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1645
阅读:7635
发表:2015/12/11 修改:2016/1/20
20章 爱情,都市 小说
《梦》第4章
1
2
3
4
5
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这是新来的‘东方苦力’,分配到你们小组,让他试一试吧!”老板说着,转过头来,指着旁边一堆货物的包装箱,对马德顺说:
“你到这个小组干活,里拉是你们的小组长,把包装箱运到船上,堆放整齐!注意安全!”
“是!”马德顺立正,向老板和小组长里拉,分别各敬了一个“军礼”!立刻跟着里拉,参加到干活儿 的工人队伍中!
马德顺一下扛起两个包装箱,小跑着经过跳板,运到船上。其他干活儿的黑人、白人、阿拉伯人,都用疑惑不解的眼神看着他!只有小组长里拉,微笑着点点头!没过多久,岸上的这一堆货物,全部整齐地装到了船上,老板巴比亚终于开心地笑了!
这时,太阳已经升到头顶,眼看午餐时间到了。一个戴着“遮阳帽”的餐馆外卖伙计,挑着两个箩筐, 来到码头上,一边箩筐里装着面包,另一边箩筐里装着一小桶牛奶和一些铝合金杯子。
巴比亚吹响了“口哨”,外卖伙计大喊一声:
“开饭啦!”
工人们纷纷走过来,排起了长队。
一张大大的遮阳伞下,放着一张“食品桌”,巴比亚坐在一条长凳上,向工人们发放食物:每人两个面包、一杯牛奶!
外卖伙计,蹲在地上,忙着帮助老板盛牛奶,嘴里大声说道:
“喝完牛奶,请把杯子送回来,放进框里!谢谢!”
69、为了寻找一条活路
刚吃过午餐,工人们还来不及休息,巴比亚又吹响了“口哨”,大喊一声:
“开工啦!”
然后,指着另一艘装满麻袋包的木船,对站在身边的小组长里拉说:
“今天天黑之前,你们这个小组,一定要将船上的麻袋包卸到岸上!”停顿一下,他又补充了一句:
“这是紧急任务,除了工钱之外,每人再奖励两个法郎!”
马德顺和其他工人,立刻开始紧张地工作起来!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边,美丽的塞纳河上,波光粼粼!
装满麻袋包的木船,早已卸载完毕,空船提前起锚离开码头,去迎接新的运输任务。老板巴比亚非常高兴,正在给工人们发放当天的工资!
“我说话算数,完成紧急任务,一定要给大家发奖金!”老板说着,取出一个装满硬币的口袋,在每个 工人手里,除了钞票之外,又多放了两枚硬币。
马德顺排在最后,领到了贰拾法郎钞票,和两个法郎硬币!正当他高兴地拿起衣服,准备离开码头时, 老板巴比亚微笑着叫住了他:
“嗨!东方苦力!过来说说话!”
马德顺微笑着,来到老板面前。
“您家在那里?”巴比亚问道。
“我家在中国!”马德顺不假思索,立刻回答。
“家里还有什么人?”
“爸爸、妈妈去世了!两个姐姐已经出嫁!家里没有人啦!”
“为什么来到巴黎?”巴比亚又问。
“为了寻找一条活路!”马德顺回答。
“上过学吗?”
“上过!”
“什么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
“您的法语讲得不错,在哪里学的?”巴比亚进一步追问。
“我有专门的法语教师!”马德顺平静地回答。
“哦,原来如此!”巴比亚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继续问道:
“您明天还要来做‘苦力’吗?您吃得了这份苦吗?”
“当然还要来!我不怕吃苦!”
“好的,明天再见!”巴比亚微笑着挥挥手!
“明天再见!”马德顺挥挥手、点点头!大步离开了码头!
巴黎“布罗宁小街300号”,母亲阿兰,女儿安娜和丽莎,带着她们的孩子,焦急地等候在大门口!一天过去了,阿顺杳无音讯,不知是否找到工作?中午吃饭没有?
这时,远处出现了阿顺熟悉的身影,两只手上,依旧提着两大包东西!
安娜和丽莎立即抱起孩子跑了过去,像久别重逢的亲人,激动得泪花滚滚!
两个孩子,一头扑向爸爸的怀里!一股暖流,顿时穿透了阿顺的全身!
回到家里,母亲阿兰亲切地问道:
“阿顺,找到工作没有?”
