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1958
阅读:10730
发表:2011/11/24
11章 主旋律 小说
《生命的荣光》第2章
1
2
3
…
11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林静说道:“曲大哥,你们俩人是天生的一对,你一定要抓紧。”她似乎看到他们俩人好在了一起,从心里非常羡慕他们。
曲良兴奋和激动得一晚上没有睡着觉。自从在领奖台上看见何佳,他就感觉眼前一亮,心也开始动了,经常回想着她的身影,不自觉地思念她。单相思一段时间后,他也小心地采取了一些行动,托朋友打听到她的部分情况,自己也以处理技术问题为由到她的工作场所去过多次,暗中观察过她,得到的结论是一切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好,她还有一种高贵的气质,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没有谈对象,好像还不打祘谈。但是他始终没敢主动去追求她,因为确实拿不准她的真实想法还有是否情有归属,怕伤了她的自尊,还有自己的自尊,另外虽然自己是一名大学生,但认定这不是她考虑的主要条件,即使是一名官员她也不见得会去理会,他就有这个感觉。真是天无绝人之路,遇上了一个好差事,还给了我一个选择的机会,我当时怎么那么快就想到了她,还毫不犹豫地提了出来,最后居然得到了领导的同意,多亏我是一个诚实的人,因而动机也是纯正的,领导清楚这点,现在她也应该知道了这点,这一点十分重要。好在自己在工作上积极踏实、朴素谦虚,经常深入现场同工人们打成一片,再加上自己一点也不愚腐,甚至还有点幽默,应该给她留下较好的印象。再拿眼下的甘肃之行来说,虽然推荐是出于工作的考虑,但不可避免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还有自己在一连串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谦卑,当然是对她的尊重,甚至还有看得出来的爱,而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反感,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对于欢快和痛苦的历程她也完全随着我的意愿把感受充分表现了出来,对我是没有丝毫的戒备,相反就是向我敞开了情感之门。
曲良一次又一次用已知条件来证明何佳是真的喜欢他,看上了他,他甚至想到她肯定不喜欢朝天鼻,或个头矮,或瘦弱的男人,他都不是,倒身高且身材匀称,结果非常乐观。他又用反证法证明这不是真的,结果泄气了几次,她可能不想在本单位找对象,也可能父母亲已为她物色好了,只是她不愿说,也可能在等待另一扇爱的大门向她敞开,那是我所不能及的,她有资格得到那种爱。好了,再也不能多想了,不管怎样,我要向她表白心迹,主动求婚本来就是男人的责任,要说自尊,我的意愿是纯真的,决不会给她任何伤害,即使遭到如此完美女人的拒绝,我也不会有任何伤害,相反,对得起自己。那些西北女学员们一定看出了眉目,她们同她谈过,效果肯定不错,才会传递美好的信息。她们说得对,我一定要赶紧向她表白,今天就去,从她站在领奖台那一刻说起。
何佳每个月都给父母写一封信,谈工作进展情况,这里的人和事,还有她的感受,也谈到了曲良,夸他同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一付好心肠,原来对他良好的初步印象得到了完全的证实,但没有谈论自己的情感。当母亲回信提到她对曲良有何态度时,她说她不会刻意考虑这件事,还说她好像不是为结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甚至有些惧怕结婚这个字眼,母亲来信批评了她并开导她要把工作和情感都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她在接着的回信中说是开了个玩笑并记住了母亲的话。现在她正在写第六封信,如果知道确切回家的日期,这就是最后一封信,现在还不知道,待过些日子知道后,可能还会写一封短信,这时响起了敲门声。“请进。”何佳说道。
曲良推门进来。他时而过来坐坐,大方而随意,除了谈教学的事,也聊聊对工作和生活的感观,他们对大西北这个偏远地区的人和事有许多相同的感慨,有更多同样关心的话题,每次谈兴都恰到好处。这次不同了,他如同失去自我般地不知所措,自信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怎么都找不着,特别是在敲门时更是大脑一片空懵。他进门后尽量掩饰紧张的心情看似从容地从衬衣口袋拿出一封信递给何佳,说道:“这是你的一封信,你现在就打开看。”说完他在常坐的那张小竹靠椅上坐了下来,看着那张美丽动人的脸庞后,说来也怪,自信又跑了回来。
何佳看着信封上几个字“何佳同志收,曲良寄。”然后不动声色地打开信封,拿出信纸,心里念出上面仅有的一句话:“何佳,我喜欢你。曲良一九五五年八月十日。”她掩饰内心受到的冲击装好信放在桌子上,然后说道:“这太突然了,你为什么用这种方式?”
“这是世界上最快的信件,时间和路途最短,而且由寄信人亲自担任邮递员。信的内容虽短,但已全部表达了寄信人的思想,它是一本正式的文书。如果可能的话,寄信人还会给收信人作一次详细的思想汇报,从看着她站在领奖台那一刻说起。”曲良内心激动但又非常从容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实际上我还没有打算考虑个人的事情。”何佳不知如何是好,好像真有一种拒绝情感的情绪向自己袭来。
曲良说道:“我开始考虑了,而且我要求你也开始考虑。当然如果你已经有心上人就另当别论了。”
何佳说道:“你很自信。”
听到这话,自信完全回到了心里,该全力向爱情发动攻势了,曲良说道:“从看见你站在领奖台的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和爱情,后来我的体会越来越深,越热爱工作的人越热爱生活,也更向往和追求爱情。我一直在向往,没有停止过,但不敢追求,因为我太担心了,没有自信,太世俗了,不相信这么好的事情会落到我的头上。现在好了,那么多西北学员推了我一把,她们是多么热爱生活,而我一想到生活的美好就激动不已,所以我拿出了热爱生活的勇气,当然如此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也没有关系,我看重的是今天我追求了,向往过光明,遇到过真爱,并努力去赢得它。”
何佳受到了感动。但她对待爱情的态度是完美无缺的,所以仍平静地说道:“要说我对你的印象是很好的,但还不十分了解你,我并不是很挑剔的人,也许你也不了解我。总之,爱情虽然很重要,它可能会同其它事情发生冲突,其结果是所有的事情都受到影响,而爱情就更不用说了。”那个情绪仍然在影响她,而这一番话道出了她的生活的全部内容。
“难道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吗?”曲良显然还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
“当然有。”
“噢!我懂了。”曲良反应了过来,“我说过我是十分了解你的。你说的是工作,还有追求,我正是因为这些重要的事情才想到爱的呢!你也知道,我的工作也不错,值得人们信任,所以,我明白我要无条件和永远地帮助你,那怕困难如山,这才叫充满爱情的生活,绝对不会发生冲突,它只能使爱情更加牢固呢!我这个寄信人向你保证。”他也道出了生活的全部内容。
何佳又说道:“你可能把问题想的过于简单了。生活中会有很多苦难,它会摧垮人的意志,还有生活。”
