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7822
成片时长:每集约46分钟
阅读:12846
发表:2018/10/9
20集 主旋律,农村,校园 电视剧剧本
《寡妇门前》第1-4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孙公又对山驹恳切地:“你留下来是对的。山里的孩子该爱山,爱山的人才能为山里人出力……”
谢春林家。
两层楼的青砖瓦舍,墙上嵌着瓷板,在唐村首屈一指,显示主人的能耐和富裕。
屋后是宽敞的厨房兼餐厅。
谢春林略备薄酒,邀了山牛、山驹围着一张小方桌,边喝边聊。巧姑在灶前忙上忙下。
谢春林开门见山:“村民选我当组长,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五年翻个个,有人说我在吹牛,这是我早已料到的。唐村人祖祖辈辈穷过来了,历任组长不见有什么作为,开春只是传达上级干部会议精神,光打雷不下雨;到了冬天就领着乡镇干部来催收积累,人们几乎麻木了。我说五年脱贫致富,有谁会相信?我们也用不着多作解释,干起来便见,让事实去说话。今天请你们来商量、研究具体方案,然后一一落实。”
山牛:“春林,你先说自己的打算。”
山驹:“是的。你先有了谱,我们才好建言献策。”
谢春林:“第一步用一年时间,成立蜜桔科技协会,用科学技术改造旧树,培育新苗。第二步,用两年时间,在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一个经济实体,把蜜桔的产供销统起来,把产业做好。第三步,成立蜜桔经济人协会,建立起一支经纪人队伍,农民也来当老板把生意做到沿海去,做到全国各地去,把产业做大做强……”
山牛:“这是农业产业的一种新形式,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统起来才能形成规模,只有统起来才应变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我表示赞同。不过,村里人穷,启动资金都得靠信贷,那村民五年的经济来源呢?”
山驹:“旧树经过改造,一年后可初见成效,两年后可大见成效,可以通过喂猪、养鸡鸭这些当年就有收益的副业来解决。”
谢春林:“有没有更好的,短平快的项目呢?”
山牛:“有。培育桔苗。据我所知蜜桔只在本县扩种、苗木,需求量大,原先一元一株,现在卖到二元一株。日后要是市里要求其他县市也栽种,那苗木就供不应求,可卖到三元四元一株,利润就可观了。”
谢春林一击掌:“山牛,我也听到一些干部议论,我市是个农业市,发展蜜桔是势在必行,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转脸对山驹:“培育苗木难不难?”
山驹:“只要掌握了技术要点,一点也不难。”
谢春林:“村里人还没谁搞过。”
山驹:“什么东西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劣到优吗。”
谢春林:“你有把握。”
山驹:“百分之百的把握。我读了四年的农大,有人笑我满肚子的墨水泼在地上长不出谷子,我就是要让他们看,这墨水泼在地上能长出钞票,一大把一大把白花花的钞票。”
山牛寻思了一会:“不过听说,培育苗木,第一年培育砧苗,第二年嫁接,第三年才能起苗,前后得花三年,时间是否长了点?”
山驹自信地:“那是传统方法。用新法,前后只要二年时间,五年中可出售三到四批苗木,要是形成规模,说不定可以提前脱贫致富哩!”
谢春林听了,手一拍大腿:“好!好极了。就这么办!下面我们三人分工合作,我负总责,兼做好政策宣传和落实工作。”
山驹:“成立科技协会,提供科技服务,我义不容辞。”
山牛:“我是开车子跑运输的,负责供销,把化肥农药运进来,把蜜桔运出去。”
谢春林:“你还得负责贷款。”
山牛:“你不是说有哥会给你面子?”
谢春林:“我找过他,他同意贷,但必须在信用社有存款的人担保,或者有店面的人,拿房契作抵押,如果没有,就是天王老子也不借贷。”
山牛摊开两手:“我一没存款,二没店面……”
山驹:“山牛,你怎么这样笨,你的铁杆哥儿家的父亲是个小财主,家有存折,还有店面和小洋楼。”
谢春林:“是啊!你与他儿子称兄道弟,他爸也是你大伯啊!”
山牛抓头搔耳。
谢春林:“有什么难处?”
山牛:“我买车子向他借了一万多,不要一分一厘利息,还有意思再伸手?”
