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6267
成片时长:每集约53分钟
阅读:13169
发表:2017/10/18
20集 悬疑,犯罪 电视剧剧本
《豫西迷案:柏子山计划》第15-18集
1-4
5-9
9-14
15-18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陈得索:(冷静地)“好吧。我把陈青岩的作案动机和过程给大家作详细叙述——”
场:15——16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同上
陈得索:(娓娓道来)“经过多方调查,俺家和陈青岩家几代人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恩怨怨——
“奶奶陈高氏生前告诉我,我爷爷的先祖原来是乾隆年间宫中御医。因为不满宫中争斗,请辞回乡,皇太爷赐了他两样东西。一是装人参的青花瓷罈子,二是宫中女私生女小英。
“爷爷的先祖把小英养到二十刚出头时,在一个冬天黑夜,一群黑衣蒙面人直奔我家,逼你爷爷的先祖交出小英,说小英是宫中碧玉,他要收回,做压寨夫人。虽然小英哭诉不走,但爷爷的先祖不敢得罪这伙人,只得把小英交出。”
“这帮人的头目是隆科多的后人。康熙年间有一个重臣叫隆科多,雍正登基后失宠,其子孙嫡系被贬各地。其中隆科多的一个儿子被贬到豫西孔庙镇。他带家眷及随从,途经孔庙镇西北一个峡谷,看到溪水蜿蜒、瀑布流潭,像白龙腾云,满山又是红黄野果,就下令安营扎寨,开始立家置业。此后,峡谷为白龙沟,村为白龙村,改姓氏为龙。再后来他们人丁兴旺,起了内讧,有个叫龙强的另拉起杆子,在九头崖占山为王,扎桩做贼。”
△陈得索喝口茶,瞟了陈青岩一眼——
陈得索:(续道)“转眼百年。到清朝末年,社会混乱。有一天,一个高大的小伙子来到俺家,说是陈御医是他的先祖,小英是他的祖母,哭着要认祖归宗。我爷爷的父亲看此人一表人才,又是叔长短地叫,便收留他,并把自己的大女儿许给了他,让他自立门户,姓随陈姓,名石堆,这人就是陈青岩的爷爷。陈石堆和我家老姑奶奶婚后生一子,叫陈宾,没过三年,老姑奶奶病死。陈宾长大后,在我家当药工,把他当亲骨肉看,给他张罗娶妻郑翠花,生子陈青岩。两家人亲如一家,我父亲陈国清和陈青岩是同学,青岩的学费多是我爷爷出的。但是到1937以后,我们两家连续出现怪事……”
“1937年秋一个黑夜,一伙蒙面人闯进陈家庄,破门入陈宾家,把陈宾抓走。陈宾被抓后,陈青岩母亲郑翠花,独守空房,与我爷爷陈子义勾搭。陈宾为了报复,带土匪黑夜绑架我父亲陈国清。我爷爷陈子义变卖家产,把我父亲赎回,他怀疑陈宾是绑匪,心知肚明陈石堆在村里当‘桩子’,当内鬼。但因为无证据,不敢明说。1938年春,我爷爷与郑翠花成奸怀孕,因让她打胎大出血而死。1941年6月麦罢,伪保长陈礼给日本鬼子征收的皇粮,暂存我家和陈礼家仓库,一伙蒙面人冒充谢先的抗日游击队要我们两家开仓放粮!陈礼向日本人告我爷爷通共,我爷爷陈子义险遭杀身之祸。这一系列事件都是土匪陈石堆、陈宾父子所为!”
单 虎:(插话)“得索,说陈青岩上辈是土匪,不能凭你奶奶陈高氏一面之词,由
你胡猜测。要有证人!”
△众人点头,陈得索沉默……突然,会场后有人大喝一声:“有证人!”
