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军事
小说
觉醒的羔羊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赵青山不能再看下去了,他知道,如果日本人发现他漏了网,必定会搜山。如果在日本人搜山前他不能回到断壁洞穴,他就没法为同胞兄弟报仇雪恨了。于是,他从洞顶下来后就一路飞跑,在日本人搜山前潜回洞里去了。
“小日本,我要杀了你们!我要杀了你们!我要杀了你们……”赵青山躺在阴冷冰凉的洞穴里,一声接一声的呐喊,他快疯狂了。他的眼前,有一座山,一座由六十八个同胞尸骨垒成的山;有一条河,一条由六十八个同胞鲜血流成的河。
同胞们一个一个轮番在他耳边呐喊:青山哥,你一定要为我们报仇啊1
青山老弟,你一定要记住这个血海深仇……。
小日本,我一定要杀了你们——我要杀了你们——
一九三七年阳历八月十二日午夜,一个身材瘦削的男人站在燕叫岭的悬崖边上,向着同胞殉难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他抓住一根绳索,向悬崖底部滑了下去。
第十五章 怒吼的靠山冲
夏末,山乡的傍晚,温和而凉爽。通往靠山冲的小路上匆匆忙忙走来一个人。
走着走着,来人停下了,只见他往四下里看了看,又仰面吸了几口气,然后他便像疾步向横亘在靠山冲外的那道山梁奔去。
这个人就是刚死里逃生的赵青山。他从洞里逃出来后东转西转又转到别的山峰去了,以至天快黑时他才回到靠山冲。
还没进村,他就从空气中问到一股浓浓的腐臭味。
他原地一转,鼻子几嗅嗅,便嗅出了腐臭发出的位置,于是他提着斧头向山梁飞也似的去了。
腐臭是从山梁下的沟壑里飘出来的。赵青山站在山梁上往沟底一看:
——啊!密密麻麻全是尸体,重重叠叠,一个垒一个,有的已经裸出根根白骨,有的正在大面积腐烂……
赵青山再一次被眼前的惨象震撼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赵青山边喃喃自问边撒腿向村里跑去。
人呢?还有人吗?赵青山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时隔三个多月,他的村庄变成了一片废墟。很多房屋已经倒塌成了一堆黄土,有的泥土墙虽然还耸立着,但墙头已被大火熏得一片漆黑。
天啦——我的天啦——我的天啦——
赵青山跪在地上,仰面苍天嚎啕起来。刹时,风停止了,月亮隐去了,天籁静穆了,偌大的山里,只有赵青山的哭声在空气中回旋飘荡。
我对不住乡亲们啦——是我月娥给你们招来了杀身之祸啊!呜呜——呜呜——我对不起乡亲们啊——
赵青山嗓子哭嘶哑了,头皮也磕破了。但他还是不停地喊不停地磕,让天地也为之动容,山河也为之哭泣。
是我害了乡亲们啊——是我害了全村老小啊——
月娥——月娥——你在哪里啊,你快回来,快回来和爸爸一起给乡亲们报仇啊——
赵青山就这么伏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喊,直到月亮从云层钻出来他才从地上爬起来,拖着疲惫的身躯踉踉跄跄的奔走在废弃的房屋之间 。不一会,他在废墟里找到一把铁镐,他拿着铁镐便直奔山梁去了。
