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07468
阅读:11880
发表:2017/11/25 修改:2017/11/30
农村
小说
村霸刘十六
免费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刘细二拍着双手:“你们听到吗?刘主任这番话,说明酒醉堆里有醒人。”
“跟你们说实在的,我是十分坚信刘十六是真金不怕火炼。从梁书记在全大队干部会上的讲话来看,刘十六不但无罪反而有功。他搞的私人家里种菜喂鸡,还有解散食堂,不是都被梁书记采纳和推广了吗?你们等着瞧吧,整他的人决没有好下场。”刘七祝说完就走了。
李八强与石莲花也走了进来。
“姐,你到北京有结果吗?”石莲花的眼泪就要流出来了。
“放心吧,十六一定会没事的。”
石莲花破涕而笑:“那就好!那就好!姐,你真厉害。”
李十一阿公攥着手杖也接踵而至:“如霞,你尽管放心,我为刘十六卜算了一下,他有你这样一个好堂客,命里自然有贵人相助,能逢凶化吉,没事,我可以说绝对没事。”
“谢谢您,十一伯。您请坐。”崔如霞起身让坐。
“我爹卜算是十分灵的。苦人子自有天照应。如霞姐,你还真闯进了北京,闯进到中央所在地,十六哥有了你真是福星高照。”李八强站在他爹身边对如霞说。
“谢谢,谢谢大家了。对不起,我想去娘家把挺挺接回来。”崔如霞再次向大家鞠躬。
“不要去了,挺生回来了。”吴尚薇牵着外孙走了进来。
母女俩一见面就抱头双双泪如雨下。
挺生抱着崔如霞的腿不停的喊“妈妈!”
91、梁明与法官〔一〕
梁明回到县里,第二天就向县委书记作了汇报。
“梁明同志,你的工作值得县委肯定。现在‘双抢’在即,我的意见撤食堂的工作要在全县所有公社迅速展开。是不是召开一个公社、大队主要领导干部并扩大到生产队长的会议,请上云大队介绍刘家大屋生产队的作法与经验以及推动生产发展的事实。然后展开讨论,统一认识,回去以后如何落实撤销食堂的具体工作。”
“我同意书记的决策。不过,我想去中级人民法院一趟,对刘十六案件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梁明同志,本来我们县委是不应当干预上级司法机关的审判工作的。但是就这个案件好像太离谱了,社员喊一声‘要刘书记不要司马一冬’就帰罪于刘十六,给他扣上了纂党夺权的罪名,这真正是太牵强,也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好吧,我们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所要推广的正是这位‘现行行反革命分子’的杰作,你探探中院的口气,我们才好在群众中说话。”
翌日梁明果然就到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梁书记,刘十六的案卷已经上报省高院了,这里只有副本,主要犯罪事实还都有抄录件,你先看看。”一个叫做林木的副院长接待了他。
梁明坐在椅子上仔细阅读案卷。
“啊,你就是这个案子的审判长。”梁明足足看了一个小时的案卷。
“有什么办法,最高法院要求重大反革命案件院领导要亲自上。”
“恕我对政法工作是一个门外汉,所以很多问题想向你林院长请教。”
“别客气,都是自家人。你说你说。”
“请问你们将刘十六定为现行反革命的依据是什么?”“呵呵呵。”他先笑了笑:“书记同志,你已经看过案卷了,这个问题,你比我的政治理论思想觉悟高,应该由你自己回答才是。”
“林院长,你取笑了。你是办案专家嘛。”
“不敢当。不过,作为同志之间相互切磋切磋还是必要的。我想说的是,大凡一个有素养的法律工作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就案办案,政法工作必须是紧紧地为政治形势,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党教导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特别是当今,地富反坏右一齐跑了出来,而我们的许多同志则不闻不问。话剧《夺印》我相信你们都看过,它正是当前阶级斗争的写照。刘十六的反党夺权行为又正是《夺印》的现实版。我这么一说,书记同志对法庭判处刘十六的死刑就不难理解了吧。”
梁明听林木这么一番大道理,顿时额头上就冒冷汗!难道刘十六真的是撞到风口浪尖上了?梁明坐在那里陷入沉思。
“好啦,你是不是到招待所去休息一下,今天你恐怕赶不上班车了。”
“慢,林院长,我还想跟你讨论一个细节问题。刘十六冲击村支部书记召开的批斗大会,我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批斗的具体内容与事实?”
“这一点案卷中记载有充分的事实与证据。被告人也供认不讳。”
92、梁明与法官〔二〕
梁明停了一会:“我不知道一个社员扯了生产队的三个萝卜,党支部书记这样小题大作地召开批斗大会,这与党中央提出的要坚决地纠正‘乱批、乱斗、乱扣帽子、乱打棍子’的精神是否相符?”
“书记同志,这要看具体的主体是什么人,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带着鲜明的阶级观点去分析。他刘细二是一个没有改造好的恶霸地主的儿子。支部书记立场鲜明地处理这一事件难道值得别人来干扰来冲击吗?他干扰、冲击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无非是藐视党的领导,妄图自己取而代之。”
“你这帽子还真夠吓人的。不过我请问,对家庭出身不好的人,所谓改造好与改造不好的标准是什么?”
“哎呀,碰上你这样一个书记我真没有时间磨嘴皮子了。遵纪守法,爱劳动,这是起码的要求。”
“被告人冲击批斗会就是因为刘细二在生产队是一个公认的多方面的生产能手,所以不能说他没有改造好,对他应当以一个好的社员相对待。因此不要因为扯了三个萝卜就把他一棍子打死。你觉得刘十六是代表了一个正确思想,还是为显赫个人,企图凌驾于党的领导之上的人?”
