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188
阅读:9644
发表:2018/11/6
24章 爱情,都市 小说
《快递小哥的艳遇》第24章
1-3
…
23
24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二十四章:药厂投产前喜报频传
快到年末了,济世药厂上上下下忙个不亦乐乎。各个部门都以最快地速度提前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因为2019年元旦第一批成品药就要上市,所以必须提前打开销路。
齐健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他一直认为我国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药厂生产的药,到用药患者手里,要经过层层关卡,步步加价。所以患者要拿到比出厂价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钱才能买到。
齐健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减少中间环节,力图把药价降到最低。他和药厂智囊团研究出一个直销方案,不经过中间商,直接把药送到医院或者患者手里。
具体办法是:
一、坚持一个特殊原则——绝对不做广告。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物价、药价过高是因为高昂的广告费造成的。在名人效应的指导下,无论什么类型的产品,都要煞费苦心地利用各种媒体做广告。据说很多电视台是靠广告费来养活自己的。而独霸广告的又是娱乐圈的大腕和小鲜肉,他们的出场费高得令人望而生畏,所以物价水涨船高。
齐健在开全体会时说:“我们的药厂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我们生产的ZATXY 是救命药。癌症患者不都是有钱的富豪,还有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拿出巨款铺天盖地地做广告,把昂贵的广告费加到成本里。我们要组建自己的宣传团队去宣传我们的药品。这个宣传团队分两部分:(一)、我们自己培训的药剂师负责介绍药理药性,用药注意事项;(二)、用药明显见效和已经痊愈的患者讲解亲身的体验。”
二、一律采取直销方式——网购。销售科全体销售员每人一台电脑,接待用户订货。配备自己的快递团队,分长途和短途两部分亲自送药到用户手里。
齐健的大胆改革方案,送交有关部门审批,因为这种药已经在很多国家应用,疗效已经被证实,所以一路开绿灯。于是齐健在药品出厂前,就开始按着这个方案行动了。
齐健第一批派出的宣讲员是自己的妻子冷艳和科学家妈妈黄曼妮带队的先锋小组。一行五人,走遍省内各大肿瘤医院。得到当地有关部门和院方的支持和大力配合。
尤其是黄曼妮博士的讲座,对癌症患者鼓舞极大。使很多中晚期患者增加了治愈的信心。同行的有一位从美国来的志愿者——美籍华人萧丽丽。她是经黄曼妮博士治好的子宫癌晚期患者。她带来很多她患病前后的视频,文字资料和X光片、XT片、核磁共振片。做了用药前后的对比,让听报告的人心服口服。
这次行动,证明了齐健的做法是切实可行的,冷艳一共签合同260份,预定1600箱。
十一月一日,走了十天的第一批宣传团队回来了。齐健中午到超市买了很多好吃的,而且还订了一个大蛋糕。因为这天是冷艳的生日。齐健把一切工作安排好,3点钟的时候就提前回家了,忙忙乎乎地煎炒烹炸,摆了一大桌子美味佳肴。
四点半钟,齐健通知司机去火车站接凯旋归来的先锋团队。让司机先把萧丽丽三位送回宾馆、送回家。然后到药厂接李飞鸿。
五点四十,李飞鸿、林曼妮和冷艳,他们三人到了齐健家。林曼妮一进屋,便吃惊地问:“啊呀呀!怎么做了这么多好吃的?”齐健乐呵呵地说:“为出征归来的功臣接风洗尘。”
冷艳说:“这次之所以收获巨大,全是妈妈的功劳。妈妈每到一处的讲座都非常受欢迎。太感人了,太有说服力了。”林曼妮介绍说:“我这次和冷艳出差,才知道她太能干了。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领队人。计划行程,联系客户,安排食宿,签订合同……搞得有条有理。”
齐健说:“妈妈,别忙着夸儿媳妇,休息一下准备吃饭吧!”
冷艳也没休息,立即到厨房,洗洗手,帮助齐健拿筷子、碗、酒杯、茶杯。
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地边吃边聊。冷艳把这些天的行程和收获详详细细地做了汇报。林曼妮补充了,每到一处,人们的强烈反应和对ZATXY的期望。
林曼妮说:“我在国外出生长大,受到的是西方教育,对国情不太了解。这次我和小艳出差,让我走出实验室和医院,到民众中去。我的感受太深了。”
李飞鸿问:“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林曼妮说:“国人的热情坦诚,对科学工作者的敬重和佩服,我在国外没有感受到。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对癌症的恐惧心理实在是太严重了。很多患上癌症的人都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必死无疑,所以放弃治疗。”
冷艳补充说:“这次我们每到一处,好像为癌症患者点亮了生命之灯。在妈妈的讲解中,燃起了他们战胜癌魔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听到萧丽丽的现身说法,人人心服口服。”
李飞鸿听了非常高兴,他说:“齐健的这个设想,咱们初试获得成功,正式投产后,在实践中还要继续完善。我预言一定会特别受欢迎,肯定供不应求。”
齐健说:“我们这样做,虽然我们的负担加重,投产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药的成本降低了,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李飞鸿感慨至深,他拍拍齐健的肩头,眼里含着泪花说:“小健,在你身上,我看到你爷爷的精神在延续,在闪光。我的老爸爸,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觉得他处处事事都在为他人着想,而心里从来没有他自己。我是在你爷爷身边长大的,他对我的教育、培养是完完全全按着中国人传统思想和模式进行的。他让我永远记住的座右铭是:‘为自己活着的人是蠢材,为家人活着的人是庸才,为绝大多数的人活着的人才是英才。’现在我看到你和当年你爷爷非常相像。”