场:15——17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宋名、龙根、单虎、杨抗利、秦平、刘喜贵、陈得索、陈青岩、吴明法、武大林、吴九清、陈明、艾灵、小芳、赵志德、赵根、龙山(中老年,1982年,58岁,嵖岈山北采石场场长。龙根之父)、独眼龙(男,1982年,81岁,也叫独眼老头,磨刀师傅,白龙沟村龙道父亲,原土匪探子)、孔庙小学全体老师和四年级以上学生、部分村民、公安干警若干人
△众人循声扭头看,龙山押着独眼龙走向前台。独眼龙中等身材,80岁挂零,步态还算稳当,他一只眼塌陷,另一只眼却放出奇光。
△龙山身材魁梧,五十多岁,他声音洪亮道——
龙 山:“我叫龙山,白龙村人,主席台上的老领导大都认识我。这个独眼龙是俺村人,他对陈青岩一家过去的情况比较了解,让他陈述!”
△宋名欲怒,龙根皱眉,陈得索微笑,杨抗利点头——
杨抗利:“独眼龙,请老实交代!”
独眼龙:(畏畏缩缩)“抗日战争时期以前我和陈石堆曾都当过土匪的‘桩子’,1942年麦罢,是我和陈石堆串通西山土匪‘二当家’的,冒充谢先的新四军抗日游击队,抢了暂存陈子义家和陈礼家仓库的给日本鬼子征收的皇粮。”
杨抗利:“二当家的是谁?”
独眼龙:“就是陈青岩的父亲陈宾。”
杨抗利:“讲下去!”
独眼龙:“那年夏天我和陈石堆在陈子义仓库后大榆树下接上头后,陈石堆暗示我——”(镜头转入实况)
场:15——18
时:日
景:陈子义家粮仓后大榆树下
人:陈石堆(男,55岁,陈宾的父亲,陈青岩的爷爷)、独眼龙(男,1942——1944年,41——44岁,磨刀师傅,也叫‘独眼老头’,白龙沟村龙道父亲)
(字幕:1942年6月)
△陈子义家仓库后,有一棵大榆树,大榆树下有一个抢剪子磨菜刀的‘独眼
老头’,他手磨菜刀,不时地抬头看人们往仓库进粮……
△陈石堆也在大桑树下,他敞胸,摇着破芭蕉扇,盯着小麦入库……
△‘独眼老头’看旁边无人,低头磨刀,自言自语,实指陈石堆——
独眼龙:“让日本人撑死,自己的人饿死呀!”
陈石堆:(看‘独眼老头’一眼,尔后望着仓库)“有啥门儿?都不争气,活该!”
独眼龙:(头也不抬)“‘当家的’等你的话呢!”
陈石堆:(一语双关)“白天饿,晚上饱。”
独眼龙:(收拾行当起身)“好,做生意是等的,种庄稼是抢的。”
陈石堆:(讥笑)“还算懂行!”
场:15——19
时:夜
景:西山九头崖山洞内
人:陈宾(男,1937——1942年,32——37岁。陈青岩的父亲。1937年前在陈子义家当司药工,后被一伙蒙面人绑走无音信,实际当了土匪,成为二当家的,外号‘翻山猴’)、大龙头(男,1942年,46岁。号称‘大当家’的)、独眼龙
△九头崖土匪密洞聚众厅。
△大龙头胖墩墩地坐在藤椅里,陈宾站在大龙头旁边,独眼龙打着呵欠……
大龙头:“这是抢粮的好机会。”他扭头看陈宾,“陈家庄的粮不能落到鬼子手里,也不能落到抗日游击队手里,你对老家的地形比较熟悉,你亲自出马。”
陈 宾:“好。不过,活作了,还不能暴露我们。”
大龙头:“麻雀过去都有影子,不暴露不可能。”
△陈宾给大龙头耳语……
大龙头:(大喜)“好!就按你的‘偷天换日’计!事成重重赏你和独眼龙。”
陈 宾:“如果粮食多,我们可分开放,一部分运到山洞,一部分藏到白龙沟独眼龙家。”
大龙头:“可以。”
独眼龙:“不行。我儿子是村长,让鬼子知道掉脑袋。”
大龙头:“我们是做黑活的,隐蔽点,就这样定了。”
△陈宾把独眼龙拉到一边,从怀里掏出一袋子银元,小声叮嘱——
陈 宾:“有机会到陈家庄代我孝敬父亲。”
独眼龙:“请二当家的放心,我一定办到!”
