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6656
成片时长:每集约35分钟
阅读:10782
发表:2017/10/18
20集 悬疑,犯罪 电视剧剧本
《豫西迷案:柏子山计划》第9-14集
1-4
5-9
9-14
15-18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陈青岩手哆嗦接钱。
赵志德:“老校长,您如果愿意,我聘您到孔庙小学看大门。”
陈青岩:“谢谢赵校长对我的器重,我愿发挥余热,为教育再做贡献!”
赵志德:“那您准备、准备。和枝子姨一齐到学校。我下星期一接您!”
画外音:“陈得索、艾灵、小芳在沟北院内听到陈青岩家很热闹。偶尔听到“退休” 、“返聘”等内容。”
△艾灵、陈得索相互对视,表情不断变化。焦急、恐惧、愤怒……
场:12——26
时:日
景:豫西县县委常委会议室内
人:宋名、于秋叶、单虎、扬括、赵丙坤、化一、龙根
△豫西县常委会议室。宋名、单虎、赵丙坤、化一、龙根等人围绕椭圆会议桌在听取扬括对落实知识分子工作汇报……
△宋名坐在首长席,背后树立党旗,墙上悬挂《河南地图》、《豫西县地图》,再向上是马、恩、列、斯、毛伟人画像。
△于秋叶带着眼镜,肩挎黑包,温文尔雅走进常委会议室,径直走到宋名跟前,她扫视大家,落落大方——
于秋叶:(不卑不亢)“各位领导和前辈,我叫于秋叶,是于才厚的女儿,现在郑州大学法律系教书。我向大家集体申诉:根据中央政策‘五类分子要摘帽,冤假错案要纠正’精神。请求县委组织部门对于才厚、陈国清、蔡永令、杨钦典等人进行公正调查,彻底平反!”
△于秋叶说着把材料放到宋名面前。
宋 名:“我们正在研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只是有些个别问题还有分歧。”
于秋叶:“那些问题有分歧?”她扫视大家,理直气壮,“在坐的,有的是当事人,凭良心说陈国清夫妇和我父亲冤不冤?”
△宋名没有回答,看看单虎。
单 虎:(脸红,脖子青筋暴露)“我是当事人,对纠正冤假错案不反对。但是对五类分子全部摘帽,对有些人彻底平反有看法,不舒服。这不是对我们过去的工作否定吗?平反、平反,这是反攻倒算!”
△赵丙坤、化一、龙根点头。
于秋叶:(冷笑)“看不惯?过去到处打棍子,帽子满天飞你看惯了,是吧?不舒服?那你舒服什么?难道陈国清死,我父亲死你舒服?杨钦典在监狱呻吟你舒服?”她挥一下胳膊,“ 平反不是反攻倒算,而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这是共产党得民心,坐天下的法宝!”
单 虎:(恼羞成怒)“你——?”
于秋叶:“我什么?尊敬的局长大人,现在不是万马齐喑了,老百姓也该有说话的权利了。”
宋 名:“秋叶同志,你不要激动。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比如《柏子山计划》仍是悬案,到现在也不知道谁是特务。我们如果不结案,给你父亲和陈国清仓促平反,对组织也是不负责任的。”
单 虎:“《柏子山计划》案不破,陈国清、于才厚不能平反!”
于秋叶:(怒指)“有你这草包局长在,《柏子山计划》案永远破不了!”她从黑皮包又掏出一份材料,这是我对《柏子山计划》案的分析。”
场:12——27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同上
△于秋叶抖抖分析材料——
于秋叶:“请问宋书记,单局长你们能不能把破译出的《柏子山计划》电文内容全部背出来?”
