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村霸刘十六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07468
阅读:11918
发表:2017/11/25 修改:2017/11/30
农村 小说
村霸刘十六 免费
贾始 [湖南湘潭]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7-B-03630】

  【本作品可免费使用。免费条件:1、取得作者授权;2、条件面议】


  农民  豪气

  梁明问:“这鬼主意到底是怎么提出来的?”
  超二喝了口茶:“老领导,您慢慢听我说。还是去年冬天,全大队所有食堂统一规定劳动力每天九两、妇女七两、其他不出工的婆婆佬佬和小孩是五两米。而且就是按照这样的定量,库存量还吃不到今年五月。神不知鬼不觉,现行反革命分子在供销社买来一些萝卜白菜种子,叫食堂种,因为食堂的小菜太少了。还叫私人各家各户都去开垦在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所荒废的菜园,一律种上萝卜白菜,一个月后到处是绿油油的景象。于是反革命分子又出主意——撤食堂。按食堂定量的一半发社员口粮,留下的粮食在农忙时多吃。反革命分子的政策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怪,回到家里自己做饭吃,虽然一个时期粮食更少,但小菜多,吃得自在,倒感觉得没有吃食堂饭那样饿。由于菜种的多我们几乎每家都喂了鸡,吃鸡蛋不成问题。你到我们队家家户户走一走看有没有水肿病?没有,一个都没有!吃鸡蛋有营养呀!现行反革命分子还有一条罪就是让社员自由出工,迟到早退没人管。他提出实行按定额,社员如质完成了一定的耕作量就记多少工分,不存在什么出工不出力的现象。老领导你看到田垅中禾苗的长象就会知道我们饥饿的时代很快就要结束了。”
  “超二,说了半天你一直在跟我们捉迷藏,你讲的现行反革命分子是不是哪个开玩笑叫别人的浑名?”
  
  79、说猪
  刘超二笑了笑:“嘿!这现行反革命能开玩笑吗?这个人你很熟悉,就是刘十六呀。他与崔如霞结婚还是您发的结婚证。”
  “他怎么会是现行反革命呢?”梁明十分惊诧。
  “早两天下的判决书,还判了他的死刑。如今崔如霞已上北京喊冤去了。”
  “真有这样的事?这样大的案子,我怎么不知道?”他望着两个同来的工作人员。
  “一是反革命案件是地区管辖。二是公检法的工作只向分管政法的书记汇报。”一个工作人员说。
  梁明最后握着刘超二的手:“好吧,超二同志,你谈的这些很重要。我们再到别处看看。对啦,你这里是谁的队长?”
  “咧,就是住在那边的刘细八。”
  三人离开了超二家,正要走进刘细八家,只听里面有人说话,梁明站住了。
  “你们队里喂的猪有多大了?”
  梁明一听就知道这是司马一冬的声音。
  “搭帮公社给了我们一百斤豆粕指标,最近猪长得快,大约再喂几天就能出栏。”
  “这是刘细八的声音。”梁明听得清。
  “好哇!唉呀,社员们将近一年没吃过猪肉了。我看是这样,猪是你们喂的,优先你们生产队一头猪。还有三头猪正好给其他生产队,让每户人家都能吃一次肉。”
  “你的这个主意我不同意,恐怕全队社员都不会同意!”
  这是刘七祝的说话声,梁明很熟悉。
  “七祝同志,我们是共产党员,考虑问题总要从有利于大多数人出发。你想,不是我去公社跑了一趟,那一百斤豆粕指标会无缘无故地送给你们?”
  “现在我才看出来了,你真的是贪天之功为己有。这是王委员亲自把豆粕票交到刘十六的手里,说上面为了扶植牲猪生产,给每一头猪发放的饲料指标。”
  “好了好了,我不跟你说这些。为了全大队社员,我请你做好社员的工作,发扬共产主义风格,让大家都有肉吃。”
  梁明一行三人走了进去。
  “梁书记!”三人异口同声喊。
  “刚才你们在谈什么工作?”
  “没什么,都是大队的小事。”司马一冬笑着说。
  “梁书记,听说上面有政策反对一平二调是吗?”梁明刚坐下,刘七祝问。
  “一平二调就是共产风,它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一定要纠正。”
  “是这样的。梁书记我向您汇报一下,细八这个生产队喂了四头肥猪,眼下端午节在即,社员们好久都没吃过肉了,我想从他们队调出三头,让全大队的人都吃点肉。”司马一冬望着梁明。
  “这猪是我和现行反革命分子刘十六当着公社党委王是委员的面在公社种猪场签订了喂养合同的。合同规定四条猪出栏时应送供销社两头,并偿还仔猪价款。我们不能做违反合同的事。”刘细八很认真地说。
  梁明笑了笑“怎么又是现行反革命分子?司马同志,细八他们这个队能喂猪你为什么不发动其他队也都喂猪?”
  
