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24766
阅读:11833
发表:2011/11/24
11章 主旋律 小说
《生命的荣光》第5章
1
…
4
5
6
…
11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他已经回去了。”曲静眼里也放出了光芒,“妈妈,也多亏了他的帮助,我才能考得这样好。他
看上去玩世不恭,确非常有主见,他也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你们在说什么?又是北京的什么事。”何阳坐在一边说道。
“我们在说着高兴的事呢!外公。”曲静娇嗔地对外公说道,“外公,还有你的事呢,我想明天叫你
陪我上街去走走,我几年没有同你上街了呢!”
“那太好了,还有你妈妈和爸爸,我们全家人都去。”何阳开怀大笑。
何佳看着女儿,感觉好象完成了使命,还没有,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还有自己的追求,尽管是一个漫长的征途,我仍然不会放弃。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一股激情涌上心头。
十五
武汉大学在一九七八年春季开学不久宣布为周怡平反并举行了追悼大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所有在此期间受到迫害的人都将恢复名誉,但是许多人已经付出了生命代价。学校负责人对周怡的一生进行了高度评介,称赞她是一个积极工作、教学严谨、谦虚为人的优秀教师,是为人师表的典范,在遭受耻辱时还能保持做人气节、舍己救人,她的行为同那些为国家利益而牺牲的烈士一样伟大。所有与周怡共过事的教职员工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还有未曾谋面的人,如今看到她圣洁般的光影和听说她优雅的教学风格以及忍辱救人的崇高品行也流下了高尚的眼泪。何佳没有流泪,她对组织的决定表示感谢,对众多人的到来表示了由衷的谢意,她只简单提到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做了应该做的事,她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教学事业,不论何种情况都没有改变。最后她引用母亲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教育史就是教师的奋斗史。
第二天,何佳和曲良来到母亲墓前,他们端坐在地上,向母亲汇报这些年家庭的变化。何佳在脑海里看见母亲出现在眼前,正用微笑的目光端详着她,等待着她的述说,她开始向母亲说道:“妈妈,你所热爱的大学已经为你平反昭雪,许多人都来看你了,他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为你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还有勇敢的牺牲精神所打动,他们都深深了解了你并赞美你的崇高精神。妈妈,你可以放心了,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是你的幸福,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幸福。如今我们没有辜负你的期望,全家人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在生活中都拿出了勇气,这是因为你时刻关爱着我们,催促我们奋勇向上。现在,曲静在北京大学读书,我知道你是多么高兴啊!我是你的好女儿吧!她做到了我没有做到的事。曲俊也实现了成为一个光荣解放军战士的愿望,你曾经为他有这个愿望而高兴,他的这一崇高愿望是我们家的传统,也是从你身上继承下来的。还有曲良,虽然时间过去了那么多年他还没有实现当初的理想,但他没有停止过研究,他对我们厂生产出来的先进精密机床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都感到非常自豪呢!现在他正在加倍努力,要把时间抢回来,我相信他一定能做到。妈妈,想起我们那时多么单纯但是多么有意义,我还真怀念那个年代呢!爸爸除了研究植物学,就是对你的思念,我们尊重他的爱好,把它当作最好的消遣,毕竟他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失去了太多的时间,妈妈,这不能怪他。你放心,我们已经让爸爸恢复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他已经在勇敢地面对生活,这也是你最为担心和期望的。至于我,妈妈,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你曾经关心和鼓励我,对我有多么美好的期望啊!