曲良思索了一会,明白了话中缘由,说道:“我知道,无论如何,生活是打不垮我的。你也听出来了,我说出的话是多么的严肃,责任感全在里面。还有你的灵魂已经渗透到大西北这块贫瘠的土地里去了,这里有坚忍不屈的精神,我也得到了这些,和你有同样的感受。还有一点,我的父母都是帮工的,要说吃苦我可比你多得多,我父母没有被生活压垮,我也不会。”
何佳没有说话,她在驱赶那个情绪,它使她感到眼前这个人有些陌生,甚至对自己也感到陌生,它要使自己过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不会长期存在的,妈妈已经批评了我,叫我把事业和爱情都摆好位置,说的多好,我不就被情感感动了几次吗?然后她仔细品味曲良说的话,说得多么真情实意,还非常朴素,特别是他的眼神让你看到了他的整个心灵,他还提到了西北,还有帮工的父母,还有为母亲学习医术,这些已足够了。她一下子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来,开始考虑婚姻问题,甚至还想到了生儿育女。
曲良此刻环顾了一下这个小小的房间,室内布置的十分整洁,特别是何佳编织的方巾很整齐地盖在被子和一只皮箱上面,美观而华贵,房间没有一样东西显示破损的痕迹,每一件物品都摆放工整到位,看不出随手一放的样子。他每次走进这个房间都有一种温馨的感觉,虽然女性房间的讲究摆设最能打动男人的心旌,但是何佳美好的心灵更激荡着他的灵魂。现在他看到了前面的美景,那里阳光普照,霞光万道。
何佳开口说话,语气温和娓婉,“好啦,今天就谈到这儿,至于回信的问题等回到工作岗位上再说。我们的教学计划完成得差不多了,我想你再增加一个机械制图的教学计划,利用晚上时间学习,让他们再提高一步,这一点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大有好处。”
“遵命,我立刻就去办。”曲良站起来,又增加一句,“如果你愿意留下来,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留下来,不论这儿多么荒凉和落后,生活有多么艰难,我都会把工作做好。”然后依恋般地离开了房间。
半年时间终于过去了,学员们完全掌握了所学的各种技能,个个都是熟手,何佳和曲良圆满完成了任务。临别的前一天,工厂为他们举行了欢送会,赵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不仅给他们这个偏僻的工厂带来了技术,还给这儿的人带来了优秀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他还谈论了理想、信念和人生的价值,话语中带着军人的豪迈,还有西北人的直率,都是热乎乎的。他说着自己也受到了感动,最后强忍着泪水没有让它们流出来。曲良只简单说了几句,主要是表示感谢之类的话,完全没有北京人通常表现出来的滔滔不绝的表述方式,最后他站起来意味深长地对男女学员们深深鞠了一躬。对愿意感悟人生的何佳来说,这是一个激动的时刻,有千言万语要表达出来,她也只说了几句,意思是我学到了这里更加可贵的做人品德和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它比我所传授的那点知识要多得多,我懂得了什么叫快乐,什么叫生活,它将使我受益终身。她同样意味深长地看了每个学员一眼,对她们今后的生活之路充满了希望。会后,工厂为他们安排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牛羊肉都有,曲良要求喝土制的酒,很快一个装满酒的大坛子拿了上来,曲良很少吃肉,只管用酒敬那些西北人,直到有些醉意。何佳也喝了一点酒,在这些多少能喝些酒的西北女学员们面前,她不是在喝酒,就像现在她们很少掉下的眼泪一样。
分别的时刻终于到了。何佳和曲良一大早洗漱完毕,清理好了物品,这时学员们都来了,女学员们看到收拾好的房间禁不住哭了起来,男学员们也在曲良面前流下了眼泪,何佳和曲良把日用品全部分给了学员们,以作纪念。所有人来到了半年前他们曾从这儿下车的简易汽车站,赵厂长已等候在那儿,他想让年青人多呆一会,这样的时光不会再有了。上车前,女学员们一直围着何佳不停地哭,缠绵良久,泪流满面,男学员们强忍泪水,只有无声的坚强,曲良流着泪同他们逐一紧紧地拥抱了一下,传出了男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坚定之情。赵厂长强忍眼泪把女学员们分开,把何佳和曲良送上了汽车。车门关上了,车轮开始转动,最后在这个西北小站留下来的是许多挥动的双手和带着哭声的再见声。
何佳一坐到位置上眼泪就禁不住地流了下来,耳边回响的再见声和向后移动的小城使她产生了天各一方的感觉,她们再也不能面对面地叙说情感,在一起的快乐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而留在她心里的真情使她浮想连篇,产生无限的思念。她多么希望这些学员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坚强地生活下去,她相信她们会的,她们会把情感埋在心里,在工作中体现出来,她们现在已经回到工作岗位,正在熟练地操作机床,已经在面对今后的人生。
何佳和曲良在兰州逗留了几个小时,他们看见了黄河,触摸到了这条母亲河,黄河的水很大,一直滔滔不绝地向前流去。何佳又想起了远方那块贫瘠的土地,它们同样是强大的生命之源,就像黄河之水从这儿滚滚流出一样。她还看见自己微不足道的价值在学员们身上发挥了出来,内心欣慰地笑了。
他们终于踏上了列车沿着来的路线返回到了武汉。
五
何佳又回到了华中机床厂,还是金工车间,还是操作那台车床,那台车床又快速地旋转起来。她和姐妹们又商量着规划她们的指标计划,她要把半年期间减少的工作量补回来。通过预约好的每个月相互之间的一封来信,何佳知道这些姐妹在她暂时离开她们支援遥远的西北小城期间一直没有停止追逐产量,一直感觉到自己仍生活在她们当中,同她们一道在工作,在竞赛。她觉得自己干的活少了,好像掉下队似的,她要求更多地加大增产比例,可姐妹们坚决反对,她们认为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何况到西北去是一件更苦的差事。何佳只好作罢,她想着用其它办法在其它方面不断弥补。
何佳刚回来的一段日子内心时常出现失落的感觉,总是牵挂远在千里之外的学员们,多次写信给她们,告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还同她们谈思想、追求和理想,把自己当作她们的一员,如同和她们一起工作一样。当知道她们已在积极工作并积极要求进步时,她感到非常欣慰,心也放了下来,因为她们已经在积极地面对未来,并开始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曲良同样如此,虽然没有何佳那样缠绵的感觉,他也关心那些学员们,常在一起喝酒的人多少会产生一些义气,他更加期望他们坚强,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工作。他和何佳回来后即给赵新厂长写了一封信,感谢他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于他在工作上的帮助和他的真情实意他们将终身难忘。
曲良在回到正常工作轨道后又给何佳写了一封信,同上一封信唯一不同的是信的内容不只是一句话,而是写满了整整两张纸。他把对何佳的所有感受和自己的思念之情都写进了信里,并深刻剖析了自己为什么对她如此真爱,又说到了自己的家庭以证明终身忠诚的理由,这封信的开头一句话是当我看见你站在领奖台之时,信里的任何一句话如同亲口说出来一样真实可靠。他还是充当邮递员,在食堂吃午饭时,乘机把信给到了何佳的手上。
何佳把这封信也给母亲看了,并向母亲详细介绍了曲良的情况。
“他真的在看医学书?”母亲问道。
“是的,妈妈。”
“他还哭了?”
