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7624
成片时长:每集约45分钟
阅读:7480
发表:2015/10/20
28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十粒金丹》第1-2集
1-2
3-4
…
27-28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J-06618】
叔嫂二人双双跪倒,连连磕头,,那哑子磕完头,又俩手抱拳,连连作揖。
妇人说:“千岁、夫人,这样大恩我们情愿在此尽心竭力,看坟到死,还提什么回家?”
雪已少止,高公遂夫人又到坟前焚香化纸,痛哭了一场,这才上轿、仆人们上车回家。
30、麒麟村的镇国府 上房 日
高公道:“郑昆。”
郑昆道:“在。”
高公道:“我和夫人三年守孝期已满,明天当回朝理政,此地一切大事小事都需你和你妇人管理。自冬至日起,在本庄紫竹庵施舍粥饭、棉衣,到来年清明方止。贫不能娶、死不能葬者,量人资助。千万仔细,察问明白,莫为奸人所骗,遗笑于人。亦自明年起,佃户租钱,丰年收起满租,八分年景收租六分,半成之年只收三分,若逢大欠之岁,一概免租。盖庙修桥,随时布施,出入账写清,一月一算,禀我知道。明日我就打点进京,家事就交予你和粱氏料理了。”
郑昆道:“是!”退下。
31、京都 日
总管傅成出门,将高公接进镇国府,高公更了朝服,入朝。
天子在养心殿观书,侍郎吕国材侍读伴驾。
太监奏道:“今有镇国公高廷赞,服满回朝,面圣谢恩,现在午门候旨。”
天子大悦,即命吕国材暂退,喧高廷赞见驾。
内臣道:“喧高廷暂进殿见驾!”
高公进殿跪倒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微臣见驾。”
天子道:“平身,赐坐。”
皇上道:“自卿丁忧葬母,遂尔暌隔,荏苒光阴,不觉三载,朕甚念卿,谅卿亦必念朕。卿今即全子道,复尽臣旨,甚惬朕意。此次来朝,又深慰朕怀,卿可谓忠孝兼有之矣。”
高公连忙俯伏奏道:“念臣庸才菲质深蒙天眷,愚母子得全骨肉私恩者,皆陛下之所赐,臣虽粉身碎骨,不足报圣德之万一。圣谕垂褒,使臣不胜惶恐惭愧。”
皇上道:“平身,赐龙团茶一盏。”
高公未坐
天子道:“卿且平身,朕尚有话问。”
高公叩头落座。
天子问道:“卿乃国家栋梁、民之所望。以卿之见,为君治国者,当以何为先?”
高公起身拜倒,说:“愚臣所闻圣主明王——首重宽仁与纳谏,亲贤远佞喜爱直言。赏功罚罪不偏向,清除污吏并贪官。有一等,粉饰是非能言巧辩,有一等,伺察圣意窥视天颜;有一等,险邪包畜人心难测;有一等,谗媚迎合暗中使奸。似这些,奸佞臣子从来有,全凭着,天匆洞签辨愚贤。圣上垂恩问及此,这就是苍生社稷福无边。微臣岂敢不倾赤心明胆,竭诚奏于圣主面前!”
高公奏毕,赶紧叩头。 -8-
皇上面带笑颜,道:“卿且平身落座。”
高公叩头平身坐下。
皇上道:“侍郎吕国材,朕欲召其参知政事,卿以为可否?”
吕国材在内幕一惊。
高公奏道:“吕国材为人谦和机变,臣虽不深知已见其大概。前岁蒙恩谕,合朝文武送臣母归葬,至城外臣叩谢辞行,翰林柳德元与他并列还礼,起时误踏其衣,泥污后襟,他不好直说柳德元,回头怒视家丁,家丁吓得面如土色。只此一小事,足已见得其为人鄙吝、不宽,岂鼎鼐之器哉?”
天子闻奏,点头不语。遂说:“卿一路鞍马劳乏,给假一月,回府安歇,俟朕又召再来朝见。”
32、镇国府 日
高公正与夫人在上房闲坐,仆人上前说话:“老爷、夫人,:”今有杨舅奶奶昨夜又添了一位孙子,老太君甚喜,说:‘杨门四世,今见双孙。’特着人来与千岁、夫人送信报喜。”
高公长叹一声:“唉!”两眼望着墙壁,暗想:(画外音)
“杨门有幸生双子,我何曾有个女儿?年二十八岁,已是中年光景,成婚已十年有余,夫人何故不怀胎?虽然眼下官极品,老来死后靠谁埋?一脉同宗无二个,连一个继承之人也没有,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看来不孝之名我是甩不掉了!”