“在法庭上我们全面地衡量了刘十这个人。他犯罪有前科,曾因破坏农业合作化被判过拘役。而现在他还犯有擅自解散公共食堂,实行个体经济,复辟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行。这些行为其实质就是损毁人民公社这面红旗。”
“哈哈哈,那林院长,你把我也一起抓起来判刑吧!我早两天在刘十六所在地上云大队宣布全大队各生产队一律停办食堂,恢复家庭自留地,个人可以大搞种植与养殖,弥补集体经济的不足。”
林木惊疑地望着梁明:“是不是中央有新的精神?”
这时院长突然走了进来,他亲切地与梁明握了手:“林木同志你去忙你的,我再和梁明同志扯一扯。”院长对林木说。
“院长,您亲自接待,这不是纡尊降贵了吗?”梁明还握着院长的手。
“唉呀,有愧有愧呀!”
两人肩并肩坐在沙发上。
“梁明同志,我真心地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作为一方父母官,你能这样关心一个非亲非故的普通老百姓的刑事案件,我非常感动。同时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省高法就刘十六案件已经发还重审。而且,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派员下来与省高院会同一起,对刘十六案件进调研,就案件的审理、案件的定性,等问题实行解剖麻雀,作出正确的结论。现在你放心了吧。”
“太好了,我相信‘三堂会审’会对刘十六作出公正的判决!院长同志,人命关天呀!对刘十六这个人我太了解了。土改时他可以说是贫穷到了极点。解放后一直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劳动者。特别是最近我到了刘十六所在的上云大队,我的院长呀,全大队都是严重缺粮,食堂一日三餐都是瓜菜粥,大多数人都是一身浮肿。唯有刘十六所在那个生产队不存在饿象,而且田垅丰收在望。这都是因为那里有个刘十六。你说你们把刘十六判处死刑,我真的觉得是太冤了!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就一直不安,所以我找到你们这里来了。好啦,我这就可以回县里去了。”梁明起身再一次握着院长的手。
93、司马一冬要再露一手
“是司马一冬同志吗?县委决定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请你参加。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推广你们刘家大屋生产发展生产的模式。因此,要请你们作好经验介绍发言,同时还请你通知刘家大屋生产队的队长刘细八也参加会议,叫他也要作好发言的准备。”电话是公社王是委员打来的。
司马一冬放下电话就一屁股坐在办公椅子上。这是什么意思?解散食堂、个人家庭种菜养鸡这都是刘十六搞起来的,而且我还认定这是他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之一。现在我能作什么样的发言?自从被社员在家里抢去一些粮食之后,也不知道上面对我是什么样的看法?也不知道这支部书记还能不能继续当下去。
他闭着眼睛靠在椅靠背上一直在瞑思苦想。
好一阵他倏地站起,自言自语:“有了!现在上面给了我这样的一个重振雄风的好机会我还犹豫干什么?就按照梁明在本大队会议上发言的精神去讲就是,我要趁此机会再露一手。”
是日,县委三级干部会议在县政府大礼堂召开。
县委书记走上讲台:“同志们,今天的会议主要是听取上云村介绍刘家大屋生产队改变贫困面貌而实行的一种生产模式。然后讨论如何在全县推广这一模式。现在请上云大队支部书记司马一冬同志上台发言。”县委书记带头鼓掌。
“各位领导,同志们:公共食堂是一个新鲜事务,前人没有干过,我们也没有现成的经验,所以,众所周知,出现不少的问题。我们党支部总在想如何才能扭转困难的局面,最后决定另辟蹊径,选择刘家大屋生产队作为试点,改只搞集体生产一个积极性为集体、家庭个人两个积极性同时搞生产。当家庭副业发展起来后,为了减轻食堂负担日益过重,决定将吃饭问题交付各家自行打理。现在,刘家大屋的面貌怎样?简单地说,就是生产上去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饥饿,没有了水肿病人,这说明我们支部的决策是正确的。现在全大队正在以刘家大屋为模式,恢复了家庭副业,撤消了公共食堂,社员群众的生活普遍有所改善。我的发言完了。”
刘细八越听越气愤,这家伙真是恬不知耻,从反对、打击我们发展家庭副业、停办食堂到今天居然又贪天之功为己有,真的是极尽卑鄙之能事。
“现在请刘家大屋生产队长刘细八介绍经验与体会”大会主持人说完带头鼓掌。
“各位领导,首先让我向大会报告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早两天我们已经完成了早稻收割并且晒干归仓,平均亩产达六百五十二斤,创历史最高记录!”
全场暴发长时间掌声。
刘细八:我们的早稻丰收了,现在国家又制定了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政策,这就更符合实际,更贴近民心。早两天我们开了一个会,大家决心要更加一把劲,送了早稻的征购粮后,要多买些化肥,一定要让晚稻超早稻!这样除去征购粮外,使全队社员平均用粮达到八百斤,从而彻底地告别‘瓜菜代’的饥饿时代!”