“是的,我看到他收到一封信后就哭了。他说母亲最近又不舒服了。”
“好吧,那你觉得他怎样,看上他没有?”母亲又问道。
“他很好,确实不错。”
“你打算怎么办呢?”母亲接着问道。
“妈妈,你是知道的,我还不想现在就谈。”
“你说得不是真心话。就算以前是这样想的,现在应当改过来,不知你想过没有,失去一段真情会后悔一生的。”母亲的话里含有不由分说的命令口气。
“我知道,妈妈。”何佳开始在母亲面前撒娇。
“那你尽快把他带到家里来。”母亲在了解了几个重点后断然下了命令。
“妈妈,你怎么比我还着急呢?我会带他来的,只是再等些时。”
“我知道你,为了工作什么都可以不顾。对于你的终身大事我可不会迁就。”母亲亲切地威胁道。
“妈妈,我听你的。”何佳温柔顺从地依偎在母亲身旁。
几天后,何佳带着曲良来到了家里,曲良大方地同何佳父母打过招呼,虔诚地坐在一张椅子上。他现在完全明白了何佳的教养从哪里来的,还有她的高贵气质和完美的品行,他也明白了何佳为什么能不去报考大学,眼前这对父母真是知书达理,文雅开明。周怡给曲良拿过一杯茶,在一旁坐了下来。
“听说你母亲有很严重的心脏病?”周怡问道。
“是的,有好多年了。”曲良回答。
“她还在干活?”周怡问道。
“还在干活,在一个街道小厂。不舒服的时候就少干些。”曲良回答。
“你能读书出来真不容易。”周怡说道。
曲良感激地看了周怡一眼,怀念地说道:“我父亲是一个建筑工人,是他逼着我上的大学,那时候他每天干两份工作,有时晚上还帮别人挑砖,一直到我大学毕业.。”
“你和我爸爸一样,他也是给逼出来的。”何佳插了一句。
“准确地说我是被打出来的。”何阳说道,又问曲良:“曲良,现在工作怎么样?”
“还好,我正在努力工作。”曲良回答。
“我爸爸问你取得了什么成绩。”何佳有意说道。
“只取得了一点成绩。”曲良说道,“我改革了几种刀具,增加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把苏联提供给我们的切削刀具改成了高速切削,也提高了几倍工效。现在我打算对车床进行程序控制改造,如果成功的话,加工精度和速度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听起来很不错,”何阳高兴地说道,“年青人就是要这样,搞工作就是要有创劲、钻劲,才能大有作为。”
周怡对曲良很满意,刚开始她是从何佳的脸上看出来的,现在是她自己看出来的。她所看到的曲良同女儿描述后得到的印象是吻合的,甚至长相也八九不离十。她还看出来他有一种诚实本份的品质,这一点不仅难能可贵,而且对女儿今后的生活之路十分重要。
何佳和曲良的恋爱关系终于确定了下来。他们一起给西北的学员们写了一封信,感谢他们费心的张罗,好心终于有了结果,让学员们分享他们的喜悦和快乐。何佳没有因此丝毫影响工作,甚至双方见面的次数都很少,曲良非常理解她,如同他早就预知的那样,他的理解、关心和爱将伴随着何佳的一生。
何佳的入党申请在厂党委开会决定时没有通过,唯一原因就是她的外公是一个资本家并且逃到了台湾。在当时,有任何复杂社会关系的人都被限制政治上的进步和进入一些特殊的领域工作,华中机床厂党委的决定完全符合当时的情况,他们谨慎地考虑党的纯洁,担心出现一丝差错,即使给了何佳的工作以极高的评介和认定她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仍然如此。
“车间党支部同意她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干科科长马林在厂党委会上说道,“他们的评价很高,她是青年的优秀代表,常年加班加点,很少休息,工作量差不多超出常人的一半,而且从未出现过质量事故。她的技术过硬,为人谦虚,责任心很强。她写过两次入党申请书,是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
陈光接过话说道:“我先发个言。关于何佳入党的问题,我个人表示同意。”他拿出一封信,“这是窑街机械制造厂的评价意见,他们给予了何佳同志高度的赞扬,说她不仅出色完成了培养青年人的任务,还给他们带来了优秀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他们将念念不忘。现在是建设新中国的火红年代,我们需要这样出色而优秀的青年,他们可以给我们带来生机和希望。”
马林说道:“我想说明一下,她的出身有些问题。她的外公是一个资本家,解放前经营一个食品厂,在当时算是数一数二的有钱人,据说四七年大灾荒的时候接济过不少穷人,四九年携家眷逃到台湾去了。她的母亲从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她的父亲和母亲是同学,毕业后在植物研究所工作,发现过一二个植物新品种,他的出身没有问题。”
一委员问道:“她们一家为什么没有逃到台湾去呢?”
马林说道:“我了解了一下,她的母亲不愿意离开祖国,不愿意拆散家庭,也可能是因为爱情。”
党委书记刘亮问道:“我很感兴趣的是何佳为什么没有去读大学?按说像她这样的家庭她应该去读大学。”
马林说道:“这些我也详细地了解过,她毕业于第三高级中学,成绩很优秀,她没有遵照父母的意愿去上大学,而执意报读了技工学校,两年后分配到我们工厂,她说她很喜欢当一名工人,感到很光荣。”
刘亮自言自语地说道:“她的行动同她的愿望一样,她的工作干得非常出色。”
另一委员说道:“我来说说意见,从解放到现在我们开展了多次运动,镇压了很多反革命分子,当然我不是特指谁,只是我们要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有些敌对分子,伪装得非常巧妙,甚至使用苦肉计,从表面上看不出丝毫的蛛丝马迹,但背地里却在进行疯狂地破坏活动,以前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到后来使我们感到大吃一惊呢。”
陈光说道:“这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我们用心去观察人就不会出差错的,虽然保卫部门在调查取证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或者说有关单位的领导不能百分之百地做出无问题的鉴定,但单纯而朴实的良好品德总应该打动我们的心吧!而那种坚定的信念和工作作风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的责任太大了。”
刘亮说道:“现在请举手表决,同意何佳同志入党的请举手。”
陈光犹豫了一下,举起了右手。
刘亮说道:“一票同意,请放下。”然后又说道,“不同意的请举手。”
四人较慢地举起了右手。
“四人反对,请放下。”刘亮又沉重地说道,“好啦,一票同意,四票反对,何佳同志的入党申请没有通过。”
何佳在得知自己没有入党后首先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平静甚至微笑地对她说道:“我知道会是这样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又问道:“佳佳,你难过吗?”
“是的,妈妈,我很难过。”何佳在母亲面前从不隐瞒自己的情感。
“那很好,佳佳。”母亲说道,“如果今后你要继续走这条路,就必须过这道关,难过说明你没有放弃,说明你的信念还在。因为外公的原因你不能入党,你知道这会影响多长时间吗?我不知道,它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既然你选择了当一名工人,选择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一直走下去,你能做到吗?”
