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5303
阅读:10
发表:2025/10/6
喜剧,奇幻
小说
被通缉的我靠卖萌完成任务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我感觉到他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瞬,然后轻轻落在了被子上,拍了两下。“晚安。” 他没有立刻离开。我能感觉到他的视线一直钉在我背上,如同实质。几秒钟后,脚步声才响起,房门被轻轻带上。锁舌合拢的声音清晰传来——这次,他从外面锁上了。
我躺在被窝里,一动不动,直到确认他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走廊尽头,才缓缓吐出一口一直憋着的气。后背的睡衣已经被冷汗浸湿。 第一回合,勉强过关。我用孩童的“无知”和“受惊”暂时化解了 随之而来的杀身之祸。但秃鹫的疑心绝不会因此打消,只会更深。
锁上的房门就是明证:监视升级了。 这个“家”,彻底成了华丽的囚笼。 接下来的日子,表面风平浪静,甚至堪称“父慈子孝”。李阎依旧给我做饭,送我(其实是监视我)去附近的幼儿园,给我买各种昂贵的玩具。但暗地里的试探,层出不穷。
饭桌上看似随意的闲聊,会夹杂着对国际形势、金融术语的提及,他说话时眼角的余光从未离开过我的脸。给我玩的拼图,是经过修改的某个军事基地卫星图。睡前故事变成了需要极强逻辑才能理解的复杂谜题。
我则完美扮演着一个聪明伶俐,但仅限于儿童范畴的“天才宝宝”。对超出认知的词汇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能把军事基地拼图拼成一只抽象派小狗,对谜题的回答幼稚可笑又带着点孩童特有的歪理。 我们就像在跳一支危险的探戈,彼此都在极限试探,却又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我知道,他在等我露出马脚,等一个确凿的证据,或者……等一个合适的处理时机。 我必须主动出击。坐以待毙不是“毒蛇”的风格。虽然身体受限,但经验和头脑还在。我开始利用一切机会观察这个公寓,寻找漏洞,留意李阎的作息规律,偷听他的电话(尽管他非常谨慎,大多在书房或阳台进行)。
我发现他每周三晚上会固定出门两到三个小时,目的地不明。这或许是个机会。另一个发现是,他对芒果严重过敏,这点连他手下可能都不知道,是我有一次偷看到他药箱里的肾上腺素笔和注意事项标签才得知的。 一个初步的计划,在我脑中慢慢成形。风险极大,但值得一试。
我要的不是仅仅活下去,而是要扭转这该死的劣势,甚至……反客为主。 周三晚上,李阎如常出门前,照例检查了门窗,叮嘱我乖乖看电视。门锁落下后,我立刻从沙发上跳起来。时间有限。
我没有去碰大门(那肯定有警报),而是溜进了厨房。目标:冰箱里那盒他助理白天送来的、进口的芒果布丁。我小心翼翼地取出布丁,用干净的勺子刮掉表面一层,留下底部明显含有芒果果肉的部分,然后将其均匀涂抹在他常用的那个玻璃水杯的内壁靠近杯口处,尤其是他嘴唇会接触的地方。
做完这一切,我将布丁盒处理干净,杯子放回原处,消灭一切痕迹。 然后,我回到客厅,关掉电视,从玩具箱里翻出那套儿童医疗玩具,包括塑料听诊器、玩具针筒,摆弄起来。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每一分钟都像在刀刃上行走。我既要期待计划生效,又要祈祷剂量不足以致命——我只是要制造混乱,不是真要同归于尽。
钥匙转动的声音终于响起。我立刻趴在地毯上,假装玩着听诊器睡着了。 李阎走进来,带着一身夜风的微凉。他先是看了眼“睡着”的我,然后习惯性地走向厨房,大概是去倒水。 厨房里传来玻璃杯碰撞的轻微声响。几秒后,是倒水的声音。然后,一切安静了。
