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6656
成片时长:每集约35分钟
阅读:10783
发表:2017/10/18
20集 悬疑,犯罪 电视剧剧本
《豫西迷案:柏子山计划》第9-14集
1-4
5-9
9-14
15-18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人:曹山、于才厚(男,中年,1960 ——1969年,50——58岁。文革初期,被怀疑是潜伏特务;1968秋年,随豫西高中知青到到豫西柏国农场开荒治苇,接受改造,69年劳累病死。于秋叶之父)、于秋叶(女,青年,1967——1978年,17——28岁,高中毕业到豫西柏国农场当知青,期间与知青陈得索相识相爱,私生一子叫曹苇。后与曹大有结合,生曹枝,后在柏国农场教学。中年,1978——1982年,28——32岁,恢复高考后,考入郑州大学法律系,留校当讲师。于才厚之女)、曹大有(男,1969——1982年,21—34岁。曹集村民,曹山的儿子,于秋叶丈夫)
(字幕:1969年冬)
△于才厚躺在曹家集大队卫生院奄奄一息。他干咳一阵,气喘吁吁。
△于秋叶掩面哭泣……于才厚哆哆嗦嗦从怀里掏出发黄的一页纸递给于秋叶——
于才厚:“爸爸没有家产,这一页纸是《狱中八条》,是我也是革命者对党组织嘱托,你好好保留在身边,适当时候交给上级组织。”
于秋叶:“能向社会公开吗?”
于才厚:“不要擅自做主,须经上级党组织同意。”
△于秋叶点头。
于才厚:“有机会见到陈得索,告诉他,《柏子山计划》内容中‘东边有耳’,宋名、单虎、谢先都误解是‘有人偷听,其实是暗指‘陈’字。案中的特务,不是陈国清,而是另有一个姓‘陈’的。”
于秋叶:“我记住了。”
于才厚:(喘着气思考)“还有两人也要找。”
于秋叶:(吃惊)“谁?”
于秋叶:“我的入党介绍人蔡永令和谢先的儿子谢弘。”
场:12——7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同上
△于才厚又拉住曹山手——
于才厚:“曹场长,知青们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和秋叶都连累了你们。秋叶,秋叶……”于才厚喘着气,断断续续地,“秋叶和得索有情,我本想成全他们。可是,可是……”于才厚泪流,“现在我不行了,只得把秋叶交给大有……”
△说到此于才厚乞求地望着曹大有——
于才厚:“您父子俩别嫌弃秋叶,她已有了得索,得索的……”
△于才厚没说完,头一歪,停止了呼吸。
于秋叶:“爸,爸呀!”
△于秋叶哭喊着扑到于才厚怀里……
场:12——8
时:日
景:曹山家室内
人:于秋叶、曹大有、曹山、曹大有母亲、曹苇(男,少年,1970——1982年,1——12岁。于秋叶当知青时和陈得索相恋私生)、接生员(女,40岁)
(字幕:1970年春)
△曹山家堂屋里间。于秋叶仰躺在床上,乱发,脸滚汗,嘴咬被子,呻吟……
△大队卫生院接生员,戴手套,准备针,药。曹大有的母亲,在床一侧。
△曹山,曹大有在外焦急地徘徊……
于秋叶:(呼吸急促,一阵呼喊)“得索,得索呀……”她憋气,突然长叫一声,“啊——”
曹 苇:(里间传来婴儿啼哭)“呜哇!呜哇!”
接生员:“恭喜,是个男孩!”
曹 山:(和曹大有一起奔进里)“男孩?!”
场:12——9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同上
△于秋叶虚弱地躺在床上,怀抱着安静的婴儿。她感激地望着大家,禁不住
泪流满面——
于秋叶:“谢谢爸妈你们照顾,谢谢你们了!”
大有母:“大有,快拿鸡蛋和红糖,给秋叶和接生婆烧荷包蛋茶!”
△曹大有拿鸡蛋回,又到秋叶床前,秋叶深情而又感激地望望大有,又转向
曹山——
于秋叶:“爸,您给孙子起个名字吧!”
曹 山:(摆手不好意思)“不,不,曹家都是大老粗。你是有学问人,你结合着形
势起吧!”
