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7624
成片时长:每集约45分钟
阅读:7480
发表:2015/10/20
28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十粒金丹》第1-2集
1-2
3-4
…
27-28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J-06618】
第一集
一座庄严肃穆的府第:石脚粉墙高八尺,朱砂门上挂金环,擎檐明柱朱红色,白玉狮子站两旁。下马台石分左右,龙爪高槐遮太阳。楼台殿阁腾云雾,重楼瓦舍茜纱窗。匾额横书“镇国府”,字如斗大闪金光。
1、镇国府 日
结彩悬花,门庭若市。贺客如云,鼓乐喧天,吹吹打打,迎接彩轿。王孙、公子、夫人、小姐、老爷、太太们,集聚满堂,喜气洋洋。
镇国府门前落下了五花彩轿,长皇孙女,玉洁公主走下轿来,头戴凤冠霞佩,身穿女红通袖,宫裙绣带,锦袱蒙头,怀抱玉瓶。
驸马爷高君保,头戴尖翅乌纱,金花插鬓,身穿大红圆领,狮子披红,锦带横腰,胸前佩戴红花,足蹬粉底皂靴,与公主并肩走向红毡铺地的天井院。
天井设案,摆上香烛喜纸,天地牌位。
伴着高亢的喜乐。
支宾人高喊:“新人双方高堂入席”
太子妃与老皇姑,同坐正位。
支宾人喊道:“吉时已到,恭请驸马爷与玉洁公主入场!”
高君保与公主站在了案前。
支宾人高喊:“一拜天地!”
新郎、新娘,向天地牌叩头。
支宾人:“二拜高堂!”
新郎、新娘与太子妃、老皇姑叩头。
支宾人:“夫妻对拜!”
新郎、新娘互相敬礼。
支宾人:“送入洞房。”
两对丫鬟搀扶着公主,离开了现场。
酒宴开席,众人大排筵宴,开环畅饮。
2、洞房 夜
公主蒙着盖头,床边上坐。驸马进来,轻轻的揭开公主的盖头。公主腼腆的低着头,不敢正面于君保。
君保坐在公主身边,看着公主,和善的说道:“委屈你这金枝玉叶之体呀,不知你是否晓得,如今江南马元佑造反,皇上钦命下官统兵平南,即刻启程。公主如何感想?”
公主没有说话,只是落泪。二人静坐了多时,公主道:“妾身早已知晓,甘愿独守空房,苦等驸马回还,但愿驸马思念妾身,平安而归,勿忘今霄,妾身足矣。”
君保拿出手绢给公主擦泪,道:“请公主放心,高琼怎敢忘记公主。”
3、东京汴梁城 日
英武威严的高君保元帅,率十万兵马,浩浩荡荡离城而去。
旁白:(画外音) -1-
“高琼统兵平南,方去半载,公主病故。高琼不曾得知,兵至江南,一连打了几个胜仗,中了贼寇的诱兵之计,被贼所困,老皇姑赵美容,为国、为子,亲提兵江南破敌解围,方得成功,班师回朝。
(入画)
4、回兵路上 日
前方鸣锣开道,大队人马欢腾喜悦,向前行走。
对面一匹坐骑飞驰而来。马上之人来至军前翻身下马,大声喊道:“军中小卒听真,皇爷有旨,速禀你家元帅安营接旨!”
5、军营帐中 日
使臣双手捧旨,大声读道:“平南元帅高君保接旨!”
君保就地三叩首,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为臣接旨!”
使臣持旨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所因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吕惠卿,一本参劾高琼三罪:一、公主归天,不与公主成服,二、临阵收妻曹氏,三、背主私娶。理应拿回,因念两世国戚,有功于社稷,殊恩宽宥,免罪不究。今西凉波罗国王造反犯境,召高琼带罪征剿。事平之日,以功赎罪,曹氏准其为配。钦此!”
高君保道:“臣,领旨。”
6、军帐中 秉灯时
高君保坐在虎皮椅上,郁闷不乐。
老皇姑走进帐来,高君保急忙起身,近前施礼,道:“母亲有事何不差人来唤儿,烦劳你老亲来这里。”
老皇姑说道:“为娘听得朝廷差来使臣降旨,召高琼带罪征剿,可有此事?”