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 突然,厨房里传来一声压抑的、类似呛咳的声音,紧接着是玻璃杯摔碎在地上的脆响! 我“被惊醒”,揉着眼睛坐起来,懵懂地望向厨房方向,用带着睡意的奶音喊:“爸爸?” 没有回应。只有粗重、困难的喘息声传来。 我光着脚跑向厨房。只见李阎单手撑着料理台,另一只手死死抓着喉咙,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不正常的红晕,嘴唇开始肿胀。他看向我,眼神里是剧烈的痛苦,和一丝……难以置信的惊疑? “爸爸!你怎么了?”我扑过去,抱住他的腿,脸上写满了真实的“惊恐”——好吧,这次一半是演的,一半是真的,我也怕玩脱了。
他试图说话,但只能发出嗬嗬的气流声。他伸手指向客厅沙发上的公文包,眼神急切。 我立刻会意,跑过去费力地拖来沉重的公文包。他颤抖着手打开内侧夹层,取出那支肾上腺素笔,没有丝毫犹豫,对着自己的大腿外侧扎了下去。 “噗”的轻响后,他闷哼一声,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脸色渐渐由赤红转为苍白,冷汗浸透了衬衫。
我跪坐在他旁边,小脸上挂满了泪珠(这次挤得比较费力),带着哭腔:“爸爸……你没事吧?我好害怕……你是不是吃了不好的东西?就像绘本里的小熊,乱吃蘑菇就会肚子痛……” 李阎虚弱地靠在橱柜上,闭着眼,胸口剧烈起伏。良久,他才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我满是泪痕的脸上,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劫后余生的恍惚,有深沉的审视,还有一丝……极其隐蔽的、几乎被痛苦掩盖了的了然。
他抬起手,抹去我脸上的眼泪,指尖冰凉。 “没事了……”他声音沙哑得厉害,“爸爸……不小心吃错了东西。” 他看着我,缓缓地、一字一顿地补充道:“以后……爸爸吃东西,会小心的。” 四目相对。 我知道,他根本不信这只是个“意外”。 这场由一杯芒果布丁引发的“意外”,彻底将我们之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捅破了。只是,谁都没有说破。战争,从明面转入了更深的暗处。而下一回合的较量,已经在无声中开始。
李阎的目光像两把冰冷的解剖刀,一寸寸地刮过我的脸颊。那句“以后……爸爸吃东西,会小心的”,听起来是虚弱的后怕,但落在我耳中,分明是淬了冰的警告和宣战。他在告诉我:我知道是你,我也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了,游戏进入新阶段。 他需要休息,过敏反应消耗了他大量体力。
我扮演着一个受惊过度后格外粘人的孩子,坚持要睡在他旁边。李阎没有拒绝,或许他也需要近距离观察我这个“危险源”。那一晚,我们同床异梦。他每一次翻身,每一次轻微的呼吸变化,都让我如同躺在针毡上。而我,则必须控制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模拟出孩童熟睡后均匀绵长的状态。
这比执行任何一次潜伏任务都累。 第二天,李阎恢复了常态,甚至对我更“好”了。但他身边的安保等级无形中提高了。家里的食物、饮水,他都会经过更复杂的检查。那个水杯被扔了,换了个不透明的保温杯。他出门的时间变得更不规律,似乎在调整节奏,不给我再次利用固定空档的机会。
我也在调整。我意识到,单纯的下毒或制造意外,不仅风险极高,而且层次太低,容易被抓住把柄。秃鹫是顶尖的特工,对付他,需要更精妙的心理战术和更长期的布局。 我开始利用我的“年龄优势”,进行更隐蔽的渗透。 我迷上了“画画”。不再是胡乱涂鸦,而是看似幼稚、实则充满隐喻的“作品”。
我会画一个高大的男人(明显是李阎)被一群拿着棒棒糖的小兔子围住,男人脸上是无奈的表情。我会画一个迷宫,迷宫中心放着闪闪发光的宝石,但通往宝石的路上布满了可爱的陷阱(画成笑脸捕兽夹、彩虹绊索)。我把这些画“得意”地拿给李阎看,用天真无邪的语气讲解:“爸爸你看,小兔子们最喜欢聪明的叔叔了!”