他要把乡亲的遗体掩埋起来。
可是遗体已经高度腐烂,他没法一一辨认,就在山梁挖了两个大坑,将乡亲们的遗体按性别安葬在二个坑里,然后又用斧头砍了两块板子插在坟头前,他才坐下来喘气。
他已经饿得肚皮都贴着脊梁了。
昨天他去山洞前只啃了一个馒头,枪声响起之后到现在,他水都没有喝上一口。
他实在是又困又饿又乏。但他不能躺下,也决不能躺下,同胞的血海深仇没报之前,他是不能躺下的。他必须振作起来,为骨肉同胞报仇雪恨。
他跪在坟前,对死去的亡魂说:“乡亲们,我赵青山一定要为你们报仇!我要把杀你们的鬼子一个一个亲手宰了!”说完,又是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
忙完这一切,天已经麻麻亮了。他到溪边把脸手洗干净,然后俯下身子喝了一肚子清水。又到地里扯了几个萝卜洗净吃了,便去了距离靠山冲东面山麓的柳子溪。
他心里一直有疑窦,他要去柳子溪看王石匠和谷昌盛是不是真的如中村荣黩所说在家里照看月婆子和疗伤。
从靠山冲到柳子溪基本是山路,赵青山一走路走去没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快到柳子溪时,和柳子溪相反方向的平江县的小路上,赵青山看见很多貌似逃难的人,他们背包挑担,神色凄惶步履匆匆,好像大祸临头似的。
赵青山没想这么多,他一个劲只顾赶路。从柳子溪方向不时有人和他擦肩而过,他也没有心情搭话问一两句什么,他什么都不愿去想,他只想着怎么替乡亲们报仇雪恨。
就在赵青山赶往柳子溪时,葛城及其周边各县和乡镇,身穿黑色警服的黑狗子正在忙乎着,他们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沓黄乎乎的纸在大街小巷四处张贴。葛城城墙门口也帖了好几张。
城门口的岗哨正在盘查过往行人。凡是男士,都得和布告上画的头像对照一番才可放行,如果相似,就被保安团带走了。
这个布告上的人究竟是谁呢?
他就是此刻正匆匆赶往柳子溪的赵青山。
那天。士兵清点人数,发现只有68个人,就立即报告了中村荣黩。中村荣黩亲临现场检查,没有发现赵青山的尸体,当即就下令搜山。搜山结束,没有发现赵青山的影踪,中村又下令再仔细搜索一遍,结果一个士兵走着走着,穿皮靴的脚踢到了赵青山栓绳索的钢钎,顺着绳索,他们很轻易地就找到了赵青山曾经藏身的洞口。
看见垂挂崖下的绳索,中村知道赵青山是从这里逃下山去了,就电告了宫本,宫本立即通知了葛城保安团,在葛城各所辖区县及其乡镇通缉赵青山。
布告上,赵青山被污蔑为烧杀奸掠无恶不作的土匪 ,鼓励老百姓踊跃举报,并声称举报者有重赏。
就这样,赵青山和一批共党要犯的名字并列一起,成了保安团通缉捉拿的要犯。
这些情况,赵青山并不知道。也就是说,赵青山的复仇计划还没开始,他的前路就已经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了。
但这一切难不倒赵青山,一个胸膛里燃烧着熊熊怒火的中国男人是无所畏惧的;一个心里时刻呐喊着要为乡亲们报仇雪恨的中国男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
他的头脑里只装着几个字——报仇!报仇!为乡亲们报仇!