高君保搀扶老皇姑坐下,道:“果有此事。所因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吕惠卿,一本参劾为儿三罪……。”(免去声音)
老皇姑点头,道:“为娘知晓了。元帅不必伤怀,为国出征杀敌是咱高门的本分,只是吕惠卿参劾的三罪不实,令人费解。”
高琼道:“母亲哪里知晓?在您没来之前,运粮官吕惠卿之子吕英,兵至西湖,他且去观花玩景,误了军情,儿将他打了四十大板,轰出帐外,他逃回京去。他父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老皇姑道:“元帅,你尽管杀敌报国,为娘回京,皇上面前,定辨明是非。”
7、朝廷 日
太宗早朝。文东武西,各列一侧.
皇上道:“各位卿家,有本奏来,无本卷帘散朝。”
殿下一人喊道:“冤哪!老臣冤枉!”
文武一惊,见老皇姑赵美容风尘仆仆走上台阶跪倒,道:“吾皇万岁!为臣见驾。”
皇上一惊,站起身来,道:“老皇姑千里风霜,受尽了鞍马之劳,不辞辛苦,定有大事要说,臣等退下,给老皇姑看座。”
群臣退出,老皇姑坐在了宫女拿来的椅子上。
皇上离开座位,来到老皇姑身边说道:“御妹可有屈情对朕说?”
皇姑道:“我是替元帅喊冤,圣旨中的高琼三罪,乃是老身之罪,其一高琼未与公主成服,那是老身提兵江南解围之时,没把公主归天之事告诉元帅。因他当时指掌大兵,为千军之主,闻公主凶信,一定悲凄哀痛,恐似前番致疾,有误军务重情因此隐匿未告,所以不曾成服;其二、未曾临阵收妻。彼时丹阳守将贵阳侯曹翰,被贼将铁弹子张威打死,其女月娥精通战略,带领其众与老身合营杀贼报仇。妾身见其女容貌生的与刘金定一般无二,又爱其武艺超群,能破妖人邪法,只是合营议事,并未论婚嫁;其三、皇侄女已经归西,高琼无子,少不得请旨续弦,不过权且言定,候回京之日,请旨完婚。何谈背主私娶?此事合营将卒,人所共知。如有虚言,甘领欺君之罪。”
皇上安慰道:“老皇姑,别生气了,御外甥已提兵西下,朕即刻派快马急去降旨,命君保与曹氏立即完婚,也就是了。待得胜回兵之日,自当殊恩升赏便了。” -2-
老皇姑道:“谢主隆恩。”
8、十三年后 日
密林的深处,有一片草厚树稀的原野,一位穿白小将,手持雕弓雉翎箭,坐下一匹银鬃马,左肩斜挎雕囊,露出鲜艳的雉鸡翎穗。雄鹰般的飞过原野,马上的小将,正是元帅高君保之子高廷赞。这小将马跑如飞,百步穿杨,箭箭射中标桩。尽功尽兴,正至盛情。
大路上一匹快马,飞驰而近,马上之人乃是元帅的随从家将郑昆。来到小将切近,翻身下马,抱拳说道:“小爷,大喜,军中有要事,元帅唤你回营。”
小将勒马停步,一笑道:“老随从,明儿你别叫我小爷了,叫我廷赞再好不过了,没听父帅让我管你叫大哥吗?”
9、旷野 日
老随从郑昆与高廷赞并马而行。
高廷赞道:“郑大哥……”
郑昆连忙摆手道:“小爷,断断不可、断断不可!千万别这么称呼,哪有主子管奴才叫大哥的呀?我爷爷当年侍奉东平侯,感到高家恩重如山,临终前留下了遗言,他说‘我们郑家,要祖祖辈辈以高家为主,不得有二心。’”
高廷赞道:“不可就不可,那你说营中有要事,是什么要事,能否说个一二?”
郑昆道:“小爷,是好事!皇上差人降旨,敕召元帅班师回朝,小爷,你生在军营,长在西凉,还未见到东京城呢,更没见到你的家。你奶奶要见到你这个大孙子,定兴之极矣!”