(入画)
高公紧皱双眉不言语,夫人惭愧的坐在一边。
夫人慢语柔声说道:“老爷莫非听见家兄得子,又引起你虑后之心吗?老爷何必忧愁,妾身上几年也曾言过,劝纳几房姬妾,千岁不肯,只说且待夫人不生再纳不迟。今妾身已二十八岁,窃料不能生育,再若迟延,恐误大事,明日就差人访买姬妾便了。”
高公道:“何用许多,命中若有,夫人早已见喜了。买妾不过尽人事,以听天命,合该庶出,自然生育。果然命中没有,何必耽误多人的终身,反是罪孽。承夫人美意,买一房足矣。”
夫人点头陪笑道:“这件事交于妾身,管保觅一位合适的女子,伏待老爷就是了。”
33、镇国府上房 日
杨夫人道:“总管傅成何在?”
傅总管来到上房道:“老奴在!夫人唤老奴哪方吩咐?”
杨夫人道:“你坐下,我有要事,让你去办。”
傅总管道:“夫人请讲,小人定要尽心竭力。”
杨夫人道:“千岁因膝下缺嗣,欲娶偏室,你可精心察访,买一位美貌端庄女子,买到招来我亲自相看,千万仔细,其有来历不明,容颜欠秀,年纪老大,一概不要。作速办理,不可迟缓。”
总管:“是!小人即刻察访。”
旁白:(画外音)
“恰访到一位有福的红妆,此女家住山东曲阜县,平安村人氏,父亲秀士,乡宦出身,姓黎,名德谦。母亲陈氏,名门之女,所生二女,长女淑娘,年方二十一岁,早嫁与本庄冯乡宦家,夫主是个文举。次女名素娘,一十七岁,待字未聘。黎秀才年已半百,先时与胞弟德让相守读书,指望上进,不料官星不现,联科俱是落地,,把些家业渐渐花去。又遇德让妻子病故,年景又逢旱涝。德让见此光景,与兄嫂商议,弃了诗书,带几两银子,上东京习学买卖去了。秀才在家训几个蒙童,得些束修,将就度日。又因少年时不善保养,双腿有了脚气残疾,有时犯了,不是十天就是半月,卧床不起。散了学生,那束修也就不大周全。日往月来,看看支持不住,,还幸兄弟在京买卖得意,一年寄几次银两来家,大女儿淑娘家有些资助。虽然如此,哪里接济得上?偏遇岁欠,柴米价高,不免少衣缺食。这日正是初秋时节,金风吹败叶,白露散清凉,三口儿坐在房中,好生萧条冷落。”
(入画)
34、黎秀才家 日
黎秀才三口人坐在房中。 -9-
黎秀才叹了一口气说:“唉!娘子呀!想不到科甲功名这等难哪!想当初,费尽家私图上进,寒窗苦守砚麽穿。谁知道玉堂金马无咱分,空被诗书误少年。到而今功名未得身先老,饥寒交迫谁可怜。是我无能当自受,带累你母女受饥寒。大丈夫不能保暖妻和女,真叫我又悲又恨又羞惭。”
陈氏道:“相公,你在说什么呀,自古夫乃妇之天。终身一体同甘苦,妇人家,耐贫守富理当然。万一晚年交好运,难道一生总贫寒?虽然无子现有女,大女婿已经入门可望官了,咱们不也有靠山吗。”
秀才道:“那是未来的事了,目下的饥寒怎么办?”
黎素娘道:“爹爹不必太担心,多愁多虑添疾病,我劝爹爹心放宽,苍天必无绝人路,孩儿还有针线活,明朝还能用一日,且待我,加工细作不偷闲。”
35、黎秀才家 日
外面有人喊:“黎相公在家吗?令弟寄书信来了。”
秀才答应:“来了、来了。”遂出房门观看:“啊!是邻居徐明?你不是在京里做买卖吗?”