一个被民族仇恨烧红了眼睛的中国男人,哪怕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他也会高举大刀,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转过一个山崖,赵青山看见了柳子溪上空飘渺的炊烟。
柳子溪的村民正在煮早炊。
柳子溪一带包括靠山冲,因为地处山脉土地少,产粮不多。平时,粮食就不富裕的农家,遇到战乱粮食就更是紧张,所以,村民们大都只吃两顿饭。
早炊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这顿饭要管到下午5点左右才开夜饭。赵青山正好赶上柳子溪村民的早饭时间。
狗的嗅觉是很灵敏的,赵青山人还没进村,大大小小的狗就冲着他狂吠起来。
狗的狂吠声引起了村里人的警觉,很多闭着的门悄悄地裂开了一条缝,门缝后面是一双双浑浊疑惑惊奇的眼睛。
一条大黄狗追着赵青山狂吠,一直跟到王石匠家门口。
门外狗的狂吠声引起了屋里人的警觉,赵青山的手刚举起来,王石匠家的院门就吱呀一声开了。
“你是——”王石匠的媳妇正奶孩子,听见门外的响动,还以为是王石匠回来了,急忙欢天喜地出来开门,没想门一开看到的却是一张头发凌乱胡须啦撒的陌生面孔。
“我是王石匠朋友,你是石匠媳妇吧,我来找他商议点事,”赵青山说。
“你认识我男人?我男人他怎么样了?你快告诉我!快告诉我……”一听来人认识石匠,桂花顾不得细看赵青山身上有多脏,她伸出双手抓住了赵青山的两个肩头,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
“石匠不在家?他一直没回来过吗?”赵青山问。
桂花没说话,只轻轻地摇了摇头,脸色开始暗淡,眼睛里也有一层白蒙蒙的雾水。
赵青山沉默了。他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安慰石匠媳妇。
“你说话啊,我男人他究竟怎么了,他怎么了——”桂花的腔调里已经有哭声了。
“石匠他,他——”赵青山说不下去了,他不知道该怎么给桂花说,而且石匠的死他只是猜测。
赵青山的含糊其辞,让桂花预感到石匠肯定出事了,几个月来的担心一旦得到印证,她顿时好像被人抽了主心骨,仰面便向后倒去。
赵青山赶紧将她抱住了。。
好一阵桂花才苏醒过来,她将孩子紧紧搂在怀里,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唰唰往下掉。胸腔里一阵一阵绞痛,好像心被人剜去了一样。
安顿好桂花,赵青山又去了谷昌盛家,结果谷昌盛的情况和王石匠一样。
第十六章 重返葛城
“中村,我要杀了你!田中,我要杀了你!”
“小日本,我要全杀了你们!”
通往葛城的小路上,走着一个好似疯了一样的年轻男人,他一边走一边喊,还不时举起手来做一个咔嚓的杀头动作,他是赵青山。
他清清楚楚算了一个帐,鬼子杀死靠山冲老小一百零五口,再加上山上打死的民工一共是一百七十三人。这个账他必须一笔一笔跟日本人清算。
靠山冲,除了他一家和在外读书的马千里基本是倾巢覆灭。马正福已去阎王爷那儿报道,不知马千里是否知道,赵青山于是想,先去给马千里报个信。
赵青山这是第三次去葛城。第三次,他赵青山已经不是以前的赵青山了,他身上穿着王石匠留在家的衣服,背上的花布包里除了一柄斧子还有桂花和谷昌盛媳妇给他烙的饼。前两次,他是为了寻月娥,是带着希望去的,而这次,他是带着仇恨去的。除了马千里,他还想找到另外一个人——宫本。因为宫本才是这场灾祸的幕后操纵者。
轻车熟路,他走得很快。晌午稍后一点,他来到了城门口。城门口,警备队正在狐假虎威地盘查每一个进出的人。他们的身后站着身穿和服的日本人。
快轮到赵青山时,他突然看见城门口的墙上贴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脸庞瘦削棱角分明,两眼细长有神清澈透亮,有如一泓潭水。
把我的照片贴城门口干啥呢?狗日的小日本!
