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6712
阅读:12583
发表:2013/5/11 修改:2013/10/15
20章 主旋律 小说
《哈尼梯田的爱情故事:下篇》第6章:哈尼山花烂漫1
1
…
5
6
6
…
7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六卷: 哈尼梯田山花烂漫
哈尼人之间的一场械斗利用哈尼人自己的方法轻而易举地解决,从此走上了胜利的康庄大道。哈尼人的《东方红河谷哈尼梯田民间民族文化保护村》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在哈尼梯田“插秧节”那一天举行了盛大的《哈尼梯田首届泥巴节》,届时,哈尼人为夏明亮、三板斧、永平、土狗、三牛、十二能和自己的爱人以及十二对年轻的新人举行了集体婚礼,哈尼梯田吉星高照,山花烂漫,永远是春天。
第1章 不应该发生的事情(1)
盛阳之下的牡丹花也有阴影,人世间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
就在幸福庄寨子轰轰烈烈地欢欢喜喜地过完了哈尼人的“十月年”,所有的哈尼人都明白了“哈尼人的诺玛爱美就在脚下”的道理,夏明亮老板和倮折老板分别开始了他们俩各自的投资项目的实施,三板斧和白鹇姑娘带领人去贵州省荒坡乡学习取经,哈尼然理带领着专家与学者继续“挖宝”,哈尼梯田的哈尼人纷纷行动起来,都在为建设《东方红河谷哈尼梯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而奋斗的时候,哈龙县、边云县和哈边县的交界处的三角坝子,也就是三岔口那里的哈尼人却在蠢蠢欲动了。
幸亏哈尼然理领着一大帮子专家和学者在那里“挖宝”,假如没有这回事情的话,那里的事件早就发生了。
这是在哈尼然理带领的各路专家和学者组成的“挖宝”队伍将天坑地下溶洞里的玉石与财宝全部运归国库之后的那天下午,从哈龙县和边云县的两个山坡上哗哗啦啦地各自冲下一队拿着砍刀、锄头、菜刀和棍棒的人马来。
边云县有一个人举着小红旗在指挥。
小旗上写着:边云县。
哈龙县有一个人浓眉大眼睛大汉举着一面小旗在指挥,小旗上写着:哈龙县。
双方的人就像古时候的古人那样混战在一起,寂静的山谷里立刻就响起了劈哩啪啦的打斗声喊声震天。
边云县的光头指挥舞动着小旗声嘶力竭地大声喊道:“兄弟们,给我往死里打!”
哈龙县的指挥满脸是血,把小红旗咬在嘴里,抡着大棍横扫,跟在他后面的人群奋勇争先,边云县的人败下来了。
哈龙县村民乘胜追击,那个阵势与现在电影电视里的混战的情景一般无二。
这时候,突然一阵鞭炮声响起,哈龙县的村民们背后杀来一路人马。
为首的汉子挥动着小旗,小旗上写着:哈边县。
边云县的光头指挥立刻转过身来拼命地吼道:“兄弟们,援兵来了,杀回去啊!给我杀回去啊!!”
边云县的村民和哈边县的村民将哈龙县村民前后夹击,哈龙县的指挥打的急了,不料却愤怒地把小红旗咬断了,他一口吐出嘴里的小旗,顺口却吐出一口鲜血来,一抡大棍打到两个人,一转身又扫倒一个人,咬牙切齿地骂道:“**你个妈的,来吧,来啊,老子今天和你们拼啦!!!”
三个村庄的村民们陆陆续续地继续跑来助阵,到处是击打声,到处是呐喊声。
原本是个晴朗朗的天气,一时间变得天昏地暗,一片混乱。
大概过了没有半个钟头,突然公路上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警笛声。
在高高的山头上放哨的人赶紧摇旗呐喊道:“警察来了,快跑啊!”