于秋叶:“我怀的是得索的根,人是曹家的人。我和得索为治苇相识相爱。让孩子就
叫曹苇吧?”
曹 山:“好,苇子根扎泥土,坚韧向上。这名字起的有意义!”
曹大有:(两手一拍)“好乖乖,让我抱抱苇子!
场:12——10
时:日
景:柏国农场/曹集村东/曹家大门楼下
人:宋得九、杨抗利、杨抗美、知青群
(字幕:1974年秋)
画外音:“柏国农场知青宿舍。知青人数越来越少。天天就有知青离开农场。宋得九被保送上大学,龙根用轿车接走;杨抗利、杨抗美被父亲杨秀峰用郑大附中中巴车接走。有的知青背着行襄徒步离开农场……”
△于秋叶站在曹家大门前。她一手拉着曹苇,一手怀抱曹枝,目送同伴、好
友离开向阳农场……
场:12——11
时:月夜
景:于秋叶卧室内
人:曹大有、于秋叶、曹苇(男,6岁)、曹枝(女,2岁)
画外音:“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于秋叶夜以继日备考……”
△月夜。8点。
△曹苇已在床上酣睡。
△于秋叶在卧室内,伏桌认真看书。女儿曹枝在床上嬉闹,捣乱,影响于秋
叶。
曹大有:“别搅和,影响你妈学习,走,我抱你看月姥姥去!”
△曹枝从床爬起,扑到曹大有怀里。曹大有抱起,用衣揣起,走出去。
△于秋叶全神贯注看书。
△曹大有抱着曹枝走出大门外。月光如洗。远外偶尔听到谁家的狗叫。
曹大有:(抱女儿哼唱)“月姥姥,黄巴巴,小孩闹着要吃妈(奶),妈(奶)不甜,
爬门外玩,门外有狼,往家藏!”
△曹大有晃悠着,女儿在他怀里慢慢睡着了……
场:12——12
时:日
景:曹集村/曹大有家院内
人:邮差(男,30岁)、于秋叶、曹山、曹大有、村民若干
(字幕:1978年春)
△梨花怒放,芦苇荡漾。
△一邮差骑着绿色摩托车进曹家集村,拉长声音——
邮 差:“于——秋——叶,郑州大学录取了!”
△村民出门观望,有的指指点点。
△于秋叶、曹大有、曹山出外迎接。
邮 差:“于秋叶,祝贺你,你考上郑州大学了,还是法律系!”
△于秋叶接过郑州大学录取通知书,泪水顺脸淌……
场:12——13
时:日
景:曹集村东路口
人:于秋叶、曹大有、曹山、大有母、曹苇、曹枝、村民若干
(字幕:1981秋)
画外音:“四年以后,于秋叶郑州大学法律系毕业留校任教,并带曹苇到郑州就学。在硕果累累的秋季,于秋叶一手拉着曹苇,一手背住简单的行襄,里面鼓鼓地,是陈得索交给她父女俩的青花瓷罈子。”
△曹大有,女儿曹枝,还有公婆,部分村民把于秋叶、曹苇送到曹集村东路口。
△于秋叶和曹苇一步一回头。送行的人伫立不动。
△曹枝咬着手指,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拼命地追去——
曹 枝:“妈,妈妈呀,你不要我啦?!”
△于秋叶,弯腰把曹枝搂在怀里——
于秋叶:“好妞妞,妈还回来呢!”
曹 枝:(头扎到于秋叶下怀)“不,你要哥哥,不要我了!”
曹 苇:(为难而懂事地)“妈,我留家让枝妞跟您走吧!”
△于秋叶迟疑,难为情。
曹 山:“不要犹豫了,还是带苇子好。他正上学,耽误不得。等枝妞上学时,
你再带她不晚!”
△曹山抱起曹枝——
曹 山:(续道)“好妞妞,听爷爷的话,让你爸送妈走。妈妈明年回来,给你买花衣裳!”然后瞪曹大有一眼,“还呆着干什么,帮秋叶提东西,赶快走!”
