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1618
阅读:7727
发表:2016/12/11
校园
小说
白开水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书店晚上八点打烊,当洛先生准备走的时候,丹姐喊住了他。丹姐和洛先生在书店门口抽烟,丹姐说她开了这家书店很久了,洛先生是第一个跟她同时看同一本书的人。
洛先生那天跟丹姐聊了很久,到家的时候已经凌晨。两个人就算是认识了,丹姐叫说洛先生很像她的弟弟,她叫洛先生小洛。
相熟之后,有次打烊后丹姐喊洛先生去喝茶,在茶舍里,丹姐跟洛先生讲了她自己和这家书店的故事。
丹姐原来是一家民企的部门主管,收入可观,有着谈婚论嫁的男朋友,不知多么的羡煞旁人。可是丹姐说她觉得自己不快乐,感觉每天就像机器人一样的活着,把发条打开,一转一天。
丹姐下定决心的改变是看了网上的一段话,有个网友说:年轻人,你现在不为自己活,不过自己喜欢的日子,为了一些莫须有的东西,操心劳累。难道等到七老八十走不动的时候,才去过自己的日子吗。很心灵鸡汤,但是对于当时的丹姐来说,这段话就是灵丹妙药。
丹姐是个文艺女青年,很喜欢读书,很喜欢写稿。丹姐在和家里人以及男朋友商量之后,辞了职。用积蓄盘下了一间屋子,当做书店。一家不为盈利,只为给爱看书想看书的人一个看书的地方的书店。
丹姐说,她很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她很享受现在的日子。
洛先生问丹姐,书店的开销靠什么维系,是你男朋友在帮衬?丹姐说不是,她说是靠自己的稿费和来店里看书的老顾客。看着洛先生疑惑的表情,丹姐说很多老顾客都知道店里的情况,所以每个月都会偷偷地放在桌上一笔钱。
丹姐最开始是拒绝的,她有次碰到了一个放钱的顾客,想把钱还给人家。那个人说这家书店就是自己的家,家里的家长里短自己支持是应该的。他告诉丹姐,希望这家书店永远都不要关门,希望可以成为一面旗。
丹姐对洛先生说,她会把书店一直开下去,哪怕只有一个人在看书,她也觉得值得。
假如有一天你进到了这家没有书的书店,请安静的坐下看一本书,坐在左边窗口边的看书的那个女人是丹姐,不要打扰她。
九、花了的妆
洛先生认识一个叫镜子的姑娘,让洛先生意外的是这是一个不喜欢照镜子的姑娘。天晓得,在这个颜控的世界里,还有人不喜欢照镜子,而且还是个姑娘。
洛先生是在一家静吧遇见她的,洛先生当时在静吧角落里敲着键盘码字,被一桌桌的情侣包围,有些不合群的感觉。镜子就是这时候站在了洛先生的对面。
嘿,写字的,咱俩拼一桌,我看别人成双入对的别扭。没等洛先生回话,镜子就坐在了洛先生对面的座位上。洛先生没搭话,继续码自己的字。
洛先生点了一杯黑啤,全下到了镜子的肚子里。镜子说酒精不利于思考,她替洛先生喝了是为了洛先生的智力发育。洛先生对这个风风火火的姑娘产生了兴趣,他敲完一个句号,关上了电脑,去吧台要了两倍黑啤。
怎么的,文化人,想泡我啊?没等洛先生开口,镜子就说了这么一句让洛先生猝不及防的话。洛先生笑了笑,说,聊一聊吧。
镜子咂了一口啤酒,然后用自己并不大的眼睛看着洛先生说,我叫镜子,我不喜欢照镜子。不用向我介绍你,我们算是萍水相逢,等下次有缘再见,我就正式跟你认识一下。
镜子起身离开,扔下了一张毛爷爷。对洛先生说,文化人,这杯酒我请你了,有缘再见的话你要加倍的请回来。从镜子坐下,到她离开,洛先生一共只说了三句话。
好像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人民公园,好像没有人民公园这个城市就不够人民。洛先生一个多月之后在他所在城市的不那么人民的人民公园拍照的时候遇到了镜子,她正吃着棒棒糖,趴在湖边的栏杆上,让人莫名的感到安静。洛先生下意识的按下了快门。