又是一片掌声。
94、司马一冬如坐针毡
“各位领导,我想说明一点,我们生产队之所以会出现今天这样好的形势,其实应归功于被司马一冬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并被判处死刑的刘十六。刘十六是一个非党非团的普通社员。去年他从水利工地回来,看到社员在食堂吃饭食不果腹,于是第二天清早他就到供销社,用自己的钱,请大特别注意,因为队上没有现金,所以他是用自己的钱买回了萝卜白菜种子,叫集体种、叫各家各户都种。一个月后菜长起来了,他又建议食堂不再开餐,把粮食发放到户。社员当初的感觉是虽然粮食少,但小菜多,自己愿意吃多少就煮多少,感到很自在,慢慢地觉得不那么饿了。刘十六又看到停办食堂后食堂的菜长得更好了,于是提出集体养猪,并亲自在公社猪场搞来四条仔猪。在生产上,刘十六还建议改每天的评工计分为定额计分。这样一来就提高了社员出工的积极性,不再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正是因为刘十六这些主张,才使得我们的生产发展起来了,社员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然而,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司马一冬不但不支,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进反对与压制。更为可恶的是,司马一冬嫉贤妒能到了极点,公然将刘十六的上述主张,无限上纲,罗列成罪,将其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报司法机关,被判处了死刑。现在我们全队社员都感到愤愤不平!”刘细八发言到这时脸上充满怒气。
“司马一冬在今天的大会上大谈什么刘家队的生产模式是他的试点,简直就是偷天换日,不择手段,夺取别人的成果。其实你的成果,也是你引以沾沾自喜的就是你揪出了刘十六这样一个所谓的现行反革命分子,你只能谈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的经验。”
此时司马一冬如坐针毡,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嘴唇啰嗦欲语。
“这个生产队长也不简单,在这样的大会上公然与支部书记对着干!”
“唉!像司马一冬这样的支部书记只怕大有人在。”
“不过我觉得我们这些下面的支部书记在处理很多的事物中也都值得经常性的反思。像刘家大屋那样的生产队如果出现在我们大队,我们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起码一条,我们不会把刘十六那样的人一棍子打死。”
“割资本主义尾巴也是上面兴起来的,那时只要你私自种菜就会遭到小会批判大会斗争。刘家大屋生产队这样搞虽说定现行反革命罪是打击过火了些,但必定会要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的。”
“其实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都是下面自己搞起来的,你看到中央文件有这样的提法吗?没有。”
我就不懂,这几年有些公社、大队干部总是爱整人,嘴巴子离不开一个‘斗’字。开始是拿地主富农开刀,发展到不论什么人,只要讲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就要挨斗,搞得人人自危。
一些与会者把头藏在椅靠背后悄悄议论。
县委副书记梁明站起来:“请大家放心,刘十六案件已经引起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我们相信刘十六是真金不怕火炼。”
95、王是进村
“这次现场会暴露出上云大队的一些问题,为了不影响大会的中心议题,我没有让上云大队的人在会上再发言。看来那里的情况比较复杂,是不是叫公社党委组织一个工作组下去边调查边整顿大队领导班子。”散会后县委书记与梁明商量。
“是的。你的想法与我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早些时候我在那里就发现了该大队领导班子中有着一些很不正常的现象。特别是在刘十六案件上很可能存在诬告陷害的问题。我看现在就通知公社党委马上派员下去开展工作。”梁明不断地点着头说。
司马一冬回到家里,心里一直是忐忑不安。虽说县委书记对刘细八讲的那些话未置可否,不说明他对我司马不存疑惑。刚才又接到公社党委书记的电话,明天公社党委副书记王是同志要来上云村。他感到这对他而言不但不是好消息,而且觉得他们是针对他而来的,风声鹤唳,山雨欲来风满楼呀!我该怎么办?实在想不出良策化解危局。
司马一冬已是惶惶不可终日。
王是带领两个年轻干部鲁力与蔡元,三个人骑三辆自行车来到了上云大队。司马一冬硬着头皮与刘七祝、伍十八在大队部接待了他们。
“听说刘家大屋生产队早稻获得大丰收,所以我们三个人想来实地考察一下。我们自己到生产队去,在社员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你们该忙的自己忙去。”王是一到大队部就作了安定人心的告白。
“王书记,我看你们三位到我们队去,一来现在每户都分了新谷,家家都有新米饭吃,不要担心没饭吃;二来刘看六家的房子空着,叫细八派人打扫一下,你们住在那里很独静。”刘七祝握着王是的手。
王是望着鲁力和蔡元笑了笑:“你们怕鬼不?那可是祠堂屋,去年有婆婆佬佬两个人一路死在家里。”
“跟着你王副书记走到哪里我们都不怕。”鲁力说。
王是一行正准去刘家大屋生队,大队部的电话响了,刘七祝接听后交给王是。
“喂?嗯嗯——几个——好好——好的,好的。”王是把电话一放:“走。”
“是县委来电只说是上面有三个同志要来和我们一道在上云大队作调查研究。”在路上,王是和他们两人说。
于是刘看六家空着的房子成了临时招待所。
上面来的一个叫秦中,一口的普通话。另一个叫明朋,还有一个叫白定。这三个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县委没说,他们也没有自报家门,只叫称呼老秦老明老白就是。
刘家大屋生产队的田垅中这边在插晚稻,那边有人在“唷唷唷”地吆牛犁田,犁头翻转田泥哗哗的响。
王是与老秦一起参加插秧。
王是望着那犁田的人:“老秦,你看,好一个犁田汉子!”
“是呀。”老秦抬头看着。
“他叫刘细二家庭出身不好。去年冬扯了队上的三个萝卜,差点被司马一冬整死了。”刘细八对身边的王是和老秦说。
96、老秦咧嘴一笑
这句话引起了老秦的注意。
“呃,就是司马一冬召开斗争刘细二的会上,刘十六拿着那犁说‘你们要斗争刘细二,看那一个比他的田犁得好?’是不是这样的?”老秦说。
“是是,正是。”刘细八刚说完这话心里一想,这老秦才来我们队他怎么知道这些事?
“到底是什么人喊‘要刘书记不要司马一冬?’”老秦又问。
“还不是社员乱喊的。当时刘十六还说了,‘我连党员都不是不要乱喊。’”
“老秦,你怎么知道这些?”