徐明道:“是,所以我回来时,黎德让托我给你稍来三十两银子,还有一封信。”
老秀才接过银子和信,说:“一路辛苦,到屋少坐。”
徐明说:“不了,我还没到家呢。”说完,转身离开。
老秀才欢喜不尽,把银子和信拿进房中,与她母女观看,笑向陈氏说:“不怪我的女儿方才说,天无绝人之路,果然来了这些接续,我儿真是聪明之见。”
陈氏说:“且看信中有什么言语?”
老秀才道:“素娘,快点灯。”
素娘划根火柴把灯点上。
老秀才把信拿至灯前:“这灯光太暗。”遂取过眼睛戴上,慢慢的观看起来。
念道:“自别兄嫂,倏忽数载,殷勤贸易,颇得利益,积得五六百两银子,今与仁义当铺贺财东合本,更觉兴隆,因思兄嫂侄女两地相隔,甚属不便。再者,家中无甚家产,莫如携眷来京,一则骨肉团聚,二则京中人多之地,可与二侄女择选乘龙,三则弟室尚虚,请兄嫂来京共议姻事。先租房一所暂住,家眷到时再买。
弟德让拜寄
老秀才从信里拿出个纸条说:“这还有个路引。”念道:“到京东华门,往西一直走两箭地远,问水月庵,馒头铺对过,坐北朝南三间小房便是。”
老秀才一面念,一面说:“很好!很好!我正要离了这穷家呢。”
陈氏说:“我想着也好,就是舍不得大闺女淑娘,这一去,不知几何方得见面。”说着掉下眼泪。
老秀才说:“到底是妇人家见识,方才劝我还那么明白呢,这会就糊涂了。自古道:女儿外向。大女婿有时得中了进士选了别出远官,带去上任,难道咱们还把女儿留下不成?上京后,姑爷服满,一定也上京会试,万一作了京官,那常在一块守着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陈氏乐了说:“那就将房子租于邻居,用银子买些衣服、棉被,再雇一乘车,择日动身。”
亲朋好友,女儿女婿。翁婿、母女、姐妹,彼此洒泪而别,登车上路,离了山东,竟奔东京大路而来。
36、东京城内 日
人烟稠密,铺面鲜明,那一派热闹,眼花缭乱。老秀才下车拿着路牌单儿,问至水月庵来。果见路南有座馒头铺,路北一所房子,门锁着。
陈氏用手指着说:“相公,想必就是这里。”
秀才说:“为何锁着门?”
素娘说:“叔叔一个人想是往当铺去了。
这房无人看守,自然是锁着。”
秀才说:“等我问问自然明白。”
-10-
正说此,只见馒头铺中走出一个老者来,望着秀才说:“这位相公想是山东来的,贵姓黎?”
老秀才陪笑拱手说:“承兄下问,小弟正是山东来的,寻我舍弟。”
老者说:“且请稍待。”
遂回身进铺,手拿一封书信来,向秀才道:“令弟昔年到此,与弟平水相逢,相交甚厚,拜为兄弟,近日他与仁义当铺,财主贺新合本,十分利益。不意自前月偶感风寒,患病在床,就在这新房内调养,请医服药,都是小弟过去伏待。他在病中,眼睁睁只盼兄嫂早到,连我也替他着急,不料延医网效,祷祝不灵,于本月初三日病重身故。临终以书付弟,饲兄来时,千万交付。令弟还有些被褥衣服鞋袜等物,都在弟收存……”
老者话未说完,秀才浑身颤抖:“哎呀!我的兄弟!”昏倒在地。
素娘母女跳下车来,一边一个搀扶着秀才,捶胸拍背,哭喊着:“爹爹、相公,快醒来吧……”母女俩泪如雨下。
黎秀才依然是气闭眉垂二目合。那老者转身回到铺中,取出一碗姜汤来轻撬牙关与他灌下,老秀才慢慢苏醒,吐出一口浊痰“哎哟”一声翻身站起,连哭再说:“兄弟呀!双亲辞世只剩你我,你半生枉自受奔波,哥哥我无能命运拙,跟着我担饥受冷数年多。可怜异乡苦挣无助手,劳心劳力自个张罗。可敬你,手足情深明大义,得时不忘你哥哥……。”陈奶奶,黎素娘悲悲切切泪如雨,三口人围在一起难解难分站不起来。
车夫叫道:“黎大爷,别哭了,哭一年二相公也活不了,我们等了这暂,人饿不饿的罢了,牲口也该喂喂了。”
那老者不住的解劝。
三人只得住了哭声。老秀才开发了车夫,重新给老者见礼,说:“亡弟多蒙照应,小弟感恩不尽,还不曾请教尊姓大名。”
老者说:“不敢,贱姓周,名善良。”
秀才道:“周兄既与亡弟结义,就是小弟异姓骨肉。娘子、女儿过来,拜见伯伯,伯父。”
陈氏道:“拜见大哥!”
