道郦琼投降金国后,后悔不已。
再说张俊见金国大将谁也不愿打头阵,金兀术又说了“谁能将那厮的头砍下来,本大元帅坐了南朝皇帝宝座,他便是开国第一大元帅”的话,利欲熏心,想到岳飞与自己打个平手,叼中华肯定不及岳飞,开国第一大元帅的位置自己坐定了。立即提刀打马,对金兀术拱手说道:“大元帅,末将愿打头阵,将那叼中华立斩马下!”
张俊没有想到,当年岳飞与他比武,是为了收编淮西军十万人马,壮大岳家军后,要去讨伐金国营救二帝,但宋高宗当时的一句话使岳飞有些心灰意冷,宋高宗说“朕的家事非卿所当顾”,意思是说救不救二帝是我们赵家的事,不是你岳飞说了算,也不是你管得了的。在这种心境下,岳飞又因他是一员抗金大将,对朝廷曾立下功劳,不屑与其性命相搏,败给他岳飞心有不甘,胜了又扫他的面子,为大宋江山社稷,比他技高数筹的岳飞与他打成平手,是用了一番心计的。
“如此甚好!”金兀术点头同意,话音刚落,只听叼中华在阵中大叫道:“死不要脸的,竟然在金狗面前自称末将,大宋朝的脸让你丢尽了,先吃本将军一枪!”打马向张俊冲去。
张俊与叼中华在城中打过一场,叼中华使剑不能全盘施展,他误以为叼中华武功不济,见叼中华冲上前来,张俊大叫道:“岳飞沥泉枪号称天下第一,与本统制也只打个平手,你这厮乃岳飞手下战将,竟敢与本统制一争高下,真是既不怕死又不要命,不知天高地厚,本不屑与你打斗,但你这厮太狂妄,先将你脑袋砍下再说!”
两马奔至中场,张俊立即先发制人,运足全身力气,一招单刀贯耳,向叼中华头上砍过来,他在金兀术面前立功心切,恨不能一刀将叼中华脑袋砍掉半边,来个马到成功。
叼中华长项是长枪大马,只要有这两样,休说张俊,金兀术也不看在眼里。见大刀砍来,立即举起长枪,在大刀片上重重一敲,只听金铁交鸣,张俊被震得手臂发麻,倒退一步,口中问道:“你小子得了岳飞真传?”
叼中华长枪一横,勒住马缰笑道:“元帅的大名也是你叫你?告诉你:元帅视本将军如兄弟,父子二人被你与秦桧害死,英灵不散,雄风犹存,时时在本将军左右暗中助威,元帅命本将军今日取你狗命,本将军不敢有违,要得罪了!”双腿一夹马肚,那马突然飞身而起,长枪如一道寒光,直向张俊射去!
张俊一边反击,一边骂道:“说什么英灵不散,雄风犹存,纯粹是放狗屁,老子生不怕人,死不怕鬼,岳飞的骨头早已变成了鼓槌,想要取本统制性命,你小子还嫩点!”
二人一边打一边斗嘴,刀来枪迎,枪去刀挡,来来往往战了四十余回合,不分胜败。云横见叼中华久战不下,对杨玉瑶说道:“刺激张俊一下。”杨玉瑶会意,立即指挥一万义军人马有节奏地一遍又一遍地高喊“杀了张俊!杀了张俊!”瞬时间喊声惊天动地,一浪高过一浪!
张俊作为金兀术的先锋,只带了四百名御林军。他平时仗着秦桧这棵大树作威作福,御林军士兵对他极其反感。不少人家中都受过金兵伤害,出城追赶义军,心中一万个不愿意,迫于张俊淫威又不敢不来,现在看张俊与叼中华打斗,又见义军喊声震天,谁也不愿为他助威,全都默默地骑在马上坐山观虎斗。
二人一个是岳飞帐前第一战将,一个是南宋朝三大将之一,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叼中华一心要为岳飞报仇,张俊要立争做开国第一大元帅,可谓各有意图,不知二人究竟谁高一筹?请看第六十八章:叼中华回枪挑张俊,罕不离率军困白马。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