你的音容一直在鼓励我,我没有放弃,永远也不会放弃。你再给我力量吧!妈妈,你正在给我力量,我感觉到了,只要我想起你的时候,你就会给我无穷的力量。妈妈,人们总是把生命放在第一位,这是对的,因为生命付予了人们行使责任的机会,让人们在它之上去实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崇高愿望,去追求心中的理想,去谱写绚丽的篇章。但是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它的价值,你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所以你才在紧要关头那么清醒地、奋不顾身地救人,你活在人们的心里,你的生命是永恒的。妈妈,我看见你了,你正在对我微笑,我们没有满足,还要继续努力呢!妈妈,我向你保证。”何佳没有流泪,她向母亲发过誓再也不会因悲伤而流泪,远航的人应该有坚强的勇气。
几天后何佳和曲良又来到了南山,说那是旅行圣地也好,说是心灵家圆也行,他们总是在走过一段人生路程像一艘远航的帆船进入一个平静的港湾时一样让身心放松一下,使思绪得到休整,实际上是让灵魂再得到一次净化,给灵魂增添一些动力。那块地方因为风景优美和宁静眼前还有一马平川的田园风光因而富于遐想和展望,这对他们是最合适不过了。此时仍如以前一样的风光,杜鹃花还是映红了何佳的脸庞,小溪的流水也依然使她光彩照人。他们终于看到了外来的游人,一对年轻的恋人坐在草坡地上他们曾经坐过的石头上述说衷肠,也可能谈到了追求和理想,打听到他们是从黄石来的,也是经由本地的同事介绍,对山下的田园美景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感到非常高兴。一小时后他们开始下山,那块小平地仍然被平整如新,三棵桂花树更加结实,向他们微笑招手,好像一直在等待他们的到来,告诉已经几度十里飘香,桂花树周围同样整洁干净,说明主人仍与它们同在,那三棵樟树也在向他们招手,又见到了久违的朋友,纷纷露出笑脸向他们致意。他们下了山,在小路上仍遇见有挑着柴担的农民,据说茗山公社的上黄和下黄地区有许多山柴,不少人靠卖柴赚点钱,但一些人宁愿跑一天的路也不愿意花这点钱,只是来南山挑柴的人越快越少了。当他们出现在周清文家门口时,李秀英正提着一桶猪食看见了他们,她愣了一下,放下木桶,欣喜和紧张地上前迎接:“是你们。快进屋里坐,我去叫清文回来。”何佳微笑地看着她跑出了门。
曲良提着猪食桶找到了猪圈,五只黑色的小猪听到动静很快跑到跟前昂着头不停地叫食,曲良把猪食倒进石槽,小猪立刻欢天喜地地大吃起来。何佳和曲良高兴地看着小猪进食仿佛看着它们正在长大。
一会儿,周清文夫妻赶了回来,客气地招呼他们进屋入坐,张罗着泡了两大碗桂花茶。何佳看见这几年的风雨沧桑明显地刻在了周清文的脸上,但秀气依在,身体更结实了些,秀英同样如此,操劳也留下了明显的痕迹,但温柔秀美和贤惠的神情没有改变,他们无比高兴,这是这个和睦家庭应该得到的。
“小孩上哪去了?今天是星期天,没有在家?”曲良问道。一双儿女同样是关心的重点,渴望看到他们健康成长。
“兄妹俩出去打猪草去了,快回来了。”周清文话语带着自豪。
“大的有十四五岁了吧!个头肯定长高不少?”何佳问道。
“大的已满十四岁,都长高了,在班上都算是高个子。”周清文高兴地回答.
“学习怎样?”何佳又问道。
“都不错,都是班上的尖子。”周清文指了指墙上的许多奖状又自豪地说道:“每个学期他们都拿回了奖状。”在农村,家长喜欢把孩子的奖状一张张地贴在堂屋的墙上,如同工厂的老工人喜欢把奖状装进框整齐挂在墙上一样。
“一定要让他们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也一定要告诉我们,如果有困难,我们会帮助你们的。”何佳真心地期望。
周清文朴实地笑了笑,让他们喝口仍冒着热气的桂花茶。
何佳和曲良几乎喝尽了碗里的桂花茶,秀英又添上滚烫的开水。曲良回味着桂花茶的香气,若有所思地问道:“你们是不是经常喝桂花茶?现在还留有它?”
周清文听后有些脸红,小声地说道:“不是的,每年开花时我们都做点,想到你们可能随时会来。”
“可是我们并没有这样,真是难为你们想着我们。”曲良感慨万千地说道。
周清文仍红着脸,但颇懂世事地说道:“虽然我们是农民,但看得出来,你们是非常好的人,同其他城里人不大一样,关心的事也不一样。你们来这儿也不仅仅是看风景,好像还有其他目的,但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
曲良看了何佳一眼,内心颤动了一下,说道:“这儿风景很好,人更好,我们感受很深,虽然路途有些远,但我们很愿意来。”
看上去玩世不恭,确非常有主见,他也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你们在说什么?又是北京的什么事。”何阳坐在一边说道。
“我们在说着高兴的事呢!外公。”曲静娇嗔地对外公说道,“外公,还有你的事呢,我想明天叫你
陪我上街去走走,我几年没有同你上街了呢!”