“请问这位老哥,那墙上咋回事呢?”赵青山问前面一位肩上搭着背褡子的中年男人。
“听说这个人杀了一个日本商人,日本人不服气,要保安队将其捉拿归案。小伙子,如果看见照片上的人,给提个醒,别让黑狗子给抓住了……日本军队还没打过来,这里的政府就已经完全听命于日本人了……哎!放着好端端的中国人不做,却偏要给日本人当狗!”中年男人话中有话地说。
“老哥,你看我像那年轻人吗?”赵青山指着自己的脸问中年男人。
“你?嗯,有点像又不像……不像不像,这眉宇之间,好像比照片少了一些英武之气,还有这脸庞。”中年男人说着,从背撘子拿出笔墨,在赵青山右脸颊轻轻一点,笑着说:“这就更不像。这就更不像了。”
赵青山明白了中年男人的用意,他向中年男人鞠了一躬。
中年男人顺利地通过了检查,现在该轮到赵青山了。
“叫什么,哪里人,进城干什么?”一个黑狗子嘴里叼着香烟,帽檐歪在一边,乜着眼睛问赵青山。
“羊水镇人,马六子,进城投奔亲戚……”
“走吧走吧!”乜眼闻着赵青山身上有一股刺鼻的难闻味道,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让赵青山过去了。
进了城,赵青山发现街上的气氛和几个月前他来找月娥也大不一样了。行人步履匆匆神色严峻,好像大难临头一样。街道上随处可见耀武扬威的日本武士,他们三三两两,腰挂刀剑游魂一样飘来荡去,看见他们,市民都躲得远远的,唯恐避之不及殃及自身。
这是咋回事?他满腹疑虑。
也许找到马千里就一切都清楚了。他想。
走到湘汉路,他看见街上到处贴着花花绿绿的标语,上面写着: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小日本从中国滚出去!
团结起来一致抗战,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快跑,日本狗来了!”他一心看标语,没提防保安团向这条街来了,纷沓的脚步声从他身边啪啪啪一响而过,一个年轻妇女见他不动,就提醒了他一句。正好,他旁边几步远有一家旅店,就疾步走了进去。
“客官,里边请。”店主人以为他住店,很热情的招呼他。
“不,不不,我不住店。”赵青山急忙摆手。
店主人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他见赵青山跑进屋子眼睛却没离开过街面,就凑上来说:“躲黑狗子吧?这黑狗子可厉害呢,昨天在这打死几个贴标语的年轻人,说是什么地下党。”
“标语?这标语就是他们贴的?”赵青山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几个年轻人和保安团搏斗的模样。
“不是,这些标语才贴上去不久。我看见了,是几个女娃子。”老头很神秘地说。
“女娃子?女娃子也干这个?”赵青山惊奇的不得了。
“是啊,是啊,她们一些人放哨一些人贴,贴完就跑呢!“
“真了不起,真了不起。”赵青山连声夸奖。
“光是贴贴标语有什么用哦——,能把日本人赶跑吗?”老头愤愤地说。
“老爹,你刚才说日本人咋啦?”
“我说小伙子你装糊涂啊还是咋的?7月7号日本人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和日本鬼子正式打起来啦。”
“打起来啦?”赵青山问。
“是啊,是啊。北平、天津已落到日本人手里,几天前,淞沪又打起来啦,唉!千万不要打到葛城来,——你看,这些消息都登在报纸上了。”老头递给赵青山几张旧报纸。
赵青山识字不多,他瞄了一眼,又继续问老头。
“老爹,这街上怎么回事?到处都是日本人。”
“不祥之兆,不祥之兆啊。”
“不祥之兆?你的意思是?”
“小伙子,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些虎视眈眈的日本武士,说不定哪一天摇身一变就成了日本士兵,现在还没脱掉伪装,政府官员就向日本人点头哈腰当起日本狗了。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你说还会有好吗?”
“我们国家的军队干啥去啦,把这些日本人赶走哇!”
