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3802
阅读:11247
发表:2011/11/24
11章 主旋律 小说
《生命的荣光》第3章
1
2
3
4
…
11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曲良说道:“同志们,实际上它还有很多缺点,如要先行定位,加工形状简单,精度也不是很高,还有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总之离实际运用还有很长的距离,它只是第一步。”又对胡平说道:“速度太慢了,能不能加快一点?”
“可以。开始我是调慢了,现在我把其它动作调快一些,但是切削速度不能改变。”胡平调整了几个旋钮,说道:“好了,可以开始了。”
曲良开车,车床明显加快了速度,自动进刀,倒车,回车,又进刀,看来一切正常。大家又开始露出微笑,正在这时,齿轮箱传出异常声响,车床停了下来,微笑瞬间消失,同时都瞪大了双眼。
曲良说道:“不好,齿轮打坏了。”
张丽赶紧接过话,“没关系。今晚修好已来不及了,先把车床恢复原样,我是班长,明天看我的。”
大家相信这点,赶紧恢复好车床,同时商量着明天的对策。
第二天上班一会儿,何佳和张丽走进工长室,他们的老班长,那位大个子徐涛现在已是工长,他总是微笑地看待她们,心中充满了敬意,此刻他正在统计本月的产量汇总表,看得出一付满意的样子。张丽开口说道:“工长,何佳的车床出了点毛病,有一个齿轮打坏了。”
徐涛开始感到奇怪,“什么时候?”
张丽说道:“昨天晚上,试验的时候。”
“我明白。”徐涛知道他们的行动,不仅如此,直流电机和一些零部件还是他想方设法弄来给他们的,他在暗中支持他们,“我马上安排把齿轮换掉,你们放心吧。”
张丽问道:“那事故分析会呢?如何交代?”
徐涛说道:“原因很清楚,疲劳破损,像何佳那样干出那么多活的人不出一次故障那才怪呢。再说我也是你们的同谋,只是今后要暂时停下来。”最后小声交代了一句。
“我们知道了。”张丽会心点点头。
“我现在就办这件事,你们把齿轮箱盖打开,我马上就来。”徐涛站起身开始干活。
何佳和张丽离开了工长室。她们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了地,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要知道那时那怕出现一个很小的差错都会被认为是一种犯罪。
在这个家庭的两个男人被打成右派后,何佳没有怨天尤人。她一直保持平静,对家人忠贞和信任使她做到了这一点,对丈夫的安慰和鼓励使她做到了这一点。她知道如果表现出怨气或无奈哪怕流露出丝毫都会对这个和睦的家庭造成严重伤害,实际上一开始通常那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就没有打她心里通过,或者说时间非常短,马上就想到了家人。何佳在工作上的表现更不用说了,车床可以为她作证,只是话少了些许,她本来话就不多。所有这一切是因为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母亲的一举一动使她感到快意并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她学着母亲思维,看透事物的本质,掌握了处惊不乱的本领。特别是母亲的心胸博大,是出于对家庭的爱,她的行为是在有意引导家庭成员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而何佳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母女俩支撑着家庭的半边天。自从父亲走了之后,何佳就过来同母亲住在一起,除上班和为了增产花去的时间,她几乎都同母亲呆在一起,还有她们的小静静。曲良除了仍旧忙于专业和看书外,就同她们交谈,什么话题都谈,即使谈到自己,大家一样坦然,可以说仍其乐溶溶。
除此之外,何佳还是细心地注意和观察曲良的行为,看他的情绪发生波动没有,举止有无变化。她要把后果估计得严重一些,因为这样年青就背负这么沉重的包袱很容易看淡自己的前程,何况这种状况可能是遥遥无期的。她也没有过分去宽慰他,因为那种刻意的表现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心,最好办法就是交流、鼓励和爱。曲良有时不大讲话,看上去在闭目沉思,但从他的眉宇间看不出任何沮丧之意,表情虽然有些沉重,但眼神是明亮的,似乎在忧虑国家的前程,也可能想到不能尽自己所能参加到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去而内心感到不安。何佳知道这是非常正常的举动,是成熟的表现,不必为此担心。