“妈妈。”何佳依赖般地眼神望着母亲。
“如果你不能做到,那也没关系。”母亲继续说道,“我想你就当好一名工人,能够争当先进也算尽到了责任,妈妈说的是真心话,佳佳。”周怡考虑到了各种可能性,在用心关怀女儿。
“不,妈妈,我做得到。”何佳干脆地回答,“我自己选择的路,我会一直走下去,不论这条路有多长,也不论今后会遇到多少困难。”她的眼神也变了,变得明亮而光彩。
“这我就放心了。”母亲说道,“佳佳,生活是美好的,但是你要拿出勇气去热爱生活,美好的生活包括信念、追求、毅力、理想和工作,还有爱。”
“妈妈,你说得真好。”何佳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地抱住了母亲的脖颈。
“那是因为你选择了这条路。”周怡对女儿的责任是永无止境的,她再也没有因女儿的选择感到过一丝遗憾,也不会因女儿受到挫折感到伤悲。
何佳还是原来的何佳,看不出有丝毫改变,从她紧张而熟练操作机床的身影你还可以看出一丝欢快,她的心境已经放开,又把她的追求完全投入到忘我工作之中。
周怡决定及早为女儿完婚。一方面,双方的年纪不算小了,另一方面,她想让女儿受挫的心得到安抚,尽管女儿在母亲面前表现出坚强,倒微笑地安抚母亲,她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她最了解女儿,什么都为女儿着想,还有何时该为女儿做何决定。于是一九五六年元旦,何佳同曲良在工厂为他们特殊安排的一处厂区简易住房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婚礼,简朴是因为没有安排仪式,也没有操办酒席,新房布置简单极了,工友们都是即时邀请来的,坐一坐,吃点糖,作为结婚的见证,热烈是因为几位工厂领导亲自到场,包括陈光、刘亮、马林等,还有黄海书记,不知是何原因他们都知道了结婚一事。陈光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简短贺词,并给予了良好祝愿,婚礼上姐妹们不停地欢笑,她们由衷地希望这对新人幸福快乐。晚上时分周怡和何阳两位亲人来到新房,他们为女儿祝福,认为这是安排女儿又一个人生起点的必要程序,一对新人不仅感受到十分亲切,还有今后生活牢靠的支撑力量,特别是曲良,深深感到来自这个家庭的信任和温暖,还有预感到要承担的责任。
何佳和曲良正如大家所希望的那样确实生活得幸福快乐。他们的表现同婚前他们所认识的对方没有两样,这使双方都感到愉快。他们都非常支持对方的工作,就像婚前没有相互影响一般,还多了一份鼓励和安慰。
何佳有时在入睡时仍会禁不住想起自己的社会关系,感到自己被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身上,这座大山横在她的入党之路上,理想难以实现,甚至满腔热情被泼了一盆冷水,自己所干的工作都被否定,心中一阵难过,但不是这样的,自己得到了很多荣誉,还有在婚礼上那么多领导前来祝贺,只是他们也背负着一种责任,就是工作中必须要坚持的原则。母亲说得对,在入党之路上会有很多困难,当时我并没有过多地去想,一直单纯地相信自己的善良,相信只要有热爱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满腔热情,只要完全溶入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理想就可以实现,但结果不是这样。要不要再写入党申请书呢?她犹豫了好一阵子,出现过因可能再次被拒绝而灰心的念头,她把这些活思想向曲良述说了一遍。
曲良说道:“好吧,我这样跟你说,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许多问题,除经济建设外,还有政治斗争。国际上帝国主义叫嚣要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国民党一直妄想反攻大陆,确实有许多暗藏的敌人在进行破坏活动,所以我们开展了“三反和五反”运动,这是关系到新中国存亡的大问题。你的社会关系和现在的政治环境是格格不入的,这不是你的错,谁的错都不是,只是你现在还不能入党,今后的路还很长,我相信你一定会实现愿望。
“你说的对,我明白了这些道理。”何佳思虑着说道,“正因为我把自己的工作同党的事业联系在了一起,我现在才感到思想压力很大。”
“你再继续想着党的事业,就会把压力变成动力,就会把包袱甩掉,这样你就又前进了一大步。”曲良温馨地看着何佳,“你想想大西北,还有我们的学员,还有采药的母亲,还有黄河。”
“你说的不是大话,真是明确的道理。是的,那儿是力量之源,我也曾经说过,怎么在遇到困难时就忘记了呢?我再也不胡思乱想了,我要面对现实,轻装上阵。”何佳因吐露心声而感到轻松愉快。
曲良玩笑安慰地说道:“你遇到这样大的挫折感到伤心难过是很正常的,即使你出现过灰心甚至放弃的念头也不为过,因为你不是圣人。我们要记住妈妈的话,要拿出勇气去热爱生活,在这条生活之路上,我会帮助你的,做你永远的证人。”
何佳深情地看着曲良,说道:“我就是有些自以为是,今后少不了你的开导,否则我不知道困难有多大,也克服不了它们。现在我的心里亮堂了许多,浑身也充满了力量,心里还暖洋洋的呢!”