场:15——20
时:傍晚
景:龙山家院大门口
人:龙山(男,18岁)、龙山妻(女,19岁)、龙根(男婴)、龙道(男,20岁,伪村长,磨刀师傅独眼龙的儿子)
△日贴白龙村西山,斜阳照在龙山院石头大门墙上,发着红光。
△龙道走进龙山院内,一对黄牛拴在两棵槐树上在倒沫。龙道悄悄走近牛,龙山从室内出来——
龙 山:(警惕问)“你干啥?让鬼子杀人还让杀牛啊?滚出去!”
龙 道:(低三下四)“不是。我想借你家的牛和车用用。”
龙 山:(反感)“还有脸到俺家借东西?”
龙 道:(眼睛滴溜溜转)“给日本人做事,难呀,不出卖你,日本人杀俺一家。”
龙 山:(蔑视)“哼,你是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无赖!说,用牛干啥?”
龙 道:(神秘兮兮)“拉山柴到孔庙镇买。”
龙 山:“什么时间走?”
龙 道:“今晚上,”
龙 山:“车在大门外,套去吧!”
场:15——21
时:晚上
景:龙山家院大门口
人:龙山、龙山妻、龙根(男婴)、独眼龙、龙道
△龙山在吃晚饭、龙山妻在给龙根喂奶,突然外面有牛‘哞、哞’叫几声,大门口传来惨叫:“救人呀!”
△龙山妻怀中的龙根吓得呜哇呜哇大哭,龙山放下碗急忙跑出看。原来龙道一只胳膊和牛车卡在大门口里。
龙 山:(吃惊)“怎么回事?”
独眼龙:“你的牛恋家,走到你家大门口就犟着进。”
△龙山看车,上面是山柴,下面垛的却是小麦口袋。
独眼龙:“别看了,快让牛往后倒!”
△龙山让牛后倒……龙道被夹的胳膊垂下来,再抬不起来了——,他鬼哭狼嚎,……
龙 道:“我的胳膊断了!”
龙 山:“你们在那里弄的粮食?”
龙 道:(哭叫,气急败坏)“在陈家庄抢的!”
△龙山不解,独眼龙凑近龙山嘀咕。
龙 山:(大怒)“你们这些土匪、汉奸连畜生都不如,俺的牛还知道主儿。”
龙 道:(痛得咧着嘴)“咱村的粮被游击队劫了,龟田逼我再交粮,不然也杀俺的枝子!没有办法,我让土匪抢的粮拉去交给龟田。”
龙 山:(冷笑)“你是骆驼走猴步——崴断蹄子罪有应得!”
场:15——22
时:日(上午)
景:孔庙小学校园柏树下
人:宋名、龙根、单虎、杨抗利、秦平、刘喜贵、陈得索、陈青岩、吴明法、武大林、吴九清、陈明、艾灵、小芳、赵志德、赵根、龙山、独眼龙、孔庙小学全体老师和四年级以上学生、部分村民、公安干警若干人
画面从独眼龙脑际消失——
△宋名面红耳赤,尴尬地站起来,他扫视众人,又看看陈青岩——
宋 名:“陈青岩的父亲陈宾是土匪,我和谢先也知道。1943年秋,我们由陈子义作向导,在九头崖断掉了土匪窝,在漫滩湖南滩把陈宾活埋了!”
宋名脑际浮现昔日画面——
场:15——23
时:日
景:陈子义家药房内
人:陈子义、谢先、宋名
(字幕:1943年秋)
△谢先装扮成有病的弟弟。他骑着毛驴,蓬头垢面。宋名腰系草绳当作哥哥一手扶谢先,一手牵毛驴走进陈子义家院。
△宋名扶谢先下驴,拴驴。
△陈子义走出。看到谢先大惊——
陈子义:“小先……?”
△谢先示意快进屋,不要声张。
陈子义:(诧异地看宋名)“这位……?”
谢 先:“他是我们的宋队长。”
陈子义:“这么说,你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谢 先:“是的。”
陈子义:“还抢了日本人征的皇粮?”