△宋名皱眉思考,单虎先背——
单 虎:“以柏子山为主,绘漫滩湖周边图,制《柏子山计划》。当心,东边有耳。”
△宋名点头,他脑际浮现1951年春在谢先办公室的场景——
场:12——28
时:日
景:谢先、单虎办公室内
人:宋名、于才厚、单虎、谢先、司机(男,25岁)、站岗战士(男,24岁)
△谢先办公室内。
宋 名:“军区已经破译出了《柏子山计划》内容。”他示意于才厚,“念念,我们分析分析。”
于才厚:(从公文包掏出破译电文,念)“以柏子山为主,绘漫滩湖周边图,制《柏子山计划》。当心,东边有耳。”
△于才厚念罢,把电文递给单虎,单虎皱眉默念——
单 虎:“以柏子山为主,绘漫滩湖周边图,制《柏子山计划》。当心,东边有耳。”
谢 先:“看来,敌人是让潜伏的的特务绘制漫滩湖地图。”他挠挠头“是让谁
绘呢?”
宋 名:“当然是以‘柏子山’为主绘制。柏子山是特务的化名。”
于才厚:“我认为‘柏子山’仍是现在的地名,主要是以柏子山为中心区域,绘制漫滩湖地图。”
宋 名:“不管‘柏子山’是特务的化名还是地名,有两个个问题要立即搞清楚,一是孔庙镇谁会有电台,并有能力绘制地图?二是台湾方面让特务绘制地图做什么用?”
单 虎:“还有一个问题,也不能忽略。电文结尾, ‘当心,东边有耳。’是否有玄机?”
谢 先:“这很简单,就是让特务小心,不要暴露,隔墙有耳嘛!”
△宋名踱步,单虎皱眉思考,于才厚面色阴沉。
场:12——29
时:日
景:豫西县县委常委会议室内
人:宋名、于秋叶、单虎、赵丙坤、扬括、化一、龙根
宋名脑际回忆画面消失——
于秋叶:“各位,当年单局长对电文结尾,‘当心,东边有耳。’就问,是否有玄机?单局长,你现在认为玄机在哪里?”
单 虎:“当时谢先解读是‘让特务小心,不要暴露,隔墙有耳’。现在我也同意这种解释。”
于秋叶:“可是,我父亲临终时对我说,《柏子山计划》内容中‘东边有耳’,是暗指‘陈’字。”
单 虎:“那陈国清的嫌疑更大了,他姓陈,又承认是特务有手枪、电台,最近又在嵖岈山发现。”
于秋叶:“难道孔庙小学就一个姓陈的吗?”他看大家沉思,续道,“我父亲说,《柏子山计划》案中的特务不是陈国清,而是另有一个姓‘陈’的。”
单 虎:“你父亲当时也怀疑陈国清是特务,为什么后来又变卦了?”
于秋叶:“我父亲已经后悔自己的怀疑,更不该让吴明法偷听到。不过,这至少可以证明我父亲没有和陈国清勾结搞《柏子山计划》。”
单 虎:“你父亲怀疑陈国清和杨钦典勾结。”
于秋叶:“这更是我父亲的误判。后来他发现他又错了。”
扬 括:(插话)“为什么?”
于秋叶:“因为陈国清遵守了他们出狱后的纪律,没有供出杨钦典是特务!”
赵丙坤:(挠挠头插话)“小于,你也给我绕糊涂了。”
单 虎:(哈哈大笑)“这不是包庇杨钦典吗?”
于秋叶:“包庇杨钦典另有原因。”
△大家好奇,脖子伸着……
场:12——30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同上
于秋叶:“1949年11月,国民党绝望之时,对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志士进行疯狂大屠杀,杨钦典担当大义,冒死把剩余19名革命志士放出,重庆一中教师真老赵为救他们,壮烈牺牲。我父亲说,‘他两位都是无名英雄,我们活着的同志要永远记着他们。今后称杨钦典为老赵,并作为纪律,到什么时候不能泄露。”
赵丙坤:“为什么?”
△于秋叶掏出一页黄纸让大家看——
于秋叶:“这是我父亲临终时交给我的手抄《狱中八条》,他要我在适当时候交给上级党组织。”
于秋叶把《狱中八条》摊到宋名跟前——
于秋叶:(续道)“革命烈士用血的教训,总结《狱中八条》,告诫后人,有些党政领导,在不同时期都会犯脱离实际,主观误判或以权谋私、堕落腐化错误。所以,对上级不能过于迷信。我父亲清醒地认识到,将来解放军和以后的领导,可能怀疑逃出的19人是潜伏的特务。”
△单虎耸耸肩,僵僵鼻子——
单 虎:“1966年,重庆公安局也说罗广斌拿出《狱中八条》唱高调,这是典型的对党组织和领导的不信任。就他从国民党统治区逃出的于才厚是百分百的布尔什维克?”