这里的事情真是奇怪,刚才还是你死我活的敌人,现在一听说警察来了,械斗的人群马上不见了踪影,械斗场地一片狼籍。
哈尼梯田自古地无三尺平,出门便是山,象三岔口的三角坝子这样的地方肯定是人人羡慕的风水宝地。三个县的三个寨子自古以来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闻名世界的三岔口《国际草皮街》是他们最辉煌的时候。
可是,因为哈龙县牛角寨的小伙子与边云县坡垅寨子的姑娘不小心酿出了一场人命,坡垅寨子的抬着姑娘的尸体前来问罪,于是,无休无止的械斗就没完没了地展开了。
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其实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关键是双方的理解不同 ,做法也就会有很大的差别,结果,结婚之后,刚刚有了小孩子,两个人就因为意见不一致,给闹翻了。
在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卿卿我我海誓山盟,决定要一辈子固守他们俩的“烂漫爱情”,在那时候,两个人风花雪月激情四射好不愉快。
可是,两个人一旦有了小孩子,贫困的生活,繁忙的劳动,结果两个人的生活再也烂漫不起来了。
边云县坡垅寨子的姑娘认为哈龙县牛角寨子的男方骗了自己,于是就从悬崖上跳下来一命归西。
边云县坡龙寨子的姑娘在自己的遗书中写道:“阿爸阿妈,女儿走了,我不愿意活在人世了,我不愿意和欺骗我的人生活在一起了---
没有结婚之前,说尽了天下的甜言蜜语,说是要和非常烂漫地生活一辈子---
谁知道,刚刚有了个小孩子,我就成了磨道里的驴,一天到晚除了繁琐的家务活儿,那里还有一丁点儿烂漫嘛---
女儿知道,女儿是上当了,女儿没有脸面再去见阿爸阿妈,不孝的女儿就走了---
不孝的女儿留言。”
这个姑娘的阿爸阿妈看了,不由得怒火中烧,立马就给寨子里的长老哭诉,长老一听提着大刀,叫人们抬着姑娘的尸体,轰轰烈烈地带领了大队人马就冲到哈龙县牛角寨子的男方家里来了。
哈龙县牛角寨子的小伙子实在是纳闷,我又不是不想烂漫,你说家里穷活计又多,再加上又刚刚有了小孩子,我们不管谁来管,要管,那里还有时间去烂漫嘛?
哈龙县牛角寨子的长老听了觉得也是个理,于是就出面据理力争,双方各说各有理,话赶话没好话,双方终于对骂起来,骂的骂的就骂到了一起,双方就拿出真刀真枪干起来了。
三岔口还有一个寨子,就是哈边县的箐口寨子,箐口寨子的长老和边云县坡垅寨子的受害者是亲戚,一听说坡龙寨子的人已经抬着尸体找去了,知道事情不好,立刻组织寨子里的人们赶过来了。
这场大型的械斗,发生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双方心里怀着愈烧愈烈的怒火,杀得难解难分,直到公安局的警察来了,才好不容易把这场大型的械斗给平息下去。
据说,第一次的械斗,双方没有出现人命案,但是伤人无数,最后又分别在三个寨子里抓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和出手伤人的“犯罪分子”,算是告了一个段落。
但是,从此也留下了祸根,说不定什么时候,说不定谁不高兴,就会把历史的旧账翻出了,三个寨子的械斗,已经发展成了他们之间的“冷战”,多少年来,一直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西瓜皮檫屁股没完没了。
其实,人命发生之后,哈龙县牛角寨子也觉得自己理亏一些,毕竟对方出了条人命。
可是,你们也不能把不是当理说,你是一个女人家,你不在家里操持家务谁来操持,操持家务是最烦乱的事情,我就是个天王老子,怎么样你叫你“烂漫”起来嘛?
最近这一次的械斗,边云县坡龙寨子貌似在算历史的旧账,其实是他们看见哈龙县的哈尼梯田越来越红火,游客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快一刀”老人家提供了他们家族的秘密之后,哈尼然理带着那么多的专家学者还有浩浩荡荡的“挖宝”队伍,他们的心里不平衡了。
就在这次哈尼然理还专门去牛角寨子看望了那里的哈尼人,并且一再嘱咐要团结,不要分裂,但是,你在这里忍着忍着,他们还是以为你怕了他们,不敢和他们对话对阵了。
边云县坡龙寨子刚刚给哈龙县牛角寨子下了战书,人们已经聚集在三岔口的三角坝子上了。
他们是在故意闹事呢,他们就像古时候一样,站在三岔口的三角坝子上又唾又骂,哈龙县牛角寨子的人们再也忍不住了,长老一声大叫,寨子里的人们就像一阵狂风,哗哗啦啦地向着三岔口的三角坝子冲去了。
第2章 不应该发生的事情(2)
这一天,哈尼然理正在沿路检查县政协所负责的绿化带,“闷葫芦”带着一辆小车追上来了,一下车就埋怨道:“你怎么能关机呢?”