洛先生走过去,向镜子打了声招呼,镜子明显的是一副吃惊的表情。
是你啊,文化人,没想到你还是个艺术家呢。镜子还是那种语气,甚至表情包也懒得换。
走啊,请你喝酒。洛先生带镜子去了上次的静吧。
镜子说她叫镜子,就是每个人每天都会看上不知道多少遍的镜子的那个镜子。镜子说她不喜欢照镜子,她说她觉得人花了妆然后照镜子样子特别丑。她说那不叫化妆,那叫易容。
镜子跟凯西很像,都是退了学,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镜子平时也是满中国的转悠,但是她没有家里人的资助,路费都是自己在餐馆或者什么小店赚的。在每个城市她一般会待一个半月,一个月用来打工,半个月用来玩。可能是缘分吧,唯独在洛先生所在的城,她待了两个月。
文化人,我要走了,明天的火车票,我要去雨崩村。镜子一边吃着花生一边说,我想去那里很久了。文化人,其实有时候我挺羡慕学生的,但是我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我选择了我自己最舒适的生活。文化人,我在外面自己一个人过了一年多了,你是第一个跟我一起喝酒的人,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对你说这么多,我们就该萍水相逢不是么,就像每天身边都许许多多的擦肩而过的路人那样。
洛先生不置可否,服务生第三次过来添酒。
镜子说她在外面这么久,遇到过好人和坏人,热心的老板娘和黑心的老板,遇到过夜路尾随自己的混混,遇到过热心帮助自己的房东。镜子遇到了很多人,妆化的很厚的人。
镜子说自己单独在外,学到的最多的不是察言观色,是透过浓妆看人。镜子看到过前一天还跟自己妻子腻歪的老板第二天牵着一个年轻姑娘的手进了旅馆,镜子看到过文质彬彬的白领在对着乞丐啐唾沫,镜子看到过在街头乞讨的据说是流浪的孩子在饭馆吃着火锅抽着中华。镜子说了很多,镜子说她很恶心。
好了,文化人,我走了,谢谢你的酒。如果我们还能遇见,也不对,我们应该遇不到了。假如了,假如我们还能遇见,我们再喝酒,我请客。
洛先生那天跟丹姐聊了很久,到家的时候已经凌晨。两个人就算是认识了,丹姐叫说洛先生很像她的弟弟,她叫洛先生小洛。
相熟之后,有次打烊后丹姐喊洛先生去喝茶,在茶舍里,丹姐跟洛先生讲了她自己和这家书店的故事。
丹姐原来是一家民企的部门主管,收入可观,有着谈婚论嫁的男朋友,不知多么的羡煞旁人。可是丹姐说她觉得自己不快乐,感觉每天就像机器人一样的活着,把发条打开,一转一天。
丹姐下定决心的改变是看了网上的一段话,有个网友说:年轻人,你现在不为自己活,不过自己喜欢的日子,为了一些莫须有的东西,操心劳累。难道等到七老八十走不动的时候,才去过自己的日子吗。很心灵鸡汤,但是对于当时的丹姐来说,这段话就是灵丹妙药。
丹姐是个文艺女青年,很喜欢读书,很喜欢写稿。丹姐在和家里人以及男朋友商量之后,辞了职。用积蓄盘下了一间屋子,当做书店。一家不为盈利,只为给爱看书想看书的人一个看书的地方的书店。
丹姐说,她很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她很享受现在的日子。
洛先生问丹姐,书店的开销靠什么维系,是你男朋友在帮衬?丹姐说不是,她说是靠自己的稿费和来店里看书的老顾客。看着洛先生疑惑的表情,丹姐说很多老顾客都知道店里的情况,所以每个月都会偷偷地放在桌上一笔钱。
丹姐最开始是拒绝的,她有次碰到了一个放钱的顾客,想把钱还给人家。那个人说这家书店就是自己的家,家里的家长里短自己支持是应该的。他告诉丹姐,希望这家书店永远都不要关门,希望可以成为一面旗。
丹姐对洛先生说,她会把书店一直开下去,哪怕只有一个人在看书,她也觉得值得。
假如有一天你进到了这家没有书的书店,请安静的坐下看一本书,坐在左边窗口边的看书的那个女人是丹姐,不要打扰她。