老秦咧嘴一笑:“听人说的呗。”
刘细八心理有些明白,莫不是崔如霞上访北京,这老秦一定是从北京下来调查刘十六案件的,他说一口普通话。于是他要主动的向他们讲些刘十六的事情。
“王书记呀,我们生产队现在人人个个都在说我们生产之所以比其他生产队的形势好,归根结底就是撘帮刘十六这个现行反革命分子出的鬼主意好。”其实刘细八是有意说给老秦听的。
老秦自然而然要进一步问个一清二楚。刘细八也就细说了刘十六诸如买种子、停办食堂、喂猪以及实行定额计工分等等。
“刘十六买那么多萝卜白菜种子分给大家种,后来大家给他钱吗?”老秦问。
“没有,因为好多社员手里都没有钱,刘十六也是一开始就说不要大家出钱。他的钱是在修水利工地每月发二元钱理发费中节省下来的。
老秦点了点头。
鲁力和明朋是在司马一冬所在生产队和社员一起劳动。这里还在收割早稻。
“卞队长,刘家大屋生产队早几天就吃新米饭了,你们队怎么还在收割,而且禾穗长的是又短又稀?”鲁力边割禾边问卞西三。
“我们这里有一个拦路虎撑控着,也没有刘十六那样有闯劲的人。”卞西三对着鲁力的耳朵悄悄说。
“唉!也苦了你们的社员,现在家家还喝着小菜煮粥。”
“你们不知道,我们队家家都有得水肿病的,唯独拦路虎一家个个红光满面。社员都有疑心,结果造了他的反,在他家里搜出好几十斤白米。他现在还说不清米的来历。”
“真有这事?”
“你们慢慢了解吧。”卞西三说着就走开了。
在李八强生产队,伍十八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自从伍十八听说卞西三等人在司马一冬家里翻出几十斤大米后,心里就诚惶诚恐,坐卧不安。自己和司马一冬是一条绳索上的蚂蚱呀。
蔡元和白定刚来到这个生产队,伍十八主动地请他们到自己的家里。当二人坐下后,他双膝往地上一跪。
“我对不起党,对不起全大队的社员。”他声泪俱下。
“有什么事你冷静一下慢慢说。”蔡元扶起他在凳子上坐下。
“我向二位领导坦白交代自己的罪行,但是在上级党委未对我进行公开处理前,我请求暂时为我保密。”
“可以,你交代吧,我们一定为你保密。”白定说。
97、伍十八坦白交代
伍十八擤了一把鼻涕:“还是在去年送征购粮的时候,司马一冬有意让大队多送了三百斤谷,然后与粮站结算时根据司马一冬的要求返还了二百一十斤大米。他担了一百一十斤,我担了一百斤回家。为这米我一直是担惊受怕,不放心吃,现在大概还有五十多斤,待分了新粮后我一定全数退赔。同时我也愿意接受组织的处分,痛改前非。”
“你能够坦白交代,这很好,说明你知错能改。我们暂时为你保密,你自己也不要与司马一冬通风报信。”蔡元说。
伍十八连连点头。
崔如霞知道大队来了工作组,而且就住在她的隔壁。吃了晚饭她把挺生安排睡了后,就主动找工作组的人来了。
王是见到崔如霞在门外徘徊,知道她是想来说什么,于是喊道:“啊,是小崔呀,来,进来坐。”
“听说你现在是公社的副书记了。”崔如霞一进门就笑着对王是说。
“唉呀,领导上是捉了毛驴当马骑,滥竽充数罢了。来,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她就是刘十六的堂客崔如霞。”
工作人员都点了点头。
“我也不知道怎么称呼各位领导,我也不想诉说刘十六的冤情,因为我相信领导们是为这个案子而来,一定会深入调查作出正确的决断。我只想揭发司马一冬,这个人的品质太坏。早几年我父亲原来所在的部队,为了安抚革命烈士的后代,指名要我的弟弟崔九宝去部队。结果司马一冬从中截留,将自己的弟弟司马三春冒名崔九宝去了部队。”
“嗬,原来是这么回事,要不是我问到你弟写信回家没有,你们家还一直蒙在鼓里面。”王是吃惊地说。
“后来是你另外开张介绍信,要我们在村上盖个章叫我弟直接去部队。司马一冬知道真崔九宝一去他搞的鬼名堂就会要穿泡,于是他拒绝盖章。后来是我那不怕死的刘十六当着他们的面,砸烂办公桌的挂锁,强行盖了章。”
“砸得应该!砸得好!”王是叫了起来。
“刘十六被捕后,我到集上去寄信,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饿得半死的人,我看他可怜,给了他两个包子。后来他向我谈及他的身世,原来他就是司马三春。他说他冒名崔九宝到部队后被送到军事学校读书。半年以后突然接到司马一冬的电报,要他立即逃离学校,走得越远越好。他知道是自己冒名顶替,东窗事发,很可能会要判刑劳改。于是他就开始了到处流浪。由于没有粮票,经常几天都吃不到东西。在他实在饿得不行的时候误入到了黑砖厂,每天干苦力,仍然吃不饱饭。后来劳累与饥饿,他病得实在不能干活了,就被砖厂用货车拖到很远的地方,抛弃在路边。又几经收容遣送,最终总算回来了。司马三春回家的第二天就死了。这些都是司马一冬的罪孽呀!”