哈尼然理拿起手机一看,真的,自己怎么会关了机呢?
哈尼然理一看“闷葫芦”着急的样子,就问道:“你是怎么了嘛,有什么急事请嘛,慌成这个样子---”
“闷葫芦”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主席,三角坝子又打起来了,省公安厅来人了,张副主任也来了,到处找你呢!!”
哈尼然理便急急忙忙地跟着“闷葫芦”赶回县政府办公大楼,直奔县委会议室,这里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也是站着的人。
哈尼然理和“闷葫芦”一进门,刘书记就迎上来。
刘书记说道:“老前辈,我们又遇到难事儿了,快请坐吧。”
哈尼然理用眼睛扫视了一眼会议室,问候过张副主任,张副主任指着身边的人对哈尼然理说道:“这是省公安厅的朱副厅长,刘书记,你把不认识的人介绍一下吧。”
哈尼然理与朱副厅长二人握手问候。
刘书记将与会的人一一介绍之后,说道:“现在,由朱副厅长讲话。”
朱副厅长说道:“现在人都到齐啦。我们这个会议是个紧急会议,下面由厅里马处长先通报一下情况,开始吧。”
马处长说道:“同志们,前几天,在哈龙县、边云县、哈边县交界处三岔口的三角坝子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村民械斗。
他们是哈龙县的牛角寨120多人;边云县坡垅寨200多人;哈边县箐口寨80多人。
械斗的一方为哈龙县的牛角寨,另一方为边云县的坡垅寨和哈边县的箐口寨。
这个案件是多次解决未果的三个村寨的历史遗留案。
最近又起事端,而且比以前任何一次都激烈。
据统计,这次械斗虽然没有死亡,但是重伤9人,轻伤无数。
现在的情况是双方各不相让,还要大开杀戒呢。尤其是自认为吃了大亏的哈龙县牛角寨,正在日夜准备,男女老少齐动员,誓在决一死战呢。
情况十分危急!”
朱副厅长说道:“现在,我们的哈尼梯田正在申遗,想不到会出现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情,此事事关重大,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
最后采纳了省人大张副主任的建议,请哈龙县的哈尼然理主席出面协调解决,县、州、省公安做后盾,一定要迅速地平息这次的恶性械斗。
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实施方案,先由哈尼然理主席出面将他们稳住,乘其不备,马上抓人,将主要骨干全部抓捕,彻底铲除三角地带的不安定隐患。
下面,我们想听听哈尼然理主席的意见呢---”
一时间,会场静悄悄。
哈尼然理看了看张副主任,又把整个会议室的人看了一遍,清了清嗓子说道:“哦,叫我谈,我谈谈吧,意见不一定成熟,仅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这件事情应该是个遗留事件,这件事情要从1986年的秋天说起呢---
那时候发生了第一次械斗,我记得,在处理这次械斗的时候是有分歧的。一种意见是抓人,以一警百。另一种意见认为这是哈尼人的家务事,公安千万不要介入,如果大动干戈,矛盾只会升级,将来事情就不好办了。
我呢,是第二种意见的坚决的支持者,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服从上级的领导,所以后来的事情就全部由公安系统一手包揽下来了。
据我的了解,小的摩擦不计,单构成规模的械斗,至今已有11次,如果加上这次,就是12次。
多年来,各级公安抓捕的人不下几十个,但是矛盾呢,却日益激化,械斗的规模越来越大。
其实呢,矛盾并不复杂。
说到底,这是一件家务事,更准确地说了呢,应该是观念的差别所引起的争论,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误会---
说到底,是他们没有把爱情和家庭的关系搞清楚,是我没有把我们哈尼人的传统与规矩好好地传承给他们啊---
所以说,这件事情的发生,罪责主要在我哈尼然理,我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哈尼王子啊---”
哈尼然理语音不高,所有在场的人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怎么能是“误会”呢?