场:12——14
时:日
景:曹山家室内
人:曹山、陈得索、曹大有、曹枝、扬括、朱晓、大有母亲
曹山回忆结束。
△杨括在认真倾听,朱晓不停地作记录……
△陈得索沉思。
陈得索:(把曹枝拉到跟前)“这就是枝妞吧?挻乖的。”
△曹枝面无表情,好奇地瞪大眼睛望着陈得索。
曹大有:“苇子更帅,可像你的身腰头呢!”
陈得索:(脸刷地红了)“这是秋叶你俩的功劳,也是你们的儿子!”
他热切地问,“秋叶母子现在情况咋样?”
曹大有:“秋叶已成郑大讲师了,苇子在郑大附中上初二了!”
陈得索:“我要去看看他们母子俩!”
曹大有:“好,我陪你,好长时间我也没去了!”
△曹山脸阴沉下来,似有难言之隐——
曹 山:(盯着陈得索,试探询问)“得索,你成家了吗?”
陈得索:(苦笑笑)“成了!”
曹 山:“孩子多大了?是男孩?”
△陈得索摇摇头,不愿多说。
杨 括:(插话)“得索,我们来主要是调查于才厚,取证,为你父亲平反。现在你
又到郑州折腾,合算吗?”
陈得索:(果断道)“怎么不合算?我就是为父亲的问题而去。他痛心续道,“我想见的人,死的见不了,活的见不成,有愧呀!”
杨 括:“那你去吧,我和朱晓同志回去处理你父亲的问题,等消息吧!”
陈得索:(点点头)“我谢谢二位领导了!”
场:12——15
时:日
景:郑州大学教工楼于秋叶家室内
人:陈得索、曹大有、曹枝、于秋叶
△曹大有背着女儿曹枝,领陈得索到于秋叶家门前。曹大有按响门铃。
△于秋叶开门,惊诧。
于秋叶:(好像不认识陈得索一样,机械地)“进来,进来!”
△于秋叶拉着曹枝掩饰内心复杂的心情,泪水夺眶而出,扭脸擦泪。
曹大有:“得索随豫西县领导到曹集找于伯伯取证,为他的父亲平反。听说你在郑州
大学,非要看看你和曹苇。”
于秋叶:(转过身望着陈得索,深情地)“日子过得怎么样?”
△陈得索流泪,摇头,无语。
于秋叶:“艾妈妈好吗?”
陈得索:(点点头)“还行。”尔后看看大有又看看秋叶,“儿子——?”
于秋叶:(也看看大有)“儿子——?”
曹大有:(又拉着曹枝)“你们说话,我下去买菜去,中午我掌勺!”
场:12——16
(字幕:1969年冬)
△于才厚躺在曹家集大队卫生院奄奄一息。他干咳一阵,气喘吁吁。
△于秋叶掩面哭泣……于才厚哆哆嗦嗦从怀里掏出发黄的一页纸递给于秋叶——
于才厚:“爸爸没有家产,这一页纸是《狱中八条》,是我也是革命者对党组织嘱托,你好好保留在身边,适当时候交给上级组织。”
于秋叶:“能向社会公开吗?”
于才厚:“不要擅自做主,须经上级党组织同意。”
△于秋叶点头。
于才厚:“有机会见到陈得索,告诉他,《柏子山计划》内容中‘东边有耳’,宋名、单虎、谢先都误解是‘有人偷听,其实是暗指‘陈’字。案中的特务,不是陈国清,而是另有一个姓‘陈’的。”
于秋叶:“我记住了。”
于才厚:(喘着气思考)“还有两人也要找。”
于秋叶:(吃惊)“谁?”
于秋叶:“我的入党介绍人蔡永令和谢先的儿子谢弘。”
场:12——7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同上
△于才厚又拉住曹山手——
于才厚:“曹场长,知青们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和秋叶都连累了你们。秋叶,秋叶……”于才厚喘着气,断断续续地,“秋叶和得索有情,我本想成全他们。可是,可是……”于才厚泪流,“现在我不行了,只得把秋叶交给大有……”
△说到此于才厚乞求地望着曹大有——
于才厚:“您父子俩别嫌弃秋叶,她已有了得索,得索的……”
△于才厚没说完,头一歪,停止了呼吸。
于秋叶:“爸,爸呀!”