山驹:“这说明,他信得过你。能借一万,就能借三万、五万。”
谢春林:“不错!不过不要他借钱,只要把店面契约借来做抵押。要是他不放心,我可以用一片桔林担保。”
山牛:“为村里人办件实事,我只好厚着脸皮去求他了。”
山驹:“有了钱,什么都好办了。”
谢春林最后给每人斟满了啤酒,举起碰杯:“为我们合作顺利,为本村脱贫致富,干杯!”
三个人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卧室。
山驹在看书,荷花走进来:“山驹,你搞科技试验,我做你的帮手好了。”
山驹:“嫂子,你心情不好,还是在家休息休息。”
荷花不悦:“我也是农家女,上山砍柴,下田插秧割禾样样能行。再说呆在家里,看见你哥的遗像就伤心落泪,不如跟着你学点技术,活动活动筋骨,眼不见,心不烦。”
山驹听了,满口答应:“行!”随手拿了一本《南丰蜜桔优质丰产技术》给他:“你有文化,一看就懂,学了就用。”
荷花接过端详了一阵:“我白天干活,夜里读书,生产学习两不误!”
桔园山坡,长满灌木、荆棘和杂草。
荷花:“山驹,一般入冬开荒,现在还是秋末……”
山驹:“我是技术员,谢组长叫我带个头,给村里人作作示范。”
荷花点头。
之后,一个披荆斩棘,一个挖根刨蔸,一个铲草皮,一个挖坑……两人干得挺欢,忘了悲伤。不到一个月,山开出来了,坑挖好了,一层层,一排排,整整齐齐。
桔园,百来株老化的桔树,挂着稀稀拉拉的桔子,正在由绿转红。
荷花双手握着压杆压水,山驹手持喷杆喷洒药水,配合默契。
一个多月,叔嫂两人,一前一后,同出同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于是有人站在田边地头指指点点:“一男一女,肩并肩,眉来眼去。”
不久就有人三三两两前来看稀奇,比比划划:“小叔与嫂子,成天如影相随,总有一天胡子和了须。”
之后,村里有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窃窃私议:
——“叔嫂像董永和七仙女,在演《天仙配》哩!”
——“一个劈柴,一个挖蔸;一个挑水,一个浇园,比董永和七仙女还亲热。”
——“怕是假戏真演!”
孙公家。
座落在村北头,也是一厅四房的土坯屋。后面是厨房,前面有小禾场,也是山牛的停车场。
孙公躺在躺椅上抽烟,不时发出一阵咳嗽声。
山牛妈领着孙婶走进来。
孙婶:“孙公,找我?”
孙公用长烟管点了点一旁的凳子,示意她坐下,问:“你听到外面有人在说叔嫂的闲话?”
孙婶点点头:“怪难听的。早料到会这样,当初不该留下他……孙公,你当初说过,留在山沟里派不上用场,怎么后来又同意了?”
孙公:“谢春林当了组长,有个五年计划,我看可行。他看得起山驹,需要他,我想,只要是块好钢,放在哪里不都响噹噹?”
孙婶:“说的也是,可闲话传进耳里…………”
孙公:“叫你来,就是商量这事。”
孙婶没听明白:“什么事?”
孙公:“山驹也二十二三岁了吧?”
孙婶:“嗯!”
孙公:“山里人成家早,有人到他这么大年纪,已做爸爸了。”
孙婶:“你是说给他找个对象?”
孙公:“对!一来可以打消村里人对叔嫂的猜疑;二来荷花得嫁人,早点娶个媳妇,也有个帮手;三来,山虎走了,没留下根苗,早结婚,早生子,早得力……”
卧室。夜。
灯下,山驹正在仔细阅读一本关于柑桔优质丰产栽培的农技书。
孙婶推门进来:“驹仔,你先把书放下。”在床沿上坐下。
山驹转过身:“妈,有什么事?”
孙婶:“妈向你,读大学时,交过女朋友没有?”
山驹:“没有!我一个山里孩子,读大学很不容易,只一心一意想多读书,读好书。再说,家里穷,靠你们牙齿上刮下的一丁点钱还不够,得争取学校的奖学金来维持,谈恋爱,要请吃,要上夜总会,要逛公园都得花钱……”
孙婶:“那你在农场两年有没有碰上中意的?”