素娘近前敬礼:“大伯万福。”
老者连连还礼,口称不敢。
秀才道:“周兄不要太谦,小弟是个直肠人,初至此地,又遭这不幸之事,心神昏聩,凡百望兄指教一二。”
周老者说:“既承不弃,小弟依命便了。小弟,好疏忽哇,你看这个东西。”说着,从袖中取出,原来是德让的遗书。
秀才收起,口内长叹道:“咳!闻知亡弟凶信,登时心如刀割,就是万两黄金,也顾不来了。
周老说:“虽无万两金,那书上字是我看着他写的,可有五百八十两银子。你好好看看书中语言,自然知道,先把他娘儿俩安放了再说。”
老者当下拿了钥匙开门,大家进去,看见德让的灵柩,又是一场大哭,秀才取出银子,周老者买些米粮柴炭。陈氏烧火烹茶来,
黎秀才道:“周兄为我们如此操劳,只能喝小弟的一碗清茶,太薄贱了,可是小弟还要向你请教,贺财主的原由。”
周老道:“二弟在日,原与仁义当铺贺新合本,后来病重,与他算了清账,说是有银五百八十两,交与贺新暂时收贮。你明日就拿了此书为证,急急找他去要,不然人心难测,恐有变故。”
秀才说:“多承指教,但不知他住在何处?”
周老说:“从此向南一里多路,元宝巷吕丞相府对门,那黑油大门就是他家。”
37、仁义当铺门前 日
黎秀才敲了两下黑油大门,看守开了门。
黎秀才道:“请回禀你们东家,说是黎德让的哥哥前来见他。”
看守回到上房道:“老东家,门外来一人,说是黎德让的哥哥前来见你。”
贺东家说:“有请!”
妇人说:“千岁、夫人,这样大恩我们情愿在此尽心竭力,看坟到死,还提什么回家?”
雪已少止,高公遂夫人又到坟前焚香化纸,痛哭了一场,这才上轿、仆人们上车回家。
30、麒麟村的镇国府 上房 日
高公道:“郑昆。”
郑昆道:“在。”
高公道:“我和夫人三年守孝期已满,明天当回朝理政,此地一切大事小事都需你和你妇人管理。自冬至日起,在本庄紫竹庵施舍粥饭、棉衣,到来年清明方止。贫不能娶、死不能葬者,量人资助。千万仔细,察问明白,莫为奸人所骗,遗笑于人。亦自明年起,佃户租钱,丰年收起满租,八分年景收租六分,半成之年只收三分,若逢大欠之岁,一概免租。盖庙修桥,随时布施,出入账写清,一月一算,禀我知道。明日我就打点进京,家事就交予你和粱氏料理了。”
郑昆道:“是!”退下。
31、京都 日
总管傅成出门,将高公接进镇国府,高公更了朝服,入朝。
天子在养心殿观书,侍郎吕国材侍读伴驾。
太监奏道:“今有镇国公高廷赞,服满回朝,面圣谢恩,现在午门候旨。”
天子大悦,即命吕国材暂退,喧高廷赞见驾。
内臣道:“喧高廷暂进殿见驾!”
高公进殿跪倒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微臣见驾。”
天子道:“平身,赐坐。”
皇上道:“自卿丁忧葬母,遂尔暌隔,荏苒光阴,不觉三载,朕甚念卿,谅卿亦必念朕。卿今即全子道,复尽臣旨,甚惬朕意。此次来朝,又深慰朕怀,卿可谓忠孝兼有之矣。”
高公连忙俯伏奏道:“念臣庸才菲质深蒙天眷,愚母子得全骨肉私恩者,皆陛下之所赐,臣虽粉身碎骨,不足报圣德之万一。圣谕垂褒,使臣不胜惶恐惭愧。”
皇上道:“平身,赐龙团茶一盏。”
高公未坐
天子道:“卿且平身,朕尚有话问。”
高公叩头落座。
天子问道:“卿乃国家栋梁、民之所望。以卿之见,为君治国者,当以何为先?”