“这个迷宫好难哦,但是聪明的宝宝一定能找到宝石,对不对?” 李阎每次都会很“认真”地看,甚至夸奖我画得好,但眼神深处的那抹警惕从未消散。他在解读我的画,就像我在用画传递信息。这是一种无声的、高强度的心理博弈。 同时,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李阎的习惯。
比如,我会在他看报纸时,蹭到他身边,用小手帮他按揉太阳穴,美其名曰“帮爸爸放松”。起初他身体僵硬,充满戒备。但几次之后,他似乎默认了这种接触。我的按摩手法是前世特工训练里学的,能真正缓解疲劳。
我要让他潜意识里依赖这种“舒适”,哪怕只是一点点。一点点松懈,可能就是未来的突破口。 机会出现在一个雨天。李阎接到一个加密电话,语气凝重,似乎某个重要行动出了纰漏。
他烦躁地在书房踱步,连我端进去的热牛奶都没碰。我躲在门缝后偷听,关键词模糊,但能感觉到他的焦虑。 第二天,他手下的一员干将,代号“黑鲨”的家伙来了。黑鲨是个肌肉发达、头脑相对简单的行动派,对李阎绝对忠诚,但对我这个“来历不明的小崽子”一直充满敌意。我听到他们在书房低声争吵。 “……消息怎么泄露的?肯定有内鬼!”黑鲨的声音压抑着怒火。
“冷静点。现场处理干净了吗?”李阎的声音冰冷。
“干净了,但‘信鸽’折了!我们损失太大了!头儿,会不会是……”黑鲨的声音低了下去,但我能猜到他的目光肯定瞟向了我的方向。 我心里一凛。“信鸽”可能是他们的联络员或关键线人。行动失败,人员损失,内部猜疑……这是绝佳的机会。 我悄悄退回客厅,迅速制定了计划。我不能直接提供信息,那等于自曝。我要引导,用最不经意的方式。 当李阎和黑鲨面色阴沉地走出书房时,我正坐在地毯上玩一套新的积木,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儿歌,仿佛完全没感受到凝重的气氛。我搭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高塔”,塔顶放了一个小王子玩偶。
“爸爸,你看我的城堡!”我兴奋地指着积木塔,“但是有个坏蛋巫师,老是吹风想把它吹倒!”我说着,鼓起腮帮子,对着塔尖“呼呼”地吹气。 李阎没什么反应,黑鲨则不耐烦地瞪了我一眼。 我继续我的“游戏”,看似自言自语,声音却足够他们听到:“……不过没关系,小王子最聪明了,他知道巫师怕水,只要下雨,巫师就不敢出来搞破坏啦!” “怕水”这个词,我稍微加重了一点语气。因为我在偷听李阎那个加密电话时,捕捉到了一个极其模糊的词组,结合上下文,可能跟某个码头或水上运输环节有关。
我在赌,赌这次行动的纰漏就出在“水”上。 说完,我就不再理会他们,专心致志地继续搭积木,嘴里又哼起了歌。 李阎的脚步顿住了。他猛地回头,目光如电般射向我。那不是看一个顽皮孩子的目光,而是审视一个情报源的目光。黑鲨也愣了一下,疑惑地看着李阎。
房间里静得只剩下我摆弄积木的声响。 几秒钟后,李阎对黑鲨使了个眼色,两人再次走进了书房,关上了门。这一次,里面的谈话声更低,但我能感觉到,气氛变了。 我知道,种子已经种下。无论他们是否采纳,或者是否能从中找到线索,李阎都会更加确信我的“不寻常”。这很危险,但也能提升我的“价值”。
当他认为我不仅能构成威胁,还可能带来巨大利益时,我的生存空间才会真正扩大。 果然,那天之后,李阎看我的眼神更加复杂。他依然温柔,依然尽着“父亲”的职责,但试探也升级了。他不再只是用谜题和拼图,而是开始带我去一些地方——儿童乐园、科技馆、甚至是他名下某个不涉及核心业务的公司的开放日。