“好,你反映司马一冬的这些问题很好,虽然司马三春死了,但这一事件还是能调查清楚的。”王是说。
98、领导发现人才
崔如霞用眼光巡视大家,点头示意:“那我走了,不影响你们休息。”就折转身走了。
“这崔如霞不简单。她早就知道司马三春的事,能够稳口深藏舌,不是时候不是对象她不说。”王是望着大家说。
“从外表,从举止言谈来看这女青年也是很不错的。我还看过她为刘十六写的申诉书,还有点文化素质,像个能办事的样子。你们应当对她加以培养。”秦中望着王是说。
“跟你们说实在的,我是十分坚信刘十六是真金不怕火炼。从梁书记在全大队干部会上的讲话来看,刘十六不但无罪反而有功。他搞的私人家里种菜喂鸡,还有解散食堂,不是都被梁书记采纳和推广了吗?你们等着瞧吧,整他的人决没有好下场。”刘七祝说完就走了。
李八强与石莲花也走了进来。
“姐,你到北京有结果吗?”石莲花的眼泪就要流出来了。
“放心吧,十六一定会没事的。”
石莲花破涕而笑:“那就好!那就好!姐,你真厉害。”
李十一阿公攥着手杖也接踵而至:“如霞,你尽管放心,我为刘十六卜算了一下,他有你这样一个好堂客,命里自然有贵人相助,能逢凶化吉,没事,我可以说绝对没事。”
“谢谢您,十一伯。您请坐。”崔如霞起身让坐。
“我爹卜算是十分灵的。苦人子自有天照应。如霞姐,你还真闯进了北京,闯进到中央所在地,十六哥有了你真是福星高照。”李八强站在他爹身边对如霞说。
“谢谢,谢谢大家了。对不起,我想去娘家把挺挺接回来。”崔如霞再次向大家鞠躬。
“不要去了,挺生回来了。”吴尚薇牵着外孙走了进来。
母女俩一见面就抱头双双泪如雨下。
挺生抱着崔如霞的腿不停的喊“妈妈!”
91、梁明与法官〔一〕
梁明回到县里,第二天就向县委书记作了汇报。
“梁明同志,你的工作值得县委肯定。现在‘双抢’在即,我的意见撤食堂的工作要在全县所有公社迅速展开。是不是召开一个公社、大队主要领导干部并扩大到生产队长的会议,请上云大队介绍刘家大屋生产队的作法与经验以及推动生产发展的事实。然后展开讨论,统一认识,回去以后如何落实撤销食堂的具体工作。”
“我同意书记的决策。不过,我想去中级人民法院一趟,对刘十六案件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梁明同志,本来我们县委是不应当干预上级司法机关的审判工作的。但是就这个案件好像太离谱了,社员喊一声‘要刘书记不要司马一冬’就帰罪于刘十六,给他扣上了纂党夺权的罪名,这真正是太牵强,也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好吧,我们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所要推广的正是这位‘现行行反革命分子’的杰作,你探探中院的口气,我们才好在群众中说话。”
翌日梁明果然就到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梁书记,刘十六的案卷已经上报省高院了,这里只有副本,主要犯罪事实还都有抄录件,你先看看。”一个叫做林木的副院长接待了他。
梁明坐在椅子上仔细阅读案卷。
“啊,你就是这个案子的审判长。”梁明足足看了一个小时的案卷。
“有什么办法,最高法院要求重大反革命案件院领导要亲自上。”
“恕我对政法工作是一个门外汉,所以很多问题想向你林院长请教。”
“别客气,都是自家人。你说你说。”
“请问你们将刘十六定为现行反革命的依据是什么?”“呵呵呵。”他先笑了笑:“书记同志,你已经看过案卷了,这个问题,你比我的政治理论思想觉悟高,应该由你自己回答才是。”
“林院长,你取笑了。你是办案专家嘛。”
“不敢当。不过,作为同志之间相互切磋切磋还是必要的。我想说的是,大凡一个有素养的法律工作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就案办案,政法工作必须是紧紧地为政治形势,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党教导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特别是当今,地富反坏右一齐跑了出来,而我们的许多同志则不闻不问。话剧《夺印》我相信你们都看过,它正是当前阶级斗争的写照。刘十六的反党夺权行为又正是《夺印》的现实版。我这么一说,书记同志对法庭判处刘十六的死刑就不难理解了吧。”
梁明听林木这么一番大道理,顿时额头上就冒冷汗!难道刘十六真的是撞到风口浪尖上了?梁明坐在那里陷入沉思。
“好啦,你是不是到招待所去休息一下,今天你恐怕赶不上班车了。”
“慢,林院长,我还想跟你讨论一个细节问题。刘十六冲击村支部书记召开的批斗大会,我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批斗的具体内容与事实?”
“这一点案卷中记载有充分的事实与证据。被告人也供认不讳。”
92、梁明与法官〔二〕
梁明停了一会:“我不知道一个社员扯了生产队的三个萝卜,党支部书记这样小题大作地召开批斗大会,这与党中央提出的要坚决地纠正‘乱批、乱斗、乱扣帽子、乱打棍子’的精神是否相符?”
“书记同志,这要看具体的主体是什么人,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带着鲜明的阶级观点去分析。他刘细二是一个没有改造好的恶霸地主的儿子。支部书记立场鲜明地处理这一事件难道值得别人来干扰来冲击吗?他干扰、冲击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无非是藐视党的领导,妄图自己取而代之。”
“你这帽子还真夠吓人的。不过我请问,对家庭出身不好的人,所谓改造好与改造不好的标准是什么?”
“哎呀,碰上你这样一个书记我真没有时间磨嘴皮子了。遵纪守法,爱劳动,这是起码的要求。”
“被告人冲击批斗会就是因为刘细二在生产队是一个公认的多方面的生产能手,所以不能说他没有改造好,对他应当以一个好的社员相对待。因此不要因为扯了三个萝卜就把他一棍子打死。你觉得刘十六是代表了一个正确思想,还是为显赫个人,企图凌驾于党的领导之上的人?”