哈尼然理说道:“现在,我给大家讲一讲事情的经过,就可以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
因为,事情的引起是因为两个年轻人,他们的家人我都认识。
哈龙县牛角寨的姓卢,小伙子叫大壮。
边云县坡龙寨子的姓车,姑娘叫改花。
两个人都是本本分分的哈尼人,两家人也都是本本分分的哈尼家庭。
多少年来,两家处得就像一家人似的,尤其是在三岔口国际草皮街还在的时候,所以,大壮和改花的婚事两家人都很满意,于是就欢欢喜喜地给他们俩办了喜事,大壮和改花就成了两口子了。
两个人婚后不久,就有了白白胖胖的小宝宝,两个人的矛盾就开始了,而且是步步升级,一直到出了人命,两家人就闹崩了---
矛盾的焦点是“烂漫的爱情”。
大壮和改花两个人好的就像一个人似的,一天到晚歌声不断如影相随,两个人都一心一意地追求“烂漫的爱情”,他们俩不止一次地面对大山面对太阳面对月亮海誓山盟:两个人一辈子相爱,一辈子烂漫。
可是,两个人一有了小孩子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情了,尤其是改花,认为是大壮骗了自己,是大壮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两个人就可是吵吵闹闹了。
那时候,两家人并不富裕,所以,两个年轻人除了上山打柴下田种地,还要照顾呀呀学语的小孩子。
这样一来,改花就不干了,每天忙忙碌碌不说,而且大壮还埋怨改花太懒惰,动不动就把小孩子推给两个老人家。
大壮是个孝子,他的阿爸和阿妈的身体一直就不好,大壮希望改花要体谅两个老人家,改花于是就和大壮算起历史老张来了。
改花痛苦地哭诉道:“这是什么“烂漫的爱情”,这是破烂的爱情,我们的爱情这样的破烂,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嘛---”
于是,改花姑娘就偷偷地一个人跳了崖子,两家非常要好的亲戚便成了仇人。
械斗终于发生了,到后来,哈云县坡龙寨子又与哈边县箐口寨子的亲戚联起手来,趁机侵占了哈龙县三百多亩茶林地。
从此,双方的械斗开始逐步升级,一直到了今天这种局面。
据我了解,这一次的动作很大,哈龙县已经动员了多方关系,调集了八百多哈尼男人,提刀舞棒,都已经喝了鸡血酒,誓在决一死战、鱼死网破呢---”
朱副厅长听了和张副主任交换了一下眼神,朱副厅长说道:“我们的哈尼王子啊,你怎么能了解的这样详细呢,怪不得张副主任特别交待我,让我认真听取您的意见呢。您认为我们的方案怎么样呢?”
哈尼然理看了看张副主任,对朱副厅长说道:“朱副厅长,你们是专家,那个方案我不敢妄加评论。不过,我呢,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朱副厅长说道:“请讲!”
哈尼然理回答道:“请给我点儿时间,先让我去试一试,可以吗---”
朱副厅长看了看张副主任,张副主任默默地对朱副厅长点了点头,朱副厅长问道:“你需要多长时间呢?”