扬 括:“小于,这可是政治大问题呀。”
于秋叶:“是的,我明白。可是有些人的所作所为,恰恰证明父亲的判断是正确的。陈青岩也姓陈,丁苟和尚还说手枪、电台是陈青岩藏的。面对事实,你们为什么不怀疑他陈青岩?”
△大家哑口无言……
于秋叶:(续道)“说穿了,你们这是主观臆断,自以为是。为了死要面子,明知不对,也不愿知错就改,这是典型的官僚跋扈,刚愎自用!”
宋 名:“秋叶同志,你批评的对。你的申诉和提出的问题很重要,今后我们要对此案加大侦办力度,广泛收集证据,全面分析案情,尽早解决你父亲和陈国清的问题。”
于秋叶:“如果要破此案,弄清两个事实就行了,一是当时台湾当局是给谁发的电文?二是这个姓‘陈’的特务与台湾方面有联系吗?他为《柏子山计划》行动了吗?”
△宋名、单虎摇摇头
于秋叶:“所以,我认为《柏子山计划》案,尽管没有侦破,敌人计划已经破产。建议各位领导实事求是,知错就改,团结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谋划经济发展,不要再纠结毫无意义的内耗案件了。”
△于秋叶说罢甩袖而去……
场:12——31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同上
△于秋叶走后,大家沉思。
宋 名:“同志们,刚才于秋叶同志说的话,的确需要我们反思和研究。在坐的多是建国以来经历过政治运动的人,有的是运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有的是运动的受害者,其动机都是服从上级党的领导,积极向上。但是,有时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工作实际,冒进蛮干,造成工作失误,伤害了群众,损害了党的威信。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前进的道路上具有实事求是,自我完善,不断创新的能力。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要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并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所以我们每位同志都要放下僵化的思想包袱,把握规律,与时俱进!”
扬 括:“对于才厚、陈国清、艾灵、蔡永令、杨钦典等人怎么处理?”
宋 名:“实事求是,彻底平反!” 他突然眉头一皱,“对,蔡永令还是我和于才厚的入党介绍人,他现在哪里?”
单 虎:“据说在禹州县关押。”
宋 名:“单虎你联系一下,我要亲自找当地公安局申诉。”
单 虎:(点头)“好。”
龙 根:(插话)“《柏子山计划》案还破吗?”
宋 名:“不仅破而且还要大破,但是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大家困惑……
场:12——32
时:日
景:陈得索家院内
人:陈得索、艾灵、小芳、扬括、朱晓、赵志德、赵梅叶、学生(孔庙小学腰鼓队25人)
△杨括、朱晓、赵志德等领着孔庙小学腰鼓队向陈得索家院走来。陈得索艾灵傻站着……
杨 括:(进院,拍拍陈得索的肩膀)“得索,祝贺你!”他说着递给陈得索一份红头文件。“按文件规定,你母亲艾灵恢复工作,光荣退休。你父亲被平反昭雪,定为因公死亡,你可以被安排正式工作。”
△陈得索手颤微微地接过文件,看了看,皱了皱眉,又把文件递给母亲。
朱 晓:(把一沓钱交给陈得索)“还有政府补发你们的抚恤金。”
△陈得索和艾灵泪流满面……
杨 括:(对艾灵讨好道)“陈国清同志的平反问题始终找不到正反两方面的确凿证据。要不是我们力争,连因公死亡都定不上,得索根本接不上班!”
艾 灵:“国清是共产党员,于才厚教授有证言呀!”
杨 括:“于才厚已死了,这证言是不是真的?谁能证明?算了吧,这是最好的结局!”
艾 灵:“让得索从事什么工作?”
扬 括:“原则是回教育系统。但是,您如果有其它选择也可以提提。”
艾 灵:(请求道)“能不能让得索当警察?”