  80、现场会(一)
  刘七祝抢着说:“哼!他还发动其他队,王委员抓养殖业动员他发展牲猪生产,他都是一口回绝。我们把仔猪抬回来了,他还大加阻止。说我们是擅作主张,哪里弄来的仍旧送回哪里。现在猪养大了,他又眼红了。”
  司马一冬乜斜着眼睛望着七祝:“七祝同志,我们支部内部不要先乱了阵脚好不好。”
  梁明望着司马一冬:“这样吧,情况我已经基本清楚了。司马同志请你马上通知所有大队、生产队的干部于明天上午都来刘家大屋生产队开个紧急会议。
  梁明一行刚一走,司马一冬便瞪着刘细八。
  “这样吧,猪的事你们签了合同,那你们就送两头到供销社,剩下两头,留给你们一头,另一头交大队部。”
  刘细八:“我们自己喂的猪,凭什么要给大队部?”
  “很简单,现在是以大队为核算单位,生产队的一切收入也都是大队的收入。你们现在的粮食不都是大队分配的吗?两头猪我留给你们一头就夠意思了,不要不知足!”司马一冬说完就急匆匆地走了。
  不一会伍十八带着三四个人强行拉走了一头猪。
  刘家大屋生产队的社员都绷着脸站在猪场外面。
  “喂喂喂,我还喂你个死呀!辛辛苦苦都被吃冤枉的杂种占去了!”蒋兮兮把舀猪潲的勺子往地上一砸,一屁股坐在地上。
  “我家成份不好,你注意点。”刘细二在堂客耳边悄悄说。
  “我怕什么?你是地主崽子,我是贫农姑奶奶!我抄他娘的逼,大不了也和刘十六一起去坐班房!”
  “照这样看来我们田里的禾比别的生产队好都是白好了!我们舍命的干都是白干了!”余韵多也非常气愤地说。
  “说来说去我们都是受了现行反革命分子刘十六的当。要是没有他,我们和其他队一样,田里有收无收关我屁事。没有饭吃饿死人也是大众世界。这养猪也是他出的馊主意。”刘超二甩着手边说边往家里走。
  翌日,上云大队的所有队干部都聚集在刘家大屋的禾场里。
  梁明站在人群中,他两手一拍:“所谓现场会,就先请刘家大屋生产队的队长刘细八同志带领大家先看他们的集体生产和家庭副业生产情况。”
  刘细八把大家带到垅中。大家都看到一片叶绿穗长谷粒饱满的的农田。
  “现在能作出如此丰收在望的稻谷不能不使人佩服。”一个与会者啧啧称羡。
  “这一边不是你们队的吧,禾苗跟我们生产队的一个样,三不六齐,穗子短而且谷粒稀,直挺挺的站着。”一个与会者向着刘细八问。
  刘细八望着李八强笑而不答。
  “不好意思,这是我们生产队的。要是我们早点学你们的样就好了。”李八强低着头说。
  “其实我们队的禾苗也是这样子,每天三餐粥,哪里有力气搞生产。”
  “大家这就看清楚了吧,两下行成了鲜明的对比。”梁明拍了一下手掌对大家说。
  