“那太好了,还有你妈妈和爸爸,我们全家人都去。”何阳开怀大笑。
何佳看着女儿,感觉好象完成了使命,还没有,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还有自己的追求,尽管是一个漫长的征途,我仍然不会放弃。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一股激情涌上心头。
十五
武汉大学在一九七八年春季开学不久宣布为周怡平反并举行了追悼大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所有在此期间受到迫害的人都将恢复名誉,但是许多人已经付出了生命代价。学校负责人对周怡的一生进行了高度评介,称赞她是一个积极工作、教学严谨、谦虚为人的优秀教师,是为人师表的典范,在遭受耻辱时还能保持做人气节、舍己救人,她的行为同那些为国家利益而牺牲的烈士一样伟大。所有与周怡共过事的教职员工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还有未曾谋面的人,如今看到她圣洁般的光影和听说她优雅的教学风格以及忍辱救人的崇高品行也流下了高尚的眼泪。何佳没有流泪,她对组织的决定表示感谢,对众多人的到来表示了由衷的谢意,她只简单提到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做了应该做的事,她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教学事业,不论何种情况都没有改变。最后她引用母亲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教育史就是教师的奋斗史。
第二天,何佳和曲良来到母亲墓前,他们端坐在地上,向母亲汇报这些年家庭的变化。何佳在脑海里看见母亲出现在眼前,正用微笑的目光端详着她,等待着她的述说,她开始向母亲说道:“妈妈,你所热爱的大学已经为你平反昭雪,许多人都来看你了,他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为你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还有勇敢的牺牲精神所打动,他们都深深了解了你并赞美你的崇高精神。妈妈,你可以放心了,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是你的幸福,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幸福。如今我们没有辜负你的期望,全家人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在生活中都拿出了勇气,这是因为你时刻关爱着我们,催促我们奋勇向上。现在,曲静在北京大学读书,我知道你是多么高兴啊!我是你的好女儿吧!她做到了我没有做到的事。曲俊也实现了成为一个光荣解放军战士的愿望,你曾经为他有这个愿望而高兴,他的这一崇高愿望是我们家的传统,也是从你身上继承下来的。还有曲良,虽然时间过去了那么多年他还没有实现当初的理想,但他没有停止过研究,他对我们厂生产出来的先进精密机床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都感到非常自豪呢!现在他正在加倍努力,要把时间抢回来,我相信他一定能做到。妈妈,想起我们那时多么单纯但是多么有意义,我还真怀念那个年代呢!爸爸除了研究植物学,就是对你的思念,我们尊重他的爱好,把它当作最好的消遣,毕竟他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失去了太多的时间,妈妈,这不能怪他。你放心,我们已经让爸爸恢复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他已经在勇敢地面对生活,这也是你最为担心和期望的。至于我,妈妈,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你曾经关心和鼓励我,对我有多么美好的期望啊!你的音容一直在鼓励我,我没有放弃,永远也不会放弃。你再给我力量吧!妈妈,你正在给我力量,我感觉到了,只要我想起你的时候,你就会给我无穷的力量。