“妈咪,我找到一家贸易公司。”阿顺回答。
“做什么工作?”安娜接着问。
“仓库保管员。”阿顺回答。
“工作累不累?”丽莎迫不及待地问。
“不累!”阿顺停顿一下,接着对大家说:
“工作很轻松!还提供免费午餐,请大家放心吧!”
70、码头上的精彩情节
第二天一大早,安娜和丽莎还在睡梦中,马德顺就起床了,对母亲阿兰说:
“妈咪,我们公司离家比较远,我要提前吃早餐,步行去上班。”
“好的,我马上为您准备早餐。”
马德顺吃过早餐,匆匆赶到码头上,看见一些黑人、白人、阿拉伯人,正在陆续到达。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法国男性劳动力奇缺,“苦力”活儿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口承担,大多数“苦力”没有文化,有的连法语都不会讲。像马德顺这样,身体健壮,既有文化,又会讲法语,长得又帅的小伙子,就成了稀有的“宝贝”。
不一会儿,老板巴比亚乘坐一辆老爷轿车来到码头。下车后,他吹响了口哨,准备召开班前会,工人们纷纷围了上来,在老板的左右两边,相向整齐列队,报数。由于老板巴比亚是一名退伍的法军中尉,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处处以军人的作风,要求和训练工人,所以,两位组长分别向老板报告,颇有几分军事化的味道,马德顺感到非常新鲜!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里拉向小组队列发出口令,转身跑向巴比亚,立正、敬礼:
“报告老板!里拉小组,应到十二人,实到十二人,全部到齐。报告完毕!”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玛卡向小组队列发出口令,转身跑向巴比亚,立正、敬礼:
“报告老板!玛卡小组,应到十三人,实到十二人,一人请假。报告完毕!”
两位小组长,跑步回到队列,站在左、右第一的位置上,等待老板发话。
“稍息!”老板巴比亚说:
“今天,我们首先卸载一批来自东方的货物,容易破碎,搬运时要特别小心!根据公司的规定:损坏货物,照价赔偿!”巴比亚接着安排任务:
“里拉小组,负责一号船坞。玛卡小组负责二号船坞。开工吧!”
巴比亚看着两个小组的工人,开始了正常工作,这才放心地钻进老爷轿车,一溜烟地开走了。
快到中午时分,那辆老爷轿车又回到码头上,老板巴比亚从轿车里下来,看见两艘船上的货物,已经卸载一大半,码头上新增了两大堆摆放整齐的货物,巴比亚高兴地笑了!
这时,戴着“遮阳帽”的餐馆外卖伙计,已经挑着两个箩筐,来到码头上,将装着面包和牛奶的箩筐放在遮阳伞下。
巴比亚吹响了“口哨”,外卖伙计大喊一声:
“开饭啦!”
工人们纷纷过来,排队用餐。
当马德顺最后一个走进遮阳伞,从老板手中接过面包和牛奶时,巴比亚说了一句:
“小伙子,就坐在这里吃吧!”说着,将坐着的长凳让出一半。
“谢谢!”马德顺谢过之后,毫不客气地坐在老板身边,大口吃起了午餐。
“小伙子,能吃饱吗?”巴比亚问道。
“能吃饱!如果再增加一点‘生菜’,就更好了!”马德顺回答。
这时,从停在远处的老爷轿车的后排,下来一位中年女人和一位妙龄少女,在轿车附近来回走动,向遮 阳伞方向不停地张望。
马德顺吃完面包,喝光牛奶,将铝合金杯子放回到箩筐里,正准备起身前往工地干活时,巴比亚对他说:
“小伙子,您到轿车里去,把我的笔记本拿来。”
“笔记本放在什么地方?”马德顺问。
“放在副驾驶座位上。”巴比亚回答。
“好的!”马德顺立刻转身,跑向轿车。
正在这时,两位女人从轿车旁边经过,一张手绢从妙龄少女手中,掉到地上!
马德顺赶到轿车旁,立刻捡起手绢,追了上去,说道:
“小姐,您的手绢掉啦!”
两位女人转过身来,看着这位英俊潇洒,一表人才的东方美男子,顿时惊呆了!那位美丽的妙龄少女, 宛然一笑,柔情地说了一声:
“谢谢!”