“在法庭上我们全面地衡量了刘十这个人。他犯罪有前科,曾因破坏农业合作化被判过拘役。而现在他还犯有擅自解散公共食堂,实行个体经济,复辟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行。这些行为其实质就是损毁人民公社这面红旗。”
“哈哈哈,那林院长,你把我也一起抓起来判刑吧!我早两天在刘十六所在地上云大队宣布全大队各生产队一律停办食堂,恢复家庭自留地,个人可以大搞种植与养殖,弥补集体经济的不足。”
林木惊疑地望着梁明:“是不是中央有新的精神?”
这时院长突然走了进来,他亲切地与梁明握了手:“林木同志你去忙你的,我再和梁明同志扯一扯。”院长对林木说。
“院长,您亲自接待,这不是纡尊降贵了吗?”梁明还握着院长的手。
“唉呀,有愧有愧呀!”
两人肩并肩坐在沙发上。
“梁明同志,我真心地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作为一方父母官,你能这样关心一个非亲非故的普通老百姓的刑事案件,我非常感动。同时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省高法就刘十六案件已经发还重审。而且,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派员下来与省高院会同一起,对刘十六案件进调研,就案件的审理、案件的定性,等问题实行解剖麻雀,作出正确的结论。现在你放心了吧。”
“太好了,我相信‘三堂会审’会对刘十六作出公正的判决!院长同志,人命关天呀!对刘十六这个人我太了解了。土改时他可以说是贫穷到了极点。解放后一直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劳动者。特别是最近我到了刘十六所在的上云大队,我的院长呀,全大队都是严重缺粮,食堂一日三餐都是瓜菜粥,大多数人都是一身浮肿。唯有刘十六所在那个生产队不存在饿象,而且田垅丰收在望。这都是因为那里有个刘十六。你说你们把刘十六判处死刑,我真的觉得是太冤了!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就一直不安,所以我找到你们这里来了。好啦,我这就可以回县里去了。”梁明起身再一次握着院长的手。
93、司马一冬要再露一手
“是司马一冬同志吗?县委决定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请你参加。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推广你们刘家大屋生产发展生产的模式。因此,要请你们作好经验介绍发言,同时还请你通知刘家大屋生产队的队长刘细八也参加会议,叫他也要作好发言的准备。”电话是公社王是委员打来的。
司马一冬放下电话就一屁股坐在办公椅子上。这是什么意思?解散食堂、个人家庭种菜养鸡这都是刘十六搞起来的,而且我还认定这是他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之一。现在我能作什么样的发言?自从被社员在家里抢去一些粮食之后,也不知道上面对我是什么样的看法?也不知道这支部书记还能不能继续当下去。
他闭着眼睛靠在椅靠背上一直在瞑思苦想。
好一阵他倏地站起,自言自语:“有了!现在上面给了我这样的一个重振雄风的好机会我还犹豫干什么?就按照梁明在本大队会议上发言的精神去讲就是,我要趁此机会再露一手。”
是日,县委三级干部会议在县政府大礼堂召开。
县委书记走上讲台:“同志们,今天的会议主要是听取上云村介绍刘家大屋生产队改变贫困面貌而实行的一种生产模式。然后讨论如何在全县推广这一模式。现在请上云大队支部书记司马一冬同志上台发言。”县委书记带头鼓掌。
“各位领导,同志们:公共食堂是一个新鲜事务,前人没有干过,我们也没有现成的经验,所以,众所周知,出现不少的问题。我们党支部总在想如何才能扭转困难的局面,最后决定另辟蹊径,选择刘家大屋生产队作为试点,改只搞集体生产一个积极性为集体、家庭个人两个积极性同时搞生产。当家庭副业发展起来后,为了减轻食堂负担日益过重,决定将吃饭问题交付各家自行打理。现在,刘家大屋的面貌怎样?简单地说,就是生产上去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饥饿,没有了水肿病人,这说明我们支部的决策是正确的。现在全大队正在以刘家大屋为模式,恢复了家庭副业,撤消了公共食堂,社员群众的生活普遍有所改善。我的发言完了。”
刘细八越听越气愤,这家伙真是恬不知耻,从反对、打击我们发展家庭副业、停办食堂到今天居然又贪天之功为己有,真的是极尽卑鄙之能事。
“现在请刘家大屋生产队长刘细八介绍经验与体会”大会主持人说完带头鼓掌。
“各位领导,首先让我向大会报告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早两天我们已经完成了早稻收割并且晒干归仓,平均亩产达六百五十二斤,创历史最高记录!”
全场暴发长时间掌声。
刘细八:我们的早稻丰收了,现在国家又制定了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政策,这就更符合实际,更贴近民心。早两天我们开了一个会,大家决心要更加一把劲,送了早稻的征购粮后,要多买些化肥,一定要让晚稻超早稻!这样除去征购粮外,使全队社员平均用粮达到八百斤,从而彻底地告别‘瓜菜代’的饥饿时代!”