扬 括:“现在公安警力不足,也急需人。但是,警察是一个特殊职业,需要复杂的
准入审批程序。同时,请得索要不断学习,提高本人的综合素质。”
陈得索:“请领导放心,我一定珍惜我的工作!”
杨 括:“那好,我回去打报告。”
艾 灵:“那俺谢谢杨主任了!”
场:12——33
时:日
景:陈得索家室内
人:艾灵、陈得索、杨抗利
△杨抗利、陈得索、艾灵走进室内内。
△艾灵忙给杨抗利搬凳子,陈得索慌忙给杨抗利倒茶……
杨抗利:(摆手,主动找凳子坐下)“阿姨不要客气,请继续陈述!”
艾 灵:“以后的事得索就清楚了,让他讲吧。”
陈得索:(分别倒茶完毕)“我父亲和于老师平反后,我和秋叶又到重庆公安局、法院为钦典平请求平反——”(陈得索脑际渐渐浮现画面)
场:12——34
时:日
景:重庆市公安局刘子峰办公室内
人:杨钦典(男,河南省郾城县大刘乡人。1949年前,原国民党重庆白公馆警卫班长,1949年11月,国民党对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的革命者进行大屠杀时,杨放19人成功越狱。1951——1967年,47——63岁,在孔庙小学冒名老赵,当体育老师。1967年文革时,被发现真实身份,判刑20年。1982年平反后务农)、刘子峰(男,1966——1982年,41——57岁,重庆市公安局刑侦处处长)、狱警(男,2人)
△杨钦典被狱警带进刘子峰办公室。他光头,满脸沧桑,皱纹交错,原来挺拔的身躯,弯成一张弓。刘子峰客气地给他倒茶让座。
△杨钦典不敢坐,主动站着做带手铐架势。
杨钦典:(态度诚恳)“刘处长,我有隐瞒,我坦白!”
刘子峰:“不需要坦白了,你被释放了!”
杨钦典:(摇头)“您别哄我了。”
刘子峰:(把释放证明递给他)“你签个字吧。”
杨钦典:“不,我不出去,我罪该万死!”
场:12——35
时:同上
景:同上
赵志德:“老校长,您如果愿意,我聘您到孔庙小学看大门。”
陈青岩:“谢谢赵校长对我的器重,我愿发挥余热,为教育再做贡献!”
赵志德:“那您准备、准备。和枝子姨一齐到学校。我下星期一接您!”
画外音:“陈得索、艾灵、小芳在沟北院内听到陈青岩家很热闹。偶尔听到“退休” 、“返聘”等内容。”
△艾灵、陈得索相互对视,表情不断变化。焦急、恐惧、愤怒……
场:12——26
时:日
景:豫西县县委常委会议室内
人:宋名、于秋叶、单虎、扬括、赵丙坤、化一、龙根
△豫西县常委会议室。宋名、单虎、赵丙坤、化一、龙根等人围绕椭圆会议桌在听取扬括对落实知识分子工作汇报……
△宋名坐在首长席,背后树立党旗,墙上悬挂《河南地图》、《豫西县地图》,再向上是马、恩、列、斯、毛伟人画像。
△于秋叶带着眼镜,肩挎黑包,温文尔雅走进常委会议室,径直走到宋名跟前,她扫视大家,落落大方——
于秋叶:(不卑不亢)“各位领导和前辈,我叫于秋叶,是于才厚的女儿,现在郑州大学法律系教书。我向大家集体申诉:根据中央政策‘五类分子要摘帽,冤假错案要纠正’精神。请求县委组织部门对于才厚、陈国清、蔡永令、杨钦典等人进行公正调查,彻底平反!”
△于秋叶说着把材料放到宋名面前。
宋 名:“我们正在研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只是有些个别问题还有分歧。”
于秋叶:“那些问题有分歧?”她扫视大家,理直气壮,“在坐的,有的是当事人,凭良心说陈国清夫妇和我父亲冤不冤?”
