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6267
成片时长:每集约53分钟
阅读:13167
发表:2017/10/18
20集 悬疑,犯罪 电视剧剧本
《豫西迷案:柏子山计划》第15-18集
谢改成 [河南驻马店]
 出售价格:每集3——5万 [如何联系作者]
15-18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7-A-03083】


  涉案

  于才厚被押下去,台下一片欢呼。宋得九、吴九清、陈魁洋洋得意……陈得索窜上舞台,高声道, “刚才大特务于才厚说,《柏子山计划》是县委书记宋名策划的!看来宋名是最大的特务头子,走,让宋得九带着找他爸去!” 宋得九懵了,傻愣愣地站着,不知所措。吴九清、陈魁慌忙跳下主席台,钻进人群中...... 情势急转直下,几个红卫兵窜上台架着宋得九到县委找宋名批斗……
  龙根急忙退出人群,跑回县委向宋名报告。宋名说:“都是得九惹的祸!” 龙根建议宋名躲起来。宋名急忙收拾行囊,说,“我到嵖岈山躲一阵,形势不紧了,你找我。”他压低声音,“千万保密。”他把红皮《毛主席语录》递给龙根,“这是红宝书,赠给你,你多读多体会,工作不要迷失方向。”他迟疑一下,说,“得九交给你了。”
  宋得九被同学们推推搡搡冲进县委大院,找不到宋名,红卫兵秦威说,“抓不住特务头子宋名,找汉奸、地主、土匪批斗。” 红卫兵陈魁指着吴九清, “他爹当过汉奸,是劳改释放犯!”吴九清反咬一口,“陈魁的老太爷是老土匪!” 秦威鼓动,“走,到孔庙镇抓汉奸、土匪去!”狂热的红卫兵扑向孔庙镇,揪住吴明法、陈石堆狠狠扒打。白天陈石堆吓得屙一裤兜子,晚上一命呜呼。被批斗的吴明法,在晚上对吴九清说, “我坐过牢,是专政对象,会连累你的前途。趁着学生大串联,你跑新疆去吧,你姑夫在克拉玛依油田,去找他当工人或者在兵团当兵。”吴九清连夜跑走。
  红卫兵裹挟着县委副书记赵丙坤、办公室副主任化一、组织部干事杨括、后勤秘书龙根等县委干部挤到公安局长单虎办公室,要求继续寻找宋名。单虎无奈只得说出宋名的出身,“宋书记是从嵖岈山佛庙走出来参加革命的,我们可到嵖岈山找他。” 单虎带豫西高中红卫兵学生到嵖岈山寺庙,只见有一个胖和尚在念“阿弥陀佛”。红卫兵满山翻动,也不见宋名踪影。
  