曲良很快学会了操作机床,一上班就拼命干活,把机床开的飞转。他感到同机床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亲密,好像才真正了解了身边这一位老朋友,有意在紧密的接触中寻找灵感。他感到这位老朋友同他越来越亲近,甚至听到了血管的流动声,看到了心脏的脉动,还有关节的运动和肌肉的用力,它的每一个部件的运转都十分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他又想到了研究,对机床的关节和手臂的重新连接,还有它们神经的更新改造有了新的认识。
何阳几乎每个月给家里写一封信,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劳动情况,当然都是乐观的字眼,实际上是报平安,让家里人不要为他担心。他说那里的人都很善良,对他们很好,还担着风险安排他们去了一次原始雨林,收获不少。他多半是干木匠活,是他要求的,算是发挥了特长,他说现在干的活同小时候吃的苦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他还开导曲良,不要灰心丧气,要看到将来,年青人一定会大有作为,而现在的处境只是暂时的,还说他都看到了光明。何佳和母亲明白他的用意,知道一些内容有点夸大其词,但相信他说的话,相信他的身体和开朗的性格能帮助他渡过难关。周怡也及时回信,告知家中平安,说曲良和他一样在坚强地面对现实,是在向着今后,哪怕时间漫长,并要他放心,同时还送去了宝贵的温暖。这一家人像是因工作需要各自到不同的地方干活,而他们的心确是时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八
一九五八年五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最大规模的发动全体国民战天斗地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这个高潮就是全国各行各业完成高指标的大跃进。此时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超额完成,三大改造也顺利实现,全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干劲和热情,这种热情立即转化为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大跃进就是这种勇气的具体体现,要使钢铁、粮食以及所有产品的产量来一个大的飞跃,这个飞跃的目标就是几年内实现共产主义。
全国开始了大炼钢铁活动,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行动起来了,土高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竖起。华中机床厂也在水杉林边建起了两座土高炉,他们不仅要大幅提高机床产量,还要参加炼钢活动,为大跃进做出更大的贡献。省计划部门非常支持他们的举动,不仅确保焦煤的供应,还为他们提出的要在武汉三镇收集废钢铁的行动提供最大的便利。工厂抽调了五十人专门炼铁,收集废钢铁则根据需要组织人员突击完成,还动员所有职工把家里和能够收集到的废铁拿到厂里来,一时间废铁堆成了一座小山。那片水杉林也被砍伐一空,树木当作了引火柴,空地则成了原料堆放场。
铁水终于从炉子里流了出来,它被浇铸成铁锭,送往湖北最大的钢铁企业武汉钢铁公司。工人们日夜不停地干,人们看到铁水在源源不断地炼出来,也清晰地看到了那个伟大的目标正越来越近。而此时在全国各地,农民们也在到处寻找矿石,多在大山深处,发现的矿石都是表层矿或深部延伸至外的夹层矿,那里的树木几乎被砍光,为的是炼出越来越多的生铁。一时间全国各地捷报频传,纷纷放出高产“卫星”,日产少则几千吨,多则上万吨,河南就放出了一颗日产生铁一万八千多吨的大“卫星”。几乎没有人产生怀疑,谁也不愿意去怀疑,热情掩盖了一切,只顾拼着命去想方设法赶超先进,相信没有创造不出来的奇迹。大家只有一个最美好的心愿,就是尽早看到共产主义。
“可以。开始我是调慢了,现在我把其它动作调快一些,但是切削速度不能改变。”胡平调整了几个旋钮,说道:“好了,可以开始了。”
曲良开车,车床明显加快了速度,自动进刀,倒车,回车,又进刀,看来一切正常。大家又开始露出微笑,正在这时,齿轮箱传出异常声响,车床停了下来,微笑瞬间消失,同时都瞪大了双眼。
曲良说道:“不好,齿轮打坏了。”
张丽赶紧接过话,“没关系。今晚修好已来不及了,先把车床恢复原样,我是班长,明天看我的。”
大家相信这点,赶紧恢复好车床,同时商量着明天的对策。
第二天上班一会儿,何佳和张丽走进工长室,他们的老班长,那位大个子徐涛现在已是工长,他总是微笑地看待她们,心中充满了敬意,此刻他正在统计本月的产量汇总表,看得出一付满意的样子。张丽开口说道:“工长,何佳的车床出了点毛病,有一个齿轮打坏了。”
徐涛开始感到奇怪,“什么时候?”
张丽说道:“昨天晚上,试验的时候。”
“我明白。”徐涛知道他们的行动,不仅如此,直流电机和一些零部件还是他想方设法弄来给他们的,他在暗中支持他们,“我马上安排把齿轮换掉,你们放心吧。”
张丽问道:“那事故分析会呢?如何交代?”
