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5767
阅读:10251
发表:2016/2/19 修改:2016/2/20
20章 主旋律 小说
《粮食啊粮食》第1章:上 免费
马村主堂 [广东广州]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1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6-B-01267】

  【本作品可免费使用。免费条件:1、取得作者授权;2、条件面议】


  农村题材  农耕文学  主旋律  历史  现代

  33名阵亡将士家属的哀哭声此起彼落,悲怆的心情弥漫在整个葫芦嘴村。
  回村的国军士兵金小青,是方先觉部葛先才第十师的一名通信班长。村里人从金小青的介绍中,得知衡阳保卫战之惨烈:方部以不足两万之众,抗击日军第十一军五个师团近十二万的兵力,在没有任何援军,没有武器、弹药、药品补给的情况下,方部四面受敌,孤军奋战历时四十七天,击毙日军两万余人,击伤六万余人,方部伤亡一万七千多人,还有三千多衡阳平民死伤。战场之惨烈,战斗之悲壮,衡阳城市民及守军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共赴国难的忠勇壮举,使衡阳一时间成为世界最悲壮威名的城市。
  山老绾气得胡须发抖:“外围那十多万国军都是猪脑壳呀,真真的就这么见死不救?”刘一刀恨恨地说:“我就说嘛,这帮王八蛋,眼里只有自己的人自己的枪,哪有什么国家,莫说区区一个方先觉,一座城市,就是这个国家都要被灭亡了,他们也会见死不救的。”小青说:“这鬼子也不是没有防范,国军外围的十几万人,也被十多万鬼子死死挡住,而不能突破防线。”葛师爷说:“你们不足两万人的一个军能抵抗十多万的鬼子四十多天,外围十几万国军,却不能突破十多万鬼子的防线,这些人都是吃屎的吗?”小青叹了口气说:“所以说,打仗凭的是什么,不光是装备,更是精神意志,各位怨恨那外围的国军,我更是对这个政府失望。在我们中国,没有怕死的士兵,只有怕死的将领,没有怕死的将领,只有意志消极的政府。这仗还没有打,这个政府的精神意志就消极,这仗还能打赢吗?”
  小青向陈保长提议,村里这些死难烈士虽说尸骨不能还乡,但英烈的忠魂是要回归故土的,村里人能不能为这些死难的烈士举行一次公祭。
  陈保长说:“这事是要办,可是这么大的事,我作不了主哩,得找谭万山。”
  陈保长就拉着小青俩人到了谭宅,向谭万山说明了来意,陈保长说:“这是全村人的事,一切费用,由各家滩派,只是中午一顿流水席,村里人大都家道四壁,哪供得起,也只有谭爷您拿得出手哩。”
  谭万山一听,头都大了,说:“这一千多人哩,那得要多少粮食?”
  陈保长不说,谭万山也明白,村里办这样的大事,家里一家老少拖儿带女都要来的,这村里的壮劳力,平时一年到头都很难得吃顿大肉米饭,就是过个年,也是没有真正吃饱过的,要敞开吃,一人一顿能吃二斤米,斤把半斤肥猪肉,连那孩子妇人一顿都能吃上一升米,那副吃相,谭万山永远都不想看。
  陈保长算了算,说:“单算这顿流水席,按二百席算,每席要方肉四斤,合米十二升,大鱼一尾,合米两升,鸡半只,合米两升,酒四斤,合米两升,其它杂菜配料,合算四升,吃的米饭,每桌算十二升吧,满算每桌三十四升,共计六千八百升,合谷子九十石左右”
  谭万山听陈保长数落,就像在一块块在剜他的肉:“九十多石!你陈保长好大个口气,这个席,我是弄不起来的,你陈保长能开这个口,就向你镇县里要去,我是做不了这冤大头!”陈保长陪着笑脸说:“谭爷,您说笑了,这死了的烈士,也不止我们这一村里,现在还有政府吗,我找哪个要去,去找日本人要吗?这次走日本,我们村是福大命大呢。我听说那峪口村,还有丰水、竹村那些大户,家里的粮食都被劫一空,还有不少人被杀。这次公祭,谭爷虽说是费了些粮,请了席,村里人,特别是那些阵亡士兵家属,还不都念谭爷您的恩,记谭爷您的情。谭爷舍出这几石谷子,值哩。”谭万山就挥了挥手,说:“你也不用给我戴高帽子,既然是公祭,这几石谷子,也算是你陈保长公家的事。今年的粮,我该交的交了,该征的征了,不要来烦我了。”
  小青听了,心里悲愤不已,早想发作,还是忍了,一句话不说,拉着陈保长就出了门。到了村公所,就让陈保长敲锣,陈保长找出了锣要敲,小青一把夺过来,咣咣咣咣咣,一阵狠敲,陈保长担心锣被敲破,要来夺,小青也不让。