  第八集
  
  豫西公安局审讯室内。单虎陪同重庆市公安局刑侦处副处长刘子峰端坐审讯台。于才厚双手被铐走进。单虎说,“于才厚,1949年11月,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渣滓洞、白公馆革命者,唯有你们19人能活着出来。重庆公安局和我县公安局始终怀疑你们是潜伏下来的特务。” 于才厚说,“我们是不是特务,让罗广斌证明。他写的《红岩》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残酷斗争情况。” 刘子峰接话,“问题就出在罗广斌身上。在他身上暴露两个问题,需要你证实,一是你们是不是从白公馆狱中带出有《狱中八条》?二是你是不是知道白公馆看守班长杨钦典的下落?”于才厚说,“有《狱中八条》,但是我们约定,必须三人以上共同上交党组织。”刘子峰说,“可惜,罗广斌畏罪跳楼死了,再没有见上级组织的机会了!” 于才厚问,“他畏什么罪?”刘子峰说,“公安局审查他,红卫兵批斗他,他不承认是特务,还拿出什么《狱中八条》来反驳;其内容胡言乱语,多是对党组织的不信任。”他走到于才厚面前,把《狱中八条》内容摊出来,“看,就这!”于才厚皱眉看: “一、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防止领导成员的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 于才厚痛苦的想, “罗广斌呀,你怎么违约独自把《狱中八条》暴露呢?不合时宜的拿出《狱中八条》,不仅保不住你,也连累战友!但你既然暴露了《狱中八条》,我也只得承认,澄清你的清白,迎接不可预测的挑战!”他挺起胸来,坚定地说,“这《狱中八条》是真的,一字不错!” 单虎问,“你们抛出这《狱中八条》是什么动机?” 于才厚说,“《狱中八条》是许晓轩、江姐、刘国志等烈士们对罗广斌我们活着人的嘱托,也是向党赤忱的诉说,更是一封用烈士鲜血写成的控告信。渣滓洞和白公馆被关押遇难的地下共产党员,是由四川重庆地下党高层领导人纷纷变节导致的。其惨痛教训就是地下党部分领导干部存在严重的腐化、组织纪律松懈和用机会主义动机造成的。血的教训,使烈士们总结出这《狱中八条》,希望我们活着出来的19人要铭刻在心,同时还需要我们向组织转告:党的腐败现象时刻存在,即使在国民党特务到处疯狂抓捕时也存在。” 刘子峰说,“仅凭罗广斌你们说有《狱中八条》,还不能证明你们不是潜伏特务。关键是杨钦典哪里去了?如果他能证明你们是他放的,为什么放你们?这些问题搞清楚了,你们19人才好定性。” 于才厚泪流满面,“你们以主观想象,要自己想要的证据。我们说实话,你们不相信;说谎,你们又不放过。”单虎和刘子峰交换眼神。单虎站起来,低声威严道,“孔庙小学体育老师老赵,是不是杨钦典?” 于才厚脊背冰凉,强撑道,“杨钦典已经死了!” 刘子峰说,“你这位文教局长骨头好硬呀!把他交给我们吧!”突然,孔庙小学孔庙小学体育老师老赵冲进审讯室,跪哭,“你们放于局长吧,他不是特务,我叫杨钦典,是真特务。要杀要剐,随便!” 单虎、李军、刘子峰惊呆,于才厚却捶胸顿足,“老赵,你不是送死吗?”老赵说:“于老师,您不要为了我,硬撑了。你们在狱中,为共产党事业战斗不息的钢铁意志,令我震撼;遵守党纪,严守机密的忠诚,让我佩服;你们又为我牺牲的大义,让我感动。陈国清为我死了,听说罗广斌也死了,我不能再置你生死而不顾,苟且偷生了!” 单虎指示干警,“把杨钦典铐起来!”
  杨钦典被押回重庆市,重庆公安局逼迫他承认白公馆脱险的19个人不是他放出来的,都是国民党潜伏下来的特务,但他始终坚持说,“他们就是自己放出来的。之后,杨钦典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
  于才厚不明不白地被关押2年。1968年,他作为被改造对象,随豫西高中知青到曹集村插队。陈得索、宋得九、秦威也在豫西高中知青之中。不同的是,陈得索属回乡青年,住自己家,其他知青住集体宿舍。于才厚被分到艾灵家住。岁月沧桑,艾灵酷似老太婆,于才厚已经不认识她了。艾灵和陈得索暂时也没有向于才厚挑明彼此关系。
  夏天。于才厚带领豫西知青治苇开荒,在荒地种水稻、蔬菜。可是一周后,新开垦的土地,芦苇根竞相发芽,和水稻、蔬菜争肥争光。于才厚带陈得索向曹集村大队干部请教治苇经验。曹山说,“苇子喜欢湿地,但和人一样,也要出气,苇子被水埋过头,照样憋死。所以治芦苇光靠除根不行。” 于才厚问,“怎么让苇子旱死、闷死呢?” 曹山摇头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治理苇子的好办法!” 陈得索说,“我明白了,治苇要见高垫高,见低挖低,见沟挖沟。”曹山、于才厚惊奇,正要发问,突然,豫西县革委会副主任赵丙坤和办公室主任龙根带一大群知青涌入村大队院内。赵丙坤对曹山和于才厚说,“老曹、老于,现在又给你们送一批郑州大学附中知青。”他转脸指着前边站的一男一女,“这是附中男知青队长杨抗利,女知青队长于秋叶。”曹山满脸堆笑,而于才厚显得神情沮丧……赵丙坤宣布,“为了便于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豫西县革委会决定把曹集村和淤泥河农场合到一起统一管理,统称‘柏国农场’。” 曹山得知于秋叶是于才厚之女,也把她安排到陈得索家吃住。陈得索和于秋叶目光相遇,各生爱意……