△于秋叶哭喊着扑到于才厚怀里……
场:12——8
时:日
景:曹山家室内
人:于秋叶、曹大有、曹山、曹大有母亲、曹苇(男,少年,1970——1982年,1——12岁。于秋叶当知青时和陈得索相恋私生)、接生员(女,40岁)
(字幕:1970年春)
△曹山家堂屋里间。于秋叶仰躺在床上,乱发,脸滚汗,嘴咬被子,呻吟……
△大队卫生院接生员,戴手套,准备针,药。曹大有的母亲,在床一侧。
△曹山,曹大有在外焦急地徘徊……
于秋叶:(呼吸急促,一阵呼喊)“得索,得索呀……”她憋气,突然长叫一声,“啊——”
曹 苇:(里间传来婴儿啼哭)“呜哇!呜哇!”
接生员:“恭喜,是个男孩!”
曹 山:(和曹大有一起奔进里)“男孩?!”
场:12——9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同上
△于秋叶虚弱地躺在床上,怀抱着安静的婴儿。她感激地望着大家,禁不住
泪流满面——
于秋叶:“谢谢爸妈你们照顾,谢谢你们了!”
大有母:“大有,快拿鸡蛋和红糖,给秋叶和接生婆烧荷包蛋茶!”
△曹大有拿鸡蛋回,又到秋叶床前,秋叶深情而又感激地望望大有,又转向
曹山——
于秋叶:“爸,您给孙子起个名字吧!”
曹 山:(摆手不好意思)“不,不,曹家都是大老粗。你是有学问人,你结合着形
势起吧!”
于秋叶:“我怀的是得索的根,人是曹家的人。我和得索为治苇相识相爱。让孩子就
叫曹苇吧?”
曹 山:“好,苇子根扎泥土,坚韧向上。这名字起的有意义!”
曹大有:(两手一拍)“好乖乖,让我抱抱苇子!
场:12——10
时:日
景:柏国农场/曹集村东/曹家大门楼下
人:宋得九、杨抗利、杨抗美、知青群
(字幕:1974年秋)
画外音:“柏国农场知青宿舍。知青人数越来越少。天天就有知青离开农场。宋得九被保送上大学,龙根用轿车接走;杨抗利、杨抗美被父亲杨秀峰用郑大附中中巴车接走。有的知青背着行襄徒步离开农场……”
△于秋叶站在曹家大门前。她一手拉着曹苇,一手怀抱曹枝,目送同伴、好
友离开向阳农场……
场:12——11
时:月夜
景:于秋叶卧室内
人:曹大有、于秋叶、曹苇(男,6岁)、曹枝(女,2岁)
画外音:“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于秋叶夜以继日备考……”
△月夜。8点。
△曹苇已在床上酣睡。
△于秋叶在卧室内,伏桌认真看书。女儿曹枝在床上嬉闹,捣乱,影响于秋
叶。
曹大有:“别搅和,影响你妈学习,走,我抱你看月姥姥去!”
△曹枝从床爬起,扑到曹大有怀里。曹大有抱起,用衣揣起,走出去。
△于秋叶全神贯注看书。
△曹大有抱着曹枝走出大门外。月光如洗。远外偶尔听到谁家的狗叫。
曹大有:(抱女儿哼唱)“月姥姥,黄巴巴,小孩闹着要吃妈(奶),妈(奶)不甜,
爬门外玩,门外有狼,往家藏!”
△曹大有晃悠着,女儿在他怀里慢慢睡着了……
场:12——12
时:日
景:曹集村/曹大有家院内
人:邮差(男,30岁)、于秋叶、曹山、曹大有、村民若干
(字幕:1978年春)
△梨花怒放,芦苇荡漾。
△一邮差骑着绿色摩托车进曹家集村,拉长声音——
邮 差:“于——秋——叶,郑州大学录取了!”
△村民出门观望,有的指指点点。
△于秋叶、曹大有、曹山出外迎接。
邮 差:“于秋叶,祝贺你,你考上郑州大学了,还是法律系!”