哈尼然理果断地回答道:“一个星期!,我只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假如一个星期我要是拿不下来,我就交由你们去处理---”
朱副厅长严肃地点点头,张副主任亲切地问道:“我们的哈尼王子啊,这个担子可很重啊,你们需要什么配合和支持嘛---”
哈尼然理摇摇头,他的双眼一动不动地盯着窗户外面的远山。
第3章 不应该发生的事情(3)
在哈龙县县委会议室开过相关单位的联席会议之后的第三天中午,烈日炎炎照射着被哈尼人大型械斗践踏过的三角坝子。
一身哈尼人原汁原味儿的哈尼人打扮的哈尼然理和“闷葫芦”背着装着哈尼人的米酒和好酒菜来了。
他们俩在一棵生成一片的大榕树下的草地停下来,“闷葫芦”放下背篓就立刻吹起牛角号,而哈尼然理则从背篓里拿出酒肉在草地上摆开。
随着牛角号声的响起,从哈龙县牛角寨方向的山坡上走下来一个人影,从边云县坡垅寨方向密林里钻出来一个人影,从哈边县箐口寨方向悬崖的藤索上滑下来一个人影。
哈尼人之间的一场械斗利用哈尼人自己的方法轻而易举地解决,从此走上了胜利的康庄大道。哈尼人的《东方红河谷哈尼梯田民间民族文化保护村》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在哈尼梯田“插秧节”那一天举行了盛大的《哈尼梯田首届泥巴节》,届时,哈尼人为夏明亮、三板斧、永平、土狗、三牛、十二能和自己的爱人以及十二对年轻的新人举行了集体婚礼,哈尼梯田吉星高照,山花烂漫,永远是春天。
第1章 不应该发生的事情(1)
盛阳之下的牡丹花也有阴影,人世间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
就在幸福庄寨子轰轰烈烈地欢欢喜喜地过完了哈尼人的“十月年”,所有的哈尼人都明白了“哈尼人的诺玛爱美就在脚下”的道理,夏明亮老板和倮折老板分别开始了他们俩各自的投资项目的实施,三板斧和白鹇姑娘带领人去贵州省荒坡乡学习取经,哈尼然理带领着专家与学者继续“挖宝”,哈尼梯田的哈尼人纷纷行动起来,都在为建设《东方红河谷哈尼梯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而奋斗的时候,哈龙县、边云县和哈边县的交界处的三角坝子,也就是三岔口那里的哈尼人却在蠢蠢欲动了。
幸亏哈尼然理领着一大帮子专家和学者在那里“挖宝”,假如没有这回事情的话,那里的事件早就发生了。
这是在哈尼然理带领的各路专家和学者组成的“挖宝”队伍将天坑地下溶洞里的玉石与财宝全部运归国库之后的那天下午,从哈龙县和边云县的两个山坡上哗哗啦啦地各自冲下一队拿着砍刀、锄头、菜刀和棍棒的人马来。
边云县有一个人举着小红旗在指挥。
小旗上写着:边云县。
哈龙县有一个人浓眉大眼睛大汉举着一面小旗在指挥,小旗上写着:哈龙县。
双方的人就像古时候的古人那样混战在一起,寂静的山谷里立刻就响起了劈哩啪啦的打斗声喊声震天。
边云县的光头指挥舞动着小旗声嘶力竭地大声喊道:“兄弟们,给我往死里打!”
哈龙县的指挥满脸是血,把小红旗咬在嘴里,抡着大棍横扫,跟在他后面的人群奋勇争先,边云县的人败下来了。
哈龙县村民乘胜追击,那个阵势与现在电影电视里的混战的情景一般无二。
这时候,突然一阵鞭炮声响起,哈龙县的村民们背后杀来一路人马。
为首的汉子挥动着小旗,小旗上写着:哈边县。
边云县的光头指挥立刻转过身来拼命地吼道:“兄弟们,援兵来了,杀回去啊!给我杀回去啊!!”
边云县的村民和哈边县的村民将哈龙县村民前后夹击,哈龙县的指挥打的急了,不料却愤怒地把小红旗咬断了,他一口吐出嘴里的小旗,顺口却吐出一口鲜血来,一抡大棍打到两个人,一转身又扫倒一个人,咬牙切齿地骂道:“**你个妈的,来吧,来啊,老子今天和你们拼啦!!!”
三个村庄的村民们陆陆续续地继续跑来助阵,到处是击打声,到处是呐喊声。
原本是个晴朗朗的天气,一时间变得天昏地暗,一片混乱。
大概过了没有半个钟头,突然公路上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警笛声。
在高高的山头上放哨的人赶紧摇旗呐喊道:“警察来了,快跑啊!”