“快别提中国军队了。有血性能打仗的都上淞沪前线打鬼子去了,剩下的这些乌合之众,特别是保安团那些王八蛋,只会欺负压榨老百姓,抓共产党,抓学生娃,见了日本人,就成软蛋了。名义上,这里还是国民政府的天下,实际上,全都是小日本说了算,政府官员保安团全都成了日本人喂的狗。”老头越说越气,把赵青山心头的怒火一下给点燃了。
“打他个狗日的!”赵青山一拳擂在桌子上,擂得茶盅在桌子上打着滚险些掉到地上。
“小伙子,好样的,有血性像个中国爷们。”老头称赞赵青山。
“老爹,你还知道什么?都讲给我听。”赵青山说。
老头偏起头,看了一眼外面的动静,接着说:“不知道吧?南京也快打响啦——”
“好啊,好啊。”赵青山不知想到哪里去了,说出来的话和老头的话一点不对茬,老头忍不住将他一顿抢白:
“小日本,我要杀了你们!我要杀了你们!我要杀了你们……”赵青山躺在阴冷冰凉的洞穴里,一声接一声的呐喊,他快疯狂了。他的眼前,有一座山,一座由六十八个同胞尸骨垒成的山;有一条河,一条由六十八个同胞鲜血流成的河。
同胞们一个一个轮番在他耳边呐喊:青山哥,你一定要为我们报仇啊1
青山老弟,你一定要记住这个血海深仇……。
小日本,我一定要杀了你们——我要杀了你们——
一九三七年阳历八月十二日午夜,一个身材瘦削的男人站在燕叫岭的悬崖边上,向着同胞殉难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他抓住一根绳索,向悬崖底部滑了下去。
第十五章 怒吼的靠山冲
夏末,山乡的傍晚,温和而凉爽。通往靠山冲的小路上匆匆忙忙走来一个人。
走着走着,来人停下了,只见他往四下里看了看,又仰面吸了几口气,然后他便像疾步向横亘在靠山冲外的那道山梁奔去。
这个人就是刚死里逃生的赵青山。他从洞里逃出来后东转西转又转到别的山峰去了,以至天快黑时他才回到靠山冲。
还没进村,他就从空气中问到一股浓浓的腐臭味。
他原地一转,鼻子几嗅嗅,便嗅出了腐臭发出的位置,于是他提着斧头向山梁飞也似的去了。
腐臭是从山梁下的沟壑里飘出来的。赵青山站在山梁上往沟底一看:
——啊!密密麻麻全是尸体,重重叠叠,一个垒一个,有的已经裸出根根白骨,有的正在大面积腐烂……
赵青山再一次被眼前的惨象震撼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赵青山边喃喃自问边撒腿向村里跑去。
人呢?还有人吗?赵青山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时隔三个多月,他的村庄变成了一片废墟。很多房屋已经倒塌成了一堆黄土,有的泥土墙虽然还耸立着,但墙头已被大火熏得一片漆黑。
天啦——我的天啦——我的天啦——
赵青山跪在地上,仰面苍天嚎啕起来。刹时,风停止了,月亮隐去了,天籁静穆了,偌大的山里,只有赵青山的哭声在空气中回旋飘荡。
我对不住乡亲们啦——是我月娥给你们招来了杀身之祸啊!呜呜——呜呜——我对不起乡亲们啊——
赵青山嗓子哭嘶哑了,头皮也磕破了。但他还是不停地喊不停地磕,让天地也为之动容,山河也为之哭泣。
是我害了乡亲们啊——是我害了全村老小啊——
月娥——月娥——你在哪里啊,你快回来,快回来和爸爸一起给乡亲们报仇啊——
赵青山就这么伏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喊,直到月亮从云层钻出来他才从地上爬起来,拖着疲惫的身躯踉踉跄跄的奔走在废弃的房屋之间 。不一会,他在废墟里找到一把铁镐,他拿着铁镐便直奔山梁去了。
他要把乡亲的遗体掩埋起来。
可是遗体已经高度腐烂,他没法一一辨认,就在山梁挖了两个大坑,将乡亲们的遗体按性别安葬在二个坑里,然后又用斧头砍了两块板子插在坟头前,他才坐下来喘气。
他已经饿得肚皮都贴着脊梁了。
昨天他去山洞前只啃了一个馒头,枪声响起之后到现在,他水都没有喝上一口。
他实在是又困又饿又乏。但他不能躺下,也决不能躺下,同胞的血海深仇没报之前,他是不能躺下的。他必须振作起来,为骨肉同胞报仇雪恨。
他跪在坟前,对死去的亡魂说:“乡亲们,我赵青山一定要为你们报仇!我要把杀你们的鬼子一个一个亲手宰了!”说完,又是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