我躺在被窝里,一动不动,直到确认他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走廊尽头,才缓缓吐出一口一直憋着的气。后背的睡衣已经被冷汗浸湿。 第一回合,勉强过关。我用孩童的“无知”和“受惊”暂时化解了 随之而来的杀身之祸。但秃鹫的疑心绝不会因此打消,只会更深。
锁上的房门就是明证:监视升级了。 这个“家”,彻底成了华丽的囚笼。 接下来的日子,表面风平浪静,甚至堪称“父慈子孝”。李阎依旧给我做饭,送我(其实是监视我)去附近的幼儿园,给我买各种昂贵的玩具。但暗地里的试探,层出不穷。
饭桌上看似随意的闲聊,会夹杂着对国际形势、金融术语的提及,他说话时眼角的余光从未离开过我的脸。给我玩的拼图,是经过修改的某个军事基地卫星图。睡前故事变成了需要极强逻辑才能理解的复杂谜题。
我则完美扮演着一个聪明伶俐,但仅限于儿童范畴的“天才宝宝”。对超出认知的词汇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能把军事基地拼图拼成一只抽象派小狗,对谜题的回答幼稚可笑又带着点孩童特有的歪理。 我们就像在跳一支危险的探戈,彼此都在极限试探,却又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我知道,他在等我露出马脚,等一个确凿的证据,或者……等一个合适的处理时机。 我必须主动出击。坐以待毙不是“毒蛇”的风格。虽然身体受限,但经验和头脑还在。我开始利用一切机会观察这个公寓,寻找漏洞,留意李阎的作息规律,偷听他的电话(尽管他非常谨慎,大多在书房或阳台进行)。
我发现他每周三晚上会固定出门两到三个小时,目的地不明。这或许是个机会。另一个发现是,他对芒果严重过敏,这点连他手下可能都不知道,是我有一次偷看到他药箱里的肾上腺素笔和注意事项标签才得知的。 一个初步的计划,在我脑中慢慢成形。风险极大,但值得一试。
我要的不是仅仅活下去,而是要扭转这该死的劣势,甚至……反客为主。 周三晚上,李阎如常出门前,照例检查了门窗,叮嘱我乖乖看电视。门锁落下后,我立刻从沙发上跳起来。时间有限。
我没有去碰大门(那肯定有警报),而是溜进了厨房。目标:冰箱里那盒他助理白天送来的、进口的芒果布丁。我小心翼翼地取出布丁,用干净的勺子刮掉表面一层,留下底部明显含有芒果果肉的部分,然后将其均匀涂抹在他常用的那个玻璃水杯的内壁靠近杯口处,尤其是他嘴唇会接触的地方。
做完这一切,我将布丁盒处理干净,杯子放回原处,消灭一切痕迹。 然后,我回到客厅,关掉电视,从玩具箱里翻出那套儿童医疗玩具,包括塑料听诊器、玩具针筒,摆弄起来。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每一分钟都像在刀刃上行走。我既要期待计划生效,又要祈祷剂量不足以致命——我只是要制造混乱,不是真要同归于尽。
钥匙转动的声音终于响起。我立刻趴在地毯上,假装玩着听诊器睡着了。 李阎走进来,带着一身夜风的微凉。他先是看了眼“睡着”的我,然后习惯性地走向厨房,大概是去倒水。 厨房里传来玻璃杯碰撞的轻微声响。几秒后,是倒水的声音。然后,一切安静了。
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 突然,厨房里传来一声压抑的、类似呛咳的声音,紧接着是玻璃杯摔碎在地上的脆响! 我“被惊醒”,揉着眼睛坐起来,懵懂地望向厨房方向,用带着睡意的奶音喊:“爸爸?” 没有回应。只有粗重、困难的喘息声传来。 我光着脚跑向厨房。只见李阎单手撑着料理台,另一只手死死抓着喉咙,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不正常的红晕,嘴唇开始肿胀。他看向我,眼神里是剧烈的痛苦,和一丝……难以置信的惊疑? “爸爸!你怎么了?”我扑过去,抱住他的腿,脸上写满了真实的“惊恐”——好吧,这次一半是演的,一半是真的,我也怕玩脱了。