然后,伸手去接手绢,她多情的眼神与小伙子深邃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像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少女萌动的心扉!像甘甜的春雨,滋润了少女久旱的心田!少女接过手绢,仍然站在原地不动,目送着这位“东方美男子”,从轿车里拿出笔记本,跑步送到巴比亚老板的手里!妙龄少女站在那里,痴痴地遥望着,久久不愿离去!
这两位女人,正是巴比亚老板的妻子芭芭拉,和他们十八岁的宝贝女儿吉玛。
原来,昨天晚上,老板巴比亚回到家里,神秘地对妻子说:
“今天,码头上来了一位‘东方苦力’,英俊潇洒,一表人才!体魄健壮,高中文化,能讲一口流利的 法语!”停顿一下,巴比亚接着说:
“明天中午,您带着我们的宝贝女儿吉玛,到码头上去!”
“去干什么?”妻子疑惑不解地问。
“去看‘东方苦力’呀!”丈夫笑着说。
妻子眼睛一亮,茅塞顿开,微笑着回应道:
“好的!明天中午,您开车回家接我们!”
刚才,在码头上老爷车旁,上演“掉手绢”的一幕,就是巴比亚老板夫妻两人,精心策划、共同导演的精彩情节!
71、神秘的特殊任务
法国巴黎,圣路易大街165号,巴比亚老板的家。
当天傍晚时分,一辆老爷轿车开来,停在门口。从车上下来三个人,正是老板巴比亚夫妇,和他们的宝 贝女儿吉玛。全家人刚从附近,自家开办的“巴黎咖啡馆”,吃过晚餐归来,其中,老板巴比亚手里,还提着一包东西。
回到家里,巴比亚把那包东西放在桌上,打开拿出一个夹肉面包,对女儿说:
“吉玛,再吃点面包吧!在咖啡馆里,我看您就没有吃什么东西!”
“不想吃!爸爸!”吉玛有气无力地回答,显得心事重重。
母亲芭芭拉看穿了女儿的心事,笑眯眯地开玩笑说:
“吉玛,身体要紧!姑娘不吃饭,哪来青春的风采?是不是还在想码头上,那位英俊潇洒的小伙子?”
“妈!您别胡说八道!”吉玛羞得满脸通红,巴比亚夫妇会心地微笑着。
沉默了一阵,女儿吉玛终于沉不住气了,大胆地向父亲巴比亚发问:
“你到这个小组干活,里拉是你们的小组长,把包装箱运到船上,堆放整齐!注意安全!”
“是!”马德顺立正,向老板和小组长里拉,分别各敬了一个“军礼”!立刻跟着里拉,参加到干活儿 的工人队伍中!
马德顺一下扛起两个包装箱,小跑着经过跳板,运到船上。其他干活儿的黑人、白人、阿拉伯人,都用疑惑不解的眼神看着他!只有小组长里拉,微笑着点点头!没过多久,岸上的这一堆货物,全部整齐地装到了船上,老板巴比亚终于开心地笑了!
这时,太阳已经升到头顶,眼看午餐时间到了。一个戴着“遮阳帽”的餐馆外卖伙计,挑着两个箩筐, 来到码头上,一边箩筐里装着面包,另一边箩筐里装着一小桶牛奶和一些铝合金杯子。
巴比亚吹响了“口哨”,外卖伙计大喊一声:
“开饭啦!”
工人们纷纷走过来,排起了长队。
一张大大的遮阳伞下,放着一张“食品桌”,巴比亚坐在一条长凳上,向工人们发放食物:每人两个面包、一杯牛奶!
外卖伙计,蹲在地上,忙着帮助老板盛牛奶,嘴里大声说道:
“喝完牛奶,请把杯子送回来,放进框里!谢谢!”
69、为了寻找一条活路
刚吃过午餐,工人们还来不及休息,巴比亚又吹响了“口哨”,大喊一声:
“开工啦!”
然后,指着另一艘装满麻袋包的木船,对站在身边的小组长里拉说:
“今天天黑之前,你们这个小组,一定要将船上的麻袋包卸到岸上!”停顿一下,他又补充了一句:
“这是紧急任务,除了工钱之外,每人再奖励两个法郎!”
马德顺和其他工人,立刻开始紧张地工作起来!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边,美丽的塞纳河上,波光粼粼!