山驹:“碰过。可我是山里人,迟早要回到山里来,要找就到山里找。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嘛!”
孙婶听了,脸上挂满了笑容:“好啊!妈现在就给你找!”
山驹惊疑:“现在?”
孙婶:“现在!”
山驹摇头:“我还没想过,暂时放一放。”
孙婶不快:“你都二十三四岁了,正当年哩!”
山驹:“城里人,三十多岁还没找对象哩!”
孙婶:“城里是城里,山里是山里,就是不一样。”
山驹:“我正忙着给谢组长制订五年计划,搞蜜桔开发,没心情,也没时间……”
孙婶生气:“你要等到猴年马月?”
山驹:“等到村里人的腰包都鼓起来。”
孙婶急了:“我体弱多病,到那时我早见阎王爷去了。”
山驹:“就三五年。”
孙婶哭起来:“不行!”
山驹:“妈……”
孙婶正颜厉色:“你没听见村里人在说你叔嫂俩的闲话?”
山驹:“我俩正正派派,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孙婶:“人言可怕!”
山驹:“身正不怕影子斜,别人要说,让他们说去。”
孙婶一时说不上话,想了想,陈述利害:“驹仔,你想过没有,嫂子还年轻,要嫁人。留下我们母子俩……”
山驹:“妈,你不用担心,我会照顾你的。”
孙婶:“你在忙组里的事,是你照顾我,还是我侍候你?”
山驹无言以应。
孙婶进而呜呜哭起来:“哥走了,没留后。我想早抱孙子,你不让;你说孝敬我,分明要气死我!”
荷花闻声进来,慌忙问:“山驹,怎么回事?”
山驹哭丧着脸:“妈要我找对象,我说不忙,往后推一推。”
荷花斩钉截铁地:“不行!妈都这么大年纪,急着抱孙子。”
山驹:“嫂子,你也跟妈一般见识?”
荷花:“人说入乡随俗。你都二十多岁了,你的同年都做爸爸了,再等三五年,你都成了大光棍了,不怕人笑话?”
山驹:“你和妈商量好了?”
荷花直言:“就是商量也是为你好啊!”
山驹默然。
谢春林家。
两层楼的青砖瓦舍,墙上嵌着瓷板,在唐村首屈一指,显示主人的能耐和富裕。
屋后是宽敞的厨房兼餐厅。
谢春林略备薄酒,邀了山牛、山驹围着一张小方桌,边喝边聊。巧姑在灶前忙上忙下。
谢春林开门见山:“村民选我当组长,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五年翻个个,有人说我在吹牛,这是我早已料到的。唐村人祖祖辈辈穷过来了,历任组长不见有什么作为,开春只是传达上级干部会议精神,光打雷不下雨;到了冬天就领着乡镇干部来催收积累,人们几乎麻木了。我说五年脱贫致富,有谁会相信?我们也用不着多作解释,干起来便见,让事实去说话。今天请你们来商量、研究具体方案,然后一一落实。”
山牛:“春林,你先说自己的打算。”
山驹:“是的。你先有了谱,我们才好建言献策。”
谢春林:“第一步用一年时间,成立蜜桔科技协会,用科学技术改造旧树,培育新苗。第二步,用两年时间,在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一个经济实体,把蜜桔的产供销统起来,把产业做好。第三步,成立蜜桔经济人协会,建立起一支经纪人队伍,农民也来当老板把生意做到沿海去,做到全国各地去,把产业做大做强……”
山牛:“这是农业产业的一种新形式,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统起来才能形成规模,只有统起来才应变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我表示赞同。不过,村里人穷,启动资金都得靠信贷,那村民五年的经济来源呢?”
山驹:“旧树经过改造,一年后可初见成效,两年后可大见成效,可以通过喂猪、养鸡鸭这些当年就有收益的副业来解决。”
谢春林:“有没有更好的,短平快的项目呢?”
山牛:“有。培育桔苗。据我所知蜜桔只在本县扩种、苗木,需求量大,原先一元一株,现在卖到二元一株。日后要是市里要求其他县市也栽种,那苗木就供不应求,可卖到三元四元一株,利润就可观了。”
谢春林一击掌:“山牛,我也听到一些干部议论,我市是个农业市,发展蜜桔是势在必行,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转脸对山驹:“培育苗木难不难?”