“你一定想着再写一份入党申请书。”曲良亲切地看着妻子。
何佳笑了,“是的,我想到了,明天就写。”
“那太好了,夫人。”曲良搂住了妻子,又摸着她的肚子说道:“请你一定要照顾好我们的小生命,他一定像你,是我们的又一个希望。”
“我知道。”何佳一脸的幸福,“我还知道,妈妈为什么要我们早点结婚,她想让女儿早点得到幸福,她真伟大。”
“是的,我也认为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我万分感激她把你给了我,我感到十分的幸福。”曲良睁着两只激情的眼睛,语气坚定而含蓄。
六
一九五六年十月,何佳生下女儿曲静,女儿长得像母亲,也像外婆,非常漂亮,直挺的鼻子,两只大眼睛,透露出一股灵气,还是一付善解人意的样子。三个月前,曲良把母亲刘英接到了武汉照顾何佳,此时周怡已把何佳接到了家里,全家人都住在了一起,刘英照顾得非常细致周到,周怡也以特有的方式慰藉女儿,使何佳感到无比的温馨。两位亲家不仅配合默契,还非常谈得来,没有丝毫因身份的差异带来的隔阂,她们当着何佳的面谈论自己所知道而对方又可以接受的许多事情,细致而温和,又使何佳感到无比的快活。至于饮食方面有何阳和曲良两位准级别厨师不时地特别供应,也使何佳感到十分快籍,尽管总是难为情,但在为那个小生命而微笑。在曲静满月之时,何佳开始争着做家务事,要不是因为婆婆坚持传统做月子的习俗,她早就下床忙乎了,她不忍心看着婆婆做事,怕累着了有病的婆婆,尽管很难,但总是坚持这样做。
何佳上班的第一天就站在了车床旁,卡盘又开始高速旋转。在怀孕的那段日子里,她仍然积极工作,动作没有丝毫减慢,直到第八个月,才被迫离开了车床,但仍然积极地为车床服务。现在她与姐妹们又合为一体了,她在暗中使劲力争把这段时间失去的工作量弥补回来。
曲良兴奋和激动得一晚上没有睡着觉。自从在领奖台上看见何佳,他就感觉眼前一亮,心也开始动了,经常回想着她的身影,不自觉地思念她。单相思一段时间后,他也小心地采取了一些行动,托朋友打听到她的部分情况,自己也以处理技术问题为由到她的工作场所去过多次,暗中观察过她,得到的结论是一切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好,她还有一种高贵的气质,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没有谈对象,好像还不打祘谈。但是他始终没敢主动去追求她,因为确实拿不准她的真实想法还有是否情有归属,怕伤了她的自尊,还有自己的自尊,另外虽然自己是一名大学生,但认定这不是她考虑的主要条件,即使是一名官员她也不见得会去理会,他就有这个感觉。真是天无绝人之路,遇上了一个好差事,还给了我一个选择的机会,我当时怎么那么快就想到了她,还毫不犹豫地提了出来,最后居然得到了领导的同意,多亏我是一个诚实的人,因而动机也是纯正的,领导清楚这点,现在她也应该知道了这点,这一点十分重要。好在自己在工作上积极踏实、朴素谦虚,经常深入现场同工人们打成一片,再加上自己一点也不愚腐,甚至还有点幽默,应该给她留下较好的印象。再拿眼下的甘肃之行来说,虽然推荐是出于工作的考虑,但不可避免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还有自己在一连串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谦卑,当然是对她的尊重,甚至还有看得出来的爱,而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反感,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对于欢快和痛苦的历程她也完全随着我的意愿把感受充分表现了出来,对我是没有丝毫的戒备,相反就是向我敞开了情感之门。
曲良一次又一次用已知条件来证明何佳是真的喜欢他,看上了他,他甚至想到她肯定不喜欢朝天鼻,或个头矮,或瘦弱的男人,他都不是,倒身高且身材匀称,结果非常乐观。他又用反证法证明这不是真的,结果泄气了几次,她可能不想在本单位找对象,也可能父母亲已为她物色好了,只是她不愿说,也可能在等待另一扇爱的大门向她敞开,那是我所不能及的,她有资格得到那种爱。好了,再也不能多想了,不管怎样,我要向她表白心迹,主动求婚本来就是男人的责任,要说自尊,我的意愿是纯真的,决不会给她任何伤害,即使遭到如此完美女人的拒绝,我也不会有任何伤害,相反,对得起自己。那些西北女学员们一定看出了眉目,她们同她谈过,效果肯定不错,才会传递美好的信息。她们说得对,我一定要赶紧向她表白,今天就去,从她站在领奖台那一刻说起。
何佳每个月都给父母写一封信,谈工作进展情况,这里的人和事,还有她的感受,也谈到了曲良,夸他同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一付好心肠,原来对他良好的初步印象得到了完全的证实,但没有谈论自己的情感。当母亲回信提到她对曲良有何态度时,她说她不会刻意考虑这件事,还说她好像不是为结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甚至有些惧怕结婚这个字眼,母亲来信批评了她并开导她要把工作和情感都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她在接着的回信中说是开了个玩笑并记住了母亲的话。现在她正在写第六封信,如果知道确切回家的日期,这就是最后一封信,现在还不知道,待过些日子知道后,可能还会写一封短信,这时响起了敲门声。“请进。”何佳说道。
曲良推门进来。他时而过来坐坐,大方而随意,除了谈教学的事,也聊聊对工作和生活的感观,他们对大西北这个偏远地区的人和事有许多相同的感慨,有更多同样关心的话题,每次谈兴都恰到好处。这次不同了,他如同失去自我般地不知所措,自信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怎么都找不着,特别是在敲门时更是大脑一片空懵。他进门后尽量掩饰紧张的心情看似从容地从衬衣口袋拿出一封信递给何佳,说道:“这是你的一封信,你现在就打开看。”说完他在常坐的那张小竹靠椅上坐了下来,看着那张美丽动人的脸庞后,说来也怪,自信又跑了回来。
何佳看着信封上几个字“何佳同志收,曲良寄。”然后不动声色地打开信封,拿出信纸,心里念出上面仅有的一句话:“何佳,我喜欢你。曲良一九五五年八月十日。”她掩饰内心受到的冲击装好信放在桌子上,然后说道:“这太突然了,你为什么用这种方式?”
“这是世界上最快的信件,时间和路途最短,而且由寄信人亲自担任邮递员。信的内容虽短,但已全部表达了寄信人的思想,它是一本正式的文书。如果可能的话,寄信人还会给收信人作一次详细的思想汇报,从看着她站在领奖台那一刻说起。”曲良内心激动但又非常从容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实际上我还没有打算考虑个人的事情。”何佳不知如何是好,好像真有一种拒绝情感的情绪向自己袭来。
曲良说道:“我开始考虑了,而且我要求你也开始考虑。当然如果你已经有心上人就另当别论了。”
何佳说道:“你很自信。”
听到这话,自信完全回到了心里,该全力向爱情发动攻势了,曲良说道:“从看见你站在领奖台的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和爱情,后来我的体会越来越深,越热爱工作的人越热爱生活,也更向往和追求爱情。我一直在向往,没有停止过,但不敢追求,因为我太担心了,没有自信,太世俗了,不相信这么好的事情会落到我的头上。现在好了,那么多西北学员推了我一把,她们是多么热爱生活,而我一想到生活的美好就激动不已,所以我拿出了热爱生活的勇气,当然如此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也没有关系,我看重的是今天我追求了,向往过光明,遇到过真爱,并努力去赢得它。”
何佳受到了感动。但她对待爱情的态度是完美无缺的,所以仍平静地说道:“要说我对你的印象是很好的,但还不十分了解你,我并不是很挑剔的人,也许你也不了解我。总之,爱情虽然很重要,它可能会同其它事情发生冲突,其结果是所有的事情都受到影响,而爱情就更不用说了。”那个情绪仍然在影响她,而这一番话道出了她的生活的全部内容。
“难道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吗?”曲良显然还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