  81、现场会(二)
  “啊呀!你们看,这菜园的菜长得几多的好,而且品种齐全,摘掉了玉米的杆子上又挂满了长豆荚。我估计有那么多玉米和这么好的菜,这个家庭就跟本不存在饿肚子了。”又一个与会者说。
  “饿肚子?我们这个队早就不存在‘饿’字。你们没有看到吧,那田边堆的一大堆是什么?是摘去了土豆的苗杆。我们队每家每户收获的土豆都有两三百斤。这个菜园是刘超二家的,其他各家也不逊色。
  “那你们集体还种了菜吗?”
  “种了呀。而且我们食堂种的菜还不少呢,但不是人吃,是专门喂猪的。”刘细八说。
  “难怪菜长得各样好,品种又多,原来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产物。”
  “这样搞怕是真正的全面复辟资本主义。”
  “对啦,我也是这样的看法。”
  “这个队在没有上级文件的情况下敢于这样独树一帜,是要有一定的胆识的。”
  “有风险,确实有风险!”
  与会者三五两人议论开了。
  参观完了,大家仍旧集中在禾场。
  梁明又拍着手掌:“请大家肃静,今天开个快决快散的短会,因为我没有从县里带一分钱一粒粮食来,所以不能开中餐。刚才大家先参观了刘家大屋的稻田和各家各户的菜园。有什么看法,用半个钟头,请大家各抒己见。”
  “要彻底地割掉刘家大屋的资本主义尾巴!”一个生产队长首先发言。
  “听说这个队还散了食堂,是全面的复辟资本主义路线!应当把这一事件的决策者揪出来批斗!”又一个生产队长发言。
  “这个生产队所出现的问题,我作为大队党支部书记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但是这个队是庙小妖风大,一切都是现行反革命分子刘十六在这里兴风作浪!什么大兴个人种菜喂鸡,解散食堂,包工记分等等都是他出的鬼主意。我向公社党委向县委表态,我们一定下决心来肃清刘十六的流毒!”司马一冬十分严肃的说。
  “刘细八同志你能说点什么吧。”梁明把目光投向他。
  刘细八不知道梁明点将是不是给他一个自我检查的机会。可他听了司马一冬的发言,气就不打从哪里出。他的心里一直在为刘十六愤愤不平。
  刘细八思索了好一会,他涨红着脸。
  “司马书记,你不要说我们是庙小妖风大,在你的眼里不就是一个刘十六吗?现在他已经被你挥舞的斩妖剑所镇住,只待斩妖之日了吗?看来下一步你要肃流毒,就是要拿我开刀了!我告诉你,你抓刘十六从根本上讲你就是挟嫌报复,因为他只不过是冲击了一次你召开的批斗会吗?至于生产队的事我是队长一切的问题都应由我来承担罪责,刘十六只是一个普通社员而已。你干脆就在这个会上把我送进公安局得了。”
  “好啦,刘细八同志不要太激动了。现在我问你们还有哪个生产队没有得水肿病的人?”梁明扫视全场。
  “梁书记,我们每天都是吃的一点小菜煮粥,哪有不得水肿病的?”一个生产队长说。
  
  
  82、现场会(三)
  又一个生产队长也说:“我们队没得水肿的都是极少数人偷偷摸摸在山冲旮旯里种了些红薯芋头什么的。”
  “我们那个队好像只有司马书记一家保养得好一点,冇得水肿病。”卞西三说。
  “你瞎说,我老弟司马三春就是水肿病死的。”司马一冬胀红着脸反驳。
  “你老弟外流一两年,回来就死了,又不是在家里得的病。”
  梁明摆了摆手:“好啦,好啦!都有水肿病是吗?我知道大家现在用粮水平都十分低,有的天天在盼县里拨粮食下来。我告诉你们,现在全国都是困难时期,毛主席都是按定量吃饭。我们县里也拿不出粮食,因此靠上面是靠不住的。我也告诉大家,在你们大队现在唯一没有水肿的就是刘家大屋生产队。田垅中禾苗长相唯一丰收在望的也只有这个队。他们队上还喂了四头猪,端午节在即,届时他们人人个个都可以大口大口地吃肉。他们个人家庭还都养了鸡,有鸡就有鸡蛋吃。鸡蛋是最好的营养品,所以他们队现在没有得水肿病的,过去得过的现在也都好了。同志们,上云大队每个生产队用粮都是统一定量发放。但是,当别的队食堂里吃着白菜粥、黄瓜粥或南瓜粥的时候,刘家大屋生产队的人却是土豆、玉米家家户户尽量的吃。他们没有一点饥饿感。
  “梁书记,刘家大屋大搞家庭种植与养殖,严重地冲击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度,是开革命的倒车,是复辟资本主义道路,我们坚决不答应!”发言的生产队长态度显得十分激动。
  梁明望着他一笑:“请问你们生产队的社员是愿意继续过你那样每天吃南瓜粥的日子,还是想过温饱的日子?”
  “当然想过温饱的日子,但我们相信我们的困难是暂时的。”又是那个队长说。
  梁明:“那你能不能说明你们有什么依据说你们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就是说你有什么策略来扭转困难局面?”
  “我不懂什么策略,我只晓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国家形势好了,我们就会自然的好起来。”
  梁明又望着他笑了笑:“你的口号喊的不错。但是同志们呀,度过困难关键还在大家。就是说度过困要有群策群力,寻找门道。如果没有门道,那困难不会自行消失,而且只能是恶性循环。刚才大家在田垅中看到,刘家大屋生产队的田里是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而隔壁队的田里却只能说又是一个欠收年。为什么去年欠收今年又欠收?有个队长在参观时说‘每天三餐粥,哪里有力气搞生产’所以禾苗长不好,自然会欠收。既然又一个欠收年,那就又得继续是每天三餐粥,明年继续是没有力气搞生产,又会要继续欠收。年复一年,这就叫贫困的恶性循环,你还谈什么困难是暂时的?要知道天上不会掉下陷饼来。我们共产党人革命的目的是什么?对,最终目标就是解放全人类。把全人类解放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就是要让人们过上丰衣足食幸福的好生活。但是当前,我们不但没给大家带来应有的幸福生活,反而出现了一个空前困难的局面。”
  