山驹:“只要掌握了技术要点,一点也不难。”
谢春林:“村里人还没谁搞过。”
山驹:“什么东西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劣到优吗。”
谢春林:“你有把握。”
山驹:“百分之百的把握。我读了四年的农大,有人笑我满肚子的墨水泼在地上长不出谷子,我就是要让他们看,这墨水泼在地上能长出钞票,一大把一大把白花花的钞票。”
山牛寻思了一会:“不过听说,培育苗木,第一年培育砧苗,第二年嫁接,第三年才能起苗,前后得花三年,时间是否长了点?”
山驹自信地:“那是传统方法。用新法,前后只要二年时间,五年中可出售三到四批苗木,要是形成规模,说不定可以提前脱贫致富哩!”
谢春林听了,手一拍大腿:“好!好极了。就这么办!下面我们三人分工合作,我负总责,兼做好政策宣传和落实工作。”
山驹:“成立科技协会,提供科技服务,我义不容辞。”
山牛:“我是开车子跑运输的,负责供销,把化肥农药运进来,把蜜桔运出去。”
谢春林:“你还得负责贷款。”
山牛:“你不是说有哥会给你面子?”
谢春林:“我找过他,他同意贷,但必须在信用社有存款的人担保,或者有店面的人,拿房契作抵押,如果没有,就是天王老子也不借贷。”
山牛摊开两手:“我一没存款,二没店面……”
山驹:“山牛,你怎么这样笨,你的铁杆哥儿家的父亲是个小财主,家有存折,还有店面和小洋楼。”
谢春林:“是啊!你与他儿子称兄道弟,他爸也是你大伯啊!”
山牛抓头搔耳。
谢春林:“有什么难处?”
山牛:“我买车子向他借了一万多,不要一分一厘利息,还有意思再伸手?”
山驹:“这说明,他信得过你。能借一万,就能借三万、五万。”
谢春林:“不错!不过不要他借钱,只要把店面契约借来做抵押。要是他不放心,我可以用一片桔林担保。”
山牛:“为村里人办件实事,我只好厚着脸皮去求他了。”
山驹:“有了钱,什么都好办了。”
谢春林最后给每人斟满了啤酒,举起碰杯:“为我们合作顺利,为本村脱贫致富,干杯!”
三个人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卧室。
山驹在看书,荷花走进来:“山驹,你搞科技试验,我做你的帮手好了。”
山驹:“嫂子,你心情不好,还是在家休息休息。”
荷花不悦:“我也是农家女,上山砍柴,下田插秧割禾样样能行。再说呆在家里,看见你哥的遗像就伤心落泪,不如跟着你学点技术,活动活动筋骨,眼不见,心不烦。”
山驹听了,满口答应:“行!”随手拿了一本《南丰蜜桔优质丰产技术》给他:“你有文化,一看就懂,学了就用。”
荷花接过端详了一阵:“我白天干活,夜里读书,生产学习两不误!”
桔园山坡,长满灌木、荆棘和杂草。
荷花:“山驹,一般入冬开荒,现在还是秋末……”
山驹:“我是技术员,谢组长叫我带个头,给村里人作作示范。”
荷花点头。
之后,一个披荆斩棘,一个挖根刨蔸,一个铲草皮,一个挖坑……两人干得挺欢,忘了悲伤。不到一个月,山开出来了,坑挖好了,一层层,一排排,整整齐齐。
桔园,百来株老化的桔树,挂着稀稀拉拉的桔子,正在由绿转红。
荷花双手握着压杆压水,山驹手持喷杆喷洒药水,配合默契。
一个多月,叔嫂两人,一前一后,同出同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于是有人站在田边地头指指点点:“一男一女,肩并肩,眉来眼去。”
不久就有人三三两两前来看稀奇,比比划划:“小叔与嫂子,成天如影相随,总有一天胡子和了须。”
之后,村里有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窃窃私议:
——“叔嫂像董永和七仙女,在演《天仙配》哩!”
