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翻译:李华
1.尾道
七月上旬的一个早晨。海岸街的早市非常热闹——尾道的市街就从这条海岸街向山脚那边延伸过去。
2.山脚下的街道
孩子们走出胡同直奔大街,然后向小学校走去。
3.平山家
屋子里,主人周吉(70岁)和老伴富子(67岁)正在准备旅行用品,富子往提包里装东西,周吉正查看时刻表。
周吉:坐这趟车六点到大阪哪。
富子:是吗?那敬三正好下班。
周吉:啊,大概他接站吧,因为事先打电报了。
小女儿京子(23岁,小学教师)从厨房出来。
京子:(拿出个纸包)哎,妈妈。这是带的饭盒——
富子:噢,谢谢。
京子:(把自己的饭盒也装进提包里)好,我走了。
周吉:噢,你学校里忙,就不用特意上车站了。
京子:不,我去。反正第五课时是体操课。
周吉:是吗。
京子:好,车站见。
周吉:好。
京子:妈妈,保温瓶里沏上茶了。
富子:噢,谢谢。
京子:好,我走啦。
周吉:噢,你先走吧。
富子:走吧。
京子随着话音走了出去。
4.门厅
京子走出来。
5.胡同
京子走出胡同来到大街,路过这里的小学生们给她鞠躬。
6.平山家
周吉和富子边收拾东西边说话——
富子:气枕你装进去了吧?
周吉:气枕?不是给你了吗?
富子:我这儿没有哇。
周吉:在你那儿,我不是交给你了吗?
富子:是吗?
说着找自己的提包。
这时,邻居主妇(48岁)从窗外正路过这里。
主妇:早晨好。
富子:啊,您早。
主妇:今天就启程吗?
富子:是啊,坐下午的火车。
主妇:是吗?
周吉:可不,现在就想看孩子们哪……
主妇:那多高兴啊。大家在东京都等急了吧。
周吉:可不是。出去几天,家里就请多关照啦。
主妇:没问题,您二位就放心多玩几天吧——有那么好的儿子和姑娘,可太好了,真幸福。
周吉:啊,可不知道是不是那样。
主妇:出去走走真好,天气也很好……
富子:真是托大家的福。
主妇:啊,一路当心吧。
富子:谢谢!
邻居主妇走开——
富子:气枕我这里没有。
周吉:不会没有吧?好好找找——(说着发现就在自己的提包里)啊,有了,有了。
富子:有了吗?
周吉:有了。
随后两人又继续收拾。
7.东京
能看到小工厂等江东景色——
8.一块空地
空地的一角立着“内科·小儿科平山医院”的木牌。
9.平山医院的诊疗室
10.通向二楼的楼梯
11.二楼
平山幸一的妻子平山文子(39岁)把孩子学习用的桌子搬到套廊的一角,然后用抹布擦。
擦了一会儿,她又提着铁桶下楼来。
12.楼下
文子走下楼来。
13.厨房
文子放下铁桶,穿上木屐,看了一眼澡塘的炉门,又立刻上了楼。
14.房间里
文子进来。小儿子阿勇(6岁)一个人在玩什么。
文子:阿勇,好乖——
说着,她到套廊去取晾干的纱布和绷带。
15.诊疗室
文子进来,整理房间,从门厅传来孩子的声音——
“我回来了。”
原来大儿子阿实(14岁,中学生)回来了。
文子:回来啦。
阿实进来。
阿实:我回来了——爷爷奶奶还没来?
文子:快来了。
阿实进了里间。
16.二楼
阿实一上楼,看到自己房间里收拾过了,不由得楞了一下,然后把书包往套廊的桌子上一扔,生气地叫起来。
阿实:妈妈!妈妈!
文子拿着两张座垫上楼来。
文子:干什么?
阿实:干嘛把我的桌子搬到走廊里去了!
文子:难道你不知道爷爷奶奶要来?
阿实:那就把我的桌子搬出去?
文子:不搬出去这里怎么能睡人?
阿实:那我在哪儿做功课呀!
文子:在哪儿做不行!
说完就下楼去了。
阿实绷着脸跟了下去。
17.楼下,厨房
阿实跟着文子身后进来。
阿实:呶,在哪儿做功课呀?
文子没理他走进里屋。阿实又跟了进去。
18.屋里
阿实缠着文子跟进来。
阿实:呶,在哪儿做呀?
文子:烦死了!你平常根本就不用功!
阿实:用功,就是用功!
文子:别撒谎!偏偏这时候要用功!
阿实:那么,不用功也行么?不用功也行么?好,那就吊儿郎当,我可不着急啦!
文子:你胡说!阿实!
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
文子:好,来了!
说了一声走出去。
阿实也跟出去,可是进了医疗室。
19.门厅
幸一(47岁,周吉的大儿子,文子的丈夫)下了出租汽车,拿上提包,周吉夫妇和志家(44岁,周吉的大女儿,幸一的妹妹)一起进来。
文子:(对幸一)回来啦。
幸一:啊。噢,爸爸妈妈请。
文子:您好。
周吉:啊。
幸一:请。
文子先进了里屋。
20.起坐间
文子赶紧摆好座垫,阿勇站在一旁发愣地看着妈妈。
周吉、富子、志家先进来,幸一跟在后面。
幸一:请吧——妈您累了吧,火车上能睡吗?