  罗成村南坡会场。赵丙坤宣布县革委关于知青和曹集大队合为“柏国农场”的决定,任命曹山为总场长,于才厚为副场长。于才厚做表态发言,豫西高中知情宋得九上台发难,“大特务于才厚,治理芦苇失败,别听他乱说!”不明真相的知青起哄,围攻于才厚。会场大乱……。赵丙坤、龙根趁机回县城。
  于才厚被曹山和陈得索等村民簇拥着,回到大队部。他说,“宋得九这小子虽然对我冒失,但也说出了我的心病。的确开荒治苇失败了。”他指着陈得索,“得索,上午,你说治苇要‘见高垫高,见低挖低,见沟挖沟’是什么意思?”陈得索说,“见高垫高,见低挖低,就是挖低洼的土垫到高处,使高地更高,焖盖苇根,形成旱地,种小麦和水稻;洼地被挖后形成水塘,用来养鱼。见沟挖沟,就是顺着水流路线挖沟疏导排水,挖的土修路。形成路靠沟,沟排水的农业、渔业网络。”曹山、于才厚觉得是个好主意,决定掀起‘见高垫高,见低挖低,见沟挖沟’的治苇高潮。一月以后,治苇初见成效。
  黄昏,陈得索用青花瓷罈子在淤泥河逮鱼,到吃晚饭时,他逮鱼回家,厨房和堂屋静静地,黑灯瞎火。平时于才厚与陈得索同床,于秋叶与艾灵同床。为了不打扰他们,陈得索摸地到厨房吃过饭,悄悄到自己床边。他刚躺下,一只胳膊搭在得索冰凉的胸脯上,身子贴住陈得索。陈得索感觉不对劲……于秋叶轻声道,“得索哥,是我。”陈得索大惊,“你怎么不躺到俺妈床上?俺妈和你爸呢?” 于秋叶说,“吃过晚饭,他俩到大队开会去了,我就势躺到这里等你回来。”陈得索让于秋叶离开,于秋叶娇柔地抱住他, “你是好人,我喜欢你......”陈得索抵挡不住于秋叶的柔情,和她拥抱一起……
  第二天,艾灵起得很早,收拾行李和物品。于才厚也起床,把陈得索和秋叶叫到跟前说,“昨天晚上我们开会,县革委会领导指示,全国正在开展‘一打三反’运动,我被免去副场长职务,接受调查。得索你们母子俩要被遣返回老家。”陈得索呜呜地痛哭起来。于才厚说,“昨天我才知道你母子的身份。你父母从小跟着我上学,后来又和我一道教书,为革命事业探索,抗争,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你是一个有本事又善良的孩子。我看得出你和秋叶有情,但命中无缘。若有机会,你来找我。”陈得索哭道, “我们母子本想在此偷安,遇到您了,才有了一线希望。结果……”于才厚说,“是的,我们没有得到荣华富贵,甚至失去了基本的人格和尊严。但是,我们要冷静理性思考,建国以来的政治运动,有其历史的是必然性和中央领导良好动机的必需性。只是一些基层干部对运动的本质和方向把握不好,使别有用心的人,浑水摸鱼,谋取私利,导致运动偏离方向,斗争扩大化。我们是受害者,也是受益者,因为我们品尝了社会的苦甜酸辣,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陶冶和锻炼。我们是收获着,是财富的拥有者。我们经历的这一段历史,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后人不会回避的。如果未来社会回避了这段历史,那将是一个苍白的徘徊不前的可悲社会。”于秋叶说,“爸,我认为您就是回避了历史。你和我住到得索家,为什么不把知道的秘密说出来?这还有亲情、友情吗?”于才厚说,“得索他们母子逃荒无音讯八年了,我时刻牵挂,但我力不从心呀。现在,仍是狂热浮躁的时期,有些人,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咱公开相识,证明不了我的清白和陈国清的清白,反而会在波涛汹涌的狂潮里葬生!”陈得索突然跪到于才厚跟前,“于老师,您是俺父母的恩师,也是我的恩师和长辈,俺父亲是否清白,俺母子是否厚道,只有您清楚!”于才厚说,“从《柏子山计划》内容中,我最早怀疑你父亲陈国清,结果被当时的教导主任吴明法偷听到,向谢先告发,你父亲被苦打成招,被逼自缢;后来我发现,你父亲不是特务,而另有其人。” 他把得索扶起,然后掏出笔,迅速在纸烟盒上写道——“陈国清不是叛徒、特务,而是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柏子山计划》案中的特务,另有其人。证明人:于才厚 1969年12月8日。”陈得索不解,“另有其人指谁?”于才厚摇头,“我没有证据,再不能妄加猜测了,你以后继续调查吧。” 于才厚又拉着艾灵的手,续道,“艾灵,你是一位善良坚强而能隐忍的好妻子、好母亲。1960年,孔庙小学丢了两个馍,冤枉了得索,也委屈了你。那两个馍,后来龙根承认偷一个救他父亲。我怀疑另一个是——” 他走进艾灵跟前耳语。艾灵一阵哆嗦,“不会吧?”于才厚说,“你留心就是了。”这时,陈得索抱青花瓷罈子到于才厚跟前,“于老师,俺这三间草房交给您住,还有这个青花瓷罈子也请您珍藏!” 于才厚接过青花瓷,翻转看后又递到陈得索手里,“我不能收。这是件稀世珍宝,也是你们的传家宝,将来可能价值连城!”陈得索说,“俺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要它干什么?”他转脸看于秋叶,尔后把青花瓷罈递到秋叶手里,“你代俺保存好。想我了,就看看青花瓷罈子!”艾灵道,“俺没有什么回报,就算俺母子的心给你了。” 于才厚会意,“也好,有朝一日,光明普照,等你来取!”
  