九、花了的妆
洛先生认识一个叫镜子的姑娘,让洛先生意外的是这是一个不喜欢照镜子的姑娘。天晓得,在这个颜控的世界里,还有人不喜欢照镜子,而且还是个姑娘。
洛先生是在一家静吧遇见她的,洛先生当时在静吧角落里敲着键盘码字,被一桌桌的情侣包围,有些不合群的感觉。镜子就是这时候站在了洛先生的对面。
嘿,写字的,咱俩拼一桌,我看别人成双入对的别扭。没等洛先生回话,镜子就坐在了洛先生对面的座位上。洛先生没搭话,继续码自己的字。
洛先生点了一杯黑啤,全下到了镜子的肚子里。镜子说酒精不利于思考,她替洛先生喝了是为了洛先生的智力发育。洛先生对这个风风火火的姑娘产生了兴趣,他敲完一个句号,关上了电脑,去吧台要了两倍黑啤。
怎么的,文化人,想泡我啊?没等洛先生开口,镜子就说了这么一句让洛先生猝不及防的话。洛先生笑了笑,说,聊一聊吧。
镜子咂了一口啤酒,然后用自己并不大的眼睛看着洛先生说,我叫镜子,我不喜欢照镜子。不用向我介绍你,我们算是萍水相逢,等下次有缘再见,我就正式跟你认识一下。
镜子起身离开,扔下了一张毛爷爷。对洛先生说,文化人,这杯酒我请你了,有缘再见的话你要加倍的请回来。从镜子坐下,到她离开,洛先生一共只说了三句话。
好像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人民公园,好像没有人民公园这个城市就不够人民。洛先生一个多月之后在他所在城市的不那么人民的人民公园拍照的时候遇到了镜子,她正吃着棒棒糖,趴在湖边的栏杆上,让人莫名的感到安静。洛先生下意识的按下了快门。
洛先生走过去,向镜子打了声招呼,镜子明显的是一副吃惊的表情。
是你啊,文化人,没想到你还是个艺术家呢。镜子还是那种语气,甚至表情包也懒得换。
走啊,请你喝酒。洛先生带镜子去了上次的静吧。
镜子说她叫镜子,就是每个人每天都会看上不知道多少遍的镜子的那个镜子。镜子说她不喜欢照镜子,她说她觉得人花了妆然后照镜子样子特别丑。她说那不叫化妆,那叫易容。
镜子跟凯西很像,都是退了学,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镜子平时也是满中国的转悠,但是她没有家里人的资助,路费都是自己在餐馆或者什么小店赚的。在每个城市她一般会待一个半月,一个月用来打工,半个月用来玩。可能是缘分吧,唯独在洛先生所在的城,她待了两个月。
文化人,我要走了,明天的火车票,我要去雨崩村。镜子一边吃着花生一边说,我想去那里很久了。文化人,其实有时候我挺羡慕学生的,但是我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我选择了我自己最舒适的生活。文化人,我在外面自己一个人过了一年多了,你是第一个跟我一起喝酒的人,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对你说这么多,我们就该萍水相逢不是么,就像每天身边都许许多多的擦肩而过的路人那样。
洛先生不置可否,服务生第三次过来添酒。
镜子说她在外面这么久,遇到过好人和坏人,热心的老板娘和黑心的老板,遇到过夜路尾随自己的混混,遇到过热心帮助自己的房东。镜子遇到了很多人,妆化的很厚的人。
镜子说自己单独在外,学到的最多的不是察言观色,是透过浓妆看人。镜子看到过前一天还跟自己妻子腻歪的老板第二天牵着一个年轻姑娘的手进了旅馆,镜子看到过文质彬彬的白领在对着乞丐啐唾沫,镜子看到过在街头乞讨的据说是流浪的孩子在饭馆吃着火锅抽着中华。镜子说了很多,镜子说她很恶心。
好了,文化人,我走了,谢谢你的酒。如果我们还能遇见,也不对,我们应该遇不到了。假如了,假如我们还能遇见,我们再喝酒,我请客。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