快到年末了,济世药厂上上下下忙个不亦乐乎。各个部门都以最快地速度提前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因为2019年元旦第一批成品药就要上市,所以必须提前打开销路。
齐健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他一直认为我国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药厂生产的药,到用药患者手里,要经过层层关卡,步步加价。所以患者要拿到比出厂价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钱才能买到。
齐健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减少中间环节,力图把药价降到最低。他和药厂智囊团研究出一个直销方案,不经过中间商,直接把药送到医院或者患者手里。
具体办法是:
一、坚持一个特殊原则——绝对不做广告。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物价、药价过高是因为高昂的广告费造成的。在名人效应的指导下,无论什么类型的产品,都要煞费苦心地利用各种媒体做广告。据说很多电视台是靠广告费来养活自己的。而独霸广告的又是娱乐圈的大腕和小鲜肉,他们的出场费高得令人望而生畏,所以物价水涨船高。
齐健在开全体会时说:“我们的药厂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我们生产的ZATXY 是救命药。癌症患者不都是有钱的富豪,还有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拿出巨款铺天盖地地做广告,把昂贵的广告费加到成本里。我们要组建自己的宣传团队去宣传我们的药品。这个宣传团队分两部分:(一)、我们自己培训的药剂师负责介绍药理药性,用药注意事项;(二)、用药明显见效和已经痊愈的患者讲解亲身的体验。”
二、一律采取直销方式——网购。销售科全体销售员每人一台电脑,接待用户订货。配备自己的快递团队,分长途和短途两部分亲自送药到用户手里。
齐健的大胆改革方案,送交有关部门审批,因为这种药已经在很多国家应用,疗效已经被证实,所以一路开绿灯。于是齐健在药品出厂前,就开始按着这个方案行动了。
齐健第一批派出的宣讲员是自己的妻子冷艳和科学家妈妈黄曼妮带队的先锋小组。一行五人,走遍省内各大肿瘤医院。得到当地有关部门和院方的支持和大力配合。
尤其是黄曼妮博士的讲座,对癌症患者鼓舞极大。使很多中晚期患者增加了治愈的信心。同行的有一位从美国来的志愿者——美籍华人萧丽丽。她是经黄曼妮博士治好的子宫癌晚期患者。她带来很多她患病前后的视频,文字资料和X光片、XT片、核磁共振片。做了用药前后的对比,让听报告的人心服口服。
这次行动,证明了齐健的做法是切实可行的,冷艳一共签合同260份,预定1600箱。
十一月一日,走了十天的第一批宣传团队回来了。齐健中午到超市买了很多好吃的,而且还订了一个大蛋糕。因为这天是冷艳的生日。齐健把一切工作安排好,3点钟的时候就提前回家了,忙忙乎乎地煎炒烹炸,摆了一大桌子美味佳肴。
四点半钟,齐健通知司机去火车站接凯旋归来的先锋团队。让司机先把萧丽丽三位送回宾馆、送回家。然后到药厂接李飞鸿。
五点四十,李飞鸿、林曼妮和冷艳,他们三人到了齐健家。林曼妮一进屋,便吃惊地问:“啊呀呀!怎么做了这么多好吃的?”齐健乐呵呵地说:“为出征归来的功臣接风洗尘。”
冷艳说:“这次之所以收获巨大,全是妈妈的功劳。妈妈每到一处的讲座都非常受欢迎。太感人了,太有说服力了。”林曼妮介绍说:“我这次和冷艳出差,才知道她太能干了。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领队人。计划行程,联系客户,安排食宿,签订合同……搞得有条有理。”
齐健说:“妈妈,别忙着夸儿媳妇,休息一下准备吃饭吧!”
冷艳也没休息,立即到厨房,洗洗手,帮助齐健拿筷子、碗、酒杯、茶杯。
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地边吃边聊。冷艳把这些天的行程和收获详详细细地做了汇报。林曼妮补充了,每到一处,人们的强烈反应和对ZATXY的期望。
林曼妮说:“我在国外出生长大,受到的是西方教育,对国情不太了解。这次我和小艳出差,让我走出实验室和医院,到民众中去。我的感受太深了。”
李飞鸿问:“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林曼妮说:“国人的热情坦诚,对科学工作者的敬重和佩服,我在国外没有感受到。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对癌症的恐惧心理实在是太严重了。很多患上癌症的人都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必死无疑,所以放弃治疗。”
冷艳补充说:“这次我们每到一处,好像为癌症患者点亮了生命之灯。在妈妈的讲解中,燃起了他们战胜癌魔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听到萧丽丽的现身说法,人人心服口服。”
李飞鸿听了非常高兴,他说:“齐健的这个设想,咱们初试获得成功,正式投产后,在实践中还要继续完善。我预言一定会特别受欢迎,肯定供不应求。”
齐健说:“我们这样做,虽然我们的负担加重,投产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药的成本降低了,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李飞鸿感慨至深,他拍拍齐健的肩头,眼里含着泪花说:“小健,在你身上,我看到你爷爷的精神在延续,在闪光。我的老爸爸,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觉得他处处事事都在为他人着想,而心里从来没有他自己。我是在你爷爷身边长大的,他对我的教育、培养是完完全全按着中国人传统思想和模式进行的。他让我永远记住的座右铭是:‘为自己活着的人是蠢材,为家人活着的人是庸才,为绝大多数的人活着的人才是英才。’现在我看到你和当年你爷爷非常相像。”
上一章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