  83、梁明的决定
  余韵多端来一杯茶递到梁明手里。
  梁明喝了一口茶继续演讲:“造成困难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是两点,一是国际上的卡挤压与封锁;二是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免不了走弯路。如同过河,何处水深湍急,何处滩平水稳不得而知。这就要求我们杖测而行,趋利避害。说得通俗一点,当我们执行一个决策时,这个决策是否适应实际情况,就必须用‘实事求是’这个‘杖’去测试。当出现决策不适应实际情况时,最慵懒消极的态度就是继续沿袭下去,也就是说如同过河遇上激流险滩不管人民死活,放任而行。积极的态度则是另辟蹊径,找出门道,探索一种新的模式。”梁明的眼光落到那个生产队长的脸上。
  梁明继续说:“在当前的困难面前,刘家大屋生产队可以说是找到了门道,另辟蹊新的生产模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有一套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先让家家户户种菜。菜长起来了,就把米分到户,由自已怎么吃就怎么吃。虽然粮食还是那么少,但自己种的菜,愿吃多少就煮多少,吃得很自在,所以也就不感到很饿了。生产队也不是什么都不管了,而是继续引领大家如何度过难关。冬末春初别人还围坐在火炉边,他们却在大种马铃薯,大种玉米。这都是可以代替粮食的作物,是度过五六荒时败月的最有效措施。故而农忙时节他们肚子里有货,自然就有力气搞生产。所以才得以出现田垅里丰收在望景象。你们说这到底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
  停了一会,梁明继续说:“同志们,由于我们过去在宣传上的失误,对所谓的资本主义道路作了十分狭隘的理解。这次我来到上云村所见所闻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像刘家大屋这样在困难中能自力更生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能迅速地扭转困难局面,我们不但不宣传推广,反而要给他戴上一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批斗他们,把它一棍子打死,那我们的人民群众就只有活活地饿死,得水肿病病死。这不应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态度。所以我的观念要转变,也请大家都来转变观念。从今天起,大家都要为改善每一个社员的生活着想。在当前,发展生产大家不再挨饿,这才是衡量我们为人民服务服的当务之急。
  梁明正了正身子:“所以,现在我主张大家向刘家大屋队生产队学习,先放开家庭种植与养殖,一旦条件成熟,适时解散食堂,并且砸烂以大队为核算单位的大锅饭,而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公社、大队都不许再向生产队搞一平二调。在生产经营上生产队有自决权,让集体生产与个人家庭副业同时发展起来,这样才能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
  刘细八裂嘴喜笑眉开,做死的带头鼓掌。
  全场頓时激起了一片雷雨般的掌声。
  群情激奋,欢呼雀跃。
  有人激动得高呼口号:
  “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梁明最后说:“当然,如果有的队愿意坚持把食堂办下去的,可以自作主张,不强求一刀切。”
  