“当然有。”
“噢!我懂了。”曲良反应了过来,“我说过我是十分了解你的。你说的是工作,还有追求,我正是因为这些重要的事情才想到爱的呢!你也知道,我的工作也不错,值得人们信任,所以,我明白我要无条件和永远地帮助你,那怕困难如山,这才叫充满爱情的生活,绝对不会发生冲突,它只能使爱情更加牢固呢!我这个寄信人向你保证。”他也道出了生活的全部内容。
何佳又说道:“你可能把问题想的过于简单了。生活中会有很多苦难,它会摧垮人的意志,还有生活。”
曲良思索了一会,明白了话中缘由,说道:“我知道,无论如何,生活是打不垮我的。你也听出来了,我说出的话是多么的严肃,责任感全在里面。还有你的灵魂已经渗透到大西北这块贫瘠的土地里去了,这里有坚忍不屈的精神,我也得到了这些,和你有同样的感受。还有一点,我的父母都是帮工的,要说吃苦我可比你多得多,我父母没有被生活压垮,我也不会。”
何佳没有说话,她在驱赶那个情绪,它使她感到眼前这个人有些陌生,甚至对自己也感到陌生,它要使自己过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不会长期存在的,妈妈已经批评了我,叫我把事业和爱情都摆好位置,说的多好,我不就被情感感动了几次吗?然后她仔细品味曲良说的话,说得多么真情实意,还非常朴素,特别是他的眼神让你看到了他的整个心灵,他还提到了西北,还有帮工的父母,还有为母亲学习医术,这些已足够了。她一下子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来,开始考虑婚姻问题,甚至还想到了生儿育女。
曲良此刻环顾了一下这个小小的房间,室内布置的十分整洁,特别是何佳编织的方巾很整齐地盖在被子和一只皮箱上面,美观而华贵,房间没有一样东西显示破损的痕迹,每一件物品都摆放工整到位,看不出随手一放的样子。他每次走进这个房间都有一种温馨的感觉,虽然女性房间的讲究摆设最能打动男人的心旌,但是何佳美好的心灵更激荡着他的灵魂。现在他看到了前面的美景,那里阳光普照,霞光万道。
何佳开口说话,语气温和娓婉,“好啦,今天就谈到这儿,至于回信的问题等回到工作岗位上再说。我们的教学计划完成得差不多了,我想你再增加一个机械制图的教学计划,利用晚上时间学习,让他们再提高一步,这一点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大有好处。”
“遵命,我立刻就去办。”曲良站起来,又增加一句,“如果你愿意留下来,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留下来,不论这儿多么荒凉和落后,生活有多么艰难,我都会把工作做好。”然后依恋般地离开了房间。
半年时间终于过去了,学员们完全掌握了所学的各种技能,个个都是熟手,何佳和曲良圆满完成了任务。临别的前一天,工厂为他们举行了欢送会,赵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不仅给他们这个偏僻的工厂带来了技术,还给这儿的人带来了优秀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他还谈论了理想、信念和人生的价值,话语中带着军人的豪迈,还有西北人的直率,都是热乎乎的。他说着自己也受到了感动,最后强忍着泪水没有让它们流出来。曲良只简单说了几句,主要是表示感谢之类的话,完全没有北京人通常表现出来的滔滔不绝的表述方式,最后他站起来意味深长地对男女学员们深深鞠了一躬。对愿意感悟人生的何佳来说,这是一个激动的时刻,有千言万语要表达出来,她也只说了几句,意思是我学到了这里更加可贵的做人品德和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它比我所传授的那点知识要多得多,我懂得了什么叫快乐,什么叫生活,它将使我受益终身。她同样意味深长地看了每个学员一眼,对她们今后的生活之路充满了希望。会后,工厂为他们安排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牛羊肉都有,曲良要求喝土制的酒,很快一个装满酒的大坛子拿了上来,曲良很少吃肉,只管用酒敬那些西北人,直到有些醉意。何佳也喝了一点酒,在这些多少能喝些酒的西北女学员们面前,她不是在喝酒,就像现在她们很少掉下的眼泪一样。
分别的时刻终于到了。何佳和曲良一大早洗漱完毕,清理好了物品,这时学员们都来了,女学员们看到收拾好的房间禁不住哭了起来,男学员们也在曲良面前流下了眼泪,何佳和曲良把日用品全部分给了学员们,以作纪念。所有人来到了半年前他们曾从这儿下车的简易汽车站,赵厂长已等候在那儿,他想让年青人多呆一会,这样的时光不会再有了。上车前,女学员们一直围着何佳不停地哭,缠绵良久,泪流满面,男学员们强忍泪水,只有无声的坚强,曲良流着泪同他们逐一紧紧地拥抱了一下,传出了男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坚定之情。赵厂长强忍眼泪把女学员们分开,把何佳和曲良送上了汽车。车门关上了,车轮开始转动,最后在这个西北小站留下来的是许多挥动的双手和带着哭声的再见声。
何佳一坐到位置上眼泪就禁不住地流了下来,耳边回响的再见声和向后移动的小城使她产生了天各一方的感觉,她们再也不能面对面地叙说情感,在一起的快乐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而留在她心里的真情使她浮想连篇,产生无限的思念。她多么希望这些学员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坚强地生活下去,她相信她们会的,她们会把情感埋在心里,在工作中体现出来,她们现在已经回到工作岗位,正在熟练地操作机床,已经在面对今后的人生。
何佳和曲良在兰州逗留了几个小时,他们看见了黄河,触摸到了这条母亲河,黄河的水很大,一直滔滔不绝地向前流去。何佳又想起了远方那块贫瘠的土地,它们同样是强大的生命之源,就像黄河之水从这儿滚滚流出一样。她还看见自己微不足道的价值在学员们身上发挥了出来,内心欣慰地笑了。
他们终于踏上了列车沿着来的路线返回到了武汉。
五
何佳又回到了华中机床厂,还是金工车间,还是操作那台车床,那台车床又快速地旋转起来。她和姐妹们又商量着规划她们的指标计划,她要把半年期间减少的工作量补回来。通过预约好的每个月相互之间的一封来信,何佳知道这些姐妹在她暂时离开她们支援遥远的西北小城期间一直没有停止追逐产量,一直感觉到自己仍生活在她们当中,同她们一道在工作,在竞赛。她觉得自己干的活少了,好像掉下队似的,她要求更多地加大增产比例,可姐妹们坚决反对,她们认为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何况到西北去是一件更苦的差事。何佳只好作罢,她想着用其它办法在其它方面不断弥补。
何佳刚回来的一段日子内心时常出现失落的感觉,总是牵挂远在千里之外的学员们,多次写信给她们,告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还同她们谈思想、追求和理想,把自己当作她们的一员,如同和她们一起工作一样。当知道她们已在积极工作并积极要求进步时,她感到非常欣慰,心也放了下来,因为她们已经在积极地面对未来,并开始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曲良同样如此,虽然没有何佳那样缠绵的感觉,他也关心那些学员们,常在一起喝酒的人多少会产生一些义气,他更加期望他们坚强,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工作。他和何佳回来后即给赵新厂长写了一封信,感谢他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于他在工作上的帮助和他的真情实意他们将终身难忘。
曲良在回到正常工作轨道后又给何佳写了一封信,同上一封信唯一不同的是信的内容不只是一句话,而是写满了整整两张纸。他把对何佳的所有感受和自己的思念之情都写进了信里,并深刻剖析了自己为什么对她如此真爱,又说到了自己的家庭以证明终身忠诚的理由,这封信的开头一句话是当我看见你站在领奖台之时,信里的任何一句话如同亲口说出来一样真实可靠。他还是充当邮递员,在食堂吃午饭时,乘机把信给到了何佳的手上。
何佳把这封信也给母亲看了,并向母亲详细介绍了曲良的情况。
“他真的在看医学书?”母亲问道。
“是的,妈妈。”
“他还哭了?”