忙完这一切,天已经麻麻亮了。他到溪边把脸手洗干净,然后俯下身子喝了一肚子清水。又到地里扯了几个萝卜洗净吃了,便去了距离靠山冲东面山麓的柳子溪。
他心里一直有疑窦,他要去柳子溪看王石匠和谷昌盛是不是真的如中村荣黩所说在家里照看月婆子和疗伤。
从靠山冲到柳子溪基本是山路,赵青山一走路走去没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快到柳子溪时,和柳子溪相反方向的平江县的小路上,赵青山看见很多貌似逃难的人,他们背包挑担,神色凄惶步履匆匆,好像大祸临头似的。
赵青山没想这么多,他一个劲只顾赶路。从柳子溪方向不时有人和他擦肩而过,他也没有心情搭话问一两句什么,他什么都不愿去想,他只想着怎么替乡亲们报仇雪恨。
就在赵青山赶往柳子溪时,葛城及其周边各县和乡镇,身穿黑色警服的黑狗子正在忙乎着,他们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沓黄乎乎的纸在大街小巷四处张贴。葛城城墙门口也帖了好几张。
城门口的岗哨正在盘查过往行人。凡是男士,都得和布告上画的头像对照一番才可放行,如果相似,就被保安团带走了。
这个布告上的人究竟是谁呢?
他就是此刻正匆匆赶往柳子溪的赵青山。
那天。士兵清点人数,发现只有68个人,就立即报告了中村荣黩。中村荣黩亲临现场检查,没有发现赵青山的尸体,当即就下令搜山。搜山结束,没有发现赵青山的影踪,中村又下令再仔细搜索一遍,结果一个士兵走着走着,穿皮靴的脚踢到了赵青山栓绳索的钢钎,顺着绳索,他们很轻易地就找到了赵青山曾经藏身的洞口。
看见垂挂崖下的绳索,中村知道赵青山是从这里逃下山去了,就电告了宫本,宫本立即通知了葛城保安团,在葛城各所辖区县及其乡镇通缉赵青山。
布告上,赵青山被污蔑为烧杀奸掠无恶不作的土匪 ,鼓励老百姓踊跃举报,并声称举报者有重赏。
就这样,赵青山和一批共党要犯的名字并列一起,成了保安团通缉捉拿的要犯。
这些情况,赵青山并不知道。也就是说,赵青山的复仇计划还没开始,他的前路就已经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了。
但这一切难不倒赵青山,一个胸膛里燃烧着熊熊怒火的中国男人是无所畏惧的;一个心里时刻呐喊着要为乡亲们报仇雪恨的中国男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
他的头脑里只装着几个字——报仇!报仇!为乡亲们报仇!
一个被民族仇恨烧红了眼睛的中国男人,哪怕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他也会高举大刀,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转过一个山崖,赵青山看见了柳子溪上空飘渺的炊烟。
柳子溪的村民正在煮早炊。
柳子溪一带包括靠山冲,因为地处山脉土地少,产粮不多。平时,粮食就不富裕的农家,遇到战乱粮食就更是紧张,所以,村民们大都只吃两顿饭。
早炊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这顿饭要管到下午5点左右才开夜饭。赵青山正好赶上柳子溪村民的早饭时间。
狗的嗅觉是很灵敏的,赵青山人还没进村,大大小小的狗就冲着他狂吠起来。
狗的狂吠声引起了村里人的警觉,很多闭着的门悄悄地裂开了一条缝,门缝后面是一双双浑浊疑惑惊奇的眼睛。
一条大黄狗追着赵青山狂吠,一直跟到王石匠家门口。
门外狗的狂吠声引起了屋里人的警觉,赵青山的手刚举起来,王石匠家的院门就吱呀一声开了。
“你是——”王石匠的媳妇正奶孩子,听见门外的响动,还以为是王石匠回来了,急忙欢天喜地出来开门,没想门一开看到的却是一张头发凌乱胡须啦撒的陌生面孔。
“我是王石匠朋友,你是石匠媳妇吧,我来找他商议点事,”赵青山说。
“你认识我男人?我男人他怎么样了?你快告诉我!快告诉我……”一听来人认识石匠,桂花顾不得细看赵青山身上有多脏,她伸出双手抓住了赵青山的两个肩头,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