谢 先:(得意的)“是的,日本小队长气急败坏!”
陈子义:(暴跳起来)“你这个畜生。滚!”
场:15——16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同上
陈得索:(娓娓道来)“经过多方调查,俺家和陈青岩家几代人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恩怨怨——
“奶奶陈高氏生前告诉我,我爷爷的先祖原来是乾隆年间宫中御医。因为不满宫中争斗,请辞回乡,皇太爷赐了他两样东西。一是装人参的青花瓷罈子,二是宫中女私生女小英。
“爷爷的先祖把小英养到二十刚出头时,在一个冬天黑夜,一群黑衣蒙面人直奔我家,逼你爷爷的先祖交出小英,说小英是宫中碧玉,他要收回,做压寨夫人。虽然小英哭诉不走,但爷爷的先祖不敢得罪这伙人,只得把小英交出。”
“这帮人的头目是隆科多的后人。康熙年间有一个重臣叫隆科多,雍正登基后失宠,其子孙嫡系被贬各地。其中隆科多的一个儿子被贬到豫西孔庙镇。他带家眷及随从,途经孔庙镇西北一个峡谷,看到溪水蜿蜒、瀑布流潭,像白龙腾云,满山又是红黄野果,就下令安营扎寨,开始立家置业。此后,峡谷为白龙沟,村为白龙村,改姓氏为龙。再后来他们人丁兴旺,起了内讧,有个叫龙强的另拉起杆子,在九头崖占山为王,扎桩做贼。”
△陈得索喝口茶,瞟了陈青岩一眼——
陈得索:(续道)“转眼百年。到清朝末年,社会混乱。有一天,一个高大的小伙子来到俺家,说是陈御医是他的先祖,小英是他的祖母,哭着要认祖归宗。我爷爷的父亲看此人一表人才,又是叔长短地叫,便收留他,并把自己的大女儿许给了他,让他自立门户,姓随陈姓,名石堆,这人就是陈青岩的爷爷。陈石堆和我家老姑奶奶婚后生一子,叫陈宾,没过三年,老姑奶奶病死。陈宾长大后,在我家当药工,把他当亲骨肉看,给他张罗娶妻郑翠花,生子陈青岩。两家人亲如一家,我父亲陈国清和陈青岩是同学,青岩的学费多是我爷爷出的。但是到1937以后,我们两家连续出现怪事……”
“1937年秋一个黑夜,一伙蒙面人闯进陈家庄,破门入陈宾家,把陈宾抓走。陈宾被抓后,陈青岩母亲郑翠花,独守空房,与我爷爷陈子义勾搭。陈宾为了报复,带土匪黑夜绑架我父亲陈国清。我爷爷陈子义变卖家产,把我父亲赎回,他怀疑陈宾是绑匪,心知肚明陈石堆在村里当‘桩子’,当内鬼。但因为无证据,不敢明说。1938年春,我爷爷与郑翠花成奸怀孕,因让她打胎大出血而死。1941年6月麦罢,伪保长陈礼给日本鬼子征收的皇粮,暂存我家和陈礼家仓库,一伙蒙面人冒充谢先的抗日游击队要我们两家开仓放粮!陈礼向日本人告我爷爷通共,我爷爷陈子义险遭杀身之祸。这一系列事件都是土匪陈石堆、陈宾父子所为!”
单 虎:(插话)“得索,说陈青岩上辈是土匪,不能凭你奶奶陈高氏一面之词,由
你胡猜测。要有证人!”
△众人点头,陈得索沉默……突然,会场后有人大喝一声:“有证人!”
场:15——17
时:同上
景:同上
人:宋名、龙根、单虎、杨抗利、秦平、刘喜贵、陈得索、陈青岩、吴明法、武大林、吴九清、陈明、艾灵、小芳、赵志德、赵根、龙山(中老年,1982年,58岁,嵖岈山北采石场场长。龙根之父)、独眼龙(男,1982年,81岁,也叫独眼老头,磨刀师傅,白龙沟村龙道父亲,原土匪探子)、孔庙小学全体老师和四年级以上学生、部分村民、公安干警若干人
△众人循声扭头看,龙山押着独眼龙走向前台。独眼龙中等身材,80岁挂零,步态还算稳当,他一只眼塌陷,另一只眼却放出奇光。
△龙山身材魁梧,五十多岁,他声音洪亮道——
龙 山:“我叫龙山,白龙村人,主席台上的老领导大都认识我。这个独眼龙是俺村人,他对陈青岩一家过去的情况比较了解,让他陈述!”