“是的,我看到他收到一封信后就哭了。他说母亲最近又不舒服了。”
“好吧,那你觉得他怎样,看上他没有?”母亲又问道。
“他很好,确实不错。”
“你打算怎么办呢?”母亲接着问道。
“妈妈,你是知道的,我还不想现在就谈。”
“你说得不是真心话。就算以前是这样想的,现在应当改过来,不知你想过没有,失去一段真情会后悔一生的。”母亲的话里含有不由分说的命令口气。
“我知道,妈妈。”何佳开始在母亲面前撒娇。
“那你尽快把他带到家里来。”母亲在了解了几个重点后断然下了命令。
“妈妈,你怎么比我还着急呢?我会带他来的,只是再等些时。”
“我知道你,为了工作什么都可以不顾。对于你的终身大事我可不会迁就。”母亲亲切地威胁道。
“妈妈,我听你的。”何佳温柔顺从地依偎在母亲身旁。
几天后,何佳带着曲良来到了家里,曲良大方地同何佳父母打过招呼,虔诚地坐在一张椅子上。他现在完全明白了何佳的教养从哪里来的,还有她的高贵气质和完美的品行,他也明白了何佳为什么能不去报考大学,眼前这对父母真是知书达理,文雅开明。周怡给曲良拿过一杯茶,在一旁坐了下来。
“听说你母亲有很严重的心脏病?”周怡问道。
“是的,有好多年了。”曲良回答。
“她还在干活?”周怡问道。
“还在干活,在一个街道小厂。不舒服的时候就少干些。”曲良回答。
“你能读书出来真不容易。”周怡说道。
曲良感激地看了周怡一眼,怀念地说道:“我父亲是一个建筑工人,是他逼着我上的大学,那时候他每天干两份工作,有时晚上还帮别人挑砖,一直到我大学毕业.。”
“你和我爸爸一样,他也是给逼出来的。”何佳插了一句。
“准确地说我是被打出来的。”何阳说道,又问曲良:“曲良,现在工作怎么样?”
“还好,我正在努力工作。”曲良回答。
“我爸爸问你取得了什么成绩。”何佳有意说道。
“只取得了一点成绩。”曲良说道,“我改革了几种刀具,增加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把苏联提供给我们的切削刀具改成了高速切削,也提高了几倍工效。现在我打算对车床进行程序控制改造,如果成功的话,加工精度和速度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听起来很不错,”何阳高兴地说道,“年青人就是要这样,搞工作就是要有创劲、钻劲,才能大有作为。”
周怡对曲良很满意,刚开始她是从何佳的脸上看出来的,现在是她自己看出来的。她所看到的曲良同女儿描述后得到的印象是吻合的,甚至长相也八九不离十。她还看出来他有一种诚实本份的品质,这一点不仅难能可贵,而且对女儿今后的生活之路十分重要。
何佳和曲良的恋爱关系终于确定了下来。他们一起给西北的学员们写了一封信,感谢他们费心的张罗,好心终于有了结果,让学员们分享他们的喜悦和快乐。何佳没有因此丝毫影响工作,甚至双方见面的次数都很少,曲良非常理解她,如同他早就预知的那样,他的理解、关心和爱将伴随着何佳的一生。
何佳的入党申请在厂党委开会决定时没有通过,唯一原因就是她的外公是一个资本家并且逃到了台湾。在当时,有任何复杂社会关系的人都被限制政治上的进步和进入一些特殊的领域工作,华中机床厂党委的决定完全符合当时的情况,他们谨慎地考虑党的纯洁,担心出现一丝差错,即使给了何佳的工作以极高的评介和认定她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仍然如此。
“车间党支部同意她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干科科长马林在厂党委会上说道,“他们的评价很高,她是青年的优秀代表,常年加班加点,很少休息,工作量差不多超出常人的一半,而且从未出现过质量事故。她的技术过硬,为人谦虚,责任心很强。她写过两次入党申请书,是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
陈光接过话说道:“我先发个言。关于何佳入党的问题,我个人表示同意。”他拿出一封信,“这是窑街机械制造厂的评价意见,他们给予了何佳同志高度的赞扬,说她不仅出色完成了培养青年人的任务,还给他们带来了优秀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他们将念念不忘。现在是建设新中国的火红年代,我们需要这样出色而优秀的青年,他们可以给我们带来生机和希望。”
马林说道:“我想说明一下,她的出身有些问题。她的外公是一个资本家,解放前经营一个食品厂,在当时算是数一数二的有钱人,据说四七年大灾荒的时候接济过不少穷人,四九年携家眷逃到台湾去了。她的母亲从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她的父亲和母亲是同学,毕业后在植物研究所工作,发现过一二个植物新品种,他的出身没有问题。”
一委员问道:“她们一家为什么没有逃到台湾去呢?”
马林说道:“我了解了一下,她的母亲不愿意离开祖国,不愿意拆散家庭,也可能是因为爱情。”
党委书记刘亮问道:“我很感兴趣的是何佳为什么没有去读大学?按说像她这样的家庭她应该去读大学。”
马林说道:“这些我也详细地了解过,她毕业于第三高级中学,成绩很优秀,她没有遵照父母的意愿去上大学,而执意报读了技工学校,两年后分配到我们工厂,她说她很喜欢当一名工人,感到很光荣。”
刘亮自言自语地说道:“她的行动同她的愿望一样,她的工作干得非常出色。”
另一委员说道:“我来说说意见,从解放到现在我们开展了多次运动,镇压了很多反革命分子,当然我不是特指谁,只是我们要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有些敌对分子,伪装得非常巧妙,甚至使用苦肉计,从表面上看不出丝毫的蛛丝马迹,但背地里却在进行疯狂地破坏活动,以前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到后来使我们感到大吃一惊呢。”
陈光说道:“这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我们用心去观察人就不会出差错的,虽然保卫部门在调查取证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或者说有关单位的领导不能百分之百地做出无问题的鉴定,但单纯而朴实的良好品德总应该打动我们的心吧!而那种坚定的信念和工作作风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的责任太大了。”
刘亮说道:“现在请举手表决,同意何佳同志入党的请举手。”
陈光犹豫了一下,举起了右手。
刘亮说道:“一票同意,请放下。”然后又说道,“不同意的请举手。”
四人较慢地举起了右手。
“四人反对,请放下。”刘亮又沉重地说道,“好啦,一票同意,四票反对,何佳同志的入党申请没有通过。”
何佳在得知自己没有入党后首先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平静甚至微笑地对她说道:“我知道会是这样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又问道:“佳佳,你难过吗?”
“是的,妈妈,我很难过。”何佳在母亲面前从不隐瞒自己的情感。
“那很好,佳佳。”母亲说道,“如果今后你要继续走这条路,就必须过这道关,难过说明你没有放弃,说明你的信念还在。因为外公的原因你不能入党,你知道这会影响多长时间吗?我不知道,它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既然你选择了当一名工人,选择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一直走下去,你能做到吗?”