  第九集
  
  1969年隆冬,陈得索和艾灵回到离别近十年的陈家庄。母子走进宅院。院内堆着砖块,埋着奶奶的老红薯窑上还垛着玉米、大豆杆。两间草房已是窟窿吧唧,东山墙角,土坯塌掉,墙体摇摇欲坠。小芳头包黑巾,像个小老婆,从沟南陈青岩家过来抱柴火。原来小芳早成陈青岩儿子陈魁的老婆,且有一女叫陈冰莹。
  陈魁是生产队长,他支走陈得索到嵖岈山为生产队打石头,目的是准备在陈得索家宅基地上盖房。嵖岈山北采石场场长龙山,即龙根父亲,得知陈得索是陈国清、艾灵的儿子,很是同情,对其多有关照,并带陈得索到嵖岈山游玩,拜见寺庙胖和尚。一天,龙山让陈得索回家看母亲。陈得索回家后,看到陈青岩父子正领着一群社员在他家老宅上动土打夯,盖房扎根脚。陈得索母亲趴在夯石上,拼命阻止......陈得索也随着不依陈青岩。陈青岩父子对陈得索拳脚相加。小芳帮陈得索求情,陈青岩气急败坏,他一巴掌把小芳搧一边,狠狠地向陈得索裆内踢去...... 陈得索宅子没保住,反被毒打,生殖致残,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陈得索在家没有了人格,没有了生存空间,辞别母亲,回嵖岈山石场求龙山拜胖和尚为师父,皈依佛门。经龙山引荐,陈得索留在胖和尚身边。一天晚上,陈得索和胖和尚明烛对卧。胖和尚问陈得索身世。他知道陈得索是陈家庄陈国清之子时,惊恐地问陈青岩的下落和处境。陈得索一一道来。胖和尚忏悔一阵,把陈得索领到到庙后大石头堆旁,讲起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胖和尚说,“我的法名叫瑞智,实名叫丁苟。抗日战争时期,当国民党兵。日本进占豫西时,团长叫柏云,带领我们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退守孔庙镇柏子山,与共军连长宋名联手阻击敌人的进攻。敌人武器精良,而我们武器落后,又配合不力,只得丢掉阵地。柏云率残军退缩到我家乡附近,盘据在洪汝河上游西山鸡冠密洞,过着昼伏夜出,亦兵亦匪的生活。为了生存,柏云指使我们夜里冒充抗日游击队或土匪抓兵抢劫。一天冬夜,我们沿洪汝河,翻过二郎山,摸进陈家庄,抢走了陈子义的贵重草药,抓走了约有十七八岁的陈青岩。陈青岩跟柏云当勤务转眼两年多,这是1945年一天夏夜,柏云问起陈青岩身世。陈青岩说,父亲叫陈宾,1937年冬被土匪抓走没有了音信,母亲被族家爷老中医陈子义通奸而流产死去。自己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柏云说,1943年秋,据说陈子义给新四军带路,端掉了九头崖土匪窝,抓住并活埋了 ‘二当家’的陈宾。陈青岩受柏云鼓动,邀我和毛领,冒充谢先抗日游击队把陈子义骗到柏子山柏树坟给枪杀掩埋了。”
  陈得索问,“你怎么现在躲在这里当和尚?” 丁苟说,“这还与陈青岩有关。抗日战争结束后,我们被收编为国民党整编第三师三旅长雷自修部下,师长是李铁军。开始,奉命围剿在伏牛山区抗日的李先念新四军。李先念突围后,我们又寻找陈赓主力交战。结果,陈赓用‘牵牛’战术,在豫西把我们拖瘦、拖垮,后来在西遂县金刚寺、祝王寨和陈粟兵团三纵联手宰杀我们。1947年12月某夜,战斗非常惨烈。柏云掩护雷旅长向东南突围,让陈青岩带着电台率我和毛领等弟兄往西突围。结果雷自修被解放军痛击,身上成了蜂窝,柏云又缩回祝王寨,不知死活。陈青岩带我们20多个残兵向西南碴岈山方向逃跑,谢先率一个连的共军向我们追来。我们困守嵖岈山,一步步被逼上绝处。最后剩陈青岩、毛领和我三人。我们从破庙里逃到庙后乱石堆,陈青岩右膝盖受伤,谢先认出陈青岩,停止射击,让陈青岩投降。陈青岩把电台、手枪放到乱石洞里,让毛领和我放下枪前去投降。当我们举手向谢先投降时,陈青岩却在我俩背后开枪。毛领毙命,我耳朵擦伤假装中弹,纵身跳进山涧滚滚的溪流里……
  