  锣声响过,先是来了陈九和飞头,小青远远见了,就喊:“快去,快快!把全村人都叫来,到谭府集合!”陈九和飞头就看了看陈保长,陈保长忙挥手,说:“还瞪着我干么子呀,快去呀,越快越好!”
  在一旁杂货铺的谭伟闻锣声出来,忙问有什么事,陈保长说:“小青要同大伙商量公祭的事呢”。谭伟说:“这么大的事,也要同我爹商量的呀。”陈保长把谭伟拉到一边,说:“我刚才才同小青去说的,你爹没有点头,不肯出谷子,你也去劝劝你爹吧,等下这村里人都来了,不晓得这小青要干什么事哩。”谭伟愣了愣,顿脚道:“我爹老糊涂了哩,这个粮也省得了么!我找他说说去。”跋腿就走。
  谭伟气呼呼地进了家来,见爹还在天井里踱来踱去,就冲着爹嚷:“爹,您还要不要脸在这个村里待下去,您不要脸,就在这里待,我这张脸还要哩!”谭万山正在气头上哩,听了谭伟一说,气得嘴都歪了,吼道:“畜生!这样跟爹说话!”要寻东西来揍,一时寻了根扁担就要来打,被桃子赶上抢了,对谭伟说:“什么事,惹爹这么发怒?”谭伟恨恨地说:“嫂,你也是有脸面的人,你说爹做的什么事?城里打这一仗,村里死了这么多人,要举行个公祭,请他出点粮都不肯呀,不要说这些都是为国家而死的壮士,就是一般死了这么多人,也是人死为大,出你几十石粮食又怎么了?你的几十石粮食还比几十条人命重要?这次走日本,不是村里的人帮着护着,还不是被日本人全糟蹋了,哪还有这粮!你说,他守着这些粮食到底要做么子用?”
  桃子听了,就看着谭万山,谭万山指了指谭伟,说:“你懂个屁事!这个家要你来当,还不早就败光了!我不是心疼这几十石谷子,是看不惯金小青那气性,他算个什么东西,这村里的事,还由着他来作主!”桃子说:“爹,小青再有气性,那也是为了他死了的战友,也是为了村里死了士兵的亲属。他年轻不懂事,冲撞了爹,爹什么人没打过交道,什么事没有见过,还值得生这个气。爹才说不是心疼这几十石谷子,这就是了,毕竟是几十条人命。那陈保长也说得好,爹舍出这些谷子,也让全村人记得爹的恩,也让四邻八村的人晓得爹的大义,也让这些死去的壮士来保佑我们,也值得的,爹你说,桃子的话说得在理不?”谭万山老伴身体一直不好,也过来埋怨,喘着气说:“你就依了崽和媳妇吧,也算是积了阴德。”谭万山气就消了些,不说话了。
  不一会,谭宅门前,村民们三三俩俩来了,还有不少两眼哭得红肿的烈士家属。眼看到得差不多了,小青就走上谭宅的台阶,也不等陈保长发话,就说:“各位乡亲,我是金小青,是刚刚从衡阳保卫战中死里逃生出来的士兵。本来,我不应该活着,应该同我们村这三十三位烈士一样,留尸在异乡的那块焦土上了。可是,各位晓不晓得,我这样活着,比那些死了的战友更加痛苦万分,我是带着满腔的悲,满腔的恨,满腔的仇,还苟活在这个世上。各位一定想不到,那日本鬼子的凶残和疯狂,面对我们的守军,他们用枪炮,没有击退我们,就放毒气,毒气没有能击退我们,就把那满上的尸体堆放在我们的阵地上,恶臭我们,我们的战友就这么一个个倒下了,有战死在枪炮中的,有被毒死在战友怀里的,有受伤后染了尸毒,在哭喊中求我们给补一枪,解除痛苦的。那个时候,死,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解脱,是一种荣耀,唯有多杀些鬼子,才最能解除痛苦……。今天我请大家来这里,来讲烈士们的事,不是要往我们这些烈士家属们心上剜刀,其实,我们不用为烈士们悲伤,因为他们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而死的,他们的死,是何等壮烈,是何等英勇,是何等荣光!”
  人群中一片低泣。
  小青继续说:“我这次回乡,就是有一个心愿,在我们村举行一个公祭,让同我们出生入死的战友们能魂归故里,能让国家对我们村里的烈士家属们一个安慰,能让浴血献身的战友们安息九泉。当我了了这个心愿,我还会继续到军队中去打鬼子……。昨天,我们找了谭大爷,请谭大爷为我们村的公祭活动出一份力。现在,让我们公请谭大爷出来,向大家表个态吧。”
  小青说完,看了看陈保长,陈保长刚要进去,却见谭伟领着谭万山走了出来,谭万山还是左右向大家抱了拳,说:“承蒙小青及各位抬爱,敝人虽是家势已衰,粮食告竭,但要替为国家民族献身的壮士公祭,谭某应义不容辞,定当竭尽全力。刚才小青同谭某共商此事,谭某谋思良久,今已决定为此次公祭献粮九十石。公祭活动就在谭某家举行,谭某将率全家致祭奠,以敬为国牺牲之壮士……。”
  