又是一片掌声。
94、司马一冬如坐针毡
“各位领导,我想说明一点,我们生产队之所以会出现今天这样好的形势,其实应归功于被司马一冬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并被判处死刑的刘十六。刘十六是一个非党非团的普通社员。去年他从水利工地回来,看到社员在食堂吃饭食不果腹,于是第二天清早他就到供销社,用自己的钱,请大特别注意,因为队上没有现金,所以他是用自己的钱买回了萝卜白菜种子,叫集体种、叫各家各户都种。一个月后菜长起来了,他又建议食堂不再开餐,把粮食发放到户。社员当初的感觉是虽然粮食少,但小菜多,自己愿意吃多少就煮多少,感到很自在,慢慢地觉得不那么饿了。刘十六又看到停办食堂后食堂的菜长得更好了,于是提出集体养猪,并亲自在公社猪场搞来四条仔猪。在生产上,刘十六还建议改每天的评工计分为定额计分。这样一来就提高了社员出工的积极性,不再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正是因为刘十六这些主张,才使得我们的生产发展起来了,社员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然而,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司马一冬不但不支,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进反对与压制。更为可恶的是,司马一冬嫉贤妒能到了极点,公然将刘十六的上述主张,无限上纲,罗列成罪,将其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报司法机关,被判处了死刑。现在我们全队社员都感到愤愤不平!”刘细八发言到这时脸上充满怒气。
“司马一冬在今天的大会上大谈什么刘家队的生产模式是他的试点,简直就是偷天换日,不择手段,夺取别人的成果。其实你的成果,也是你引以沾沾自喜的就是你揪出了刘十六这样一个所谓的现行反革命分子,你只能谈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的经验。”
此时司马一冬如坐针毡,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嘴唇啰嗦欲语。
“这个生产队长也不简单,在这样的大会上公然与支部书记对着干!”
“唉!像司马一冬这样的支部书记只怕大有人在。”
“不过我觉得我们这些下面的支部书记在处理很多的事物中也都值得经常性的反思。像刘家大屋那样的生产队如果出现在我们大队,我们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起码一条,我们不会把刘十六那样的人一棍子打死。”
“割资本主义尾巴也是上面兴起来的,那时只要你私自种菜就会遭到小会批判大会斗争。刘家大屋生产队这样搞虽说定现行反革命罪是打击过火了些,但必定会要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的。”
“其实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都是下面自己搞起来的,你看到中央文件有这样的提法吗?没有。”
我就不懂,这几年有些公社、大队干部总是爱整人,嘴巴子离不开一个‘斗’字。开始是拿地主富农开刀,发展到不论什么人,只要讲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就要挨斗,搞得人人自危。
一些与会者把头藏在椅靠背后悄悄议论。
县委副书记梁明站起来:“请大家放心,刘十六案件已经引起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我们相信刘十六是真金不怕火炼。”
95、王是进村
“这次现场会暴露出上云大队的一些问题,为了不影响大会的中心议题,我没有让上云大队的人在会上再发言。看来那里的情况比较复杂,是不是叫公社党委组织一个工作组下去边调查边整顿大队领导班子。”散会后县委书记与梁明商量。
“是的。你的想法与我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早些时候我在那里就发现了该大队领导班子中有着一些很不正常的现象。特别是在刘十六案件上很可能存在诬告陷害的问题。我看现在就通知公社党委马上派员下去开展工作。”梁明不断地点着头说。
司马一冬回到家里,心里一直是忐忑不安。虽说县委书记对刘细八讲的那些话未置可否,不说明他对我司马不存疑惑。刚才又接到公社党委书记的电话,明天公社党委副书记王是同志要来上云村。他感到这对他而言不但不是好消息,而且觉得他们是针对他而来的,风声鹤唳,山雨欲来风满楼呀!我该怎么办?实在想不出良策化解危局。
司马一冬已是惶惶不可终日。
王是带领两个年轻干部鲁力与蔡元,三个人骑三辆自行车来到了上云大队。司马一冬硬着头皮与刘七祝、伍十八在大队部接待了他们。
“听说刘家大屋生产队早稻获得大丰收,所以我们三个人想来实地考察一下。我们自己到生产队去,在社员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你们该忙的自己忙去。”王是一到大队部就作了安定人心的告白。
“王书记,我看你们三位到我们队去,一来现在每户都分了新谷,家家都有新米饭吃,不要担心没饭吃;二来刘看六家的房子空着,叫细八派人打扫一下,你们住在那里很独静。”刘七祝握着王是的手。
王是望着鲁力和蔡元笑了笑:“你们怕鬼不?那可是祠堂屋,去年有婆婆佬佬两个人一路死在家里。”
“跟着你王副书记走到哪里我们都不怕。”鲁力说。
王是一行正准去刘家大屋生队,大队部的电话响了,刘七祝接听后交给王是。
“喂?嗯嗯——几个——好好——好的,好的。”王是把电话一放:“走。”
“是县委来电只说是上面有三个同志要来和我们一道在上云大队作调查研究。”在路上,王是和他们两人说。
于是刘看六家空着的房子成了临时招待所。
上面来的一个叫秦中,一口的普通话。另一个叫明朋,还有一个叫白定。这三个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县委没说,他们也没有自报家门,只叫称呼老秦老明老白就是。
刘家大屋生产队的田垅中这边在插晚稻,那边有人在“唷唷唷”地吆牛犁田,犁头翻转田泥哗哗的响。
王是与老秦一起参加插秧。
王是望着那犁田的人:“老秦,你看,好一个犁田汉子!”
“是呀。”老秦抬头看着。
“他叫刘细二家庭出身不好。去年冬扯了队上的三个萝卜,差点被司马一冬整死了。”刘细八对身边的王是和老秦说。
96、老秦咧嘴一笑
这句话引起了老秦的注意。
“呃,就是司马一冬召开斗争刘细二的会上,刘十六拿着那犁说‘你们要斗争刘细二,看那一个比他的田犁得好?’是不是这样的?”老秦说。
“是是,正是。”刘细八刚说完这话心里一想,这老秦才来我们队他怎么知道这些事?
“到底是什么人喊‘要刘书记不要司马一冬?’”老秦又问。
“还不是社员乱喊的。当时刘十六还说了,‘我连党员都不是不要乱喊。’”
“老秦,你怎么知道这些?”