“石匠不在家?他一直没回来过吗?”赵青山问。
桂花没说话,只轻轻地摇了摇头,脸色开始暗淡,眼睛里也有一层白蒙蒙的雾水。
赵青山沉默了。他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安慰石匠媳妇。
“你说话啊,我男人他究竟怎么了,他怎么了——”桂花的腔调里已经有哭声了。
“石匠他,他——”赵青山说不下去了,他不知道该怎么给桂花说,而且石匠的死他只是猜测。
赵青山的含糊其辞,让桂花预感到石匠肯定出事了,几个月来的担心一旦得到印证,她顿时好像被人抽了主心骨,仰面便向后倒去。
赵青山赶紧将她抱住了。。
好一阵桂花才苏醒过来,她将孩子紧紧搂在怀里,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唰唰往下掉。胸腔里一阵一阵绞痛,好像心被人剜去了一样。
安顿好桂花,赵青山又去了谷昌盛家,结果谷昌盛的情况和王石匠一样。
第十六章 重返葛城
“中村,我要杀了你!田中,我要杀了你!”
“小日本,我要全杀了你们!”
通往葛城的小路上,走着一个好似疯了一样的年轻男人,他一边走一边喊,还不时举起手来做一个咔嚓的杀头动作,他是赵青山。
他清清楚楚算了一个帐,鬼子杀死靠山冲老小一百零五口,再加上山上打死的民工一共是一百七十三人。这个账他必须一笔一笔跟日本人清算。
靠山冲,除了他一家和在外读书的马千里基本是倾巢覆灭。马正福已去阎王爷那儿报道,不知马千里是否知道,赵青山于是想,先去给马千里报个信。
赵青山这是第三次去葛城。第三次,他赵青山已经不是以前的赵青山了,他身上穿着王石匠留在家的衣服,背上的花布包里除了一柄斧子还有桂花和谷昌盛媳妇给他烙的饼。前两次,他是为了寻月娥,是带着希望去的,而这次,他是带着仇恨去的。除了马千里,他还想找到另外一个人——宫本。因为宫本才是这场灾祸的幕后操纵者。
轻车熟路,他走得很快。晌午稍后一点,他来到了城门口。城门口,警备队正在狐假虎威地盘查每一个进出的人。他们的身后站着身穿和服的日本人。
快轮到赵青山时,他突然看见城门口的墙上贴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脸庞瘦削棱角分明,两眼细长有神清澈透亮,有如一泓潭水。
把我的照片贴城门口干啥呢?狗日的小日本!
“请问这位老哥,那墙上咋回事呢?”赵青山问前面一位肩上搭着背褡子的中年男人。
“听说这个人杀了一个日本商人,日本人不服气,要保安队将其捉拿归案。小伙子,如果看见照片上的人,给提个醒,别让黑狗子给抓住了……日本军队还没打过来,这里的政府就已经完全听命于日本人了……哎!放着好端端的中国人不做,却偏要给日本人当狗!”中年男人话中有话地说。
“老哥,你看我像那年轻人吗?”赵青山指着自己的脸问中年男人。
“你?嗯,有点像又不像……不像不像,这眉宇之间,好像比照片少了一些英武之气,还有这脸庞。”中年男人说着,从背撘子拿出笔墨,在赵青山右脸颊轻轻一点,笑着说:“这就更不像。这就更不像了。”
赵青山明白了中年男人的用意,他向中年男人鞠了一躬。
中年男人顺利地通过了检查,现在该轮到赵青山了。
“叫什么,哪里人,进城干什么?”一个黑狗子嘴里叼着香烟,帽檐歪在一边,乜着眼睛问赵青山。
“羊水镇人,马六子,进城投奔亲戚……”
“走吧走吧!”乜眼闻着赵青山身上有一股刺鼻的难闻味道,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让赵青山过去了。
进了城,赵青山发现街上的气氛和几个月前他来找月娥也大不一样了。行人步履匆匆神色严峻,好像大难临头一样。街道上随处可见耀武扬威的日本武士,他们三三两两,腰挂刀剑游魂一样飘来荡去,看见他们,市民都躲得远远的,唯恐避之不及殃及自身。
这是咋回事?他满腹疑虑。
也许找到马千里就一切都清楚了。他想。
走到湘汉路,他看见街上到处贴着花花绿绿的标语,上面写着: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小日本从中国滚出去!