装满麻袋包的木船,早已卸载完毕,空船提前起锚离开码头,去迎接新的运输任务。老板巴比亚非常高兴,正在给工人们发放当天的工资!
“我说话算数,完成紧急任务,一定要给大家发奖金!”老板说着,取出一个装满硬币的口袋,在每个 工人手里,除了钞票之外,又多放了两枚硬币。
马德顺排在最后,领到了贰拾法郎钞票,和两个法郎硬币!正当他高兴地拿起衣服,准备离开码头时, 老板巴比亚微笑着叫住了他:
“嗨!东方苦力!过来说说话!”
马德顺微笑着,来到老板面前。
“您家在那里?”巴比亚问道。
“我家在中国!”马德顺不假思索,立刻回答。
“家里还有什么人?”
“爸爸、妈妈去世了!两个姐姐已经出嫁!家里没有人啦!”
“为什么来到巴黎?”巴比亚又问。
“为了寻找一条活路!”马德顺回答。
“上过学吗?”
“上过!”
“什么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
“您的法语讲得不错,在哪里学的?”巴比亚进一步追问。
“我有专门的法语教师!”马德顺平静地回答。
“哦,原来如此!”巴比亚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继续问道:
“您明天还要来做‘苦力’吗?您吃得了这份苦吗?”
“当然还要来!我不怕吃苦!”
“好的,明天再见!”巴比亚微笑着挥挥手!
“明天再见!”马德顺挥挥手、点点头!大步离开了码头!
巴黎“布罗宁小街300号”,母亲阿兰,女儿安娜和丽莎,带着她们的孩子,焦急地等候在大门口!一天过去了,阿顺杳无音讯,不知是否找到工作?中午吃饭没有?
这时,远处出现了阿顺熟悉的身影,两只手上,依旧提着两大包东西!
安娜和丽莎立即抱起孩子跑了过去,像久别重逢的亲人,激动得泪花滚滚!
两个孩子,一头扑向爸爸的怀里!一股暖流,顿时穿透了阿顺的全身!
回到家里,母亲阿兰亲切地问道:
“阿顺,找到工作没有?”
“妈咪,我找到一家贸易公司。”阿顺回答。
“做什么工作?”安娜接着问。
“仓库保管员。”阿顺回答。
“工作累不累?”丽莎迫不及待地问。
“不累!”阿顺停顿一下,接着对大家说:
“工作很轻松!还提供免费午餐,请大家放心吧!”
70、码头上的精彩情节
第二天一大早,安娜和丽莎还在睡梦中,马德顺就起床了,对母亲阿兰说:
“妈咪,我们公司离家比较远,我要提前吃早餐,步行去上班。”
“好的,我马上为您准备早餐。”
马德顺吃过早餐,匆匆赶到码头上,看见一些黑人、白人、阿拉伯人,正在陆续到达。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法国男性劳动力奇缺,“苦力”活儿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口承担,大多数“苦力”没有文化,有的连法语都不会讲。像马德顺这样,身体健壮,既有文化,又会讲法语,长得又帅的小伙子,就成了稀有的“宝贝”。
不一会儿,老板巴比亚乘坐一辆老爷轿车来到码头。下车后,他吹响了口哨,准备召开班前会,工人们纷纷围了上来,在老板的左右两边,相向整齐列队,报数。由于老板巴比亚是一名退伍的法军中尉,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处处以军人的作风,要求和训练工人,所以,两位组长分别向老板报告,颇有几分军事化的味道,马德顺感到非常新鲜!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里拉向小组队列发出口令,转身跑向巴比亚,立正、敬礼:
“报告老板!里拉小组,应到十二人,实到十二人,全部到齐。报告完毕!”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玛卡向小组队列发出口令,转身跑向巴比亚,立正、敬礼:
“报告老板!玛卡小组,应到十三人,实到十二人,一人请假。报告完毕!”
两位小组长,跑步回到队列,站在左、右第一的位置上,等待老板发话。
“稍息!”老板巴比亚说:
“今天,我们首先卸载一批来自东方的货物,容易破碎,搬运时要特别小心!根据公司的规定:损坏货物,照价赔偿!”巴比亚接着安排任务:
“里拉小组,负责一号船坞。玛卡小组负责二号船坞。开工吧!”