徐涛说道:“原因很清楚,疲劳破损,像何佳那样干出那么多活的人不出一次故障那才怪呢。再说我也是你们的同谋,只是今后要暂时停下来。”最后小声交代了一句。
“我们知道了。”张丽会心点点头。
“我现在就办这件事,你们把齿轮箱盖打开,我马上就来。”徐涛站起身开始干活。
何佳和张丽离开了工长室。她们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了地,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要知道那时那怕出现一个很小的差错都会被认为是一种犯罪。
在这个家庭的两个男人被打成右派后,何佳没有怨天尤人。她一直保持平静,对家人忠贞和信任使她做到了这一点,对丈夫的安慰和鼓励使她做到了这一点。她知道如果表现出怨气或无奈哪怕流露出丝毫都会对这个和睦的家庭造成严重伤害,实际上一开始通常那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就没有打她心里通过,或者说时间非常短,马上就想到了家人。何佳在工作上的表现更不用说了,车床可以为她作证,只是话少了些许,她本来话就不多。所有这一切是因为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母亲的一举一动使她感到快意并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她学着母亲思维,看透事物的本质,掌握了处惊不乱的本领。特别是母亲的心胸博大,是出于对家庭的爱,她的行为是在有意引导家庭成员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而何佳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母女俩支撑着家庭的半边天。自从父亲走了之后,何佳就过来同母亲住在一起,除上班和为了增产花去的时间,她几乎都同母亲呆在一起,还有她们的小静静。曲良除了仍旧忙于专业和看书外,就同她们交谈,什么话题都谈,即使谈到自己,大家一样坦然,可以说仍其乐溶溶。
除此之外,何佳还是细心地注意和观察曲良的行为,看他的情绪发生波动没有,举止有无变化。她要把后果估计得严重一些,因为这样年青就背负这么沉重的包袱很容易看淡自己的前程,何况这种状况可能是遥遥无期的。她也没有过分去宽慰他,因为那种刻意的表现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心,最好办法就是交流、鼓励和爱。曲良有时不大讲话,看上去在闭目沉思,但从他的眉宇间看不出任何沮丧之意,表情虽然有些沉重,但眼神是明亮的,似乎在忧虑国家的前程,也可能想到不能尽自己所能参加到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去而内心感到不安。何佳知道这是非常正常的举动,是成熟的表现,不必为此担心。
曲良很快学会了操作机床,一上班就拼命干活,把机床开的飞转。他感到同机床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亲密,好像才真正了解了身边这一位老朋友,有意在紧密的接触中寻找灵感。他感到这位老朋友同他越来越亲近,甚至听到了血管的流动声,看到了心脏的脉动,还有关节的运动和肌肉的用力,它的每一个部件的运转都十分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他又想到了研究,对机床的关节和手臂的重新连接,还有它们神经的更新改造有了新的认识。
何阳几乎每个月给家里写一封信,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劳动情况,当然都是乐观的字眼,实际上是报平安,让家里人不要为他担心。他说那里的人都很善良,对他们很好,还担着风险安排他们去了一次原始雨林,收获不少。他多半是干木匠活,是他要求的,算是发挥了特长,他说现在干的活同小时候吃的苦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他还开导曲良,不要灰心丧气,要看到将来,年青人一定会大有作为,而现在的处境只是暂时的,还说他都看到了光明。何佳和母亲明白他的用意,知道一些内容有点夸大其词,但相信他说的话,相信他的身体和开朗的性格能帮助他渡过难关。周怡也及时回信,告知家中平安,说曲良和他一样在坚强地面对现实,是在向着今后,哪怕时间漫长,并要他放心,同时还送去了宝贵的温暖。这一家人像是因工作需要各自到不同的地方干活,而他们的心确是时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八
一九五八年五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最大规模的发动全体国民战天斗地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这个高潮就是全国各行各业完成高指标的大跃进。此时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超额完成,三大改造也顺利实现,全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干劲和热情,这种热情立即转化为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大跃进就是这种勇气的具体体现,要使钢铁、粮食以及所有产品的产量来一个大的飞跃,这个飞跃的目标就是几年内实现共产主义。
全国开始了大炼钢铁活动,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行动起来了,土高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竖起。华中机床厂也在水杉林边建起了两座土高炉,他们不仅要大幅提高机床产量,还要参加炼钢活动,为大跃进做出更大的贡献。省计划部门非常支持他们的举动,不仅确保焦煤的供应,还为他们提出的要在武汉三镇收集废钢铁的行动提供最大的便利。工厂抽调了五十人专门炼铁,收集废钢铁则根据需要组织人员突击完成,还动员所有职工把家里和能够收集到的废铁拿到厂里来,一时间废铁堆成了一座小山。那片水杉林也被砍伐一空,树木当作了引火柴,空地则成了原料堆放场。
铁水终于从炉子里流了出来,它被浇铸成铁锭,送往湖北最大的钢铁企业武汉钢铁公司。工人们日夜不停地干,人们看到铁水在源源不断地炼出来,也清晰地看到了那个伟大的目标正越来越近。而此时在全国各地,农民们也在到处寻找矿石,多在大山深处,发现的矿石都是表层矿或深部延伸至外的夹层矿,那里的树木几乎被砍光,为的是炼出越来越多的生铁。一时间全国各地捷报频传,纷纷放出高产“卫星”,日产少则几千吨,多则上万吨,河南就放出了一颗日产生铁一万八千多吨的大“卫星”。几乎没有人产生怀疑,谁也不愿意去怀疑,热情掩盖了一切,只顾拼着命去想方设法赶超先进,相信没有创造不出来的奇迹。大家只有一个最美好的心愿,就是尽早看到共产主义。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