△宋名欲怒,龙根皱眉,陈得索微笑,杨抗利点头——
杨抗利:“独眼龙,请老实交代!”
独眼龙:(畏畏缩缩)“抗日战争时期以前我和陈石堆曾都当过土匪的‘桩子’,1942年麦罢,是我和陈石堆串通西山土匪‘二当家’的,冒充谢先的新四军抗日游击队,抢了暂存陈子义家和陈礼家仓库的给日本鬼子征收的皇粮。”
杨抗利:“二当家的是谁?”
独眼龙:“就是陈青岩的父亲陈宾。”
杨抗利:“讲下去!”
独眼龙:“那年夏天我和陈石堆在陈子义仓库后大榆树下接上头后,陈石堆暗示我——”(镜头转入实况)
场:15——18
时:日
景:陈子义家粮仓后大榆树下
人:陈石堆(男,55岁,陈宾的父亲,陈青岩的爷爷)、独眼龙(男,1942——1944年,41——44岁,磨刀师傅,也叫‘独眼老头’,白龙沟村龙道父亲)
(字幕:1942年6月)
△陈子义家仓库后,有一棵大榆树,大榆树下有一个抢剪子磨菜刀的‘独眼
老头’,他手磨菜刀,不时地抬头看人们往仓库进粮……
△陈石堆也在大桑树下,他敞胸,摇着破芭蕉扇,盯着小麦入库……
△‘独眼老头’看旁边无人,低头磨刀,自言自语,实指陈石堆——
独眼龙:“让日本人撑死,自己的人饿死呀!”
陈石堆:(看‘独眼老头’一眼,尔后望着仓库)“有啥门儿?都不争气,活该!”
独眼龙:(头也不抬)“‘当家的’等你的话呢!”
陈石堆:(一语双关)“白天饿,晚上饱。”
独眼龙:(收拾行当起身)“好,做生意是等的,种庄稼是抢的。”
陈石堆:(讥笑)“还算懂行!”
场:15——19
时:夜
景:西山九头崖山洞内
人:陈宾(男,1937——1942年,32——37岁。陈青岩的父亲。1937年前在陈子义家当司药工,后被一伙蒙面人绑走无音信,实际当了土匪,成为二当家的,外号‘翻山猴’)、大龙头(男,1942年,46岁。号称‘大当家’的)、独眼龙
△九头崖土匪密洞聚众厅。
△大龙头胖墩墩地坐在藤椅里,陈宾站在大龙头旁边,独眼龙打着呵欠……
大龙头:“这是抢粮的好机会。”他扭头看陈宾,“陈家庄的粮不能落到鬼子手里,也不能落到抗日游击队手里,你对老家的地形比较熟悉,你亲自出马。”
陈 宾:“好。不过,活作了,还不能暴露我们。”
大龙头:“麻雀过去都有影子,不暴露不可能。”
△陈宾给大龙头耳语……
大龙头:(大喜)“好!就按你的‘偷天换日’计!事成重重赏你和独眼龙。”
陈 宾:“如果粮食多,我们可分开放,一部分运到山洞,一部分藏到白龙沟独眼龙家。”
大龙头:“可以。”
独眼龙:“不行。我儿子是村长,让鬼子知道掉脑袋。”
大龙头:“我们是做黑活的,隐蔽点,就这样定了。”
△陈宾把独眼龙拉到一边,从怀里掏出一袋子银元,小声叮嘱——
陈 宾:“有机会到陈家庄代我孝敬父亲。”
独眼龙:“请二当家的放心,我一定办到!”