巴比亚看着两个小组的工人,开始了正常工作,这才放心地钻进老爷轿车,一溜烟地开走了。
快到中午时分,那辆老爷轿车又回到码头上,老板巴比亚从轿车里下来,看见两艘船上的货物,已经卸载一大半,码头上新增了两大堆摆放整齐的货物,巴比亚高兴地笑了!
这时,戴着“遮阳帽”的餐馆外卖伙计,已经挑着两个箩筐,来到码头上,将装着面包和牛奶的箩筐放在遮阳伞下。
巴比亚吹响了“口哨”,外卖伙计大喊一声:
“开饭啦!”
工人们纷纷过来,排队用餐。
当马德顺最后一个走进遮阳伞,从老板手中接过面包和牛奶时,巴比亚说了一句:
“小伙子,就坐在这里吃吧!”说着,将坐着的长凳让出一半。
“谢谢!”马德顺谢过之后,毫不客气地坐在老板身边,大口吃起了午餐。
“小伙子,能吃饱吗?”巴比亚问道。
“能吃饱!如果再增加一点‘生菜’,就更好了!”马德顺回答。
这时,从停在远处的老爷轿车的后排,下来一位中年女人和一位妙龄少女,在轿车附近来回走动,向遮 阳伞方向不停地张望。
马德顺吃完面包,喝光牛奶,将铝合金杯子放回到箩筐里,正准备起身前往工地干活时,巴比亚对他说:
“小伙子,您到轿车里去,把我的笔记本拿来。”
“笔记本放在什么地方?”马德顺问。
“放在副驾驶座位上。”巴比亚回答。
“好的!”马德顺立刻转身,跑向轿车。
正在这时,两位女人从轿车旁边经过,一张手绢从妙龄少女手中,掉到地上!
马德顺赶到轿车旁,立刻捡起手绢,追了上去,说道:
“小姐,您的手绢掉啦!”
两位女人转过身来,看着这位英俊潇洒,一表人才的东方美男子,顿时惊呆了!那位美丽的妙龄少女, 宛然一笑,柔情地说了一声:
“谢谢!”
然后,伸手去接手绢,她多情的眼神与小伙子深邃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像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少女萌动的心扉!像甘甜的春雨,滋润了少女久旱的心田!少女接过手绢,仍然站在原地不动,目送着这位“东方美男子”,从轿车里拿出笔记本,跑步送到巴比亚老板的手里!妙龄少女站在那里,痴痴地遥望着,久久不愿离去!
这两位女人,正是巴比亚老板的妻子芭芭拉,和他们十八岁的宝贝女儿吉玛。
原来,昨天晚上,老板巴比亚回到家里,神秘地对妻子说:
“今天,码头上来了一位‘东方苦力’,英俊潇洒,一表人才!体魄健壮,高中文化,能讲一口流利的 法语!”停顿一下,巴比亚接着说:
“明天中午,您带着我们的宝贝女儿吉玛,到码头上去!”
“去干什么?”妻子疑惑不解地问。
“去看‘东方苦力’呀!”丈夫笑着说。
妻子眼睛一亮,茅塞顿开,微笑着回应道:
“好的!明天中午,您开车回家接我们!”
刚才,在码头上老爷车旁,上演“掉手绢”的一幕,就是巴比亚老板夫妻两人,精心策划、共同导演的精彩情节!
71、神秘的特殊任务
法国巴黎,圣路易大街165号,巴比亚老板的家。
当天傍晚时分,一辆老爷轿车开来,停在门口。从车上下来三个人,正是老板巴比亚夫妇,和他们的宝 贝女儿吉玛。全家人刚从附近,自家开办的“巴黎咖啡馆”,吃过晚餐归来,其中,老板巴比亚手里,还提着一包东西。
回到家里,巴比亚把那包东西放在桌上,打开拿出一个夹肉面包,对女儿说:
“吉玛,再吃点面包吧!在咖啡馆里,我看您就没有吃什么东西!”
“不想吃!爸爸!”吉玛有气无力地回答,显得心事重重。
母亲芭芭拉看穿了女儿的心事,笑眯眯地开玩笑说:
“吉玛,身体要紧!姑娘不吃饭,哪来青春的风采?是不是还在想码头上,那位英俊潇洒的小伙子?”
“妈!您别胡说八道!”吉玛羞得满脸通红,巴比亚夫妇会心地微笑着。
沉默了一阵,女儿吉玛终于沉不住气了,大胆地向父亲巴比亚发问: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