富子:噢,都挺好——(看见阿勇)来呀。
阿勇害羞,跑进诊疗室。
大家微笑地看着。
文子:(端正姿势,重新见礼)爸爸妈妈好。
周吉:啊——
文子:好久没问候了。
1.尾道
七月上旬的一个早晨。海岸街的早市非常热闹——尾道的市街就从这条海岸街向山脚那边延伸过去。
2.山脚下的街道
孩子们走出胡同直奔大街,然后向小学校走去。
3.平山家
屋子里,主人周吉(70岁)和老伴富子(67岁)正在准备旅行用品,富子往提包里装东西,周吉正查看时刻表。
周吉:坐这趟车六点到大阪哪。
富子:是吗?那敬三正好下班。
周吉:啊,大概他接站吧,因为事先打电报了。
小女儿京子(23岁,小学教师)从厨房出来。
京子:(拿出个纸包)哎,妈妈。这是带的饭盒——
富子:噢,谢谢。
京子:(把自己的饭盒也装进提包里)好,我走了。
周吉:噢,你学校里忙,就不用特意上车站了。
京子:不,我去。反正第五课时是体操课。
周吉:是吗。
京子:好,车站见。
周吉:好。
京子:妈妈,保温瓶里沏上茶了。
富子:噢,谢谢。
京子:好,我走啦。
周吉:噢,你先走吧。
富子:走吧。
京子随着话音走了出去。
4.门厅
京子走出来。
5.胡同
京子走出胡同来到大街,路过这里的小学生们给她鞠躬。
6.平山家
周吉和富子边收拾东西边说话——
富子:气枕你装进去了吧?
周吉:气枕?不是给你了吗?
富子:我这儿没有哇。
周吉:在你那儿,我不是交给你了吗?
富子:是吗?
说着找自己的提包。
这时,邻居主妇(48岁)从窗外正路过这里。
主妇:早晨好。
富子:啊,您早。
主妇:今天就启程吗?
富子:是啊,坐下午的火车。
主妇:是吗?
周吉:可不,现在就想看孩子们哪……
主妇:那多高兴啊。大家在东京都等急了吧。
周吉:可不是。出去几天,家里就请多关照啦。
主妇:没问题,您二位就放心多玩几天吧——有那么好的儿子和姑娘,可太好了,真幸福。
周吉:啊,可不知道是不是那样。
主妇:出去走走真好,天气也很好……
富子:真是托大家的福。
主妇:啊,一路当心吧。
富子:谢谢!
邻居主妇走开——
富子:气枕我这里没有。
周吉:不会没有吧?好好找找——(说着发现就在自己的提包里)啊,有了,有了。
富子:有了吗?
周吉:有了。
随后两人又继续收拾。
7.东京
能看到小工厂等江东景色——
8.一块空地
空地的一角立着“内科·小儿科平山医院”的木牌。
9.平山医院的诊疗室
10.通向二楼的楼梯
11.二楼
平山幸一的妻子平山文子(39岁)把孩子学习用的桌子搬到套廊的一角,然后用抹布擦。
擦了一会儿,她又提着铁桶下楼来。
12.楼下
文子走下楼来。
13.厨房
文子放下铁桶,穿上木屐,看了一眼澡塘的炉门,又立刻上了楼。
14.房间里
文子进来。小儿子阿勇(6岁)一个人在玩什么。
文子:阿勇,好乖——
说着,她到套廊去取晾干的纱布和绷带。
15.诊疗室
文子进来,整理房间,从门厅传来孩子的声音——
“我回来了。”
原来大儿子阿实(14岁,中学生)回来了。
文子:回来啦。
阿实进来。
阿实:我回来了——爷爷奶奶还没来?
文子:快来了。
阿实进了里间。
16.二楼
阿实一上楼,看到自己房间里收拾过了,不由得楞了一下,然后把书包往套廊的桌子上一扔,生气地叫起来。
阿实:妈妈!妈妈!
文子拿着两张座垫上楼来。
文子:干什么?
阿实:干嘛把我的桌子搬到走廊里去了!
文子:难道你不知道爷爷奶奶要来?
阿实:那就把我的桌子搬出去?
文子:不搬出去这里怎么能睡人?
阿实:那我在哪儿做功课呀!
文子:在哪儿做不行!
说完就下楼去了。
阿实绷着脸跟了下去。
17.楼下,厨房
阿实跟着文子身后进来。
阿实:呶,在哪儿做功课呀?
文子没理他走进里屋。阿实又跟了进去。
18.屋里
阿实缠着文子跟进来。
阿实:呶,在哪儿做呀?
文子:烦死了!你平常根本就不用功!
阿实:用功,就是用功!
文子:别撒谎!偏偏这时候要用功!
阿实:那么,不用功也行么?不用功也行么?好,那就吊儿郎当,我可不着急啦!
文子:你胡说!阿实!
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
文子:好,来了!
说了一声走出去。
阿实也跟出去,可是进了医疗室。
19.门厅
幸一(47岁,周吉的大儿子,文子的丈夫)下了出租汽车,拿上提包,周吉夫妇和志家(44岁,周吉的大女儿,幸一的妹妹)一起进来。
文子:(对幸一)回来啦。
幸一:啊。噢,爸爸妈妈请。
文子:您好。
周吉:啊。
幸一:请。
文子先进了里屋。
20.起坐间
文子赶紧摆好座垫,阿勇站在一旁发愣地看着妈妈。
周吉、富子、志家先进来,幸一跟在后面。
幸一:请吧——妈您累了吧,火车上能睡吗?
富子:噢,都挺好——(看见阿勇)来呀。
阿勇害羞,跑进诊疗室。
大家微笑地看着。
文子:(端正姿势,重新见礼)爸爸妈妈好。
周吉:啊——
文子:好久没问候了。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