老秦咧嘴一笑:“听人说的呗。”
刘细八心理有些明白,莫不是崔如霞上访北京,这老秦一定是从北京下来调查刘十六案件的,他说一口普通话。于是他要主动的向他们讲些刘十六的事情。
“王书记呀,我们生产队现在人人个个都在说我们生产之所以比其他生产队的形势好,归根结底就是撘帮刘十六这个现行反革命分子出的鬼主意好。”其实刘细八是有意说给老秦听的。
老秦自然而然要进一步问个一清二楚。刘细八也就细说了刘十六诸如买种子、停办食堂、喂猪以及实行定额计工分等等。
“刘十六买那么多萝卜白菜种子分给大家种,后来大家给他钱吗?”老秦问。
“没有,因为好多社员手里都没有钱,刘十六也是一开始就说不要大家出钱。他的钱是在修水利工地每月发二元钱理发费中节省下来的。
老秦点了点头。
鲁力和明朋是在司马一冬所在生产队和社员一起劳动。这里还在收割早稻。
“卞队长,刘家大屋生产队早几天就吃新米饭了,你们队怎么还在收割,而且禾穗长的是又短又稀?”鲁力边割禾边问卞西三。
“我们这里有一个拦路虎撑控着,也没有刘十六那样有闯劲的人。”卞西三对着鲁力的耳朵悄悄说。
“唉!也苦了你们的社员,现在家家还喝着小菜煮粥。”
“你们不知道,我们队家家都有得水肿病的,唯独拦路虎一家个个红光满面。社员都有疑心,结果造了他的反,在他家里搜出好几十斤白米。他现在还说不清米的来历。”
“真有这事?”
“你们慢慢了解吧。”卞西三说着就走开了。
在李八强生产队,伍十八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自从伍十八听说卞西三等人在司马一冬家里翻出几十斤大米后,心里就诚惶诚恐,坐卧不安。自己和司马一冬是一条绳索上的蚂蚱呀。
蔡元和白定刚来到这个生产队,伍十八主动地请他们到自己的家里。当二人坐下后,他双膝往地上一跪。
“我对不起党,对不起全大队的社员。”他声泪俱下。
“有什么事你冷静一下慢慢说。”蔡元扶起他在凳子上坐下。
“我向二位领导坦白交代自己的罪行,但是在上级党委未对我进行公开处理前,我请求暂时为我保密。”
“可以,你交代吧,我们一定为你保密。”白定说。
97、伍十八坦白交代
伍十八擤了一把鼻涕:“还是在去年送征购粮的时候,司马一冬有意让大队多送了三百斤谷,然后与粮站结算时根据司马一冬的要求返还了二百一十斤大米。他担了一百一十斤,我担了一百斤回家。为这米我一直是担惊受怕,不放心吃,现在大概还有五十多斤,待分了新粮后我一定全数退赔。同时我也愿意接受组织的处分,痛改前非。”
“你能够坦白交代,这很好,说明你知错能改。我们暂时为你保密,你自己也不要与司马一冬通风报信。”蔡元说。
伍十八连连点头。
崔如霞知道大队来了工作组,而且就住在她的隔壁。吃了晚饭她把挺生安排睡了后,就主动找工作组的人来了。
王是见到崔如霞在门外徘徊,知道她是想来说什么,于是喊道:“啊,是小崔呀,来,进来坐。”
“听说你现在是公社的副书记了。”崔如霞一进门就笑着对王是说。
“唉呀,领导上是捉了毛驴当马骑,滥竽充数罢了。来,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她就是刘十六的堂客崔如霞。”
工作人员都点了点头。
“我也不知道怎么称呼各位领导,我也不想诉说刘十六的冤情,因为我相信领导们是为这个案子而来,一定会深入调查作出正确的决断。我只想揭发司马一冬,这个人的品质太坏。早几年我父亲原来所在的部队,为了安抚革命烈士的后代,指名要我的弟弟崔九宝去部队。结果司马一冬从中截留,将自己的弟弟司马三春冒名崔九宝去了部队。”
“嗬,原来是这么回事,要不是我问到你弟写信回家没有,你们家还一直蒙在鼓里面。”王是吃惊地说。
“后来是你另外开张介绍信,要我们在村上盖个章叫我弟直接去部队。司马一冬知道真崔九宝一去他搞的鬼名堂就会要穿泡,于是他拒绝盖章。后来是我那不怕死的刘十六当着他们的面,砸烂办公桌的挂锁,强行盖了章。”
“砸得应该!砸得好!”王是叫了起来。
“刘十六被捕后,我到集上去寄信,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饿得半死的人,我看他可怜,给了他两个包子。后来他向我谈及他的身世,原来他就是司马三春。他说他冒名崔九宝到部队后被送到军事学校读书。半年以后突然接到司马一冬的电报,要他立即逃离学校,走得越远越好。他知道是自己冒名顶替,东窗事发,很可能会要判刑劳改。于是他就开始了到处流浪。由于没有粮票,经常几天都吃不到东西。在他实在饿得不行的时候误入到了黑砖厂,每天干苦力,仍然吃不饱饭。后来劳累与饥饿,他病得实在不能干活了,就被砖厂用货车拖到很远的地方,抛弃在路边。又几经收容遣送,最终总算回来了。司马三春回家的第二天就死了。这些都是司马一冬的罪孽呀!”
“好,你反映司马一冬的这些问题很好,虽然司马三春死了,但这一事件还是能调查清楚的。”王是说。
98、领导发现人才
崔如霞用眼光巡视大家,点头示意:“那我走了,不影响你们休息。”就折转身走了。
“这崔如霞不简单。她早就知道司马三春的事,能够稳口深藏舌,不是时候不是对象她不说。”王是望着大家说。
“从外表,从举止言谈来看这女青年也是很不错的。我还看过她为刘十六写的申诉书,还有点文化素质,像个能办事的样子。你们应当对她加以培养。”秦中望着王是说。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