这里的事情真是奇怪,刚才还是你死我活的敌人,现在一听说警察来了,械斗的人群马上不见了踪影,械斗场地一片狼籍。
哈尼梯田自古地无三尺平,出门便是山,象三岔口的三角坝子这样的地方肯定是人人羡慕的风水宝地。三个县的三个寨子自古以来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闻名世界的三岔口《国际草皮街》是他们最辉煌的时候。
可是,因为哈龙县牛角寨的小伙子与边云县坡垅寨子的姑娘不小心酿出了一场人命,坡垅寨子的抬着姑娘的尸体前来问罪,于是,无休无止的械斗就没完没了地展开了。
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其实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关键是双方的理解不同 ,做法也就会有很大的差别,结果,结婚之后,刚刚有了小孩子,两个人就因为意见不一致,给闹翻了。
在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卿卿我我海誓山盟,决定要一辈子固守他们俩的“烂漫爱情”,在那时候,两个人风花雪月激情四射好不愉快。
可是,两个人一旦有了小孩子,贫困的生活,繁忙的劳动,结果两个人的生活再也烂漫不起来了。
边云县坡垅寨子的姑娘认为哈龙县牛角寨子的男方骗了自己,于是就从悬崖上跳下来一命归西。
边云县坡龙寨子的姑娘在自己的遗书中写道:“阿爸阿妈,女儿走了,我不愿意活在人世了,我不愿意和欺骗我的人生活在一起了---
没有结婚之前,说尽了天下的甜言蜜语,说是要和非常烂漫地生活一辈子---
谁知道,刚刚有了个小孩子,我就成了磨道里的驴,一天到晚除了繁琐的家务活儿,那里还有一丁点儿烂漫嘛---
女儿知道,女儿是上当了,女儿没有脸面再去见阿爸阿妈,不孝的女儿就走了---
不孝的女儿留言。”
这个姑娘的阿爸阿妈看了,不由得怒火中烧,立马就给寨子里的长老哭诉,长老一听提着大刀,叫人们抬着姑娘的尸体,轰轰烈烈地带领了大队人马就冲到哈龙县牛角寨子的男方家里来了。
哈龙县牛角寨子的小伙子实在是纳闷,我又不是不想烂漫,你说家里穷活计又多,再加上又刚刚有了小孩子,我们不管谁来管,要管,那里还有时间去烂漫嘛?
哈龙县牛角寨子的长老听了觉得也是个理,于是就出面据理力争,双方各说各有理,话赶话没好话,双方终于对骂起来,骂的骂的就骂到了一起,双方就拿出真刀真枪干起来了。
三岔口还有一个寨子,就是哈边县的箐口寨子,箐口寨子的长老和边云县坡垅寨子的受害者是亲戚,一听说坡龙寨子的人已经抬着尸体找去了,知道事情不好,立刻组织寨子里的人们赶过来了。
这场大型的械斗,发生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双方心里怀着愈烧愈烈的怒火,杀得难解难分,直到公安局的警察来了,才好不容易把这场大型的械斗给平息下去。
据说,第一次的械斗,双方没有出现人命案,但是伤人无数,最后又分别在三个寨子里抓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和出手伤人的“犯罪分子”,算是告了一个段落。
但是,从此也留下了祸根,说不定什么时候,说不定谁不高兴,就会把历史的旧账翻出了,三个寨子的械斗,已经发展成了他们之间的“冷战”,多少年来,一直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西瓜皮檫屁股没完没了。
其实,人命发生之后,哈龙县牛角寨子也觉得自己理亏一些,毕竟对方出了条人命。
可是,你们也不能把不是当理说,你是一个女人家,你不在家里操持家务谁来操持,操持家务是最烦乱的事情,我就是个天王老子,怎么样你叫你“烂漫”起来嘛?
最近这一次的械斗,边云县坡龙寨子貌似在算历史的旧账,其实是他们看见哈龙县的哈尼梯田越来越红火,游客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快一刀”老人家提供了他们家族的秘密之后,哈尼然理带着那么多的专家学者还有浩浩荡荡的“挖宝”队伍,他们的心里不平衡了。
就在这次哈尼然理还专门去牛角寨子看望了那里的哈尼人,并且一再嘱咐要团结,不要分裂,但是,你在这里忍着忍着,他们还是以为你怕了他们,不敢和他们对话对阵了。
边云县坡龙寨子刚刚给哈龙县牛角寨子下了战书,人们已经聚集在三岔口的三角坝子上了。
他们是在故意闹事呢,他们就像古时候一样,站在三岔口的三角坝子上又唾又骂,哈龙县牛角寨子的人们再也忍不住了,长老一声大叫,寨子里的人们就像一阵狂风,哗哗啦啦地向着三岔口的三角坝子冲去了。
第2章 不应该发生的事情(2)
这一天,哈尼然理正在沿路检查县政协所负责的绿化带,“闷葫芦”带着一辆小车追上来了,一下车就埋怨道:“你怎么能关机呢?”