△宋名没有回答,看看单虎。
单 虎:(脸红,脖子青筋暴露)“我是当事人,对纠正冤假错案不反对。但是对五类分子全部摘帽,对有些人彻底平反有看法,不舒服。这不是对我们过去的工作否定吗?平反、平反,这是反攻倒算!”
△赵丙坤、化一、龙根点头。
于秋叶:(冷笑)“看不惯?过去到处打棍子,帽子满天飞你看惯了,是吧?不舒服?那你舒服什么?难道陈国清死,我父亲死你舒服?杨钦典在监狱呻吟你舒服?”她挥一下胳膊,“ 平反不是反攻倒算,而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这是共产党得民心,坐天下的法宝!”
单 虎:(恼羞成怒)“你——?”
于秋叶:“我什么?尊敬的局长大人,现在不是万马齐喑了,老百姓也该有说话的权利了。”
宋 名:“秋叶同志,你不要激动。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比如《柏子山计划》仍是悬案,到现在也不知道谁是特务。我们如果不结案,给你父亲和陈国清仓促平反,对组织也是不负责任的。”
单 虎:“《柏子山计划》案不破,陈国清、于才厚不能平反!”
于秋叶:(怒指)“有你这草包局长在,《柏子山计划》案永远破不了!”她从黑皮包又掏出一份材料,这是我对《柏子山计划》案的分析。”
场:12——27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同上
△于秋叶抖抖分析材料——
于秋叶:“请问宋书记,单局长你们能不能把破译出的《柏子山计划》电文内容全部背出来?”
△宋名皱眉思考,单虎先背——
单 虎:“以柏子山为主,绘漫滩湖周边图,制《柏子山计划》。当心,东边有耳。”
△宋名点头,他脑际浮现1951年春在谢先办公室的场景——
场:12——28
时:日
景:谢先、单虎办公室内
人:宋名、于才厚、单虎、谢先、司机(男,25岁)、站岗战士(男,24岁)
△谢先办公室内。
宋 名:“军区已经破译出了《柏子山计划》内容。”他示意于才厚,“念念,我们分析分析。”
于才厚:(从公文包掏出破译电文,念)“以柏子山为主,绘漫滩湖周边图,制《柏子山计划》。当心,东边有耳。”
△于才厚念罢,把电文递给单虎,单虎皱眉默念——
单 虎:“以柏子山为主,绘漫滩湖周边图,制《柏子山计划》。当心,东边有耳。”
谢 先:“看来,敌人是让潜伏的的特务绘制漫滩湖地图。”他挠挠头“是让谁
绘呢?”
宋 名:“当然是以‘柏子山’为主绘制。柏子山是特务的化名。”
于才厚:“我认为‘柏子山’仍是现在的地名,主要是以柏子山为中心区域,绘制漫滩湖地图。”
宋 名:“不管‘柏子山’是特务的化名还是地名,有两个个问题要立即搞清楚,一是孔庙镇谁会有电台,并有能力绘制地图?二是台湾方面让特务绘制地图做什么用?”
单 虎:“还有一个问题,也不能忽略。电文结尾, ‘当心,东边有耳。’是否有玄机?”
谢 先:“这很简单,就是让特务小心,不要暴露,隔墙有耳嘛!”
△宋名踱步,单虎皱眉思考,于才厚面色阴沉。
场:12——29
时:日
景:豫西县县委常委会议室内
人:宋名、于秋叶、单虎、赵丙坤、扬括、化一、龙根
宋名脑际回忆画面消失——
于秋叶:“各位,当年单局长对电文结尾,‘当心,东边有耳。’就问,是否有玄机?单局长,你现在认为玄机在哪里?”
单 虎:“当时谢先解读是‘让特务小心,不要暴露,隔墙有耳’。现在我也同意这种解释。”
于秋叶:“可是,我父亲临终时对我说,《柏子山计划》内容中‘东边有耳’,是暗指‘陈’字。”
单 虎:“那陈国清的嫌疑更大了,他姓陈,又承认是特务有手枪、电台,最近又在嵖岈山发现。”
于秋叶:“难道孔庙小学就一个姓陈的吗?”他看大家沉思,续道,“我父亲说,《柏子山计划》案中的特务不是陈国清,而是另有一个姓‘陈’的。”
单 虎:“你父亲当时也怀疑陈国清是特务,为什么后来又变卦了?”