——“一个劈柴,一个挖蔸;一个挑水,一个浇园,比董永和七仙女还亲热。”
——“怕是假戏真演!”
孙公家。
座落在村北头,也是一厅四房的土坯屋。后面是厨房,前面有小禾场,也是山牛的停车场。
孙公躺在躺椅上抽烟,不时发出一阵咳嗽声。
山牛妈领着孙婶走进来。
孙婶:“孙公,找我?”
孙公用长烟管点了点一旁的凳子,示意她坐下,问:“你听到外面有人在说叔嫂的闲话?”
孙婶点点头:“怪难听的。早料到会这样,当初不该留下他……孙公,你当初说过,留在山沟里派不上用场,怎么后来又同意了?”
孙公:“谢春林当了组长,有个五年计划,我看可行。他看得起山驹,需要他,我想,只要是块好钢,放在哪里不都响噹噹?”
孙婶:“说的也是,可闲话传进耳里…………”
孙公:“叫你来,就是商量这事。”
孙婶没听明白:“什么事?”
孙公:“山驹也二十二三岁了吧?”
孙婶:“嗯!”
孙公:“山里人成家早,有人到他这么大年纪,已做爸爸了。”
孙婶:“你是说给他找个对象?”
孙公:“对!一来可以打消村里人对叔嫂的猜疑;二来荷花得嫁人,早点娶个媳妇,也有个帮手;三来,山虎走了,没留下根苗,早结婚,早生子,早得力……”
卧室。夜。
灯下,山驹正在仔细阅读一本关于柑桔优质丰产栽培的农技书。
孙婶推门进来:“驹仔,你先把书放下。”在床沿上坐下。
山驹转过身:“妈,有什么事?”
孙婶:“妈向你,读大学时,交过女朋友没有?”
山驹:“没有!我一个山里孩子,读大学很不容易,只一心一意想多读书,读好书。再说,家里穷,靠你们牙齿上刮下的一丁点钱还不够,得争取学校的奖学金来维持,谈恋爱,要请吃,要上夜总会,要逛公园都得花钱……”
孙婶:“那你在农场两年有没有碰上中意的?”
山驹:“碰过。可我是山里人,迟早要回到山里来,要找就到山里找。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嘛!”
孙婶听了,脸上挂满了笑容:“好啊!妈现在就给你找!”
山驹惊疑:“现在?”
孙婶:“现在!”
山驹摇头:“我还没想过,暂时放一放。”
孙婶不快:“你都二十三四岁了,正当年哩!”
山驹:“城里人,三十多岁还没找对象哩!”
孙婶:“城里是城里,山里是山里,就是不一样。”
山驹:“我正忙着给谢组长制订五年计划,搞蜜桔开发,没心情,也没时间……”
孙婶生气:“你要等到猴年马月?”
山驹:“等到村里人的腰包都鼓起来。”
孙婶急了:“我体弱多病,到那时我早见阎王爷去了。”
山驹:“就三五年。”
孙婶哭起来:“不行!”
山驹:“妈……”
孙婶正颜厉色:“你没听见村里人在说你叔嫂俩的闲话?”
山驹:“我俩正正派派,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孙婶:“人言可怕!”
山驹:“身正不怕影子斜,别人要说,让他们说去。”
孙婶一时说不上话,想了想,陈述利害:“驹仔,你想过没有,嫂子还年轻,要嫁人。留下我们母子俩……”
山驹:“妈,你不用担心,我会照顾你的。”
孙婶:“你在忙组里的事,是你照顾我,还是我侍候你?”
山驹无言以应。
孙婶进而呜呜哭起来:“哥走了,没留后。我想早抱孙子,你不让;你说孝敬我,分明要气死我!”
荷花闻声进来,慌忙问:“山驹,怎么回事?”
山驹哭丧着脸:“妈要我找对象,我说不忙,往后推一推。”
荷花斩钉截铁地:“不行!妈都这么大年纪,急着抱孙子。”
山驹:“嫂子,你也跟妈一般见识?”
荷花:“人说入乡随俗。你都二十多岁了,你的同年都做爸爸了,再等三五年,你都成了大光棍了,不怕人笑话?”
山驹:“你和妈商量好了?”
荷花直言:“就是商量也是为你好啊!”
山驹默然。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