哈尼然理拿起手机一看,真的,自己怎么会关了机呢?
哈尼然理一看“闷葫芦”着急的样子,就问道:“你是怎么了嘛,有什么急事请嘛,慌成这个样子---”
“闷葫芦”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主席,三角坝子又打起来了,省公安厅来人了,张副主任也来了,到处找你呢!!”
哈尼然理便急急忙忙地跟着“闷葫芦”赶回县政府办公大楼,直奔县委会议室,这里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也是站着的人。
哈尼然理和“闷葫芦”一进门,刘书记就迎上来。
刘书记说道:“老前辈,我们又遇到难事儿了,快请坐吧。”
哈尼然理用眼睛扫视了一眼会议室,问候过张副主任,张副主任指着身边的人对哈尼然理说道:“这是省公安厅的朱副厅长,刘书记,你把不认识的人介绍一下吧。”
哈尼然理与朱副厅长二人握手问候。
刘书记将与会的人一一介绍之后,说道:“现在,由朱副厅长讲话。”
朱副厅长说道:“现在人都到齐啦。我们这个会议是个紧急会议,下面由厅里马处长先通报一下情况,开始吧。”
马处长说道:“同志们,前几天,在哈龙县、边云县、哈边县交界处三岔口的三角坝子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村民械斗。
他们是哈龙县的牛角寨120多人;边云县坡垅寨200多人;哈边县箐口寨80多人。
械斗的一方为哈龙县的牛角寨,另一方为边云县的坡垅寨和哈边县的箐口寨。
这个案件是多次解决未果的三个村寨的历史遗留案。
最近又起事端,而且比以前任何一次都激烈。
据统计,这次械斗虽然没有死亡,但是重伤9人,轻伤无数。
现在的情况是双方各不相让,还要大开杀戒呢。尤其是自认为吃了大亏的哈龙县牛角寨,正在日夜准备,男女老少齐动员,誓在决一死战呢。
情况十分危急!”
朱副厅长说道:“现在,我们的哈尼梯田正在申遗,想不到会出现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情,此事事关重大,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
最后采纳了省人大张副主任的建议,请哈龙县的哈尼然理主席出面协调解决,县、州、省公安做后盾,一定要迅速地平息这次的恶性械斗。
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实施方案,先由哈尼然理主席出面将他们稳住,乘其不备,马上抓人,将主要骨干全部抓捕,彻底铲除三角地带的不安定隐患。
下面,我们想听听哈尼然理主席的意见呢---”
一时间,会场静悄悄。
哈尼然理看了看张副主任,又把整个会议室的人看了一遍,清了清嗓子说道:“哦,叫我谈,我谈谈吧,意见不一定成熟,仅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这件事情应该是个遗留事件,这件事情要从1986年的秋天说起呢---
那时候发生了第一次械斗,我记得,在处理这次械斗的时候是有分歧的。一种意见是抓人,以一警百。另一种意见认为这是哈尼人的家务事,公安千万不要介入,如果大动干戈,矛盾只会升级,将来事情就不好办了。
我呢,是第二种意见的坚决的支持者,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服从上级的领导,所以后来的事情就全部由公安系统一手包揽下来了。
据我的了解,小的摩擦不计,单构成规模的械斗,至今已有11次,如果加上这次,就是12次。
多年来,各级公安抓捕的人不下几十个,但是矛盾呢,却日益激化,械斗的规模越来越大。
其实呢,矛盾并不复杂。
说到底,这是一件家务事,更准确地说了呢,应该是观念的差别所引起的争论,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误会---
说到底,是他们没有把爱情和家庭的关系搞清楚,是我没有把我们哈尼人的传统与规矩好好地传承给他们啊---
所以说,这件事情的发生,罪责主要在我哈尼然理,我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哈尼王子啊---”
哈尼然理语音不高,所有在场的人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怎么能是“误会”呢?