  
  六
  
  陈保长当即与谭万山商定,公祭活动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举行,全村各家除烈军属外,有人出人,有钱出钱。金木匠也是为了保护全村人而死的,列入公祭人员,金不换还向陈保长请求,将玲奶奶的儿子陈二娃等在抗战以来该村阵亡的七名烈士列入公祭人员。这样,公祭人员共四十一人。除了为金木匠备一付棺材外,要选上等木材制作四十一人的灵位牌,全村人都要披麻带孝,要请和尚道姑念经超度,请响器班子,由葛师爷作公祭祭文一篇,所有参加活动人的流水席就摆在谭府。
  小青,陈保长就公推谭万山为公祭会会长,管理全项活动,谭伟负责棺木灵牌炮仗等祭品采购布置,席面酒水安排就由桃子打理,葛师爷负责安排和尚道姑、响器、祭文和组织公祭活动。各人一应安排,在八月十四日就位。
  这些天,谭府门前人群络绎不绝,都是村里送祭礼来的,有大米,面条,鸡鸭,鸡鸭蛋,方肉,酒等,作祭品用的布料,还有各式各样瓜果菜蔬之类,挑子领人一一收了。八月十四日,一大早,谭府门前,用竹杆和棉布搭起了天蓝色的大棚,大棚下,金木匠的棺木及四十位烈士的牌位就已摆放整齐,中午,葛师爷请的两套响器班子就开始吹打起来,一批从外地请的四十一位和尚道姑到位,沿灵牌前跪列,敲着木鱼念经超度。鞭炮声就一阵紧一阵响了起来,迎接到来的一家家前来祭奠的人群。到了晚上,灵前齐齐跪了前来守夜的二百多名烈士亲属好友。
  次日天未亮,桃子就忙碌起来,要安排流水席。在村民们看来,村里的红白事热闹不热闹,不在乎仪式,主要是要看这顿饭吃得好不好,米饭是一定要吃得肚圆,吃到撑不下了为止,菜是要八大碗的,其中主菜就是那方大肉,通常是以猪肘子或猪背上连皮带骨有肥有瘦的一刀切的一块四边见方的肉,以重量评等级,小的两斤半,大的有四斤,有四斤的方肉,那就是最高等级了。桃子请了村上三十名勤快能干干净整洁些的妇人走堂,忙着帮厨,上饭菜。
  晒谷坪上,整齐地摆满了六十张八仙桌,桌凳碗筷都是从各户各家搬来。谭万山门前屋檐下,一式垒起十二口大灶,大灶上一式的大甑,正在蒸米饭,热腾腾地散发诱人的饭香。谭宅的天井里,又是垒的二排十二口大灶,大灶柴火正旺,四个大厨师挥汗如雨,正在大锅里炖着大肉,十几名妇人两旁一字排开,挥舞菜刀,辟里叭拉地哚肉切菜。一筐筐的鸡鸭鱼肉及瓜果菜蔬摆满了四周的走廊。
  按照安排,流水席在上午九时开始,至十二时前结束,正午十二时发引。一大早,村民就一家家扶老携幼赶来。桃子先是引领烈士亲属好友等安排坐定。至九时,第一拔六十桌人就位,谭万山一声喝:“起席!”只见十几个妇人先是各端着竹编的簸箕,将打好的满满一簸箕饭送到各个桌上。再是十几个妇人一批批上菜,先是上四个头汤:白片猪头肉氽玉兰(冬笋)片、剁草鱼丁炖嫩白豆腐、猪肚肠肺煲薯粉条、墨鱼配猪脚。装的是满大海碗,虽说是汤,汤料却是堆尖的,厨师的手艺好不好,味道正不正,就看这四个头汤。
  紧接着上的是蒸得烂熟的大肉,肉皮被配以八角、桂皮的调料酱卤得黑黄,闪着油光,香味能透几里远,肥膘连肉带皮足有六七寸厚,一见就是四斤的,切下一块送入口中,入口即化,满嘴油香。鱼是一整条的鲢鱼,油炸后再蒸的,卧在切成细条的烟笋上;一碗鸡是生爆炒的,要透出鸡肉的鲜嫩,底料本应是马蹄姜片,但此季节没有了马蹄,只好配以凉茹姜片;最后本应是一碗开水白菜,大白菜心配以鸡汤调味,在汤里淋一些鸡油,在吃过大鱼大肉后用它来清清口。此时不是白菜季节,只好以开水丝瓜汤代替了,八大碗全了。
1 ... 3 4 5 6 7 8 9 ... 17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飞扬在线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编剧
    牛大力
  • 学生
    gao
  • 学生
    sep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1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粮食啊粮食(主旋律)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狗与老人(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青花梅瓶(主旋律)
蓝色游戏(主旋律)
花开迟暮(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活着再见(主旋律, 军事)
天行有常(主旋律)
咳,工会(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活着再见(主旋律, 军事)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乡村爱情(主旋律, 校园, 农村)
龙火同心(主旋律)
空镜子之浣纱女(主旋律)
留言(主旋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叶落归根(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