他试图说话,但只能发出嗬嗬的气流声。他伸手指向客厅沙发上的公文包,眼神急切。 我立刻会意,跑过去费力地拖来沉重的公文包。他颤抖着手打开内侧夹层,取出那支肾上腺素笔,没有丝毫犹豫,对着自己的大腿外侧扎了下去。 “噗”的轻响后,他闷哼一声,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脸色渐渐由赤红转为苍白,冷汗浸透了衬衫。
我跪坐在他旁边,小脸上挂满了泪珠(这次挤得比较费力),带着哭腔:“爸爸……你没事吧?我好害怕……你是不是吃了不好的东西?就像绘本里的小熊,乱吃蘑菇就会肚子痛……” 李阎虚弱地靠在橱柜上,闭着眼,胸口剧烈起伏。良久,他才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我满是泪痕的脸上,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劫后余生的恍惚,有深沉的审视,还有一丝……极其隐蔽的、几乎被痛苦掩盖了的了然。
他抬起手,抹去我脸上的眼泪,指尖冰凉。 “没事了……”他声音沙哑得厉害,“爸爸……不小心吃错了东西。” 他看着我,缓缓地、一字一顿地补充道:“以后……爸爸吃东西,会小心的。” 四目相对。 我知道,他根本不信这只是个“意外”。 这场由一杯芒果布丁引发的“意外”,彻底将我们之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捅破了。只是,谁都没有说破。战争,从明面转入了更深的暗处。而下一回合的较量,已经在无声中开始。
李阎的目光像两把冰冷的解剖刀,一寸寸地刮过我的脸颊。那句“以后……爸爸吃东西,会小心的”,听起来是虚弱的后怕,但落在我耳中,分明是淬了冰的警告和宣战。他在告诉我:我知道是你,我也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了,游戏进入新阶段。 他需要休息,过敏反应消耗了他大量体力。
我扮演着一个受惊过度后格外粘人的孩子,坚持要睡在他旁边。李阎没有拒绝,或许他也需要近距离观察我这个“危险源”。那一晚,我们同床异梦。他每一次翻身,每一次轻微的呼吸变化,都让我如同躺在针毡上。而我,则必须控制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模拟出孩童熟睡后均匀绵长的状态。
这比执行任何一次潜伏任务都累。 第二天,李阎恢复了常态,甚至对我更“好”了。但他身边的安保等级无形中提高了。家里的食物、饮水,他都会经过更复杂的检查。那个水杯被扔了,换了个不透明的保温杯。他出门的时间变得更不规律,似乎在调整节奏,不给我再次利用固定空档的机会。
我也在调整。我意识到,单纯的下毒或制造意外,不仅风险极高,而且层次太低,容易被抓住把柄。秃鹫是顶尖的特工,对付他,需要更精妙的心理战术和更长期的布局。 我开始利用我的“年龄优势”,进行更隐蔽的渗透。 我迷上了“画画”。不再是胡乱涂鸦,而是看似幼稚、实则充满隐喻的“作品”。
我会画一个高大的男人(明显是李阎)被一群拿着棒棒糖的小兔子围住,男人脸上是无奈的表情。我会画一个迷宫,迷宫中心放着闪闪发光的宝石,但通往宝石的路上布满了可爱的陷阱(画成笑脸捕兽夹、彩虹绊索)。我把这些画“得意”地拿给李阎看,用天真无邪的语气讲解:“爸爸你看,小兔子们最喜欢聪明的叔叔了!”