团结起来一致抗战,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快跑,日本狗来了!”他一心看标语,没提防保安团向这条街来了,纷沓的脚步声从他身边啪啪啪一响而过,一个年轻妇女见他不动,就提醒了他一句。正好,他旁边几步远有一家旅店,就疾步走了进去。
“客官,里边请。”店主人以为他住店,很热情的招呼他。
“不,不不,我不住店。”赵青山急忙摆手。
店主人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他见赵青山跑进屋子眼睛却没离开过街面,就凑上来说:“躲黑狗子吧?这黑狗子可厉害呢,昨天在这打死几个贴标语的年轻人,说是什么地下党。”
“标语?这标语就是他们贴的?”赵青山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几个年轻人和保安团搏斗的模样。
“不是,这些标语才贴上去不久。我看见了,是几个女娃子。”老头很神秘地说。
“女娃子?女娃子也干这个?”赵青山惊奇的不得了。
“是啊,是啊,她们一些人放哨一些人贴,贴完就跑呢!“
“真了不起,真了不起。”赵青山连声夸奖。
“光是贴贴标语有什么用哦——,能把日本人赶跑吗?”老头愤愤地说。
“老爹,你刚才说日本人咋啦?”
“我说小伙子你装糊涂啊还是咋的?7月7号日本人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和日本鬼子正式打起来啦。”
“打起来啦?”赵青山问。
“是啊,是啊。北平、天津已落到日本人手里,几天前,淞沪又打起来啦,唉!千万不要打到葛城来,——你看,这些消息都登在报纸上了。”老头递给赵青山几张旧报纸。
赵青山识字不多,他瞄了一眼,又继续问老头。
“老爹,这街上怎么回事?到处都是日本人。”
“不祥之兆,不祥之兆啊。”
“不祥之兆?你的意思是?”
“小伙子,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些虎视眈眈的日本武士,说不定哪一天摇身一变就成了日本士兵,现在还没脱掉伪装,政府官员就向日本人点头哈腰当起日本狗了。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你说还会有好吗?”
“我们国家的军队干啥去啦,把这些日本人赶走哇!”
“快别提中国军队了。有血性能打仗的都上淞沪前线打鬼子去了,剩下的这些乌合之众,特别是保安团那些王八蛋,只会欺负压榨老百姓,抓共产党,抓学生娃,见了日本人,就成软蛋了。名义上,这里还是国民政府的天下,实际上,全都是小日本说了算,政府官员保安团全都成了日本人喂的狗。”老头越说越气,把赵青山心头的怒火一下给点燃了。
“打他个狗日的!”赵青山一拳擂在桌子上,擂得茶盅在桌子上打着滚险些掉到地上。
“小伙子,好样的,有血性像个中国爷们。”老头称赞赵青山。
“老爹,你还知道什么?都讲给我听。”赵青山说。
老头偏起头,看了一眼外面的动静,接着说:“不知道吧?南京也快打响啦——”
“好啊,好啊。”赵青山不知想到哪里去了,说出来的话和老头的话一点不对茬,老头忍不住将他一顿抢白: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