高廷赞天真的说:“不好!不好!那我就不能临阵杀敌了,不能在旷野中跑马射箭了。”
郑昆道:“小爷,波罗国早已递了降表,还有甚么临阵杀敌?你自幼聪明颖悟,体力过人,七八岁习骑演射,夜晚灯下攻书,习学的文韬武略。这小小的地界,能施展开你的才能吗?以你这一表英才,怎能在这微小的空间展翅?再说,你奶奶盼望你们父子已是望眼欲穿哪!恨不得立刻见到你!她老人家与你爷爷乃是奠基之将!在她面前抖一抖你的梨花枪,那有多英武哇!小爷,外面的世界你还没见过,偌大的京城应有尽有,回去后你习文,有习文之处,练武,更有练武之地,那才叫随心所欲哪。”
高廷赞新奇的跟随郑昆,进了大营。
10、军营、大帐 曹夫人寝室 秉灯时
曹夫人案边正然喝茶。
高廷赞走进来,跪倒道:“母亲在上,孩儿拜见。”
曹夫人笑道:“我儿终日不是习文,就是练武甚是劳乏,应该歇息,何故前来见母亲?快快入座。
高廷赞坐在一旁,长叹了一声道:“哎!孩儿见全军的将卒,都打点衣物、行李等,准备明天就离开这里了,而且还都那么喜悦。感到心中不解,生活多年的此地,难道就没有一点留恋之意?”
夫人一惊道:“我儿不悦,原来就是为了离开此地了?”
高廷赞点点头。
曹夫人严肃的道:“冤家,何出此言?忘记了这里是波罗国的地界吗?”你生在这里,长在这里,难道就把这里当家了不成?军卒们为了保国、保家,抛家舍业,撇妻舍子,这么多年,恨不能立时飞到亲人身边。何以不喜?你日习文、夜习武,练就一身好功夫,为了什么你却不明,真真大有所误哇!”
高廷赞惊异的看着母亲
曹夫人道:“最起码你得知道,大宋天国才是你的家,而你的祖宗遗传下来的,就是高门祖祖辈辈,都得忠心耿耿的保家为国。当初你的祖爷爷高兴周,原是燕地人,渔阳东门外,小燕山下就是故土。此地山明水秀,土厚人朴。到你爷爷高怀德的时候,陈桥兵变,佐太祖开基,平定天下,太祖封赏功臣,不仅赐你爷爷。黄金十万、白银十万。而且将御妹赐他为妻,始是当朝驸马的职位。你爷爷就在燕山下置买土地,立了庄园,名为麒麟村,修建了府第,派郑琰
-3-
老管家看管。准备太平时远离京邸,指望做个隐蔽闲人。可惜刀兵未息,而高门的终止是先国后家,你爷爷以身殉国了。到了你父高君保之时,只住了半年,就奉旨出征。多年来,为了国家和自家,高门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可是你,却安分于此,何等荒唐!你知晓吗?你的帅父,思念你的祖母,经常食无味、寝不安。在送传圣旨的使臣,回东京的时候,分别之处,望着使臣的后影,双手合掌高举,喜悦的呼道:“母亲!儿即刻见到您了!……”
曹夫人潸然泪下。
高廷赞倏的跪在地上,叩头道:“娘亲!儿不成器,今后儿会作一名,忠君爱国,不愧为高门后代的子孙。”
大兵浩浩荡荡的向东京开拔。
11、朝廷 日
皇上升殿,群臣叩首齐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道:“平身。”
群臣左右两班站立。
太监道“启禀皇上,雁门关使臣来报。”
皇上道:“喧。”
使臣一溜小跑来至殿前跪爬半步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塞北番王耶律泰兵犯雁门关,总镇飞本告急。”说罢拿出本章,双手递上。有太监接过放在龙案上
皇上拿起本章,看了一遍向群臣说道:“卿家都有何主张?”
首相吕惠卿,起身答话:“皇上,臣以为,番王即犯雁门关,势头非小,我朝只有高元帅能降此兵,不如高琼以得胜之兵,长驱北上,定获全胜。
皇上笑道:“准奏!遣使赐旨,迎至潼关。”
12、潼关 日
潼关总镇,帅人马出关迎接高元帅进关。
大兵进了潼关城,高君保命道:“安营扎寨。”刚然帐中落座。有军卒进账拜道:“启禀元帅,有京城使臣到来。”
高君保亲自迎出帐外,对着持旨的使臣,三叩首道:“万岁!万岁!万万岁!!为臣接旨!”
使臣双手捧圣旨,递于元帅。高君保看了圣旨,向足下说道:“快备些酒菜,给使臣接风弹尘。”
13、酒席桌上 日
高君保问道:“使臣大人,近期朝庭可好?老皇姑可安宁?”
使臣道:“近二年来,朝庭太宗皇爷驾崩,贞宗皇上继位,吕惠卿进位首相;一个月前老皇姑宾天……”
高君保:“什么?这、这…这是真……”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