妈妈,人们总是把生命放在第一位,这是对的,因为生命付予了人们行使责任的机会,让人们在它之上去实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崇高愿望,去追求心中的理想,去谱写绚丽的篇章。但是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它的价值,你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所以你才在紧要关头那么清醒地、奋不顾身地救人,你活在人们的心里,你的生命是永恒的。妈妈,我看见你了,你正在对我微笑,我们没有满足,还要继续努力呢!妈妈,我向你保证。”何佳没有流泪,她向母亲发过誓再也不会因悲伤而流泪,远航的人应该有坚强的勇气。
几天后何佳和曲良又来到了南山,说那是旅行圣地也好,说是心灵家圆也行,他们总是在走过一段人生路程像一艘远航的帆船进入一个平静的港湾时一样让身心放松一下,使思绪得到休整,实际上是让灵魂再得到一次净化,给灵魂增添一些动力。那块地方因为风景优美和宁静眼前还有一马平川的田园风光因而富于遐想和展望,这对他们是最合适不过了。此时仍如以前一样的风光,杜鹃花还是映红了何佳的脸庞,小溪的流水也依然使她光彩照人。他们终于看到了外来的游人,一对年轻的恋人坐在草坡地上他们曾经坐过的石头上述说衷肠,也可能谈到了追求和理想,打听到他们是从黄石来的,也是经由本地的同事介绍,对山下的田园美景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感到非常高兴。一小时后他们开始下山,那块小平地仍然被平整如新,三棵桂花树更加结实,向他们微笑招手,好像一直在等待他们的到来,告诉已经几度十里飘香,桂花树周围同样整洁干净,说明主人仍与它们同在,那三棵樟树也在向他们招手,又见到了久违的朋友,纷纷露出笑脸向他们致意。他们下了山,在小路上仍遇见有挑着柴担的农民,据说茗山公社的上黄和下黄地区有许多山柴,不少人靠卖柴赚点钱,但一些人宁愿跑一天的路也不愿意花这点钱,只是来南山挑柴的人越快越少了。当他们出现在周清文家门口时,李秀英正提着一桶猪食看见了他们,她愣了一下,放下木桶,欣喜和紧张地上前迎接:“是你们。快进屋里坐,我去叫清文回来。”何佳微笑地看着她跑出了门。
曲良提着猪食桶找到了猪圈,五只黑色的小猪听到动静很快跑到跟前昂着头不停地叫食,曲良把猪食倒进石槽,小猪立刻欢天喜地地大吃起来。何佳和曲良高兴地看着小猪进食仿佛看着它们正在长大。
一会儿,周清文夫妻赶了回来,客气地招呼他们进屋入坐,张罗着泡了两大碗桂花茶。何佳看见这几年的风雨沧桑明显地刻在了周清文的脸上,但秀气依在,身体更结实了些,秀英同样如此,操劳也留下了明显的痕迹,但温柔秀美和贤惠的神情没有改变,他们无比高兴,这是这个和睦家庭应该得到的。
“小孩上哪去了?今天是星期天,没有在家?”曲良问道。一双儿女同样是关心的重点,渴望看到他们健康成长。
“兄妹俩出去打猪草去了,快回来了。”周清文话语带着自豪。
“大的有十四五岁了吧!个头肯定长高不少?”何佳问道。
“大的已满十四岁,都长高了,在班上都算是高个子。”周清文高兴地回答.
“学习怎样?”何佳又问道。
“都不错,都是班上的尖子。”周清文指了指墙上的许多奖状又自豪地说道:“每个学期他们都拿回了奖状。”在农村,家长喜欢把孩子的奖状一张张地贴在堂屋的墙上,如同工厂的老工人喜欢把奖状装进框整齐挂在墙上一样。
“一定要让他们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也一定要告诉我们,如果有困难,我们会帮助你们的。”何佳真心地期望。
周清文朴实地笑了笑,让他们喝口仍冒着热气的桂花茶。
何佳和曲良几乎喝尽了碗里的桂花茶,秀英又添上滚烫的开水。曲良回味着桂花茶的香气,若有所思地问道:“你们是不是经常喝桂花茶?现在还留有它?”
周清文听后有些脸红,小声地说道:“不是的,每年开花时我们都做点,想到你们可能随时会来。”
“可是我们并没有这样,真是难为你们想着我们。”曲良感慨万千地说道。
周清文仍红着脸,但颇懂世事地说道:“虽然我们是农民,但看得出来,你们是非常好的人,同其他城里人不大一样,关心的事也不一样。你们来这儿也不仅仅是看风景,好像还有其他目的,但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
曲良看了何佳一眼,内心颤动了一下,说道:“这儿风景很好,人更好,我们感受很深,虽然路途有些远,但我们很愿意来。”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