“这个迷宫好难哦,但是聪明的宝宝一定能找到宝石,对不对?” 李阎每次都会很“认真”地看,甚至夸奖我画得好,但眼神深处的那抹警惕从未消散。他在解读我的画,就像我在用画传递信息。这是一种无声的、高强度的心理博弈。 同时,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李阎的习惯。
比如,我会在他看报纸时,蹭到他身边,用小手帮他按揉太阳穴,美其名曰“帮爸爸放松”。起初他身体僵硬,充满戒备。但几次之后,他似乎默认了这种接触。我的按摩手法是前世特工训练里学的,能真正缓解疲劳。
我要让他潜意识里依赖这种“舒适”,哪怕只是一点点。一点点松懈,可能就是未来的突破口。 机会出现在一个雨天。李阎接到一个加密电话,语气凝重,似乎某个重要行动出了纰漏。
他烦躁地在书房踱步,连我端进去的热牛奶都没碰。我躲在门缝后偷听,关键词模糊,但能感觉到他的焦虑。 第二天,他手下的一员干将,代号“黑鲨”的家伙来了。黑鲨是个肌肉发达、头脑相对简单的行动派,对李阎绝对忠诚,但对我这个“来历不明的小崽子”一直充满敌意。我听到他们在书房低声争吵。 “……消息怎么泄露的?肯定有内鬼!”黑鲨的声音压抑着怒火。
“冷静点。现场处理干净了吗?”李阎的声音冰冷。
“干净了,但‘信鸽’折了!我们损失太大了!头儿,会不会是……”黑鲨的声音低了下去,但我能猜到他的目光肯定瞟向了我的方向。 我心里一凛。“信鸽”可能是他们的联络员或关键线人。行动失败,人员损失,内部猜疑……这是绝佳的机会。 我悄悄退回客厅,迅速制定了计划。我不能直接提供信息,那等于自曝。我要引导,用最不经意的方式。 当李阎和黑鲨面色阴沉地走出书房时,我正坐在地毯上玩一套新的积木,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儿歌,仿佛完全没感受到凝重的气氛。我搭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高塔”,塔顶放了一个小王子玩偶。
“爸爸,你看我的城堡!”我兴奋地指着积木塔,“但是有个坏蛋巫师,老是吹风想把它吹倒!”我说着,鼓起腮帮子,对着塔尖“呼呼”地吹气。 李阎没什么反应,黑鲨则不耐烦地瞪了我一眼。 我继续我的“游戏”,看似自言自语,声音却足够他们听到:“……不过没关系,小王子最聪明了,他知道巫师怕水,只要下雨,巫师就不敢出来搞破坏啦!” “怕水”这个词,我稍微加重了一点语气。因为我在偷听李阎那个加密电话时,捕捉到了一个极其模糊的词组,结合上下文,可能跟某个码头或水上运输环节有关。
我在赌,赌这次行动的纰漏就出在“水”上。 说完,我就不再理会他们,专心致志地继续搭积木,嘴里又哼起了歌。 李阎的脚步顿住了。他猛地回头,目光如电般射向我。那不是看一个顽皮孩子的目光,而是审视一个情报源的目光。黑鲨也愣了一下,疑惑地看着李阎。
房间里静得只剩下我摆弄积木的声响。 几秒钟后,李阎对黑鲨使了个眼色,两人再次走进了书房,关上了门。这一次,里面的谈话声更低,但我能感觉到,气氛变了。 我知道,种子已经种下。无论他们是否采纳,或者是否能从中找到线索,李阎都会更加确信我的“不寻常”。这很危险,但也能提升我的“价值”。
当他认为我不仅能构成威胁,还可能带来巨大利益时,我的生存空间才会真正扩大。 果然,那天之后,李阎看我的眼神更加复杂。他依然温柔,依然尽着“父亲”的职责,但试探也升级了。他不再只是用谜题和拼图,而是开始带我去一些地方——儿童乐园、科技馆、甚至是他名下某个不涉及核心业务的公司的开放日。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