  第十集
  
  丁苟继续叙述——
  “谢先带解放军冲了上来。陈青岩拿着丁苟、毛领的枪交给谢先,自己的手枪和电台却留在庙后的石堆缝里。谢先问丁苟毛领下落,陈青岩说,‘这两个小子,不愿投降,我枪毙了他们。’但谢先只发现毛领尸首,找我时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原来我跳进山涧潭涡后准备纵身浮出时,从潭涡一侧有人抓着了我的的胳膊。我睁眼看,发现潭涡形状像个大坛子,口缩,肚大,底小。洞口在潭涡肚半腰,被激流掩藏着,从山涧往下看,根本看不出机关玄机。救我的是一个老和尚,名叫宋思。宋思把我领到藏尸洞,洞内宽敞,四周有洞,洞洞有尸骨存放。他说,‘我救你生,为的是我死。我归西后,请你也把我放到这洞内,与先祖同眠于此。你继我香火延续,不论何时都不能暴露庙内有洞。除非与佛有缘,需要搭救的人,才能进洞。”
  丁苟回忆结束后,问陈得索,“你会背叛我吗?”陈得索诚恳而又伤心地说,“我是一个不幸的残废人,唯一的牵挂是母亲,我还有什么作为呢?背不背叛你,还有什么用?”丁苟说,“你不背叛我,可以有作为;你能有作为,就是忠诚我!”
  陈得索说,“您让我做什么?”丁苟说,“寻找物证,惩恶扬善,百折不挠,还公正于天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陈得索说,“我势单力薄,自身不保,哪有能力?” 丁苟说:“星转物移,天会自然照应。”他说着从屁股下的石头缝里掏出一块石头,尔后摸出凸凹不平的电台和生锈的手枪,“这手枪是陈青岩杀害你爷爷和暗算毛领和我的凶器;电台是陈青岩勾结国民党蒋特的证据。”陈得索问,“解放后,陈青岩来取过这些东西吗?”丁苟说,“没有。”陈得索说, “1951年,《柏子山计划》案,于才厚、老赵和我父亲都被牵扯,父亲想不开自缢了,此案至今也没有侦破。难道陈青岩是真凶?”丁苟说,“没有证据,不好说。”他把手枪和电台重新放回原处,“记着这个地方,等云开雾散时,陈青岩会露出原形。”
阅读剧本正文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艾妞
举报
顶啦 1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迪接送
  • 编剧
    疏涵衍
  • 编剧
    竹雨凝
  • 编剧
    庆婉柔
  • 其他
    pet
  • 学生
    孙迎光
共有 1 个评论
张炜   北京东城区  2018/8/23 16:45:28 
阅读豫西迷案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4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豫西迷案:道中还有道(主旋律, 悬疑, 犯罪)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入局(犯罪, 悬疑)

同类推荐作品

无凶之案(喜剧, 犯罪, 悬疑)
状元材料县官命(悬疑)

同类最新作品

入局(犯罪, 悬疑)
绝对公正(悬疑, 奇幻)
无凶之案(喜剧, 犯罪, 悬疑)
祖上光荣(谍战, 悬疑)
新城决斗(犯罪)
雄狮部队(主旋律, 谍战, 悬疑)
绝密一九三九(悬疑)
滴血项链(悬疑)

同类随机作品

爱情囚徒(悬疑, 惊悚)
非常小姐(悬疑, 动作)
疆域战英(谍战, 犯罪, 军事)
掌纹预言(悬疑)
床上床下(主旋律, 悬疑)
神探夏洛夕(喜剧, 悬疑)
野丫头(犯罪)
开锁(悬疑)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