高公起身拜倒,说:“愚臣所闻圣主明王——首重宽仁与纳谏,亲贤远佞喜爱直言。赏功罚罪不偏向,清除污吏并贪官。有一等,粉饰是非能言巧辩,有一等,伺察圣意窥视天颜;有一等,险邪包畜人心难测;有一等,谗媚迎合暗中使奸。似这些,奸佞臣子从来有,全凭着,天匆洞签辨愚贤。圣上垂恩问及此,这就是苍生社稷福无边。微臣岂敢不倾赤心明胆,竭诚奏于圣主面前!”
高公奏毕,赶紧叩头。 -8-
皇上面带笑颜,道:“卿且平身落座。”
高公叩头平身坐下。
皇上道:“侍郎吕国材,朕欲召其参知政事,卿以为可否?”
吕国材在内幕一惊。
高公奏道:“吕国材为人谦和机变,臣虽不深知已见其大概。前岁蒙恩谕,合朝文武送臣母归葬,至城外臣叩谢辞行,翰林柳德元与他并列还礼,起时误踏其衣,泥污后襟,他不好直说柳德元,回头怒视家丁,家丁吓得面如土色。只此一小事,足已见得其为人鄙吝、不宽,岂鼎鼐之器哉?”
天子闻奏,点头不语。遂说:“卿一路鞍马劳乏,给假一月,回府安歇,俟朕又召再来朝见。”
32、镇国府 日
高公正与夫人在上房闲坐,仆人上前说话:“老爷、夫人,:”今有杨舅奶奶昨夜又添了一位孙子,老太君甚喜,说:‘杨门四世,今见双孙。’特着人来与千岁、夫人送信报喜。”
高公长叹一声:“唉!”两眼望着墙壁,暗想:(画外音)
“杨门有幸生双子,我何曾有个女儿?年二十八岁,已是中年光景,成婚已十年有余,夫人何故不怀胎?虽然眼下官极品,老来死后靠谁埋?一脉同宗无二个,连一个继承之人也没有,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看来不孝之名我是甩不掉了!”
(入画)
高公紧皱双眉不言语,夫人惭愧的坐在一边。
夫人慢语柔声说道:“老爷莫非听见家兄得子,又引起你虑后之心吗?老爷何必忧愁,妾身上几年也曾言过,劝纳几房姬妾,千岁不肯,只说且待夫人不生再纳不迟。今妾身已二十八岁,窃料不能生育,再若迟延,恐误大事,明日就差人访买姬妾便了。”
高公道:“何用许多,命中若有,夫人早已见喜了。买妾不过尽人事,以听天命,合该庶出,自然生育。果然命中没有,何必耽误多人的终身,反是罪孽。承夫人美意,买一房足矣。”
夫人点头陪笑道:“这件事交于妾身,管保觅一位合适的女子,伏待老爷就是了。”
33、镇国府上房 日
杨夫人道:“总管傅成何在?”
傅总管来到上房道:“老奴在!夫人唤老奴哪方吩咐?”