“妈妈。”何佳依赖般地眼神望着母亲。
“如果你不能做到,那也没关系。”母亲继续说道,“我想你就当好一名工人,能够争当先进也算尽到了责任,妈妈说的是真心话,佳佳。”周怡考虑到了各种可能性,在用心关怀女儿。
“不,妈妈,我做得到。”何佳干脆地回答,“我自己选择的路,我会一直走下去,不论这条路有多长,也不论今后会遇到多少困难。”她的眼神也变了,变得明亮而光彩。
“这我就放心了。”母亲说道,“佳佳,生活是美好的,但是你要拿出勇气去热爱生活,美好的生活包括信念、追求、毅力、理想和工作,还有爱。”
“妈妈,你说得真好。”何佳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地抱住了母亲的脖颈。
“那是因为你选择了这条路。”周怡对女儿的责任是永无止境的,她再也没有因女儿的选择感到过一丝遗憾,也不会因女儿受到挫折感到伤悲。
何佳还是原来的何佳,看不出有丝毫改变,从她紧张而熟练操作机床的身影你还可以看出一丝欢快,她的心境已经放开,又把她的追求完全投入到忘我工作之中。
周怡决定及早为女儿完婚。一方面,双方的年纪不算小了,另一方面,她想让女儿受挫的心得到安抚,尽管女儿在母亲面前表现出坚强,倒微笑地安抚母亲,她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她最了解女儿,什么都为女儿着想,还有何时该为女儿做何决定。于是一九五六年元旦,何佳同曲良在工厂为他们特殊安排的一处厂区简易住房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婚礼,简朴是因为没有安排仪式,也没有操办酒席,新房布置简单极了,工友们都是即时邀请来的,坐一坐,吃点糖,作为结婚的见证,热烈是因为几位工厂领导亲自到场,包括陈光、刘亮、马林等,还有黄海书记,不知是何原因他们都知道了结婚一事。陈光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简短贺词,并给予了良好祝愿,婚礼上姐妹们不停地欢笑,她们由衷地希望这对新人幸福快乐。晚上时分周怡和何阳两位亲人来到新房,他们为女儿祝福,认为这是安排女儿又一个人生起点的必要程序,一对新人不仅感受到十分亲切,还有今后生活牢靠的支撑力量,特别是曲良,深深感到来自这个家庭的信任和温暖,还有预感到要承担的责任。
何佳和曲良正如大家所希望的那样确实生活得幸福快乐。他们的表现同婚前他们所认识的对方没有两样,这使双方都感到愉快。他们都非常支持对方的工作,就像婚前没有相互影响一般,还多了一份鼓励和安慰。
何佳有时在入睡时仍会禁不住想起自己的社会关系,感到自己被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身上,这座大山横在她的入党之路上,理想难以实现,甚至满腔热情被泼了一盆冷水,自己所干的工作都被否定,心中一阵难过,但不是这样的,自己得到了很多荣誉,还有在婚礼上那么多领导前来祝贺,只是他们也背负着一种责任,就是工作中必须要坚持的原则。母亲说得对,在入党之路上会有很多困难,当时我并没有过多地去想,一直单纯地相信自己的善良,相信只要有热爱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满腔热情,只要完全溶入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理想就可以实现,但结果不是这样。要不要再写入党申请书呢?她犹豫了好一阵子,出现过因可能再次被拒绝而灰心的念头,她把这些活思想向曲良述说了一遍。
曲良说道:“好吧,我这样跟你说,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许多问题,除经济建设外,还有政治斗争。国际上帝国主义叫嚣要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国民党一直妄想反攻大陆,确实有许多暗藏的敌人在进行破坏活动,所以我们开展了“三反和五反”运动,这是关系到新中国存亡的大问题。你的社会关系和现在的政治环境是格格不入的,这不是你的错,谁的错都不是,只是你现在还不能入党,今后的路还很长,我相信你一定会实现愿望。
“你说的对,我明白了这些道理。”何佳思虑着说道,“正因为我把自己的工作同党的事业联系在了一起,我现在才感到思想压力很大。”
“你再继续想着党的事业,就会把压力变成动力,就会把包袱甩掉,这样你就又前进了一大步。”曲良温馨地看着何佳,“你想想大西北,还有我们的学员,还有采药的母亲,还有黄河。”
“你说的不是大话,真是明确的道理。是的,那儿是力量之源,我也曾经说过,怎么在遇到困难时就忘记了呢?我再也不胡思乱想了,我要面对现实,轻装上阵。”何佳因吐露心声而感到轻松愉快。
曲良玩笑安慰地说道:“你遇到这样大的挫折感到伤心难过是很正常的,即使你出现过灰心甚至放弃的念头也不为过,因为你不是圣人。我们要记住妈妈的话,要拿出勇气去热爱生活,在这条生活之路上,我会帮助你的,做你永远的证人。”
何佳深情地看着曲良,说道:“我就是有些自以为是,今后少不了你的开导,否则我不知道困难有多大,也克服不了它们。现在我的心里亮堂了许多,浑身也充满了力量,心里还暖洋洋的呢!”
“你一定想着再写一份入党申请书。”曲良亲切地看着妻子。
何佳笑了,“是的,我想到了,明天就写。”
“那太好了,夫人。”曲良搂住了妻子,又摸着她的肚子说道:“请你一定要照顾好我们的小生命,他一定像你,是我们的又一个希望。”
“我知道。”何佳一脸的幸福,“我还知道,妈妈为什么要我们早点结婚,她想让女儿早点得到幸福,她真伟大。”
“是的,我也认为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我万分感激她把你给了我,我感到十分的幸福。”曲良睁着两只激情的眼睛,语气坚定而含蓄。
六
一九五六年十月,何佳生下女儿曲静,女儿长得像母亲,也像外婆,非常漂亮,直挺的鼻子,两只大眼睛,透露出一股灵气,还是一付善解人意的样子。三个月前,曲良把母亲刘英接到了武汉照顾何佳,此时周怡已把何佳接到了家里,全家人都住在了一起,刘英照顾得非常细致周到,周怡也以特有的方式慰藉女儿,使何佳感到无比的温馨。两位亲家不仅配合默契,还非常谈得来,没有丝毫因身份的差异带来的隔阂,她们当着何佳的面谈论自己所知道而对方又可以接受的许多事情,细致而温和,又使何佳感到无比的快活。至于饮食方面有何阳和曲良两位准级别厨师不时地特别供应,也使何佳感到十分快籍,尽管总是难为情,但在为那个小生命而微笑。在曲静满月之时,何佳开始争着做家务事,要不是因为婆婆坚持传统做月子的习俗,她早就下床忙乎了,她不忍心看着婆婆做事,怕累着了有病的婆婆,尽管很难,但总是坚持这样做。
何佳上班的第一天就站在了车床旁,卡盘又开始高速旋转。在怀孕的那段日子里,她仍然积极工作,动作没有丝毫减慢,直到第八个月,才被迫离开了车床,但仍然积极地为车床服务。现在她与姐妹们又合为一体了,她在暗中使劲力争把这段时间失去的工作量弥补回来。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