△于秋叶接过郑州大学录取通知书,泪水顺脸淌……
场:12——13
时:日
景:曹集村东路口
人:于秋叶、曹大有、曹山、大有母、曹苇、曹枝、村民若干
(字幕:1981秋)
画外音:“四年以后,于秋叶郑州大学法律系毕业留校任教,并带曹苇到郑州就学。在硕果累累的秋季,于秋叶一手拉着曹苇,一手背住简单的行襄,里面鼓鼓地,是陈得索交给她父女俩的青花瓷罈子。”
△曹大有,女儿曹枝,还有公婆,部分村民把于秋叶、曹苇送到曹集村东路口。
△于秋叶和曹苇一步一回头。送行的人伫立不动。
△曹枝咬着手指,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拼命地追去——
曹 枝:“妈,妈妈呀,你不要我啦?!”
△于秋叶,弯腰把曹枝搂在怀里——
于秋叶:“好妞妞,妈还回来呢!”
曹 枝:(头扎到于秋叶下怀)“不,你要哥哥,不要我了!”
曹 苇:(为难而懂事地)“妈,我留家让枝妞跟您走吧!”
△于秋叶迟疑,难为情。
曹 山:“不要犹豫了,还是带苇子好。他正上学,耽误不得。等枝妞上学时,
你再带她不晚!”
△曹山抱起曹枝——
曹 山:(续道)“好妞妞,听爷爷的话,让你爸送妈走。妈妈明年回来,给你买花衣裳!”然后瞪曹大有一眼,“还呆着干什么,帮秋叶提东西,赶快走!”
场:12——14
时:日
景:曹山家室内
人:曹山、陈得索、曹大有、曹枝、扬括、朱晓、大有母亲
曹山回忆结束。
△杨括在认真倾听,朱晓不停地作记录……
△陈得索沉思。
陈得索:(把曹枝拉到跟前)“这就是枝妞吧?挻乖的。”
△曹枝面无表情,好奇地瞪大眼睛望着陈得索。
曹大有:“苇子更帅,可像你的身腰头呢!”
陈得索:(脸刷地红了)“这是秋叶你俩的功劳,也是你们的儿子!”
他热切地问,“秋叶母子现在情况咋样?”
曹大有:“秋叶已成郑大讲师了,苇子在郑大附中上初二了!”
陈得索:“我要去看看他们母子俩!”
曹大有:“好,我陪你,好长时间我也没去了!”
△曹山脸阴沉下来,似有难言之隐——
曹 山:(盯着陈得索,试探询问)“得索,你成家了吗?”
陈得索:(苦笑笑)“成了!”
曹 山:“孩子多大了?是男孩?”
△陈得索摇摇头,不愿多说。
杨 括:(插话)“得索,我们来主要是调查于才厚,取证,为你父亲平反。现在你
又到郑州折腾,合算吗?”
陈得索:(果断道)“怎么不合算?我就是为父亲的问题而去。他痛心续道,“我想见的人,死的见不了,活的见不成,有愧呀!”
杨 括:“那你去吧,我和朱晓同志回去处理你父亲的问题,等消息吧!”
陈得索:(点点头)“我谢谢二位领导了!”
场:12——15
时:日
景:郑州大学教工楼于秋叶家室内
人:陈得索、曹大有、曹枝、于秋叶
△曹大有背着女儿曹枝,领陈得索到于秋叶家门前。曹大有按响门铃。
△于秋叶开门,惊诧。
于秋叶:(好像不认识陈得索一样,机械地)“进来,进来!”
△于秋叶拉着曹枝掩饰内心复杂的心情,泪水夺眶而出,扭脸擦泪。
曹大有:“得索随豫西县领导到曹集找于伯伯取证,为他的父亲平反。听说你在郑州
大学,非要看看你和曹苇。”
于秋叶:(转过身望着陈得索,深情地)“日子过得怎么样?”
△陈得索流泪,摇头,无语。
于秋叶:“艾妈妈好吗?”
陈得索:(点点头)“还行。”尔后看看大有又看看秋叶,“儿子——?”
于秋叶:(也看看大有)“儿子——?”
曹大有:(又拉着曹枝)“你们说话,我下去买菜去,中午我掌勺!”
场:12——16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