杨夫人道:“你坐下,我有要事,让你去办。”
傅总管道:“夫人请讲,小人定要尽心竭力。”
杨夫人道:“千岁因膝下缺嗣,欲娶偏室,你可精心察访,买一位美貌端庄女子,买到招来我亲自相看,千万仔细,其有来历不明,容颜欠秀,年纪老大,一概不要。作速办理,不可迟缓。”
总管:“是!小人即刻察访。”
旁白:(画外音)
“恰访到一位有福的红妆,此女家住山东曲阜县,平安村人氏,父亲秀士,乡宦出身,姓黎,名德谦。母亲陈氏,名门之女,所生二女,长女淑娘,年方二十一岁,早嫁与本庄冯乡宦家,夫主是个文举。次女名素娘,一十七岁,待字未聘。黎秀才年已半百,先时与胞弟德让相守读书,指望上进,不料官星不现,联科俱是落地,,把些家业渐渐花去。又遇德让妻子病故,年景又逢旱涝。德让见此光景,与兄嫂商议,弃了诗书,带几两银子,上东京习学买卖去了。秀才在家训几个蒙童,得些束修,将就度日。又因少年时不善保养,双腿有了脚气残疾,有时犯了,不是十天就是半月,卧床不起。散了学生,那束修也就不大周全。日往月来,看看支持不住,,还幸兄弟在京买卖得意,一年寄几次银两来家,大女儿淑娘家有些资助。虽然如此,哪里接济得上?偏遇岁欠,柴米价高,不免少衣缺食。这日正是初秋时节,金风吹败叶,白露散清凉,三口儿坐在房中,好生萧条冷落。”
(入画)
34、黎秀才家 日
黎秀才三口人坐在房中。 -9-
黎秀才叹了一口气说:“唉!娘子呀!想不到科甲功名这等难哪!想当初,费尽家私图上进,寒窗苦守砚麽穿。谁知道玉堂金马无咱分,空被诗书误少年。到而今功名未得身先老,饥寒交迫谁可怜。是我无能当自受,带累你母女受饥寒。大丈夫不能保暖妻和女,真叫我又悲又恨又羞惭。”
陈氏道:“相公,你在说什么呀,自古夫乃妇之天。终身一体同甘苦,妇人家,耐贫守富理当然。万一晚年交好运,难道一生总贫寒?虽然无子现有女,大女婿已经入门可望官了,咱们不也有靠山吗。”
秀才道:“那是未来的事了,目下的饥寒怎么办?”
黎素娘道:“爹爹不必太担心,多愁多虑添疾病,我劝爹爹心放宽,苍天必无绝人路,孩儿还有针线活,明朝还能用一日,且待我,加工细作不偷闲。”
35、黎秀才家 日
外面有人喊:“黎相公在家吗?令弟寄书信来了。”
秀才答应:“来了、来了。”遂出房门观看:“啊!是邻居徐明?你不是在京里做买卖吗?”
徐明道:“是,所以我回来时,黎德让托我给你稍来三十两银子,还有一封信。”
老秀才接过银子和信,说:“一路辛苦,到屋少坐。”
徐明说:“不了,我还没到家呢。”说完,转身离开。
老秀才欢喜不尽,把银子和信拿进房中,与她母女观看,笑向陈氏说:“不怪我的女儿方才说,天无绝人之路,果然来了这些接续,我儿真是聪明之见。”
陈氏说:“且看信中有什么言语?”
老秀才道:“素娘,快点灯。”
素娘划根火柴把灯点上。
老秀才把信拿至灯前:“这灯光太暗。”遂取过眼睛戴上,慢慢的观看起来。
念道:“自别兄嫂,倏忽数载,殷勤贸易,颇得利益,积得五六百两银子,今与仁义当铺贺财东合本,更觉兴隆,因思兄嫂侄女两地相隔,甚属不便。再者,家中无甚家产,莫如携眷来京,一则骨肉团聚,二则京中人多之地,可与二侄女择选乘龙,三则弟室尚虚,请兄嫂来京共议姻事。先租房一所暂住,家眷到时再买。
弟德让拜寄
老秀才从信里拿出个纸条说:“这还有个路引。”念道:“到京东华门,往西一直走两箭地远,问水月庵,馒头铺对过,坐北朝南三间小房便是。”
老秀才一面念,一面说:“很好!很好!我正要离了这穷家呢。”
陈氏说:“我想着也好,就是舍不得大闺女淑娘,这一去,不知几何方得见面。”说着掉下眼泪。
老秀才说:“到底是妇人家见识,方才劝我还那么明白呢,这会就糊涂了。自古道:女儿外向。大女婿有时得中了进士选了别出远官,带去上任,难道咱们还把女儿留下不成?上京后,姑爷服满,一定也上京会试,万一作了京官,那常在一块守着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陈氏乐了说:“那就将房子租于邻居,用银子买些衣服、棉被,再雇一乘车,择日动身。”
亲朋好友,女儿女婿。翁婿、母女、姐妹,彼此洒泪而别,登车上路,离了山东,竟奔东京大路而来。
36、东京城内 日
人烟稠密,铺面鲜明,那一派热闹,眼花缭乱。老秀才下车拿着路牌单儿,问至水月庵来。果见路南有座馒头铺,路北一所房子,门锁着。
陈氏用手指着说:“相公,想必就是这里。”
秀才说:“为何锁着门?”