于秋叶:“我父亲已经后悔自己的怀疑,更不该让吴明法偷听到。不过,这至少可以证明我父亲没有和陈国清勾结搞《柏子山计划》。”
单 虎:“你父亲怀疑陈国清和杨钦典勾结。”
于秋叶:“这更是我父亲的误判。后来他发现他又错了。”
扬 括:(插话)“为什么?”
于秋叶:“因为陈国清遵守了他们出狱后的纪律,没有供出杨钦典是特务!”
赵丙坤:(挠挠头插话)“小于,你也给我绕糊涂了。”
单 虎:(哈哈大笑)“这不是包庇杨钦典吗?”
于秋叶:“包庇杨钦典另有原因。”
△大家好奇,脖子伸着……
场:12——30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同上
于秋叶:“1949年11月,国民党绝望之时,对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志士进行疯狂大屠杀,杨钦典担当大义,冒死把剩余19名革命志士放出,重庆一中教师真老赵为救他们,壮烈牺牲。我父亲说,‘他两位都是无名英雄,我们活着的同志要永远记着他们。今后称杨钦典为老赵,并作为纪律,到什么时候不能泄露。”
赵丙坤:“为什么?”
△于秋叶掏出一页黄纸让大家看——
于秋叶:“这是我父亲临终时交给我的手抄《狱中八条》,他要我在适当时候交给上级党组织。”
于秋叶把《狱中八条》摊到宋名跟前——
于秋叶:(续道)“革命烈士用血的教训,总结《狱中八条》,告诫后人,有些党政领导,在不同时期都会犯脱离实际,主观误判或以权谋私、堕落腐化错误。所以,对上级不能过于迷信。我父亲清醒地认识到,将来解放军和以后的领导,可能怀疑逃出的19人是潜伏的特务。”
△单虎耸耸肩,僵僵鼻子——
单 虎:“1966年,重庆公安局也说罗广斌拿出《狱中八条》唱高调,这是典型的对党组织和领导的不信任。就他从国民党统治区逃出的于才厚是百分百的布尔什维克?”
扬 括:“小于,这可是政治大问题呀。”
于秋叶:“是的,我明白。可是有些人的所作所为,恰恰证明父亲的判断是正确的。陈青岩也姓陈,丁苟和尚还说手枪、电台是陈青岩藏的。面对事实,你们为什么不怀疑他陈青岩?”
△大家哑口无言……
于秋叶:(续道)“说穿了,你们这是主观臆断,自以为是。为了死要面子,明知不对,也不愿知错就改,这是典型的官僚跋扈,刚愎自用!”
宋 名:“秋叶同志,你批评的对。你的申诉和提出的问题很重要,今后我们要对此案加大侦办力度,广泛收集证据,全面分析案情,尽早解决你父亲和陈国清的问题。”
于秋叶:“如果要破此案,弄清两个事实就行了,一是当时台湾当局是给谁发的电文?二是这个姓‘陈’的特务与台湾方面有联系吗?他为《柏子山计划》行动了吗?”
△宋名、单虎摇摇头
于秋叶:“所以,我认为《柏子山计划》案,尽管没有侦破,敌人计划已经破产。建议各位领导实事求是,知错就改,团结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谋划经济发展,不要再纠结毫无意义的内耗案件了。”
△于秋叶说罢甩袖而去……
场:12——31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同上
△于秋叶走后,大家沉思。
宋 名:“同志们,刚才于秋叶同志说的话,的确需要我们反思和研究。在坐的多是建国以来经历过政治运动的人,有的是运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有的是运动的受害者,其动机都是服从上级党的领导,积极向上。但是,有时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工作实际,冒进蛮干,造成工作失误,伤害了群众,损害了党的威信。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前进的道路上具有实事求是,自我完善,不断创新的能力。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要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并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所以我们每位同志都要放下僵化的思想包袱,把握规律,与时俱进!”