场:15——20
时:傍晚
景:龙山家院大门口
人:龙山(男,18岁)、龙山妻(女,19岁)、龙根(男婴)、龙道(男,20岁,伪村长,磨刀师傅独眼龙的儿子)
△日贴白龙村西山,斜阳照在龙山院石头大门墙上,发着红光。
△龙道走进龙山院内,一对黄牛拴在两棵槐树上在倒沫。龙道悄悄走近牛,龙山从室内出来——
龙 山:(警惕问)“你干啥?让鬼子杀人还让杀牛啊?滚出去!”
龙 道:(低三下四)“不是。我想借你家的牛和车用用。”
龙 山:(反感)“还有脸到俺家借东西?”
龙 道:(眼睛滴溜溜转)“给日本人做事,难呀,不出卖你,日本人杀俺一家。”
龙 山:(蔑视)“哼,你是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无赖!说,用牛干啥?”
龙 道:(神秘兮兮)“拉山柴到孔庙镇买。”
龙 山:“什么时间走?”
龙 道:“今晚上,”
龙 山:“车在大门外,套去吧!”
场:15——21
时:晚上
景:龙山家院大门口
人:龙山、龙山妻、龙根(男婴)、独眼龙、龙道
△龙山在吃晚饭、龙山妻在给龙根喂奶,突然外面有牛‘哞、哞’叫几声,大门口传来惨叫:“救人呀!”
△龙山妻怀中的龙根吓得呜哇呜哇大哭,龙山放下碗急忙跑出看。原来龙道一只胳膊和牛车卡在大门口里。
龙 山:(吃惊)“怎么回事?”
独眼龙:“你的牛恋家,走到你家大门口就犟着进。”
△龙山看车,上面是山柴,下面垛的却是小麦口袋。
独眼龙:“别看了,快让牛往后倒!”
△龙山让牛后倒……龙道被夹的胳膊垂下来,再抬不起来了——,他鬼哭狼嚎,……
龙 道:“我的胳膊断了!”
龙 山:“你们在那里弄的粮食?”
龙 道:(哭叫,气急败坏)“在陈家庄抢的!”
△龙山不解,独眼龙凑近龙山嘀咕。
龙 山:(大怒)“你们这些土匪、汉奸连畜生都不如,俺的牛还知道主儿。”
龙 道:(痛得咧着嘴)“咱村的粮被游击队劫了,龟田逼我再交粮,不然也杀俺的枝子!没有办法,我让土匪抢的粮拉去交给龟田。”
龙 山:(冷笑)“你是骆驼走猴步——崴断蹄子罪有应得!”
场:15——22
时:日(上午)
景:孔庙小学校园柏树下
人:宋名、龙根、单虎、杨抗利、秦平、刘喜贵、陈得索、陈青岩、吴明法、武大林、吴九清、陈明、艾灵、小芳、赵志德、赵根、龙山、独眼龙、孔庙小学全体老师和四年级以上学生、部分村民、公安干警若干人
画面从独眼龙脑际消失——
△宋名面红耳赤,尴尬地站起来,他扫视众人,又看看陈青岩——
宋 名:“陈青岩的父亲陈宾是土匪,我和谢先也知道。1943年秋,我们由陈子义作向导,在九头崖断掉了土匪窝,在漫滩湖南滩把陈宾活埋了!”
宋名脑际浮现昔日画面——
场:15——23
时:日
景:陈子义家药房内
人:陈子义、谢先、宋名
(字幕:1943年秋)
△谢先装扮成有病的弟弟。他骑着毛驴,蓬头垢面。宋名腰系草绳当作哥哥一手扶谢先,一手牵毛驴走进陈子义家院。
△宋名扶谢先下驴,拴驴。
△陈子义走出。看到谢先大惊——
陈子义:“小先……?”
△谢先示意快进屋,不要声张。
陈子义:(诧异地看宋名)“这位……?”
谢 先:“他是我们的宋队长。”
陈子义:“这么说,你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谢 先:“是的。”
陈子义:“还抢了日本人征的皇粮?”
谢 先:(得意的)“是的,日本小队长气急败坏!”
陈子义:(暴跳起来)“你这个畜生。滚!”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