哈尼然理说道:“现在,我给大家讲一讲事情的经过,就可以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
因为,事情的引起是因为两个年轻人,他们的家人我都认识。
哈龙县牛角寨的姓卢,小伙子叫大壮。
边云县坡龙寨子的姓车,姑娘叫改花。
两个人都是本本分分的哈尼人,两家人也都是本本分分的哈尼家庭。
多少年来,两家处得就像一家人似的,尤其是在三岔口国际草皮街还在的时候,所以,大壮和改花的婚事两家人都很满意,于是就欢欢喜喜地给他们俩办了喜事,大壮和改花就成了两口子了。
两个人婚后不久,就有了白白胖胖的小宝宝,两个人的矛盾就开始了,而且是步步升级,一直到出了人命,两家人就闹崩了---
矛盾的焦点是“烂漫的爱情”。
大壮和改花两个人好的就像一个人似的,一天到晚歌声不断如影相随,两个人都一心一意地追求“烂漫的爱情”,他们俩不止一次地面对大山面对太阳面对月亮海誓山盟:两个人一辈子相爱,一辈子烂漫。
可是,两个人一有了小孩子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情了,尤其是改花,认为是大壮骗了自己,是大壮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两个人就可是吵吵闹闹了。
那时候,两家人并不富裕,所以,两个年轻人除了上山打柴下田种地,还要照顾呀呀学语的小孩子。
这样一来,改花就不干了,每天忙忙碌碌不说,而且大壮还埋怨改花太懒惰,动不动就把小孩子推给两个老人家。
大壮是个孝子,他的阿爸和阿妈的身体一直就不好,大壮希望改花要体谅两个老人家,改花于是就和大壮算起历史老张来了。
改花痛苦地哭诉道:“这是什么“烂漫的爱情”,这是破烂的爱情,我们的爱情这样的破烂,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嘛---”
于是,改花姑娘就偷偷地一个人跳了崖子,两家非常要好的亲戚便成了仇人。
械斗终于发生了,到后来,哈云县坡龙寨子又与哈边县箐口寨子的亲戚联起手来,趁机侵占了哈龙县三百多亩茶林地。
从此,双方的械斗开始逐步升级,一直到了今天这种局面。
据我了解,这一次的动作很大,哈龙县已经动员了多方关系,调集了八百多哈尼男人,提刀舞棒,都已经喝了鸡血酒,誓在决一死战、鱼死网破呢---”
朱副厅长听了和张副主任交换了一下眼神,朱副厅长说道:“我们的哈尼王子啊,你怎么能了解的这样详细呢,怪不得张副主任特别交待我,让我认真听取您的意见呢。您认为我们的方案怎么样呢?”
哈尼然理看了看张副主任,对朱副厅长说道:“朱副厅长,你们是专家,那个方案我不敢妄加评论。不过,我呢,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朱副厅长说道:“请讲!”
哈尼然理回答道:“请给我点儿时间,先让我去试一试,可以吗---”
朱副厅长看了看张副主任,张副主任默默地对朱副厅长点了点头,朱副厅长问道:“你需要多长时间呢?”
哈尼然理果断地回答道:“一个星期!,我只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假如一个星期我要是拿不下来,我就交由你们去处理---”
朱副厅长严肃地点点头,张副主任亲切地问道:“我们的哈尼王子啊,这个担子可很重啊,你们需要什么配合和支持嘛---”
哈尼然理摇摇头,他的双眼一动不动地盯着窗户外面的远山。
第3章 不应该发生的事情(3)
在哈龙县县委会议室开过相关单位的联席会议之后的第三天中午,烈日炎炎照射着被哈尼人大型械斗践踏过的三角坝子。
一身哈尼人原汁原味儿的哈尼人打扮的哈尼然理和“闷葫芦”背着装着哈尼人的米酒和好酒菜来了。
他们俩在一棵生成一片的大榕树下的草地停下来,“闷葫芦”放下背篓就立刻吹起牛角号,而哈尼然理则从背篓里拿出酒肉在草地上摆开。
随着牛角号声的响起,从哈龙县牛角寨方向的山坡上走下来一个人影,从边云县坡垅寨方向密林里钻出来一个人影,从哈边县箐口寨方向悬崖的藤索上滑下来一个人影。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