  
  84、司马家的饭香
  
  散会了,与会者个个显得兴致勃勃精神抖擞,好像走了一个晚上的黑路终于迎来了东方的曙光。
  唯独司马一冬勾着头情绪十分低落,他为自己在大会上的发言感到十分的懊恼。
  蒋兮兮看到司马一冬低着头往家里走,她走到他面前:“司马一冬,你听到吗?从今以后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了,我们喂八头猪也好十头猪也好,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你莫想像前几天一样,吃冤枉来拖走我们的一条猪!”
  司马一冬装着没有听到依然低着头迅速地离开了刘家大屋。
  “司马书记你慢点走,你在会上的发言不错,我们还等着你来我们队上肃流毒哩。”司马一冬走远了,刘细八还在跳起脚喊。
  开会的人都走了,刘家大屋生产队的社员都来到晒谷坪大家欢喜欲狂。
  “七祝,我们做强了,我们的禾苗长得各样好,肯定丰收在望,只要大队不再搞一平二调了,我可以肯定,早稻收割后,我们就有饱饭吃了,我们是全大队第一个走出瓜菜代生活的生产队。”刘细八抱着刘七祝高兴得跳起来。
  刘超二走了过来:“这都是撘帮刘十六,可惜他还在班房里。”
  刘七祝小声地说:“听梁书记的口气,刘十六应当是不但无罪反而有功。我估计他很快就会回来,整他的人只怕今后也没有好日子过。
  在司马一冬所在的生产队社员普遍水肿,唯独司马一冬家里个个精神饱满。社员心里早存疑惑。
  这一天食堂开完晚粥后,社员们一个个懒懒地往家里走。黄昏时候,雷鸣电闪,霎时间大雨滂沱。雨浓天黑早,许多人家都已关门闭户。
  司马一冬把门一关,进杂屋间端来一筒米放在灶上。他的堂客便打水洗锅,婆婆主动坐到灶口添柴生火。
  正当饭香扑鼻的时候,嘭嘭嘭叩击大门之声重而急促。
  司马一冬慌慌张张端着饭锅藏到杂屋间的柴草里。他的堂客和父母则急急忙忙爬上床。
  司马一冬回转身站在门内:“什么事?我们家都上床睡觉了。”
  “开门咯,队长有事情要请示你。”
  司马一听说有事要请示就精神起来、这说明生产队的人是蛮尊重自己的,我要有一个当领导人的样子。于是,他把门闩拉开。
  生产队长卞西三和三四个青年社员钻了进来。
  “什么事?”司马问。
  “我们来请示一下,明天食堂还做早饭不?”卞西三问。
  “做!”司马听了梁明在大队生产队干部会上的讲话,像吃进了十二只臭屎苍蝇沤着一肚子恶气,真想与他对着干。但反转一想,撤了食堂也好,我吃粥也好吃干饭也好都能名正言顺。于是他立即转口:“算了,就从明天起,把米发到户。”
  “书记家里好做饭香呀。”一个青年吸着鼻子。
  “都给我出去,你们看我们家的人早就上床睡了。”
  一个青年遁着香味向杂屋走去。
  “你要干什么!”司马一冬拉住他。
  另一个青年乘机冲了进去,不待司马阻拦就端着一锅饭出来:“好呀,我们在食堂吃菜叶粥,你却在家里煮饭吃,书记不书记,我问你,你的米是哪里来的?”
  
  85、北京到了
  
  另一个青年则站在门外大声呼喊:“司马家里有饭吃,大家快来呀!”
  霎时间社员蜂拥而来,把一锅饭抢吃得干干净净。
  “司马书记,我们餐餐在食堂喝粥,你却在家里煮干饭吃,你哪来的米?难怪我们都得了水肿病,你一家人都是红光满面。”又一个社员说。
  “早几天不是三春死了吗?我在他身上发现了三斤粮票,昨天买回来的米。”司马一冬自以为找到理由。
  “你这话谁信?我们都看到了三春是饿得只剩一口气才爬回到家的,难道他有粮票不用而活活饿死?”社员们七嘴八舌。
  “同志们,司马家里一定还有米。大家搜啊!”有人喊。
  于是,社员们如同早年斗地主搜家财一样,到处乱找乱翻。不一会从罈罈罐罐中果然搜出好几十斤大米。
  司马一冬阻也阻止不住,望着搜出的粮食像洩气的皮球,瘫坐在椅子上。
  从此,司马一冬不但在村上如同丧家之犬抬不起头,而且不知自己会要受到组织上的何种处分而惶惶不可终日。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看江湖
举报
顶啦 1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竹雨凝
  • 自由职
    我是无
  • 其他
    pet
  • 学生
    孙迎光
  • 学生
    洋葱哥
  • 导演
    lit
共有 2 个评论
贾始 作者   湖南湘潭  2018/1/5 12:26:56 
谢谢赵客胡缨。刚拜读了你的《黑虎》,觉得你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希望今后多多联系,相互切磋写作。
赵客胡缨   河北石家庄  2017/12/8 15:35:13 
联系方式:VIP作者登录后查看
不错 贴近生活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11月几日?(提示:7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检察官石太知(主旋律, 都市, 悬疑)
深山静悄悄(农村)
豪门闺秀()
花儿朵朵红(校园)
丑如斯(都市)
总裁夫人纠结情(都市)
情缘错(都市)
“同志”久违的称呼(悬疑推理)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潺潺流过的清溪(爱情, 农村)
白洋淀的孩子们(农村)

同类最新作品

老来无依(农村, 家庭, 犯罪)
小小(农村)
赤裸人生(爱情, 农村)
我的朋友马小军(农村)
走在思恋中(爱情, 农村, 奇幻)
孕事(农村, 家庭)
2022年的第一场雪(爱情, 农村)
井下的真相(农村)

同类随机作品

看电影(农村)
稻子熟了(农村)
(农村)
潺潺流过的清溪(爱情, 农村)
羊倌小刘(农村)
白洋淀的孩子们(农村)
同姓恋(农村)
大黑“买马”(农村)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