素娘说:“叔叔一个人想是往当铺去了。
这房无人看守,自然是锁着。”
秀才说:“等我问问自然明白。”
-10-
正说此,只见馒头铺中走出一个老者来,望着秀才说:“这位相公想是山东来的,贵姓黎?”
老秀才陪笑拱手说:“承兄下问,小弟正是山东来的,寻我舍弟。”
老者说:“且请稍待。”
遂回身进铺,手拿一封书信来,向秀才道:“令弟昔年到此,与弟平水相逢,相交甚厚,拜为兄弟,近日他与仁义当铺,财主贺新合本,十分利益。不意自前月偶感风寒,患病在床,就在这新房内调养,请医服药,都是小弟过去伏待。他在病中,眼睁睁只盼兄嫂早到,连我也替他着急,不料延医网效,祷祝不灵,于本月初三日病重身故。临终以书付弟,饲兄来时,千万交付。令弟还有些被褥衣服鞋袜等物,都在弟收存……”
老者话未说完,秀才浑身颤抖:“哎呀!我的兄弟!”昏倒在地。
素娘母女跳下车来,一边一个搀扶着秀才,捶胸拍背,哭喊着:“爹爹、相公,快醒来吧……”母女俩泪如雨下。
黎秀才依然是气闭眉垂二目合。那老者转身回到铺中,取出一碗姜汤来轻撬牙关与他灌下,老秀才慢慢苏醒,吐出一口浊痰“哎哟”一声翻身站起,连哭再说:“兄弟呀!双亲辞世只剩你我,你半生枉自受奔波,哥哥我无能命运拙,跟着我担饥受冷数年多。可怜异乡苦挣无助手,劳心劳力自个张罗。可敬你,手足情深明大义,得时不忘你哥哥……。”陈奶奶,黎素娘悲悲切切泪如雨,三口人围在一起难解难分站不起来。
车夫叫道:“黎大爷,别哭了,哭一年二相公也活不了,我们等了这暂,人饿不饿的罢了,牲口也该喂喂了。”
那老者不住的解劝。
三人只得住了哭声。老秀才开发了车夫,重新给老者见礼,说:“亡弟多蒙照应,小弟感恩不尽,还不曾请教尊姓大名。”
老者说:“不敢,贱姓周,名善良。”
秀才道:“周兄既与亡弟结义,就是小弟异姓骨肉。娘子、女儿过来,拜见伯伯,伯父。”
陈氏道:“拜见大哥!”
素娘近前敬礼:“大伯万福。”
老者连连还礼,口称不敢。
秀才道:“周兄不要太谦,小弟是个直肠人,初至此地,又遭这不幸之事,心神昏聩,凡百望兄指教一二。”
周老者说:“既承不弃,小弟依命便了。小弟,好疏忽哇,你看这个东西。”说着,从袖中取出,原来是德让的遗书。
秀才收起,口内长叹道:“咳!闻知亡弟凶信,登时心如刀割,就是万两黄金,也顾不来了。
周老说:“虽无万两金,那书上字是我看着他写的,可有五百八十两银子。你好好看看书中语言,自然知道,先把他娘儿俩安放了再说。”
老者当下拿了钥匙开门,大家进去,看见德让的灵柩,又是一场大哭,秀才取出银子,周老者买些米粮柴炭。陈氏烧火烹茶来,
黎秀才道:“周兄为我们如此操劳,只能喝小弟的一碗清茶,太薄贱了,可是小弟还要向你请教,贺财主的原由。”
周老道:“二弟在日,原与仁义当铺贺新合本,后来病重,与他算了清账,说是有银五百八十两,交与贺新暂时收贮。你明日就拿了此书为证,急急找他去要,不然人心难测,恐有变故。”
秀才说:“多承指教,但不知他住在何处?”
周老说:“从此向南一里多路,元宝巷吕丞相府对门,那黑油大门就是他家。”
37、仁义当铺门前 日
黎秀才敲了两下黑油大门,看守开了门。
黎秀才道:“请回禀你们东家,说是黎德让的哥哥前来见他。”
看守回到上房道:“老东家,门外来一人,说是黎德让的哥哥前来见你。”
贺东家说:“有请!”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