扬 括:“对于才厚、陈国清、艾灵、蔡永令、杨钦典等人怎么处理?”
宋 名:“实事求是,彻底平反!” 他突然眉头一皱,“对,蔡永令还是我和于才厚的入党介绍人,他现在哪里?”
单 虎:“据说在禹州县关押。”
宋 名:“单虎你联系一下,我要亲自找当地公安局申诉。”
单 虎:(点头)“好。”
龙 根:(插话)“《柏子山计划》案还破吗?”
宋 名:“不仅破而且还要大破,但是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大家困惑……
场:12——32
时:日
景:陈得索家院内
人:陈得索、艾灵、小芳、扬括、朱晓、赵志德、赵梅叶、学生(孔庙小学腰鼓队25人)
△杨括、朱晓、赵志德等领着孔庙小学腰鼓队向陈得索家院走来。陈得索艾灵傻站着……
杨 括:(进院,拍拍陈得索的肩膀)“得索,祝贺你!”他说着递给陈得索一份红头文件。“按文件规定,你母亲艾灵恢复工作,光荣退休。你父亲被平反昭雪,定为因公死亡,你可以被安排正式工作。”
△陈得索手颤微微地接过文件,看了看,皱了皱眉,又把文件递给母亲。
朱 晓:(把一沓钱交给陈得索)“还有政府补发你们的抚恤金。”
△陈得索和艾灵泪流满面……
杨 括:(对艾灵讨好道)“陈国清同志的平反问题始终找不到正反两方面的确凿证据。要不是我们力争,连因公死亡都定不上,得索根本接不上班!”
艾 灵:“国清是共产党员,于才厚教授有证言呀!”
杨 括:“于才厚已死了,这证言是不是真的?谁能证明?算了吧,这是最好的结局!”
艾 灵:“让得索从事什么工作?”
扬 括:“原则是回教育系统。但是,您如果有其它选择也可以提提。”
艾 灵:(请求道)“能不能让得索当警察?”
扬 括:“现在公安警力不足,也急需人。但是,警察是一个特殊职业,需要复杂的
准入审批程序。同时,请得索要不断学习,提高本人的综合素质。”
陈得索:“请领导放心,我一定珍惜我的工作!”
杨 括:“那好,我回去打报告。”
艾 灵:“那俺谢谢杨主任了!”
场:12——33
时:日
景:陈得索家室内
人:艾灵、陈得索、杨抗利
△杨抗利、陈得索、艾灵走进室内内。
△艾灵忙给杨抗利搬凳子,陈得索慌忙给杨抗利倒茶……
杨抗利:(摆手,主动找凳子坐下)“阿姨不要客气,请继续陈述!”
艾 灵:“以后的事得索就清楚了,让他讲吧。”
陈得索:(分别倒茶完毕)“我父亲和于老师平反后,我和秋叶又到重庆公安局、法院为钦典平请求平反——”(陈得索脑际渐渐浮现画面)
场:12——34
时:日
景:重庆市公安局刘子峰办公室内
人:杨钦典(男,河南省郾城县大刘乡人。1949年前,原国民党重庆白公馆警卫班长,1949年11月,国民党对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的革命者进行大屠杀时,杨放19人成功越狱。1951——1967年,47——63岁,在孔庙小学冒名老赵,当体育老师。1967年文革时,被发现真实身份,判刑20年。1982年平反后务农)、刘子峰(男,1966——1982年,41——57岁,重庆市公安局刑侦处处长)、狱警(男,2人)
△杨钦典被狱警带进刘子峰办公室。他光头,满脸沧桑,皱纹交错,原来挺拔的身躯,弯成一张弓。刘子峰客气地给他倒茶让座。
△杨钦典不敢坐,主动站着做带手铐架势。
杨钦典:(态度诚恳)“刘处长,我有隐瞒,我坦白!”
刘子峰:“不需要坦白了,你被释放了!”
杨钦典:(摇头)“您别哄我了。”
刘子峰:(把释放证明递给他)“你签个字吧。”
杨钦典:“不,我不出去,我罪该万死!”
场:12——35
时:同上
景:同上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